出來買糧,自不會帶著挖土的農具。好在地不是很堅硬,用城隍廟掉下來的破瓦就能挖動。
剛剛挖出一個不大的土坑,陳遠生就製止道,“別挖了。”
“?”
王二沒有說話,他向陳遠生看了過來,用眼神表達著自己的疑問。
陳遠生放下瓦片,指了指自己身前的位置,紅色的沙土中間,混著一小節白色的骨頭,“底下有人,把她們埋這吧。”
“哦。”王二點了點頭。
隨著沙土的掩埋,天空中盤旋的烏鴉逐漸飛遠。
陳遠生看著微微隆起的土包,感覺很是壓抑。
無論是北宋人,還是現代人,能夠體會陳遠生此刻心情的人不會太多。
北宋年間,雖然是太平歲月,但各種原因導致的死亡卻司空見慣,病死的,餓死的,被殺死的,形形色色不一而足。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北宋人對於身邊人的逝去,早就習慣了。
而現代,生活富足,醫療發達,對於個人來說,死亡發生的頻率太低。甚至,許多人對死亡都沒有個概念。
一個現代人,猛然間回到過去,哪怕就是史書上描述的太平盛世。或許,在他看來都是人間地獄。
至少,對於陳遠生來說是這樣。
看了看天色,日頭高懸,盡管有些熱,卻不能再休息更長時間了。
把人套在車前,繼續前行。
道路逐漸平坦,一座小小的城郭,出現在了視野當中。城郭外星星點點散落著數戶人家,城門處進進出出,顯得頗為熱鬧。
“寨主,咱們到了。”王二指著城郭叫道,原本好似熄滅的熱情又被點燃了。
“別叫寨主。”陳遠生說道。
“好的寨主。”王二回答道。
“你別說話了。”
“哦。”王二委委屈屈地閉上了嘴。
“李伯,這仨木槍放哪,帶進去好像不太好。”陳遠生眺望著遠處的城門,雖然守門的兵丁懶洋洋地,但誰知道他們看到木槍,會是個什麽反應。
李伯年紀大,經驗比較足,他四處看了一下,找了個不起眼的地方,把三把木槍插在了地上。
陳遠生再確認一遍,車上沒有什麽讓人忌諱的東西,便鼓起勁要拉撤往前走。
“寨主,我來吧。”李伯解開拴在陳遠生身上的麻繩說道。
“行。”陳遠生拍了拍頭,他差點累忘了,自己今天特意專門準備了一身讀書人的衣服,就是為了避免麻煩。
一會要去城裏的當鋪當金子。不可能也沒有那個體力拉著木車可哪跑,再說了拉著木車,還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雖然不知道現在“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神童詩》有沒有做出來。但宋朝對於讀書人的尊敬,是根深蒂固的,不然倒茶水的小二,也不會叫做茶博士。
不一會,陳遠生換完衣服,一個落魄書生的形象,出現在了李伯和王二身前。
“寨……”王二伸出大拇指剛要讚,說就被陳遠生盯得咽了回去。
“李伯,我這樣子還像讀書人吧?”陳遠生問道李伯。
“像是像的。”李伯點了點頭,從頭看到腳,忽然有些遲疑,“可是,這雙草鞋……”
“不像讀書人穿的?”陳遠生問道。
李伯再次點頭。
陳遠生把腳往回縮了縮,寬大的衣衫遮住草鞋大半,僅僅露出一道小邊,“李伯,現在您看呢?像不像一個落魄書生。這樣我和您還有王二在一起,就不會引人懷疑了。”
“寨……公子說的對。”李伯覺得陳遠生說的很有道理,不過改稱呼還是難了些,稍不注意就險些說漏嘴。
陳遠生昂首挺胸的在車前麵走著。
“公子……”李伯望著陳遠生的背影,遲疑的喊道。
“怎麽了?”陳遠生回頭問道。
“要不,咱們別買糧了,這錢您還是留著科舉吧。”李伯說道,他身後推車的王二,連連點頭表示讚同。
陳遠生搖了搖頭,回身繼續向前走。就算書有顏如玉,書有黃金屋又如何,遠水解不了近渴。
等自己科舉成功,山寨這些人還能活幾個。他不是愣頭青,不會以為科舉是唯一出路。
當然,他也不否認,在這個年代,科舉是最容易改變命運的一條路。他不想科舉,不是因為他反對科舉,而是因為他沒條件科舉,這和讀書無用論,是完完全全兩回事。
讀書有用。
這兩天陳遠生還在想,若是自己看過《天工開物》那該多好。
無驚無險的進了城門,守門的兵丁本就懶散,看到書生打扮的陳遠生,更不用心檢查了。
進了城,陳遠生對李伯說道,“李伯,您在這裏看著車。我和王二去當鋪轉一轉,看看手裏的金子能換多少錢。”
“公子放心吧,我就在這等著,哪也不回去。”李伯找了個陰涼處把車靠牆停下,倚著車說道。
別了李伯,陳遠生帶著王二在城裏轉著,王二看著沿街叫賣的燒餅,口水差點流了一地。
一張燒餅兩文錢,陳遠生心想,一會換完黃金,就買三張燒餅,一人一張墊墊肚子,省著拉糧食回去沒力氣。
小城的城門上沒有寫名字,陳遠生從路過的人口中,才知道這裏叫新陽。
新陽城共有三條主要街道,南北兩條稍短,東西一條貫穿小城,這邊是東城門,路的盡頭是西城門。
第一家當鋪就靠著東城門,不過三十來步遠。
陳遠生和王二,一頭紮進了這家當鋪。
當鋪屋裏比較暗,櫃台很高,估摸有一米七。
陳遠生需要抬頭,才能看到站在櫃台裏的夥計。
“當什麽?”夥計靠著牆,向下俯視,聲音懶洋洋,讓人有種被輕視的感覺。想想也是,平常人家沒有困難誰來當鋪。
“我要當金子。”陳遠生說道,他撚出一枚金豆子,踮起腳遞給當鋪夥計。
當鋪夥計精神了些,把金子放在黃銅小秤上說道,“一錢二分,活當死當?活當八百文,死當一貫。”
陳遠生拿回金子說道,“不當。”
剛剛挖出一個不大的土坑,陳遠生就製止道,“別挖了。”
“?”
王二沒有說話,他向陳遠生看了過來,用眼神表達著自己的疑問。
陳遠生放下瓦片,指了指自己身前的位置,紅色的沙土中間,混著一小節白色的骨頭,“底下有人,把她們埋這吧。”
“哦。”王二點了點頭。
隨著沙土的掩埋,天空中盤旋的烏鴉逐漸飛遠。
陳遠生看著微微隆起的土包,感覺很是壓抑。
無論是北宋人,還是現代人,能夠體會陳遠生此刻心情的人不會太多。
北宋年間,雖然是太平歲月,但各種原因導致的死亡卻司空見慣,病死的,餓死的,被殺死的,形形色色不一而足。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北宋人對於身邊人的逝去,早就習慣了。
而現代,生活富足,醫療發達,對於個人來說,死亡發生的頻率太低。甚至,許多人對死亡都沒有個概念。
一個現代人,猛然間回到過去,哪怕就是史書上描述的太平盛世。或許,在他看來都是人間地獄。
至少,對於陳遠生來說是這樣。
看了看天色,日頭高懸,盡管有些熱,卻不能再休息更長時間了。
把人套在車前,繼續前行。
道路逐漸平坦,一座小小的城郭,出現在了視野當中。城郭外星星點點散落著數戶人家,城門處進進出出,顯得頗為熱鬧。
“寨主,咱們到了。”王二指著城郭叫道,原本好似熄滅的熱情又被點燃了。
“別叫寨主。”陳遠生說道。
“好的寨主。”王二回答道。
“你別說話了。”
“哦。”王二委委屈屈地閉上了嘴。
“李伯,這仨木槍放哪,帶進去好像不太好。”陳遠生眺望著遠處的城門,雖然守門的兵丁懶洋洋地,但誰知道他們看到木槍,會是個什麽反應。
李伯年紀大,經驗比較足,他四處看了一下,找了個不起眼的地方,把三把木槍插在了地上。
陳遠生再確認一遍,車上沒有什麽讓人忌諱的東西,便鼓起勁要拉撤往前走。
“寨主,我來吧。”李伯解開拴在陳遠生身上的麻繩說道。
“行。”陳遠生拍了拍頭,他差點累忘了,自己今天特意專門準備了一身讀書人的衣服,就是為了避免麻煩。
一會要去城裏的當鋪當金子。不可能也沒有那個體力拉著木車可哪跑,再說了拉著木車,還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雖然不知道現在“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神童詩》有沒有做出來。但宋朝對於讀書人的尊敬,是根深蒂固的,不然倒茶水的小二,也不會叫做茶博士。
不一會,陳遠生換完衣服,一個落魄書生的形象,出現在了李伯和王二身前。
“寨……”王二伸出大拇指剛要讚,說就被陳遠生盯得咽了回去。
“李伯,我這樣子還像讀書人吧?”陳遠生問道李伯。
“像是像的。”李伯點了點頭,從頭看到腳,忽然有些遲疑,“可是,這雙草鞋……”
“不像讀書人穿的?”陳遠生問道。
李伯再次點頭。
陳遠生把腳往回縮了縮,寬大的衣衫遮住草鞋大半,僅僅露出一道小邊,“李伯,現在您看呢?像不像一個落魄書生。這樣我和您還有王二在一起,就不會引人懷疑了。”
“寨……公子說的對。”李伯覺得陳遠生說的很有道理,不過改稱呼還是難了些,稍不注意就險些說漏嘴。
陳遠生昂首挺胸的在車前麵走著。
“公子……”李伯望著陳遠生的背影,遲疑的喊道。
“怎麽了?”陳遠生回頭問道。
“要不,咱們別買糧了,這錢您還是留著科舉吧。”李伯說道,他身後推車的王二,連連點頭表示讚同。
陳遠生搖了搖頭,回身繼續向前走。就算書有顏如玉,書有黃金屋又如何,遠水解不了近渴。
等自己科舉成功,山寨這些人還能活幾個。他不是愣頭青,不會以為科舉是唯一出路。
當然,他也不否認,在這個年代,科舉是最容易改變命運的一條路。他不想科舉,不是因為他反對科舉,而是因為他沒條件科舉,這和讀書無用論,是完完全全兩回事。
讀書有用。
這兩天陳遠生還在想,若是自己看過《天工開物》那該多好。
無驚無險的進了城門,守門的兵丁本就懶散,看到書生打扮的陳遠生,更不用心檢查了。
進了城,陳遠生對李伯說道,“李伯,您在這裏看著車。我和王二去當鋪轉一轉,看看手裏的金子能換多少錢。”
“公子放心吧,我就在這等著,哪也不回去。”李伯找了個陰涼處把車靠牆停下,倚著車說道。
別了李伯,陳遠生帶著王二在城裏轉著,王二看著沿街叫賣的燒餅,口水差點流了一地。
一張燒餅兩文錢,陳遠生心想,一會換完黃金,就買三張燒餅,一人一張墊墊肚子,省著拉糧食回去沒力氣。
小城的城門上沒有寫名字,陳遠生從路過的人口中,才知道這裏叫新陽。
新陽城共有三條主要街道,南北兩條稍短,東西一條貫穿小城,這邊是東城門,路的盡頭是西城門。
第一家當鋪就靠著東城門,不過三十來步遠。
陳遠生和王二,一頭紮進了這家當鋪。
當鋪屋裏比較暗,櫃台很高,估摸有一米七。
陳遠生需要抬頭,才能看到站在櫃台裏的夥計。
“當什麽?”夥計靠著牆,向下俯視,聲音懶洋洋,讓人有種被輕視的感覺。想想也是,平常人家沒有困難誰來當鋪。
“我要當金子。”陳遠生說道,他撚出一枚金豆子,踮起腳遞給當鋪夥計。
當鋪夥計精神了些,把金子放在黃銅小秤上說道,“一錢二分,活當死當?活當八百文,死當一貫。”
陳遠生拿回金子說道,“不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