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
當曉紋和佩兒前來,雪蘭正坐在廳裏,一臉愜意地品著茶,而嬤嬤亦含笑在一旁添水。
“見過小姐。”
“起來吧。”雪蘭把手中的蓋碗擱在幾上,笑吟吟地打量著來人。
李嬤嬤看了二人的裝束,笑著對雪蘭耳語了幾句,雪蘭笑而不語,隻衝著嬤嬤點了點頭。
嬤嬤會意,因笑道:“你二人已經開了臉了,想來不日便要伺候老爺了,倒是可喜可賀。”
佩兒紅了臉,聲如蚊呐,“太夫人讓我和曉紋今日過來跟小姐辭行,順便收拾物事。待會兒還要去茂林……”
曉紋倒還是常態,不過三言兩語便將來龍去脈說得清清楚楚,“老爺吩咐人正在修整碧荷院與紫蝶院,再過兩日便搬進去。今日起暫居茂林院的東廂房。”
“這碧荷院定然是指給曉紋,紫蝶院是佩兒的。”雪蘭煞有介事道。
“小姐您怎麽知道?”佩兒十分驚奇。
雪蘭微微笑,“嗬嗬,不過蒙對而已。”一麵給嬤嬤使了個眼色。
嬤嬤將二十兩銀票分別交與二人,“這是小姐賞賜的,小姐可是把兩位放在心上呢。”
二人心知,能得如此賞賜已屬優渥,皆心存感激地福了一福,才忙著收拾物事去了。
佩兒動作向來麻利,三下五下便收拾停當,風風火火地出來,不過閑聊幾句,說些感激提攜一類的場麵話,便向雪蘭辭行。
曉紋則磨磨蹭蹭的,約莫一盞茶工夫,才款款而來。
“你果然有心。”雪蘭頷首輕笑。
“奴婢此來,為告訴小姐幾句話。昨兒晚上在鬆竹堂,老爺得知小姐心係嚴府的榮衰,甚為欣慰,太夫人亦讚您進退有度,處處以老爺為先,頗有嫡女的大家風範……”
咬了咬唇,似在沉吟,終究還是沒忍住,“您對太夫人的順從固然令老爺喜出望外,但他卻更憂心日後無法拿捏小姐,故暗中使人著奴婢去了茂林院,奴婢回稟說小姐雖有心性,卻是個把父親同祖母放在心尖之上的孝女,老爺才稍稍釋懷,又欲遣人隨侍——奴婢忙道三小姐不日將隨大小姐同赴海寧,豈不是上上人選?老爺一聽方才作罷……”
雪蘭的笑矜持而得體,轉頭看向嬤嬤,嬤嬤遂將三十兩銀票塞在曉紋手裏,“難得你如此曉事,倒不枉小姐高看與厚待,隻希望日後走得更穩更遠。”
曉紋眼波蓄了濃濃笑意,又福了一福,“小姐以後若有差遣,喚人吩咐一聲便可。”
“嗯,你敏慧而慎言,別人自是難以企及,隻身世上虧了些,做姨娘都屈才,也罷且走一步看一步,別的言之尚早。切記,小心使得萬年船,切莫劍走偏鋒失了本意。”
曉紋點點頭,方告辭而去。
翠兒也從鬆竹堂回來了,見雪蘭在廳裏品茶,並無旁人在側,便上前回稟:“小姐,曉紋與佩兒的賣身契已交給太夫人了,太夫人愣了愣方會過意,直誇小姐懂事,還賞了一支碧玉玲瓏釵呢。”
說著自袖袋裏取出隻淺金色的錦緞軟盒,極為莊重地遞與雪蘭,“臨走時紫蘇姐姐把奴婢拉到一邊,說一會子便帶個小丫頭過來”。
雪蘭點點頭,“曉紋跟佩兒已搬走了,你先去拾掇下。”
一麵打開錦盒,取出那支釵來,那釵雕得栩栩如生,襯得碧玉愈發剔透,看了看上麵的印記知是金寶蓮之物,心中歡喜,不覺唇角間綻開抹明媚的笑。
翠兒答應著下去了。
嬤嬤自正房走了出來,將一張紙遞給了雪蘭,隻見上麵寫著:碧玉滕花玉佩、紫玉鏤金釵、累絲銀鳳釵、累珠銀鳳釵、九鳳繞珠赤金纏絲珍珠釵、白銀纏絲雙扣鐲、白玉八仙紋手鐲、景泰藍耳環、紅珊瑚耳環、珍珠耳環。
看著看著,不禁蹙了眉,“我記得原來盒子裏還有支羊脂玉打的玉蘭釵,另外白玉八仙紋手鐲、白玉雕絞絲紋手鐲各一對。”
嬤嬤冷笑道:“若說是翠兒她們監守自盜倒是不可能,隻怕是有人趁將下人全部調到芳草院時下的手,才會無人知覺。”
雪蘭沉吟片刻,點點頭,“你說的極有道理,母親和王氏的嫁妝都在祖母手裏,她倒犯不著做這樣下作的事,也隻張姨娘那種上不得台麵的東西才做得出來。既如此且將首飾皆收了,那些胭脂水粉待以後尋機賞給翠兒與新來的小丫頭,走時將兩隻盒子也帶走——那可是母親特意為我打造的。”說完便歪在椅上出神。
嬤嬤點點頭,又問“小姐,可要出去走走?”
雪蘭搖搖頭。
正說著,門口傳來一道清亮的聲音,“奴婢紫蘇見過大小姐。”說著朝雪蘭福了一福。
同來的小丫頭長得雖尋常卻十分機警,趕緊也行了禮,“奴婢陳琳見過大小姐。”
“免禮。”雪蘭溫言軟語,笑意盈盈。
二人謝了才起來,紫蘇笑道,“大小姐,別看這丫頭才十歲,倒有幾分蠻力氣,做事也很用心,是顆難得的好苗子。”
“也就是說,奴婢以後也可稍稍偷個懶了。”聞聲出來的翠兒樂滋滋道。
嬤嬤故意板著臉,“翠兒,還不趕緊帶陳琳去熟悉熟悉院子的環境,免得紫蘇姑娘看了笑話。”
翠兒衝紫蘇吐了吐舌頭,“陳琳,走吧,先帶你去院裏轉轉。”一麵笑著朝外而去。
陳琳忙追了上去,灑落一地的銀鈴聲,“那就有勞姐姐了。”
“多謝姐姐費心安排,”雪蘭才抬眼,嬤嬤已將紫蘇按到了旁邊的圈椅上,“小姐常念著姑娘的好,隻是平素不便叨擾,今兒姑娘前來,倒也了卻了一樁心事,”說著將裝著一支累絲珠釵的荷包塞給紫蘇,“還望不要推卻小姐的一番情誼。”
紫蘇笑著受了,又起來福了福,“多謝小姐賞賜,若是沒別的事奴婢就告辭了。”
“姐姐稍等,不知祖母是否用車,我欲出去一趟。”
“小姐盡管用,奴婢來之前,太夫人還跟奴婢說您如果用車,讓奴婢直接安排就行了。奴婢這就回去派車到蘭馨院門口候著。”
“如此便多謝姐姐了。”
“小姐不必客氣,那奴婢就趕回去安排了。”言畢,起身福了一福。
“嬤嬤,勞你送姐姐出去。”
嬤嬤應了,甚為恭敬地將紫蘇送至院門外方回,其時翠兒,陳琳正垂手而立。
雪蘭笑道:“翠兒,你們回來得正好,我欲帶嬤嬤出去辦點事,你帶陳琳熟悉一應情況,把房間也給安頓了,大廚房送來的膳食你們用了便是。”
翠兒及陳琳忙應了,嬤嬤將褡褳取了出來,便隨雪蘭出了廳。
院門口,宋平巴巴兒地瞧著,見了二人忙從車上跳下來,原本刻板的臉也因這一刻的笑容生動了幾分,“恭迎大小姐,還請上車。”
雪蘭看了一眼李嬤嬤,嬤嬤忙收了眼中不屑,疏淡而禮貌地笑了笑,將一個裝有一兩銀子的荷包遞給宋平,“拿著吧,這是小姐賞你的,”說完隻顧將雪蘭扶上車。
宋平是專門替太夫人駕車的,太夫人素來節儉,鮮少打賞府中下人,下人一開始還暗中生怨,久了倒習以為常了,今番用車並非太夫人指派,卻有賞錢,叫宋平如何不喜出望外?
背轉身子看了看,暗中點了點頭,沉沉的道謝聲漾出一波喜悅,利落地躍上馬車,“啪”地一甩長鞭,車如離玄之箭,駛了出去。
宋平這人雖其貌不揚,腦子卻十分好使,又頗有幾分禦車之術,更兼今兒個心氣兒順,不多時便將車駛到了城南最熱鬧處,一個叫別亦居的地方。
別亦居,聽名兒便有幾分禪意,卻是個雅俗共賞之處,是以匯聚了南來北往的人流,最是探聽消息的去處。
別亦居共三層,一層是人滿為患的大堂,集說書、品茶與用膳於一處,價格十分公道,尋常百姓最為喜歡,而愛聽八卦的商客與武林人士亦喜混跡其間。
二層、三層均為雅間,收費雖貴,但勝在清雅,茶水及膳食亦更為精細,還可品評東家懸掛的珍稀字畫。
嬤嬤吩咐宋平將車停往後院,再來一樓相聚,然後徑直送雪蘭去了三樓最為清淨亦是最為華貴的禪心雅間,然後便下樓安頓宋平。
宋平被安在距離說書台不遠之處,一張不大的案幾上擺了一碟油酥花生,一盤鹵牛肉,一盤素炒菜心,一缽清燉肥雞,還有一壺女兒紅。
宋平饒有興致地將女兒紅倒在一隻青花杯裏,然後撕了一塊雞腿塞進嘴裏,一麵揚起油光可鑒的手,衝嬤嬤揮了揮,嬤嬤看他興致盎然,微一點頭便上了樓,留他一人在此聽說書先生的《沉香救母》。
雅間內。雪蘭以手托腮,勝雪白衣更添了幾分脫俗與高華。
“稟小姐,據張府下人回憶,張姨娘當年因不慎摔了一跤而引發早產,誕下一個被肌帶纏得滿麵烏青的男嬰,左手背上還有顆淡褐色的桃心痣,哭聲微弱,不到一盞茶的工夫便夭亡了。”
“鄒青,那男嬰的下落可有查到?”
鄒青麵無表情,聲音微帶著寒意森森,“張家原本開著一家米店,因不善經營而瀕臨倒閉,也不知怎的搭上了嚴府,這才翻了身。張家二老膝下無子,隻得一女喚作瑾兒,略有幾分姿色,本欲招個上門女婿,自嚴老爺成為坐上賓後便改了主意。因未過明路,張父張母便欲買棺以葬,嚴老爺聞訊趕來帶走了死嬰,隻說是請人醫治,第二日天未見亮抱來一男嬰交給瑾兒,矚其好生撫養,待孩子大一些再接母子二人回府,得了銀子的穩婆亦改了口……”
嬤嬤忿忿不平,“這嚴老爺如此處心積慮地謀算枕邊人,真真令人發指,隻可憐夫人致死都被蒙在鼓裏,隻是,”斟酌著字句,“也不知將堂堂嫡子交與小妾,是何道理?”
鄒青疑惑道:“若說為安慰小妾喪子之痛,我是不信的,隻怕其中另有緣故……”
雪蘭仰起頭,竭力忍住欲奔湧而出的淚,“隻因外公當年與他有約,第一個孩子入江家之籍,他是怕外公毀約要了男丁,故不惜將嫡子變庶子……”
鄒青搖了搖頭,歎道:“他枉為人婿,竟不知老爺子向來說一不二,真真枉作小人。”
雪蘭隻覺一顆心幾從腔子裏跳出來,難以自持,索性由著眼淚撲簌簌的滾落,泣不成聲,“他怎麽可以,這樣,對母親?”
嬤嬤心疼地把她摟在懷裏,“想哭就哭吧,別憋著,”一麵替她撫背順氣,“也不知二少爺左手背上有沒有痣?”
雪蘭一聽,也忘了哭,想了一想方搖了搖頭。
“隻可惜找不著當年替夫人接生的穩婆,”鄒青額上不禁滲出了冷汗涔涔,“愣是憑空蒸發了,連絲痕跡都未曾落下,直叫人無處得尋。”
“二少爺既非張姨娘所生,那所謂的二少爺必是當年夫人所生,再怎麽老爺不會平白無故養他人之子,況隻有一處嬰兒塚呢,”嬤嬤梳理著其中關節,得出了相應的結論。
“嬤嬤言之有理,”雪蘭沉吟著抬起頭直視坐在對麵的鄒青,“張家的下人如今何處?可得保護好了,別一個不留神便從眼皮子底下溜了?”
鄒青與她對視一眼,方道:“自張家二老過世院子便賣給了別人,這個下人如今被攆了出去,孤苦無倚,屬下使了銀子,令其回老家頤養天年,路上亦有人相陪,隻怕此時到了也指不定。”
“如此甚好,若是能找著穩婆並那兩個嬤嬤便更穩妥了。”想起致死不能釋懷的母親,雪蘭不禁心頭暗恨。
“老爺子許了帶三小姐回海寧一事,特地讓人囑咐小姐不可大意輕敵。”
嬤嬤勉強一笑,“可不,三小姐人小鬼大,確是個有主意的……”
雪蘭斂容道:“我會注意的。另外,預備馬車,三日後動身。”
鄒青低頭,“是,屬下會安排的。”
……
胡亂地用了膳,雪蘭帶著嬤嬤踏上了回府之路。
當曉紋和佩兒前來,雪蘭正坐在廳裏,一臉愜意地品著茶,而嬤嬤亦含笑在一旁添水。
“見過小姐。”
“起來吧。”雪蘭把手中的蓋碗擱在幾上,笑吟吟地打量著來人。
李嬤嬤看了二人的裝束,笑著對雪蘭耳語了幾句,雪蘭笑而不語,隻衝著嬤嬤點了點頭。
嬤嬤會意,因笑道:“你二人已經開了臉了,想來不日便要伺候老爺了,倒是可喜可賀。”
佩兒紅了臉,聲如蚊呐,“太夫人讓我和曉紋今日過來跟小姐辭行,順便收拾物事。待會兒還要去茂林……”
曉紋倒還是常態,不過三言兩語便將來龍去脈說得清清楚楚,“老爺吩咐人正在修整碧荷院與紫蝶院,再過兩日便搬進去。今日起暫居茂林院的東廂房。”
“這碧荷院定然是指給曉紋,紫蝶院是佩兒的。”雪蘭煞有介事道。
“小姐您怎麽知道?”佩兒十分驚奇。
雪蘭微微笑,“嗬嗬,不過蒙對而已。”一麵給嬤嬤使了個眼色。
嬤嬤將二十兩銀票分別交與二人,“這是小姐賞賜的,小姐可是把兩位放在心上呢。”
二人心知,能得如此賞賜已屬優渥,皆心存感激地福了一福,才忙著收拾物事去了。
佩兒動作向來麻利,三下五下便收拾停當,風風火火地出來,不過閑聊幾句,說些感激提攜一類的場麵話,便向雪蘭辭行。
曉紋則磨磨蹭蹭的,約莫一盞茶工夫,才款款而來。
“你果然有心。”雪蘭頷首輕笑。
“奴婢此來,為告訴小姐幾句話。昨兒晚上在鬆竹堂,老爺得知小姐心係嚴府的榮衰,甚為欣慰,太夫人亦讚您進退有度,處處以老爺為先,頗有嫡女的大家風範……”
咬了咬唇,似在沉吟,終究還是沒忍住,“您對太夫人的順從固然令老爺喜出望外,但他卻更憂心日後無法拿捏小姐,故暗中使人著奴婢去了茂林院,奴婢回稟說小姐雖有心性,卻是個把父親同祖母放在心尖之上的孝女,老爺才稍稍釋懷,又欲遣人隨侍——奴婢忙道三小姐不日將隨大小姐同赴海寧,豈不是上上人選?老爺一聽方才作罷……”
雪蘭的笑矜持而得體,轉頭看向嬤嬤,嬤嬤遂將三十兩銀票塞在曉紋手裏,“難得你如此曉事,倒不枉小姐高看與厚待,隻希望日後走得更穩更遠。”
曉紋眼波蓄了濃濃笑意,又福了一福,“小姐以後若有差遣,喚人吩咐一聲便可。”
“嗯,你敏慧而慎言,別人自是難以企及,隻身世上虧了些,做姨娘都屈才,也罷且走一步看一步,別的言之尚早。切記,小心使得萬年船,切莫劍走偏鋒失了本意。”
曉紋點點頭,方告辭而去。
翠兒也從鬆竹堂回來了,見雪蘭在廳裏品茶,並無旁人在側,便上前回稟:“小姐,曉紋與佩兒的賣身契已交給太夫人了,太夫人愣了愣方會過意,直誇小姐懂事,還賞了一支碧玉玲瓏釵呢。”
說著自袖袋裏取出隻淺金色的錦緞軟盒,極為莊重地遞與雪蘭,“臨走時紫蘇姐姐把奴婢拉到一邊,說一會子便帶個小丫頭過來”。
雪蘭點點頭,“曉紋跟佩兒已搬走了,你先去拾掇下。”
一麵打開錦盒,取出那支釵來,那釵雕得栩栩如生,襯得碧玉愈發剔透,看了看上麵的印記知是金寶蓮之物,心中歡喜,不覺唇角間綻開抹明媚的笑。
翠兒答應著下去了。
嬤嬤自正房走了出來,將一張紙遞給了雪蘭,隻見上麵寫著:碧玉滕花玉佩、紫玉鏤金釵、累絲銀鳳釵、累珠銀鳳釵、九鳳繞珠赤金纏絲珍珠釵、白銀纏絲雙扣鐲、白玉八仙紋手鐲、景泰藍耳環、紅珊瑚耳環、珍珠耳環。
看著看著,不禁蹙了眉,“我記得原來盒子裏還有支羊脂玉打的玉蘭釵,另外白玉八仙紋手鐲、白玉雕絞絲紋手鐲各一對。”
嬤嬤冷笑道:“若說是翠兒她們監守自盜倒是不可能,隻怕是有人趁將下人全部調到芳草院時下的手,才會無人知覺。”
雪蘭沉吟片刻,點點頭,“你說的極有道理,母親和王氏的嫁妝都在祖母手裏,她倒犯不著做這樣下作的事,也隻張姨娘那種上不得台麵的東西才做得出來。既如此且將首飾皆收了,那些胭脂水粉待以後尋機賞給翠兒與新來的小丫頭,走時將兩隻盒子也帶走——那可是母親特意為我打造的。”說完便歪在椅上出神。
嬤嬤點點頭,又問“小姐,可要出去走走?”
雪蘭搖搖頭。
正說著,門口傳來一道清亮的聲音,“奴婢紫蘇見過大小姐。”說著朝雪蘭福了一福。
同來的小丫頭長得雖尋常卻十分機警,趕緊也行了禮,“奴婢陳琳見過大小姐。”
“免禮。”雪蘭溫言軟語,笑意盈盈。
二人謝了才起來,紫蘇笑道,“大小姐,別看這丫頭才十歲,倒有幾分蠻力氣,做事也很用心,是顆難得的好苗子。”
“也就是說,奴婢以後也可稍稍偷個懶了。”聞聲出來的翠兒樂滋滋道。
嬤嬤故意板著臉,“翠兒,還不趕緊帶陳琳去熟悉熟悉院子的環境,免得紫蘇姑娘看了笑話。”
翠兒衝紫蘇吐了吐舌頭,“陳琳,走吧,先帶你去院裏轉轉。”一麵笑著朝外而去。
陳琳忙追了上去,灑落一地的銀鈴聲,“那就有勞姐姐了。”
“多謝姐姐費心安排,”雪蘭才抬眼,嬤嬤已將紫蘇按到了旁邊的圈椅上,“小姐常念著姑娘的好,隻是平素不便叨擾,今兒姑娘前來,倒也了卻了一樁心事,”說著將裝著一支累絲珠釵的荷包塞給紫蘇,“還望不要推卻小姐的一番情誼。”
紫蘇笑著受了,又起來福了福,“多謝小姐賞賜,若是沒別的事奴婢就告辭了。”
“姐姐稍等,不知祖母是否用車,我欲出去一趟。”
“小姐盡管用,奴婢來之前,太夫人還跟奴婢說您如果用車,讓奴婢直接安排就行了。奴婢這就回去派車到蘭馨院門口候著。”
“如此便多謝姐姐了。”
“小姐不必客氣,那奴婢就趕回去安排了。”言畢,起身福了一福。
“嬤嬤,勞你送姐姐出去。”
嬤嬤應了,甚為恭敬地將紫蘇送至院門外方回,其時翠兒,陳琳正垂手而立。
雪蘭笑道:“翠兒,你們回來得正好,我欲帶嬤嬤出去辦點事,你帶陳琳熟悉一應情況,把房間也給安頓了,大廚房送來的膳食你們用了便是。”
翠兒及陳琳忙應了,嬤嬤將褡褳取了出來,便隨雪蘭出了廳。
院門口,宋平巴巴兒地瞧著,見了二人忙從車上跳下來,原本刻板的臉也因這一刻的笑容生動了幾分,“恭迎大小姐,還請上車。”
雪蘭看了一眼李嬤嬤,嬤嬤忙收了眼中不屑,疏淡而禮貌地笑了笑,將一個裝有一兩銀子的荷包遞給宋平,“拿著吧,這是小姐賞你的,”說完隻顧將雪蘭扶上車。
宋平是專門替太夫人駕車的,太夫人素來節儉,鮮少打賞府中下人,下人一開始還暗中生怨,久了倒習以為常了,今番用車並非太夫人指派,卻有賞錢,叫宋平如何不喜出望外?
背轉身子看了看,暗中點了點頭,沉沉的道謝聲漾出一波喜悅,利落地躍上馬車,“啪”地一甩長鞭,車如離玄之箭,駛了出去。
宋平這人雖其貌不揚,腦子卻十分好使,又頗有幾分禦車之術,更兼今兒個心氣兒順,不多時便將車駛到了城南最熱鬧處,一個叫別亦居的地方。
別亦居,聽名兒便有幾分禪意,卻是個雅俗共賞之處,是以匯聚了南來北往的人流,最是探聽消息的去處。
別亦居共三層,一層是人滿為患的大堂,集說書、品茶與用膳於一處,價格十分公道,尋常百姓最為喜歡,而愛聽八卦的商客與武林人士亦喜混跡其間。
二層、三層均為雅間,收費雖貴,但勝在清雅,茶水及膳食亦更為精細,還可品評東家懸掛的珍稀字畫。
嬤嬤吩咐宋平將車停往後院,再來一樓相聚,然後徑直送雪蘭去了三樓最為清淨亦是最為華貴的禪心雅間,然後便下樓安頓宋平。
宋平被安在距離說書台不遠之處,一張不大的案幾上擺了一碟油酥花生,一盤鹵牛肉,一盤素炒菜心,一缽清燉肥雞,還有一壺女兒紅。
宋平饒有興致地將女兒紅倒在一隻青花杯裏,然後撕了一塊雞腿塞進嘴裏,一麵揚起油光可鑒的手,衝嬤嬤揮了揮,嬤嬤看他興致盎然,微一點頭便上了樓,留他一人在此聽說書先生的《沉香救母》。
雅間內。雪蘭以手托腮,勝雪白衣更添了幾分脫俗與高華。
“稟小姐,據張府下人回憶,張姨娘當年因不慎摔了一跤而引發早產,誕下一個被肌帶纏得滿麵烏青的男嬰,左手背上還有顆淡褐色的桃心痣,哭聲微弱,不到一盞茶的工夫便夭亡了。”
“鄒青,那男嬰的下落可有查到?”
鄒青麵無表情,聲音微帶著寒意森森,“張家原本開著一家米店,因不善經營而瀕臨倒閉,也不知怎的搭上了嚴府,這才翻了身。張家二老膝下無子,隻得一女喚作瑾兒,略有幾分姿色,本欲招個上門女婿,自嚴老爺成為坐上賓後便改了主意。因未過明路,張父張母便欲買棺以葬,嚴老爺聞訊趕來帶走了死嬰,隻說是請人醫治,第二日天未見亮抱來一男嬰交給瑾兒,矚其好生撫養,待孩子大一些再接母子二人回府,得了銀子的穩婆亦改了口……”
嬤嬤忿忿不平,“這嚴老爺如此處心積慮地謀算枕邊人,真真令人發指,隻可憐夫人致死都被蒙在鼓裏,隻是,”斟酌著字句,“也不知將堂堂嫡子交與小妾,是何道理?”
鄒青疑惑道:“若說為安慰小妾喪子之痛,我是不信的,隻怕其中另有緣故……”
雪蘭仰起頭,竭力忍住欲奔湧而出的淚,“隻因外公當年與他有約,第一個孩子入江家之籍,他是怕外公毀約要了男丁,故不惜將嫡子變庶子……”
鄒青搖了搖頭,歎道:“他枉為人婿,竟不知老爺子向來說一不二,真真枉作小人。”
雪蘭隻覺一顆心幾從腔子裏跳出來,難以自持,索性由著眼淚撲簌簌的滾落,泣不成聲,“他怎麽可以,這樣,對母親?”
嬤嬤心疼地把她摟在懷裏,“想哭就哭吧,別憋著,”一麵替她撫背順氣,“也不知二少爺左手背上有沒有痣?”
雪蘭一聽,也忘了哭,想了一想方搖了搖頭。
“隻可惜找不著當年替夫人接生的穩婆,”鄒青額上不禁滲出了冷汗涔涔,“愣是憑空蒸發了,連絲痕跡都未曾落下,直叫人無處得尋。”
“二少爺既非張姨娘所生,那所謂的二少爺必是當年夫人所生,再怎麽老爺不會平白無故養他人之子,況隻有一處嬰兒塚呢,”嬤嬤梳理著其中關節,得出了相應的結論。
“嬤嬤言之有理,”雪蘭沉吟著抬起頭直視坐在對麵的鄒青,“張家的下人如今何處?可得保護好了,別一個不留神便從眼皮子底下溜了?”
鄒青與她對視一眼,方道:“自張家二老過世院子便賣給了別人,這個下人如今被攆了出去,孤苦無倚,屬下使了銀子,令其回老家頤養天年,路上亦有人相陪,隻怕此時到了也指不定。”
“如此甚好,若是能找著穩婆並那兩個嬤嬤便更穩妥了。”想起致死不能釋懷的母親,雪蘭不禁心頭暗恨。
“老爺子許了帶三小姐回海寧一事,特地讓人囑咐小姐不可大意輕敵。”
嬤嬤勉強一笑,“可不,三小姐人小鬼大,確是個有主意的……”
雪蘭斂容道:“我會注意的。另外,預備馬車,三日後動身。”
鄒青低頭,“是,屬下會安排的。”
……
胡亂地用了膳,雪蘭帶著嬤嬤踏上了回府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