餞別的宴自然比平時更豐盛。
席間。
身著鬆花綠團福蘇繡錦袍的嚴鬆神采飛揚,舉手投足間自有一段倜儻風流,眉梢眼角,甚至唇角皆噙了一抹淺淺的笑,平素的儒雅俊朗中又多了些許翩然風姿。許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享受美食之餘,亦講些趣聞逸事,見眾人聽得津津有味,愈覺開懷。
而眼波一直停留在他身上的太夫人,亦裝扮得格外出挑,精心描摹的妝容令她端然生姿,一身裁剪合體的紫紅色盤金彩繡裙裳愈發顯得其精明幹練,而骨子裏散發出來的盈盈喜氣更使她看上去比平素多了抹親和。
不起眼的銀絲已被掩藏於黑發之中,再也找不出一星半點的蹤跡,精心梳就的雲朵髻優雅而豐盈,隻單插著一支金累絲嵌紅寶石簪,瑩白的耳垂上掛著一對葫蘆狀的紫金耳環,左手腕上套著一隻紫水晶手鐲,如此協調卻又不失匠心,便是雪蘭這般剔透之人也不禁暗暗讚歎。
雪華則一身玫紅色團錦琢花裙裳,頭上戴了朵同色的絹花,隻甜甜地笑著,並不多話,倒真像個品行端方的小淑女,可絲毫也不妨礙作為美人胚子的她散發逼人的光彩。
收回眼光的雪蘭,理了理身上考究的翡翠撒花洋縐裙裳,梨花白的膚色透著淡淡的瑩光,嫵媚的笑容雖淺而淡,卻無可挑剔。
而站在嚴鬆與太夫人間的曉紋與佩兒,正言笑晏晏地殷勤布菜。
因著年輕貌美,又柔順多情,更兼係太夫人親自舉薦,皆被抬為姨娘。兩人早已不複從前妝扮的簡素,一絲一縷皆說不出的華貴。
曉紋選的一套碧霞雲紋聯珠對孔雀紋錦衣袍,與其嫻靜溫婉的氣質相得益彰。
而身著鏤金絲鈕牡丹花紋蜀錦袍的佩兒,則愈加明豔動人。二人皆飾以同樣熠熠生輝的釵環佩飾,益發貴氣逼人。
雪蘭不過略動了幾樣,便一臉索然地將烏木箸擱在碗上,悠悠一歎。
太夫人忙問:“蘭兒你怎麽了,莫非這些菜肴皆不合胃口麽?”
雪蘭似有些靦腆,“本想向祖母討個恩典,又恐被斥責不懂規矩。”
嚴鬆朗朗一笑,話言話語透露出一種關懷與體貼,“蘭兒但說無妨,”溫和地望著她,“好歹有祖母與為父替你做主。”
雪蘭羞澀地笑了笑,慢慢低下了頭,“這臨別宴上,聽聞父親新抬了兩位姨娘,蘭兒亦十分欣喜,既是樁美事——何不令她們一道坐下用膳?蘭兒竊以為,立規矩原也不急於一時。”
嚴鬆倒是不意她會說出這樣一番話,又喜又憂,喜的是女兒長大了,懂事了,知道為他長麵子了,憂的是這麽快便要回海寧,還不知何時再相見,一時百感交集,竟然無語。
太夫人忙和顏悅色地允了,“蘭兒所說甚是有理,既如此便一同坐罷。”
兩位新抬得的姨娘你看我我看你,似不知所措,忽然不約而同皆看向嚴鬆,見他也微微頷首,方笑著告了坐。
雪蘭忙睇了一眼雪華,見她含笑望著自己,知其勘破原委,也不禁展顏一笑。
雪蘭這一笑,有著心願得償的得瑟,抑或是喜悅,而落在嚴鬆眼裏,卻是小女兒家的天真無邪與嬌憨可人,觸動心間一片柔軟,他的語調亦柔,“蘭兒,明日為父上朝,恐趕不回來送你與華兒,你可不許怪父親,”想了想,又補了一句:“馬車及護送的人可有備好?”
雪蘭以笑眼中的坦然與誠摯對上他的雙眸,“無妨,自然正事要緊,蘭兒又豈敢怪罪父親?一切皆已準備停當,謝父親掛懷。”
嚴鬆滿意地點點頭,“華兒雖小,亦不能太慣著她,”嚴鬆以手托起瑩白的酒盞,徐徐啜了一口,有暗紅色液體溢出的甜香盈盈纏繞在口鼻尖,“蘭兒你可得好生養著,得閑時多回來看看祖母與為父。”
雪蘭忙笑著應了,奇道:“父親喝的可是西域葡萄酒?”見嚴鬆笑著頷首,又道:“聽聞這酒入口甜潤,但後勁十足,父親仔細醉了。”
太夫人嗤的一笑,“可不是麽?若是醉了,可苦了兩位姨娘了。”
嚴鬆麵上一紅,“母親這是取笑鬆兒麽?”
知他好麵子,又是在女兒麵前,太夫人遂不再說笑,隻輕輕巧巧地移開了話題。“蘭兒,海寧的飲食怕是與豐城大大不同吧?”
雪蘭亦知其意,笑著點了點頭,“豐城的飲食注重色彩豔麗,講究滋濃味厚,具體又分濃香、鮮香、清香三大香係,鹹鮮居多,更注重發揮食材的天然原味,比如這道烤鴨,色澤金紅,渾身上下無一不細嫩,無一不香濃,端的是將這野鴨子的美味運用到了極致。又比如這道鍋包肘子,外焦裏嫩,酥脆可口。再如這盤李家獅子頭,以上好的豬肉與清水馬蹄剁成肉糜,再以佐料拌勻,與泡好的江米一道,放入蒸籠蒸熟,色澤潔白,米粒晶瑩飽滿,肉餡呈淡淡的粉色,入口清香,回味無窮……”
雪蘭本不欲再說下去,見眾人皆豎起耳朵,隻得道:“至於海寧,更偏重麻辣鮮香,食材固然亦挑剔,但終歸更注重色香味形器。”
雪華奇道:“長姐可否細說一二?”
雪蘭又道:“這色香味麽,自然不用我饒舌,形麽,指的不僅刀功,更指菜肴烹調之後的擺放抑或造型,而器,顧名思義為器皿,意思是要精心挑選與菜肴相搭的器具,以求相得益彰……”
雪華還想再問,隻聽太夫人道:“蘭兒這話頗有見地,隻是菜快涼了,還是先用了再說。”雪華隻得住了口。
這一頓家宴,倒也稱得上其樂融融,笑語歡聲不斷。
雪蘭扶著嬤嬤的手往回走的時候,烏蒙蒙的天上升起了一輪毛月亮,一如此刻她晦暗不明的心情。
……
第二日一早天才剛放亮,姐妹倆便在用過膳之後來鬆竹堂辭行。跟在身後的翠兒有些心神不寧,以雪蘭昨夜所贈的脂粉掩飾微微青腫的眼瞼。
院中,李嬤嬤正叉著腰,令人將幾口箱子搬到馬車上,陳琳默默走出來,雙手各拎一個罐滿水的皮囊,哧哧而笑,“如此再不怕路上沒水了。”
嬤嬤忙讓人接,不想那人卻有些吃力,陳琳嘿嘿一樂,“還是我自己拎出去罷。”也不管旁人咋舌,徑直去了。那人瞠目道:“這小女子天生神力,若是練家子那還了得?”
嬤嬤不禁心頭一動,有了盤算。
紫蘇站於堂外,笑吟吟的,“大小姐、三小姐,太夫人知你們要來辭行,特意讓奴婢在此候著。”說完打起簾子,迎了二人進去。
太夫人端坐於太師椅上,雲霏妝花緞暗織蝶戀花錦袍襯著精心描摹過的妝容,華貴而幽容。
“給祖母請安,”二人依著禮數行了拜別禮。
“好了,起來吧。”
“謝祖母。”
入坐後,紫蘇奉來兩盞茶,呈給二人。
太夫人正了正頭上的翡翠盤腸簪,“蘭兒,祖母給你外公準備了一套紫砂茶壺,你爹準備了一套玉石棋子,作為回禮。”
“有勞祖母。”
太夫人抿了一口茶,又說道:“蘭兒,祖母備下了一些豐城的土特產,給你帶回去嚐個鮮。”
“多謝祖母。”
“華兒。”
“孫女在。”
“華兒,你到了海寧多聽長姐的勸告,切勿任性。”
“諾。”
太夫人斜睨一眼,複道:“華兒,你是嚴府嫡出小姐,一舉一動皆係著嚴府的體麵與榮光,更涉及你的將來。你不單要識得禮數,更要具備女德,自然女容女工亦不要懈怠了。”
“是,祖母,華兒記下了。”
太夫人滿意地點點頭,“蘭兒,這一千兩銀票,有八百兩是給華兒買鋪子的,多出的兩百兩是祖母的一番心意,你姐妹倆去買點自個兒喜歡之物。”
“蘭兒(華兒)多謝祖母。”
“你們可用了早膳?”
“已用。”
“既如此趕緊上路吧,我讓紫蘇和徐嬤嬤送你們出去。”
雪蘭道:“諾,祖母您且好生保重。”
雪華亦道:“祖母,珍重。”
太夫人揮揮手,“一路順遂。”
紫蘇與多時不見的徐嬤嬤送了二人出來,隻見嚴府門口赫然停了兩輛馬車,及十餘騎彪悍的隨從。
兩人合乘第一輛馬車。
紫蘇等正納悶,文豔並另一個丫鬟各拎了一個牛皮口袋出來,李嬤嬤忙上前接了,使人放於第二輛車上,眾人方知是堆放貨物的,不禁暗歎一聲。
雪蘭撩開車上厚重的紫羅蘭色絲絨窗簾,含了一抹笑向紫蘇等招手,又示意嬤嬤打賞。紫蘇、文豔等皆稱太夫人令“此番不得收受賞賜”而婉拒了,獨徐嬤嬤腆著臉收了。
正待啟程,一身著淡紫色暗繡梔子花的麗人帶著小丫鬟而來,一麵跑一麵揮手,近了才發現是曉紋,從小丫鬟手裏拿過一個鴉青羽緞裹著的包裹,望著將頭支在窗邊的雪蘭,“區區一點心意,不過是這兩日趕製的絲帕,還望小姐切勿嫌棄。”
雪蘭笑著莢了莢眼睛,“難得姨娘一番心意,這情我記下了。”忙命嬤嬤下車接了包裹,曉紋這才如釋重負地掏出一方繡著幾朵桃花的淺米色絲帕揩額上細細密密的香汗。
在眾人的祝福聲中,馬車及十餘騎終於駛出了視線。
席間。
身著鬆花綠團福蘇繡錦袍的嚴鬆神采飛揚,舉手投足間自有一段倜儻風流,眉梢眼角,甚至唇角皆噙了一抹淺淺的笑,平素的儒雅俊朗中又多了些許翩然風姿。許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享受美食之餘,亦講些趣聞逸事,見眾人聽得津津有味,愈覺開懷。
而眼波一直停留在他身上的太夫人,亦裝扮得格外出挑,精心描摹的妝容令她端然生姿,一身裁剪合體的紫紅色盤金彩繡裙裳愈發顯得其精明幹練,而骨子裏散發出來的盈盈喜氣更使她看上去比平素多了抹親和。
不起眼的銀絲已被掩藏於黑發之中,再也找不出一星半點的蹤跡,精心梳就的雲朵髻優雅而豐盈,隻單插著一支金累絲嵌紅寶石簪,瑩白的耳垂上掛著一對葫蘆狀的紫金耳環,左手腕上套著一隻紫水晶手鐲,如此協調卻又不失匠心,便是雪蘭這般剔透之人也不禁暗暗讚歎。
雪華則一身玫紅色團錦琢花裙裳,頭上戴了朵同色的絹花,隻甜甜地笑著,並不多話,倒真像個品行端方的小淑女,可絲毫也不妨礙作為美人胚子的她散發逼人的光彩。
收回眼光的雪蘭,理了理身上考究的翡翠撒花洋縐裙裳,梨花白的膚色透著淡淡的瑩光,嫵媚的笑容雖淺而淡,卻無可挑剔。
而站在嚴鬆與太夫人間的曉紋與佩兒,正言笑晏晏地殷勤布菜。
因著年輕貌美,又柔順多情,更兼係太夫人親自舉薦,皆被抬為姨娘。兩人早已不複從前妝扮的簡素,一絲一縷皆說不出的華貴。
曉紋選的一套碧霞雲紋聯珠對孔雀紋錦衣袍,與其嫻靜溫婉的氣質相得益彰。
而身著鏤金絲鈕牡丹花紋蜀錦袍的佩兒,則愈加明豔動人。二人皆飾以同樣熠熠生輝的釵環佩飾,益發貴氣逼人。
雪蘭不過略動了幾樣,便一臉索然地將烏木箸擱在碗上,悠悠一歎。
太夫人忙問:“蘭兒你怎麽了,莫非這些菜肴皆不合胃口麽?”
雪蘭似有些靦腆,“本想向祖母討個恩典,又恐被斥責不懂規矩。”
嚴鬆朗朗一笑,話言話語透露出一種關懷與體貼,“蘭兒但說無妨,”溫和地望著她,“好歹有祖母與為父替你做主。”
雪蘭羞澀地笑了笑,慢慢低下了頭,“這臨別宴上,聽聞父親新抬了兩位姨娘,蘭兒亦十分欣喜,既是樁美事——何不令她們一道坐下用膳?蘭兒竊以為,立規矩原也不急於一時。”
嚴鬆倒是不意她會說出這樣一番話,又喜又憂,喜的是女兒長大了,懂事了,知道為他長麵子了,憂的是這麽快便要回海寧,還不知何時再相見,一時百感交集,竟然無語。
太夫人忙和顏悅色地允了,“蘭兒所說甚是有理,既如此便一同坐罷。”
兩位新抬得的姨娘你看我我看你,似不知所措,忽然不約而同皆看向嚴鬆,見他也微微頷首,方笑著告了坐。
雪蘭忙睇了一眼雪華,見她含笑望著自己,知其勘破原委,也不禁展顏一笑。
雪蘭這一笑,有著心願得償的得瑟,抑或是喜悅,而落在嚴鬆眼裏,卻是小女兒家的天真無邪與嬌憨可人,觸動心間一片柔軟,他的語調亦柔,“蘭兒,明日為父上朝,恐趕不回來送你與華兒,你可不許怪父親,”想了想,又補了一句:“馬車及護送的人可有備好?”
雪蘭以笑眼中的坦然與誠摯對上他的雙眸,“無妨,自然正事要緊,蘭兒又豈敢怪罪父親?一切皆已準備停當,謝父親掛懷。”
嚴鬆滿意地點點頭,“華兒雖小,亦不能太慣著她,”嚴鬆以手托起瑩白的酒盞,徐徐啜了一口,有暗紅色液體溢出的甜香盈盈纏繞在口鼻尖,“蘭兒你可得好生養著,得閑時多回來看看祖母與為父。”
雪蘭忙笑著應了,奇道:“父親喝的可是西域葡萄酒?”見嚴鬆笑著頷首,又道:“聽聞這酒入口甜潤,但後勁十足,父親仔細醉了。”
太夫人嗤的一笑,“可不是麽?若是醉了,可苦了兩位姨娘了。”
嚴鬆麵上一紅,“母親這是取笑鬆兒麽?”
知他好麵子,又是在女兒麵前,太夫人遂不再說笑,隻輕輕巧巧地移開了話題。“蘭兒,海寧的飲食怕是與豐城大大不同吧?”
雪蘭亦知其意,笑著點了點頭,“豐城的飲食注重色彩豔麗,講究滋濃味厚,具體又分濃香、鮮香、清香三大香係,鹹鮮居多,更注重發揮食材的天然原味,比如這道烤鴨,色澤金紅,渾身上下無一不細嫩,無一不香濃,端的是將這野鴨子的美味運用到了極致。又比如這道鍋包肘子,外焦裏嫩,酥脆可口。再如這盤李家獅子頭,以上好的豬肉與清水馬蹄剁成肉糜,再以佐料拌勻,與泡好的江米一道,放入蒸籠蒸熟,色澤潔白,米粒晶瑩飽滿,肉餡呈淡淡的粉色,入口清香,回味無窮……”
雪蘭本不欲再說下去,見眾人皆豎起耳朵,隻得道:“至於海寧,更偏重麻辣鮮香,食材固然亦挑剔,但終歸更注重色香味形器。”
雪華奇道:“長姐可否細說一二?”
雪蘭又道:“這色香味麽,自然不用我饒舌,形麽,指的不僅刀功,更指菜肴烹調之後的擺放抑或造型,而器,顧名思義為器皿,意思是要精心挑選與菜肴相搭的器具,以求相得益彰……”
雪華還想再問,隻聽太夫人道:“蘭兒這話頗有見地,隻是菜快涼了,還是先用了再說。”雪華隻得住了口。
這一頓家宴,倒也稱得上其樂融融,笑語歡聲不斷。
雪蘭扶著嬤嬤的手往回走的時候,烏蒙蒙的天上升起了一輪毛月亮,一如此刻她晦暗不明的心情。
……
第二日一早天才剛放亮,姐妹倆便在用過膳之後來鬆竹堂辭行。跟在身後的翠兒有些心神不寧,以雪蘭昨夜所贈的脂粉掩飾微微青腫的眼瞼。
院中,李嬤嬤正叉著腰,令人將幾口箱子搬到馬車上,陳琳默默走出來,雙手各拎一個罐滿水的皮囊,哧哧而笑,“如此再不怕路上沒水了。”
嬤嬤忙讓人接,不想那人卻有些吃力,陳琳嘿嘿一樂,“還是我自己拎出去罷。”也不管旁人咋舌,徑直去了。那人瞠目道:“這小女子天生神力,若是練家子那還了得?”
嬤嬤不禁心頭一動,有了盤算。
紫蘇站於堂外,笑吟吟的,“大小姐、三小姐,太夫人知你們要來辭行,特意讓奴婢在此候著。”說完打起簾子,迎了二人進去。
太夫人端坐於太師椅上,雲霏妝花緞暗織蝶戀花錦袍襯著精心描摹過的妝容,華貴而幽容。
“給祖母請安,”二人依著禮數行了拜別禮。
“好了,起來吧。”
“謝祖母。”
入坐後,紫蘇奉來兩盞茶,呈給二人。
太夫人正了正頭上的翡翠盤腸簪,“蘭兒,祖母給你外公準備了一套紫砂茶壺,你爹準備了一套玉石棋子,作為回禮。”
“有勞祖母。”
太夫人抿了一口茶,又說道:“蘭兒,祖母備下了一些豐城的土特產,給你帶回去嚐個鮮。”
“多謝祖母。”
“華兒。”
“孫女在。”
“華兒,你到了海寧多聽長姐的勸告,切勿任性。”
“諾。”
太夫人斜睨一眼,複道:“華兒,你是嚴府嫡出小姐,一舉一動皆係著嚴府的體麵與榮光,更涉及你的將來。你不單要識得禮數,更要具備女德,自然女容女工亦不要懈怠了。”
“是,祖母,華兒記下了。”
太夫人滿意地點點頭,“蘭兒,這一千兩銀票,有八百兩是給華兒買鋪子的,多出的兩百兩是祖母的一番心意,你姐妹倆去買點自個兒喜歡之物。”
“蘭兒(華兒)多謝祖母。”
“你們可用了早膳?”
“已用。”
“既如此趕緊上路吧,我讓紫蘇和徐嬤嬤送你們出去。”
雪蘭道:“諾,祖母您且好生保重。”
雪華亦道:“祖母,珍重。”
太夫人揮揮手,“一路順遂。”
紫蘇與多時不見的徐嬤嬤送了二人出來,隻見嚴府門口赫然停了兩輛馬車,及十餘騎彪悍的隨從。
兩人合乘第一輛馬車。
紫蘇等正納悶,文豔並另一個丫鬟各拎了一個牛皮口袋出來,李嬤嬤忙上前接了,使人放於第二輛車上,眾人方知是堆放貨物的,不禁暗歎一聲。
雪蘭撩開車上厚重的紫羅蘭色絲絨窗簾,含了一抹笑向紫蘇等招手,又示意嬤嬤打賞。紫蘇、文豔等皆稱太夫人令“此番不得收受賞賜”而婉拒了,獨徐嬤嬤腆著臉收了。
正待啟程,一身著淡紫色暗繡梔子花的麗人帶著小丫鬟而來,一麵跑一麵揮手,近了才發現是曉紋,從小丫鬟手裏拿過一個鴉青羽緞裹著的包裹,望著將頭支在窗邊的雪蘭,“區區一點心意,不過是這兩日趕製的絲帕,還望小姐切勿嫌棄。”
雪蘭笑著莢了莢眼睛,“難得姨娘一番心意,這情我記下了。”忙命嬤嬤下車接了包裹,曉紋這才如釋重負地掏出一方繡著幾朵桃花的淺米色絲帕揩額上細細密密的香汗。
在眾人的祝福聲中,馬車及十餘騎終於駛出了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