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是因著初見的時候就常常幹這種半夜摸到人家房間的事兒,不小心落下了根兒,總之姚珊這深更半夜地偷偷找起自家這位師父來,是愈發地得心應手了起來。
而等她熟門熟路地摸到隔壁院子的客房,看見師父那間房的燈燭果然還亮著、就連房門也不過就是虛掩著的時候,也不由得生出來一種“果然如此”的默契。這夜半敲門的事兒經的多了,她家師父顯然也“聞弦歌而知雅意”,想是早就看出來她又有事兒要找他說,故此專登留了門等她。
姚珊見了這個情形,哪裏還不知道師父的心思,當即也不再磨蹭,大大方方地走上前去,輕輕叩了叩門,輕聲道:“師父,您可曾歇下了?”
裏頭開始沒甚聲音,良久,卻聽得有人輕輕“嗤”了一聲,不疾不徐地道:“這會子偏又有禮的緊,你這丫頭是愈發地會妝樣子了。”
姚珊忍不住默默朝天空翻了個白眼,暗道,這還不是跟您老學的。初見的時候還整什麽規矩、回避呢,這會子卻是連這等隨意的調侃都能自由地說出口了,這樣子裝的,真個兒是“友士一出,誰與爭鋒”?
她暗暗吐著槽,麵上卻一點兒都不顯,仍然溫溫柔柔地道:“讓師父見笑了,那弟子便鬥膽叨擾了。”
她一麵說,一麵推開房門,邁步進了房。一抬眼,就見到她家師父已經換了件兒家常穿的月白中衣,外頭披著件玄色的棉襖,正端坐在書案前,秉燭夜讀。
掃了一眼那書攤開的那頁,卻見頭一行是“小兒雜症篇”幾個字,姚珊心中倒是不由得暗暗一暖,果然,到底是親自經過了手,她家師父也對她那可憐的小外甥上了心了,如此,這接下來的事兒就更好辦了。
她這點子小動作自然還是沒有瞞過她家師父的眼睛的,等到見到師父的眼風掃了過來的時候,姚珊已經乖乖收回了窺探的目光,老老實實地請了安,又幫師父斟了杯茶,方才告了座。
雖說芯子的年紀已經一大把,但是所幸姚珊的臉皮近來是練習得愈發厚了,頂著蘿莉身子賣個萌啥的,她完全無心理障礙——而且她早就發現,她家師父雖然表麵上對此嗤之以鼻,但是其實心裏麵還是挺受用的。
果不其然,這一回他又沒有撐上多久的時間,就又敗下陣來。似乎是掩飾般地端起姚珊給他倒的茶,緩緩喝了一口又放下,張老師終是開口道:“你這丫頭……也罷,那孩子在那府裏左右是不中用的,你若是能夠帶了你這個小外甥跟了咱們回山裏去,我便助你救他一救,也算是件功德。”
姚珊聽了張友士這話,心中不由得一喜,當即起身,端端正正給師父磕了個頭:“多謝師父,弟子也先代小外甥多多謝過師祖的救命之恩。”
張友士歎了口氣,起身繞過書案,親自將她攙扶起來,搖頭笑道:“也不必謝我。所謂救得病,救不了命,一切還是得你先想法子把那孩子弄出府來才有戲可唱——莫要覺得這事兒易成,那畢竟是寧國公府上的嫡子。”
姚珊笑著點了點頭,扒住師父的胳膊,咧著嘴兒道:“我省得,師父您就瞧著罷。等出了月,咱們就帶著那小子一道兒上路。”
張友士聽了這話,不由得踉蹌了一下。顯然是姚珊這由溫柔甜美到霸氣彪悍的轉變又過於突然了點兒,以致於讓他老人家的心髒又有些負荷過重了。於是姚珊趕緊狗腿地扶著他老人家重新坐回書案跟前,又換了杯溫熱的參茶來。她本來還想著紅袖添個香啥的,順便再偷學兩招張老師的絕技,卻終於還是被忍無可忍的張老師輕輕揮了揮衣袖,果斷地轟出了門來。
夜色深冷,姚珊抬頭看了看掛在漆黑的半空裏的小月牙,卻終於還是收起了滿臉的嬉笑,輕輕歎了口氣。師父這邊兒果然是最好搞定的,接下來,就是去折騰寧國府了。不過,正所謂山人自有妙計,把人家新生的嫡子弄出府來這事兒,她早已經想好了主意,隻要按部就班地去做就是了。
次日起來,仍是小桃服侍她洗漱更衣,胡嬤嬤年紀愈發大了,醒的雖然早,但是過了會兒又犯了困,籠著熱被窩又睡了過去。姚珊也不以為意,收拾好了之後,索性連小桃都打發了去睡個回籠覺,又跟她們說今兒放一日假。原本她還想說可以自行安排回去同家人團聚或是就在屋裏歇息,但是忽然想起小桃和胡嬤嬤家裏都是沒什麽人了的,能在這一天好好歇息歇息倒也是不錯的了,多言反倒不美了。故而她便什麽都沒說,然後她便含笑點頭受了小桃驚喜的眼神兒和一疊聲的謝恩,自個兒披了大氅往主屋去,預備去請請安,拜拜年。
剛出了門兒,迎麵就撞著了二姐兒。卻見她也是沒有帶丫頭和婆子,一問卻也是放了她們回家過年。兩姐妹不由得相視一笑,果然這不苛待下人是尤家的家傳習俗來的。因感念這位二姐姐大過年的還想著來找她,姚珊便親親熱熱對挽了二姐兒的手,兩人一道兒出了小院子的門,朝著正房而去。
餘氏和尤老爺也早就起了身,在花廳裏坐著了。張友士到的比她們倆還早,三個大人正坐在那兒喝茶閑聊,見到姚珊和二姐兒相攜而來,倒是不由得同時停住了話頭,覺得眼前一亮,如同忽然見了一對兒穿紅著綠的雪娃娃一般。
原來因著過年,姚珊和二姐兒都換上了新衣服。一式兒紅色的羽緞麵小襖,配著水綠的綢子麵棉褲,都是餘氏親手做的,手工又精致又細密,活計做的又秀麗又暖和,陪襯著姚珊和二姐兒一對粉妝玉琢的人兒,真真好看的緊,愈發像是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兩個小玉人兒。
給三位長輩這麽盯著看了半天,二姐兒猶自是有些不好意思,姚珊卻仍是大刺刺地,一副無知無覺的模樣,倒是讓餘氏和尤老爺暗暗扼腕歎息,將來不知又便宜了誰家的小子去。唯有張友士撚須淺笑,暗暗點頭,怕是心裏又再念叨著什麽“此子非池中物”之類的東西了。
可惜您老也有看花眼的時候,咱其實就是老黃瓜刷了綠漆,沾了開了作弊器的光來的。萬一“小時了了,大未必佳”了,您老可千萬別怨我。姚珊默默吐著槽,一麵卻早規規矩矩地跟著二姐兒同三位長輩磕頭拜年。
因著大年初一在寧國府紛紛亂亂地過了,大晚上的回到家裏也沒有什麽心情了。故而這初二早晨,竟似頂了初一的缺,被尤家弄成個正經日子一般地過了個年。尤家一家四口,加上姚珊的師父張友士一共五位,歡歡喜喜地吃了飯,倒也算是熱鬧。
飯罷收拾了,眾人又在廳中閑聊,沒多一會兒,早有下人來稟告,說是賈府的人過來了。姚珊想著,這大年初二習俗是給嶽家拜年,既然是賈府來人,姐姐尤氏才剛產子,還在月子裏吹不得風,那大抵就是賈珍來了。
尤老爺和餘氏也早已經猜到,忙叫趕緊去請,又過了片刻,果然見到是賈珍帶著個十二三歲的小少年來了,身後還烏泱泱地帶了一大群伺候的人,看著倒是比尤家一家子主子下人加起來還多。這兩位進來了,自然還是先見禮。因大過年的,又算是自家親戚,尤老爺和餘氏也都不是那麽講究的人,二姐兒和姚珊便也都沒有被命令入內回避,就這麽著正式跟賈珍父子見了麵。
賈珍是早就見過了的,那小少年,自然便是他的庶嫡長子賈蓉了。早就耳聞賈珍對這個前頭夫人留下來的兒子向來是沒有什麽好聲氣的,這還是大過年的,他對著賈蓉說話,都並沒有十分的耐煩,倒是讓餘氏看著心裏有些不落忍。
囉囉嗦嗦行了一堆禮下來,才各自安坐。丫頭們又奉上茶來,賈珍忽然想起姚珊和二姐兒也是賈蓉的長輩,方才她們倆躲在後頭,離得遠,竟然就那麽著混過去了。這位珍大爺大約是想著這似乎不太妥當,於是賈蓉那苦逼孩子便給他命令著又單獨來磕頭。
“還不快見過你二姨、三姨,一點兒眼力見兒都沒有,糊塗東西,趕緊過去磕頭。”
餘氏和尤老爺見到賈珍頗有些橫眉立目的,連忙出聲勸慰了幾句,無奈賈珍素來如此慣了,反說不算什麽,兒子素來要如此教訓的,愈發鼓起眼睛瞪了賈蓉幾眼。轉頭卻又滿臉堆笑,說起新生的兒子,各種眉飛色舞的,弄得餘氏和尤老爺也忍不住多問了幾句,諸多關心。到底是自己閨女親生的外孫,跟眼前這個前頭姨娘夫人留的兒庶子,那自然是不能比的。
再看那賈蓉,無端挨了賈珍一頓發作,微微愣怔了片刻,倒也很快恢複了正常,竟然重新換成一臉笑容,當真過來同姚珊和二姐兒見禮。
二姐兒小孩子家家的沒有經曆過這事兒,驟然給個十二三歲的大外甥跪在麵前磕頭問安,窘得一張小臉兒都紅透了。姚珊倒是大大方方地受了禮,專門故作老成地讓他起身,偏還抬手給了他一個小小的紅包,倒是把一屋子的人都逗笑了。
姚珊也不以為意,左右這活躍氣氛的事兒,她這幾年也沒有少幹,想著小孩子長得快,原著裏三姐兒又是個出名的美人兒,她就覺得她圓潤的包子臉大約很快就會跟她說再見了。既然是這樣,能賣得一時的萌,就抓緊賣吧,過了這個村兒,可就沒有這個店兒了。
也因為這個樣子,她才可以大刺刺地直接打量這位大外甥的模樣。說起來,這位傳說中的蓉哥兒,姚珊也是頭一回瞧見。之前在寧國府小宴,因沒在一桌子,故而也是沒見著,他又不像賈珍往來應酬,也不像寶玉那般活泛肆意。加上聽說那天吹了風,身上不爽利,露個了臉兒就躲回了自個兒屋裏。當時姚珊倒是沒有多想,此刻見到這位哥兒精精神神地來拜年,卻不由得生了心思:那一天正是他的弟弟——新進門兒的正經的寧國府珍大奶奶的頭一個嫡子降生,他這個前頭夫人生的兒子是身子不舒服還是心裏不舒服,那就真是不知道了。
其他尚且不論,單從他剛剛才被賈珍當著這麽多親眷的麵兒敲打完,就立刻能換上那一臉無懈可擊的微笑這一點上來看,此子也絕對不是太過白給的人物。從寧國府那等地方順利成長到十二歲的庶長子沒了娘的孩子,如果說是個廢物,那真是誰都不信的。
再說那皮相,真真是何止一個清秀俊美可以了得。正是剛從男童過渡到少年的年紀,花骨朵兒一般的臉蛋,畫一般的眉眼,不隻繼承了賈珍的皮相,顯然還吸收了他那位想來也必非尋常姿色的姨娘娘親的優點。
這人一長得好看了,怎麽著看起來都要順眼了點兒。於是中午這頓飯,大家一起吃的時候,姚珊也沒有什麽不良反應。隻是那賈蓉的一雙十分酷似賈珍的桃花眼,總是有意無意地看向二姐,多少讓她有些介意——這賈府,亂、倫的基因貌似也挺強大的,她可要把這些個披著畫皮的東西都盯緊了,免得她們家的姐妹們被占了便宜去。
吃過了飯,賈珍兩父子略坐了坐,便告了辭。餘氏到底是惦記尤氏和新出生的小外孫,便和尤老爺商議,初三去寧國府,走走親戚。實則醉翁之意不在酒,純粹是為了看望自家閨女和外孫去的。尤老爺欣然同意,順便也拐了張友士同去,為的,自然也是給閨女和外孫再看看身體了。
因為賈蓉來拜了年,姚珊和二姐兒也被餘氏和尤老爺帶著,似乎是做個回訪的意思。於是就這麽著,大年初三一大早,他們一行五人,就又坐上了兩輛馬車,浩浩蕩蕩地往寧國府殺去。
而等她熟門熟路地摸到隔壁院子的客房,看見師父那間房的燈燭果然還亮著、就連房門也不過就是虛掩著的時候,也不由得生出來一種“果然如此”的默契。這夜半敲門的事兒經的多了,她家師父顯然也“聞弦歌而知雅意”,想是早就看出來她又有事兒要找他說,故此專登留了門等她。
姚珊見了這個情形,哪裏還不知道師父的心思,當即也不再磨蹭,大大方方地走上前去,輕輕叩了叩門,輕聲道:“師父,您可曾歇下了?”
裏頭開始沒甚聲音,良久,卻聽得有人輕輕“嗤”了一聲,不疾不徐地道:“這會子偏又有禮的緊,你這丫頭是愈發地會妝樣子了。”
姚珊忍不住默默朝天空翻了個白眼,暗道,這還不是跟您老學的。初見的時候還整什麽規矩、回避呢,這會子卻是連這等隨意的調侃都能自由地說出口了,這樣子裝的,真個兒是“友士一出,誰與爭鋒”?
她暗暗吐著槽,麵上卻一點兒都不顯,仍然溫溫柔柔地道:“讓師父見笑了,那弟子便鬥膽叨擾了。”
她一麵說,一麵推開房門,邁步進了房。一抬眼,就見到她家師父已經換了件兒家常穿的月白中衣,外頭披著件玄色的棉襖,正端坐在書案前,秉燭夜讀。
掃了一眼那書攤開的那頁,卻見頭一行是“小兒雜症篇”幾個字,姚珊心中倒是不由得暗暗一暖,果然,到底是親自經過了手,她家師父也對她那可憐的小外甥上了心了,如此,這接下來的事兒就更好辦了。
她這點子小動作自然還是沒有瞞過她家師父的眼睛的,等到見到師父的眼風掃了過來的時候,姚珊已經乖乖收回了窺探的目光,老老實實地請了安,又幫師父斟了杯茶,方才告了座。
雖說芯子的年紀已經一大把,但是所幸姚珊的臉皮近來是練習得愈發厚了,頂著蘿莉身子賣個萌啥的,她完全無心理障礙——而且她早就發現,她家師父雖然表麵上對此嗤之以鼻,但是其實心裏麵還是挺受用的。
果不其然,這一回他又沒有撐上多久的時間,就又敗下陣來。似乎是掩飾般地端起姚珊給他倒的茶,緩緩喝了一口又放下,張老師終是開口道:“你這丫頭……也罷,那孩子在那府裏左右是不中用的,你若是能夠帶了你這個小外甥跟了咱們回山裏去,我便助你救他一救,也算是件功德。”
姚珊聽了張友士這話,心中不由得一喜,當即起身,端端正正給師父磕了個頭:“多謝師父,弟子也先代小外甥多多謝過師祖的救命之恩。”
張友士歎了口氣,起身繞過書案,親自將她攙扶起來,搖頭笑道:“也不必謝我。所謂救得病,救不了命,一切還是得你先想法子把那孩子弄出府來才有戲可唱——莫要覺得這事兒易成,那畢竟是寧國公府上的嫡子。”
姚珊笑著點了點頭,扒住師父的胳膊,咧著嘴兒道:“我省得,師父您就瞧著罷。等出了月,咱們就帶著那小子一道兒上路。”
張友士聽了這話,不由得踉蹌了一下。顯然是姚珊這由溫柔甜美到霸氣彪悍的轉變又過於突然了點兒,以致於讓他老人家的心髒又有些負荷過重了。於是姚珊趕緊狗腿地扶著他老人家重新坐回書案跟前,又換了杯溫熱的參茶來。她本來還想著紅袖添個香啥的,順便再偷學兩招張老師的絕技,卻終於還是被忍無可忍的張老師輕輕揮了揮衣袖,果斷地轟出了門來。
夜色深冷,姚珊抬頭看了看掛在漆黑的半空裏的小月牙,卻終於還是收起了滿臉的嬉笑,輕輕歎了口氣。師父這邊兒果然是最好搞定的,接下來,就是去折騰寧國府了。不過,正所謂山人自有妙計,把人家新生的嫡子弄出府來這事兒,她早已經想好了主意,隻要按部就班地去做就是了。
次日起來,仍是小桃服侍她洗漱更衣,胡嬤嬤年紀愈發大了,醒的雖然早,但是過了會兒又犯了困,籠著熱被窩又睡了過去。姚珊也不以為意,收拾好了之後,索性連小桃都打發了去睡個回籠覺,又跟她們說今兒放一日假。原本她還想說可以自行安排回去同家人團聚或是就在屋裏歇息,但是忽然想起小桃和胡嬤嬤家裏都是沒什麽人了的,能在這一天好好歇息歇息倒也是不錯的了,多言反倒不美了。故而她便什麽都沒說,然後她便含笑點頭受了小桃驚喜的眼神兒和一疊聲的謝恩,自個兒披了大氅往主屋去,預備去請請安,拜拜年。
剛出了門兒,迎麵就撞著了二姐兒。卻見她也是沒有帶丫頭和婆子,一問卻也是放了她們回家過年。兩姐妹不由得相視一笑,果然這不苛待下人是尤家的家傳習俗來的。因感念這位二姐姐大過年的還想著來找她,姚珊便親親熱熱對挽了二姐兒的手,兩人一道兒出了小院子的門,朝著正房而去。
餘氏和尤老爺也早就起了身,在花廳裏坐著了。張友士到的比她們倆還早,三個大人正坐在那兒喝茶閑聊,見到姚珊和二姐兒相攜而來,倒是不由得同時停住了話頭,覺得眼前一亮,如同忽然見了一對兒穿紅著綠的雪娃娃一般。
原來因著過年,姚珊和二姐兒都換上了新衣服。一式兒紅色的羽緞麵小襖,配著水綠的綢子麵棉褲,都是餘氏親手做的,手工又精致又細密,活計做的又秀麗又暖和,陪襯著姚珊和二姐兒一對粉妝玉琢的人兒,真真好看的緊,愈發像是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兩個小玉人兒。
給三位長輩這麽盯著看了半天,二姐兒猶自是有些不好意思,姚珊卻仍是大刺刺地,一副無知無覺的模樣,倒是讓餘氏和尤老爺暗暗扼腕歎息,將來不知又便宜了誰家的小子去。唯有張友士撚須淺笑,暗暗點頭,怕是心裏又再念叨著什麽“此子非池中物”之類的東西了。
可惜您老也有看花眼的時候,咱其實就是老黃瓜刷了綠漆,沾了開了作弊器的光來的。萬一“小時了了,大未必佳”了,您老可千萬別怨我。姚珊默默吐著槽,一麵卻早規規矩矩地跟著二姐兒同三位長輩磕頭拜年。
因著大年初一在寧國府紛紛亂亂地過了,大晚上的回到家裏也沒有什麽心情了。故而這初二早晨,竟似頂了初一的缺,被尤家弄成個正經日子一般地過了個年。尤家一家四口,加上姚珊的師父張友士一共五位,歡歡喜喜地吃了飯,倒也算是熱鬧。
飯罷收拾了,眾人又在廳中閑聊,沒多一會兒,早有下人來稟告,說是賈府的人過來了。姚珊想著,這大年初二習俗是給嶽家拜年,既然是賈府來人,姐姐尤氏才剛產子,還在月子裏吹不得風,那大抵就是賈珍來了。
尤老爺和餘氏也早已經猜到,忙叫趕緊去請,又過了片刻,果然見到是賈珍帶著個十二三歲的小少年來了,身後還烏泱泱地帶了一大群伺候的人,看著倒是比尤家一家子主子下人加起來還多。這兩位進來了,自然還是先見禮。因大過年的,又算是自家親戚,尤老爺和餘氏也都不是那麽講究的人,二姐兒和姚珊便也都沒有被命令入內回避,就這麽著正式跟賈珍父子見了麵。
賈珍是早就見過了的,那小少年,自然便是他的庶嫡長子賈蓉了。早就耳聞賈珍對這個前頭夫人留下來的兒子向來是沒有什麽好聲氣的,這還是大過年的,他對著賈蓉說話,都並沒有十分的耐煩,倒是讓餘氏看著心裏有些不落忍。
囉囉嗦嗦行了一堆禮下來,才各自安坐。丫頭們又奉上茶來,賈珍忽然想起姚珊和二姐兒也是賈蓉的長輩,方才她們倆躲在後頭,離得遠,竟然就那麽著混過去了。這位珍大爺大約是想著這似乎不太妥當,於是賈蓉那苦逼孩子便給他命令著又單獨來磕頭。
“還不快見過你二姨、三姨,一點兒眼力見兒都沒有,糊塗東西,趕緊過去磕頭。”
餘氏和尤老爺見到賈珍頗有些橫眉立目的,連忙出聲勸慰了幾句,無奈賈珍素來如此慣了,反說不算什麽,兒子素來要如此教訓的,愈發鼓起眼睛瞪了賈蓉幾眼。轉頭卻又滿臉堆笑,說起新生的兒子,各種眉飛色舞的,弄得餘氏和尤老爺也忍不住多問了幾句,諸多關心。到底是自己閨女親生的外孫,跟眼前這個前頭姨娘夫人留的兒庶子,那自然是不能比的。
再看那賈蓉,無端挨了賈珍一頓發作,微微愣怔了片刻,倒也很快恢複了正常,竟然重新換成一臉笑容,當真過來同姚珊和二姐兒見禮。
二姐兒小孩子家家的沒有經曆過這事兒,驟然給個十二三歲的大外甥跪在麵前磕頭問安,窘得一張小臉兒都紅透了。姚珊倒是大大方方地受了禮,專門故作老成地讓他起身,偏還抬手給了他一個小小的紅包,倒是把一屋子的人都逗笑了。
姚珊也不以為意,左右這活躍氣氛的事兒,她這幾年也沒有少幹,想著小孩子長得快,原著裏三姐兒又是個出名的美人兒,她就覺得她圓潤的包子臉大約很快就會跟她說再見了。既然是這樣,能賣得一時的萌,就抓緊賣吧,過了這個村兒,可就沒有這個店兒了。
也因為這個樣子,她才可以大刺刺地直接打量這位大外甥的模樣。說起來,這位傳說中的蓉哥兒,姚珊也是頭一回瞧見。之前在寧國府小宴,因沒在一桌子,故而也是沒見著,他又不像賈珍往來應酬,也不像寶玉那般活泛肆意。加上聽說那天吹了風,身上不爽利,露個了臉兒就躲回了自個兒屋裏。當時姚珊倒是沒有多想,此刻見到這位哥兒精精神神地來拜年,卻不由得生了心思:那一天正是他的弟弟——新進門兒的正經的寧國府珍大奶奶的頭一個嫡子降生,他這個前頭夫人生的兒子是身子不舒服還是心裏不舒服,那就真是不知道了。
其他尚且不論,單從他剛剛才被賈珍當著這麽多親眷的麵兒敲打完,就立刻能換上那一臉無懈可擊的微笑這一點上來看,此子也絕對不是太過白給的人物。從寧國府那等地方順利成長到十二歲的庶長子沒了娘的孩子,如果說是個廢物,那真是誰都不信的。
再說那皮相,真真是何止一個清秀俊美可以了得。正是剛從男童過渡到少年的年紀,花骨朵兒一般的臉蛋,畫一般的眉眼,不隻繼承了賈珍的皮相,顯然還吸收了他那位想來也必非尋常姿色的姨娘娘親的優點。
這人一長得好看了,怎麽著看起來都要順眼了點兒。於是中午這頓飯,大家一起吃的時候,姚珊也沒有什麽不良反應。隻是那賈蓉的一雙十分酷似賈珍的桃花眼,總是有意無意地看向二姐,多少讓她有些介意——這賈府,亂、倫的基因貌似也挺強大的,她可要把這些個披著畫皮的東西都盯緊了,免得她們家的姐妹們被占了便宜去。
吃過了飯,賈珍兩父子略坐了坐,便告了辭。餘氏到底是惦記尤氏和新出生的小外孫,便和尤老爺商議,初三去寧國府,走走親戚。實則醉翁之意不在酒,純粹是為了看望自家閨女和外孫去的。尤老爺欣然同意,順便也拐了張友士同去,為的,自然也是給閨女和外孫再看看身體了。
因為賈蓉來拜了年,姚珊和二姐兒也被餘氏和尤老爺帶著,似乎是做個回訪的意思。於是就這麽著,大年初三一大早,他們一行五人,就又坐上了兩輛馬車,浩浩蕩蕩地往寧國府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