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王冷哼一聲:“難道說江凡看透他們的心思,幹脆不用?”
司馬如搖搖頭:“也未必,秦國經曆四國伐秦之後,韜光養晦,多年未曾經曆大戰,我想他們可能也需要一場史詩級的勝利來將軍心推向最高峰。”
魏王沉思片刻:“然則這一切都是猜測,尚需進一步信息佐證。不過,這一次他們雖然沒有動用驪山戰器,卻讓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戰陣。”
司馬如麵帶感歎:“是啊,秦軍不但繼承了悍勇軍魂,更在進退攻伐之間煥然一新,其戰法之精妙,配合之默契,軍心之穩固完全超越前代。我想,這與傳聞中的兵道三奇書有關。”
魏王有些煩躁:“又是江逍遙手筆,此子為何如此深不可測無所不能?”
司馬如瞅瞅他:“可惜,這方麵大王不如蠻兒看清得早……”
“閉嘴!說些有用的。”
“哦,好吧,有用的還有一點,拋開驪山戰器不講,秦軍的的兵甲戰馬亦太強,和夏軍完全不在一個層次。老夫親眼所見,夏軍戰刀與秦軍相撞,往往三擊而斷,更難破秦軍之甲。要知道,這刀與甲,並非什麽耗資巨大的神兵利器,因為已經裝備到每一個大頭兵身上啊。”
魏王目光閃動,仰天歎口氣:“也就是說,沒有驪山火器,光憑這支軍隊的精氣神,光憑他們的製式裝備,就已經無敵了。”
司馬如歎息:“是啊,問題是,我總覺得真正的驪山戰器尚未展現……”
兩人一時都無語,惟有甲栩悠然喝茶,老神在在,仿佛一切都與自己無關。
“好了,說那一變吧。”魏王擺擺手,顯然不想再糾結這些。
“至於這一變,就是大局之變。而首當其衝者,隻怕……是我大魏。”
魏王神色一肅:“何解?”
司馬如看著他:“王上,我想你已經有所猜測……”
魏王沉默不語。
司馬如繼續道:“夏國失半壁,已經沒有足夠力量與秦抗衡,而他們的出路,隻怕和我們這盟友有關……”
魏王終於站起身,走下台階,負手思忖了許久:“國師認為,當如何?”
“不知,但夏國無外乎兩條出路。一者,投靠魏國,付出巨大代價,以求魏國出兵保全。二者,徹底交出軍政,給……”
“聖地。”魏王接口道:“聖地出世,圖謀霸權,能實實在在拿到夏國軍政,實在是天降好事,所以,這場戰爭,他們並不怕夏國失敗。”
司馬如點點頭:“但現在問題擺在我們麵前,這半個夏,我們要不要……”
魏王虎目一凝:“趁機出兵,吞並?”
司馬如搖頭:“如此,將來誰還敢跟我大魏結盟?今時不同往日,秦國鋒芒太盛,夏之後,該是誰?十有八九是魏啊,可那時候,魏國就需要盟友,若此時背刺夏國,以後誰敢與我魏國合作,豈非自斷後路?”
魏王深吸口氣:“言之有理,孤王,貪了。”
司馬如微微一笑:“貪是應該的,但我們可以換個貪法……比如,接受夏國的投誠……”
魏王凝眉:“他們最好是選擇聖地……”
司馬如嗬嗬笑道:“不,是選擇魏國。夏王很清楚,一旦選擇聖地,從此將不再是自己的夏,而是聖地的夏,自己,不過一傀儡爾。可投我大魏就不一樣,我們可以讓它保持獨立,但卻能借機吞噬夏國的無盡好處,而且還能以夏為屏障,阻隔秦國,豈非妙哉?”
魏王眼睛一亮,但旋即想起一個問題:“聖地會同意?這是他們第一次入世掌一國的大好良機。”
司馬如道:“不,有一個人不會希望如此……”
“誰?”
“張儀。”
司馬如篤定道:“老夫總算看明白,張儀要左右一切,他不希望聖地完全拿下夏,因為夏要掌握在他手裏,才是具備聖地話語權的籌碼。而他最好的辦法,是尋我魏國,有了魏國鼎力幫襯,張儀就能背靠魏國,繼續掌握夏之軍政。”
“張儀已經如此大敗,聖地還能繼續信任?”
魏王有些疑惑。
司馬如卻笑道:“不,張儀從未失敗,失敗的是陸輕侯,還有聖地,他們才真正戰敗了,而越是這時候,他們越需要張儀這種聰明人找到新的出路,所以,不但不會失寵,甚至反而會拿到更大的權勢。而假如,這時候,張儀拿到我魏國鼎力臂助的承諾,大王覺得,聖地會不會轉變思維方向……”
魏王神色一怔,下一刻目光暴漲:“這就是你說的變……”
“不錯,從此,聖地名義上依然支持夏,但實際上,真正支持的已經是我大魏!”
魏王怦然心動,虎目光芒閃閃:“是啊,與其繼續選擇苟延殘喘的夏,哪如我兵強馬壯的魏……”
“所以,這就是張儀給聖地找到的一個新機會,甚至可以說是轉機。聖地一定會認識到,原本自己隻有一個夏,現在是半個夏,加一個魏,哪個更好?”
“當然是一個半!”魏王擊掌:“原來如此,所以,我們不能吞夏,還要同意夏國投靠,因為需要夏繼續攔著秦,需要因半廢之夏引聖地助魏。”
“不錯,但好處還不止如此,今時今日晉夏關係也變了,我們要的不是結盟,是投靠。既然是投靠,就要獻出足夠的東西。”
魏王哈哈大笑:“好你個天下三智!”
他興奮的踱了幾步,忽然想起一個問題:“張儀會不會如你所想?”
“嗬嗬,這就是關鍵,但我認為,張儀一定會,大王就安心等著吧,哦對了,順便把契約條款好好想想。”
“好!”魏王大喜,“原來夏國之敗,反而我魏國之機,太好了!”
司馬如卻擺擺手:“王上莫急,您必須清楚,這個機會是怎麽來的,是因為秦之強超出想象。所以,大王要做的,是利用夏、聖地盡可能強大魏國,畢竟……天大的機會之後,我們就要麵臨天大的風險啊……”
魏王頓時冷靜下來,他當然明白,秦的步伐絕不會停止,下一步就輪到自己了,一想起自己被那兩個小輩盯上,縱然是這位天下梟雄也覺得脊梁骨冒冷氣。
司馬如搖搖頭:“也未必,秦國經曆四國伐秦之後,韜光養晦,多年未曾經曆大戰,我想他們可能也需要一場史詩級的勝利來將軍心推向最高峰。”
魏王沉思片刻:“然則這一切都是猜測,尚需進一步信息佐證。不過,這一次他們雖然沒有動用驪山戰器,卻讓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戰陣。”
司馬如麵帶感歎:“是啊,秦軍不但繼承了悍勇軍魂,更在進退攻伐之間煥然一新,其戰法之精妙,配合之默契,軍心之穩固完全超越前代。我想,這與傳聞中的兵道三奇書有關。”
魏王有些煩躁:“又是江逍遙手筆,此子為何如此深不可測無所不能?”
司馬如瞅瞅他:“可惜,這方麵大王不如蠻兒看清得早……”
“閉嘴!說些有用的。”
“哦,好吧,有用的還有一點,拋開驪山戰器不講,秦軍的的兵甲戰馬亦太強,和夏軍完全不在一個層次。老夫親眼所見,夏軍戰刀與秦軍相撞,往往三擊而斷,更難破秦軍之甲。要知道,這刀與甲,並非什麽耗資巨大的神兵利器,因為已經裝備到每一個大頭兵身上啊。”
魏王目光閃動,仰天歎口氣:“也就是說,沒有驪山火器,光憑這支軍隊的精氣神,光憑他們的製式裝備,就已經無敵了。”
司馬如歎息:“是啊,問題是,我總覺得真正的驪山戰器尚未展現……”
兩人一時都無語,惟有甲栩悠然喝茶,老神在在,仿佛一切都與自己無關。
“好了,說那一變吧。”魏王擺擺手,顯然不想再糾結這些。
“至於這一變,就是大局之變。而首當其衝者,隻怕……是我大魏。”
魏王神色一肅:“何解?”
司馬如看著他:“王上,我想你已經有所猜測……”
魏王沉默不語。
司馬如繼續道:“夏國失半壁,已經沒有足夠力量與秦抗衡,而他們的出路,隻怕和我們這盟友有關……”
魏王終於站起身,走下台階,負手思忖了許久:“國師認為,當如何?”
“不知,但夏國無外乎兩條出路。一者,投靠魏國,付出巨大代價,以求魏國出兵保全。二者,徹底交出軍政,給……”
“聖地。”魏王接口道:“聖地出世,圖謀霸權,能實實在在拿到夏國軍政,實在是天降好事,所以,這場戰爭,他們並不怕夏國失敗。”
司馬如點點頭:“但現在問題擺在我們麵前,這半個夏,我們要不要……”
魏王虎目一凝:“趁機出兵,吞並?”
司馬如搖頭:“如此,將來誰還敢跟我大魏結盟?今時不同往日,秦國鋒芒太盛,夏之後,該是誰?十有八九是魏啊,可那時候,魏國就需要盟友,若此時背刺夏國,以後誰敢與我魏國合作,豈非自斷後路?”
魏王深吸口氣:“言之有理,孤王,貪了。”
司馬如微微一笑:“貪是應該的,但我們可以換個貪法……比如,接受夏國的投誠……”
魏王凝眉:“他們最好是選擇聖地……”
司馬如嗬嗬笑道:“不,是選擇魏國。夏王很清楚,一旦選擇聖地,從此將不再是自己的夏,而是聖地的夏,自己,不過一傀儡爾。可投我大魏就不一樣,我們可以讓它保持獨立,但卻能借機吞噬夏國的無盡好處,而且還能以夏為屏障,阻隔秦國,豈非妙哉?”
魏王眼睛一亮,但旋即想起一個問題:“聖地會同意?這是他們第一次入世掌一國的大好良機。”
司馬如道:“不,有一個人不會希望如此……”
“誰?”
“張儀。”
司馬如篤定道:“老夫總算看明白,張儀要左右一切,他不希望聖地完全拿下夏,因為夏要掌握在他手裏,才是具備聖地話語權的籌碼。而他最好的辦法,是尋我魏國,有了魏國鼎力幫襯,張儀就能背靠魏國,繼續掌握夏之軍政。”
“張儀已經如此大敗,聖地還能繼續信任?”
魏王有些疑惑。
司馬如卻笑道:“不,張儀從未失敗,失敗的是陸輕侯,還有聖地,他們才真正戰敗了,而越是這時候,他們越需要張儀這種聰明人找到新的出路,所以,不但不會失寵,甚至反而會拿到更大的權勢。而假如,這時候,張儀拿到我魏國鼎力臂助的承諾,大王覺得,聖地會不會轉變思維方向……”
魏王神色一怔,下一刻目光暴漲:“這就是你說的變……”
“不錯,從此,聖地名義上依然支持夏,但實際上,真正支持的已經是我大魏!”
魏王怦然心動,虎目光芒閃閃:“是啊,與其繼續選擇苟延殘喘的夏,哪如我兵強馬壯的魏……”
“所以,這就是張儀給聖地找到的一個新機會,甚至可以說是轉機。聖地一定會認識到,原本自己隻有一個夏,現在是半個夏,加一個魏,哪個更好?”
“當然是一個半!”魏王擊掌:“原來如此,所以,我們不能吞夏,還要同意夏國投靠,因為需要夏繼續攔著秦,需要因半廢之夏引聖地助魏。”
“不錯,但好處還不止如此,今時今日晉夏關係也變了,我們要的不是結盟,是投靠。既然是投靠,就要獻出足夠的東西。”
魏王哈哈大笑:“好你個天下三智!”
他興奮的踱了幾步,忽然想起一個問題:“張儀會不會如你所想?”
“嗬嗬,這就是關鍵,但我認為,張儀一定會,大王就安心等著吧,哦對了,順便把契約條款好好想想。”
“好!”魏王大喜,“原來夏國之敗,反而我魏國之機,太好了!”
司馬如卻擺擺手:“王上莫急,您必須清楚,這個機會是怎麽來的,是因為秦之強超出想象。所以,大王要做的,是利用夏、聖地盡可能強大魏國,畢竟……天大的機會之後,我們就要麵臨天大的風險啊……”
魏王頓時冷靜下來,他當然明白,秦的步伐絕不會停止,下一步就輪到自己了,一想起自己被那兩個小輩盯上,縱然是這位天下梟雄也覺得脊梁骨冒冷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