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後,縣裏組織部那頭還沒有消息,但秦萍組織的幫扶活動卻如火如荼進行起來。{wuruo}
按照事先的籌備,秦萍帶著一大隊來自全國各地的私企老總來到了太平鎮上,動靜鬧得很大。連市裏公安局和交警部門都派出了兩輛警車開道,中間夾著那些老總的私家豪車,還有兩輛考斯特,是給那些沒開車來的老總坐的。
常務副市長劉大同、市委常委常青都到場了,縣裏的更不用說,四套班子的領導都到齊了。
太平鎮好久都沒這麽熱鬧了,一直以來,這裏都像一個被遺忘的角落,錢凡在位的時候,還會偶爾過來親自看看這裏的養殖業和種植業,自從錢凡病倒後,城關縣農業發展計劃隨著趙奎的上台被束之高閣,太平鎮徹底冷清下去。
從鎮班子領導到普通幹部,忽然都在這種熱鬧的氣氛中嗅到了一點與眾不同的味道。
91年朱得標剛從縣裏上任至太平鎮,他在上任之前是在縣裏鄉鎮企業局就任副局長一職。
太平鎮的鄉親百姓聽說這人是搞鄉鎮企業出身的,無不歡呼雀躍,太平鎮搞了將近十年農業,鎮裏經濟一塌糊塗,鎮上鄉鎮私企幾乎為零,幹部群眾都希望新鎮長朱得標能夠扭轉乾坤,帶領大家走上一條致富之路。
其實朱得標初到太平鎮也希望有所作為。他挾著自己在縣裏工作的政績,加上太平鎮幹部群眾對他的尊敬,開始時真的躊躇滿誌。
到任不久,他馬上召開了幹部大會,在會上批評太平鎮的幹部觀念陳舊,目光短淺。之後又喊出了振興太平鎮經濟的口號,描畫了一係列激動人心的藍圖。
但是,無奈是有心殺敵,無力回天。別說太平鎮,就連整個濱海市也確實錯過了作為全國第一批沿海開放城市最佳的發展時機。
朱得標折騰了兩年,但卻成果寥寥。漸漸地,大家發現朱得標除了喊口號外,其實沒什麽真材實料。
他文化不高,肚裏的墨水不多,寫的字扭扭歪歪。和他打過交道的人幾乎都有這樣的印象,事先有發言提綱的會議,朱得標還能談出一些眉目,那是他布置工作人員給他收集的觀點和材料。但是隨意的交談,作為一個鎮長,他確實談不出什麽觀點來。
如果說他在城關縣鄉企局有過什麽政績,大致也是時勢造英雄,他本人沒有多少開拓創新能力。
朱得標工作能力有限,但喝酒本事無限。他好酒,是超級酒鬼。這一“美名”,連最偏遠的農村的老百姓都知道。人稱酒鬼鎮長,洋酒也好,白酒也罷,整瓶整瓶往肚裏灌。
太平鎮的百姓是有度量的。覺得朱鎮長好歹是從縣裏調來的幹部,喝慣了高檔酒,太平鎮雖然經濟落後,但對朱鎮長這點愛好,還是可以承受的。
開始,人們甚至懷著一種尊敬的心情傳播朱得標的酒量以及對酒的喜好,盡管朱得標最節儉的一頓酒,也得喝去太平鎮幾個農民一年的收入,喝掉整整一卡車甘蔗或者菠蘿。但是,在改革開放中人們不太正確的觀念裏,幹部的酒量和能力掛鉤,不喝酒怎麽能外引內聯?不喝酒如何上項目呢?
不是說“幹部臉紅紅,群眾不受窮;幹部臉青青,群眾心驚驚”嗎?但是,朱鎮長的酒越喝越多,太平鎮的經濟卻不見起『色』,甚至越來越差,這次是朱鎮長臉紅紅,群眾心驚驚了。
實際上,朱鎮長許多時候喝酒是不花錢的,到神王酒廠裏成箱成箱往車上搬神王『液』,白條都不用打一張。
漸漸地,當初以欣喜心情傳播朱得標酒量的幹部們傳出了抱怨:“發展經濟沒有什麽本事,就隻懂飲酒”;“太平鎮的好酒都給朱得標喝光了”。
到了幾年之後,大家終於從希望到失望,從失望到絕望,覺得太平鎮就這麽回事了,苟且或者便好了。
麻木了幾年的幹部和群眾忽然看到太平鎮上來了那麽多大官,來了那麽多叫不出名字的豪車,頓時又燃起了久違的希望。
私下有人說了:“聽說這個林書記是很有後台的,在市裏開發區的時候,60%的外資企業都是他拉進來的。”
“真的?不會又是一個豬鎮長吧?”
“嚇,豬鎮長做了那麽多年鎮長,你何曾見過這麽多豪車過來?”
“其實……這些人來幹嘛的?”
“聽說是來捐助建一座小學的,咱們鎮的中心小學,都破得跟豬圈沒什麽分別了……”
那些各地的老板來拍秦萍的馬屁,林安然不管,不過他還是組織了一個儀式,組織全體鎮幹部捐款。
倒不是『逼』捐,而是人家外地老板都那麽熱心,自己家門口當幹部的人不捐點,說不過去。
鎮中心小學是什麽狀況,林安然心裏太清楚,地方都是不小,就是設施破得不行,窗玻璃都沒一塊好的,都是用塑料布封住,冬天海風一吹,嗖嗖就竄進教室裏,學生凍得坐都坐不住。
『操』場更是不像樣,說是『操』場,實際就是一塊爛黃泥地,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不過深諳官場之道的林安然太清楚,這種問題去縣裏反應那就是白搭,就算你打著橫額到財政局跪著也沒用。
人家兩手一攤,說缺錢的工作哪都是,政法、農林水利、環境衛生、城鄉建設等等等等,哪一項不要錢?噢!就你教育缺錢?回去慢慢等吧!
林安然覺得等靠要不如靠自己,秦萍搞的活動說實在他也看不上,捐錢建小學?有用嗎?小學再漂亮,裏頭老師的工資跟不上,還是沒人願意來。
就說中心小學的幾個老師吧,一個校長帶著八個老師,底下四百多孩子,每個老師兼著幾門課,教完一年級教二年級,教了二年級又要去交三年級。
秦萍說要來搞幫扶活動,林安然帶著教辦主任去了一趟中心小學,小學的龍校長一看到林安然就像親人見了解放軍,說著說著老淚就嘩啦啦地掉。
捐錢建學校,始終還是個治標不治本的事。
要真正把太平鎮的教育事業做好,首先得鎮裏有錢,兜裏有錢,做事不慌。把教師福利補貼弄好了,誰都願意過來好好教孩子。
捐款會上,林安然首先上台,自己捐了五百,然後拿出一個牛皮信封,說:“這是一個善心人士囑托我捐贈的五千塊錢,不過他個人不願意『露』麵,所以讓我以無名氏的名義捐贈,在這裏,容許我們用熱烈的掌聲,向這位善心人士的慷慨表達最誠摯的敬意!”
五千塊錢的牛皮信封有些份量,落到募捐箱裏通一聲響。
台下頓時議論開來。
“你看這些人咋那麽有錢,一捐就是五千塊!我滴娘啊,我一年工資都沒五千!”
“也不知道誰那麽大方!”
大家議論聲中,隻有太平鎮的派出所長孟華在台下邊鼓掌邊肉疼,那個信封他太熟悉了,正是當晚他去林安然宿舍時候塞在水果裏頭的那個信封。
五千塊,這姓林的還真舍得!
不過,孟華倒也湧起一絲欽佩,不愛財的領導,他算是頭一遭見了,換做從前,他打死也不相信有這樣的領導。
百度快速搜索:本名+
按照事先的籌備,秦萍帶著一大隊來自全國各地的私企老總來到了太平鎮上,動靜鬧得很大。連市裏公安局和交警部門都派出了兩輛警車開道,中間夾著那些老總的私家豪車,還有兩輛考斯特,是給那些沒開車來的老總坐的。
常務副市長劉大同、市委常委常青都到場了,縣裏的更不用說,四套班子的領導都到齊了。
太平鎮好久都沒這麽熱鬧了,一直以來,這裏都像一個被遺忘的角落,錢凡在位的時候,還會偶爾過來親自看看這裏的養殖業和種植業,自從錢凡病倒後,城關縣農業發展計劃隨著趙奎的上台被束之高閣,太平鎮徹底冷清下去。
從鎮班子領導到普通幹部,忽然都在這種熱鬧的氣氛中嗅到了一點與眾不同的味道。
91年朱得標剛從縣裏上任至太平鎮,他在上任之前是在縣裏鄉鎮企業局就任副局長一職。
太平鎮的鄉親百姓聽說這人是搞鄉鎮企業出身的,無不歡呼雀躍,太平鎮搞了將近十年農業,鎮裏經濟一塌糊塗,鎮上鄉鎮私企幾乎為零,幹部群眾都希望新鎮長朱得標能夠扭轉乾坤,帶領大家走上一條致富之路。
其實朱得標初到太平鎮也希望有所作為。他挾著自己在縣裏工作的政績,加上太平鎮幹部群眾對他的尊敬,開始時真的躊躇滿誌。
到任不久,他馬上召開了幹部大會,在會上批評太平鎮的幹部觀念陳舊,目光短淺。之後又喊出了振興太平鎮經濟的口號,描畫了一係列激動人心的藍圖。
但是,無奈是有心殺敵,無力回天。別說太平鎮,就連整個濱海市也確實錯過了作為全國第一批沿海開放城市最佳的發展時機。
朱得標折騰了兩年,但卻成果寥寥。漸漸地,大家發現朱得標除了喊口號外,其實沒什麽真材實料。
他文化不高,肚裏的墨水不多,寫的字扭扭歪歪。和他打過交道的人幾乎都有這樣的印象,事先有發言提綱的會議,朱得標還能談出一些眉目,那是他布置工作人員給他收集的觀點和材料。但是隨意的交談,作為一個鎮長,他確實談不出什麽觀點來。
如果說他在城關縣鄉企局有過什麽政績,大致也是時勢造英雄,他本人沒有多少開拓創新能力。
朱得標工作能力有限,但喝酒本事無限。他好酒,是超級酒鬼。這一“美名”,連最偏遠的農村的老百姓都知道。人稱酒鬼鎮長,洋酒也好,白酒也罷,整瓶整瓶往肚裏灌。
太平鎮的百姓是有度量的。覺得朱鎮長好歹是從縣裏調來的幹部,喝慣了高檔酒,太平鎮雖然經濟落後,但對朱鎮長這點愛好,還是可以承受的。
開始,人們甚至懷著一種尊敬的心情傳播朱得標的酒量以及對酒的喜好,盡管朱得標最節儉的一頓酒,也得喝去太平鎮幾個農民一年的收入,喝掉整整一卡車甘蔗或者菠蘿。但是,在改革開放中人們不太正確的觀念裏,幹部的酒量和能力掛鉤,不喝酒怎麽能外引內聯?不喝酒如何上項目呢?
不是說“幹部臉紅紅,群眾不受窮;幹部臉青青,群眾心驚驚”嗎?但是,朱鎮長的酒越喝越多,太平鎮的經濟卻不見起『色』,甚至越來越差,這次是朱鎮長臉紅紅,群眾心驚驚了。
實際上,朱鎮長許多時候喝酒是不花錢的,到神王酒廠裏成箱成箱往車上搬神王『液』,白條都不用打一張。
漸漸地,當初以欣喜心情傳播朱得標酒量的幹部們傳出了抱怨:“發展經濟沒有什麽本事,就隻懂飲酒”;“太平鎮的好酒都給朱得標喝光了”。
到了幾年之後,大家終於從希望到失望,從失望到絕望,覺得太平鎮就這麽回事了,苟且或者便好了。
麻木了幾年的幹部和群眾忽然看到太平鎮上來了那麽多大官,來了那麽多叫不出名字的豪車,頓時又燃起了久違的希望。
私下有人說了:“聽說這個林書記是很有後台的,在市裏開發區的時候,60%的外資企業都是他拉進來的。”
“真的?不會又是一個豬鎮長吧?”
“嚇,豬鎮長做了那麽多年鎮長,你何曾見過這麽多豪車過來?”
“其實……這些人來幹嘛的?”
“聽說是來捐助建一座小學的,咱們鎮的中心小學,都破得跟豬圈沒什麽分別了……”
那些各地的老板來拍秦萍的馬屁,林安然不管,不過他還是組織了一個儀式,組織全體鎮幹部捐款。
倒不是『逼』捐,而是人家外地老板都那麽熱心,自己家門口當幹部的人不捐點,說不過去。
鎮中心小學是什麽狀況,林安然心裏太清楚,地方都是不小,就是設施破得不行,窗玻璃都沒一塊好的,都是用塑料布封住,冬天海風一吹,嗖嗖就竄進教室裏,學生凍得坐都坐不住。
『操』場更是不像樣,說是『操』場,實際就是一塊爛黃泥地,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不過深諳官場之道的林安然太清楚,這種問題去縣裏反應那就是白搭,就算你打著橫額到財政局跪著也沒用。
人家兩手一攤,說缺錢的工作哪都是,政法、農林水利、環境衛生、城鄉建設等等等等,哪一項不要錢?噢!就你教育缺錢?回去慢慢等吧!
林安然覺得等靠要不如靠自己,秦萍搞的活動說實在他也看不上,捐錢建小學?有用嗎?小學再漂亮,裏頭老師的工資跟不上,還是沒人願意來。
就說中心小學的幾個老師吧,一個校長帶著八個老師,底下四百多孩子,每個老師兼著幾門課,教完一年級教二年級,教了二年級又要去交三年級。
秦萍說要來搞幫扶活動,林安然帶著教辦主任去了一趟中心小學,小學的龍校長一看到林安然就像親人見了解放軍,說著說著老淚就嘩啦啦地掉。
捐錢建學校,始終還是個治標不治本的事。
要真正把太平鎮的教育事業做好,首先得鎮裏有錢,兜裏有錢,做事不慌。把教師福利補貼弄好了,誰都願意過來好好教孩子。
捐款會上,林安然首先上台,自己捐了五百,然後拿出一個牛皮信封,說:“這是一個善心人士囑托我捐贈的五千塊錢,不過他個人不願意『露』麵,所以讓我以無名氏的名義捐贈,在這裏,容許我們用熱烈的掌聲,向這位善心人士的慷慨表達最誠摯的敬意!”
五千塊錢的牛皮信封有些份量,落到募捐箱裏通一聲響。
台下頓時議論開來。
“你看這些人咋那麽有錢,一捐就是五千塊!我滴娘啊,我一年工資都沒五千!”
“也不知道誰那麽大方!”
大家議論聲中,隻有太平鎮的派出所長孟華在台下邊鼓掌邊肉疼,那個信封他太熟悉了,正是當晚他去林安然宿舍時候塞在水果裏頭的那個信封。
五千塊,這姓林的還真舍得!
不過,孟華倒也湧起一絲欽佩,不愛財的領導,他算是頭一遭見了,換做從前,他打死也不相信有這樣的領導。
百度快速搜索:本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