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林安然沒選擇留在水東村吃飯,而是帶著人匆匆離開,到了海邊的小碼頭,才在路邊找了個小攤子吃了幾碗麵。
吃罷,幾人又到了隔壁的水西村看了一下,基本和水東村情況大同小異,簡直就是一個水東村的翻版。
從水西村出來,林安然心頭像壓了一塊重重的大石,臉上一點表情都沒有。
鄭誌堅看見林安然不痛快,也把嘴巴死死閉上,不敢再多說一句。
下午三點,把車停在水西村的村委裏。大家到了水西村村口附近的碼頭,坐船去青石坳島繼續調研。
青石坳島離碼頭有約八海裏的路程,和太平鎮之間沒有公共交通工具,隻有在水東、水西兩村兩村之間有個小碼頭,這碼頭據說建於宋朝年間,頗有點兒曆史。
而青石坳島原本也毫無名氣,隻是在某朝代覆滅之際,曾有個落魄的“真龍天子”逃難至此。駕崩後葬於青石坳島見證了那個朝代的覆滅,在曆史記下兩朝交替最後一筆。
往來青石坳島之間隻能靠木船來往,木船速度慢,所以要走上將近一個小時,若遇到天氣變化,海上起了風浪,島上便徹底斷了和陸上的聯係。
登上了青石坳島,一行人看到岸邊有上百號人在拉著網繩,口裏喊著號子,嘿喲嘿喲將放在海裏的大網往岸邊拉。
不一會,忽然有人唱起歌來,許多人都跟著唱。其實這些人唱的歌都用的土話,林安然是本地人,好歹也能聽懂。
“潮水有起有落,魚網有張有弛;姑娘有肥有瘦,愛情有喜有悲;海水有鹹有淡,魚蝦有大有小;人生有起有落,生活有苦有甜”。
歌聲淳樸,不加修飾,有一種別樣的感染力。
劉軍說:“林書記,咱們運氣好啊,趕上拉大網了!”
陳港生也忍不住興奮,說:“走,看看去吧!等拉上來了,有好的魚蝦,咱們買點,今晚在這裏吃飯加菜!”
林安然領教過水東村的做派,怕這裏的青石坳村委也會像黃公勝一樣,幹脆自己先買點海鮮,不用增加村委的負擔。
幾人走到岸邊找了個破爛漁船坐下,看著那些漁民們拉網。
林安然忽然發現拉網的人裏有個熟悉的身影,心中一動,心想她怎麽會在這裏呢?
他指著那人,問陳港生:“港生,你看看那是不是唐月兒?”
陳港生用手搭了個涼棚擋住陽光,細細瞅了片刻,驚道:“還真是她!”
原來在拉網的人裏,有個十幾歲的小姑娘正是當初林安然和陳港生無意間在豐順飯店了救下的唐月兒。
“唐月兒!”陳港生走前一些,試探性喊了一聲。
唐月兒耳朵靈,雖然拉網的人鬧哄哄,又是唱歌又是喊號子,可依稀還是聽見有人在叫自己。
抬頭一看,頓時怔住了,不相信地揉揉眼,再看看,確定是林安然和陳港生,趕緊把網交給旁邊的人,興高采烈飛跑過來。
“林大哥!陳大哥!你們來青石坳看我來了!?”
林安然走到唐月兒身邊,伸手揩了揩她汗津津臉,說:“倒不是專程來看你的,隻是來這邊工作,以前知道你在青石坳,不過沒想到一下船就遇上你了,這下好,省得找了。”
其實林安然算是撒謊,他今天從水東、水西村出來,心情十分差,腦袋裏十分亂,根本就沒想起過要來找唐月兒。
以前知道唐月兒是青石坳的居民,不過這時候已經是九月底,按道理應該已經在學校裏了,怎麽人卻在這裏拉大網了?
他又問:“月兒,你怎麽不上學?在這裏拉大網幹什麽?”
唐月兒小麥一樣的膚色也掩蓋不住臉上的紅暈,她低頭捏了一下自己的手指,才道:“本來是上高一的,不過……我不想上了……”
林安然和陳港生對望一眼,心裏也知道大概發生了什麽。高中已經不是義務教育的範疇了,唐月兒家庭本身就很困難,輟學也是在情理之中。這種情況在濱海市的貧困鄉鎮不是偶然現象,基本來說還是較為普遍。
林安然不願意追問得太深,便開玩笑道:“月兒,你不是說,下次我來,你請我吃農家宴嗎?我來了,你可以要帶我去家裏吃飯。”
唐月兒十分雀躍,笑著露出一排雪白的牙齒,鼻翼皺皺的,顯得十分可愛,說:“好,我家就在上麵……”她指指遠處,林安然順著她指的方向看去,之間有一座石頭嶺。
“在那石頭山底下?”
唐月兒咯咯笑道:“那不叫石頭山,那叫馬鞍山,你看看,像不像一個馬鞍?”
林安然仔細看了看,也不知道是唐月兒的心理暗示還是那玩意確實像個馬鞍,這麽一看,還真的有些形似。
鄭誌堅在旁提醒道:“林書記,咱們要到村委去聽匯報,之後要趕回去太平鎮呢。”
林安然知道鄭誌堅是不想留在島上,恐怕這島上條件很艱苦。
於是便道:“老鄭,要麽這樣吧,你現在就坐船回去,我今晚在青石坳島留一夜,明早再回去了。”
鄭誌堅的臉頓時拉得像條絲瓜一樣,他又不敢提出異議,如果這時候真走,往後恐怕這姓林的不會給自己好日子過,於是趕緊擺手說:“林書記,這哪的話嘛。您如果要在這裏過夜,我就陪著便是。”
正說著,大網已經從海底拉到了岸邊,網中的魚活蹦亂跳。
唐月兒高興道:“起網了!”說罷拉著林安然便跑過去。
走近了一看,隻見上百米的大網裏,許多各式各樣的魚蝦甚至螃蟹在裏頭亂竄,像找地方逃出這個大網。
“今天收成不錯!”唐月兒蹲下來,幫忙挑魚揀魚,幾個中年婦女麻利地拿過幾個大筐,開始按品種分揀。
網裏除了花蟹、白鯧魚、帶魚之類,許多魚林安然連名字都叫不上。
倒是一旁的鄭誌堅忽然就驚叫道:“哇!青龍蝦!”
大家順著他的方向望去,隻見幾隻青色的龍蝦在網裏趴著,漁民動作麻利地將它挑到筐裏。
鄭誌堅有些激動道:“林書記,這青龍蝦可是好東西,這青石坳島有兩種東西是最有名的,一個是九孔鮑魚,一個是青龍蝦。在市區的酒樓裏,這種龍蝦一斤就得將近一百元!”
林安然問劉軍:“你帶錢沒有?”
劉軍道:“帶了!”他拍拍鼓囔囔的褲袋,說:“上次你給我的錢,還有很多呢。”
他值的是上次在滿樓香酒家請組織部的人吃飯,林安然給了他一萬,除了買單和買禮物之外,還剩下了不少。
林安然說:“老鄭,你懂行,就麻煩你帶劉軍去,向老鄉們買點好東西,晚上咱們好好吃一頓。”
鄭誌堅忽然覺得林安然這人也不是那麽難相處,其實跟著這個年輕書記有時候要比跟著朱得標要舒服多了。
“好!你放心,保準你們吃到最好的!”
說完帶著早已經躍躍欲試的劉軍走到那些中年婦女的身邊,蹲下來砍價。
唐月兒跟著過去,對幾個中年婦女中一個說:“三嬸,這些是我鎮上的朋友,你可便宜點給他們。”
中年胖女人抬頭笑道:“你個小丫頭,要不,你今天工錢不要了,我送你點魚算了?”
唐月兒想都不想說:“好,不過你得多給點我。”
林安然扯開唐月兒,對她說:“不用了,林大哥有錢。”
又對胖女人說:“你給她照算工錢,我們買魚錢你另算就是。”
胖女人打量著林安然,說:“你是城裏人,肯定不是太平鎮上的人。”
林安然道:“你怎麽看出來的?”
他自己當過兵,也不是養尊處優出生的,看起來不會覺得細皮嫩肉,這女的怎麽一眼就看出來了。
胖女人笑道:“太平鎮都漁民多,身上都有腥味,你身上幹幹淨淨一看就知道不是這裏人。對了,太平鎮上還有一種人身上沒腥味。”
林安然問道:“哪種人?”
胖女人繼續笑,說:“當幹部的。而且當幹部的,身上有股子酒味,一嗅就能嗅出來。像我們村長,整天就醉醺醺的。”
林安然又是一陣尷尬,心想,難道這裏的村長比黃公勝之流更不濟?整天醉醺醺?這樣還做什麽工作?
他的剛輕鬆一點的情緒又沉了下去。
鄭誌堅白了一眼那胖女人,說:“這是咱們太平鎮新來的黨委書記,姓林。”
沒想到胖女人壓根兒就不看林安然了,不以為然道:“誰當官跟咱都沒關係,誰能讓咱們過上好日子,咱們就給他在這島上的皇帝墓旁豎個神位,逢年過節給他拜拜。”
鄭誌堅沒料到這裏的鄉下人根本不買當官的賬,十分無趣,指著筐裏爬來爬去的龍蝦道:“這裏都買下,多少錢?”
胖女人看了看那筐龍蝦說:“五百!”
鄭誌堅嘖嘖兩聲道:“三百可以了!”
胖女人說:“你們當官的還怕沒錢?五百就五百,不要拉倒,待會就有魚販子開船過來收,咱們這青龍蝦,不愁銷路。在你們市裏的酒店,一斤沒一百多下不來!”
鄭誌堅噫了一聲,說:“你這婆娘倒識貨!”
不想在這裏多耽擱,對鄭誌堅道:“老鄉要多少就給,不要砍價了。”
劉軍二話不說,掏錢數票子,鄭誌堅也不多說了,埋頭挑魚蝦。
林安然轉過頭問唐月兒說:“月兒,你在這裏拉網,一天給你多少工錢?”
唐月兒說:“一天有十塊呢!”
顯然,十塊錢對她來說已經相當豐厚。
林安然一陣心酸。
唐月兒又道:“可惜不是天天都有得啦,要大潮,要流水才開網。”
胖女人忍不住又插嘴道:“月兒是可惜了,多伶俐一丫頭,就是家裏窮……”
唐月兒白了胖女人一眼,似乎讓她不要往下說,胖女人倒也識趣,罵了一句:“小鬼頭!”便不說話了。
吃罷,幾人又到了隔壁的水西村看了一下,基本和水東村情況大同小異,簡直就是一個水東村的翻版。
從水西村出來,林安然心頭像壓了一塊重重的大石,臉上一點表情都沒有。
鄭誌堅看見林安然不痛快,也把嘴巴死死閉上,不敢再多說一句。
下午三點,把車停在水西村的村委裏。大家到了水西村村口附近的碼頭,坐船去青石坳島繼續調研。
青石坳島離碼頭有約八海裏的路程,和太平鎮之間沒有公共交通工具,隻有在水東、水西兩村兩村之間有個小碼頭,這碼頭據說建於宋朝年間,頗有點兒曆史。
而青石坳島原本也毫無名氣,隻是在某朝代覆滅之際,曾有個落魄的“真龍天子”逃難至此。駕崩後葬於青石坳島見證了那個朝代的覆滅,在曆史記下兩朝交替最後一筆。
往來青石坳島之間隻能靠木船來往,木船速度慢,所以要走上將近一個小時,若遇到天氣變化,海上起了風浪,島上便徹底斷了和陸上的聯係。
登上了青石坳島,一行人看到岸邊有上百號人在拉著網繩,口裏喊著號子,嘿喲嘿喲將放在海裏的大網往岸邊拉。
不一會,忽然有人唱起歌來,許多人都跟著唱。其實這些人唱的歌都用的土話,林安然是本地人,好歹也能聽懂。
“潮水有起有落,魚網有張有弛;姑娘有肥有瘦,愛情有喜有悲;海水有鹹有淡,魚蝦有大有小;人生有起有落,生活有苦有甜”。
歌聲淳樸,不加修飾,有一種別樣的感染力。
劉軍說:“林書記,咱們運氣好啊,趕上拉大網了!”
陳港生也忍不住興奮,說:“走,看看去吧!等拉上來了,有好的魚蝦,咱們買點,今晚在這裏吃飯加菜!”
林安然領教過水東村的做派,怕這裏的青石坳村委也會像黃公勝一樣,幹脆自己先買點海鮮,不用增加村委的負擔。
幾人走到岸邊找了個破爛漁船坐下,看著那些漁民們拉網。
林安然忽然發現拉網的人裏有個熟悉的身影,心中一動,心想她怎麽會在這裏呢?
他指著那人,問陳港生:“港生,你看看那是不是唐月兒?”
陳港生用手搭了個涼棚擋住陽光,細細瞅了片刻,驚道:“還真是她!”
原來在拉網的人裏,有個十幾歲的小姑娘正是當初林安然和陳港生無意間在豐順飯店了救下的唐月兒。
“唐月兒!”陳港生走前一些,試探性喊了一聲。
唐月兒耳朵靈,雖然拉網的人鬧哄哄,又是唱歌又是喊號子,可依稀還是聽見有人在叫自己。
抬頭一看,頓時怔住了,不相信地揉揉眼,再看看,確定是林安然和陳港生,趕緊把網交給旁邊的人,興高采烈飛跑過來。
“林大哥!陳大哥!你們來青石坳看我來了!?”
林安然走到唐月兒身邊,伸手揩了揩她汗津津臉,說:“倒不是專程來看你的,隻是來這邊工作,以前知道你在青石坳,不過沒想到一下船就遇上你了,這下好,省得找了。”
其實林安然算是撒謊,他今天從水東、水西村出來,心情十分差,腦袋裏十分亂,根本就沒想起過要來找唐月兒。
以前知道唐月兒是青石坳的居民,不過這時候已經是九月底,按道理應該已經在學校裏了,怎麽人卻在這裏拉大網了?
他又問:“月兒,你怎麽不上學?在這裏拉大網幹什麽?”
唐月兒小麥一樣的膚色也掩蓋不住臉上的紅暈,她低頭捏了一下自己的手指,才道:“本來是上高一的,不過……我不想上了……”
林安然和陳港生對望一眼,心裏也知道大概發生了什麽。高中已經不是義務教育的範疇了,唐月兒家庭本身就很困難,輟學也是在情理之中。這種情況在濱海市的貧困鄉鎮不是偶然現象,基本來說還是較為普遍。
林安然不願意追問得太深,便開玩笑道:“月兒,你不是說,下次我來,你請我吃農家宴嗎?我來了,你可以要帶我去家裏吃飯。”
唐月兒十分雀躍,笑著露出一排雪白的牙齒,鼻翼皺皺的,顯得十分可愛,說:“好,我家就在上麵……”她指指遠處,林安然順著她指的方向看去,之間有一座石頭嶺。
“在那石頭山底下?”
唐月兒咯咯笑道:“那不叫石頭山,那叫馬鞍山,你看看,像不像一個馬鞍?”
林安然仔細看了看,也不知道是唐月兒的心理暗示還是那玩意確實像個馬鞍,這麽一看,還真的有些形似。
鄭誌堅在旁提醒道:“林書記,咱們要到村委去聽匯報,之後要趕回去太平鎮呢。”
林安然知道鄭誌堅是不想留在島上,恐怕這島上條件很艱苦。
於是便道:“老鄭,要麽這樣吧,你現在就坐船回去,我今晚在青石坳島留一夜,明早再回去了。”
鄭誌堅的臉頓時拉得像條絲瓜一樣,他又不敢提出異議,如果這時候真走,往後恐怕這姓林的不會給自己好日子過,於是趕緊擺手說:“林書記,這哪的話嘛。您如果要在這裏過夜,我就陪著便是。”
正說著,大網已經從海底拉到了岸邊,網中的魚活蹦亂跳。
唐月兒高興道:“起網了!”說罷拉著林安然便跑過去。
走近了一看,隻見上百米的大網裏,許多各式各樣的魚蝦甚至螃蟹在裏頭亂竄,像找地方逃出這個大網。
“今天收成不錯!”唐月兒蹲下來,幫忙挑魚揀魚,幾個中年婦女麻利地拿過幾個大筐,開始按品種分揀。
網裏除了花蟹、白鯧魚、帶魚之類,許多魚林安然連名字都叫不上。
倒是一旁的鄭誌堅忽然就驚叫道:“哇!青龍蝦!”
大家順著他的方向望去,隻見幾隻青色的龍蝦在網裏趴著,漁民動作麻利地將它挑到筐裏。
鄭誌堅有些激動道:“林書記,這青龍蝦可是好東西,這青石坳島有兩種東西是最有名的,一個是九孔鮑魚,一個是青龍蝦。在市區的酒樓裏,這種龍蝦一斤就得將近一百元!”
林安然問劉軍:“你帶錢沒有?”
劉軍道:“帶了!”他拍拍鼓囔囔的褲袋,說:“上次你給我的錢,還有很多呢。”
他值的是上次在滿樓香酒家請組織部的人吃飯,林安然給了他一萬,除了買單和買禮物之外,還剩下了不少。
林安然說:“老鄭,你懂行,就麻煩你帶劉軍去,向老鄉們買點好東西,晚上咱們好好吃一頓。”
鄭誌堅忽然覺得林安然這人也不是那麽難相處,其實跟著這個年輕書記有時候要比跟著朱得標要舒服多了。
“好!你放心,保準你們吃到最好的!”
說完帶著早已經躍躍欲試的劉軍走到那些中年婦女的身邊,蹲下來砍價。
唐月兒跟著過去,對幾個中年婦女中一個說:“三嬸,這些是我鎮上的朋友,你可便宜點給他們。”
中年胖女人抬頭笑道:“你個小丫頭,要不,你今天工錢不要了,我送你點魚算了?”
唐月兒想都不想說:“好,不過你得多給點我。”
林安然扯開唐月兒,對她說:“不用了,林大哥有錢。”
又對胖女人說:“你給她照算工錢,我們買魚錢你另算就是。”
胖女人打量著林安然,說:“你是城裏人,肯定不是太平鎮上的人。”
林安然道:“你怎麽看出來的?”
他自己當過兵,也不是養尊處優出生的,看起來不會覺得細皮嫩肉,這女的怎麽一眼就看出來了。
胖女人笑道:“太平鎮都漁民多,身上都有腥味,你身上幹幹淨淨一看就知道不是這裏人。對了,太平鎮上還有一種人身上沒腥味。”
林安然問道:“哪種人?”
胖女人繼續笑,說:“當幹部的。而且當幹部的,身上有股子酒味,一嗅就能嗅出來。像我們村長,整天就醉醺醺的。”
林安然又是一陣尷尬,心想,難道這裏的村長比黃公勝之流更不濟?整天醉醺醺?這樣還做什麽工作?
他的剛輕鬆一點的情緒又沉了下去。
鄭誌堅白了一眼那胖女人,說:“這是咱們太平鎮新來的黨委書記,姓林。”
沒想到胖女人壓根兒就不看林安然了,不以為然道:“誰當官跟咱都沒關係,誰能讓咱們過上好日子,咱們就給他在這島上的皇帝墓旁豎個神位,逢年過節給他拜拜。”
鄭誌堅沒料到這裏的鄉下人根本不買當官的賬,十分無趣,指著筐裏爬來爬去的龍蝦道:“這裏都買下,多少錢?”
胖女人看了看那筐龍蝦說:“五百!”
鄭誌堅嘖嘖兩聲道:“三百可以了!”
胖女人說:“你們當官的還怕沒錢?五百就五百,不要拉倒,待會就有魚販子開船過來收,咱們這青龍蝦,不愁銷路。在你們市裏的酒店,一斤沒一百多下不來!”
鄭誌堅噫了一聲,說:“你這婆娘倒識貨!”
不想在這裏多耽擱,對鄭誌堅道:“老鄉要多少就給,不要砍價了。”
劉軍二話不說,掏錢數票子,鄭誌堅也不多說了,埋頭挑魚蝦。
林安然轉過頭問唐月兒說:“月兒,你在這裏拉網,一天給你多少工錢?”
唐月兒說:“一天有十塊呢!”
顯然,十塊錢對她來說已經相當豐厚。
林安然一陣心酸。
唐月兒又道:“可惜不是天天都有得啦,要大潮,要流水才開網。”
胖女人忍不住又插嘴道:“月兒是可惜了,多伶俐一丫頭,就是家裏窮……”
唐月兒白了胖女人一眼,似乎讓她不要往下說,胖女人倒也識趣,罵了一句:“小鬼頭!”便不說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