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一會,略顯憔悴的趙莊文來了。
他從湘西武陵山一路逃竄,經貴陽至昆明,投到了阿桂帳下。
阿桂對他的評價是:閱曆豐富,桀驁不馴,奇貨可居,遂收入幕府。
“趙先生請坐。”
“謝王爺。”
“告訴你一個壞消息,吳軍以廣西附逆之兵為前鋒,打到廣南府了。”
趙莊文歎了一口氣:
“王爺,這也是情理當中。吳軍占了廣西,又拿下了貴陽。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
阿桂是個肚子裏能撐船的宰相,對趙莊文頗為重視。
屏退左右後,
低聲說道:
“趙先生,依你之見,我們是戰是撤?”
“撤!”
“為何?”
“打不過。”
“一點勝算都沒有?”
“守昆明至多1成勝算,野戰或有3成勝算。其實,王爺您心裏也跟明鏡一樣。”
阿桂笑了。
端起茶碗,用碗蓋刮了刮茶葉,感慨道:
“好川茶。”
“隻可惜,不知能喝幾時。”
……
一個敢說,一個敢聽。
倆人對於當前局勢一點即透。
阿桂聲音平靜:
“往哪兒撤?”
“讓國別走,南下征緬。”
阿桂愣住了,放下茶碗。
很嚴肅的盯著趙莊文:
“繼續講。”
“是。局勢岌岌可危,雲南絕不是久居之地。我們不如挑軟柿子捏,南下打土司,和貢榜王朝搶伊洛瓦底大平原。”
阿桂半天才緩過來:
“貢榜王朝的軍隊大量裝備燧發槍,且其地多瘴氣、多密林,怕是不好打。”
“不。這次和上次征緬之戰大不一樣。以前我們後勤綿長,急著決戰。貢榜王朝的軍隊故意避戰,堅壁清野,搞的我們處處被動。這次我們慢慢往前推,一邊屯墾,一邊蠶食。半年避暑,半年打仗。”
……
當晚,
阿桂召集多名心腹以及兩個兒子,商議軍機。
之後,將明確命令傳達到所有千總以上軍官。
撤!
帶著家眷,帶著財產,帶著糧食種子一起南撤。
雲南,老子不要了。
服輸——這種品質很難得,出現在貴人身上尤其難得。
服輸,輸一半。
國足深諳此道,貌似狼狽,實則滋潤。我率先認輸,我就能立於不贏之地。
京城發生的那些事已經傳到了昆明。
燒三大殿、議罪銀、濫錄科舉、乾隆父子鬥法、兵丁圍攻午門等等事件落在有心人眼裏,最終拚湊成了四個字:
大清要完~
……
趙莊文對大清沒有忠心,而阿桂也對大清也失去了信心。
此外,
還有一個關鍵因素:
四川巡撫孫士毅和阿桂私交極其惡劣。
倆人不和,眾所周知。
孫士毅調任四川後,阿桂就很難從川地獲得糧餉支援。
一怒之下,
他幹脆對川茶南下出口征收高額過境稅。
如此一來,兩人關係更加惡化。
阿桂很難說服自己,乾隆此舉不是故意為之。
一想到,這大清國都到了懸崖邊上,老頭子還在旁邊放個“仇敵”製約自己,阿桂的心就冷了半截。
笑南明,學南明。
……
整個昆明城好似菜市場。
人喊馬嘶,穿梭不停。
阿桂將手底下的親兵全部遣出,竭力組織這次規模龐大的撤退行動。
昆明——騰衝。
從騰衝出境,徹底離開大清國。
人在逃亡路,銀子的意義就不是很大了。
阿桂令人打開番庫給士兵們發雙餉,兌換各類物資,還買光了昆明周邊的大牲口。
出了騰衝,那就是他國了。
缺什麽,動手搶。
我大清兵打不過吳軍,還打不過瘦弱的當地土人嗎?
你說上次清緬戰爭?
此一時彼一時也。
上次輸是因為兵備孱弱、將帥庸碌、緬兵避戰連退數百裏,堅壁清野拖死清軍。
這次可不一樣。
阿桂乃良帥,麾下數萬親手調教的精兵。
戰略也改了,鳩占鵲巢,就地屯墾。隻要我不急,對手就得急了。
……
“王爺,遊擊將軍王連求見。“
“誰?”
“咳咳,征緬那一戰,貴州藤牌兵王連因功,皇上特旨拔擢,連升7級為遊擊。”
“他來幹什麽?”
“他想守昆明,殉大清。”
趙莊文一臉感慨,沒想到事到如今居然還蹦出個忠臣良將。
……
“王爺,事到如今,末將無話可說。唯求留守昆明,與城同亡,報效皇恩。”
阿桂沉默~
解下自己的腰刀,遞過去:
“保重。”
“謝王爺。”
王連抓過腰刀,頭也不回的走出行轅。
沿途所見,人心惶惶。
前鋒馬隊護送輜重已經開拔,於沿途設糧台、兵站。
共計戰兵3萬餘,輔兵1萬餘,家眷10萬餘,各類匠人5000餘。
車隊一眼望不到頭,連綿幾十裏,塞滿官道。馱馬拉車、牛拉車、驢拉車、騾拉車、手推獨輪車~
……
斥候不斷帶回最新消息。
“王爺,廣西吳軍已至阿迷州,沒有騎兵,都是步兵。”
“再探。”
“王爺,貴州方麵吳軍暫無動靜。”
“再探。”
從戰略的角度講,湘西和廣西就是雲南的屏障。兩者皆失,雲南也就孤苦伶仃了。
從地理上說,相比於滇桂通道,滇黔通道的威脅更大。
……
自元朝以後,中原入滇走的最多的一條道——滇黔湘古道。
這條路距離相對較短。從昆明到鎮遠(貴州)是陸路,鎮遠到常德(湖南)是水路,運輸便捷。
如今,
吳軍粉碎了湘西地方勢力,控製了貴陽、鎮遠。
如果阿桂據守昆明繼續鏖戰第7軍團,很可能在某一日突然發現,背後出現了一支打貴州來的吳軍。
當初吳三桂起兵,主力就是走的這條路。
後來清軍反推,其中一路也走了這條路。
所以說,
“地理決定論”才是科學論。
地理——決定軍事、決定經濟,決定農業,決定地區性格,決定一切。
若要推翻地理決定論,除非人類將小型超高音速垂直起降飛行器普及到了自行車的程度,並且燃料隨處可得。
……
雲南戰場,
一方在不緊不慢的進軍,零星擊潰小股清軍接收地盤。
一方在忙不迭的大踏步後撤。
昆明幾成空城。
野狗在街道歡快的溜達。
破衣爛衫、散架車輛、糧食、兵器、家什丟了一地。
阿桂站在城牆上望著最後一批兵丁出城,一聲歎息。
“走吧。”
走出2裏地,他騎在馬上回頭望了一眼。
別了,昆明。
趙莊文騎馬跟隨左右。
隊伍浩浩蕩蕩足足16萬人,一杆嶄新的刺繡大旗迎風飄揚:大清遠征軍!
旗幟兩側各有一行小字:
吊民伐罪、替天行道。
都是趙莊文擬的,很有意思。
……
“王爺,下官還有一計。”
“講。”
“土地乃民心所係,不如沿途招募貧苦百姓隨軍,承諾到了南洋給他們分地。戰兵一人100畝,隨軍百姓男丁一人50畝。”
阿桂哈哈大笑,陰霾去了一半。
他指著趙莊文:
“從今日起,你就是遠征軍的軍師兼行軍大總管。自我以下,你最大。”
“謝王爺。”
趙莊文也不掩飾,放聲大笑。
餘暉之下,官道之側,隻見一書生催馬揚鞭,意氣風發。
人在逃亡路,功名利祿存。
路遠又如何,書生從頭邁。
……
臨安府治所在,建水縣。
第7軍團兵不血刃,開進城中。
守軍全跑了~
白健仁騎著中途繳獲的滇馬咯噔咯噔悠然入城。城門兩側跪滿了士紳。
這一刻,
他突然間明白了男人奮鬥的意義——權。
放在幾年前,士紳老爺會這樣跪迎自己?還不是害怕自己手裏的槍杆子、炮筒子。
入城後,大軍暫作歇息。
有一便衣漢子舉著情報署腰牌縱馬進入營中。
“阿桂跑了,還裹挾了幾十萬人。”
……
“追!”
“將阿桂逃跑的消息傳回南寧,請林帥決斷。”
第7軍團沸騰了。
順風仗,沒人不愛打。
這一路打過來,士兵們累積的軍功賞銀已經不少了。多的有二三百兩,少的也有十幾兩入袋。
西征雲南之役很關鍵。
既是7軍團的投名狀,也是塑造互信的過程。
白健仁自告奮勇率1個步兵團擔任前鋒,帶了10門騾拉火炮。
要求士兵盡可能多帶幹糧。
負重拉滿。
跑!
從建水縣到昆明府,300餘裏。
……
第5日午時,這個團趕到昆明南郊見到了詫異的一幕。
城牆空蕩蕩。
僅有幾杆清軍旗幟無精打采地在風中飄揚。
倒是有千餘人在城外靜靜列陣。
遊擊將軍王連深吸一口氣,舉起佩刀,高呼:
“弟兄們,我王連對不住你們。”
“跟著本官,報效皇上。”
喊罷,他手持刀盾一馬當先衝向前方,略顯悲壯。
……
白健仁有些莫名其妙,揮劍大呼:
“列隊,裝填。”
30息後,火槍裝填完畢。
100息後,火炮裝填完畢。
士兵們默默的望著對麵衝來的清軍。
“開炮。”
炮聲隆隆,大團炙熱的霰彈噴向前方。
衝在最前麵的王連中彈4枚,藤牌、棉甲皆被擊穿。
倒地後,他想用手肘撐起身體,努力了好幾次都失敗了。
渾身的力量隨同血液從傷口快速流失。
他不後悔,也沒指望真的守住昆明。
隻不過是心理邁不過那道檻,忘不了皇上連升7級的恩遇罷了。
不死,於心不安。
戰死,無憾~
……
挨了一輪炮擊,一輪燧發槍齊射,稀稀拉拉的清軍全部崩潰。
200多名死忠成為了王連的殉葬。
其餘人喪失了勇氣,紛紛丟棄兵器雙膝跪地,低下了頭顱。
微風吹過戰場。
第7軍團第1步兵團的士兵們集體沉默不語,勝利的喜悅和心有餘悸同時存在。
假如沒有歸順吳廷,此時被火力虐殺的可能就是自己。
燧發槍、刺刀、榴彈炮的組合,恐怖如斯。
“大哥,俘虜留還是殺?”
白健仁毫不猶豫:
“留。”
“遵命。”
入城後,這個步兵團接收城防,清理街道,巡邏,安撫民心,派人報捷。
等待進一步軍令。
……
昆明城上一次如此狼狽,還是南明永曆帝那會。
城中聞訊清兵將至,軍心崩潰,民眾爭搶出逃。
如今,曆史再次重演。
太陽底下從來就沒有新鮮事,就和所謂的流行時尚一樣,輪回反複罷了。
隻不過,時尚3年一變,曆史60年一輪。
3日後,
快馬送來了陸軍大臣林淮生的手令:
“第7軍團除留守昆明及後勤樞紐兵力外,輕裝銜尾,追亡逐北。”
次日,
軍團主力趕至昆明。
士兵們雖然很疲憊,但對追擊軍令毫無反感。
……
7軍團的士兵都是苦出身,背著40多斤的彈藥和幹糧,好似騾子,一路緊趕慢趕,並無怨言。
砍首級,可比砍甘蔗值錢多了。
一畝甘蔗10000斤,還得捆紮,去首尾,裝車,報酬2兩。
一顆戰兵首級3斤,賞銀5兩。
兩相對比,顯然是當兵更有前途。
徐霞客稱騰衝為“極邊之城”,從昆明到騰衝,路程超過1200裏。
阿桂的“遠征軍”人員臃腫,隊伍龐大,行進速度緩如老牛。
追擊至第6日,7軍團開始和清軍後衛零星交手。
阿桂將手裏的全部騎兵殿後掩護,采取的是禿鷲覓食的方式,既不飛走,也不伸爪,主打一個陰魂不散。
……
即使是全燧發槍步兵,對抗騎兵也需小心謹慎。一旦零散行軍,就可能被騎兵抓住漏洞順勢擊潰。
白健仁好幾次想下令衝鋒,都被參謀阻止了。
“上尉,不要衝動。”
“你手裏隻有2個營,等援兵上來,繞到前麵再弄死這些騎狗的槍騎兵。”
阿桂麾下僅有600餘騎是西北戰馬,其餘人皆騎滇馬。
滇馬個頭矮小,耐力足,適合用作馱馬。
作為戰馬,衝刺速度劣勢明顯。
為了彌補劣勢,馬上騎士一概不著甲胄、手持長矛作為輕裝槍騎兵。
……
“少帥,準備斷橋了,快撤吧。”
“走。”
阿迪斯乃是阿桂的大兒子,奉其父軍令指揮殿後騎兵。
胯下的伊犁馬提速飛快,過了木橋。
沒一會,
木橋轟然坍塌,墜入河麵。
追兵隔河相望,默然無語。
……
阿桂不愧是乾隆朝後期最強統帥,排兵布陣滴水不漏。
十幾萬大軍撤退,忙而不亂。
他,就是遠征軍的定海神針~
兩個兒子,
一個作前鋒,安排宿營,聯絡土司。
一個指揮後衛騎兵,沿途堅壁清野。斷橋梁,毀水井,燒村寨~
第7軍團追擊的步伐越來越慢,憨厚的廣西佬極度不適應這種陰損戰場。
他從湘西武陵山一路逃竄,經貴陽至昆明,投到了阿桂帳下。
阿桂對他的評價是:閱曆豐富,桀驁不馴,奇貨可居,遂收入幕府。
“趙先生請坐。”
“謝王爺。”
“告訴你一個壞消息,吳軍以廣西附逆之兵為前鋒,打到廣南府了。”
趙莊文歎了一口氣:
“王爺,這也是情理當中。吳軍占了廣西,又拿下了貴陽。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
阿桂是個肚子裏能撐船的宰相,對趙莊文頗為重視。
屏退左右後,
低聲說道:
“趙先生,依你之見,我們是戰是撤?”
“撤!”
“為何?”
“打不過。”
“一點勝算都沒有?”
“守昆明至多1成勝算,野戰或有3成勝算。其實,王爺您心裏也跟明鏡一樣。”
阿桂笑了。
端起茶碗,用碗蓋刮了刮茶葉,感慨道:
“好川茶。”
“隻可惜,不知能喝幾時。”
……
一個敢說,一個敢聽。
倆人對於當前局勢一點即透。
阿桂聲音平靜:
“往哪兒撤?”
“讓國別走,南下征緬。”
阿桂愣住了,放下茶碗。
很嚴肅的盯著趙莊文:
“繼續講。”
“是。局勢岌岌可危,雲南絕不是久居之地。我們不如挑軟柿子捏,南下打土司,和貢榜王朝搶伊洛瓦底大平原。”
阿桂半天才緩過來:
“貢榜王朝的軍隊大量裝備燧發槍,且其地多瘴氣、多密林,怕是不好打。”
“不。這次和上次征緬之戰大不一樣。以前我們後勤綿長,急著決戰。貢榜王朝的軍隊故意避戰,堅壁清野,搞的我們處處被動。這次我們慢慢往前推,一邊屯墾,一邊蠶食。半年避暑,半年打仗。”
……
當晚,
阿桂召集多名心腹以及兩個兒子,商議軍機。
之後,將明確命令傳達到所有千總以上軍官。
撤!
帶著家眷,帶著財產,帶著糧食種子一起南撤。
雲南,老子不要了。
服輸——這種品質很難得,出現在貴人身上尤其難得。
服輸,輸一半。
國足深諳此道,貌似狼狽,實則滋潤。我率先認輸,我就能立於不贏之地。
京城發生的那些事已經傳到了昆明。
燒三大殿、議罪銀、濫錄科舉、乾隆父子鬥法、兵丁圍攻午門等等事件落在有心人眼裏,最終拚湊成了四個字:
大清要完~
……
趙莊文對大清沒有忠心,而阿桂也對大清也失去了信心。
此外,
還有一個關鍵因素:
四川巡撫孫士毅和阿桂私交極其惡劣。
倆人不和,眾所周知。
孫士毅調任四川後,阿桂就很難從川地獲得糧餉支援。
一怒之下,
他幹脆對川茶南下出口征收高額過境稅。
如此一來,兩人關係更加惡化。
阿桂很難說服自己,乾隆此舉不是故意為之。
一想到,這大清國都到了懸崖邊上,老頭子還在旁邊放個“仇敵”製約自己,阿桂的心就冷了半截。
笑南明,學南明。
……
整個昆明城好似菜市場。
人喊馬嘶,穿梭不停。
阿桂將手底下的親兵全部遣出,竭力組織這次規模龐大的撤退行動。
昆明——騰衝。
從騰衝出境,徹底離開大清國。
人在逃亡路,銀子的意義就不是很大了。
阿桂令人打開番庫給士兵們發雙餉,兌換各類物資,還買光了昆明周邊的大牲口。
出了騰衝,那就是他國了。
缺什麽,動手搶。
我大清兵打不過吳軍,還打不過瘦弱的當地土人嗎?
你說上次清緬戰爭?
此一時彼一時也。
上次輸是因為兵備孱弱、將帥庸碌、緬兵避戰連退數百裏,堅壁清野拖死清軍。
這次可不一樣。
阿桂乃良帥,麾下數萬親手調教的精兵。
戰略也改了,鳩占鵲巢,就地屯墾。隻要我不急,對手就得急了。
……
“王爺,遊擊將軍王連求見。“
“誰?”
“咳咳,征緬那一戰,貴州藤牌兵王連因功,皇上特旨拔擢,連升7級為遊擊。”
“他來幹什麽?”
“他想守昆明,殉大清。”
趙莊文一臉感慨,沒想到事到如今居然還蹦出個忠臣良將。
……
“王爺,事到如今,末將無話可說。唯求留守昆明,與城同亡,報效皇恩。”
阿桂沉默~
解下自己的腰刀,遞過去:
“保重。”
“謝王爺。”
王連抓過腰刀,頭也不回的走出行轅。
沿途所見,人心惶惶。
前鋒馬隊護送輜重已經開拔,於沿途設糧台、兵站。
共計戰兵3萬餘,輔兵1萬餘,家眷10萬餘,各類匠人5000餘。
車隊一眼望不到頭,連綿幾十裏,塞滿官道。馱馬拉車、牛拉車、驢拉車、騾拉車、手推獨輪車~
……
斥候不斷帶回最新消息。
“王爺,廣西吳軍已至阿迷州,沒有騎兵,都是步兵。”
“再探。”
“王爺,貴州方麵吳軍暫無動靜。”
“再探。”
從戰略的角度講,湘西和廣西就是雲南的屏障。兩者皆失,雲南也就孤苦伶仃了。
從地理上說,相比於滇桂通道,滇黔通道的威脅更大。
……
自元朝以後,中原入滇走的最多的一條道——滇黔湘古道。
這條路距離相對較短。從昆明到鎮遠(貴州)是陸路,鎮遠到常德(湖南)是水路,運輸便捷。
如今,
吳軍粉碎了湘西地方勢力,控製了貴陽、鎮遠。
如果阿桂據守昆明繼續鏖戰第7軍團,很可能在某一日突然發現,背後出現了一支打貴州來的吳軍。
當初吳三桂起兵,主力就是走的這條路。
後來清軍反推,其中一路也走了這條路。
所以說,
“地理決定論”才是科學論。
地理——決定軍事、決定經濟,決定農業,決定地區性格,決定一切。
若要推翻地理決定論,除非人類將小型超高音速垂直起降飛行器普及到了自行車的程度,並且燃料隨處可得。
……
雲南戰場,
一方在不緊不慢的進軍,零星擊潰小股清軍接收地盤。
一方在忙不迭的大踏步後撤。
昆明幾成空城。
野狗在街道歡快的溜達。
破衣爛衫、散架車輛、糧食、兵器、家什丟了一地。
阿桂站在城牆上望著最後一批兵丁出城,一聲歎息。
“走吧。”
走出2裏地,他騎在馬上回頭望了一眼。
別了,昆明。
趙莊文騎馬跟隨左右。
隊伍浩浩蕩蕩足足16萬人,一杆嶄新的刺繡大旗迎風飄揚:大清遠征軍!
旗幟兩側各有一行小字:
吊民伐罪、替天行道。
都是趙莊文擬的,很有意思。
……
“王爺,下官還有一計。”
“講。”
“土地乃民心所係,不如沿途招募貧苦百姓隨軍,承諾到了南洋給他們分地。戰兵一人100畝,隨軍百姓男丁一人50畝。”
阿桂哈哈大笑,陰霾去了一半。
他指著趙莊文:
“從今日起,你就是遠征軍的軍師兼行軍大總管。自我以下,你最大。”
“謝王爺。”
趙莊文也不掩飾,放聲大笑。
餘暉之下,官道之側,隻見一書生催馬揚鞭,意氣風發。
人在逃亡路,功名利祿存。
路遠又如何,書生從頭邁。
……
臨安府治所在,建水縣。
第7軍團兵不血刃,開進城中。
守軍全跑了~
白健仁騎著中途繳獲的滇馬咯噔咯噔悠然入城。城門兩側跪滿了士紳。
這一刻,
他突然間明白了男人奮鬥的意義——權。
放在幾年前,士紳老爺會這樣跪迎自己?還不是害怕自己手裏的槍杆子、炮筒子。
入城後,大軍暫作歇息。
有一便衣漢子舉著情報署腰牌縱馬進入營中。
“阿桂跑了,還裹挾了幾十萬人。”
……
“追!”
“將阿桂逃跑的消息傳回南寧,請林帥決斷。”
第7軍團沸騰了。
順風仗,沒人不愛打。
這一路打過來,士兵們累積的軍功賞銀已經不少了。多的有二三百兩,少的也有十幾兩入袋。
西征雲南之役很關鍵。
既是7軍團的投名狀,也是塑造互信的過程。
白健仁自告奮勇率1個步兵團擔任前鋒,帶了10門騾拉火炮。
要求士兵盡可能多帶幹糧。
負重拉滿。
跑!
從建水縣到昆明府,300餘裏。
……
第5日午時,這個團趕到昆明南郊見到了詫異的一幕。
城牆空蕩蕩。
僅有幾杆清軍旗幟無精打采地在風中飄揚。
倒是有千餘人在城外靜靜列陣。
遊擊將軍王連深吸一口氣,舉起佩刀,高呼:
“弟兄們,我王連對不住你們。”
“跟著本官,報效皇上。”
喊罷,他手持刀盾一馬當先衝向前方,略顯悲壯。
……
白健仁有些莫名其妙,揮劍大呼:
“列隊,裝填。”
30息後,火槍裝填完畢。
100息後,火炮裝填完畢。
士兵們默默的望著對麵衝來的清軍。
“開炮。”
炮聲隆隆,大團炙熱的霰彈噴向前方。
衝在最前麵的王連中彈4枚,藤牌、棉甲皆被擊穿。
倒地後,他想用手肘撐起身體,努力了好幾次都失敗了。
渾身的力量隨同血液從傷口快速流失。
他不後悔,也沒指望真的守住昆明。
隻不過是心理邁不過那道檻,忘不了皇上連升7級的恩遇罷了。
不死,於心不安。
戰死,無憾~
……
挨了一輪炮擊,一輪燧發槍齊射,稀稀拉拉的清軍全部崩潰。
200多名死忠成為了王連的殉葬。
其餘人喪失了勇氣,紛紛丟棄兵器雙膝跪地,低下了頭顱。
微風吹過戰場。
第7軍團第1步兵團的士兵們集體沉默不語,勝利的喜悅和心有餘悸同時存在。
假如沒有歸順吳廷,此時被火力虐殺的可能就是自己。
燧發槍、刺刀、榴彈炮的組合,恐怖如斯。
“大哥,俘虜留還是殺?”
白健仁毫不猶豫:
“留。”
“遵命。”
入城後,這個步兵團接收城防,清理街道,巡邏,安撫民心,派人報捷。
等待進一步軍令。
……
昆明城上一次如此狼狽,還是南明永曆帝那會。
城中聞訊清兵將至,軍心崩潰,民眾爭搶出逃。
如今,曆史再次重演。
太陽底下從來就沒有新鮮事,就和所謂的流行時尚一樣,輪回反複罷了。
隻不過,時尚3年一變,曆史60年一輪。
3日後,
快馬送來了陸軍大臣林淮生的手令:
“第7軍團除留守昆明及後勤樞紐兵力外,輕裝銜尾,追亡逐北。”
次日,
軍團主力趕至昆明。
士兵們雖然很疲憊,但對追擊軍令毫無反感。
……
7軍團的士兵都是苦出身,背著40多斤的彈藥和幹糧,好似騾子,一路緊趕慢趕,並無怨言。
砍首級,可比砍甘蔗值錢多了。
一畝甘蔗10000斤,還得捆紮,去首尾,裝車,報酬2兩。
一顆戰兵首級3斤,賞銀5兩。
兩相對比,顯然是當兵更有前途。
徐霞客稱騰衝為“極邊之城”,從昆明到騰衝,路程超過1200裏。
阿桂的“遠征軍”人員臃腫,隊伍龐大,行進速度緩如老牛。
追擊至第6日,7軍團開始和清軍後衛零星交手。
阿桂將手裏的全部騎兵殿後掩護,采取的是禿鷲覓食的方式,既不飛走,也不伸爪,主打一個陰魂不散。
……
即使是全燧發槍步兵,對抗騎兵也需小心謹慎。一旦零散行軍,就可能被騎兵抓住漏洞順勢擊潰。
白健仁好幾次想下令衝鋒,都被參謀阻止了。
“上尉,不要衝動。”
“你手裏隻有2個營,等援兵上來,繞到前麵再弄死這些騎狗的槍騎兵。”
阿桂麾下僅有600餘騎是西北戰馬,其餘人皆騎滇馬。
滇馬個頭矮小,耐力足,適合用作馱馬。
作為戰馬,衝刺速度劣勢明顯。
為了彌補劣勢,馬上騎士一概不著甲胄、手持長矛作為輕裝槍騎兵。
……
“少帥,準備斷橋了,快撤吧。”
“走。”
阿迪斯乃是阿桂的大兒子,奉其父軍令指揮殿後騎兵。
胯下的伊犁馬提速飛快,過了木橋。
沒一會,
木橋轟然坍塌,墜入河麵。
追兵隔河相望,默然無語。
……
阿桂不愧是乾隆朝後期最強統帥,排兵布陣滴水不漏。
十幾萬大軍撤退,忙而不亂。
他,就是遠征軍的定海神針~
兩個兒子,
一個作前鋒,安排宿營,聯絡土司。
一個指揮後衛騎兵,沿途堅壁清野。斷橋梁,毀水井,燒村寨~
第7軍團追擊的步伐越來越慢,憨厚的廣西佬極度不適應這種陰損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