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究竟意味著什麽?”這是前些年我在網絡上看到的問題,直到現在,這個問題在網絡上仍存在激烈的討論。而我認為這個問題之所以能引發較大規模的討論,是因為每一位青年,對‘青年’二字的解讀是不一樣的,就像有1000個讀者,就會有1000個哈姆雷特一樣。我突然有些好奇,這麽一個極易帶上個人主觀色彩的詞匯,在詞典中是如何解釋的?


    關於“青年”二字《現代漢語詞典》中的解釋是“指人十五六歲至三十歲左右的階段”和“處於十五六歲至三十歲左右的人”很明顯這兩種解釋,前者突出的是時間段,後者突出的是處於這個時間段的人。而我個人更喜歡的一種解釋是不在詞典上的,在我看來青年代表的是一種積極向上,不服老、不服輸的心理狀態。


    我印象中的青年人多數具有“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自信;有“少年未知人世愁,任性不改逐風流”的天真與銳氣;也有“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誌”的堅定。在未來的日子裏對於功和名,青年人會有恰到好處的追求,經過多年的沉澱,便有了“鵬北海,鳳朝陽。又攜書劍路茫茫”般的胸有成竹,也會收獲“明年此日青雲上”的結果,自然流露出“卻笑人間舉子忙”的情態。


    作為向上向善的社會主義新時代青年,我們身處海晏河清的美好時代,這個時代有太多的伯樂與千裏馬,如果那個被蘇軾稱為‘文起八代之衰’的韓愈,生在千年後的新中國,大概就不會發出“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的感慨,更不會向當權者委婉地發出“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的憤慨與絕望之辭。


    我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先生在獲得共和國勳章時說:“身逢盛世,當不負盛世。”古往今來,在大中華這片俊采星馳、人傑地靈的沃土上,湧現過太多才華橫溢的青年才俊,那個滿腹經綸的王勃,繡口一吐便是一片人才濟濟,萬世太平的景象,千古傳唱的駢文《滕王閣序》在一場酒會上誕生。


    在這個世界上,不乏那些天資聰穎、才華橫溢的青年,但更多的是那些天資相對普通、家境一般,在這個社會上摸爬滾打,卻依然樂觀積極的青年。中國億萬人口中的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是不能被定義的。但好像每一個時代都有人拿一套所謂的‘社會規範’來定義青年,不論是驚才絕豔的青年,還是相對平凡的青年,似乎都不能完全逃脫這套‘社會範式’的影響。


    這種規範大多是上一個時代的年輕人為我們這代年輕人製定的。大人們拿著他們製定的所謂規範,然後美其名曰地對現在的年輕人說:“這是人生的必經路。”恐怕這些人早就忘記了,在他們的青蔥歲月中也曾反感由他們的父輩製定的社會範式。


    就像《小王子》裏寫道,“所有的大人都曾經是小孩,雖然隻有少數人記得。”所以不論外界如何喧囂,請遵從內心,做自己就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篤行如眾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清幻sky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清幻sky並收藏篤行如眾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