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天下武林承平已久,各門各派俱是休養生息,是以派眾弟子傑出之輩眾多,及至眾多失傳武學亦是重現江湖。然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此乃萬物運轉之真知。太平許久,終有野心勃勃,不願久久蟄伏之輩,再加之此輩多為身手高絕,心思縝密,善能馭眾之人,是以越是承平日久,這禍端一旦養成,越是波濤洶湧。


    十年前,天下武林俱是收到一份請柬,柬約各門派掌門、派主和派中精英前往河南中州之陽台山赴約,時間就在五月初五端午節。這請柬原是大紅封套,內有一張白箴,底襯素花,其文辭倒也精美。


    “端午之日,古有汨羅納屈,中州陽平,今邀武林眾豪,前朝天子,俱成**千古,難覓璽符,是以不敢自專,唐宗宋祖,自是才情蓋天,得覽遺綬,亦為我輩所盼,聽所傳聞,其中自有洞天。冷月軒主,傳柬以待聖賢。”


    這柬文以四六成句駢體文寫就,柬書則為瘦金體。其中大意無非是這冷月軒主於無意之間得到前朝皇帝一方玉璽,聽得傳聞之中此玉璽或許藏秘者事關武林之機竅,是以不敢自行參詳,望天下武林名門大派傑出人士能夠在端陽節這天,齊聚中州陽平山,一齊破解其中秘要。


    自古皇帝均有七方玉璽,各名之為皇帝之璽、皇帝行璽、皇帝信璽、天子之璽、天子行璽、天子信璽和傳國玉璽。以皇帝為名之璽用於對王公大臣,國內子民發布詔書,頒行詔令,以天子為名之璽則用於對番邦蠻夷之地發布詔書,獎其歸義。唯有這傳國玉璽古已有之。相傳當年玉工卞和獻和氏璧,這玉璧在春秋戰國時代幾易其手,最終為千古一帝秦始皇所得,遂命丞相李斯撰文於上,其文為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後世皇帝曆代傳承,這傳國玉璽由此得名,甚至成了一個朝代取得政權的象征。直至東漢末年,王莽以嶽父身份取皇帝而代之,自立新朝,其女不滿乃父作為,遂以傳國玉璽擲向王莽,摔掉了一個角,後用黃金補之,這傳國玉璽又得名金鑲玉璽。


    這玉璽與武林人士看來與磚瓦無異,隻是柬中提及別有洞天,不免令人浮想聯翩,猜測其中是否與武學有關。要知這武林人對武學一道自是無限癡迷,柬書雖未明言,但其蘊含之意卻是若隱若現,不禁勾得大家心癢難撓,紛紛欲前往一觀。


    然柬書具名冷月軒主,想必是冷月軒之主。這冷月軒究係何門何派,江湖之中從未有人聞得此名,更遑論此軒位處何處,主人為誰更是不為外人所知。前有玉璽秘要,後又冷月軒之惑,是以眾武林豪傑均是躍躍欲試,前往一觀。殊不知,此中卻是暗蘊警兆,隻是武林承平日久,未有人能窺得先機。


    中州陽平山地處洛陽之西,山勢並不險峻,然地處平原,前後左右俱是一馬平川,此山才顯得有些雄偉。山腳下一鎮甸名號亦取自這陽平山,號曰陽平鎮。此刻距端午觀璽之會仍有十餘天時間,然鎮甸之中卻已是江湖人士雲集。


    料想冷月軒主心思極為縝密,料事更為周全,已然於一月之前即已包下鎮甸之中全部旅社,隻得見是前來觀璽會之武林人士,俱可落腳其中,酒飯招待更是一應俱全。這又使得江湖人士均是對這冷月軒主初具好感。


    陽平鎮本為山下一小鎮甸,哪裏見過如此陣仗,是以掌握店夥俱是殷勤周到,江湖人士來至殿中更是賓至如歸。然冷月軒主亦是料得這武林人士聚集,終有鬥凶比狠之憂,是以每日派出幫眾在鎮甸之內巡查,遇有鬧事之徒,輕則好言相勸,重則驅離出鎮。


    這冷月軒之功卻也驚人,隨便一名幫眾俱是武林高手,與那江湖之手二流身手無異。進得鎮中各路豪傑僅見過軒中一護法半招擊退中州大豪孫不倒。這中州大豪孫不倒原是少林俗家弟子,一路韋陀拳法走的是剛勁之路數,江湖之中勉強可以算得一流伸手。那護法之功力豈不驚人。


    要知這鎮甸之中住的雖為武林豪士,但畢竟未有頂尖高手,原隻是身懷絕頂武功之輩,必是極為珍惜羽毛,提高前來打探消息是萬萬做不來的。因此,冷月軒自功振孫不倒後,鎮甸之中倒也太平。前有好酒好菜,後有功力震懾,這冷月軒之名卻是在江湖之中升騰極速。


    五月初五,觀璽會當日。自陽平山山腳之下一席紅氈延山道蜿蜒而上,直達山頂。沿途具有幫眾隨行指引,山口處以紅木桌案甚是寬闊,其長約兩丈,括約六尺,這巨型桌案放置於山口,案上擺放文房四寶,案後仍有幫眾檢驗請柬,攔截閑散人等。赴會之武林人士俱是題冊留名,方可上山。


    順山道蜿蜒而上,約莫二百餘丈後方是行至山腰。山腰之上豁然開朗,料想是依據山勢輔之以人工開鑿而成。此一開闊廣場有千丈方圓,山道一側極是陡峭,廣場後方卻又以山為屏,廣場四周蒼鬆翠柏,境界極其幽靜。


    廣場麵南背北搭了一座平台,距地麵約有一丈有餘,方圓卻有百丈,僅隻此台搭建想來確實不易。平台之上隻有一張桌案,此案成正方之行,長寬均有三丈,案上空空如也。此台東西兩側各已搭起蘆蓬,蘆蓬之下拜訪了若幹桌椅。距離平台五丈之遙,亦是擺放了眾多桌椅。料想這蘆蓬之內應為江湖之中地位極尊之人。


    辰時一過,平台對麵之坐席相繼有江湖人士落座,然這蘆蓬之下卻是仍未見人影。約莫又過了一個時辰,座中武林豪客已不下千餘人,正在三三兩兩聚眾而談。想來這武林人士俱是身懷內功,是以聲音很是洪亮,試想千餘人同時開聲,這山腰之處竟是熱鬧非凡。


    巳時已到,平台之上兩行樂手紛至遝來,一陣絲竹之聲直衝雲霄,座下眾人俱是一振,瞬息之間場內已是鴉雀無聲。兩行樂手奏的卻是清平樂,約莫一盞茶時間,樂聲止息,一名黑衣老者自平台之後躍上平台。


    要知這台距地麵一丈有餘,這老者並不作勢,身形卻是拔地而起,想來這輕身功夫必是極佳。老者躍上平台,足下穩紮台麵,向場中眾人拱手為例,此時又有眾多武林豪傑魚貫而出,各自行至東西兩側蘆蓬之下落座,想來此一群人必是身份極尊之輩。


    見眾人俱已坐定,黑衣老者吐氣開聲,瞬息之間,千丈方圓之山腰廣場竟是無處不聞老者聲音。此刻,座中眾人俱是驚異,此老輕功極佳,聽他音聲亦是內力渾厚,為何在江湖之中卻從未聞名。


    眾人正驚異間,聽那老者言道,“我乃冷月軒護法諸葛丹,隻因未曾行走江湖,是以想來諸位朋友對我必是陌生得緊,然卻也無妨,相逢即是有緣,自今而後,我輩自當多親多近。”眾人聽得此名,卻是陌生得緊,不由俱是凝神靜聽。


    “本人受軒主之命,先行上得台來與諸位朋友相會,亦是將這觀璽會之意首先言明。座中各位俱是文武兼修,想來對玉璽必不陌生,然我派所得之璽卻是唐高祖李淵之天子行璽。”諸葛丹言至此處略一停頓,雙目望向座中眾人。見得眾人俱是凝神靜聽,心下甚是滿意,不由繼續言道。


    “高祖李淵雖為隴右貴胄,世代望族,然於習武一道卻也十分喜好。這龍泉劍就與他有些淵源,此劍原名龍淵,後為避諱更名龍泉。由此竟有傳說言講高祖之璽和捆紮玉璽之綬帶,或許刻有一式驚絕劍法,名之曰螭龍離淵。”眾人聽至此處,不由心甚往之,有的竟已張大嘴巴,瞪圓雙目,直勾勾盯住諸葛丹。


    “我冷月軒主偶然得到這天子行璽和璽綬,不敢自專,是以邀請天下豪傑共同觀賞。然此物畢竟貴重已極,且其中深奧之處非胸羅萬有之高手名家勢必不能窺其堂奧。是故,軒主命我將觀璽之條令試述一二。”眾人聽得並非所有與會之人均可得覽璽綬,不由心中失望。


    “請護璽尊者先將璽綬抬將出來,請眾位一觀。”言罷,平台後側已是一條身影淩空躍起,雙手指上捧著一隻雕花漆器,色呈鮮紅。這尊者亦非武林人士所熟知。隻見他雙手捧定漆盒,緩步行至桌案之前,將漆盒放置於上,隨即將盒套取下,其中原是一方長寬尺許,高約八寸之晶瑩美玉,其上金螭龍捏,一盤五爪金龍盤旋環繞。要知隻有皇帝才可使用這五爪金龍,想來此璽必為皇家之物。金螭之上纏繞一絛明黃色錦緞,約有三尺有餘,迎風飄舞,璽綬合一,確有皇家風範。


    眾人見得璽綬,俱是心向往之。隻聽諸葛丹繼續言道,“按我冷月軒主之吩咐,今日與會諸位豪傑均有機得觀璽綬,然此機需各位自行討得,這討法卻也簡單,我輩俱是武林中人,習武一道並不陌生,由此,軒主叮囑,各位可於此台之上自行較量武技,最終獲勝者十位可得觀璽綬。”


    眾人聽罷,紛紛垂頭喪氣,需知今日到會之人何止千餘,僅那蘆蓬之下坐定之人就不下百位,以自己本身之能,想近觀這璽綬勢必登天還難,就是在蘆蓬之中就坐的眾人亦是心下惴惴不安,欲觀璽綬,則需登台獻藝,如失手落敗,豈不貽笑大方。


    蘆蓬之下少林達摩堂首座永堅禪師雖是得道高僧,心如止水,對這璽綬雖無貪念,然奈何周遭之人俱是以他為尊,紛紛勸說禪師一展絕藝,藝壓群雄,得覽璽綬。“禪師乃我輩之中翹楚,您若登場勢必無人能及。”東窮幫幫主公長朋在一旁言道。


    永堅禪師隻是微微一笑,並未作答。百知子此刻卻也在座,他自是明了禪師是絕計不會為覽璽綬下場比武,隻是心下不免疑慮。他原是通古博今之士,近來對冷月軒之所為亦是不甚了了,這璽綬秘寶,為何公之於眾,又為何請眾人比武方可參看,其中可疑之處甚多,且這冷月軒主隱秘行藏,量來並非光明正大。正思間,聽得諸葛丹又開言道。


    “今日之會雖為璽綬,然這最終參看璽綬之高人僅有十位,想來必是武林頂尖高手,稱之為武林十大家亦不為過。時刻不早,就請各位朋友登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幽天玄劍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飄萍儒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飄萍儒生並收藏幽天玄劍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