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後,楊氏見楊宛心的精神已經恢複得差不多了,才把蕭家二房發生的事情告訴了她。楊宛心當時就是一愣,不禁問道:“聖上怎麽會突然就……”
楊氏想想,道:“蕭家辱罵到公主頭上,洛王不憤長姐受辱,便進宮向皇上陳情,這才有了蕭二老爺奪官的旨意。”
提起那天的事,楊宛心不由得瑟縮了一下,一雙靈氣的眸子充滿了恐懼,落水的那一瞬間她真的以為自已死定了。不管以前在家鄉被逼得有多慘,她都沒有這麽近距離地接觸過死亡。那股子窒息的絕望她現在還能清楚地回想起來。
楊氏見狀,心疼地拍了拍她的手,道:“總終是承了公主的人情,我想帶你去公主府,正式向公主道謝。”
楊宛心無意識地拽緊袖口,勉強露出一個笑容:“我都聽姑姑的。”
“好孩子。”楊氏安慰道,“你先回去休息吧,明天一早不用來我這兒請安了,我自會讓李嬤嬤去叫你的。”
“是。”她說道。
楊氏不免又勸說了楊宛心幾句,這才帶著丫頭婆子離開。
次日清早,楊氏梳洗妥當後,用完早膳,就讓李嬤嬤去小院那兒傳喚楊宛心過來。在等楊宛心過來的時候,楊氏讓丫頭們再把謝禮重新檢查一遍,就怕會有不妥。
“姑姑。”楊宛心進來了,對著楊氏就是一福。
楊氏看了看楊宛心,隻見她穿著一襲淡青色繡海棠的交領長裙,係月光白掐銀邊的腰帶,腰間垂著一個小巧的綠色香饢,腳踩繡有魚戲蓮葉圖的鞋履,看上去十分淡雅。但是眼中略有倦色,讓人覺得她有幾分精神不佳。
“丫頭,昨夜可是睡得不穩?”楊氏擔心地問道,眼風卻是直掃她身後的香巧。
香巧不由得縮了一□體,楊宛心見狀忙道:“沒什麽,隻不過是後半夜讓夢靨著了,有點睡不著。”
楊氏追問:“真沒事?還是請個大夫來看看吧,索性你今天就別去了。”
她去公主府隻是單純的道謝,可不是想著去刷同情分。如果楊宛心真的不舒服,還不如將她留在府中,由她這個婆婆親自過去,也算得上很鄭重了。
“謝姑姑關心,可我真的覺得挺好的。本來一開始就說好了是由姑姑帶我親自去給公主道謝的,可突然間卻改主意我不去了,影響反而不好。再說,我們離公主府並不遠,又坐著馬車,並不礙事。”楊宛心勸說道。
李嬤嬤也在一邊勸慰:“是啊,夫人,一早就說好今天要帶表姑娘過去的,突然改變主意實在有些不好。這一來一回,也就個把時辰的功夫,還有丫頭嬤嬤們伺候著,累不著表姑娘的。”
楊氏想了一下,便道:“既然如此,那還是照先前說好的帶著宛心一起去吧。李嬤嬤,讓丫頭們多準備一點靜心凝神丸,路上見不舒服了,可以給宛心拿來服用。”
“哎,我這就去。”李嬤嬤急忙說道,自去喚人準備藥丸不提。
沒多久,一切都準備好了,楊氏見再無遺漏,就帶上楊宛心往公主府去了。
從趙府到公主府,隻臨著一條街,坐馬車不過一刻鍾的時間。楊氏昨天就已經讓丫頭們給公主府遞了消息,也得到了確認的答複。原以為今日一來公主府,就能見到寶兒,然後送上謝禮,表達她們的謝意,再說幾句話,就能完美落幕了。
不想剛進公主府大門,就有沅秋來迎,將她們接進了花廳的廂房中。
婢女送上茶水點心,沅秋親自給楊氏奉茶,並笑道:“夫人莫見怪,公主本來是等著見您的。但是巧了,壽平公主突然過來探望我們主子,她剛進來府中,您後腳就到了。於是公主便讓我先過來伺候夫人,招呼不周之處,您多多諒解。”
楊氏不由得詫異了一下:“壽平公主?”
“是啊。”沅秋笑了笑,道:“來得好突然呢,說是親姐有了身孕,她這個做妹妹特意前來道喜。”
楊氏隻覺得壽平公主來得很奇怪,但麵上仍是微笑道:“許是姐妹倆有私密話要說。既然如此,那我們先在這兒等等吧。”
沅秋似乎沒發現楊氏的疑問,她笑道:“夫人不嫌我笨,我就陪夫人說說話吧,也好打發一下時間。”
楊氏識趣地撿起了一個普通的話題,開始從沅秋身上的衣服首飾漫談起來,沅秋更是時不時地點頭附和著。
倒是楊宛心從頭到尾都是沉默,一直在低著頭絞手指,除非是特意問起了她,才會偶爾回上一兩句。
====---
暖閣中,寶兒正與不請自來的壽平公主談話中。
壽平公主穿著大紅色繡牡丹的齊胸襦裙,手挽白色披帛,長發梳成的飛仙髻上插著數支金釵並色彩絢豔的珠花,顯得格外的雍容華貴。此刻她端莊地坐在椅子上,笑盈盈地問:“阿姐懷孕了,這可是大喜事,就趁著今兒空閑前來看看你。我瞅著阿姐的臉色還算不錯,想來孕吐反應還不大?”
相較之下,寶兒斜靠在貴妃椅上的姿勢就顯得閑散多了,她看了對方一眼,道:“還好,就是容易累。”
“那阿姐可得多休息了。”
“恩。”
“這是我特地挑出來的藥材,太醫說用來安胎的話效果不錯。阿姐不嫌棄的話,就試著用下吧。”
“二妹有心了。”
寶兒有一下沒一下地答著,雖然還摸不清壽平公主上門的用意,但她也不介意偶爾耐住性子陪人打太極。
說了好一會兒的題外話,壽平公主終於尋著機會切入了主題:“前些天,舅舅給大表妹訂下了一門親事,是一個新科進士,姓黃,人品才情樣樣不錯。舅舅很喜歡,當場就收下了黃公子的聘禮,訂了年底的婚期。”
壽平公主口中的舅舅就是康寧侯,大表妹則是康寧侯的庶出女兒秦大姑娘。
延王想納秦大姑娘為側妃的事,在京城中已經不算新聞了。康寧侯府在延王第一次表現出這個意向時,就委婉地拒絕了。誰知延王就是不死心,三番兩次地上門,最後都不是暗示,而是明說了。康寧侯被纏得沒辦法,隻能推說早就給大女兒訂下了婚事,還收了人家的聘禮,一女不嫁二夫,所以恕侯府實在不能答應延王的要求等等。
在康寧侯看來,賠上一個庶女做側妃並不影響大局,但是既然決定了侯府在未來的二十年是要走中庸路線,那就沒必要跟皇子們沾邊。幹幹淨淨的,不管將來是哪個皇子坐上那個位置,康寧侯府都能保全。
安樂侯府能在寧王謀逆案中全身而退是他們運氣好,康寧侯可沒打算也這樣拚博一把,從龍之功不是這麽好掙的。
對於康寧侯的態度,壽平公主是十二萬分支持的。她是公主,並不需要丈夫給她掙鳳冠霞帔,隻要康寧侯府穩穩地杵在那裏什麽都不摻合,哪怕是日後延王上位,也不會削得太慘。如果不是延王,是其他兄弟,那就更不用擔心了。所以,為顯鄭重,她今日才會特地前來對寶兒說起這件事,表明的就是康寧侯府的態度,絕對不參與到奪嫡中間。
寶兒點了點頭,“那就先恭喜侯府又要辦喜事了。”
壽平公主優雅一笑:“是啊,因為婚期在年底,樣樣都得趕著來,所以侯府上下忙得不得了,怕是這一年出來應酬的時間都沒了。”
寶兒忽然說道:“康寧侯不是還有一個嫡女嗎?可有訂下人家?”
壽平公主微微一愣,搖頭道:“還沒有呢。”一頓,不由得試探道,“阿姐是想……”
“我就隨口問問。”寶兒不甚在意地揮了揮手。
壽平公主還是說道:“二表妹今年剛及笄,舅母想給她挑個好人家,正相看著呢。”
寶兒暗自思忖,明年就是秀女大選之年,按規矩下半年就要在各州府進行海選錄名。康寧侯這個時候給庶女訂下婚事,嫡女也正在相看人家,就是說他們這一代是不打算送女兒進宮了。這可真好,免去了阿娘不少麻煩。
壽平公主見來意已說清,就不欲久留,索性起身,告辭離去。
見壽平公主離去,這時扣兒才上前請示:“公主,楊夫人和楊姑娘已經來了,正在花廳,您還要見她們嗎?”
寶兒無趣地揚揚眉:“見吧,反正我也沒別的事做。”
“那我這就去請她們過來。”扣兒說。
於是她就親自去花廳請楊氏和楊宛心了,不大一會兒她們就都過來了。
相互問好後,楊氏見寶兒精神不太好的樣子,沒敢問壽平公主突然前來的事,隻是言簡意賅地說明了自已的來意,又讓楊宛心特地給寶兒行禮道謝,最後送上賀禮,道:“勞煩洛王和公主費心,實在過意不去,小小薄禮,以示謝意。”
寶兒看了看禮單,居然還有一套名貴的文房四寶和一幅古畫,估計是想借她的手送給宇文瑞,這樣一來,既免去了外界的麻煩又全了禮數。
“挺好的,母親費心了。”她道。
楊氏一笑:“公主喜歡就好。”
雖然中間有一點小插曲,不過總算是圓滿落幕了。
半個月後,尚書左丞阮銘山突然向皇帝遞了一份折子,大意是宣和長公主在沒有皇帝手令的情況下擅自召走全部留守太醫,此舉已是僭越犯上,請皇帝嚴罰以正明法。
皇帝看了這道折子後,卻是壓下不發。
第二天,禦史馮紹卻是當庭參奏,就著阮銘山的那份折子,彈劾鄂王身為長兄,不但沒有嚴加管教宣和長公主,反而縱妹為害,如此不忠不悌之人,不嚴懲不足以服人心。
楊氏想想,道:“蕭家辱罵到公主頭上,洛王不憤長姐受辱,便進宮向皇上陳情,這才有了蕭二老爺奪官的旨意。”
提起那天的事,楊宛心不由得瑟縮了一下,一雙靈氣的眸子充滿了恐懼,落水的那一瞬間她真的以為自已死定了。不管以前在家鄉被逼得有多慘,她都沒有這麽近距離地接觸過死亡。那股子窒息的絕望她現在還能清楚地回想起來。
楊氏見狀,心疼地拍了拍她的手,道:“總終是承了公主的人情,我想帶你去公主府,正式向公主道謝。”
楊宛心無意識地拽緊袖口,勉強露出一個笑容:“我都聽姑姑的。”
“好孩子。”楊氏安慰道,“你先回去休息吧,明天一早不用來我這兒請安了,我自會讓李嬤嬤去叫你的。”
“是。”她說道。
楊氏不免又勸說了楊宛心幾句,這才帶著丫頭婆子離開。
次日清早,楊氏梳洗妥當後,用完早膳,就讓李嬤嬤去小院那兒傳喚楊宛心過來。在等楊宛心過來的時候,楊氏讓丫頭們再把謝禮重新檢查一遍,就怕會有不妥。
“姑姑。”楊宛心進來了,對著楊氏就是一福。
楊氏看了看楊宛心,隻見她穿著一襲淡青色繡海棠的交領長裙,係月光白掐銀邊的腰帶,腰間垂著一個小巧的綠色香饢,腳踩繡有魚戲蓮葉圖的鞋履,看上去十分淡雅。但是眼中略有倦色,讓人覺得她有幾分精神不佳。
“丫頭,昨夜可是睡得不穩?”楊氏擔心地問道,眼風卻是直掃她身後的香巧。
香巧不由得縮了一□體,楊宛心見狀忙道:“沒什麽,隻不過是後半夜讓夢靨著了,有點睡不著。”
楊氏追問:“真沒事?還是請個大夫來看看吧,索性你今天就別去了。”
她去公主府隻是單純的道謝,可不是想著去刷同情分。如果楊宛心真的不舒服,還不如將她留在府中,由她這個婆婆親自過去,也算得上很鄭重了。
“謝姑姑關心,可我真的覺得挺好的。本來一開始就說好了是由姑姑帶我親自去給公主道謝的,可突然間卻改主意我不去了,影響反而不好。再說,我們離公主府並不遠,又坐著馬車,並不礙事。”楊宛心勸說道。
李嬤嬤也在一邊勸慰:“是啊,夫人,一早就說好今天要帶表姑娘過去的,突然改變主意實在有些不好。這一來一回,也就個把時辰的功夫,還有丫頭嬤嬤們伺候著,累不著表姑娘的。”
楊氏想了一下,便道:“既然如此,那還是照先前說好的帶著宛心一起去吧。李嬤嬤,讓丫頭們多準備一點靜心凝神丸,路上見不舒服了,可以給宛心拿來服用。”
“哎,我這就去。”李嬤嬤急忙說道,自去喚人準備藥丸不提。
沒多久,一切都準備好了,楊氏見再無遺漏,就帶上楊宛心往公主府去了。
從趙府到公主府,隻臨著一條街,坐馬車不過一刻鍾的時間。楊氏昨天就已經讓丫頭們給公主府遞了消息,也得到了確認的答複。原以為今日一來公主府,就能見到寶兒,然後送上謝禮,表達她們的謝意,再說幾句話,就能完美落幕了。
不想剛進公主府大門,就有沅秋來迎,將她們接進了花廳的廂房中。
婢女送上茶水點心,沅秋親自給楊氏奉茶,並笑道:“夫人莫見怪,公主本來是等著見您的。但是巧了,壽平公主突然過來探望我們主子,她剛進來府中,您後腳就到了。於是公主便讓我先過來伺候夫人,招呼不周之處,您多多諒解。”
楊氏不由得詫異了一下:“壽平公主?”
“是啊。”沅秋笑了笑,道:“來得好突然呢,說是親姐有了身孕,她這個做妹妹特意前來道喜。”
楊氏隻覺得壽平公主來得很奇怪,但麵上仍是微笑道:“許是姐妹倆有私密話要說。既然如此,那我們先在這兒等等吧。”
沅秋似乎沒發現楊氏的疑問,她笑道:“夫人不嫌我笨,我就陪夫人說說話吧,也好打發一下時間。”
楊氏識趣地撿起了一個普通的話題,開始從沅秋身上的衣服首飾漫談起來,沅秋更是時不時地點頭附和著。
倒是楊宛心從頭到尾都是沉默,一直在低著頭絞手指,除非是特意問起了她,才會偶爾回上一兩句。
====---
暖閣中,寶兒正與不請自來的壽平公主談話中。
壽平公主穿著大紅色繡牡丹的齊胸襦裙,手挽白色披帛,長發梳成的飛仙髻上插著數支金釵並色彩絢豔的珠花,顯得格外的雍容華貴。此刻她端莊地坐在椅子上,笑盈盈地問:“阿姐懷孕了,這可是大喜事,就趁著今兒空閑前來看看你。我瞅著阿姐的臉色還算不錯,想來孕吐反應還不大?”
相較之下,寶兒斜靠在貴妃椅上的姿勢就顯得閑散多了,她看了對方一眼,道:“還好,就是容易累。”
“那阿姐可得多休息了。”
“恩。”
“這是我特地挑出來的藥材,太醫說用來安胎的話效果不錯。阿姐不嫌棄的話,就試著用下吧。”
“二妹有心了。”
寶兒有一下沒一下地答著,雖然還摸不清壽平公主上門的用意,但她也不介意偶爾耐住性子陪人打太極。
說了好一會兒的題外話,壽平公主終於尋著機會切入了主題:“前些天,舅舅給大表妹訂下了一門親事,是一個新科進士,姓黃,人品才情樣樣不錯。舅舅很喜歡,當場就收下了黃公子的聘禮,訂了年底的婚期。”
壽平公主口中的舅舅就是康寧侯,大表妹則是康寧侯的庶出女兒秦大姑娘。
延王想納秦大姑娘為側妃的事,在京城中已經不算新聞了。康寧侯府在延王第一次表現出這個意向時,就委婉地拒絕了。誰知延王就是不死心,三番兩次地上門,最後都不是暗示,而是明說了。康寧侯被纏得沒辦法,隻能推說早就給大女兒訂下了婚事,還收了人家的聘禮,一女不嫁二夫,所以恕侯府實在不能答應延王的要求等等。
在康寧侯看來,賠上一個庶女做側妃並不影響大局,但是既然決定了侯府在未來的二十年是要走中庸路線,那就沒必要跟皇子們沾邊。幹幹淨淨的,不管將來是哪個皇子坐上那個位置,康寧侯府都能保全。
安樂侯府能在寧王謀逆案中全身而退是他們運氣好,康寧侯可沒打算也這樣拚博一把,從龍之功不是這麽好掙的。
對於康寧侯的態度,壽平公主是十二萬分支持的。她是公主,並不需要丈夫給她掙鳳冠霞帔,隻要康寧侯府穩穩地杵在那裏什麽都不摻合,哪怕是日後延王上位,也不會削得太慘。如果不是延王,是其他兄弟,那就更不用擔心了。所以,為顯鄭重,她今日才會特地前來對寶兒說起這件事,表明的就是康寧侯府的態度,絕對不參與到奪嫡中間。
寶兒點了點頭,“那就先恭喜侯府又要辦喜事了。”
壽平公主優雅一笑:“是啊,因為婚期在年底,樣樣都得趕著來,所以侯府上下忙得不得了,怕是這一年出來應酬的時間都沒了。”
寶兒忽然說道:“康寧侯不是還有一個嫡女嗎?可有訂下人家?”
壽平公主微微一愣,搖頭道:“還沒有呢。”一頓,不由得試探道,“阿姐是想……”
“我就隨口問問。”寶兒不甚在意地揮了揮手。
壽平公主還是說道:“二表妹今年剛及笄,舅母想給她挑個好人家,正相看著呢。”
寶兒暗自思忖,明年就是秀女大選之年,按規矩下半年就要在各州府進行海選錄名。康寧侯這個時候給庶女訂下婚事,嫡女也正在相看人家,就是說他們這一代是不打算送女兒進宮了。這可真好,免去了阿娘不少麻煩。
壽平公主見來意已說清,就不欲久留,索性起身,告辭離去。
見壽平公主離去,這時扣兒才上前請示:“公主,楊夫人和楊姑娘已經來了,正在花廳,您還要見她們嗎?”
寶兒無趣地揚揚眉:“見吧,反正我也沒別的事做。”
“那我這就去請她們過來。”扣兒說。
於是她就親自去花廳請楊氏和楊宛心了,不大一會兒她們就都過來了。
相互問好後,楊氏見寶兒精神不太好的樣子,沒敢問壽平公主突然前來的事,隻是言簡意賅地說明了自已的來意,又讓楊宛心特地給寶兒行禮道謝,最後送上賀禮,道:“勞煩洛王和公主費心,實在過意不去,小小薄禮,以示謝意。”
寶兒看了看禮單,居然還有一套名貴的文房四寶和一幅古畫,估計是想借她的手送給宇文瑞,這樣一來,既免去了外界的麻煩又全了禮數。
“挺好的,母親費心了。”她道。
楊氏一笑:“公主喜歡就好。”
雖然中間有一點小插曲,不過總算是圓滿落幕了。
半個月後,尚書左丞阮銘山突然向皇帝遞了一份折子,大意是宣和長公主在沒有皇帝手令的情況下擅自召走全部留守太醫,此舉已是僭越犯上,請皇帝嚴罰以正明法。
皇帝看了這道折子後,卻是壓下不發。
第二天,禦史馮紹卻是當庭參奏,就著阮銘山的那份折子,彈劾鄂王身為長兄,不但沒有嚴加管教宣和長公主,反而縱妹為害,如此不忠不悌之人,不嚴懲不足以服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