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量不高,穿過空氣融合在夕陽淡淡的餘暉中,略微褪去了往日的清冷,再鑽入她的耳朵,柔和而悠遠。
星期五下午放學後向來是校園最喧鬧的時刻,今天由於是藝術節開幕,給原本就熱鬧的校園增添了更多生機。
姬菲迎跟他一起沿著展覽的桌子一張張看過去。
其實也沒什麽可以看的,畢竟學校裏的創作資源和學生的創作能力都有限,陳列出來的東西遠沒有展覽館和博物館的豐富好看。姬菲迎原本就是因為以前沒看過藝術節的展覽,對展覽的東西比較好奇,想看一看而已。
現在卻似乎有了不一樣的意義。
第三張桌子陳列的是藝術節的主題展品,有z中建校100周年的紀念畫冊,以及本屆藝術節的特別畫冊,畫冊上刊出了學生的各種藝術作品,有油畫、素描、國畫和攝影等。
姬菲迎拿起藝術節的特別畫冊翻開,扉頁是一副五色條紋環繞而成的圖案,有點像圖標。
“藝術節的圖案?”
剛才碰到她時她在看藝術節的文化衫,那件文化衫的背麵就印了這幅圖案。
“好像是的。”姬菲迎點頭,舉高畫冊給他看,“不過我也不知道這幅圖具體代表了什麽。”
程釋已經整理好信息,向她一一解釋:“每種顏色都有涵義。分別代表智力、運動……”
姬菲迎一字不漏地聽完,側過頭問他:“你在哪裏看到的?”他不是沒看過展覽嗎?
他指指第一個攤位,“剛才那邊有介紹。”
這個人不僅計算能力超強,而且記憶力極好,不管什麽隻要掃過一眼就能記住,屬於典型的過目不忘的類型。
下一個展區是學生的工藝作品。桌子上擺了許多小作品,材料和形狀各異,姬菲迎的目光落到其中一枚徽章上麵。
上次聽姚家俊說,是單琳琳和學生會的另一個女生一起設計的,徽章正中是z中的校徽,上方漂浮著3個絲綢狀的斜體阿拉伯數字100,慶祝z中今年建校一百年。
她拿起來舉給旁邊的人看,語氣不掩驕傲:“這是我以前那個班的同學設計的。好不好看?”
一枚小小的徽章躺在她的手掌上,遮住了掌心的“川”字,夕陽金色的光芒柔和地落到她的手上,將白淨的肌膚染成淺金色,有淡淡的粉色從裏麵泛出來。
程釋從她手裏接過徽章,“4班?”
轉來9班差不多一年,除了阮承浩和許婷婷外極少有人問她以前在哪個班讀書。因為剛轉到9班的第一天,班主任徐老師就在講台上強調所有插班生轉到9班就意味著成為了9班的一員。
有點意外他竟然知道她以前在哪個班讀書,愣了一下才點頭:“對啊!”
眼前的人清澈的眸底泛著點點光芒,有一種愉悅的氣息撲麵而來,使得程釋也不由牽起嘴角。
他再次低頭仔細審視手中的徽章。白色的襯衣領子挺括地立在頸後,頭發烏黑,側臉的輪廓清晰分明,像是用刀一下一下削出來的,黑而長的睫毛順著低頭的動作垂下。
小小的一枚徽章嵌在他的拇指與食指間。
這個人無論做什麽事情都很認真。
其實徽章的設計很簡單,隻是校徽和數字的組合,但是他看得十分專注,周圍的空氣也仿佛減緩了流動的速度。
他抬起頭,輕輕扯起唇角,“好看。”
看展覽的學生很多,有幾個學生見到程釋,立刻認出他是學校的大名人,盯著他看了好一會,跟他們擦身而過時還頻頻回頭打量。
其中一個扯了扯同伴,小聲地問:“他是不是高二實驗班的程釋?”
z中很多大事都是在布告欄張貼告示和刊登在校刊上,而學科競賽幾乎可以說是這兩個地方出現頻率最高的東西,這樣的結果就是,學生未必知道學生會主席叫什麽名字,卻肯定聽說過個別競賽強人的名字。
“好像是……”說話的人回頭看了一眼。
“就是他!”另一個人激動地肯定。
“他是我的偶像!”
教學樓和藝術樓之間的空地上都是熙來攘往的人潮,有往藝術樓這邊走的,也有往教學樓走的,教學樓與藝術樓之間的空地本來十分寬敞,但是擺放了這麽多桌子,再加上看展覽的學生以及來往路過的人群,一下子顯得有點擁擠。
程釋舉目望了一下展覽區。她身後都是擁堵的人群,幾個學生嘴裏討論著什麽從她後麵經過,摩擦之間將她擠到外側,幾乎就要失去平衡,程釋半張開手臂護在她的左側,為她擋去一部分的人潮,“走這邊。”
前麵不遠就是這次藝術節展覽的最後一張桌子。
姚家俊跟幾個學生會的幹部站在一起說著什麽,神情專注又不失果敢。
學生會的幹部裏有一名是4班的學生,麵向姚家俊而站,抬起頭看到姬菲迎舉起手朝她用力揮了兩下。
於之月站在旁邊,手上拿著一本打印的冊子,一頭長發幹練地紮在腦後,見到他們很是驚訝,目光在兩人身上分別掠過,“程釋,姬菲迎,你們也在看展覽嗎?怎麽碰到一起的?”
姚家俊聽到熟悉的名字立刻轉過頭來,看到她跟程釋一起,神情有些訝異,舉手朝她揮了揮,再看他們時目光就變得有點意味深長了,唇角輕輕揚起,眼底也抹上了別有味道的笑意。
姬菲迎舉手跟姚家俊和4班那名學生各回了一個禮,又轉頭答於之月:“哦,剛好碰到一起。”
於之月點了點頭,再次將目光定在他們身上,嘴角動了動,扯出一抹牽強的笑意:“程釋,你今天挺有心情嘛,還跟姬菲迎一起看展覽。”
程釋的回答言簡意賅:“有時間。”
學生會幹部還要商量展覽的後續事宜,一個幹部向姚家俊示意要到下一處地方了,姚家俊點了點頭,對姬菲迎打了個手勢,含笑道:“你們慢慢看。”
4班那個學生也笑著說:“是啊,有什麽意見可以跟我們這兩個主席提。”
展覽區的學生很多,剛好他們已經走到最後一張桌子,便沿著小徑走向教學樓。前方花壇前立著宣傳欄,兩人駐足觀看學生的油畫作品展覽。
這裏跟藝術樓有點距離,也相對比較安靜。夕陽的餘暉穿過榕樹的樹葉縫隙在水泥地板上投下一道道斑駁的影子,柔和的光色仿佛無形中減少了夏日的炎熱。偶爾有學生三五成群從他們身旁經過,留下一路歡聲笑語。
姬菲迎調整了一下書包帶的位置,問:“程釋,你是不是從來不參加學校的社團活動和看那些表演?”
他在z中學習這麽久,但是姬菲迎估計他除了參加為班級爭奪榮譽的比賽外,基本連一次文藝表演都沒好好欣賞過,而不像顧正宇對這種活動相當了解——今天的藝術節展覽還是顧正宇提醒她的。
話剛出口姬菲迎忽然想起一件事,左手握成拳捶向右掌:“啊不對!你有參加知識競賽。”
他揚起眉,“嗯,對。”
望了一眼前方,似乎是第一次向人作這種解釋:“學校的活動都安排在放學後,一般年級競賽組會利用這個時間培訓。”
姬菲迎表示理解:“我知道。以前活動課我想跟人去打球,結果被老師拉到機房做題。”要想得到,就必須先學會忍受舍棄。
他的嘴邊浮現一抹淺淺的笑意,“打羽毛球嗎?”
“對啊。”
姬菲迎忽然想起上次跟他一起打球的經曆。很想跟他再打一次球。也不知道以後還有沒有機會。
過了幾秒,他側過頭來,輕輕蹙了蹙眉,漆黑透亮的眼睛裏閃過一抹難辨的情愫:“計算機競賽辛苦嗎?”
姬菲迎心中一震,望著他,一時有點恍惚。
說不出是什麽感覺。辛苦也曾經辛苦過,但是他這樣問自己,表情這麽認真——她隻是想到他曾經同時準備三項競賽,那樣的情況對普通人而言根本不是用“辛苦”就能概括的。
他們所在的位置正好在榕樹下蔭涼的地方,被擋住了陽光,可是那一瞬間她的心仿佛照進了一束陽光,明亮且溫暖。
所以她很認真地搖了搖頭:“不會啊。可能我比較三分鍾熱度,很快就會忘掉之前的事。有時遇到很難的題目會覺得很鬱悶,但是等到把它解決完就覺得其實也沒什麽……而且已經參加了這麽久,都習慣了。”沒有他搞三科競賽那麽辛苦。
已經走到公告欄的盡頭了。
程釋舉目環顧一下校園,暮色不知不覺已經西沉,低頭看了一眼手表——已經快七點了,“要看別的展覽還是回去?”
姬菲迎也低頭看了看手表,時間過得真快,“七點啦?回去吧。”
作者有話要說:感謝薑玖年同學提出的建議,上一章改了部分地方。
字數比較少。皆因這個過渡實在很難寫,卡了一整晚。
先下去看球賽了。
星期五下午放學後向來是校園最喧鬧的時刻,今天由於是藝術節開幕,給原本就熱鬧的校園增添了更多生機。
姬菲迎跟他一起沿著展覽的桌子一張張看過去。
其實也沒什麽可以看的,畢竟學校裏的創作資源和學生的創作能力都有限,陳列出來的東西遠沒有展覽館和博物館的豐富好看。姬菲迎原本就是因為以前沒看過藝術節的展覽,對展覽的東西比較好奇,想看一看而已。
現在卻似乎有了不一樣的意義。
第三張桌子陳列的是藝術節的主題展品,有z中建校100周年的紀念畫冊,以及本屆藝術節的特別畫冊,畫冊上刊出了學生的各種藝術作品,有油畫、素描、國畫和攝影等。
姬菲迎拿起藝術節的特別畫冊翻開,扉頁是一副五色條紋環繞而成的圖案,有點像圖標。
“藝術節的圖案?”
剛才碰到她時她在看藝術節的文化衫,那件文化衫的背麵就印了這幅圖案。
“好像是的。”姬菲迎點頭,舉高畫冊給他看,“不過我也不知道這幅圖具體代表了什麽。”
程釋已經整理好信息,向她一一解釋:“每種顏色都有涵義。分別代表智力、運動……”
姬菲迎一字不漏地聽完,側過頭問他:“你在哪裏看到的?”他不是沒看過展覽嗎?
他指指第一個攤位,“剛才那邊有介紹。”
這個人不僅計算能力超強,而且記憶力極好,不管什麽隻要掃過一眼就能記住,屬於典型的過目不忘的類型。
下一個展區是學生的工藝作品。桌子上擺了許多小作品,材料和形狀各異,姬菲迎的目光落到其中一枚徽章上麵。
上次聽姚家俊說,是單琳琳和學生會的另一個女生一起設計的,徽章正中是z中的校徽,上方漂浮著3個絲綢狀的斜體阿拉伯數字100,慶祝z中今年建校一百年。
她拿起來舉給旁邊的人看,語氣不掩驕傲:“這是我以前那個班的同學設計的。好不好看?”
一枚小小的徽章躺在她的手掌上,遮住了掌心的“川”字,夕陽金色的光芒柔和地落到她的手上,將白淨的肌膚染成淺金色,有淡淡的粉色從裏麵泛出來。
程釋從她手裏接過徽章,“4班?”
轉來9班差不多一年,除了阮承浩和許婷婷外極少有人問她以前在哪個班讀書。因為剛轉到9班的第一天,班主任徐老師就在講台上強調所有插班生轉到9班就意味著成為了9班的一員。
有點意外他竟然知道她以前在哪個班讀書,愣了一下才點頭:“對啊!”
眼前的人清澈的眸底泛著點點光芒,有一種愉悅的氣息撲麵而來,使得程釋也不由牽起嘴角。
他再次低頭仔細審視手中的徽章。白色的襯衣領子挺括地立在頸後,頭發烏黑,側臉的輪廓清晰分明,像是用刀一下一下削出來的,黑而長的睫毛順著低頭的動作垂下。
小小的一枚徽章嵌在他的拇指與食指間。
這個人無論做什麽事情都很認真。
其實徽章的設計很簡單,隻是校徽和數字的組合,但是他看得十分專注,周圍的空氣也仿佛減緩了流動的速度。
他抬起頭,輕輕扯起唇角,“好看。”
看展覽的學生很多,有幾個學生見到程釋,立刻認出他是學校的大名人,盯著他看了好一會,跟他們擦身而過時還頻頻回頭打量。
其中一個扯了扯同伴,小聲地問:“他是不是高二實驗班的程釋?”
z中很多大事都是在布告欄張貼告示和刊登在校刊上,而學科競賽幾乎可以說是這兩個地方出現頻率最高的東西,這樣的結果就是,學生未必知道學生會主席叫什麽名字,卻肯定聽說過個別競賽強人的名字。
“好像是……”說話的人回頭看了一眼。
“就是他!”另一個人激動地肯定。
“他是我的偶像!”
教學樓和藝術樓之間的空地上都是熙來攘往的人潮,有往藝術樓這邊走的,也有往教學樓走的,教學樓與藝術樓之間的空地本來十分寬敞,但是擺放了這麽多桌子,再加上看展覽的學生以及來往路過的人群,一下子顯得有點擁擠。
程釋舉目望了一下展覽區。她身後都是擁堵的人群,幾個學生嘴裏討論著什麽從她後麵經過,摩擦之間將她擠到外側,幾乎就要失去平衡,程釋半張開手臂護在她的左側,為她擋去一部分的人潮,“走這邊。”
前麵不遠就是這次藝術節展覽的最後一張桌子。
姚家俊跟幾個學生會的幹部站在一起說著什麽,神情專注又不失果敢。
學生會的幹部裏有一名是4班的學生,麵向姚家俊而站,抬起頭看到姬菲迎舉起手朝她用力揮了兩下。
於之月站在旁邊,手上拿著一本打印的冊子,一頭長發幹練地紮在腦後,見到他們很是驚訝,目光在兩人身上分別掠過,“程釋,姬菲迎,你們也在看展覽嗎?怎麽碰到一起的?”
姚家俊聽到熟悉的名字立刻轉過頭來,看到她跟程釋一起,神情有些訝異,舉手朝她揮了揮,再看他們時目光就變得有點意味深長了,唇角輕輕揚起,眼底也抹上了別有味道的笑意。
姬菲迎舉手跟姚家俊和4班那名學生各回了一個禮,又轉頭答於之月:“哦,剛好碰到一起。”
於之月點了點頭,再次將目光定在他們身上,嘴角動了動,扯出一抹牽強的笑意:“程釋,你今天挺有心情嘛,還跟姬菲迎一起看展覽。”
程釋的回答言簡意賅:“有時間。”
學生會幹部還要商量展覽的後續事宜,一個幹部向姚家俊示意要到下一處地方了,姚家俊點了點頭,對姬菲迎打了個手勢,含笑道:“你們慢慢看。”
4班那個學生也笑著說:“是啊,有什麽意見可以跟我們這兩個主席提。”
展覽區的學生很多,剛好他們已經走到最後一張桌子,便沿著小徑走向教學樓。前方花壇前立著宣傳欄,兩人駐足觀看學生的油畫作品展覽。
這裏跟藝術樓有點距離,也相對比較安靜。夕陽的餘暉穿過榕樹的樹葉縫隙在水泥地板上投下一道道斑駁的影子,柔和的光色仿佛無形中減少了夏日的炎熱。偶爾有學生三五成群從他們身旁經過,留下一路歡聲笑語。
姬菲迎調整了一下書包帶的位置,問:“程釋,你是不是從來不參加學校的社團活動和看那些表演?”
他在z中學習這麽久,但是姬菲迎估計他除了參加為班級爭奪榮譽的比賽外,基本連一次文藝表演都沒好好欣賞過,而不像顧正宇對這種活動相當了解——今天的藝術節展覽還是顧正宇提醒她的。
話剛出口姬菲迎忽然想起一件事,左手握成拳捶向右掌:“啊不對!你有參加知識競賽。”
他揚起眉,“嗯,對。”
望了一眼前方,似乎是第一次向人作這種解釋:“學校的活動都安排在放學後,一般年級競賽組會利用這個時間培訓。”
姬菲迎表示理解:“我知道。以前活動課我想跟人去打球,結果被老師拉到機房做題。”要想得到,就必須先學會忍受舍棄。
他的嘴邊浮現一抹淺淺的笑意,“打羽毛球嗎?”
“對啊。”
姬菲迎忽然想起上次跟他一起打球的經曆。很想跟他再打一次球。也不知道以後還有沒有機會。
過了幾秒,他側過頭來,輕輕蹙了蹙眉,漆黑透亮的眼睛裏閃過一抹難辨的情愫:“計算機競賽辛苦嗎?”
姬菲迎心中一震,望著他,一時有點恍惚。
說不出是什麽感覺。辛苦也曾經辛苦過,但是他這樣問自己,表情這麽認真——她隻是想到他曾經同時準備三項競賽,那樣的情況對普通人而言根本不是用“辛苦”就能概括的。
他們所在的位置正好在榕樹下蔭涼的地方,被擋住了陽光,可是那一瞬間她的心仿佛照進了一束陽光,明亮且溫暖。
所以她很認真地搖了搖頭:“不會啊。可能我比較三分鍾熱度,很快就會忘掉之前的事。有時遇到很難的題目會覺得很鬱悶,但是等到把它解決完就覺得其實也沒什麽……而且已經參加了這麽久,都習慣了。”沒有他搞三科競賽那麽辛苦。
已經走到公告欄的盡頭了。
程釋舉目環顧一下校園,暮色不知不覺已經西沉,低頭看了一眼手表——已經快七點了,“要看別的展覽還是回去?”
姬菲迎也低頭看了看手表,時間過得真快,“七點啦?回去吧。”
作者有話要說:感謝薑玖年同學提出的建議,上一章改了部分地方。
字數比較少。皆因這個過渡實在很難寫,卡了一整晚。
先下去看球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