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節是z中這個學期最後的大型活動,隨後的半個多月,學生都忙著準備即將到來的期末考。
期末考的時間在一天天逼近,中午教室裏經常有學生奮筆疾書,做各科的習題、或者複習舊知識。
學校每個社團都停止了活動,各門副科也陸續結課,隻有各個競賽組仍舊按照以往的時間繼續進行培訓。計算機競賽的輔導老師每個星期單獨對姬菲迎進行輔導,姬菲迎每天晚上複習完當天的學習內容再抽空看幾道題目。
第二個學期的期末考將於下個星期進行,這個星期五傍晚,年級進行這個學期暑假前的最後一次數學培訓。
放學後幾個參加培訓的學生一起到食堂吃晚飯。姬菲迎收拾好東西走到教室外,沒有看到程釋的人影,剛想問顧正宇,另一個男生比她先開口了:“程釋呢?”
“物理競賽的老師找他有事,我們先下去吃。”
黎墨側頭想了幾秒便了然:“應該是講他們暑假省隊集訓的事。”
轉頭問:“姬菲迎,你們暑假就比賽了是不是?”
“對啊。”
“什麽時候?”
姬菲迎愧疚地答:“啊,我也不知道。我還沒問老師。”這種事情她極少提前問清楚,都是到比賽前幾天才向老師確認。
一群人吃完飯走回學校,離上課還有十幾分鍾的時間。
今天有企業租借學校的足球場踢比賽,兩隻球隊在綠茵場上拚得正激烈。學生們便三三兩兩地趴在走廊的欄杆上觀看足球賽。
姬菲迎看了一會,扯扯旁邊程釋的衣服下擺:“為什麽這個進球會判無效?”進攻一方的球員並沒有越位。
顧正宇對足球不甚諳熟,也沒看懂,也轉頭問程釋:“對啊,又沒有越位。”
襯衣下擺的地方傳來細微的張力。
程釋略微低頭,她的拇指小心地抓在他的襯衫上,襯衣下擺因為這種張力拉開,鋪成一小片白色的布料。
她的手五指纖長,白皙的皮膚下青筋脈絡清晰可見,有幾根微微凸了起來,泛出淡淡的青色,手腕上戴了一塊橢圓表盤的手表,細而黑的表帶纏繞在青蔥般的手腕上,襯得手腕很纖細。
忽然想起,之前的知識競賽,她也曾經這樣拉過他的衣服。
程釋收起思緒,看了她一眼,“進攻一方的球員阻擋門將視線,進球視為無效。”
姬菲迎鬆開他的衣服,點點頭,繼續看比賽。
她的頭發比起旅遊那時略短,順著腦袋垂在白皙的脖子後方。微風拂起她額前的頭發,又輕輕落下,半掩住清秀的眉毛,眉毛下一雙眼睛流溢出淡淡的光,澄淨清澈。
程釋身體前傾,手隨意地撐在欄杆上,側頭問她:“你們什麽時候比賽?”
“啊?什麽?”
姬菲迎過了一秒才領會到他在問計算機競賽,答道:“哦,8月初。具體哪一天我忘了。”
他點了點頭,又問:“在哪裏比賽?”
“不知道,我沒問老師。”姬菲迎不好意思地搖頭。
他輕輕地抿了抿嘴角,眸子的墨色愈發純黑和沉靜,“沒事了,看比賽吧。”繼續望向操場的方向。
旁邊一個男生問道:“姬菲迎,那你暑假不就不能跟我們一起上數學競賽?”
“不是啊。也就去一個星期,很快就會回來。”
顧正宇伸手捅了那個男生一下:“你有沒有常識?他們比賽又不是比一整個暑假。”
“一時大意忘了。”那個男生嘿嘿一笑,又對姬菲迎說,“那你還要跟我們一起熬過高三一年,還是程釋爽啊,高三一年都不用上課,一去不回頭啊。”
姬菲迎的心驟然一縮,脫口而出:“為什麽?”
眼睛看向話題的中心人物,他目視前方,神色淡漠,一張臉在暮色中也開始朦朧起來。
“準備物理競賽啊。下學期開學不久就比賽了,他跟江勝聞都不用上課,隻需要準備物理競賽就行了。而且過不久就是冬令營了……”顧正宇絮絮叨叨地解釋。
姬菲迎怔住,一時分不清是什麽樣的情緒在腦海裏翻騰,不由再次看向程釋。
透過暮色,他的側臉依舊輪廓鮮明,線條俊朗,鼻梁挺直俊秀,睫毛很長很漂亮,眸子沉澱出一望無垠的墨色,又仿佛是一泓沉靜無波的湖水,連風也無法吹起一絲波瀾。
他似乎感覺到了她的注目,將目光收回來,眸色愈發黝沉,隔了一會兒才開口:“要準備物理競賽,而且到外地集訓。”
姬菲迎又是一怔:“整個高三、一整年都這樣嗎?”
他看著她,沒有回答,濃黑的劍眉卻蹙了起來,仿佛是在麵對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俊逸的五官幾乎被漸漸變濃的暮色完全淹沒,連同眸子裏折射出來的淺淺的光芒,也似乎在暮色中失去了軌跡。
顧正宇見程釋不回答,便替他解釋:“差不多了。冬令營寒假才結束,他們第二個學期也不用回來上課,而且那時基本都確定保送的大學了。”
原來是這樣。
她早就應該想到了。
他一直在忙物理競賽,平時那麽多課都不用上,注定是搞競賽的料,走的路自然也與眾不同。
他是省隊的一員,自然要去外地集訓和比賽——就像她在接下來的暑假要去外省參加計算機競賽一樣。
她跟他是同班同學,他能出去比賽為學校爭光是一件十分值得高興的事,在過去兩年的時間裏,他也是這麽過來的,可是為什麽她的心裏會覺得難受?
空氣似乎停止了流動,呼吸也仿佛在在周圍擴散的氣流中凝結。
姬菲迎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吸進去的氧氣在肺部裏翻滾攪動著,堵住了氣管。
一瞬間心裏有點茫然,找不到可以安然落地的點,大腦什麽也無法思考,也不知道應該思考什麽內容。
過了幾秒,她扯起嘴角:“高三一整年都不用上課,那豈不是很爽?”
他隻是抿了抿削薄的嘴唇:“嗯。”
隻有這一個字。
此後,再無聲息。
姬菲迎升高三前,媽媽就向上級申請調回了z市工作,照顧女兒的生活起居。
晚上姬菲迎回到家,看到媽媽在鞋櫃上留了一張便箋紙,說下去附近的超市買東西。
姬菲迎走進房間打開電腦玩了一會兒遊戲,接著到計算機競賽的論壇看了幾個帖子,無聊之下點開z中的主頁。
學校網頁的主色調是舒服的淡藍色,主頁羅列著幾條重量級的新聞,最上麵幾條都是競賽喜報,置頂的鏈接是此前不久全省計算機競賽的相關報道,她的名字赫然列在標題中。
看到列表中的“物理競賽”四個字,姬菲迎忍不住按下鼠標左鍵進入鏈接頁麵,一讀才發現是今年1月份的新聞,上麵有去年9月舉行的全國物理競賽的詳細報道,還有對三個獲獎學生的簡介,其中占據最大版麵的就是獲得含金量最重的一等獎的高二9班的程釋。
姬菲迎對著電腦看了幾分鍾,然後關機,走到客廳打開電視機看新聞。
媽媽從超市回來的時候,看到姬菲迎盤膝坐在沙發上看報紙,神情有些心不在焉。
媽媽將買回來的食物和飲料放進冰箱,一邊收拾東西一邊說:“阿迎,爸爸明天來z市,想跟你一起吃個飯,你看看是中午吃還是晚上吃,等一下給爸爸打個電話。”
“哦。”
姬菲迎應了一聲,視線在報紙上挪過來又挪過去,忽然抬起頭問:“媽媽,你去嗎?”
媽媽不禁仔細審視姬菲迎的神情——平時她是不會這麽問的。
她跟前夫離婚多年,前夫在y市工作,每次來z市都會抽空跟女兒見麵,她一般不參與兩父女之間的活動。女兒每次跟爸爸見完麵回來都很開心,沒有任何不快,還常向她轉述談話的內容。
有時對著女兒,她不是不愧疚的。
姬家在故鄉很有名望,她嫁給前夫時,家族裏的人都說她嫁了一個好歸宿。前夫的研究所工作繁忙,她又是事業型的女人,夫妻倆聚少離多,即使生了女兒也無法把這段婚姻維持到最後。後來跟前夫離婚,她更加想爭口氣,也許因為這樣的緣故,對女兒的照顧就疏漏了。
所幸女兒很懂事,什麽都不用她操心,也很理解她的工作。妹妹也幫了不少忙,在她留駐希臘期間經常來看望女兒。
“我去幹嘛?你跟爸爸好好聊一聊。你不是很久沒看到爸爸了嗎?”媽媽說。
“嗯。我就問一問。”姬菲迎翻到報紙的另一麵。
媽媽停下手上的活,走到姬菲迎旁邊坐下,關切地問:“阿迎,怎麽了?是不是學校裏發生了什麽事?”
姬菲迎將報紙疊起來放好,認真地問:“媽媽,如果我在國內讀大學的話,以後是不是要非常努力、成績非常突出才有可能去國外的一流大學讀碩士?”
媽媽一怔,愧疚地說:“這個媽媽也不是很清楚,但是如果你直接在國外讀本科然後再申請碩士應該會比在國內讀大學容易很多。”
“哦。”
媽媽伸手撫上姬菲迎的頭,“怎麽突然問這個?”之前她也有想過讓女兒出國讀預科,女兒當時一口拒絕,她便再也沒提這件事了。
姬菲迎揚揚手裏的報紙:“沒有,剛好這篇報道在講留學的事,我問一問。”她在閱覽室基本都是看自然科學類的雜誌,很少看這方麵的內容。
“你不想在國外讀本科?”
“我想在國內讀完本科再出去。”
“你想去哪所學校?”在女兒的教育問題上,她這個做媽媽的確實失職了,而且落後了一大截。
“麻省理工。”
媽媽先是一愣,隨即露出一抹笑,“不管你的決定是什麽,媽媽都支持你。”
過了一會兒,媽媽又攬了攬她的肩膀,溫聲說道:“爸爸對這些比較清楚,明天你跟爸爸好好聊一聊,好不好?”
“嗯,好。”
作者有話要說:冒著被磚頭砸死的危險更新。
為防徹底被砸死,解釋幾句話:
我曾經說過,雖然程釋和蕭寒都是搞競賽的,但是他們兩個人是非常不一樣的。
蕭寒那種漫不經心和不喜歡受條條框框束縛的性格,決定了他對化學競賽隻是淺嚐輒止。在這方麵上,他跟黎墨是有些相似,甚至比黎墨灑脫。
而程釋則是很嚴謹的人,天生就是搞競賽的料,注定了會一路走下去。他的競賽之路比蕭寒和黎墨都要長。
所以,現階段隻能這樣。
蕭寒受父母影響比較大,在感情方麵目標很明確,而程釋的性格比較冷,所以現階段的故事,隻能這麽個樣子。
另:這個星期要趕《穿過雲層思念的味道》的更新,《等到霧靄散去的那一天》暫停更新一個星期,請追文的讀者諒解。
期末考的時間在一天天逼近,中午教室裏經常有學生奮筆疾書,做各科的習題、或者複習舊知識。
學校每個社團都停止了活動,各門副科也陸續結課,隻有各個競賽組仍舊按照以往的時間繼續進行培訓。計算機競賽的輔導老師每個星期單獨對姬菲迎進行輔導,姬菲迎每天晚上複習完當天的學習內容再抽空看幾道題目。
第二個學期的期末考將於下個星期進行,這個星期五傍晚,年級進行這個學期暑假前的最後一次數學培訓。
放學後幾個參加培訓的學生一起到食堂吃晚飯。姬菲迎收拾好東西走到教室外,沒有看到程釋的人影,剛想問顧正宇,另一個男生比她先開口了:“程釋呢?”
“物理競賽的老師找他有事,我們先下去吃。”
黎墨側頭想了幾秒便了然:“應該是講他們暑假省隊集訓的事。”
轉頭問:“姬菲迎,你們暑假就比賽了是不是?”
“對啊。”
“什麽時候?”
姬菲迎愧疚地答:“啊,我也不知道。我還沒問老師。”這種事情她極少提前問清楚,都是到比賽前幾天才向老師確認。
一群人吃完飯走回學校,離上課還有十幾分鍾的時間。
今天有企業租借學校的足球場踢比賽,兩隻球隊在綠茵場上拚得正激烈。學生們便三三兩兩地趴在走廊的欄杆上觀看足球賽。
姬菲迎看了一會,扯扯旁邊程釋的衣服下擺:“為什麽這個進球會判無效?”進攻一方的球員並沒有越位。
顧正宇對足球不甚諳熟,也沒看懂,也轉頭問程釋:“對啊,又沒有越位。”
襯衣下擺的地方傳來細微的張力。
程釋略微低頭,她的拇指小心地抓在他的襯衫上,襯衣下擺因為這種張力拉開,鋪成一小片白色的布料。
她的手五指纖長,白皙的皮膚下青筋脈絡清晰可見,有幾根微微凸了起來,泛出淡淡的青色,手腕上戴了一塊橢圓表盤的手表,細而黑的表帶纏繞在青蔥般的手腕上,襯得手腕很纖細。
忽然想起,之前的知識競賽,她也曾經這樣拉過他的衣服。
程釋收起思緒,看了她一眼,“進攻一方的球員阻擋門將視線,進球視為無效。”
姬菲迎鬆開他的衣服,點點頭,繼續看比賽。
她的頭發比起旅遊那時略短,順著腦袋垂在白皙的脖子後方。微風拂起她額前的頭發,又輕輕落下,半掩住清秀的眉毛,眉毛下一雙眼睛流溢出淡淡的光,澄淨清澈。
程釋身體前傾,手隨意地撐在欄杆上,側頭問她:“你們什麽時候比賽?”
“啊?什麽?”
姬菲迎過了一秒才領會到他在問計算機競賽,答道:“哦,8月初。具體哪一天我忘了。”
他點了點頭,又問:“在哪裏比賽?”
“不知道,我沒問老師。”姬菲迎不好意思地搖頭。
他輕輕地抿了抿嘴角,眸子的墨色愈發純黑和沉靜,“沒事了,看比賽吧。”繼續望向操場的方向。
旁邊一個男生問道:“姬菲迎,那你暑假不就不能跟我們一起上數學競賽?”
“不是啊。也就去一個星期,很快就會回來。”
顧正宇伸手捅了那個男生一下:“你有沒有常識?他們比賽又不是比一整個暑假。”
“一時大意忘了。”那個男生嘿嘿一笑,又對姬菲迎說,“那你還要跟我們一起熬過高三一年,還是程釋爽啊,高三一年都不用上課,一去不回頭啊。”
姬菲迎的心驟然一縮,脫口而出:“為什麽?”
眼睛看向話題的中心人物,他目視前方,神色淡漠,一張臉在暮色中也開始朦朧起來。
“準備物理競賽啊。下學期開學不久就比賽了,他跟江勝聞都不用上課,隻需要準備物理競賽就行了。而且過不久就是冬令營了……”顧正宇絮絮叨叨地解釋。
姬菲迎怔住,一時分不清是什麽樣的情緒在腦海裏翻騰,不由再次看向程釋。
透過暮色,他的側臉依舊輪廓鮮明,線條俊朗,鼻梁挺直俊秀,睫毛很長很漂亮,眸子沉澱出一望無垠的墨色,又仿佛是一泓沉靜無波的湖水,連風也無法吹起一絲波瀾。
他似乎感覺到了她的注目,將目光收回來,眸色愈發黝沉,隔了一會兒才開口:“要準備物理競賽,而且到外地集訓。”
姬菲迎又是一怔:“整個高三、一整年都這樣嗎?”
他看著她,沒有回答,濃黑的劍眉卻蹙了起來,仿佛是在麵對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俊逸的五官幾乎被漸漸變濃的暮色完全淹沒,連同眸子裏折射出來的淺淺的光芒,也似乎在暮色中失去了軌跡。
顧正宇見程釋不回答,便替他解釋:“差不多了。冬令營寒假才結束,他們第二個學期也不用回來上課,而且那時基本都確定保送的大學了。”
原來是這樣。
她早就應該想到了。
他一直在忙物理競賽,平時那麽多課都不用上,注定是搞競賽的料,走的路自然也與眾不同。
他是省隊的一員,自然要去外地集訓和比賽——就像她在接下來的暑假要去外省參加計算機競賽一樣。
她跟他是同班同學,他能出去比賽為學校爭光是一件十分值得高興的事,在過去兩年的時間裏,他也是這麽過來的,可是為什麽她的心裏會覺得難受?
空氣似乎停止了流動,呼吸也仿佛在在周圍擴散的氣流中凝結。
姬菲迎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吸進去的氧氣在肺部裏翻滾攪動著,堵住了氣管。
一瞬間心裏有點茫然,找不到可以安然落地的點,大腦什麽也無法思考,也不知道應該思考什麽內容。
過了幾秒,她扯起嘴角:“高三一整年都不用上課,那豈不是很爽?”
他隻是抿了抿削薄的嘴唇:“嗯。”
隻有這一個字。
此後,再無聲息。
姬菲迎升高三前,媽媽就向上級申請調回了z市工作,照顧女兒的生活起居。
晚上姬菲迎回到家,看到媽媽在鞋櫃上留了一張便箋紙,說下去附近的超市買東西。
姬菲迎走進房間打開電腦玩了一會兒遊戲,接著到計算機競賽的論壇看了幾個帖子,無聊之下點開z中的主頁。
學校網頁的主色調是舒服的淡藍色,主頁羅列著幾條重量級的新聞,最上麵幾條都是競賽喜報,置頂的鏈接是此前不久全省計算機競賽的相關報道,她的名字赫然列在標題中。
看到列表中的“物理競賽”四個字,姬菲迎忍不住按下鼠標左鍵進入鏈接頁麵,一讀才發現是今年1月份的新聞,上麵有去年9月舉行的全國物理競賽的詳細報道,還有對三個獲獎學生的簡介,其中占據最大版麵的就是獲得含金量最重的一等獎的高二9班的程釋。
姬菲迎對著電腦看了幾分鍾,然後關機,走到客廳打開電視機看新聞。
媽媽從超市回來的時候,看到姬菲迎盤膝坐在沙發上看報紙,神情有些心不在焉。
媽媽將買回來的食物和飲料放進冰箱,一邊收拾東西一邊說:“阿迎,爸爸明天來z市,想跟你一起吃個飯,你看看是中午吃還是晚上吃,等一下給爸爸打個電話。”
“哦。”
姬菲迎應了一聲,視線在報紙上挪過來又挪過去,忽然抬起頭問:“媽媽,你去嗎?”
媽媽不禁仔細審視姬菲迎的神情——平時她是不會這麽問的。
她跟前夫離婚多年,前夫在y市工作,每次來z市都會抽空跟女兒見麵,她一般不參與兩父女之間的活動。女兒每次跟爸爸見完麵回來都很開心,沒有任何不快,還常向她轉述談話的內容。
有時對著女兒,她不是不愧疚的。
姬家在故鄉很有名望,她嫁給前夫時,家族裏的人都說她嫁了一個好歸宿。前夫的研究所工作繁忙,她又是事業型的女人,夫妻倆聚少離多,即使生了女兒也無法把這段婚姻維持到最後。後來跟前夫離婚,她更加想爭口氣,也許因為這樣的緣故,對女兒的照顧就疏漏了。
所幸女兒很懂事,什麽都不用她操心,也很理解她的工作。妹妹也幫了不少忙,在她留駐希臘期間經常來看望女兒。
“我去幹嘛?你跟爸爸好好聊一聊。你不是很久沒看到爸爸了嗎?”媽媽說。
“嗯。我就問一問。”姬菲迎翻到報紙的另一麵。
媽媽停下手上的活,走到姬菲迎旁邊坐下,關切地問:“阿迎,怎麽了?是不是學校裏發生了什麽事?”
姬菲迎將報紙疊起來放好,認真地問:“媽媽,如果我在國內讀大學的話,以後是不是要非常努力、成績非常突出才有可能去國外的一流大學讀碩士?”
媽媽一怔,愧疚地說:“這個媽媽也不是很清楚,但是如果你直接在國外讀本科然後再申請碩士應該會比在國內讀大學容易很多。”
“哦。”
媽媽伸手撫上姬菲迎的頭,“怎麽突然問這個?”之前她也有想過讓女兒出國讀預科,女兒當時一口拒絕,她便再也沒提這件事了。
姬菲迎揚揚手裏的報紙:“沒有,剛好這篇報道在講留學的事,我問一問。”她在閱覽室基本都是看自然科學類的雜誌,很少看這方麵的內容。
“你不想在國外讀本科?”
“我想在國內讀完本科再出去。”
“你想去哪所學校?”在女兒的教育問題上,她這個做媽媽的確實失職了,而且落後了一大截。
“麻省理工。”
媽媽先是一愣,隨即露出一抹笑,“不管你的決定是什麽,媽媽都支持你。”
過了一會兒,媽媽又攬了攬她的肩膀,溫聲說道:“爸爸對這些比較清楚,明天你跟爸爸好好聊一聊,好不好?”
“嗯,好。”
作者有話要說:冒著被磚頭砸死的危險更新。
為防徹底被砸死,解釋幾句話:
我曾經說過,雖然程釋和蕭寒都是搞競賽的,但是他們兩個人是非常不一樣的。
蕭寒那種漫不經心和不喜歡受條條框框束縛的性格,決定了他對化學競賽隻是淺嚐輒止。在這方麵上,他跟黎墨是有些相似,甚至比黎墨灑脫。
而程釋則是很嚴謹的人,天生就是搞競賽的料,注定了會一路走下去。他的競賽之路比蕭寒和黎墨都要長。
所以,現階段隻能這樣。
蕭寒受父母影響比較大,在感情方麵目標很明確,而程釋的性格比較冷,所以現階段的故事,隻能這麽個樣子。
另:這個星期要趕《穿過雲層思念的味道》的更新,《等到霧靄散去的那一天》暫停更新一個星期,請追文的讀者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