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
僧格林沁中了張宗禹的疲敵之計,在高樓寨一帶決戰,結果僧軍被十萬眾包圍在黃河夾河套裏,而又誘降僧軍部將作內應,僧軍大敗。《僧格林沁之死》第十章有描述。/ny3uqf
三更時分,號角響起,僧格林沁提刀上馬,對已集合好的部隊發出命令。
雖然這才是初夏的天氣,但在黃河岸邊,還有股股涼風吹過。對於身強力壯的士兵來說,這種天氣並沒有什麽不適,但對於多少天來疲於奔命的僧格林沁的將士們,卻有點象受到風霜襲擊,個個縮緊了肩膀,打不起精神。
僧格林沁麵色發黃,本來壯壯實實的他,現在卻顯得非常疲弱。55歲的他。頭發已出現銀絲,飽經風霜的臉上現出一道道紴紋,不時還咳嗽一聲。
他提著先皇賞賜給他的那把納庫尼素光刀,深知自身的使命,不自覺地揮著那把神刀,在空中劃了一個圓,頓時讓滿身的熱血沸騰起來,那血液裏,流淌著草原英雄的勇猛和對皇上的效忠,一時間,他趕走了滿身的疲勞,強打著精神,盡量顯露出他平時英武的神色。
他來到集合成群的的親兵麵前,狠狠地咳嗽了一聲,這是不言而喻的命令,讓大家注意力集中,聚精會神,挺起腰杆,彰顯出科爾沁草原雄師的本色。
那是一片空曠的河灘平地,他站在一處高高的墳包上,他可以看到一隊隊整齊的馬隊。一列列方陣步兵,一杆杆各色戰旗,河風呼呼地吹著,戰旗獵獵。發出奇怪的聲響。
此時,僧格林沁從墳包上走了下來,他邁著堅實的步子,步子不快,跨度很大,來到士兵中間。
他不說話。用威嚴的目光審視著每一位士兵的表情,他緊握著拳頭,走到每一位士兵麵前,都用同一個動作,在那些士兵的肩窩裏捶一下,這種無聲的舉動,代表著安慰、鼓勵、和獎賞。士兵們則雙腳並立,挺胸抬頭,以示禮儀。
僧格林沁滿意地回到那座墳包上。
僧王爺說:“各位將士,我的雄鷹們。效忠皇上的時候到了。多少天來,你們跟著我南跑北奔,煞是辛苦,我也心痛。好在立功的時候就要到了,撚賊張宗禹、賴文光、任化幫現在就聚集在前方黃河岸邊,背水與我一戰。咱們隻要一鼓作氣,就可以將他們全部消滅,將他們趕到黃河裏喂魚去!”
眾將官和士兵們也舉起手中的刀矛,振臂高呼:“趕撚賊到黃河,讓他們喂魚去!”
僧格林沁見他的官兵士氣高昂,很是高興,又說:“曹州知府已給咱們殺了500頭豬,500頭羊,就等著給咱們慶功哩,現在咱們就進發。取下張總愚諸賊首的腦袋,喝咱的慶功酒!”
一聲令下,隊伍浩浩蕩蕩地就出發了。
雖說昨晚休息了一會兒,又吃了一頓飽飯,但數日追剿的疲勞根本就沒有恢複。士兵們當著僧格林沁的麵,強打精神呼了幾句口號,但一行軍,瞌睡就來了。騎兵一打盹,從馬上摔了下來。步兵則後撞前前撞後的不時發生矛盾,影響前進。僧格林沁強打精神,提馬韁繩的手依然發抖,還是得用布條纏住,不致於韁繩脫落。為了加快速度,他令各路人馬派監軍巡視,發現有掉隊者,輕則杖責,重則就地立斬。這一命令下達,士兵們才又將疲倦嚇走了,跟著僧王爺冒死地往前奔。
隊伍開始出發了。
桂三和他的隊伍跟著僧格林沁快步前進,隻一會兒,就有幾位士兵體力不支而暈倒。
桂三吩咐給那幾位士兵灌水,讓幾位身體強壯的士兵挽扶他們前進。
桂三的士兵大都是他的河南老鄉,見他們體力不支,便把自己的馬牽過來,讓給士兵來騎。士兵們一片怨言,說:“拖成這個熊樣,莫說去與撚軍拚命,就是去捉一隻雞,也沒有那力氣了。”還有的說:“跟不上隊是死,到了陣上也是死,不如反了算了,誰稀罕吃他僧妖老兒的軍糧!”
桂三聽了弟兄們的埋怨,說:“說話小心點兒,莫叫僧格林沁的親兵聽到了。”
一位士兵說:“到這時候了還怕個*!咋著不是個死?誰來我給誰一刀!”
桂三將眼一瞪:“我的話你也不聽嗎?”
那位士兵才不聲響了。
早在五月上旬,撚軍便由汶上以西的哀家口西渡運河,分路進入範縣、濮州、開州、菏澤、鄆城等地相互聯絡,準備聯合起來消滅僧格林沁。
當張宗禹、賴文光發現高樓寨一帶的地形後,就決定在這裏與僧格林沁進行決戰。但他們的意圖也很快被僧格林沁發覺。為了迷惑僧軍,各路撚軍又分兵幾路輪流對僧軍襲擾,讓僧格林沁在外圍轉圈子,直到將僧軍拖得筋疲力盡,他們才又開始向菏澤集結。一時間,撚軍刀槍如林,人馬如蟻,不見其際。
撚軍將士們互相鼓勵,“前有黃河,後有追兵,若戰後北,則全軍覆沒,無一能生還者,不如拚死向前。”
在張宗禹、賴文光的精心策劃下,他們製定了周密的作戰計劃。首先以人數壓倒僧格林沁。僧格林沁有三萬精兵,六千騎兵,兩萬四千步兵,他又調魯、豫軍及湘軍淮軍餘部支援,但那些援軍都在數百裏之外,鞭長莫及,隻要撚軍速戰速決,在人數上還是撚軍占優勢。因為參加戰鬥的不止是張、賴、任部,他們還又聯絡了邱遠才、範汝增、牛宏升、陳大喜、李蘊泰、宋景詩等各部,總兵力達十萬之眾。其二,他們為僧王爺選擇了一個葬身之地。這就是高樓寨。
原來,這高樓寨位於黃河西岸,荷澤縣城西北。這裏河汊縱橫,柳林密布。村莊交錯,地形十分複雜。而這裏又長期活躍著山東農民起義軍,有著優越的群眾基礎,有利於隱蔽部隊,設下埋伏,這對於僧王爺的騎兵而言是絕地。而對於撚軍來說則是活穴。其三,張宗禹、賴文光利用僧王爺的燥性。僧王爺勇有餘,卻智不足。數月以來,讓撚軍牽著鼻子走,僧王爺想決戰,撚軍卻偏不與他決戰,氣怒交加的僧王爺隻知道死死追趕,卻不懂得疲軍難以取勝之理。
解元集,距荷澤僅有八裏之遙,距高樓寨也就二、三裏路。
僧格林沁帶著他的軍隊趕到解元集的時候。天巳大亮。僧軍前鋒正往前奔,冷不防,傳來一聲炮響,為首的僧兵被打翻馬下,頭上被打了一個血窟窿,倒地後就死去了。幾個受傷的兵士捂著流血的傷口。在地上滾來滾去。
僧軍受阻,與張宗禹終於接上了火,血戰終於來到了身邊。
僧格林沁得到前鋒秉報,冷笑一聲,說:“好,果然不出本王所料,張宗禹、賴文光就在這裏等死吧。”
張宗禹也早巳在這裏作好了充分地準備,他安排的部他是在這裏專門迎敵的,隻是幾支打遊擊的輕騎。
他們與僧軍接上火之後,便開始大聲呼喊。聲音如雷。可是,撚軍的呐喊震天,卻光見他們打雷,就不見他們下雨。
他們躲著僧軍的炮火和衝殺,以保護自己的安全為目的。能殺則殺,不能殺則跑。
僧格林沁見狀,指著後撤的撚軍大笑:“哈哈,都說張宗禹用兵如神,外號小閻王,我看也是空有虛名,草寇就是草寇,怎敵我大清天軍?”說罷,他就指揮著陳國瑞、成保直取解元集,然後乘勝追擊,他大喊道:“把撚賊全部趕進黃河!”
於是,僧軍上下一齊呼喊:“把撚賊走趕進黃河!”
此時,撚軍又派出三百多人的隊伍,迎戰僧格林沁,一接上火,撚軍便嚇得哭爹叫娘,直往後退,又爭先恐後地搶著去渡黃河。
僧格林沁見狀,不知是當,反而喜出望外,大聲叫著:“什麽撚軍,一群窮賊而已,殺這些糟兵,如刀砍豆腐渣。我的英雄們,快快向高樓寨追殺,取了張宗禹賴文光的首級,我奏請皇上為你們請功!”
一聲令下,僧格林沁的騎兵、步兵揮著黃底黑字的龍旗,分左中右三路,直往高樓寨衝殺而來。隻一會兒的功夫,前鋒已進入了高樓寨,很是順當。
可是,占領了寨子,卻不見撚軍一兵一卒,這個勝利怎麽就這麽容易地得來了?
僧格林沁正懷疑著,忽聽一連三聲炮響,卻見路邊蘆葦層中,莊稼地裏,野樹林裏,漫山遍野,人潮如蟻,撚軍各路殺將過來。一時間,黃沙飛騰,狼煙四起,炮聲連天,鼓角齊鳴,殺聲震天。
原來,張宗禹見僧格林沁上了鉤,便與賴文光、任柱等各部按照商量好的作戰計劃,分路合圍。撚軍們軍舞大刀長柔,疾步如電,對著僧軍人馬猛殺猛砍。僧格林沁這才知道自己中了撚軍的套子,急令用炮火轟。可受地形限製,到處是蘆葦、樹叢,撚軍隱在其中作戰,槍炮怎使得開?僧格林沁急得頭上冒汗,又令騎兵猛衝,可這裏到處是沼澤地,馬隊根本無法行使。張宗禹見僧格林沁走投無路,便指揮人馬,割斷僧格林沁的左右路,將僧格林沁裏裏外外圍了個好幾層,包了個厚皮大餃子。
見勢不妙,僧格林沁隻得邊打邊退。
不遠處有一個村子,名叫葭密寨,僧格林沁隻得帶著他那被打散的餘部,退至在葭密寨中。
見僧格林沁成了甕中之鱉,為了減少傷亡,又讓他跑不了,張宗禹就令撚軍們圍著葭密寨挖城壕子,與村周邊河汊子相連,將僧軍困死在寨中。
葭密寨內,百姓們早已轉移,糧無一粒,雞鴨牛羊也都被百姓們移走,隻是一座空寨。跑了兩天一夜,士兵們所帶幹糧也所剩無幾,麵對眼前局勢,僧王爺依然不服輸。反而脾氣更大了。
中軍大帳中,僧王爺氣得抽出他那皇上親授的“納庫尼素光”刀,一刀砍下一個桌角:“山東、河南巡府該殺!”砍了一刀,還不解氣。又來一刀,砍下了方桌的又一角:“曾國藩,皇上這麽器重你,你卻對皇上進行軟抗,你該碎屍萬段!”
部將陳國瑞、成保見王爺發了脾氣,急忙下跪:“王爺。罪將作戰不力,願聽王爺發落!”
僧格林沁將眼一瞪:“給我起來,你們這是啥意思?豫魯兩省發兵遲緩,湘軍淮軍見死不救,我一位皇上欽差大臣,還不興說他們一個不字?幹你們什麽事了?你們都發落了,我還靠誰打仗?”
陳國瑞和成保急忙起來,不知說什麽好,也不知道該怎樣安慰王爺。他們知道,王爺是科爾沁草原上的英雄。英雄是英勇無敵的。可眼前這位英雄卻被張宗禹一幫撚賊算計得天衣無縫,困在這被沼澤地圍著的葭密寨子裏,這叫有勇無謀啊,是愚蠢的英雄啊,這樣的英雄也是天下少有啊。但知道王爺是死要麵子的人,不敢亂說一字。否則無名火發到自己頭上,命也保不住了。
還是陳國瑞眼色活絡,說:“王爺,咱被困在這裏,並不一定就是失敗。隻是象你說的,魯豫兩省的兵馬沒有按照你的命令進展過來,湘軍淮軍本身仗著有曾國藩撐腰,壓根兒就不與咱配合作戰,如果都嚴格執行了你的命令,他們在高樓寨外圍對撚賊進行包剿。王爺你帶著我們分三路在中間開花,莫說他十萬撚賊,就是二十萬,也免不了到黃河裏喂大鯉魚去!”
聽了陳國瑞一番話,曾王爺氣消了些。但依然對眼前的現實不屑一顧,對陳國瑞說:“你跟撚賊打交道最長,你的部眾也有不少是撚賊投誠過來的,誰能衝出去,將我的命令傳給山東、河南各軍,讓他們加速向高樓寨靠攏,我再重整旗鼓,殺他個裏外不留。”
聽王爺這一說,陳國瑞說,我有一個部將,他對這一帶熟悉,讓他派人,定能成命。
僧格林沁問:“誰?”
“桂三。”
“你說的就是前二年投誠的紅槍會首領?”
“正是,他現在是我部一位遊擊,他們手下有不少就是這一帶的農民,讓他選派其中幹將,送封信是沒有問題的。”
“好,那就將此事交給他辦,但不能辦敗了。”
“那當然。”
不一會兒,桂三來到了僧格林沁麵前。
“見過王爺。”桂三跪拜行禮。
“快快起來吧,說說正事。”
僧格林沁審視著桂三,當年他的紅槍會被他招安時,他就專門召見過他,給了他遊擊一職,跟隨著僧軍南征北戰。桂三作戰勇敢,又對撚軍情況熟悉,多次大戰取得勝利,都少不了桂三的影子,雖然大功都讓僧王爺身邊的人得了,桂三也從不嫉妒,依然默默效忠著王爺,無任何怨言。
“桂三,你知道,咱們的局勢不好,被撚賊圍在這河套裏了,馬匹用不上,身手使不開,決戰遇到了困難,而山東軍和河南軍又在外圍不知這裏發生的情況,交給你一個大任,你敢不敢為之?”
桂三說:“王爺,我這條命就是你給的,我一直想找報效王爺的機會,但都沒能實現,你說是什麽事吧,桂三萬死不辭。“
僧格林沁說:“在咱們隊伍裏,熟悉這一帶地形的人不多,熟悉撚賊情況的也不多,你是河南本地人,你原來領導的紅槍會也在這一帶打仗,我想派你穿過撚賊的重圍,給山東軍和河南軍送一封信,讓他們加速支援我們,你看行不行?”
“王爺,這事雖說有點風險,但對於我來說是小菜一碟,放心吧王爺,我能完成。”
一聽桂三答應得如此利落,便板起了臉,說:“軍中之言,不能兒戲。張宗禹、賴文光圍了十萬之眾,你怎麽能小菜一碟?說說你怎麽個送法?”
桂三一時說不出來,隻說:“我說小菜一碟隻是想讓王爺放心,我也知道突出重圍難上加難,王爺你這些天勞累過度,在下實不忍心讓你再為此擔心,反正我桂三會拚死去完成王爺之命的。”
“到這個時候了。你若一點把都沒有,我還派你去幹什麽?派你去送死?那我不又少了一員將?你說你這次去有多少勝算?”
桂三想了想,說:“一半吧。”
“既然你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還派你去弄啥?算了。下去吧。”
桂三正要起來,陳國瑞對桂三使了個眼色,讓他長跪不起,對王爺說:“王爺,雖說是一半的把握,但也不是不可一試。事在人為,失敗了,就失了一員將,若是成功了呢?不就可以解我之圍嗎?”
僧格林沁聽陳國瑞說得也似乎有點道理,便揮了揮手,說:“好好,國瑞你出的好主意,你去安排他辦去吧。”
天漸漸地黑透了。
撚軍與僧軍在葭密寨形成了對峙的局麵,隨著黑夜的來臨,原野一片寂靜。看不出要打大仗的樣子。
就在這時候,忽見有個三個人影從寨子裏翻了出來。隻見為三人背負腰刀,一身短打,體輕如燕。三人過了圍寨,又涉水過了圍壕,剛要上路。忽從路邊樹林中閃出數十位撚軍,雙手持矛,直指三人心窩。三人中,為首的是正是桂三。
桂三見狀,命手下二位不要反抗,說:“各位大哥,別誤會了,我們三位是來投梁王的,煩請各位帶我等去見梁王。”
撚軍頭領聽桂三這一說,便說:“那好。下了他們的腰刀,將眼睛蒙起來。”
於是,兩位撚軍分別將三人的腰刀取下,將三人綁了,又蒙上他們的眼睛。就由撚軍戰士牽著三人,向張宗禹大帳走來。
張宗禹正與賴文光、任化幫研究著圍攻計策,就聽帳外稟報桂三求見,三人抬不約而同地起頭來,感到有點蹊蹺,待將桂三等三人帶進帳內,才看到果然是撚軍叛將桂三。
桂三向張宗禹麵前一跪:“梁王,桂三有罪,今日特來向梁王請罪來了。”
張宗禹啊了一聲,說:“人各有誌,不可強求。既然你不願跟著撚軍幹,要到僧王爺手下當官,咱也攔不住,現在要決戰了,你還是回你的營房吧,咱在戰場上說話。”
桂三哭了,說:“梁王你也是知道我桂三的,我想跟著僧妖幹嗎?要不是為了我的三是百多號人馬,龜孫才去聽任僧格林沁老兒的招降呢?雉河集保衛戰戰敗,撚軍被僧格林沁老兒打得七零八落,我上千人的隊伍死得還剩三百,僧格林沁將我圍在碾子莊,揚言不歸降大清,就要殺個精光。跟我幹的這些弟兄,不光有我的族親,更有我的鄉親,他們跟著我參加紅槍會,又加入撚軍同盟,為的是有一天能夠有口飯吃,有二畝地種,沒想到全部送死。送死就送死,出來拉杆子,頭早就別在褲腰帶上了,死了也沒有啥。可這三百號人,上有老下有小啊,死了他一人,害了他一家。所以,為了保護這三百號人的性命,我才改了主意,決定暫時在僧格林沁老兒的屋簷下先低低頭,等待時機,東山再起。”
“這麽說你投靠僧格林沁還有理了?”
任化幫最恨這樣的反反複複的小人,說:“梁王,不要聽他胡言亂語,他這一套早在肚子裏編好了,誰信呢?現在看著撚軍圍住了僧軍大營,才出來逃命,殺了他算了,省得留下後患。”
賴文光說:“且慢。”他轉過身來問桂三:“桂三,你來投靠梁王,光憑三寸不爛之舌恐怕過不去吧,天下就你一個人精,大家都是傻子嗎?”
桂三不認得賴文光,隻說:“你這位爺說得對,我當然不能空著手來見梁王。”
張宗禹問:“那你帶的什麽禮物,說好了勉你一死。”
於是,桂三從中掏出一張草圖和兩封僧王爺的親筆信。草圖上畫的是僧軍的人馬住址,兵力狀況。兩封親筆信是分別寫給河南巡府張之萬和山東巡府丁寶楨的求救信。
張宗禹與賴文光與任化幫分別看了,才相信桂三確有投誠的誠意。這才讓他起來,給他三位立坐。
張宗禹與賴文光、任化幫私下議了一番,然後說:“好,桂三。既然你真心投靠撚軍,那我可就給你說句真話:我交你辦一件事,你敢嗎?”
桂三當即說:“梁王,你收下我。你就是我的主子,我這一百多斤也就是你的了。你說啥事,就是上刀山,下火海,我桂三要是眨巴一下眼皮,那就不是娘養出來的!”
“那好。你現在就立即回頭,到我們進攻的時候你裏應外合,滅了僧格林沁,我重重對你有賞。”
一聽說還要讓他回營,桂三心中有些不爽,但又不能表露出來。剛剛在僧格林沁麵前大話都說過了,現在還要回去,並且作為撚軍內應,這不等於將一隻羊放進狼窩裏嗎?想是這樣想,卻又不敢不聽。眼前的形勢他也清清楚楚。這一仗僧格林沁是敗定了,全軍履沒不是沒有可能。僧軍雖說是精銳之師,但拖得疲勞不堪已敗象顯露,撚軍十萬之眾重重包圍,不要說戰,就是撚軍個個伸著頭讓你殺也要累死你。
拿定了主意。桂三說:“梁王,三位爺,你們盡管放心,你說吧,咋著幹,我聽你們的。”
在撚軍與僧軍的交界處,各有雙方的士兵把守著,忽然間,寨子外忽然傳來喊殺聲。
隻聽撚軍的陣營裏人聲嘈雜,喊殺聲陣陣。還有亂哄哄的火把閃耀。火光中,隻見有一個矯健的人影,揮舞著長刀,與撚軍將士廝殺。
“有奸細,快快捉拿僧妖派來的奸細!”這喊聲也驚動了僧營。
“是桂將軍。是桂將軍,他被撚賊發現了!”僧軍士兵都在寨牆之內,持著兵器,卻不敢上前,眼見著桂三與眾撚士兵廝殺,心急如焚,卻又幫不上忙。
“桂將軍往這邊跑!”
僧軍士兵呼喊著,讓他靠近僧營寨門。
火光中,隻見桂三越戰越勇,一連砍倒好幾個追在他身後的撚軍士兵,這才脫了身,疾速跑到僧營寨門外,僧軍打開寨門將桂三接了進去。
陳國瑞與桂三來到清軍大營。
桂三向僧格林沁稟報說:“外麵撚賊如蟻,我們三人出寨,沿著河道的蘆葦層走,還是被賊發現,三人死了兩個,求救的書信也被賊截獲,罪將無能,願聽王爺發落。”
僧格林沁一聽這話,將怨氣向陳國瑞發來:“都是你出的好主意,弄巧成掘,現在撚賊已知道我等需要救兵,還不布陣阻擋?都給我滾!我不想見到你們!”
僧格林沁氣惱交加,失去了理智。
陳國瑞等一群部將被罵出去之後,僧王爺越想越氣,越想越窩囊。進攻不能,退守無路,又丟不起朝廷重臣的麵子,便一個勁兒地喝酒,一碗一碗,喝一碗將碗一摔,喝一碗將碗一摔,隻喝得酩酊大醉,地下一片狼藉,才算安靜下來。
蒙朧中,僧格林沁覺得身子一輕,就飛了起來,一直飛到雲端,接著就飛到了養心殿。慈禧太後見僧王爺來了,格外高興,問他:“撚賊都滅了嗎?我知道,你僧王爺出馬,不是一個頂倆,而是馬到成功,大清江山可就指望你這樣的忠臣了。”僧格林沁一跪,哭了:“太後,罪臣無能啊,皇上和太後對罪臣如此器重,可沒想到撚賊那麽狡猾,臣現在被撚賊圍住了,臣不能破賊,辜負太後有期望了,臣不配你送我的這一副龍鳳寶珠,臣特來奉還了。”說著,從腰下解開一對龍鳳寶珠。說起這對寶珠,還是僧格林沁剛被重新啟用時,慈禧太後單獨召見他時,親自贈送給他的。那當兒,鹹豐皇上還在重病之中,慈禧心疼皇上,盼望著僧王爺能馬到成功,早日把撚子滅了,國內之事平息了,皇上心情自然會好起來,病情也許就會好轉。慈禧對僧王爺說:“僧親王既是皇上親戚,咱也就不必繞彎子說廢話了。皇上委你重任,你知道是為啥麽?”僧格林沁回答說:“為了消滅撚賊,保我大清江山。”慈禧將眼睛一閉,忽而又睜開眼來,說:“我知道你僧王爺勇猛無敵,可大清江山光靠勇猛還不行啊。所以,執掌江山,咱光靠咱滿蒙是不行的,咱就不能不用漢人。毛子一鬧,又不得不讓曾國藩出山,可毛子還未壓下去,湘軍己發展到三十萬,光曾國藩自己統領的軍隊就達十二萬。有了兵權,說話就硬,不敢得罪,照此下去。皇上說話還有屁用?中國自古就是漢人統治的天下,咱大清現在統治漢人,可在咱皇親國戚之中除了會拉弓射箭,吃喝玩樂,還會幹什麽,能找幾個國家棟梁?洋人欺負咱。以後漢人也要欺負咱啊!皇上心事怎能不重啊!六王爺一個人怎能撐得了那麽多事?所以,掃平賊寇,全都托付給你了。”慈禧動情的一番話,也讓僧王爺萬分激動,他再次起身,給慈禧太後深施一禮:“皇上和太後如此器重卑職,卑職就是萬死,也絕不辜負皇恩。太後為我撐腰,我總要為太後爭氣,不掃平撚賊。我決不回來!”慈禧見僧格林沁如此表態,轉身對站在一旁的小安子說:“小安子,把我的那對龍鳳玉佩拿來。”小安子“喳”一聲,轉身進了內室,取出一龍一鳳兩顆玉珠配成的玉佩,說:“這是先王留下的寶物。今個兒送給你送行的禮物吧!”僧格林沁急忙下跪:“謝太後賞賜,隻是臣尚未出征,無功受祿,實實不敢。”“小安子,快扶僧王起來。僧王這一去,出生入死,南征北剿,受盡磨難,送你這個小玩藝兒還不應該?快快收下吧。”
此時,慈禧見僧格林沁要還那對玉佩。很是生氣,正要發火,卻聽見一陣哭聲。
這時候,僧格林沁醒了。
原來是自己喝醉了酒,睡著了。做了一個怪夢。手中還摸著那對龍鳳玉珠,汗津津的。
帳外哭聲一片,僧格林沁心中再次生火:“哭個鳥,是發喪呀?我僧王爺還沒死呢!都給我進來!”
僧格林沁這一喊,外麵進來十幾位部將,有左右翼長、各路總兵,桂三也夾在其中。為首的是陳國瑞、成保、何健鼇,他們從帳外躬身進帳,在僧王爺麵前跪倒一片,哭著說:“王爺,咱們突圍吧,天亮以後可就晚了。”
這步棋錯不錯,僧格林沁心裏當然明白,可他在部將麵前什麽時候錯過?原來的部署是決戰,決戰是什麽意思,是對等的兩軍陣營,是不分勝負的開始。而對於僧軍來說,決戰卻又是另一番意思,那就是勝利,就是徹底消滅撚匪,就是結束大清十幾年來的內亂。對於僧王爺來說,就是皇袍加身,官升幾級,對部下士兵來說,就是加級的加級,賞銀的賞銀,過享福的日子。可才幾天的功夫,決戰變成了突圍,局勢一反一正調了個個兒,這話實在難說,這命令也實在難下,
這麵子實在是難以挽回。唉,吐出去的吐沫,再彎下腰舔起來,這味道是啥味的?還不如死了呢。其實,死倒是無所謂,科爾沁草原上的英雄,哪個怕死?隻是名聲不好聽啊?隻是眼前還死不成啊?若是就這樣用皇上賜的納庫尼素光刀一抹脖子,朝臣該怎麽議論?還不是罵他個怕死鬼?落得個懼陣的罪名?
正當僧格林沁騎虎難下之時,他看到了自己的這班愛將,跪在自己麵前,心裏也是一軟,不覺淚水流了下來。多少年來,這些將士跟著他南征北剿,吃盡苦頭,隻說是滅了撚賊,奏請皇上給他們加官晉爵,讓他們也過兩天享清福的日子,哪知今日裏反被撚賊重重包圍,如虎入籠,如魚吞鉤。一場血戰下來,誰能保證不死不俘不傷?想到這兒,僧王爺伏下身來,一一將諸將扶起,說:“諸位愛將,你們都是我的左膀右臂,跟著我,你們吃苦了。你們無負於我,我卻有負與你們,說吧,你們有什麽想法,本王爺聽你們的。”
陳國瑞起來,抹了一臉的鼻涕,說:“王爺,俺們跟著你南征北戰,出生入死,也不是一年半載了。俺跟著王爺,啥苦都不怕,萬死也值得。隻是眼前被撚賊圍得水泄不通,如此下去後果不堪設想。俺們若是死了,無非一介草木,可王爺您若是有了不測,大清江山就少了一位重臣,無論如何,俺要保你出去。隻要你王爺在,僧軍鐵騎依然能馳騁天下,賊躲得了初一,總躲不過十五,大清江山才會有保啊!”
僧格林沁聽了,似有所動,卻沉默不語。成保又接著說:“王爺不必計較眼前一戰,勝敗乃兵家常事,隻要我們能突圍出去。張宗禹、賴文光、任化幫這些賊首還是要死在咱的刀下。”
僧格林沁這才長歎了一聲,說:“你們說得都有理,先前我曾令丁寶楨率領軍西進,現在我與撚賊都接上火了。卻聽不到魯軍的動靜,是我失算還是有人保存實力?如果他丁大人昨日從山東靠攏荷澤,豫軍從西麵進軍曹州,我軍從正麵主攻,撚賊還往哪裏跑?”
陳國瑞說:“王爺你說得極是,你這一計當然是妙計。隻是魯軍、豫軍沒能及進趕到。我們就形成孤軍作戰,這一戰就是敗了,也不再你王爺,而是在豫魯兩軍行動遲緩,壞了我們的大計。可眼前卻不是討論這個的時候,咱不能就這樣死在撚賊手裏,突圍出去後再說別的。”
僧格林沁揉了揉他那略有腫脹的眼泡,一疙瘩眼屎粘在了手背上。他說:“眾將領的心我明白了,我也想改變眼前的局麵,可怎麽個改法?一句突圍。這命是好下,如何個突法?走什麽路線,兵力怎麽擺布?你們都想過沒有?”
見僧格林沁終於有了鬆口的話,眾將官才敢放開膽量獻計獻策。
此時,桂三也不顧自己的官職小,卻大膽地第一個進言。桂三說:“王爺。罪將說兩句該殺頭的話,反正我這頭也是王爺保住未砍的,說錯了將頭再砍下來就是了。”
僧格林沁見其他主將都不敢說話,一個小小的遊擊冒冒失失地搶在前頭,心裏不悅,若是在平時,他早就會厲聲喝斥了,可今天不同往日,隻是表現出有點不耐煩:“有話快快說,什麽時候了。還如此羅嗦。”
於是,桂三說:“王爺,我要說的是退賊是實不可能,撚賊十萬之眾,圍住咱這彈丸之地。咱這三萬兵馬,又有力使不上,怎個退法?據罪將所探,撚賊正在寨門外突擊挖土壕,現在尚未挖好,我們衝殺過去還有機會。否則,等過了今夜,他們將土壕挖好了,咱的人馬輜重都過不去,就隻能等待他們來進攻了。就是他們不進攻,咱這好幾萬人,龜縮在這一個小小的村子裏,糧草不夠,水也不夠,灶也不夠,吃住都不行,不出三天,軍心自亂,那不等於白白讓撚賊討了個不打自勝的便宜嗎?”
眾將聽了,都說桂三說得有理,再次給僧格林沁磕頭:“王爺,別憂慮了,快按桂三說得辦吧。”
僧格林沁又長長地出了一口氣,說:“好,既然你們都要突圍本王就聽你們的,咱們就突圍吧。怎麽突?你們有什麽好辦法?”
陳國瑞說:“突圍成功的關鍵是打頭陣的,隻要衝出一條血路,後麵才能得以施展,末將……”
話未落音,桂三搶先往王爺麵前一跪,說:“陳將軍是王爺的翼長,是僧軍的主將,不能讓陳將軍冒險。不才桂三的三百人馬,全是過去的紅槍隊,與撚賊共同練兵,深熟撚賊戰法,又在本地活動過,地形熟悉。罪將剛剛又出營送信未果,卻知道撚賊的外部情況,罪將願打衝鋒,將罪立功!”
桂三的舉動,感動了僧王爺。剛剛還對他的冒失有些反感,現在卻覺得關鍵時刻見人心,他沒想到這樣一個叛將,倒是對自己如此忠心。桂三的舉動,也感動了眾將官。想想看,打先鋒隻是衝衝殺殺的麽,打先鋒是送死啊?可在今天這種險惡的形勢下,若沒有敢於獻身的人先去送死,後麵的力量必然也就保不住,在這關鍵時刻,桂三高風亮節,英雄啊。
僧格林沁親手將桂三扶起,親手瀉滿了一碗酒,端給桂三:“我的好將軍啊,喝下這碗酒吧,大清江山有救了,哈哈,大清江山有救了哇!”
此時,已到了午夜三更時分,僧格林沁開始整頓兵馬準備突圍。突圍的方案是:打開寨門,由桂三率三百騎往外猛衝,陳國瑞隨後用炮火助威,成保則帶領人馬為僧王護駕,何建鼇剛負責斷後。
一切準備停當,隻等僧王爺發令。此時,僧格林沁拖著疲倦的身子翻身上馬。這馬是一匹白馬,外號小白龍,與張宗禹騎的那匹千裏駒同是一個訓馬師所訓,都是純種的伊犁馬,不光膘肥體壯,耐力也驚人,跑起來特快,而且十分忠於主人。當初,這兩匹馬在太平天國裏服役,為天王洪秀全備用馬匹。因撚軍與太平軍合並作戰,撚軍首領大漢盟主張樂行被天王洪秀全封為渥王,便將小白龍贈送與張樂行,千裏駒贈送給了張宗禹。僧格林沁破了雉河集,張樂行被殺,見小白龍是一匹難得的好馬,僧格林沁便將它作為自己的坐騎。此時,僧王爺來到了小白龍身邊,成保見僧王爺這副疲憊的樣子,就扶僧王爺上馬。僧王爺瞪了成保一眼,那意思是說,怎麽啦?我上不了這馬麽?成保被僧王爺一瞪,明白了他的意思,知趣地後退一步,由僧王爺自個上馬。隻見僧王爺牽住馬僵繩,就側身上馬。可僧王爺剛一跨馬蹬,卻聽到不遠處傳來千裏駒的灰灰叫聲,小白龍立即就驚了起來,馬是極靈的動物,更何況這馬是名師所訓,已達到精靈的程度。於是,就見小白龍極度地興奮,它知道多年失散的夥伴就在眼前,迫切地要衝過去見自己的夥伴。於是,就見小白龍直要往前衝。僧格林沁已上了馬背,見小白龍這個樣子,便狠抽了它一鞭子,又勒住了馬韁。可僧格林沁的動作並沒有控製住小白龍,隻見它雙蹄騰空,後足直立,同樣發出灰灰叫聲,僧王爺在馬背上還未坐穩,便被那馬掀翻在地。
“王爺,王爺!”成保等士兵一齊叫著將僧格林沁扶起,僧格林沁依然將他們擋在一邊,科爾沁草原上的騎手,什麽樣的烈馬沒見過?還怕小白龍發脾氣嗎?於是,他又甩了小白龍一鞭子,一惱之下,也來了精神和力氣,一縱身,便又穩穩地騎在了小白龍的背上。隻見他抽出那把納庫尼素光刀一揮,高聲喊道:“眾將官,撚賊騙我進入這險惡之地,是因為他們無拒大清之力,才使出這惡術奸計。我三萬鐵騎,都是皇上威武之師,何懼其雕蟲小計,今日隻要衝出重圍,破賊之日就在眼前,隻要眾將官拚死向前,撚賊絕不是咱們的對手。現在我下令,衝出重圍!”
僧格林沁中了張宗禹的疲敵之計,在高樓寨一帶決戰,結果僧軍被十萬眾包圍在黃河夾河套裏,而又誘降僧軍部將作內應,僧軍大敗。《僧格林沁之死》第十章有描述。/ny3uqf
三更時分,號角響起,僧格林沁提刀上馬,對已集合好的部隊發出命令。
雖然這才是初夏的天氣,但在黃河岸邊,還有股股涼風吹過。對於身強力壯的士兵來說,這種天氣並沒有什麽不適,但對於多少天來疲於奔命的僧格林沁的將士們,卻有點象受到風霜襲擊,個個縮緊了肩膀,打不起精神。
僧格林沁麵色發黃,本來壯壯實實的他,現在卻顯得非常疲弱。55歲的他。頭發已出現銀絲,飽經風霜的臉上現出一道道紴紋,不時還咳嗽一聲。
他提著先皇賞賜給他的那把納庫尼素光刀,深知自身的使命,不自覺地揮著那把神刀,在空中劃了一個圓,頓時讓滿身的熱血沸騰起來,那血液裏,流淌著草原英雄的勇猛和對皇上的效忠,一時間,他趕走了滿身的疲勞,強打著精神,盡量顯露出他平時英武的神色。
他來到集合成群的的親兵麵前,狠狠地咳嗽了一聲,這是不言而喻的命令,讓大家注意力集中,聚精會神,挺起腰杆,彰顯出科爾沁草原雄師的本色。
那是一片空曠的河灘平地,他站在一處高高的墳包上,他可以看到一隊隊整齊的馬隊。一列列方陣步兵,一杆杆各色戰旗,河風呼呼地吹著,戰旗獵獵。發出奇怪的聲響。
此時,僧格林沁從墳包上走了下來,他邁著堅實的步子,步子不快,跨度很大,來到士兵中間。
他不說話。用威嚴的目光審視著每一位士兵的表情,他緊握著拳頭,走到每一位士兵麵前,都用同一個動作,在那些士兵的肩窩裏捶一下,這種無聲的舉動,代表著安慰、鼓勵、和獎賞。士兵們則雙腳並立,挺胸抬頭,以示禮儀。
僧格林沁滿意地回到那座墳包上。
僧王爺說:“各位將士,我的雄鷹們。效忠皇上的時候到了。多少天來,你們跟著我南跑北奔,煞是辛苦,我也心痛。好在立功的時候就要到了,撚賊張宗禹、賴文光、任化幫現在就聚集在前方黃河岸邊,背水與我一戰。咱們隻要一鼓作氣,就可以將他們全部消滅,將他們趕到黃河裏喂魚去!”
眾將官和士兵們也舉起手中的刀矛,振臂高呼:“趕撚賊到黃河,讓他們喂魚去!”
僧格林沁見他的官兵士氣高昂,很是高興,又說:“曹州知府已給咱們殺了500頭豬,500頭羊,就等著給咱們慶功哩,現在咱們就進發。取下張總愚諸賊首的腦袋,喝咱的慶功酒!”
一聲令下,隊伍浩浩蕩蕩地就出發了。
雖說昨晚休息了一會兒,又吃了一頓飽飯,但數日追剿的疲勞根本就沒有恢複。士兵們當著僧格林沁的麵,強打精神呼了幾句口號,但一行軍,瞌睡就來了。騎兵一打盹,從馬上摔了下來。步兵則後撞前前撞後的不時發生矛盾,影響前進。僧格林沁強打精神,提馬韁繩的手依然發抖,還是得用布條纏住,不致於韁繩脫落。為了加快速度,他令各路人馬派監軍巡視,發現有掉隊者,輕則杖責,重則就地立斬。這一命令下達,士兵們才又將疲倦嚇走了,跟著僧王爺冒死地往前奔。
隊伍開始出發了。
桂三和他的隊伍跟著僧格林沁快步前進,隻一會兒,就有幾位士兵體力不支而暈倒。
桂三吩咐給那幾位士兵灌水,讓幾位身體強壯的士兵挽扶他們前進。
桂三的士兵大都是他的河南老鄉,見他們體力不支,便把自己的馬牽過來,讓給士兵來騎。士兵們一片怨言,說:“拖成這個熊樣,莫說去與撚軍拚命,就是去捉一隻雞,也沒有那力氣了。”還有的說:“跟不上隊是死,到了陣上也是死,不如反了算了,誰稀罕吃他僧妖老兒的軍糧!”
桂三聽了弟兄們的埋怨,說:“說話小心點兒,莫叫僧格林沁的親兵聽到了。”
一位士兵說:“到這時候了還怕個*!咋著不是個死?誰來我給誰一刀!”
桂三將眼一瞪:“我的話你也不聽嗎?”
那位士兵才不聲響了。
早在五月上旬,撚軍便由汶上以西的哀家口西渡運河,分路進入範縣、濮州、開州、菏澤、鄆城等地相互聯絡,準備聯合起來消滅僧格林沁。
當張宗禹、賴文光發現高樓寨一帶的地形後,就決定在這裏與僧格林沁進行決戰。但他們的意圖也很快被僧格林沁發覺。為了迷惑僧軍,各路撚軍又分兵幾路輪流對僧軍襲擾,讓僧格林沁在外圍轉圈子,直到將僧軍拖得筋疲力盡,他們才又開始向菏澤集結。一時間,撚軍刀槍如林,人馬如蟻,不見其際。
撚軍將士們互相鼓勵,“前有黃河,後有追兵,若戰後北,則全軍覆沒,無一能生還者,不如拚死向前。”
在張宗禹、賴文光的精心策劃下,他們製定了周密的作戰計劃。首先以人數壓倒僧格林沁。僧格林沁有三萬精兵,六千騎兵,兩萬四千步兵,他又調魯、豫軍及湘軍淮軍餘部支援,但那些援軍都在數百裏之外,鞭長莫及,隻要撚軍速戰速決,在人數上還是撚軍占優勢。因為參加戰鬥的不止是張、賴、任部,他們還又聯絡了邱遠才、範汝增、牛宏升、陳大喜、李蘊泰、宋景詩等各部,總兵力達十萬之眾。其二,他們為僧王爺選擇了一個葬身之地。這就是高樓寨。
原來,這高樓寨位於黃河西岸,荷澤縣城西北。這裏河汊縱橫,柳林密布。村莊交錯,地形十分複雜。而這裏又長期活躍著山東農民起義軍,有著優越的群眾基礎,有利於隱蔽部隊,設下埋伏,這對於僧王爺的騎兵而言是絕地。而對於撚軍來說則是活穴。其三,張宗禹、賴文光利用僧王爺的燥性。僧王爺勇有餘,卻智不足。數月以來,讓撚軍牽著鼻子走,僧王爺想決戰,撚軍卻偏不與他決戰,氣怒交加的僧王爺隻知道死死追趕,卻不懂得疲軍難以取勝之理。
解元集,距荷澤僅有八裏之遙,距高樓寨也就二、三裏路。
僧格林沁帶著他的軍隊趕到解元集的時候。天巳大亮。僧軍前鋒正往前奔,冷不防,傳來一聲炮響,為首的僧兵被打翻馬下,頭上被打了一個血窟窿,倒地後就死去了。幾個受傷的兵士捂著流血的傷口。在地上滾來滾去。
僧軍受阻,與張宗禹終於接上了火,血戰終於來到了身邊。
僧格林沁得到前鋒秉報,冷笑一聲,說:“好,果然不出本王所料,張宗禹、賴文光就在這裏等死吧。”
張宗禹也早巳在這裏作好了充分地準備,他安排的部他是在這裏專門迎敵的,隻是幾支打遊擊的輕騎。
他們與僧軍接上火之後,便開始大聲呼喊。聲音如雷。可是,撚軍的呐喊震天,卻光見他們打雷,就不見他們下雨。
他們躲著僧軍的炮火和衝殺,以保護自己的安全為目的。能殺則殺,不能殺則跑。
僧格林沁見狀,指著後撤的撚軍大笑:“哈哈,都說張宗禹用兵如神,外號小閻王,我看也是空有虛名,草寇就是草寇,怎敵我大清天軍?”說罷,他就指揮著陳國瑞、成保直取解元集,然後乘勝追擊,他大喊道:“把撚賊全部趕進黃河!”
於是,僧軍上下一齊呼喊:“把撚賊走趕進黃河!”
此時,撚軍又派出三百多人的隊伍,迎戰僧格林沁,一接上火,撚軍便嚇得哭爹叫娘,直往後退,又爭先恐後地搶著去渡黃河。
僧格林沁見狀,不知是當,反而喜出望外,大聲叫著:“什麽撚軍,一群窮賊而已,殺這些糟兵,如刀砍豆腐渣。我的英雄們,快快向高樓寨追殺,取了張宗禹賴文光的首級,我奏請皇上為你們請功!”
一聲令下,僧格林沁的騎兵、步兵揮著黃底黑字的龍旗,分左中右三路,直往高樓寨衝殺而來。隻一會兒的功夫,前鋒已進入了高樓寨,很是順當。
可是,占領了寨子,卻不見撚軍一兵一卒,這個勝利怎麽就這麽容易地得來了?
僧格林沁正懷疑著,忽聽一連三聲炮響,卻見路邊蘆葦層中,莊稼地裏,野樹林裏,漫山遍野,人潮如蟻,撚軍各路殺將過來。一時間,黃沙飛騰,狼煙四起,炮聲連天,鼓角齊鳴,殺聲震天。
原來,張宗禹見僧格林沁上了鉤,便與賴文光、任柱等各部按照商量好的作戰計劃,分路合圍。撚軍們軍舞大刀長柔,疾步如電,對著僧軍人馬猛殺猛砍。僧格林沁這才知道自己中了撚軍的套子,急令用炮火轟。可受地形限製,到處是蘆葦、樹叢,撚軍隱在其中作戰,槍炮怎使得開?僧格林沁急得頭上冒汗,又令騎兵猛衝,可這裏到處是沼澤地,馬隊根本無法行使。張宗禹見僧格林沁走投無路,便指揮人馬,割斷僧格林沁的左右路,將僧格林沁裏裏外外圍了個好幾層,包了個厚皮大餃子。
見勢不妙,僧格林沁隻得邊打邊退。
不遠處有一個村子,名叫葭密寨,僧格林沁隻得帶著他那被打散的餘部,退至在葭密寨中。
見僧格林沁成了甕中之鱉,為了減少傷亡,又讓他跑不了,張宗禹就令撚軍們圍著葭密寨挖城壕子,與村周邊河汊子相連,將僧軍困死在寨中。
葭密寨內,百姓們早已轉移,糧無一粒,雞鴨牛羊也都被百姓們移走,隻是一座空寨。跑了兩天一夜,士兵們所帶幹糧也所剩無幾,麵對眼前局勢,僧王爺依然不服輸。反而脾氣更大了。
中軍大帳中,僧王爺氣得抽出他那皇上親授的“納庫尼素光”刀,一刀砍下一個桌角:“山東、河南巡府該殺!”砍了一刀,還不解氣。又來一刀,砍下了方桌的又一角:“曾國藩,皇上這麽器重你,你卻對皇上進行軟抗,你該碎屍萬段!”
部將陳國瑞、成保見王爺發了脾氣,急忙下跪:“王爺。罪將作戰不力,願聽王爺發落!”
僧格林沁將眼一瞪:“給我起來,你們這是啥意思?豫魯兩省發兵遲緩,湘軍淮軍見死不救,我一位皇上欽差大臣,還不興說他們一個不字?幹你們什麽事了?你們都發落了,我還靠誰打仗?”
陳國瑞和成保急忙起來,不知說什麽好,也不知道該怎樣安慰王爺。他們知道,王爺是科爾沁草原上的英雄。英雄是英勇無敵的。可眼前這位英雄卻被張宗禹一幫撚賊算計得天衣無縫,困在這被沼澤地圍著的葭密寨子裏,這叫有勇無謀啊,是愚蠢的英雄啊,這樣的英雄也是天下少有啊。但知道王爺是死要麵子的人,不敢亂說一字。否則無名火發到自己頭上,命也保不住了。
還是陳國瑞眼色活絡,說:“王爺,咱被困在這裏,並不一定就是失敗。隻是象你說的,魯豫兩省的兵馬沒有按照你的命令進展過來,湘軍淮軍本身仗著有曾國藩撐腰,壓根兒就不與咱配合作戰,如果都嚴格執行了你的命令,他們在高樓寨外圍對撚賊進行包剿。王爺你帶著我們分三路在中間開花,莫說他十萬撚賊,就是二十萬,也免不了到黃河裏喂大鯉魚去!”
聽了陳國瑞一番話,曾王爺氣消了些。但依然對眼前的現實不屑一顧,對陳國瑞說:“你跟撚賊打交道最長,你的部眾也有不少是撚賊投誠過來的,誰能衝出去,將我的命令傳給山東、河南各軍,讓他們加速向高樓寨靠攏,我再重整旗鼓,殺他個裏外不留。”
聽王爺這一說,陳國瑞說,我有一個部將,他對這一帶熟悉,讓他派人,定能成命。
僧格林沁問:“誰?”
“桂三。”
“你說的就是前二年投誠的紅槍會首領?”
“正是,他現在是我部一位遊擊,他們手下有不少就是這一帶的農民,讓他選派其中幹將,送封信是沒有問題的。”
“好,那就將此事交給他辦,但不能辦敗了。”
“那當然。”
不一會兒,桂三來到了僧格林沁麵前。
“見過王爺。”桂三跪拜行禮。
“快快起來吧,說說正事。”
僧格林沁審視著桂三,當年他的紅槍會被他招安時,他就專門召見過他,給了他遊擊一職,跟隨著僧軍南征北戰。桂三作戰勇敢,又對撚軍情況熟悉,多次大戰取得勝利,都少不了桂三的影子,雖然大功都讓僧王爺身邊的人得了,桂三也從不嫉妒,依然默默效忠著王爺,無任何怨言。
“桂三,你知道,咱們的局勢不好,被撚賊圍在這河套裏了,馬匹用不上,身手使不開,決戰遇到了困難,而山東軍和河南軍又在外圍不知這裏發生的情況,交給你一個大任,你敢不敢為之?”
桂三說:“王爺,我這條命就是你給的,我一直想找報效王爺的機會,但都沒能實現,你說是什麽事吧,桂三萬死不辭。“
僧格林沁說:“在咱們隊伍裏,熟悉這一帶地形的人不多,熟悉撚賊情況的也不多,你是河南本地人,你原來領導的紅槍會也在這一帶打仗,我想派你穿過撚賊的重圍,給山東軍和河南軍送一封信,讓他們加速支援我們,你看行不行?”
“王爺,這事雖說有點風險,但對於我來說是小菜一碟,放心吧王爺,我能完成。”
一聽桂三答應得如此利落,便板起了臉,說:“軍中之言,不能兒戲。張宗禹、賴文光圍了十萬之眾,你怎麽能小菜一碟?說說你怎麽個送法?”
桂三一時說不出來,隻說:“我說小菜一碟隻是想讓王爺放心,我也知道突出重圍難上加難,王爺你這些天勞累過度,在下實不忍心讓你再為此擔心,反正我桂三會拚死去完成王爺之命的。”
“到這個時候了。你若一點把都沒有,我還派你去幹什麽?派你去送死?那我不又少了一員將?你說你這次去有多少勝算?”
桂三想了想,說:“一半吧。”
“既然你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還派你去弄啥?算了。下去吧。”
桂三正要起來,陳國瑞對桂三使了個眼色,讓他長跪不起,對王爺說:“王爺,雖說是一半的把握,但也不是不可一試。事在人為,失敗了,就失了一員將,若是成功了呢?不就可以解我之圍嗎?”
僧格林沁聽陳國瑞說得也似乎有點道理,便揮了揮手,說:“好好,國瑞你出的好主意,你去安排他辦去吧。”
天漸漸地黑透了。
撚軍與僧軍在葭密寨形成了對峙的局麵,隨著黑夜的來臨,原野一片寂靜。看不出要打大仗的樣子。
就在這時候,忽見有個三個人影從寨子裏翻了出來。隻見為三人背負腰刀,一身短打,體輕如燕。三人過了圍寨,又涉水過了圍壕,剛要上路。忽從路邊樹林中閃出數十位撚軍,雙手持矛,直指三人心窩。三人中,為首的是正是桂三。
桂三見狀,命手下二位不要反抗,說:“各位大哥,別誤會了,我們三位是來投梁王的,煩請各位帶我等去見梁王。”
撚軍頭領聽桂三這一說,便說:“那好。下了他們的腰刀,將眼睛蒙起來。”
於是,兩位撚軍分別將三人的腰刀取下,將三人綁了,又蒙上他們的眼睛。就由撚軍戰士牽著三人,向張宗禹大帳走來。
張宗禹正與賴文光、任化幫研究著圍攻計策,就聽帳外稟報桂三求見,三人抬不約而同地起頭來,感到有點蹊蹺,待將桂三等三人帶進帳內,才看到果然是撚軍叛將桂三。
桂三向張宗禹麵前一跪:“梁王,桂三有罪,今日特來向梁王請罪來了。”
張宗禹啊了一聲,說:“人各有誌,不可強求。既然你不願跟著撚軍幹,要到僧王爺手下當官,咱也攔不住,現在要決戰了,你還是回你的營房吧,咱在戰場上說話。”
桂三哭了,說:“梁王你也是知道我桂三的,我想跟著僧妖幹嗎?要不是為了我的三是百多號人馬,龜孫才去聽任僧格林沁老兒的招降呢?雉河集保衛戰戰敗,撚軍被僧格林沁老兒打得七零八落,我上千人的隊伍死得還剩三百,僧格林沁將我圍在碾子莊,揚言不歸降大清,就要殺個精光。跟我幹的這些弟兄,不光有我的族親,更有我的鄉親,他們跟著我參加紅槍會,又加入撚軍同盟,為的是有一天能夠有口飯吃,有二畝地種,沒想到全部送死。送死就送死,出來拉杆子,頭早就別在褲腰帶上了,死了也沒有啥。可這三百號人,上有老下有小啊,死了他一人,害了他一家。所以,為了保護這三百號人的性命,我才改了主意,決定暫時在僧格林沁老兒的屋簷下先低低頭,等待時機,東山再起。”
“這麽說你投靠僧格林沁還有理了?”
任化幫最恨這樣的反反複複的小人,說:“梁王,不要聽他胡言亂語,他這一套早在肚子裏編好了,誰信呢?現在看著撚軍圍住了僧軍大營,才出來逃命,殺了他算了,省得留下後患。”
賴文光說:“且慢。”他轉過身來問桂三:“桂三,你來投靠梁王,光憑三寸不爛之舌恐怕過不去吧,天下就你一個人精,大家都是傻子嗎?”
桂三不認得賴文光,隻說:“你這位爺說得對,我當然不能空著手來見梁王。”
張宗禹問:“那你帶的什麽禮物,說好了勉你一死。”
於是,桂三從中掏出一張草圖和兩封僧王爺的親筆信。草圖上畫的是僧軍的人馬住址,兵力狀況。兩封親筆信是分別寫給河南巡府張之萬和山東巡府丁寶楨的求救信。
張宗禹與賴文光與任化幫分別看了,才相信桂三確有投誠的誠意。這才讓他起來,給他三位立坐。
張宗禹與賴文光、任化幫私下議了一番,然後說:“好,桂三。既然你真心投靠撚軍,那我可就給你說句真話:我交你辦一件事,你敢嗎?”
桂三當即說:“梁王,你收下我。你就是我的主子,我這一百多斤也就是你的了。你說啥事,就是上刀山,下火海,我桂三要是眨巴一下眼皮,那就不是娘養出來的!”
“那好。你現在就立即回頭,到我們進攻的時候你裏應外合,滅了僧格林沁,我重重對你有賞。”
一聽說還要讓他回營,桂三心中有些不爽,但又不能表露出來。剛剛在僧格林沁麵前大話都說過了,現在還要回去,並且作為撚軍內應,這不等於將一隻羊放進狼窩裏嗎?想是這樣想,卻又不敢不聽。眼前的形勢他也清清楚楚。這一仗僧格林沁是敗定了,全軍履沒不是沒有可能。僧軍雖說是精銳之師,但拖得疲勞不堪已敗象顯露,撚軍十萬之眾重重包圍,不要說戰,就是撚軍個個伸著頭讓你殺也要累死你。
拿定了主意。桂三說:“梁王,三位爺,你們盡管放心,你說吧,咋著幹,我聽你們的。”
在撚軍與僧軍的交界處,各有雙方的士兵把守著,忽然間,寨子外忽然傳來喊殺聲。
隻聽撚軍的陣營裏人聲嘈雜,喊殺聲陣陣。還有亂哄哄的火把閃耀。火光中,隻見有一個矯健的人影,揮舞著長刀,與撚軍將士廝殺。
“有奸細,快快捉拿僧妖派來的奸細!”這喊聲也驚動了僧營。
“是桂將軍。是桂將軍,他被撚賊發現了!”僧軍士兵都在寨牆之內,持著兵器,卻不敢上前,眼見著桂三與眾撚士兵廝殺,心急如焚,卻又幫不上忙。
“桂將軍往這邊跑!”
僧軍士兵呼喊著,讓他靠近僧營寨門。
火光中,隻見桂三越戰越勇,一連砍倒好幾個追在他身後的撚軍士兵,這才脫了身,疾速跑到僧營寨門外,僧軍打開寨門將桂三接了進去。
陳國瑞與桂三來到清軍大營。
桂三向僧格林沁稟報說:“外麵撚賊如蟻,我們三人出寨,沿著河道的蘆葦層走,還是被賊發現,三人死了兩個,求救的書信也被賊截獲,罪將無能,願聽王爺發落。”
僧格林沁一聽這話,將怨氣向陳國瑞發來:“都是你出的好主意,弄巧成掘,現在撚賊已知道我等需要救兵,還不布陣阻擋?都給我滾!我不想見到你們!”
僧格林沁氣惱交加,失去了理智。
陳國瑞等一群部將被罵出去之後,僧王爺越想越氣,越想越窩囊。進攻不能,退守無路,又丟不起朝廷重臣的麵子,便一個勁兒地喝酒,一碗一碗,喝一碗將碗一摔,喝一碗將碗一摔,隻喝得酩酊大醉,地下一片狼藉,才算安靜下來。
蒙朧中,僧格林沁覺得身子一輕,就飛了起來,一直飛到雲端,接著就飛到了養心殿。慈禧太後見僧王爺來了,格外高興,問他:“撚賊都滅了嗎?我知道,你僧王爺出馬,不是一個頂倆,而是馬到成功,大清江山可就指望你這樣的忠臣了。”僧格林沁一跪,哭了:“太後,罪臣無能啊,皇上和太後對罪臣如此器重,可沒想到撚賊那麽狡猾,臣現在被撚賊圍住了,臣不能破賊,辜負太後有期望了,臣不配你送我的這一副龍鳳寶珠,臣特來奉還了。”說著,從腰下解開一對龍鳳寶珠。說起這對寶珠,還是僧格林沁剛被重新啟用時,慈禧太後單獨召見他時,親自贈送給他的。那當兒,鹹豐皇上還在重病之中,慈禧心疼皇上,盼望著僧王爺能馬到成功,早日把撚子滅了,國內之事平息了,皇上心情自然會好起來,病情也許就會好轉。慈禧對僧王爺說:“僧親王既是皇上親戚,咱也就不必繞彎子說廢話了。皇上委你重任,你知道是為啥麽?”僧格林沁回答說:“為了消滅撚賊,保我大清江山。”慈禧將眼睛一閉,忽而又睜開眼來,說:“我知道你僧王爺勇猛無敵,可大清江山光靠勇猛還不行啊。所以,執掌江山,咱光靠咱滿蒙是不行的,咱就不能不用漢人。毛子一鬧,又不得不讓曾國藩出山,可毛子還未壓下去,湘軍己發展到三十萬,光曾國藩自己統領的軍隊就達十二萬。有了兵權,說話就硬,不敢得罪,照此下去。皇上說話還有屁用?中國自古就是漢人統治的天下,咱大清現在統治漢人,可在咱皇親國戚之中除了會拉弓射箭,吃喝玩樂,還會幹什麽,能找幾個國家棟梁?洋人欺負咱。以後漢人也要欺負咱啊!皇上心事怎能不重啊!六王爺一個人怎能撐得了那麽多事?所以,掃平賊寇,全都托付給你了。”慈禧動情的一番話,也讓僧王爺萬分激動,他再次起身,給慈禧太後深施一禮:“皇上和太後如此器重卑職,卑職就是萬死,也絕不辜負皇恩。太後為我撐腰,我總要為太後爭氣,不掃平撚賊。我決不回來!”慈禧見僧格林沁如此表態,轉身對站在一旁的小安子說:“小安子,把我的那對龍鳳玉佩拿來。”小安子“喳”一聲,轉身進了內室,取出一龍一鳳兩顆玉珠配成的玉佩,說:“這是先王留下的寶物。今個兒送給你送行的禮物吧!”僧格林沁急忙下跪:“謝太後賞賜,隻是臣尚未出征,無功受祿,實實不敢。”“小安子,快扶僧王起來。僧王這一去,出生入死,南征北剿,受盡磨難,送你這個小玩藝兒還不應該?快快收下吧。”
此時,慈禧見僧格林沁要還那對玉佩。很是生氣,正要發火,卻聽見一陣哭聲。
這時候,僧格林沁醒了。
原來是自己喝醉了酒,睡著了。做了一個怪夢。手中還摸著那對龍鳳玉珠,汗津津的。
帳外哭聲一片,僧格林沁心中再次生火:“哭個鳥,是發喪呀?我僧王爺還沒死呢!都給我進來!”
僧格林沁這一喊,外麵進來十幾位部將,有左右翼長、各路總兵,桂三也夾在其中。為首的是陳國瑞、成保、何健鼇,他們從帳外躬身進帳,在僧王爺麵前跪倒一片,哭著說:“王爺,咱們突圍吧,天亮以後可就晚了。”
這步棋錯不錯,僧格林沁心裏當然明白,可他在部將麵前什麽時候錯過?原來的部署是決戰,決戰是什麽意思,是對等的兩軍陣營,是不分勝負的開始。而對於僧軍來說,決戰卻又是另一番意思,那就是勝利,就是徹底消滅撚匪,就是結束大清十幾年來的內亂。對於僧王爺來說,就是皇袍加身,官升幾級,對部下士兵來說,就是加級的加級,賞銀的賞銀,過享福的日子。可才幾天的功夫,決戰變成了突圍,局勢一反一正調了個個兒,這話實在難說,這命令也實在難下,
這麵子實在是難以挽回。唉,吐出去的吐沫,再彎下腰舔起來,這味道是啥味的?還不如死了呢。其實,死倒是無所謂,科爾沁草原上的英雄,哪個怕死?隻是名聲不好聽啊?隻是眼前還死不成啊?若是就這樣用皇上賜的納庫尼素光刀一抹脖子,朝臣該怎麽議論?還不是罵他個怕死鬼?落得個懼陣的罪名?
正當僧格林沁騎虎難下之時,他看到了自己的這班愛將,跪在自己麵前,心裏也是一軟,不覺淚水流了下來。多少年來,這些將士跟著他南征北剿,吃盡苦頭,隻說是滅了撚賊,奏請皇上給他們加官晉爵,讓他們也過兩天享清福的日子,哪知今日裏反被撚賊重重包圍,如虎入籠,如魚吞鉤。一場血戰下來,誰能保證不死不俘不傷?想到這兒,僧王爺伏下身來,一一將諸將扶起,說:“諸位愛將,你們都是我的左膀右臂,跟著我,你們吃苦了。你們無負於我,我卻有負與你們,說吧,你們有什麽想法,本王爺聽你們的。”
陳國瑞起來,抹了一臉的鼻涕,說:“王爺,俺們跟著你南征北戰,出生入死,也不是一年半載了。俺跟著王爺,啥苦都不怕,萬死也值得。隻是眼前被撚賊圍得水泄不通,如此下去後果不堪設想。俺們若是死了,無非一介草木,可王爺您若是有了不測,大清江山就少了一位重臣,無論如何,俺要保你出去。隻要你王爺在,僧軍鐵騎依然能馳騁天下,賊躲得了初一,總躲不過十五,大清江山才會有保啊!”
僧格林沁聽了,似有所動,卻沉默不語。成保又接著說:“王爺不必計較眼前一戰,勝敗乃兵家常事,隻要我們能突圍出去。張宗禹、賴文光、任化幫這些賊首還是要死在咱的刀下。”
僧格林沁這才長歎了一聲,說:“你們說得都有理,先前我曾令丁寶楨率領軍西進,現在我與撚賊都接上火了。卻聽不到魯軍的動靜,是我失算還是有人保存實力?如果他丁大人昨日從山東靠攏荷澤,豫軍從西麵進軍曹州,我軍從正麵主攻,撚賊還往哪裏跑?”
陳國瑞說:“王爺你說得極是,你這一計當然是妙計。隻是魯軍、豫軍沒能及進趕到。我們就形成孤軍作戰,這一戰就是敗了,也不再你王爺,而是在豫魯兩軍行動遲緩,壞了我們的大計。可眼前卻不是討論這個的時候,咱不能就這樣死在撚賊手裏,突圍出去後再說別的。”
僧格林沁揉了揉他那略有腫脹的眼泡,一疙瘩眼屎粘在了手背上。他說:“眾將領的心我明白了,我也想改變眼前的局麵,可怎麽個改法?一句突圍。這命是好下,如何個突法?走什麽路線,兵力怎麽擺布?你們都想過沒有?”
見僧格林沁終於有了鬆口的話,眾將官才敢放開膽量獻計獻策。
此時,桂三也不顧自己的官職小,卻大膽地第一個進言。桂三說:“王爺。罪將說兩句該殺頭的話,反正我這頭也是王爺保住未砍的,說錯了將頭再砍下來就是了。”
僧格林沁見其他主將都不敢說話,一個小小的遊擊冒冒失失地搶在前頭,心裏不悅,若是在平時,他早就會厲聲喝斥了,可今天不同往日,隻是表現出有點不耐煩:“有話快快說,什麽時候了。還如此羅嗦。”
於是,桂三說:“王爺,我要說的是退賊是實不可能,撚賊十萬之眾,圍住咱這彈丸之地。咱這三萬兵馬,又有力使不上,怎個退法?據罪將所探,撚賊正在寨門外突擊挖土壕,現在尚未挖好,我們衝殺過去還有機會。否則,等過了今夜,他們將土壕挖好了,咱的人馬輜重都過不去,就隻能等待他們來進攻了。就是他們不進攻,咱這好幾萬人,龜縮在這一個小小的村子裏,糧草不夠,水也不夠,灶也不夠,吃住都不行,不出三天,軍心自亂,那不等於白白讓撚賊討了個不打自勝的便宜嗎?”
眾將聽了,都說桂三說得有理,再次給僧格林沁磕頭:“王爺,別憂慮了,快按桂三說得辦吧。”
僧格林沁又長長地出了一口氣,說:“好,既然你們都要突圍本王就聽你們的,咱們就突圍吧。怎麽突?你們有什麽好辦法?”
陳國瑞說:“突圍成功的關鍵是打頭陣的,隻要衝出一條血路,後麵才能得以施展,末將……”
話未落音,桂三搶先往王爺麵前一跪,說:“陳將軍是王爺的翼長,是僧軍的主將,不能讓陳將軍冒險。不才桂三的三百人馬,全是過去的紅槍隊,與撚賊共同練兵,深熟撚賊戰法,又在本地活動過,地形熟悉。罪將剛剛又出營送信未果,卻知道撚賊的外部情況,罪將願打衝鋒,將罪立功!”
桂三的舉動,感動了僧王爺。剛剛還對他的冒失有些反感,現在卻覺得關鍵時刻見人心,他沒想到這樣一個叛將,倒是對自己如此忠心。桂三的舉動,也感動了眾將官。想想看,打先鋒隻是衝衝殺殺的麽,打先鋒是送死啊?可在今天這種險惡的形勢下,若沒有敢於獻身的人先去送死,後麵的力量必然也就保不住,在這關鍵時刻,桂三高風亮節,英雄啊。
僧格林沁親手將桂三扶起,親手瀉滿了一碗酒,端給桂三:“我的好將軍啊,喝下這碗酒吧,大清江山有救了,哈哈,大清江山有救了哇!”
此時,已到了午夜三更時分,僧格林沁開始整頓兵馬準備突圍。突圍的方案是:打開寨門,由桂三率三百騎往外猛衝,陳國瑞隨後用炮火助威,成保則帶領人馬為僧王護駕,何建鼇剛負責斷後。
一切準備停當,隻等僧王爺發令。此時,僧格林沁拖著疲倦的身子翻身上馬。這馬是一匹白馬,外號小白龍,與張宗禹騎的那匹千裏駒同是一個訓馬師所訓,都是純種的伊犁馬,不光膘肥體壯,耐力也驚人,跑起來特快,而且十分忠於主人。當初,這兩匹馬在太平天國裏服役,為天王洪秀全備用馬匹。因撚軍與太平軍合並作戰,撚軍首領大漢盟主張樂行被天王洪秀全封為渥王,便將小白龍贈送與張樂行,千裏駒贈送給了張宗禹。僧格林沁破了雉河集,張樂行被殺,見小白龍是一匹難得的好馬,僧格林沁便將它作為自己的坐騎。此時,僧王爺來到了小白龍身邊,成保見僧王爺這副疲憊的樣子,就扶僧王爺上馬。僧王爺瞪了成保一眼,那意思是說,怎麽啦?我上不了這馬麽?成保被僧王爺一瞪,明白了他的意思,知趣地後退一步,由僧王爺自個上馬。隻見僧王爺牽住馬僵繩,就側身上馬。可僧王爺剛一跨馬蹬,卻聽到不遠處傳來千裏駒的灰灰叫聲,小白龍立即就驚了起來,馬是極靈的動物,更何況這馬是名師所訓,已達到精靈的程度。於是,就見小白龍極度地興奮,它知道多年失散的夥伴就在眼前,迫切地要衝過去見自己的夥伴。於是,就見小白龍直要往前衝。僧格林沁已上了馬背,見小白龍這個樣子,便狠抽了它一鞭子,又勒住了馬韁。可僧格林沁的動作並沒有控製住小白龍,隻見它雙蹄騰空,後足直立,同樣發出灰灰叫聲,僧王爺在馬背上還未坐穩,便被那馬掀翻在地。
“王爺,王爺!”成保等士兵一齊叫著將僧格林沁扶起,僧格林沁依然將他們擋在一邊,科爾沁草原上的騎手,什麽樣的烈馬沒見過?還怕小白龍發脾氣嗎?於是,他又甩了小白龍一鞭子,一惱之下,也來了精神和力氣,一縱身,便又穩穩地騎在了小白龍的背上。隻見他抽出那把納庫尼素光刀一揮,高聲喊道:“眾將官,撚賊騙我進入這險惡之地,是因為他們無拒大清之力,才使出這惡術奸計。我三萬鐵騎,都是皇上威武之師,何懼其雕蟲小計,今日隻要衝出重圍,破賊之日就在眼前,隻要眾將官拚死向前,撚賊絕不是咱們的對手。現在我下令,衝出重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