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秀爺的炮灰之路[穿書] 作者:糖醋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四月末的暮春,天氣已經漸漸變得悶熱,梁國平武關通向都城的官道之上,幾隻小雀在撲棱著翅膀在路邊閑逛著。
而就在幾個月前,這官道之上卻是戰馬奔騰,塵土飛揚,日日都有來自都城的八百裏加急密信,所言之事無非便是梁軍攻趙事宜。
高聳的城牆之上,新被派來守門的小兵悄悄打了一個哈欠,身體漸漸朝一旁歪去,旁邊的衛隊長見狀趕忙狠狠踩了他一腳,那年輕的小兵才猛地清醒,站直了身體,可是還沒多久,剛剛站直的身形又朝旁邊倒去。
衛隊長無可奈何的歎了口氣,和談的消息已經傳遍了全城,既然梁趙兩國已經偃旗息鼓,就連他這樣的老兵都難免開始懈怠,更何況是這些剛剛才被召集的新兵。
不用想也知道,此時大家心思都統統不在打仗上了,整天想的都是地裏的莊稼差不多是時候種了,曬在門口的山芋幹會不會被家裏的懶婆娘給偷吃光了,總而言之,他們不用去和趙國人拚命了,他們可以回家了。
想到這點,就連他的臉上不由露出了笑意,也就在這時,前方突然傳來一陣馬蹄聲,在一片飛揚的塵土中,遠遠可以望見,一支人馬正往這邊迎麵而來。
這樣龐大的人馬還帶著衛兵顯然不是商隊,猜想或許是從都城來哪位大人,衛隊長趕忙命令部下收起懶散的做派,自己則趕忙前去迎接。
而此時的平武城下,那支車隊也已經停止了行進,一位騎馬的青年策馬來到車隊中端的一輛馬車邊,隻聽他低頭輕聲說道:
“殿下,已經到了。”
“恩。”
馬車裏傳來一聲不鹹不淡的回應,接著,車簾被撩~開,一位少年從車裏探出頭來。
如果說此時謝枝在的話,他一定能夠在第一時間認出這車隊中兩人,一個是將趙彥拐回趙國的韓凜,一個則是本應待在趙國陽城的趙彥,而他們之所以會出現在梁國,原因隻有一個——和談。
那日的趙國朝堂之上,當趙彥提出要與梁國和談,在場的重臣沒有一個不是震驚或是憤怒的,如果不是看在他是皇帝的兒子,有幾個武將都想衝上來揍他了。
而上將軍是支持趙彥的,也不知上將軍到底是用了什麽方法,竟然讓大家在一夜之間接受了這個提議,但是,隨後的問題又來了,到底誰去和梁皇談?
趙彥想都不想就應承了,而他的下一句話則成功的把韓凜也拉下了水。
“我聽聞韓大夫曾經周遊列國,就曾去過梁國。”
韓凜十分佩服這位王子殿下的勇氣,可是一開始讓他去梁國,他是拒絕的,直到趙彥在他耳邊低聲說了一句:
“父皇,生子什麽的。”
拒絕的話在韓凜的舌頭上打了一個轉,被他自己生生的吞了回頭,對著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他隻能硬著頭皮答道:
“臣……願同殿下一起。”
蒼天為鑒!他真的隻是想在趙國做個公務員混口飯吃而已!而現在……
看著一臉得意的趙彥,韓凜突然有一種上了賊船的感覺,自從將這位殿下迎回趙國,韓凜就覺得自己的人生不再平靜了。
等到他們趕到梁國都城,對於趙國來的人,梁國表現出了極度的不友好,可幸好跟殿下和他的小命相比,梁皇顯然更喜歡那塊白來的肥肉。
當他們表示趙國願意割讓郊縣,除此之外還有馬匹,珠寶,美人奉送,梁皇和梁國眾臣先是一副不敢置信的模樣,可隨後再想想,趙國沒必要用唯一的皇子來跟他們開這樣的玩笑吧。
在確定趙國確實是要與梁國和談,而且也已經拿出了足夠的態度和誠心,梁國也不好再繼續端著架子,梁皇的態度也頓時發生了三百六十五度的轉變,
梁國的朝堂之上,當著梁國眾位大臣的麵,梁皇高度讚揚梁趙的關係,對表示趙彥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總而言之,之前的一切統統都是誤會,是陳國蓄意挑撥,而趙國對陳國的軍事製裁,梁國表示高度的支持!
打吧打吧!最好都殘了,打殘了就一口把你們都吞了!
趙彥又怎麽會不知道梁皇打的到底是什麽算盤,但是現在的一切對他來說,隻是先挽救謝枝於危難中的權宜之計,他最終的目的也隻有一個,吞並天下。
討價還價了幾天,梁趙兩國之間終於正式簽訂停戰協議,隻是在回國的路上,車隊耽誤了一些時間,眼看著天便要黑了,他們一行人隻能選擇在平武關整頓,等待第二天再出發。
梁國的平武關建於梁文王時期,當時文王得到名將武平,將其封為平武侯,而這座平武關也是由武平主持修建的,隻是文王早死,還沒等平武關修建完成便因病逝世,而武平也以反叛之罪在關前射殺。
名將雖死,這座尚未完成的關卡卻數次擋住了來自各國的鐵騎,文王之子也隨即意識到了平武關的重要之處,在他親政的第一年,他便下令將這座關卡修繕完畢,就連名字,也是直接沿用平武侯之名。
而這座平武關也從一座邊陲要塞也變成了梁國的一處並不重要的關卡,此時梁國的三十萬大軍便是駐紮這這座關卡的附近。
文王之後,幾代梁國君王勵精圖治,梁國的領土也不斷擴大,這座曾經的邊關重地也漸漸失去了其顯赫的地位,隻是作為梁國的一處交通要塞。
===
在簡單的盤問之後,衛隊長大手一揮,示意城樓上的衛兵放下吊橋讓他們通行。
“剛剛過去的是什麽人?”
待他們人馬進去,新來的小兵低聲朝衛隊長問道。
“肯定是趙國人。”衛隊長肯定的回答道,雖然那隊人穿的和普通的梁人沒有區別,但是從他們控馬的姿勢和佩戴腰刀的位置,他可以確定那群人是趙人,而且還是一群訓練有素的趙國士兵。
“趙國人?他們怎麽敢來這裏?”更奇怪的是,明明知道他們是一群趙人,衛隊長竟然會讓他們通行?
衛隊長沒有說話,隻是目送那隊車馬進城漸行漸遠,考慮著要不要把自己的這個發現上報。
第二天清晨,趙彥的那隊人馬便已經整裝準備出發了,可是他前腳剛剛出了客棧的大門,一個聲音便叫住了他。
“阿彥。”
趙彥的腳步猛的一頓,卻沒有朝聲音傳來的方向看去,事實上,他並沒有打算和出聲的那個人見麵。
並沒有聽殿下說過,他在梁國有什麽朋友啊。
聽到有人竟然直接叫出了趙彥的名諱,韓凜一邊這樣想著,一邊朝說話的人看去,隻見門外站著一位笑著的藍衣少年。
說他是少年,似乎已經不是太恰當了,那少年的年歲看起來並不比趙彥大上多少,卻已經身姿挺拔,他隻是這樣淡淡的笑著,便給人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再加上那種像是天生便擁有的從容氣度,更讓人不由自主的想要跟隨他。
沒錯,這就是傳說中的王者之氣,親兒子主角的金手指之一。
相比之下,作為反派的趙彥開火哥就不那麽占優勢了,他是氣質是森冷的,帶著桀驁不馴的戾氣,他不會用自身魅力去感化別人,更不會用假惺惺的做戲去收買人心,他隻會用行動告訴別人,誰才是他們的王,不服是吧?打到你們服為止!
所以,在最後跟隨開火哥不是被騙上賊船隻能認命的,例如韓凜這樣的,就是表麵暴躁但是其實是抖m的變~態,恩,這個以後再說。
再一次見到梁傲,再想到前世的種種,趙彥努力壓抑住了已經掀起軒然大~波的內心,平靜的微微欠身說道:
“一別多年,殿下可好。”
沒有想到再次見麵之時,趙彥的反應竟然會這麽冷淡,梁傲顯得有些黯然,他有些難過的表示道:
“阿彥,為何要對我如此生分?”說完,便幽幽的望著趙彥,一言不發。
……
被梁傲被拋棄小狗一樣的表情打敗了,趙彥艱難的吐出了一個稱呼:“大哥。”
沒錯,前世這個滅了趙國,毀了他霸業的人,正是他在異國患難與共的結義兄弟。
聽到這個稱呼,梁傲自然十分高興,他假裝沒有看到趙彥眼中的冰冷,詢問起趙彥是如何回到趙國,還順道表示了一下自己並沒有幫助到他的遺憾。
熱情,但是並不讓人討厭,最起碼在旁人看來確實是這樣。
趙彥不得不承認,梁傲確實比自己會做人,也或許就隻有他才真正清梁,這個看起來正直忠厚的梁國王子到底是怎麽樣的一種人。
對於梁傲的再三挽留,趙彥隻是冷淡又不失禮數的表示:“皇命在身,實在不敢耽誤,下次再與大哥暢談。”
待到一行人終於出了城關,趙彥就突然下令將馬車丟棄,自己翻身上了一匹戰馬。
“殿下,你的手……”
這個時候韓凜才發現,滴滴鮮血正順著趙彥緊握韁繩的手指滑落,可以想象,此刻他的手心又是怎樣鮮血淋淋的痕跡。
可趙彥卻像是渾然沒有感覺到疼痛,看著彎彎曲曲消失在地平線下的官道,他高高揚起手中的馬鞭下令道:“快馬趕去陳國邊境。”
他現在就想見到謝枝,一刻都不想再等下去了。
而就在幾個月前,這官道之上卻是戰馬奔騰,塵土飛揚,日日都有來自都城的八百裏加急密信,所言之事無非便是梁軍攻趙事宜。
高聳的城牆之上,新被派來守門的小兵悄悄打了一個哈欠,身體漸漸朝一旁歪去,旁邊的衛隊長見狀趕忙狠狠踩了他一腳,那年輕的小兵才猛地清醒,站直了身體,可是還沒多久,剛剛站直的身形又朝旁邊倒去。
衛隊長無可奈何的歎了口氣,和談的消息已經傳遍了全城,既然梁趙兩國已經偃旗息鼓,就連他這樣的老兵都難免開始懈怠,更何況是這些剛剛才被召集的新兵。
不用想也知道,此時大家心思都統統不在打仗上了,整天想的都是地裏的莊稼差不多是時候種了,曬在門口的山芋幹會不會被家裏的懶婆娘給偷吃光了,總而言之,他們不用去和趙國人拚命了,他們可以回家了。
想到這點,就連他的臉上不由露出了笑意,也就在這時,前方突然傳來一陣馬蹄聲,在一片飛揚的塵土中,遠遠可以望見,一支人馬正往這邊迎麵而來。
這樣龐大的人馬還帶著衛兵顯然不是商隊,猜想或許是從都城來哪位大人,衛隊長趕忙命令部下收起懶散的做派,自己則趕忙前去迎接。
而此時的平武城下,那支車隊也已經停止了行進,一位騎馬的青年策馬來到車隊中端的一輛馬車邊,隻聽他低頭輕聲說道:
“殿下,已經到了。”
“恩。”
馬車裏傳來一聲不鹹不淡的回應,接著,車簾被撩~開,一位少年從車裏探出頭來。
如果說此時謝枝在的話,他一定能夠在第一時間認出這車隊中兩人,一個是將趙彥拐回趙國的韓凜,一個則是本應待在趙國陽城的趙彥,而他們之所以會出現在梁國,原因隻有一個——和談。
那日的趙國朝堂之上,當趙彥提出要與梁國和談,在場的重臣沒有一個不是震驚或是憤怒的,如果不是看在他是皇帝的兒子,有幾個武將都想衝上來揍他了。
而上將軍是支持趙彥的,也不知上將軍到底是用了什麽方法,竟然讓大家在一夜之間接受了這個提議,但是,隨後的問題又來了,到底誰去和梁皇談?
趙彥想都不想就應承了,而他的下一句話則成功的把韓凜也拉下了水。
“我聽聞韓大夫曾經周遊列國,就曾去過梁國。”
韓凜十分佩服這位王子殿下的勇氣,可是一開始讓他去梁國,他是拒絕的,直到趙彥在他耳邊低聲說了一句:
“父皇,生子什麽的。”
拒絕的話在韓凜的舌頭上打了一個轉,被他自己生生的吞了回頭,對著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他隻能硬著頭皮答道:
“臣……願同殿下一起。”
蒼天為鑒!他真的隻是想在趙國做個公務員混口飯吃而已!而現在……
看著一臉得意的趙彥,韓凜突然有一種上了賊船的感覺,自從將這位殿下迎回趙國,韓凜就覺得自己的人生不再平靜了。
等到他們趕到梁國都城,對於趙國來的人,梁國表現出了極度的不友好,可幸好跟殿下和他的小命相比,梁皇顯然更喜歡那塊白來的肥肉。
當他們表示趙國願意割讓郊縣,除此之外還有馬匹,珠寶,美人奉送,梁皇和梁國眾臣先是一副不敢置信的模樣,可隨後再想想,趙國沒必要用唯一的皇子來跟他們開這樣的玩笑吧。
在確定趙國確實是要與梁國和談,而且也已經拿出了足夠的態度和誠心,梁國也不好再繼續端著架子,梁皇的態度也頓時發生了三百六十五度的轉變,
梁國的朝堂之上,當著梁國眾位大臣的麵,梁皇高度讚揚梁趙的關係,對表示趙彥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總而言之,之前的一切統統都是誤會,是陳國蓄意挑撥,而趙國對陳國的軍事製裁,梁國表示高度的支持!
打吧打吧!最好都殘了,打殘了就一口把你們都吞了!
趙彥又怎麽會不知道梁皇打的到底是什麽算盤,但是現在的一切對他來說,隻是先挽救謝枝於危難中的權宜之計,他最終的目的也隻有一個,吞並天下。
討價還價了幾天,梁趙兩國之間終於正式簽訂停戰協議,隻是在回國的路上,車隊耽誤了一些時間,眼看著天便要黑了,他們一行人隻能選擇在平武關整頓,等待第二天再出發。
梁國的平武關建於梁文王時期,當時文王得到名將武平,將其封為平武侯,而這座平武關也是由武平主持修建的,隻是文王早死,還沒等平武關修建完成便因病逝世,而武平也以反叛之罪在關前射殺。
名將雖死,這座尚未完成的關卡卻數次擋住了來自各國的鐵騎,文王之子也隨即意識到了平武關的重要之處,在他親政的第一年,他便下令將這座關卡修繕完畢,就連名字,也是直接沿用平武侯之名。
而這座平武關也從一座邊陲要塞也變成了梁國的一處並不重要的關卡,此時梁國的三十萬大軍便是駐紮這這座關卡的附近。
文王之後,幾代梁國君王勵精圖治,梁國的領土也不斷擴大,這座曾經的邊關重地也漸漸失去了其顯赫的地位,隻是作為梁國的一處交通要塞。
===
在簡單的盤問之後,衛隊長大手一揮,示意城樓上的衛兵放下吊橋讓他們通行。
“剛剛過去的是什麽人?”
待他們人馬進去,新來的小兵低聲朝衛隊長問道。
“肯定是趙國人。”衛隊長肯定的回答道,雖然那隊人穿的和普通的梁人沒有區別,但是從他們控馬的姿勢和佩戴腰刀的位置,他可以確定那群人是趙人,而且還是一群訓練有素的趙國士兵。
“趙國人?他們怎麽敢來這裏?”更奇怪的是,明明知道他們是一群趙人,衛隊長竟然會讓他們通行?
衛隊長沒有說話,隻是目送那隊車馬進城漸行漸遠,考慮著要不要把自己的這個發現上報。
第二天清晨,趙彥的那隊人馬便已經整裝準備出發了,可是他前腳剛剛出了客棧的大門,一個聲音便叫住了他。
“阿彥。”
趙彥的腳步猛的一頓,卻沒有朝聲音傳來的方向看去,事實上,他並沒有打算和出聲的那個人見麵。
並沒有聽殿下說過,他在梁國有什麽朋友啊。
聽到有人竟然直接叫出了趙彥的名諱,韓凜一邊這樣想著,一邊朝說話的人看去,隻見門外站著一位笑著的藍衣少年。
說他是少年,似乎已經不是太恰當了,那少年的年歲看起來並不比趙彥大上多少,卻已經身姿挺拔,他隻是這樣淡淡的笑著,便給人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再加上那種像是天生便擁有的從容氣度,更讓人不由自主的想要跟隨他。
沒錯,這就是傳說中的王者之氣,親兒子主角的金手指之一。
相比之下,作為反派的趙彥開火哥就不那麽占優勢了,他是氣質是森冷的,帶著桀驁不馴的戾氣,他不會用自身魅力去感化別人,更不會用假惺惺的做戲去收買人心,他隻會用行動告訴別人,誰才是他們的王,不服是吧?打到你們服為止!
所以,在最後跟隨開火哥不是被騙上賊船隻能認命的,例如韓凜這樣的,就是表麵暴躁但是其實是抖m的變~態,恩,這個以後再說。
再一次見到梁傲,再想到前世的種種,趙彥努力壓抑住了已經掀起軒然大~波的內心,平靜的微微欠身說道:
“一別多年,殿下可好。”
沒有想到再次見麵之時,趙彥的反應竟然會這麽冷淡,梁傲顯得有些黯然,他有些難過的表示道:
“阿彥,為何要對我如此生分?”說完,便幽幽的望著趙彥,一言不發。
……
被梁傲被拋棄小狗一樣的表情打敗了,趙彥艱難的吐出了一個稱呼:“大哥。”
沒錯,前世這個滅了趙國,毀了他霸業的人,正是他在異國患難與共的結義兄弟。
聽到這個稱呼,梁傲自然十分高興,他假裝沒有看到趙彥眼中的冰冷,詢問起趙彥是如何回到趙國,還順道表示了一下自己並沒有幫助到他的遺憾。
熱情,但是並不讓人討厭,最起碼在旁人看來確實是這樣。
趙彥不得不承認,梁傲確實比自己會做人,也或許就隻有他才真正清梁,這個看起來正直忠厚的梁國王子到底是怎麽樣的一種人。
對於梁傲的再三挽留,趙彥隻是冷淡又不失禮數的表示:“皇命在身,實在不敢耽誤,下次再與大哥暢談。”
待到一行人終於出了城關,趙彥就突然下令將馬車丟棄,自己翻身上了一匹戰馬。
“殿下,你的手……”
這個時候韓凜才發現,滴滴鮮血正順著趙彥緊握韁繩的手指滑落,可以想象,此刻他的手心又是怎樣鮮血淋淋的痕跡。
可趙彥卻像是渾然沒有感覺到疼痛,看著彎彎曲曲消失在地平線下的官道,他高高揚起手中的馬鞭下令道:“快馬趕去陳國邊境。”
他現在就想見到謝枝,一刻都不想再等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