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崇是頗有名望才幹的清官,他懲治貪官,愛護百姓,長安城內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今日聽見這老兒說“姚崇何德何能”,眾人心裏皆盡憤然,一部分都盼起司乘法的蝗災之說獲勝。另有一部分又覺的司乘法也真是荒謬之極,這大蝗豈是說來就來!
老者把長袖一抖,道:“君子一言。”司乘法接道:“快馬一鞭。”說完他和老者雙掌一交,隻聽“啪”的一聲,老者道:“六月在此相見,由全長安城百姓為證。”唐人極重信義,雙方約談之事,隻要有了見證,那就說一是一,定了約定,隻要不出大的變故,雙方極少失約。司乘法是個21世紀的人,坑蒙拐騙,溜須拍馬,無所不會。他自然不怕什麽約定,如若五到六月山東沒有大蝗,他大不了不去赴約,誰知道他在哪裏,要怪就要怪史書有誤。況且曆史怎麽會有誤,他早有了勝利的信心。
司乘法心裏正在盤算,頓時感到眼睛被亮光一晃,定眼一看,原來是這老者腰間掛的一塊金牌反射陽光。唐人喜愛懸掛腰牌,本來不甚為奇,但司乘法分明瞧見金牌之上有“姚崇”二字,又想到這老者剛剛公然說道“姚崇何德何能?”看他行為舉止又不是桀驁不馴之徒,頓時心裏已猜透幾分,心下大驚,回道:“和姚大人打賭,怎敢不來?”
周圍的人哪裏會想到這位樸素老者“姚大人”正是當朝宰相姚崇,他穿著樸素,出門又不講排場,這次在長安城內私訪,更是身旁不帶一兵一卒。
要不是司乘法偶然發現他的腰牌,又怎麽會知道正和當朝宰相打賭。
姚崇聽的司乘法的一聲“姚大人”,心裏也是暗暗驚訝,自己不曾和這年輕人相熟,初次見麵,他竟然摸透我的身份,還跟我打賭,難不成他真有通曉之術?此刻,心裏倒是多了一些疑問。隻道:“我與你打賭,絕不會以身份壓你,你放心好了。”
隻是想這年輕人也實在怪異,看模樣也是弱冠之年,竟不束發,姚崇不知21世紀的人都是短發,也就覺得這短發奇異了。
周圍沒有一個人知道麵前這位老者是當朝宰相姚崇,聽司乘法口出“姚大人”,也隻是以為這老者姓姚,他們萬料不到當朝宰相大人竟會如此樸素從簡。
自和姚崇下賭以後,司乘法每每想來,覺自己這次不論輸贏,都著實為難。倘若真如史書所記,大蝗如期而來,難不成姚崇真會磕三個響頭,以他唐朝宰相身份,想來倒不至於言而無信。隻是自己受了他這三個響頭,得罪於他,恐怕是性命難保。如果史書有誤,蝗災不來,自己在全長安城許下軍令狀,也真是丟盡顏麵,未成名於天下倒先身敗名裂,又不知姚崇要如何對待自己了。
轉念心裏又道:“蝗蟲不來也不要緊,大不了不來。我是未來社會的人,你媽的,跟你賭個屁啊。”司乘法躺在床榻上翻來覆去的想,不自禁的長歎一聲,趙奉璋這時正好推門而入,說道:“小兄弟,歎什麽氣?”趙奉璋這幾日一直在拜訪長安名士,想受他們舉薦,好入仕途。
也是剛剛拜訪了一些大豪,正好回來,聽見司乘法歎氣,就此問道。
司乘法見是趙奉璋問話,說道:“帥哥,你天天就想著做官。不為官的讀書人你都瞧不起,一個讀書人,天天琢磨著怎麽去做官,那又有什麽好?”趙奉璋走進屋來,倒了一杯水,一飲而盡,說道:“小兄弟,上次我們為這個問題已在長安城酒店一番爭執,終是說不明白,正所謂人各有誌,你不了解我,我在怎麽說也沒用!”
司乘法和他從江都一起到長安,這將盡一月時光,他倆相依為命,雖沒有焚香跪地,八拜為交,但實則早已親如兄弟。
司乘法知他為官心意已決,也不在說,隻道:“帥哥,你想為官,何須這樣去登門造訪名士,別人與你非親非故,你盡皆獻媚,他也不會知遇於你!”司乘法這句話實在是說到了趙奉璋心坎裏,他這幾日本來投報無門,已大為煩惱,聽司乘法這話中有話,心裏竟然出現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暢快之感。
隻聽司乘法繼續說道:“你想為官,等到六月,我自然叫你有官做。”趙奉璋頓現詫異,心道:“你怎麽敢如此肯定,莫非你結識了當朝的某位名士!”他見司乘法神情又不像是在胡說八道,一時竟摸不透司乘法的主意,問道:“為何這麽說?”
司乘法說道:“你已見過當朝宰相姚崇,還怕不能為官。”趙奉璋思來想去,也不知何時見過姚崇。司乘法這才將那天在長安酒店和老者打賭、自己如何看見他腰牌,識破他身份一一道來。
趙奉璋隻聽得目瞪口呆,許久才說出一句“天啊!那天那個老者竟是當朝名相姚大人……”然後又說道:“你當時為何不告訴我啊!沒想到他老人家如此樸素無華,不愧受萬民敬仰。”轉而又恨起自己為什麽沒有在那個場麵下賣弄文采,博得姚大人的注意。司乘法說道:“你也不用擔心,我和他還有賭約,他還會再來的。”趙奉璋一聽司乘法如此說來,又顯開心了,說道:“那我要提前寫一首古體詩,請姚大人指點一二,如果他欣賞於我,必能攜我入仕。”
因為詩歌短簡彪悍,又能賣弄文采,以致唐代文人都愛寫詩,這是題外之言,暫且不表。趙奉璋歡笑過後,不僅有為司乘法感到一絲擔憂,心想:“六月蝗災不至,那又如何?”
日起日落,日落日起,朝陽夕霞,白日黑夜,長安城中人來人來,車馬流轉不息,這一晃就到了五月下旬。這日深夜,姚崇批完公文,看了一眼身後的幕僚,笑道:“老夫這宰相做的怎麽樣,可與古人相比否?”幕僚笑了一笑,並不答話。姚崇又道:“可與管仲、樂毅相比嗎?”幕僚回答:“管仲樂毅理國貫徹始終,至死不改,姚大人理國,據實而變,可謂‘救時宰相’也,非管仲樂毅能與之相比!”姚崇把筆一擲,大笑道:“說管仲、樂毅不能相比,是誇大之詞,不過這‘救時宰相’四字倒是難得。”正在這時,守門士兵進來通報,“大人,宋璟大人來訪。”
姚崇一愣,說道:“請他進來。”心裏轉念想到:“這個大晚上,他來是為何事?”不及細想,宋璟已踏門而入。隻見他走到姚崇麵前,雙手一拱,道:“姚大人,失敬!”姚崇並不還禮,隻叫他坐下,待女鬟上了茶,才道:“宋璟深夜造訪,想來必有大事,慢慢說不急。”
宋璟從衣袖中取出一紙公文,雙手奉上,道:“請大人過目。”姚崇接過公文,拆開一看,臉上頓時大顯驚異之色,嘴中不住的說道:“世間真有如此奇人!果真有此奇人!”宋璟問道:“大人,何以有如此見得?”姚崇道:“宋璟,實話跟你說了吧,上個月老夫在長安城中碰見一個年輕人,他與我打了賭,說山東一帶五到六月必有大蝗,你看,這不應驗了嘛?。”
原來宋璟深夜送的公文,正是關於山東大蝗之災的。其實正值開元三年,山東河南河北一帶大蝗所過之處,如烏雲密布,莊稼都被遭吃的幹幹淨淨,可謂是百年一遇的重災。宋璟聽姚崇說有人預料到這次大蝗,心裏也是暗暗驚訝,說道:“太宗之時,袁天罡倒有通曉之能,不過早已逝世,萬想不到開元年間也有此等異世能人。”
姚崇道:“這大蝗如此嚴重,必須嚴加整治。”宋璟道:“難處就在這裏,這次大蝗之多,是從來沒有過的,下麵的官員、老百姓認為是上天預示世人的某種神力,所以不僅不敢去誅滅,反而還燒香跪拜,以致莊稼盡數被毀。在這樣下去,恐怕今年就要餓死不少人了。”
姚崇聽完很是憤慨,說道:“百姓愚昧,為人父母官的也跟著愚昧?就算天要降落災亂,也比活生生的餓死要強啊!”宋璟聽完很是認同,二人當即修表奏折,待到明日早朝麵遞聖上裁決。
第二日,金鑾殿上,文武百官兩班朝列,玄宗坐在金鑾寶座之上聆聽大計。隻聽宦官高力士高呼:“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有事啟奏,無事退朝……”語落,姚崇出列,道:“臣有事啟奏。”姚崇是三朝元老,被天下人供為賢相,唐玄宗對他也甚是尊崇,聽他說有事相奏,當即回道:“姚相,慢慢說來。”
姚崇當即將山東蝗災一事娓娓道出,玄宗聽完,道:“這些事情,姚卿看著辦就行。”姚崇道:“為君分憂,那是臣份內之事。隻是眼下各地官員百姓紛紛迷信神怪,祭拜蝗蟲,這就需要皇上下旨相製了?”
侍宰相盧懷慎聽姚崇說完,走出列班,惶惶的道:“姚大人,萬不可如此。民間都說,這次大蝗百年未遇,是上天降派神蟲,以警世人。你要皇上下旨阻撓萬民祭拜神蟲,恐怕是逆天而行啊!”
宋璟出列,道:“現在蝗蟲太多,黃河兩岸的老百姓都要跑光了,哪能眼看著蝗蟲吃莊稼而不救了。”盧懷慎道:“自古人不能勝天,就怕殺太多蝗蟲傷了和氣。”
姚崇道:“昔日楚莊王吞蛭而俞疾,孫叔敖殺蛇而致福。我們為人父母官,怎麽能看著百姓餓死而害怕蝗蟲了,倘若真有神蟲降禍就讓姚崇一人擔當便是!”
老者把長袖一抖,道:“君子一言。”司乘法接道:“快馬一鞭。”說完他和老者雙掌一交,隻聽“啪”的一聲,老者道:“六月在此相見,由全長安城百姓為證。”唐人極重信義,雙方約談之事,隻要有了見證,那就說一是一,定了約定,隻要不出大的變故,雙方極少失約。司乘法是個21世紀的人,坑蒙拐騙,溜須拍馬,無所不會。他自然不怕什麽約定,如若五到六月山東沒有大蝗,他大不了不去赴約,誰知道他在哪裏,要怪就要怪史書有誤。況且曆史怎麽會有誤,他早有了勝利的信心。
司乘法心裏正在盤算,頓時感到眼睛被亮光一晃,定眼一看,原來是這老者腰間掛的一塊金牌反射陽光。唐人喜愛懸掛腰牌,本來不甚為奇,但司乘法分明瞧見金牌之上有“姚崇”二字,又想到這老者剛剛公然說道“姚崇何德何能?”看他行為舉止又不是桀驁不馴之徒,頓時心裏已猜透幾分,心下大驚,回道:“和姚大人打賭,怎敢不來?”
周圍的人哪裏會想到這位樸素老者“姚大人”正是當朝宰相姚崇,他穿著樸素,出門又不講排場,這次在長安城內私訪,更是身旁不帶一兵一卒。
要不是司乘法偶然發現他的腰牌,又怎麽會知道正和當朝宰相打賭。
姚崇聽的司乘法的一聲“姚大人”,心裏也是暗暗驚訝,自己不曾和這年輕人相熟,初次見麵,他竟然摸透我的身份,還跟我打賭,難不成他真有通曉之術?此刻,心裏倒是多了一些疑問。隻道:“我與你打賭,絕不會以身份壓你,你放心好了。”
隻是想這年輕人也實在怪異,看模樣也是弱冠之年,竟不束發,姚崇不知21世紀的人都是短發,也就覺得這短發奇異了。
周圍沒有一個人知道麵前這位老者是當朝宰相姚崇,聽司乘法口出“姚大人”,也隻是以為這老者姓姚,他們萬料不到當朝宰相大人竟會如此樸素從簡。
自和姚崇下賭以後,司乘法每每想來,覺自己這次不論輸贏,都著實為難。倘若真如史書所記,大蝗如期而來,難不成姚崇真會磕三個響頭,以他唐朝宰相身份,想來倒不至於言而無信。隻是自己受了他這三個響頭,得罪於他,恐怕是性命難保。如果史書有誤,蝗災不來,自己在全長安城許下軍令狀,也真是丟盡顏麵,未成名於天下倒先身敗名裂,又不知姚崇要如何對待自己了。
轉念心裏又道:“蝗蟲不來也不要緊,大不了不來。我是未來社會的人,你媽的,跟你賭個屁啊。”司乘法躺在床榻上翻來覆去的想,不自禁的長歎一聲,趙奉璋這時正好推門而入,說道:“小兄弟,歎什麽氣?”趙奉璋這幾日一直在拜訪長安名士,想受他們舉薦,好入仕途。
也是剛剛拜訪了一些大豪,正好回來,聽見司乘法歎氣,就此問道。
司乘法見是趙奉璋問話,說道:“帥哥,你天天就想著做官。不為官的讀書人你都瞧不起,一個讀書人,天天琢磨著怎麽去做官,那又有什麽好?”趙奉璋走進屋來,倒了一杯水,一飲而盡,說道:“小兄弟,上次我們為這個問題已在長安城酒店一番爭執,終是說不明白,正所謂人各有誌,你不了解我,我在怎麽說也沒用!”
司乘法和他從江都一起到長安,這將盡一月時光,他倆相依為命,雖沒有焚香跪地,八拜為交,但實則早已親如兄弟。
司乘法知他為官心意已決,也不在說,隻道:“帥哥,你想為官,何須這樣去登門造訪名士,別人與你非親非故,你盡皆獻媚,他也不會知遇於你!”司乘法這句話實在是說到了趙奉璋心坎裏,他這幾日本來投報無門,已大為煩惱,聽司乘法這話中有話,心裏竟然出現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暢快之感。
隻聽司乘法繼續說道:“你想為官,等到六月,我自然叫你有官做。”趙奉璋頓現詫異,心道:“你怎麽敢如此肯定,莫非你結識了當朝的某位名士!”他見司乘法神情又不像是在胡說八道,一時竟摸不透司乘法的主意,問道:“為何這麽說?”
司乘法說道:“你已見過當朝宰相姚崇,還怕不能為官。”趙奉璋思來想去,也不知何時見過姚崇。司乘法這才將那天在長安酒店和老者打賭、自己如何看見他腰牌,識破他身份一一道來。
趙奉璋隻聽得目瞪口呆,許久才說出一句“天啊!那天那個老者竟是當朝名相姚大人……”然後又說道:“你當時為何不告訴我啊!沒想到他老人家如此樸素無華,不愧受萬民敬仰。”轉而又恨起自己為什麽沒有在那個場麵下賣弄文采,博得姚大人的注意。司乘法說道:“你也不用擔心,我和他還有賭約,他還會再來的。”趙奉璋一聽司乘法如此說來,又顯開心了,說道:“那我要提前寫一首古體詩,請姚大人指點一二,如果他欣賞於我,必能攜我入仕。”
因為詩歌短簡彪悍,又能賣弄文采,以致唐代文人都愛寫詩,這是題外之言,暫且不表。趙奉璋歡笑過後,不僅有為司乘法感到一絲擔憂,心想:“六月蝗災不至,那又如何?”
日起日落,日落日起,朝陽夕霞,白日黑夜,長安城中人來人來,車馬流轉不息,這一晃就到了五月下旬。這日深夜,姚崇批完公文,看了一眼身後的幕僚,笑道:“老夫這宰相做的怎麽樣,可與古人相比否?”幕僚笑了一笑,並不答話。姚崇又道:“可與管仲、樂毅相比嗎?”幕僚回答:“管仲樂毅理國貫徹始終,至死不改,姚大人理國,據實而變,可謂‘救時宰相’也,非管仲樂毅能與之相比!”姚崇把筆一擲,大笑道:“說管仲、樂毅不能相比,是誇大之詞,不過這‘救時宰相’四字倒是難得。”正在這時,守門士兵進來通報,“大人,宋璟大人來訪。”
姚崇一愣,說道:“請他進來。”心裏轉念想到:“這個大晚上,他來是為何事?”不及細想,宋璟已踏門而入。隻見他走到姚崇麵前,雙手一拱,道:“姚大人,失敬!”姚崇並不還禮,隻叫他坐下,待女鬟上了茶,才道:“宋璟深夜造訪,想來必有大事,慢慢說不急。”
宋璟從衣袖中取出一紙公文,雙手奉上,道:“請大人過目。”姚崇接過公文,拆開一看,臉上頓時大顯驚異之色,嘴中不住的說道:“世間真有如此奇人!果真有此奇人!”宋璟問道:“大人,何以有如此見得?”姚崇道:“宋璟,實話跟你說了吧,上個月老夫在長安城中碰見一個年輕人,他與我打了賭,說山東一帶五到六月必有大蝗,你看,這不應驗了嘛?。”
原來宋璟深夜送的公文,正是關於山東大蝗之災的。其實正值開元三年,山東河南河北一帶大蝗所過之處,如烏雲密布,莊稼都被遭吃的幹幹淨淨,可謂是百年一遇的重災。宋璟聽姚崇說有人預料到這次大蝗,心裏也是暗暗驚訝,說道:“太宗之時,袁天罡倒有通曉之能,不過早已逝世,萬想不到開元年間也有此等異世能人。”
姚崇道:“這大蝗如此嚴重,必須嚴加整治。”宋璟道:“難處就在這裏,這次大蝗之多,是從來沒有過的,下麵的官員、老百姓認為是上天預示世人的某種神力,所以不僅不敢去誅滅,反而還燒香跪拜,以致莊稼盡數被毀。在這樣下去,恐怕今年就要餓死不少人了。”
姚崇聽完很是憤慨,說道:“百姓愚昧,為人父母官的也跟著愚昧?就算天要降落災亂,也比活生生的餓死要強啊!”宋璟聽完很是認同,二人當即修表奏折,待到明日早朝麵遞聖上裁決。
第二日,金鑾殿上,文武百官兩班朝列,玄宗坐在金鑾寶座之上聆聽大計。隻聽宦官高力士高呼:“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有事啟奏,無事退朝……”語落,姚崇出列,道:“臣有事啟奏。”姚崇是三朝元老,被天下人供為賢相,唐玄宗對他也甚是尊崇,聽他說有事相奏,當即回道:“姚相,慢慢說來。”
姚崇當即將山東蝗災一事娓娓道出,玄宗聽完,道:“這些事情,姚卿看著辦就行。”姚崇道:“為君分憂,那是臣份內之事。隻是眼下各地官員百姓紛紛迷信神怪,祭拜蝗蟲,這就需要皇上下旨相製了?”
侍宰相盧懷慎聽姚崇說完,走出列班,惶惶的道:“姚大人,萬不可如此。民間都說,這次大蝗百年未遇,是上天降派神蟲,以警世人。你要皇上下旨阻撓萬民祭拜神蟲,恐怕是逆天而行啊!”
宋璟出列,道:“現在蝗蟲太多,黃河兩岸的老百姓都要跑光了,哪能眼看著蝗蟲吃莊稼而不救了。”盧懷慎道:“自古人不能勝天,就怕殺太多蝗蟲傷了和氣。”
姚崇道:“昔日楚莊王吞蛭而俞疾,孫叔敖殺蛇而致福。我們為人父母官,怎麽能看著百姓餓死而害怕蝗蟲了,倘若真有神蟲降禍就讓姚崇一人擔當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