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地瓜幹


    ……


    何大伯拿著藥方去藥堂。


    銀花推著獨輪車急忙忙的往東頭去了,那裏住的是殷實些的人家。


    “蓮蓬誒,又嫩又甜的蓮蓬誒!”


    銀花把車架在巷子口吆喝起來。


    不一會兒就有閑在家的老太太或年輕媳婦子推開門探頭看。


    “剛摘的新鮮蓮蓬誒,過了這季可就瞧不見了!又嫩又甜,一個銅板兒三個,買兩個銅板兒還送荷葉喂!”銀花拉長聲音吆喝道。


    有個小媳婦子把門掩了走過來,手指上還帶著做針線活兒的頂針。


    “喲,你這該有四個月了吧!”


    銀花骨架不大,長得偏瘦,幾個月已經很顯懷了。


    那小媳婦子滿臉幸福的把手搭在自己肚子上。


    “四個月多一點兒,你呢?”銀花笑著接了訕,“買幾個蓮蓬嚐嚐唄?”


    銀花是專門挑過的,飽滿些的擺在上麵,小些或受了傷的藏在筐子裏。


    “可以先嚐嚐,嚐了覺得好吃再買,也不貴,兩三個銅板兒夠吃個盡興啦!”


    那小媳婦子也是爽快人,當即摸了兩個銅板兒出來,挑了六個最飽滿的。


    “唉,送你一匹荷葉,蒸饅頭或蒸飯的時候墊著,香的很!”


    小媳婦子笑眯眯的走了。


    開了張,就有好幾個婦人圍了過來,不過都挑挑揀揀,不肯付錢,還有人剝了半個就吃。


    “好啦,好啦,先買先挑,最後可就隻剩下小的了!”


    銀花又把荷葉都拿出來,“隻要買都可以挑一片荷葉回去,不用給孩子玩玩也是好的!”


    統共不過兩畝多地,還是被瘋牛糟蹋過一次的,就幾十個蓮蓬,很快就隻剩下幾個歪癟的。


    銀花仔細把得到十幾個銅板兒收好,推著車往常去的飯店和雜貨鋪子去……


    到收硬豆和玉米的時候,何二伯還不能做體力活兒,銀花肚子越發大了,隻苦了何老頭兩口子,三個兒子家都要操心,幫大兒子把硬豆收了又去幫二兒子搶收玉米,好容易趕在天氣好把玉米都弄回家,又要幫三兒子挖甘薯。


    銀花種了一畝多地的甘薯,又肯下肥,長得特別喜人,何老頭兩口子連帶何大嫂都過來幫忙挖了幾天還沒挖完。


    “你這是打算吃一冬的甘薯啊!”


    何老娘把挖出來的甘薯在地上摔了摔,仍在旁邊,她身後是一條整齊的躺在地上的大甘薯。


    銀花摸了摸頭上的汗,隻笑了笑。


    月份大,彎腰就特別吃力,銀花隻能坐在地上慢慢挖。


    “哎呀,快起來,你這是不拿肚子當回事是不是?”高老娘一來就咋咋呼呼的叫了起來。


    銀花也確實招架不住,估摸著高大舅家糧食該收的差不多了,一大早叫何家駿提了一把子雞蛋去接高老娘過來幫忙。


    “親家母,過來幫忙呢!”何老娘打了個招呼,臉色卻不大好。


    “哎喲,我不來,我這外孫孫可得生田裏了。”高老娘風一樣把銀花卷出地,自己蹲下來打仗一般挖起來。


    “說的啥子話,我們可不都在幫忙……”何老娘嘴一張就要嗆聲。


    何老頭吭了一聲。


    銀花也安撫的拍了拍高老娘的胳膊,“娘,哪家媳婦兒不是這樣!”


    高老娘又幫忙挖了三四天才總算把幾千斤甘薯弄回了院子裏。


    “娘,帶些甘薯回去,混著煮稀飯或者在灶裏燒了給幾個侄子甜甜嘴。”銀花撿好的給裝了一筐子,叫何家駿用車幫忙送過去。


    “算了,算了,少拿幾個,我自己回去,叫家駿多看看書。”


    銀花往裏麵裝,高老娘往外拿。


    “娘!”銀花叫了一聲。


    “聽花兒的,娘,我讀書也不差這一天。”何家駿幫忙把高老娘攔住。


    銀花把嫩些的甘薯藤割出來,幾個銅板兒一大車的賣給養了牲畜的人家,老的藤則切了扔到茅坑裏漚肥。


    “他爹,我們明兒弄兩塊石頭去縣城,請石匠給打一個小石磨。”銀花把粥和菜都端到堂屋裏說道。


    “要石磨做什麽呢?”何家駿幫忙擺放碗筷,又喊何傳禮過來吃飯。


    “現在剛收了硬豆,我想自己點些豆腐,不賣錢,換一點兒糧食也是好的。”


    家裏地不多,銀花隻在院子邊上種了一些硬豆,收了幾十斤在家裏,本來準備留著冬天發點兒豆芽吃,但是上次借給何二伯兩百文,估計這一兩年都不能提還的話,家裏統共就賣醃菜、燈油和蓮蓬得的幾十文錢,換了油鹽才將將夠,銀花愁得好幾日沒睡好,今兒才下定決心自家試著磨些豆腐出來。


    隻有殷實人家才舍得請石匠打了石頭奠基或者做欄杆,這樣的屋子防水防火住幾代人都會出問題,因此縣城才有專門的石匠。


    兩人吭哧吭哧的從山上弄了兩大塊平整的石頭,用獨輪車一路拉到了鎮上,這樣可以省不少錢。


    好在現在何家駿已經能拉穩車了,銀花把攢的雞蛋都賣了,給石匠付了訂金,剩下的都稱了散糖。


    家裏是一文錢不剩。


    上一世,銀花爹的理念一向就是一個家裏必須留些錢以備不時之需,所以家裏空了以後,銀花就開始恐慌,她顧不得收拾滿院子的甘薯,先挑了不大不小的甘薯出來,洗淨削皮後上籠蒸熟,蒸的時候銀花小心的撒了些糖上去,這就是最大的秘訣了,到時候曬出來的紅薯幹才夠甜,這裏人可不講究啥健康養生,都是越甜越油越好!


    趁著天氣還好,銀花連天連日的蒸紅薯,切成條或片曬幹,一部分還軟乎就收在幹燥的壇子裏封好,一部分多曬了好幾天,曬得硬`邦`邦的,特別有嚼勁兒,等要取石磨那天都帶了去。


    銀花先去給每次送醃菜的酒家送了一小包。


    “自家做的一點兒零嘴兒,不是什麽精貴東西,掌櫃拿去嚐嚐。”銀花笑著說道。


    掌櫃笑眯眯的接了。


    銀花做事細心,不管是醃還是泡,不管是地裏的蔬菜還是野菜都是挑了最好齊整的製,味道也夠,送過來也是用幹淨整齊的小壇子,叫人看了就舒服,同樣是醃菜,掌櫃一直都是願意要銀花的。


    銀花把兩樣紅薯幹給雜貨鋪掌櫃嚐了嚐,收下是沒問題的,關鍵就是價格。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種田博飯家常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人生江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人生江月並收藏種田博飯家常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