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春衫的弟弟妹妹


    ……


    貓冬的日子若不刻意去留心,甚至覺察不到時間的流逝。


    銀花怕委屈了文年安,這次過冬準備了足夠多的肉和骨頭,隔幾日就燉一次,入冬不過十來天,一家人都吃的紅光滿麵。


    何家駿除了自己讀書外就是教兩個大些的孩子,因來年要開學堂,遂今冬就沒教學生。


    銀花仔細的把荷包上的線頭剪掉,放在簍子裏,小簍子中已經有了十多個各色花式和形狀的荷包了。現在,銀花也就冬日還得閑做幾個荷包。


    “先生!先生……”


    門外忽然傳來一陣淒厲的喊聲。


    “是春衫。”銀花皺起了眉頭,“出什麽事兒了!”


    “我去!”何家駿披上棉袍子,出去開門。


    銀花看到春衫的樣子,大吃一驚,“這是怎麽了?”


    春衫滿頭滿臉的血,半天話都說不完整。


    “我先去看看,你弄碗熱水給他喝,再找一件厚衣服給他。”何家駿換上厚實的長筒棉靴,外麵再套上草鞋匆匆走了出去。


    春衫爹是長子,當初分家就是老房子,春衫幾個小孩子自然不會想到修葺祖屋,這幾天下了幾天的雪,正屋陳舊的房梁直接被壓垮了。


    春衫恰好在偏廈抱柴跑得快才沒有被壓住,倒塌的房屋很快就又被冰雪覆蓋,先時還能聽到他弟弟妹妹們的哭聲,春衫在村子裏一家一戶的求人幫忙,有幾個心善的去幫忙搬了兩下,因實在太冷,叫了也無人應,竟都又回去了。


    銀花心猛地就提了起來,交代了何傳禮與文年安幾句,把何家駿的舊棉衣拿出來給春衫裹著,收拾了一番,帶著春衫一路跑了出去。


    春衫不是大田村的人,他們是鄰村的,說是鄰村,其實跟大田村還隔了一個山包。


    銀花帶著春衫緊趕慢趕,一路跌了無數個跟頭,足足半個時辰才到春衫家。


    何家駿作為幾個村子裏唯一一名童生,自有一股威望,他直接找了村裏的裏正和春衫的小叔叔,叫了村子裏身強力壯的漢子把倒塌的屋頂挖開。


    因為這日子幾乎是滴水成冰,癱倒在地上的房屋已經結了冰,大家必須先把冰敲開,再把碎塊搬走。


    銀花組織了幾個有厚實衣服的婦人在旁邊生火燒熱水,要是冷的受不住了,就趕緊喝一碗燙燙的糖水。


    大家夥兒一邊挖一邊叫著三個小孩兒的名字。


    “哥哥!哥哥……”


    下麵突然傳來一陣哭喊聲。


    人群猛地傳出一陣議論聲,士氣就高漲起來。


    幾個孩子都在裏屋的炕上,屋子塌下來的時候剛好有半根梁斜倒在了牆上,撐起了一個小空間,就春衫大妹妹受了點兒擦傷,兩個小的都沒事,隻從屋子倒下去到現在已經兩個時辰了,炕裏的火早就熄盡了,三個孩子都凍得夠嗆。


    春衫摟著弟弟妹妹們給村裏幫忙挖的漢子們磕頭。


    “謝謝各位叔叔伯伯們幫忙,以後、以後若我春衫能立起來,絕對不會忘了各位叔叔伯伯的大恩大德……”


    “快起來,甭提什麽恩不恩的,你爹娘在的時候,也沒少給大家幫忙!”


    “是啊!是啊!今兒也是我們一時想不轉,你別記恨我們就好!”


    “快想法子叫小燕他們幾個暖和暖和!”


    說著,大家都逃也似的散了去,包括春衫幾個的小叔,隻留裏正尷尬的站在何家駿身邊。


    “先生,您看這事兒,大家夥兒也不是不願意出力,實在是沒辦法,這大大小小四個娃娃,誰家也出不起這個力……”


    “我曉得,今兒麻煩裏正了,您也快些回去歇著,拿雪搓一搓手腳,別生了凍瘡。”何家駿溫和的說道。


    從府城回來後,除了有了個童生的名頭,就是真正有了幾分讀書人的氣度,在一眾鄉人裏立即就“高大”起來。


    裏正又說了幾句客氣話,好一會兒才哆嗦著走了。


    銀花把最小的糖球抱了起來,裹在自己的棉衣裏麵。


    何家駿也把另個小家夥背著,“先到我們家去吧!”


    春衫把臉扭到另一邊,用力眨了幾下眼睛,牽著小燕跟上了銀花兩口子。


    到家的時候,麥子大概是餓了,哭的震山響。


    大寶和文年安手足無措的圍在炕邊,聽到銀花的聲音跟盼到了救星一般,兩人一起飛奔出來開了門。


    銀花趕緊脫了外麵冰冰涼的袍子,朝火盆裏放了幾塊炭,把火撥旺,把手略烤了烤才抱起麥子喂奶又喂水,把人哄得睡下了。


    何家駿去廚房燒水準備給幾個髒兮兮的孩子擦身子。


    春衫強忍著刺骨的寒冷,抓了門檻處半融化的雪互相幫忙搓手搓腳。


    銀花把所有的褥子都抱出來,將炕上都鋪滿,幸而都還是小孩子,可以橫著睡在炕上。


    “小燕睡在最邊上,一個人蓋這件大棉衣好不好?”銀花溫聲問道。


    春衫因為已經長高了,隻能去屋裏跟銀花他們一起睡,睡現在麥子睡得地方。


    小燕就驚慌的看春衫。


    “聽話,燕燕!”春衫低聲說道。


    家裏褥子不夠,銀花把自己以前的舊棉衣拿出來,讓小姑娘能單獨蓋,想著把炕燒的旺一些就好。


    何傳禮就有些不高興,“我不要跟他們擠著睡,我想跟爹和娘一起睡了!”


    “傳禮,哥哥姐姐和弟弟們是客,你現在跟爹娘一樣是主人家,你要跟爹娘一起睡,誰晚上招呼他們呢?”何家駿問道。


    大寶立即有了責任感。


    “幫爹娘一起招呼客人好不好?”


    “好!”何傳禮認真的應道,“那我可以要自己的炕櫃嗎?”


    何家駿點點頭,“嗯,櫃子還是傳禮一個人用。”


    何傳禮心裏最後一點兒不快樂就拋開了,真的開始一五一十的招呼客人。


    春衫的兩個弟弟一個才兩歲多,大點兒的不過跟大寶一樣大,今兒受了驚嚇有挨凍就有些蔫蔫的。


    “現在不能睡,不然等一下吃晚飯可難受了,我們來玩抓石子好不好?”何傳禮拉著文年安盤腿坐在炕上逗他們兩個。


    家裏人多,銀花從房梁下取下一塊肥肉切了一小半下來,分成十幾個小塊,又切了幾片瘦肉,白菜白蘿卜一起燉了一大鍋,燉菜的時候就和麵貼了幾十個巴掌大的餅子。


    銀花是攢夠了炭火跟木柴的,即使陡然多了許多人也不擔心不夠用,把土爐子搬到堂屋,直接連大鐵鍋一起放上去。


    春衫聞著菜香,等銀花他們都坐好後,一聲不吭的跪到地上重重的磕了幾個頭,眼淚直往下掉。


    何傳禮被這突然的變故都有些嚇著了,往銀花身上靠了靠。


    何家駿微微皺起了眉頭,“男兒膝下有黃金,有淚不輕彈!你心裏記得恩情就是,以後再不要做這樣的姿態。”


    “是!”春衫哽咽了一聲,把眼淚抹幹淨。


    “好了,好了,起來快吃飯!”銀花夾著一筷子白菜把湯水瀝幹後卷了一個餅子遞給糖球,招呼道。


    糖球兩隻手捧著,半天才咬一口,半點兒不像許久沒見過葷油的孩子。


    “怎麽了,糖球?”銀花把碗筷放下,走過去把小家夥抱過來,“不合胃口?”


    “想睡!”糖球搖了搖頭說道。


    “那把這個餅子吃完了就去睡,快先吃。”


    夜裏,銀花還是放心不下,給麥子把尿的時候,去外間點了自製油燈看了看。


    “哎呀——他爹,快起來,糖球燒起來了!”


    何家駿軲轆一下翻身坐起來,披上衣服就往外走。


    “怎麽回事?”


    何家駿伸手往糖球額頭上一摸,心裏就咯噔一下。


    小孩子也不知道燒了多久,摸上去燙的嚇人,在昏暗的油燈下也能清楚的發現他灰白的臉色和起皺的嘴唇。


    銀花急急忙忙的去廚房把酒罐子拿過來,倒在手上往糖球脖子、腋下、大+腿內側等地方。


    “去把春衫叫起來!”


    過了一會兒,銀花低聲說道。


    何家駿沉默的進去叫人。


    貓冬就最怕有人生病,縣城才有正經大夫和藥堂,但大田村去縣城的山路又陡又窄,早就過不了人了。


    每年村子過冬都有老人或小孩兒因為寒冷和生病熬不過去。


    春衫揉著眼睛走了出來。


    銀花把糖球的情況說了,春衫就呆住了。


    大家都隻能做好最壞的打算。


    銀花用了自己知曉的一切土方法都給糖球試過了,三人一直守到天亮糖球都沒好轉。


    小燕和春衫大些的那個弟弟壇子醒來就開始止不住的抹眼淚。


    何傳禮也感受到了這份沉重,一大家子俱憂心忡忡的守著那個燒的昏迷不醒的小孩子。


    天亮後,何家俊去找趙老頭兒換了幾樣草藥回來熬了藥水灌下去,但畢竟不是正經藥方子,中藥見效也慢。


    糖球足足燒了三四天才溫度才慢慢退了下去。


    春衫兄妹幾個喜極而泣,何家俊也鬆了一口氣。


    銀花卻微微皺起了眉頭……


    屋簷下粗+壯的冰棱“滴答滴答”不停的往下滴著水,地上的泥土很快就被滴出了一個個小坑。


    天氣還是寒冷,但已經有三三兩兩有厚實新棉衣的鄉人出門了。


    春衫從化凍就開始上山砍柴,借了銀花家的獨輪車拖去鎮上換錢,手腳臉都凍得不成樣子。


    銀花每晚都熬一晚白蘿卜水,用煮的滾燙的蘿卜片給春衫擦手上的凍瘡,怎麽勸他不必急,他都不肯聽。


    現在正是縣城裏人家要柴火的時候,春衫隔一日一車的往縣城拉,很快就積攢了一小筆銀錢。


    春衫在穀雨村村人的幫助下,在原先倒塌的屋子邊上搭了兩間茅草屋,又從倒塌的屋子裏把能用的東西都翻了出來,勉強過起了日子。


    銀花這次沒攔,救急不救窮,也不可能把幾個孩子一直養著。


    “年安,吃不吃糖角兒!”


    “要!”文年安在外頭應了一聲,快步進了廚房。


    小孩子性情未定,銀花悉心照料了他一個冬,以前那冷冰冰的樣子就少了許多,至少是在銀花一家人麵前。


    糖角子其實就是白麵包了糖,捏成三角形蒸熟後就是,咬開一口,裏麵滾燙的糖水直流,何傳禮已經被燙傷了嘴唇,每次吃時還是不長記性。


    開春趁著還沒有開始春播,銀花請了村裏強壯的能幹的漢子幫忙建學堂。


    大家堅持不肯要工錢,銀花就把夥食開的好些,每天玉米麵或高粱麵饅頭管飽,一大盆摻了肉的燉菜油水十足,每天還想著法子做點兒好東西給沒個泥瓦匠帶回去。


    大家原也不肯帶,架不住都是實實在在的好東西,好些人家家裏孩子從出生到現在都還沒嚐過,有一個人願意了,大家也就都接受了。


    虧得中午中午吃得飽,即使如此,幾個定性差點兒的漢子聞著白麵加糖水的香甜味兒就忍不住直咽口水。


    學堂按何家俊想的修了一大間並一個小間,大間四周都留了寬敞的窗戶,中間又砌了半堵牆,將來準備把孩子們分兩個班,小間則是何家駿用的,省的學生還老往住的屋子裏跑。


    何家駿收的束脩並不高,大部分的人家都能承擔,已經有好幾家人提著東西帶著家裏小子來拜過師了。


    “先生,師母。”


    外麵傳來怯怯的叫聲。


    “是小燕啊,快進來!”銀花探出頭看了一眼,笑著招呼道。


    小燕背著糖球,壇子拉著他的衣角,姐弟三個走了進來。


    春衫把茅草屋搭好後,留了些銅板兒給小燕,就獨自一人去了縣城。


    上次銀花去縣城的時候,春衫已經求了一家藥堂的掌櫃,一天隻要兩個饅頭並一個睡覺的地方,免費幫忙跑腿打雜,因裏麵小夥計每每抓了藥得算半天帳,春衫好幾次隨口就報出了正確的數字,掌櫃就讓他幫忙結算。


    春衫自然知道這樣就得罪了那小夥計,每天殷勤的幫他打水燒水,又不停的奉承他,不顧他的冷臉,每每看他得空就故意湊過去拿了不起眼的草藥問些幼稚的問題,哄得那小夥計無意中不曉得教了多少東西給他。


    銀花拿了一個糖角子出來放在碗裏讓姐弟三個分著吃。


    “大哥說不許!”小燕直往後退,“我想問問您怎麽把醃菜醃好,今天我多找了幾把想醃起來,去集市上換點兒東西。”


    才開春,連草芽都沒有完全冒出來,有些野菜卻已經頑強的開始生長,不過找起來格外費勁兒,一般很少有人會去挑,而況絕大多數人家窖裏還藏著冬日剩下的菜。


    “吃!吃!”


    背簍裏的糖球叫了起來,口水留了老長也不知道擦一擦或者吸回去。


    銀花把糖球抱下來,拿帕子幫他擦幹淨下巴。


    去年冬天的幾天幾夜高燒把這孩子的腦子燒壞了,連話都說不清楚。


    銀花把已經放的不那麽燙的糖包子揪了一小塊下來,“來,伸手自己拿著。”


    糖球隻把嘴往前湊。


    “手——”銀花慢慢說道,把糖球放在椅子上,拉著的手往前伸,“另一隻也伸過來。”


    銀花示意了幾次糖球才回了,把兩隻手都伸到麵前。


    “像這樣。”銀花把兩隻手攏起來做了個示範。


    糖球笨拙的試了幾次,把兩隻手靠在一起。


    銀花把三分之一大的糖包子放在他的雙手裏,“對了,糖球很厲害,吃糖包包。”


    糖球傻兮兮的笑了起來,低頭舔+了一下,臉上又露出一個大大的笑容,“甜!”


    “對的,是甜的!”銀花慢慢說道,“你們也吃吧!”


    小燕還想堅持,壇子卻已經咽著口水伸出了手。


    銀花把剩下的大半個一分為二遞給他們姐弟倆,趁著他們吃東西的時候,仔細的把做醃菜的方法跟小燕說了一遍,重要的地方都刻意強調好幾遍。


    “……去小集換東西還好,要是想去縣城換錢,就要挑齊整的,醃的時候也不要胡亂往壇子裏塞,一把一把整齊的放進去,壞的歪的都挑出來自己吃,這樣酒家掌櫃才能看得上……”


    小燕連連點頭,吃完了小半個糖角子後把手上流的糖汁舔的幹幹淨淨。


    糖球人笨拙,把一點兒東西啃得亂七八糟,吃的糖水滿嘴滿手都是。


    銀花暗歎了一口氣,“你們平日裏對小弟弟要耐心些,跟他說話慢慢的,有的事情你們慢慢教糖球還是能學會的。”


    小燕點點頭,看著不是咧嘴傻笑的小弟眼圈就一紅。


    “我曉得了,師母我們先走了!”


    “留下來吃了晚飯再走啊!”


    小燕連連拒絕,一把抱起糖球就直往外走。


    “等一下,再拿一個糖包子回去……”


    “不用了,師母!我們有吃的!”


    說著,人就已經走遠了。


    銀花這才敢把一口氣歎出來。


    今天是屋子竣工的日子,銀花蒸了糖角子,還把用鹽醃了幾天的肉都拿出來,一人分了半斤。


    大家走的時候比拿了工錢還開心。


    麥子已經快一歲了,在屋裏呆不住,總想叫人抱著出來走,或是扶著他自己走,不一會兒就在屋子裏“啊啊”叫了起來。


    何傳禮與文年安哄不住,直喊銀花。


    何家俊本來在旁邊屋子裏看書,快步走過去把麥子抱了出來。


    “我們麥子又想出去玩了啊!”


    “啊!”麥子叫了一聲。


    “我們去叫你奶奶好不好?”


    “啊!”


    何家駿一路逗著小家夥出了門。


    銀花做了好東西,總是要給何老頭他們送一點兒過去的。


    學堂很快就開了起來。


    對於何家駿這樣的童生而言,每年院試有三次,分別是三、六、九月,何家俊打算九月去試一試,因想提前去抄書,學堂八月到十一月都不開。


    如此,今年束脩就是八十個銅板兒。


    何家俊已經不是原來那個遇事隻會衝動埋怨的毛頭小子了,既然打算辦學堂,早早的就從府城帶了不少筆墨紙硯回來。


    這裏由於交通原因,越是閉塞的地方好些東西越是貴,比如紙張之類的。


    孩子們為了節約紙和墨,都是用毛筆先沾了水在桌麵上學寫字,學會了與何家俊看過才能得一張紙練習。


    “銀花妹子!”


    銀花抱著麥子把籬笆門打開,“金秀姐,進來坐!”


    金秀姐就是虎子娘,兩家關係好,以前虎子都是來跟著何家駿學認字的,今年正經辦了學反倒沒來,倒不是他家舍得那點兒銀錢。


    虎子娘今冬又生了一胎,冬日裏太冷,什麽都不方便,她產後大出+血也隻能硬挨,命都去了大半條才活下來,家裏又沒什麽好的滋補東西,奶+水根本不夠,開春後甚至徹底沒了奶+水。那孩子才一個多月,光喝點兒米糊,費錢不會說人還長得瘦弱。虎子娘每天就拖著虛弱的身體,抱著虎子在幾個村子到處找有奶+水的媳婦子。


    銀花見她身體不好還抱著個孩子,怕她在路上出事,幹脆給麥子斷了奶,專門喂那孩子,也叫她能少跑幾趟。


    銀花解開衣扣,背過身給“哇哇”大哭的小家夥喂奶。


    虎子娘坐在一旁,原本咋咋呼呼的性子變了不少。


    一說話就喘的難受,誰個也不喜歡多說了。


    “你還是得抓兩幅藥吃吃,這樣一直拖著可不是回事兒。”銀花又一次勸道。


    “這樣的女人病哪有什麽藥可醫,況且……”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種田博飯家常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人生江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人生江月並收藏種田博飯家常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