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見薛蟠目瞪口呆的模樣,旁邊王祁安撫他:“瞧你這小膽兒,一嚇就破。王爺就算是遷怒,也是遷怒賈家,和你有什麽關係?橫豎你們家還是你爹當家,薛大伯心裏麵通透著呢。”
薛蟠這才放心了下來,歎氣說道:“話是這麽說。但我娘她三天兩頭的鬧這麽一出,擱在誰家誰受得了?偏那個王夫人會講話不成?每次來我家,都攪得家裏不得安寧的,真是煩透了。好在我媳婦和王家表妹交好,每次都是表妹給她透口風,不然還不知道會鬧出什麽亂子呢?”
雖然五娘現在在薛家也是絕對的權威,但是薛太太是薛蟠的親娘、薛明義的發妻,五娘雖然有能力,但還不想把手伸到薛太太的院子裏。左右她折騰也隻是折騰薛家的男人們,還沒那個能力折騰到外麵去,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罷了。
但王熙鳳可不同,如今賈家可被她牢牢的掌握在手裏,賈政和王夫人兩個住在榮禧堂又如何?如今賈家上上下下可都知道,這位璉二奶奶才是賈家真正的掌門人呢,哪個不上杆子巴結?
王夫人自以為她把二房這一畝三分地整治得不錯,卻不知道,她貼身的兩個大丫鬟,一個早就對王熙鳳表了忠心,另一個全部心思都貼到她最不待見的庶子賈環身上去了。
也是因為王熙鳳對賈府的掌控力,她才能在王夫人起了什麽心思的時候,提前把消息透給五娘知道。說起這個,王熙鳳也是恨得牙直癢癢,賈家還沒分家呢,二房王夫人作死不要緊,作到這個上頭,可是有種要把賈家一起拖下水的前兆!還真是她的“好姑姑”!
柳湘蓮心有戚戚然的拍了拍薛蟠的肩:“好在我們家沒那些個糟爛事兒,不然以三娘的脾氣,恐怕我就要過釘板了。”
做人呢,話絕對不能說得太滿。如今柳湘蓮若是知道,沒過多久有個他連麵都沒見過,卻上杆子要嫁給他的尤三姐鬧了好大一出熱鬧,害得他費盡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掉進了醋缸子裏麵的三娘給哄好,他今天絕對不會說出這樣的話來。
魏臻這時候終於開了口:“忠順王府?聽說忠順王確實是想要娶個正妃做擺設。”
眾人都沉默了,璟軒拍了拍他的手:“好歹也不要說得這麽直接。”
做擺設什麽的,大家心知肚明就夠了,不過魏臻的意思,大家卻也是領會到了。
皇帝一向不待見在上皇時代聲名顯赫的權貴們,外人自然以為是新皇為了樹立權威給新貴讓位,才處處打壓老臣;璟軒和桓謙他們卻是明白,皇帝是在給當年直接或間接參與給太子使絆子這種行為的人秋後算賬。而這些老牌權貴也的的確確該整治了,處理正事的能力不怎麽樣,以權謀私之流卻是幹得十分順當,這種蛀蟲還是早點兒除了為好。
忠平王府直接改了主人,忠安王府徹底灰飛煙滅,北靜王府被斷了羽翼,眼下隻剩下忠順王府沒有被整治,忠順王也十分乖覺的站在了皇帝這一邊,並沒有給皇帝添亂子。
對於被皇帝盛寵的璟軒,忠順王桓最初的態度是有禮的疏離,相比於旁人變著法子想和璟軒或者是他身後的薛家等人攀上關係,桓對待璟軒態度則不過是守著禮數的點頭之交罷了。
這種關係直到璟軒的梨春班到了京城便被打破,原因無他,忠順王桓沒別的愛好,就一個聽戲是愛入了骨髓的,王府裏麵也養了家班,各個都是身懷絕藝,比普通的戲班子都要強得多。
從前也不是沒聽過璟軒弄了個戲班子的傳聞,傳聞裏越是把璟軒傳得神乎其神的,忠順王就越是不相信,隻覺得不過是小孩子和家裏麵置氣的把戲罷了,那些戲文倒是不錯,但就是不像是一個小娃娃能夠寫出來的。
等梨春班進了京城,見獵心喜的忠順王雖然心裏麵不相信璟軒的能力,但他卻還是想親眼看看這個戲班子到底有沒有外人說的那麽邪乎。結果這一聽,忠順王就徹底成了梨春班的戲迷了,梨春班的戲他是場場不落,還動了心思想要挖走幾個角兒到他的家班兒裏去。
不過他是個謹慎的人,知道璟軒不好惹,就沒輕舉妄動,而是托到了忠平王桓謙那兒,叫他給璟軒透了話,約了個日子特為的談了談梨春班的事兒。對於一個王爺要在他的戲班子挖走戲子的事兒,璟軒自然是抵觸的,但對方態度倒是良好,璟軒想了想便和忠順王接觸了一下。
這一下,璟軒倒是看出了忠順王的確是個不折不扣的戲迷,而兩個人交談的三言兩句,忠順王也發覺原來他原本對璟軒的判斷有誤,對方也的確是個愛戲之人。兩個人再多聊了幾句,忠順王得知璟軒在寫新戲,迫不及待的便想著能不能看看初稿,璟軒也十分大方的約了另外的時間細聊。
愛戲之人即便不會寫戲,但對於評戲卻多半是有心得的。待見了璟軒的新本子後,忠順王對於梨春班那些戲文是出自璟軒之手的事實就再也沒有半點兒懷疑了,一拍大腿,將璟軒因為知己,萬分後悔為什麽當初沒和璟軒好好親近親近,竟險些錯過了這麽誌同道合的友人,真是失策啊失策。
而和璟軒熟悉了之後,忠順王也絕口不提挖走什麽戲子的事兒了,好戲子也得有好本子相稱,他都動了把他府裏的家班交給璟軒來指導一下的心思了。
就這麽著,旁人有以文會友的、以武會友的,忠順王和璟軒倒是以戲會友,雖然相識的時間不久,但關係卻十分熱絡,要說忠順王的脾氣也古怪,難得和旁人親近,這次和璟軒的熟稔,也讓很多人跌破了眼鏡。不少人心裏麵腹誹璟軒的榮寵就連如今王爵中最得皇帝歡心的忠順王都坐不住了,但卻沒人敢當眾說出這樣的話。
等到忠順王眼尖的發現了璟軒和魏臻的感情,他對璟軒的態度就又親近了幾分,原因無他,這位忠順王也是個愛藍顏不愛紅顏的主兒,和璟軒與魏臻的專情不同,這位還是個多情的,專是個在戲子中間流連的主兒,他府裏的家班兒,也算是他的男版後院兒了。
這位私事上的荒唐也不是什麽新聞了,外人當麵自然不會給他難看,甚至還有人特為的給他送上門挺多不錯的小戲子來巴結,但外人那邊即便是送人過來巴結的,他也能從中看出點兒對方不屑他的情緒來,這讓忠順王十分不滿,自然也不會給那些人什麽好臉色,也因此他脾氣古怪的傳聞更加的越演越烈了。
但璟軒不同,對方式同道中人不說,還對他透露了一些為了魏臻不會娶妻的打算,這叫忠順親王在一瞬間明白了什麽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酸溜溜的問:“你這打算,你家裏人知道嗎?”
如果可以,他還不想娶回個女人呢,可他母妃說了,戲子什麽的,隨他怎麽玩樂,但正妃必須要娶,世子也必須要生,忠順王性子再執拗,在這方麵也是不願意違背自己母妃的,他也為這事兒犯愁了好久。
“我和魏臻的關係,上皇、太後和皇上都認可了,旁人還有什麽可說的?我不過就是個經營商鋪和戲班子的平民百姓罷了,那些人吃飽了沒事做還要管我娶不娶親?要是真有禦史不長眼睛拿住這件事不放,那我倒是願意把他們家後院那些辛秘也多編排一些出來給全國上下的老百姓樂嗬樂嗬。”璟軒說的萬分的理直氣壯,忠順王聽了竟覺得無法反駁。
如今林璟軒身上一沒有爵位二沒有官職,雖然因為得到了皇帝的榮寵而顯得地位超然,但究其根基,還隻是個光頭百姓。就算是朝廷中戰鬥力最強的禦史,也管不到沒有作奸犯科的平民百姓吧?
他堂堂一個王爺,這個時候竟然被個平民百姓比下去了,怎麽想怎麽覺得胸口悶悶的,不過忠順王也並沒有生出什麽做平民更幸福的想法來,璟軒是平民又怎麽了,架不住人家背後三座大山呢,自己要不是王爺,可過不了如今錦衣玉食聽聽小曲摟摟戲子的生活。
忠順王想的挺通透的,自然也和璟軒透露了他母妃逼婚的事兒:“要說找個小門小戶的,母妃又不樂意,說是配不上王府的門第。要是世家的,庶女她擔心教養,嫡女誰又肯嫁來王府當個擺設?這一拖就拖到現在,她還不死心,我都快煩透了。”
在外人眼裏忠順王再怎麽嗜好龍陽不務正業脾氣古怪,但在老王妃眼裏,自家兒子還是高不可攀的金鳳凰,對於選兒媳婦的要求,她可是半點兒都沒降低的。
就因為如此,忠順王的這些事璟軒他們是心知肚明,京中和王府門第匹配的人家也都明白,自然不肯把女兒嫁到王府裏來,其他那些消息靈通的人家能知道一二,但也並沒有把忠順王酷愛戲子的事兒當真,就和當下文人名士們和聲名在外的“才女”們飲酒鬥詩一般,大家也都隻當是個風雅的愛好罷了,娶妻生子才是正途。
至於王夫人一流,更是連王爺喜歡戲子這種事兒都不得而知,隻聽到王府兩個字就兩眼放光了。
一旁正和吳熙表忠心的桓謙聽了魏臻的話,立刻拍胸脯保證:“這門親事我去宮裏麵和太後娘娘說去,包在我身上,你們就不必管了。”
盡早把這個什麽賈女史的嫁出去才好,免得被吳熙誤會了,他本就坎坷的追求之路就又要麵臨萬丈深淵了!
桓謙自然是想盡早的解決這件事,但太後也是知道忠順王的毛病的,把賈元春叫過來一說此事,說的她臉色一下子便煞白了起來。她和母親王夫人不同,現在皇後身邊這麽多年,她的消息可是比母親靈通了許多,那忠順王是個什麽脾氣秉性,她可沒少聽到傳聞,有一遭宮中設宴她還曾親眼見過,那忠順王脾氣古怪得很,笑起來看著都滲人,她雖然心知能夠加入王府做正妃是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事,但想到對方是忠順王,她就打了退堂鼓了。
當著太後的麵,她不敢直言反對,隻是希望太後娘娘容她時間考慮,太後也準了,回頭對桓謙說:“我看這事兒多半是不成的。”
不過人算不如天算,元春正打算拒絕這門親事,南邊傳來的消息讓她想要決絕的心思立刻熄滅了下去。
還是和趙家有關。賈赦被當眾打了板子並沒有徹底了結他和趙家的恩怨,他養好傷之後,林如海特為的親自到了金陵一遭,帶著賈赦夫婦和寶玉到姑蘇趙家登門致歉,賈赦被嚇破了膽子,哪裏敢不依的,登門以後態度擺的極低。
趙家的男人們一向都是寵愛這個幼弟跟命根子似得,火氣可沒那麽容易消,想了想,叫下人去尋趙小公子來,要賈赦當麵道歉才罷休,結果下人一找,竟發現那趙小公子不知道什麽時候跑到花園裏來,和賈寶玉玩得正開心。
賈寶玉的性子綿軟,一向對模樣生的好的人極有耐心,趙小公子雖然心智有損,但外表上確實極其俊秀的,寶玉也知道他的事,沒見過之前還沒什麽,這一見麵,倒是覺得對方委實十分的可憐,那耐心便翻了翻。原本寶玉就像個永遠長不大的小孩子似得,和趙小公子湊到一塊兒,倒是玩得很開心。
趙家人很久沒見過趙小公子這麽開心的模樣了,這一看,對賈家的火氣便消了,又想的更遠了,打聽到了賈寶玉還有個大她十歲的胞姐如今還未成親,趙家人便動了心思。他們也想給幼弟找個有耐心又溫柔的媳婦,年紀最好大一點兒,能照顧他。他們家自然也不會虧待了媳婦,絕對把趙四奶奶供起來半點兒委屈都不叫她受。
但是這樣的人選實在是不好找,今天見了寶玉,他們便把心思動到了元春身上,打聽了一番這女子如今正在宮裏麵做女史,他們家的人和賈府透了消息,若是賈家願意,他們便上奏皇帝求娶賈元春。
王夫人聽了這消息簡直是晴天霹靂,忙不迭的求人給女兒送信去了,賈元春一聽她極有可能要嫁給一個心智不健全的傻子,再也沒心思估計忠順王脾氣古怪之類的話了,也忙不迭的答應了忠順王府的親事。
趙家得了消息自然不樂意,趙老太太倒是看得開:“她若是不樂意,強扭的瓜不甜。我看那賈寶玉倒是個好孩子,難得咱們安兒有個玩伴,經常叫他過府也就是了。”
就這樣,總算趙家和賈家冰釋前嫌了,賈老太太對寶玉就越發的疼愛了,隻覺得他就是老天爺派下來拯救賈家的。
忠順王大婚的這一日,王府異常的熱鬧,因為忠順王的偏好,還請了梨春班去王府唱了一天一夜的堂會。因為知道王府與自家老板的關係不錯,梨春班還特為的把久沒登台的春鶯兒和靈官兩個叫了來。他們二人這些年雖然年紀漸大了,但因為平日裏身體調養的好、嗓子保護的也好,練功更是不含糊,因此並沒有隨著年紀的增長而力不從心,反倒因為閱曆的增加技藝越發的精湛了。
不過他們兩個這些年並不常登台,倒是在幕後培養小戲子的時候居多,這一次若不是和璟軒交好的忠順王大婚,他們也是不會登台的。
不過這一場婚禮,璟軒和魏臻並沒有出席,原因無他,小球兒病了,而且這一次不是普通的生病,而是出痘。
璟軒是親身經曆過出痘的痛苦的,即便如今他的醫術已然十分精湛,但涉及到自己關心的人,再精湛的醫術都無法讓他平靜下來,沒來由的心慌讓璟軒的臉色變得異常難看。
“小球兒的身子這些年才剛剛調養的有幾分起色,出痘是件凶險的事,我……”璟軒話沒說完,便被魏臻把雙手給握住了。
“對小球兒要有信心。他不是一個軟弱的孩子。”魏臻和璟軒是看著小球兒長大的,這孩子打小兒身子就不好,三日一病五日一災,像泡在藥罐子中長大似得。尋常的孩子吃了苦藥,泡了讓全身發疼的藥湯,早就哭鬧不休了,偏小球兒這孩子不哭也不鬧,就連學走路的時候磕磕碰碰手都擦破了皮,看到他們兩個緊張的跑過來,還咧著嘴笑。
也正是因為如此,這樣的小球兒更是格外的可人疼,也越發的讓璟軒放心不下,見平日裏活潑好動的小球兒如今燒得滿麵通紅的躺在床上,緊閉著雙眼,臉上還鼓起了大大小小的紅包,璟軒的心都要跳成一個個兒了。
門外響起腳步聲,一臉焦急的皇帝推開門走了進來,看到床上的小球兒,臉色也越發的難看了,再看到滿眼血絲的璟軒,更是歎了口氣:“你這是一夜都沒合眼了?你先去休息吧,小球兒醒過來看到你這個樣子,他心裏麵也不會好過。這裏交給我,難道你還不放心我來照顧他麽?”
璟軒拗不過皇帝和魏臻的勸說,這才答應先回去休息,這時候吳熙也剛好親自熬好了藥送過來,也同樣叮囑了璟軒一番。璟軒和魏臻走後,皇帝、吳熙和桓謙三個人圍著小球兒坐在床上,大家都沒了說話的心思,一心盼著床上的小球兒快點兒醒過來。
薛蟠這才放心了下來,歎氣說道:“話是這麽說。但我娘她三天兩頭的鬧這麽一出,擱在誰家誰受得了?偏那個王夫人會講話不成?每次來我家,都攪得家裏不得安寧的,真是煩透了。好在我媳婦和王家表妹交好,每次都是表妹給她透口風,不然還不知道會鬧出什麽亂子呢?”
雖然五娘現在在薛家也是絕對的權威,但是薛太太是薛蟠的親娘、薛明義的發妻,五娘雖然有能力,但還不想把手伸到薛太太的院子裏。左右她折騰也隻是折騰薛家的男人們,還沒那個能力折騰到外麵去,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罷了。
但王熙鳳可不同,如今賈家可被她牢牢的掌握在手裏,賈政和王夫人兩個住在榮禧堂又如何?如今賈家上上下下可都知道,這位璉二奶奶才是賈家真正的掌門人呢,哪個不上杆子巴結?
王夫人自以為她把二房這一畝三分地整治得不錯,卻不知道,她貼身的兩個大丫鬟,一個早就對王熙鳳表了忠心,另一個全部心思都貼到她最不待見的庶子賈環身上去了。
也是因為王熙鳳對賈府的掌控力,她才能在王夫人起了什麽心思的時候,提前把消息透給五娘知道。說起這個,王熙鳳也是恨得牙直癢癢,賈家還沒分家呢,二房王夫人作死不要緊,作到這個上頭,可是有種要把賈家一起拖下水的前兆!還真是她的“好姑姑”!
柳湘蓮心有戚戚然的拍了拍薛蟠的肩:“好在我們家沒那些個糟爛事兒,不然以三娘的脾氣,恐怕我就要過釘板了。”
做人呢,話絕對不能說得太滿。如今柳湘蓮若是知道,沒過多久有個他連麵都沒見過,卻上杆子要嫁給他的尤三姐鬧了好大一出熱鬧,害得他費盡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掉進了醋缸子裏麵的三娘給哄好,他今天絕對不會說出這樣的話來。
魏臻這時候終於開了口:“忠順王府?聽說忠順王確實是想要娶個正妃做擺設。”
眾人都沉默了,璟軒拍了拍他的手:“好歹也不要說得這麽直接。”
做擺設什麽的,大家心知肚明就夠了,不過魏臻的意思,大家卻也是領會到了。
皇帝一向不待見在上皇時代聲名顯赫的權貴們,外人自然以為是新皇為了樹立權威給新貴讓位,才處處打壓老臣;璟軒和桓謙他們卻是明白,皇帝是在給當年直接或間接參與給太子使絆子這種行為的人秋後算賬。而這些老牌權貴也的的確確該整治了,處理正事的能力不怎麽樣,以權謀私之流卻是幹得十分順當,這種蛀蟲還是早點兒除了為好。
忠平王府直接改了主人,忠安王府徹底灰飛煙滅,北靜王府被斷了羽翼,眼下隻剩下忠順王府沒有被整治,忠順王也十分乖覺的站在了皇帝這一邊,並沒有給皇帝添亂子。
對於被皇帝盛寵的璟軒,忠順王桓最初的態度是有禮的疏離,相比於旁人變著法子想和璟軒或者是他身後的薛家等人攀上關係,桓對待璟軒態度則不過是守著禮數的點頭之交罷了。
這種關係直到璟軒的梨春班到了京城便被打破,原因無他,忠順王桓沒別的愛好,就一個聽戲是愛入了骨髓的,王府裏麵也養了家班,各個都是身懷絕藝,比普通的戲班子都要強得多。
從前也不是沒聽過璟軒弄了個戲班子的傳聞,傳聞裏越是把璟軒傳得神乎其神的,忠順王就越是不相信,隻覺得不過是小孩子和家裏麵置氣的把戲罷了,那些戲文倒是不錯,但就是不像是一個小娃娃能夠寫出來的。
等梨春班進了京城,見獵心喜的忠順王雖然心裏麵不相信璟軒的能力,但他卻還是想親眼看看這個戲班子到底有沒有外人說的那麽邪乎。結果這一聽,忠順王就徹底成了梨春班的戲迷了,梨春班的戲他是場場不落,還動了心思想要挖走幾個角兒到他的家班兒裏去。
不過他是個謹慎的人,知道璟軒不好惹,就沒輕舉妄動,而是托到了忠平王桓謙那兒,叫他給璟軒透了話,約了個日子特為的談了談梨春班的事兒。對於一個王爺要在他的戲班子挖走戲子的事兒,璟軒自然是抵觸的,但對方態度倒是良好,璟軒想了想便和忠順王接觸了一下。
這一下,璟軒倒是看出了忠順王的確是個不折不扣的戲迷,而兩個人交談的三言兩句,忠順王也發覺原來他原本對璟軒的判斷有誤,對方也的確是個愛戲之人。兩個人再多聊了幾句,忠順王得知璟軒在寫新戲,迫不及待的便想著能不能看看初稿,璟軒也十分大方的約了另外的時間細聊。
愛戲之人即便不會寫戲,但對於評戲卻多半是有心得的。待見了璟軒的新本子後,忠順王對於梨春班那些戲文是出自璟軒之手的事實就再也沒有半點兒懷疑了,一拍大腿,將璟軒因為知己,萬分後悔為什麽當初沒和璟軒好好親近親近,竟險些錯過了這麽誌同道合的友人,真是失策啊失策。
而和璟軒熟悉了之後,忠順王也絕口不提挖走什麽戲子的事兒了,好戲子也得有好本子相稱,他都動了把他府裏的家班交給璟軒來指導一下的心思了。
就這麽著,旁人有以文會友的、以武會友的,忠順王和璟軒倒是以戲會友,雖然相識的時間不久,但關係卻十分熱絡,要說忠順王的脾氣也古怪,難得和旁人親近,這次和璟軒的熟稔,也讓很多人跌破了眼鏡。不少人心裏麵腹誹璟軒的榮寵就連如今王爵中最得皇帝歡心的忠順王都坐不住了,但卻沒人敢當眾說出這樣的話。
等到忠順王眼尖的發現了璟軒和魏臻的感情,他對璟軒的態度就又親近了幾分,原因無他,這位忠順王也是個愛藍顏不愛紅顏的主兒,和璟軒與魏臻的專情不同,這位還是個多情的,專是個在戲子中間流連的主兒,他府裏的家班兒,也算是他的男版後院兒了。
這位私事上的荒唐也不是什麽新聞了,外人當麵自然不會給他難看,甚至還有人特為的給他送上門挺多不錯的小戲子來巴結,但外人那邊即便是送人過來巴結的,他也能從中看出點兒對方不屑他的情緒來,這讓忠順王十分不滿,自然也不會給那些人什麽好臉色,也因此他脾氣古怪的傳聞更加的越演越烈了。
但璟軒不同,對方式同道中人不說,還對他透露了一些為了魏臻不會娶妻的打算,這叫忠順親王在一瞬間明白了什麽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酸溜溜的問:“你這打算,你家裏人知道嗎?”
如果可以,他還不想娶回個女人呢,可他母妃說了,戲子什麽的,隨他怎麽玩樂,但正妃必須要娶,世子也必須要生,忠順王性子再執拗,在這方麵也是不願意違背自己母妃的,他也為這事兒犯愁了好久。
“我和魏臻的關係,上皇、太後和皇上都認可了,旁人還有什麽可說的?我不過就是個經營商鋪和戲班子的平民百姓罷了,那些人吃飽了沒事做還要管我娶不娶親?要是真有禦史不長眼睛拿住這件事不放,那我倒是願意把他們家後院那些辛秘也多編排一些出來給全國上下的老百姓樂嗬樂嗬。”璟軒說的萬分的理直氣壯,忠順王聽了竟覺得無法反駁。
如今林璟軒身上一沒有爵位二沒有官職,雖然因為得到了皇帝的榮寵而顯得地位超然,但究其根基,還隻是個光頭百姓。就算是朝廷中戰鬥力最強的禦史,也管不到沒有作奸犯科的平民百姓吧?
他堂堂一個王爺,這個時候竟然被個平民百姓比下去了,怎麽想怎麽覺得胸口悶悶的,不過忠順王也並沒有生出什麽做平民更幸福的想法來,璟軒是平民又怎麽了,架不住人家背後三座大山呢,自己要不是王爺,可過不了如今錦衣玉食聽聽小曲摟摟戲子的生活。
忠順王想的挺通透的,自然也和璟軒透露了他母妃逼婚的事兒:“要說找個小門小戶的,母妃又不樂意,說是配不上王府的門第。要是世家的,庶女她擔心教養,嫡女誰又肯嫁來王府當個擺設?這一拖就拖到現在,她還不死心,我都快煩透了。”
在外人眼裏忠順王再怎麽嗜好龍陽不務正業脾氣古怪,但在老王妃眼裏,自家兒子還是高不可攀的金鳳凰,對於選兒媳婦的要求,她可是半點兒都沒降低的。
就因為如此,忠順王的這些事璟軒他們是心知肚明,京中和王府門第匹配的人家也都明白,自然不肯把女兒嫁到王府裏來,其他那些消息靈通的人家能知道一二,但也並沒有把忠順王酷愛戲子的事兒當真,就和當下文人名士們和聲名在外的“才女”們飲酒鬥詩一般,大家也都隻當是個風雅的愛好罷了,娶妻生子才是正途。
至於王夫人一流,更是連王爺喜歡戲子這種事兒都不得而知,隻聽到王府兩個字就兩眼放光了。
一旁正和吳熙表忠心的桓謙聽了魏臻的話,立刻拍胸脯保證:“這門親事我去宮裏麵和太後娘娘說去,包在我身上,你們就不必管了。”
盡早把這個什麽賈女史的嫁出去才好,免得被吳熙誤會了,他本就坎坷的追求之路就又要麵臨萬丈深淵了!
桓謙自然是想盡早的解決這件事,但太後也是知道忠順王的毛病的,把賈元春叫過來一說此事,說的她臉色一下子便煞白了起來。她和母親王夫人不同,現在皇後身邊這麽多年,她的消息可是比母親靈通了許多,那忠順王是個什麽脾氣秉性,她可沒少聽到傳聞,有一遭宮中設宴她還曾親眼見過,那忠順王脾氣古怪得很,笑起來看著都滲人,她雖然心知能夠加入王府做正妃是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事,但想到對方是忠順王,她就打了退堂鼓了。
當著太後的麵,她不敢直言反對,隻是希望太後娘娘容她時間考慮,太後也準了,回頭對桓謙說:“我看這事兒多半是不成的。”
不過人算不如天算,元春正打算拒絕這門親事,南邊傳來的消息讓她想要決絕的心思立刻熄滅了下去。
還是和趙家有關。賈赦被當眾打了板子並沒有徹底了結他和趙家的恩怨,他養好傷之後,林如海特為的親自到了金陵一遭,帶著賈赦夫婦和寶玉到姑蘇趙家登門致歉,賈赦被嚇破了膽子,哪裏敢不依的,登門以後態度擺的極低。
趙家的男人們一向都是寵愛這個幼弟跟命根子似得,火氣可沒那麽容易消,想了想,叫下人去尋趙小公子來,要賈赦當麵道歉才罷休,結果下人一找,竟發現那趙小公子不知道什麽時候跑到花園裏來,和賈寶玉玩得正開心。
賈寶玉的性子綿軟,一向對模樣生的好的人極有耐心,趙小公子雖然心智有損,但外表上確實極其俊秀的,寶玉也知道他的事,沒見過之前還沒什麽,這一見麵,倒是覺得對方委實十分的可憐,那耐心便翻了翻。原本寶玉就像個永遠長不大的小孩子似得,和趙小公子湊到一塊兒,倒是玩得很開心。
趙家人很久沒見過趙小公子這麽開心的模樣了,這一看,對賈家的火氣便消了,又想的更遠了,打聽到了賈寶玉還有個大她十歲的胞姐如今還未成親,趙家人便動了心思。他們也想給幼弟找個有耐心又溫柔的媳婦,年紀最好大一點兒,能照顧他。他們家自然也不會虧待了媳婦,絕對把趙四奶奶供起來半點兒委屈都不叫她受。
但是這樣的人選實在是不好找,今天見了寶玉,他們便把心思動到了元春身上,打聽了一番這女子如今正在宮裏麵做女史,他們家的人和賈府透了消息,若是賈家願意,他們便上奏皇帝求娶賈元春。
王夫人聽了這消息簡直是晴天霹靂,忙不迭的求人給女兒送信去了,賈元春一聽她極有可能要嫁給一個心智不健全的傻子,再也沒心思估計忠順王脾氣古怪之類的話了,也忙不迭的答應了忠順王府的親事。
趙家得了消息自然不樂意,趙老太太倒是看得開:“她若是不樂意,強扭的瓜不甜。我看那賈寶玉倒是個好孩子,難得咱們安兒有個玩伴,經常叫他過府也就是了。”
就這樣,總算趙家和賈家冰釋前嫌了,賈老太太對寶玉就越發的疼愛了,隻覺得他就是老天爺派下來拯救賈家的。
忠順王大婚的這一日,王府異常的熱鬧,因為忠順王的偏好,還請了梨春班去王府唱了一天一夜的堂會。因為知道王府與自家老板的關係不錯,梨春班還特為的把久沒登台的春鶯兒和靈官兩個叫了來。他們二人這些年雖然年紀漸大了,但因為平日裏身體調養的好、嗓子保護的也好,練功更是不含糊,因此並沒有隨著年紀的增長而力不從心,反倒因為閱曆的增加技藝越發的精湛了。
不過他們兩個這些年並不常登台,倒是在幕後培養小戲子的時候居多,這一次若不是和璟軒交好的忠順王大婚,他們也是不會登台的。
不過這一場婚禮,璟軒和魏臻並沒有出席,原因無他,小球兒病了,而且這一次不是普通的生病,而是出痘。
璟軒是親身經曆過出痘的痛苦的,即便如今他的醫術已然十分精湛,但涉及到自己關心的人,再精湛的醫術都無法讓他平靜下來,沒來由的心慌讓璟軒的臉色變得異常難看。
“小球兒的身子這些年才剛剛調養的有幾分起色,出痘是件凶險的事,我……”璟軒話沒說完,便被魏臻把雙手給握住了。
“對小球兒要有信心。他不是一個軟弱的孩子。”魏臻和璟軒是看著小球兒長大的,這孩子打小兒身子就不好,三日一病五日一災,像泡在藥罐子中長大似得。尋常的孩子吃了苦藥,泡了讓全身發疼的藥湯,早就哭鬧不休了,偏小球兒這孩子不哭也不鬧,就連學走路的時候磕磕碰碰手都擦破了皮,看到他們兩個緊張的跑過來,還咧著嘴笑。
也正是因為如此,這樣的小球兒更是格外的可人疼,也越發的讓璟軒放心不下,見平日裏活潑好動的小球兒如今燒得滿麵通紅的躺在床上,緊閉著雙眼,臉上還鼓起了大大小小的紅包,璟軒的心都要跳成一個個兒了。
門外響起腳步聲,一臉焦急的皇帝推開門走了進來,看到床上的小球兒,臉色也越發的難看了,再看到滿眼血絲的璟軒,更是歎了口氣:“你這是一夜都沒合眼了?你先去休息吧,小球兒醒過來看到你這個樣子,他心裏麵也不會好過。這裏交給我,難道你還不放心我來照顧他麽?”
璟軒拗不過皇帝和魏臻的勸說,這才答應先回去休息,這時候吳熙也剛好親自熬好了藥送過來,也同樣叮囑了璟軒一番。璟軒和魏臻走後,皇帝、吳熙和桓謙三個人圍著小球兒坐在床上,大家都沒了說話的心思,一心盼著床上的小球兒快點兒醒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