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男孩子對學武都有種莫名的執著,自從知道張梓瑞是‘深藏不露’的高手之後,溫家幾兄弟都以自己的方式,開始磨著張梓瑞教授武藝。
連一向沉穩的阿文,還有沉默寡言的阿武,都忍不住用央求的眼神看著張梓瑞。看著平安兩個小的拉著張梓瑞的衣角,撒嬌的念叨著:“好不好嘛,哥夫你就教我們吧。”
要不是在弟弟麵前不好意思,溫奇文都想向他們學習了。而自喻為一家之主的溫奇武,也有些羨慕的看了看兩個弟弟。
“好,不過要等我的身體恢複之後。”很快張梓瑞就妥協了。
溫家幾個孩子心性不錯,他也有意教受他們武藝。張家的事讓他意識到這個世界並不安全,就連和平年代的法製社會也不缺少刑事案件。無論身處什麽時代,什麽世界,自保能力都是很重要的。他雖然不會武功,但身為劍修的他即便沒了靈根,成就有限。但比起普通的武學,那也是高了一個層次。
他不求溫家兄弟學成絕世高手,但求強身健體,遇事能自保。畢竟以後的事誰也說不清,他也不能隨時跟在他們身邊。
張梓瑞點頭答應教他們武藝,把幾人高興慘了,一直笑得傻兮兮的。看著張梓瑞的目光,就像餓狼見到肉一樣閃閃發亮。
晚上吃飯的時候,溫家兄弟更是熱情無比。
“瑞哥,吃點雞蛋補補。”溫奇文笑眯眯的給張梓瑞夾了一塊雞蛋。
“哥夫,你多吃點。”溫奇武也給他夾了些菜,哥夫早點恢複,也好早些教他們。
平安兩個小豆丁見自家哥哥的舉動,有模有樣的也給哥夫夾菜。然後眼巴巴地看著哥夫,等他把自己夾的菜吃了。
張梓瑞看了看碗裏冒尖的飯菜,又看了看一臉期待的看著他的幾兄弟,默默地端起碗有些僵硬的扒飯。張梓瑞告訴自己,沒事的,等他們這興奮勁過了就沒事了。
而早被阿文用雞蛋羹喂飽的小妹,一個人在大床上玩兒,抱著小手啃得開心,弄得小手上都是口水。自從溫奇文回來之後,溫家的夥食有了改善,她現在的臉色白了不少,小手小腳也有力氣了。
第二天,二柱和石頭一早就帶了十來人過來,按理說是不用這麽多人的。不過張梓瑞覺得人多了能早些完工,給出去的工錢也差不多,而且少了很多麻煩。這些人中,有兩人是吳叔家的兒子。他們和溫家關係近,為人實誠,二柱是肯定要叫上他們的。原本吳叔、吳嬸也要來幫忙的,但聽說張梓瑞堅持來幫忙的都給工錢,他們二位也沒好意思來。
來人分為兩組,石頭帶人去山上找木材,二柱帶人平整地麵,搬石頭做牆角。阿武也跟著一起幫忙,阿文一早就去鎮上買吃的了,張梓瑞按例在家帶孩子。
“哥夫,哥夫,教我習武。”
平安兩個小豆丁對習武抱有極高的熱情,而且他們也不像兩個哥哥一樣有事做。於是一早起來後,就纏著張梓瑞要習武。
張梓瑞抱著小妹,無奈的看著抱著自己腿不放的兩隻小豆丁,覺得自己真實自作孽不可活。
“哥夫先教你們認字吧,習武要背口訣,不識字是不行的。”繼續忽悠,他才不會說現在他教不了。而且平安兩兄弟,營養不良,身體不怎好,現在還不適合修煉。張梓瑞想著,還是先上文化課。
“這樣啊~~那好吧。”兩個小豆丁聽了,不禁有些失望,不過能認字也好。他們還模糊記得阿父說過,能識字的讀書人可是很了不起的。
“你也別失望,學好了哥夫就教你們。”
“恩,我們會好好學的。”平安兩兄弟瞬間又燃起了鬥誌,來了精神。
溫奇文回來的時候,就見張梓瑞一手抱著小妹,一手拿著棍子在地上寫字。平安兩個小豆丁蹲在邊上,拿著小木棍跟著寫。
“我回來了。”
“大哥,哥夫教我們寫字呢。”平安兄弟看到大哥回來,扔下小木棍,高興的撲上去抱住大哥的腿,一臉我們很乖,快誇我們的表情。
平安兩個小豆丁雖然還是懵懂小兒,卻對周圍的氣氛十分敏感。最近家中的氣氛鬆快不少,又穿得好,吃得好,兩個小家夥也活潑了不少。
張梓瑞也抱著小妹站了起來,因為蹲太久,起來時是兩眼有些發黑。他站在原地緩了緩。而他懷裏的小妹,見到自家大哥伸手啊啊~~的叫著。
“是嗎,真乖。”溫奇文笑著摸摸他們的腦袋,拿出一包糕點遞給他們。
平安兄弟歡呼一聲,謝過哥哥之後去一邊分贓了。不過他們並沒有獨吞,而是把家裏各人都分了一份,咽著口水準備晚上一家人分享。
張梓瑞見溫奇文額頭布滿汗珠說:“累了吧,先休息會。”
“沒事,馬上到晌午了,得快做飯。”他就是去鎮上買個菜而已,這點根本不算什麽。
兩人說著進了灶房,溫奇文將背上的東西放下。然後把小妹背在背上,和張梓瑞一起做飯。
午飯是一葷一素一湯,飯是糙米飯。雖然看似簡陋,但是在村裏也算頭一份了。因為村裏買肉不方便,張梓瑞讓溫奇文多買了一些回來。剛好家裏沒油了,阿文還買了些肥肉。
肥肉煉油,而那些肉之間醃了做油炸肉,這樣放一年都沒問題。煉油之後的油渣成了一道葷菜,然後炒了一個野菜,打了兩個雞蛋煮了一大鍋湯,又灑了些蔥花。
除了油渣,野菜和蛋湯的做法都和溫奇文原來所熟知的有區別。野菜先用滾水撈了以後,把水捏出來,然後再炒。炒出來的野菜也沒了苦澀的味道,鮮嫩可口,蛋花湯也煮得比原來鮮香。
他沒想到這樣簡單的菜,也能做出好口感。然後他突然想到,之前瑞哥一直吃著他們做的飯菜,也沒有嫌棄。心想一定要跟著瑞哥好好學。
其實張梓瑞也隻是動動口,打打下廚。十幾個人的飯菜,又是大鍋大灶的,掌廚的還是溫奇文。平安兩個小的,聞見灶房裏傳出的香味,早就跑進來,咽著口水眼巴巴的看著出鍋的油渣。
油渣有些油膩,家裏吃得清淡,小孩子又腸胃弱。張梓瑞不敢給他們吃,於是從壇子裏挑了一大塊都是瘦肉的油炸肉,濾了油給他們拿去吃。
兩個小家夥捏著肉塊,用小爪子順著豬肉紋理,將肉一絲一絲的撕下來,放到嘴裏嚼著。吃著從未吃過,香噴噴的肉,兩個小家夥覺得幸福極了。
看著張梓瑞對弟弟們的細致,又看看弟弟們那副快樂的模樣。溫奇文覺得心裏暖暖的,他一定是最幸運的雙兒,嫁了個好夫婿。
等做工的人來吃飯,看到飯菜,雖然覺得這溫家兄弟不會持家,但還是喜出望外。二柱和石頭對視一眼,覺得這些孩子厚道,但是也太敗家了。別人家做工,吃的都是稀的,也就隨便弄點菜和糙米熬上一鍋,管飽就行。
“辛苦各位了,我們做的飯菜量足管飽,各位大叔、大哥放心吃。”張梓瑞看著一個個大汗淋漓的農家漢子,溫和的笑著。
“梓瑞太客氣了,就衝著你這份心,我們怎麽也得好好把活做好。”石頭帶頭,對著大家說了一句。“大家說,是不是?”
“是。”大家笑嘻嘻的回答,聞著飯菜的香味,隻覺這味聞著好香,口水不受控製的分泌。
“那開飯吧。”二柱說著,拿著碗開始盛飯。
其餘早被香味勾起饞蟲的人,迫不及待的圍了上來。吃過之後,誰都要對溫奇文誇上一句好手藝。溫奇文一邊收拾著已經空了的碗盆,一邊不好意思的接受大家的誇獎。要不是怕說出瑞哥會廚藝的事讓他被人恥笑,他也不會這樣‘違心’的接受大家的誇讚。
不過大家都以為,也就第一天能有這樣好的飯菜。現在的世道,誰家的日子都不寬裕。雖然這幾年天公作美,收成不錯,但繁重的賦稅,也隻能勉強溫飽。
下工之後,二柱和石頭悄悄找了張梓瑞,說他敗家。
“梓瑞阿,不是叔說你啊。這往後的日子還長著呢,用錢的地方也多,錢要省著花,不然遲早會被敗光。”石頭一臉擔憂的說。
“是啊,你們家的日子也不好過,村裏幹活吃的也不講究,管飽就行。”二柱十分認同石頭的話。
“我知道叔叔們的好意,蓋房也是重體力活,大家吃好一些也好幹活,而且也吃不了多少。”張梓瑞這樣做也是為了討個好口碑,近快融入村裏去。
二柱和石頭見他不以為意,也不好多說什麽。於是轉移了話題,開始說起找木匠打家具,做門窗等事。二柱的表兄會木工,張梓瑞將這事托付給他。
隨後,上工的人發現,他們的中午飯,不止沒有變差,甚至比第一天還好。雖然還是兩菜一湯,但菜都是自家種的時興蔬菜,葷菜也成了大片的肉。
充滿驚喜的農家漢子們,此時也隻能道一聲,張家厚道。對張梓瑞這個外來人口的印象,那是極好的。同時,這些人幹起活來更加賣力。張家的荒地上,每天都是一副熱火朝天的樣子。
很快張家這頓中午飯成為了村裏人的談資。淳樸的人家,覺得張家厚道。心小的人,覺得張梓瑞敗家,都落難了還擺闊給誰看?還有些人後悔,當初怎麽就沒去張家幫忙。
當然也有人去問石頭和二柱還要不要人,但是都被拒絕了。去找張梓瑞的人,也被他委婉的拒絕了。溫家二伯母知道後,覺得十分惋惜,因為溫成錢和他兒子溫奇禮都不在家中。她也想故意在飯點去蹭飯,但張家和溫家也沒個女人,都是一幫大老爺們,去了不合適。
村裏的土坯房,也就是用幾塊木板和木頭做的模具,放在石腳上,形成一個長條形的槽,在放入加了稻梗的粘土,用木頭分層夯實成牆,然後再加上茅草頂棚就行,也沒多少講究。所以建起來,比預想中的還快。
張梓瑞看著簡陋的家慢慢形成,心中有種莫名的歸屬感。國人那種擁有自己的家,才有安全感的思想,多少對他還是有些影響。不過這隻是暫時的居所,以後有能力了他還會建更好的。
相比於他,溫奇文的心情是激動的。他們也有自己的家了,而且就挨著弟弟妹妹。正如他原本從來沒想過會嫁人一樣,他也沒想到嫁人之後還能挨著自己家住。
張梓瑞他們找的人多,沒多長時間房屋就建好了。房屋好了,大家又幫忙圍了個院子,將院裏的地麵弄平整。有感於張家的厚道,這些農家漢子,還幫忙把剩餘的荒地給翻好,直接可以種菜。
房屋可以入住,家具也送來了。不過這些家具,也隻是一張木床,一張方桌並四條長板凳,加一口四四方方的衣箱。
隨後,張梓瑞和溫奇文花了二十文雇了村裏阿牛叔家的牛車,去鎮上購置日常用品。村裏的牛車隻有趕集的時候才會到鎮上,一個月也就是三次。
張梓瑞不知道,之前文武兩兄弟為了省錢,都是走路去的。這次要不是張梓瑞也要去,而且要買的東西太多,溫奇文也不會舍得坐牛車。
連一向沉穩的阿文,還有沉默寡言的阿武,都忍不住用央求的眼神看著張梓瑞。看著平安兩個小的拉著張梓瑞的衣角,撒嬌的念叨著:“好不好嘛,哥夫你就教我們吧。”
要不是在弟弟麵前不好意思,溫奇文都想向他們學習了。而自喻為一家之主的溫奇武,也有些羨慕的看了看兩個弟弟。
“好,不過要等我的身體恢複之後。”很快張梓瑞就妥協了。
溫家幾個孩子心性不錯,他也有意教受他們武藝。張家的事讓他意識到這個世界並不安全,就連和平年代的法製社會也不缺少刑事案件。無論身處什麽時代,什麽世界,自保能力都是很重要的。他雖然不會武功,但身為劍修的他即便沒了靈根,成就有限。但比起普通的武學,那也是高了一個層次。
他不求溫家兄弟學成絕世高手,但求強身健體,遇事能自保。畢竟以後的事誰也說不清,他也不能隨時跟在他們身邊。
張梓瑞點頭答應教他們武藝,把幾人高興慘了,一直笑得傻兮兮的。看著張梓瑞的目光,就像餓狼見到肉一樣閃閃發亮。
晚上吃飯的時候,溫家兄弟更是熱情無比。
“瑞哥,吃點雞蛋補補。”溫奇文笑眯眯的給張梓瑞夾了一塊雞蛋。
“哥夫,你多吃點。”溫奇武也給他夾了些菜,哥夫早點恢複,也好早些教他們。
平安兩個小豆丁見自家哥哥的舉動,有模有樣的也給哥夫夾菜。然後眼巴巴地看著哥夫,等他把自己夾的菜吃了。
張梓瑞看了看碗裏冒尖的飯菜,又看了看一臉期待的看著他的幾兄弟,默默地端起碗有些僵硬的扒飯。張梓瑞告訴自己,沒事的,等他們這興奮勁過了就沒事了。
而早被阿文用雞蛋羹喂飽的小妹,一個人在大床上玩兒,抱著小手啃得開心,弄得小手上都是口水。自從溫奇文回來之後,溫家的夥食有了改善,她現在的臉色白了不少,小手小腳也有力氣了。
第二天,二柱和石頭一早就帶了十來人過來,按理說是不用這麽多人的。不過張梓瑞覺得人多了能早些完工,給出去的工錢也差不多,而且少了很多麻煩。這些人中,有兩人是吳叔家的兒子。他們和溫家關係近,為人實誠,二柱是肯定要叫上他們的。原本吳叔、吳嬸也要來幫忙的,但聽說張梓瑞堅持來幫忙的都給工錢,他們二位也沒好意思來。
來人分為兩組,石頭帶人去山上找木材,二柱帶人平整地麵,搬石頭做牆角。阿武也跟著一起幫忙,阿文一早就去鎮上買吃的了,張梓瑞按例在家帶孩子。
“哥夫,哥夫,教我習武。”
平安兩個小豆丁對習武抱有極高的熱情,而且他們也不像兩個哥哥一樣有事做。於是一早起來後,就纏著張梓瑞要習武。
張梓瑞抱著小妹,無奈的看著抱著自己腿不放的兩隻小豆丁,覺得自己真實自作孽不可活。
“哥夫先教你們認字吧,習武要背口訣,不識字是不行的。”繼續忽悠,他才不會說現在他教不了。而且平安兩兄弟,營養不良,身體不怎好,現在還不適合修煉。張梓瑞想著,還是先上文化課。
“這樣啊~~那好吧。”兩個小豆丁聽了,不禁有些失望,不過能認字也好。他們還模糊記得阿父說過,能識字的讀書人可是很了不起的。
“你也別失望,學好了哥夫就教你們。”
“恩,我們會好好學的。”平安兩兄弟瞬間又燃起了鬥誌,來了精神。
溫奇文回來的時候,就見張梓瑞一手抱著小妹,一手拿著棍子在地上寫字。平安兩個小豆丁蹲在邊上,拿著小木棍跟著寫。
“我回來了。”
“大哥,哥夫教我們寫字呢。”平安兄弟看到大哥回來,扔下小木棍,高興的撲上去抱住大哥的腿,一臉我們很乖,快誇我們的表情。
平安兩個小豆丁雖然還是懵懂小兒,卻對周圍的氣氛十分敏感。最近家中的氣氛鬆快不少,又穿得好,吃得好,兩個小家夥也活潑了不少。
張梓瑞也抱著小妹站了起來,因為蹲太久,起來時是兩眼有些發黑。他站在原地緩了緩。而他懷裏的小妹,見到自家大哥伸手啊啊~~的叫著。
“是嗎,真乖。”溫奇文笑著摸摸他們的腦袋,拿出一包糕點遞給他們。
平安兄弟歡呼一聲,謝過哥哥之後去一邊分贓了。不過他們並沒有獨吞,而是把家裏各人都分了一份,咽著口水準備晚上一家人分享。
張梓瑞見溫奇文額頭布滿汗珠說:“累了吧,先休息會。”
“沒事,馬上到晌午了,得快做飯。”他就是去鎮上買個菜而已,這點根本不算什麽。
兩人說著進了灶房,溫奇文將背上的東西放下。然後把小妹背在背上,和張梓瑞一起做飯。
午飯是一葷一素一湯,飯是糙米飯。雖然看似簡陋,但是在村裏也算頭一份了。因為村裏買肉不方便,張梓瑞讓溫奇文多買了一些回來。剛好家裏沒油了,阿文還買了些肥肉。
肥肉煉油,而那些肉之間醃了做油炸肉,這樣放一年都沒問題。煉油之後的油渣成了一道葷菜,然後炒了一個野菜,打了兩個雞蛋煮了一大鍋湯,又灑了些蔥花。
除了油渣,野菜和蛋湯的做法都和溫奇文原來所熟知的有區別。野菜先用滾水撈了以後,把水捏出來,然後再炒。炒出來的野菜也沒了苦澀的味道,鮮嫩可口,蛋花湯也煮得比原來鮮香。
他沒想到這樣簡單的菜,也能做出好口感。然後他突然想到,之前瑞哥一直吃著他們做的飯菜,也沒有嫌棄。心想一定要跟著瑞哥好好學。
其實張梓瑞也隻是動動口,打打下廚。十幾個人的飯菜,又是大鍋大灶的,掌廚的還是溫奇文。平安兩個小的,聞見灶房裏傳出的香味,早就跑進來,咽著口水眼巴巴的看著出鍋的油渣。
油渣有些油膩,家裏吃得清淡,小孩子又腸胃弱。張梓瑞不敢給他們吃,於是從壇子裏挑了一大塊都是瘦肉的油炸肉,濾了油給他們拿去吃。
兩個小家夥捏著肉塊,用小爪子順著豬肉紋理,將肉一絲一絲的撕下來,放到嘴裏嚼著。吃著從未吃過,香噴噴的肉,兩個小家夥覺得幸福極了。
看著張梓瑞對弟弟們的細致,又看看弟弟們那副快樂的模樣。溫奇文覺得心裏暖暖的,他一定是最幸運的雙兒,嫁了個好夫婿。
等做工的人來吃飯,看到飯菜,雖然覺得這溫家兄弟不會持家,但還是喜出望外。二柱和石頭對視一眼,覺得這些孩子厚道,但是也太敗家了。別人家做工,吃的都是稀的,也就隨便弄點菜和糙米熬上一鍋,管飽就行。
“辛苦各位了,我們做的飯菜量足管飽,各位大叔、大哥放心吃。”張梓瑞看著一個個大汗淋漓的農家漢子,溫和的笑著。
“梓瑞太客氣了,就衝著你這份心,我們怎麽也得好好把活做好。”石頭帶頭,對著大家說了一句。“大家說,是不是?”
“是。”大家笑嘻嘻的回答,聞著飯菜的香味,隻覺這味聞著好香,口水不受控製的分泌。
“那開飯吧。”二柱說著,拿著碗開始盛飯。
其餘早被香味勾起饞蟲的人,迫不及待的圍了上來。吃過之後,誰都要對溫奇文誇上一句好手藝。溫奇文一邊收拾著已經空了的碗盆,一邊不好意思的接受大家的誇獎。要不是怕說出瑞哥會廚藝的事讓他被人恥笑,他也不會這樣‘違心’的接受大家的誇讚。
不過大家都以為,也就第一天能有這樣好的飯菜。現在的世道,誰家的日子都不寬裕。雖然這幾年天公作美,收成不錯,但繁重的賦稅,也隻能勉強溫飽。
下工之後,二柱和石頭悄悄找了張梓瑞,說他敗家。
“梓瑞阿,不是叔說你啊。這往後的日子還長著呢,用錢的地方也多,錢要省著花,不然遲早會被敗光。”石頭一臉擔憂的說。
“是啊,你們家的日子也不好過,村裏幹活吃的也不講究,管飽就行。”二柱十分認同石頭的話。
“我知道叔叔們的好意,蓋房也是重體力活,大家吃好一些也好幹活,而且也吃不了多少。”張梓瑞這樣做也是為了討個好口碑,近快融入村裏去。
二柱和石頭見他不以為意,也不好多說什麽。於是轉移了話題,開始說起找木匠打家具,做門窗等事。二柱的表兄會木工,張梓瑞將這事托付給他。
隨後,上工的人發現,他們的中午飯,不止沒有變差,甚至比第一天還好。雖然還是兩菜一湯,但菜都是自家種的時興蔬菜,葷菜也成了大片的肉。
充滿驚喜的農家漢子們,此時也隻能道一聲,張家厚道。對張梓瑞這個外來人口的印象,那是極好的。同時,這些人幹起活來更加賣力。張家的荒地上,每天都是一副熱火朝天的樣子。
很快張家這頓中午飯成為了村裏人的談資。淳樸的人家,覺得張家厚道。心小的人,覺得張梓瑞敗家,都落難了還擺闊給誰看?還有些人後悔,當初怎麽就沒去張家幫忙。
當然也有人去問石頭和二柱還要不要人,但是都被拒絕了。去找張梓瑞的人,也被他委婉的拒絕了。溫家二伯母知道後,覺得十分惋惜,因為溫成錢和他兒子溫奇禮都不在家中。她也想故意在飯點去蹭飯,但張家和溫家也沒個女人,都是一幫大老爺們,去了不合適。
村裏的土坯房,也就是用幾塊木板和木頭做的模具,放在石腳上,形成一個長條形的槽,在放入加了稻梗的粘土,用木頭分層夯實成牆,然後再加上茅草頂棚就行,也沒多少講究。所以建起來,比預想中的還快。
張梓瑞看著簡陋的家慢慢形成,心中有種莫名的歸屬感。國人那種擁有自己的家,才有安全感的思想,多少對他還是有些影響。不過這隻是暫時的居所,以後有能力了他還會建更好的。
相比於他,溫奇文的心情是激動的。他們也有自己的家了,而且就挨著弟弟妹妹。正如他原本從來沒想過會嫁人一樣,他也沒想到嫁人之後還能挨著自己家住。
張梓瑞他們找的人多,沒多長時間房屋就建好了。房屋好了,大家又幫忙圍了個院子,將院裏的地麵弄平整。有感於張家的厚道,這些農家漢子,還幫忙把剩餘的荒地給翻好,直接可以種菜。
房屋可以入住,家具也送來了。不過這些家具,也隻是一張木床,一張方桌並四條長板凳,加一口四四方方的衣箱。
隨後,張梓瑞和溫奇文花了二十文雇了村裏阿牛叔家的牛車,去鎮上購置日常用品。村裏的牛車隻有趕集的時候才會到鎮上,一個月也就是三次。
張梓瑞不知道,之前文武兩兄弟為了省錢,都是走路去的。這次要不是張梓瑞也要去,而且要買的東西太多,溫奇文也不會舍得坐牛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