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行,我們這邊沒這吃食,一是新鮮,二是好吃。隻是不知道要賣多少一個?”二柱想了想覺得這說不定是門好生意。
張梓瑞報了兩文一個,在他看來這個價格很合適。
“這能行嗎?一個饅頭一文,一個大肉包也才兩文。”吳嬸子有些猶豫,覺得會不會貴了些?
“嬸子,別家可沒有這土豆餅。而且這可是還要放糖,用油煎的。”獨此一份的生意,這是真的不貴。
吳嬸子還有些猶豫,潑辣豪爽的燕嬸子倒是一口答應,隨後兩家人都應了下來。
張梓瑞免費提供土豆,又讓溫奇文教她們做土豆餅。雙方說好,要是這門生意真的能成,再按每斤土豆二文錢給他。另外張梓瑞還給他們準備了煎餅子的鍋和爐子。他讓兩家人先一起弄一個攤位試試看,生意好了再分開行事。
溫奇文也想去賣土豆餅,給家裏增加一些收入,但被張梓瑞勸住了。雙兒在外容易被人欺負,家裏還有很多事需要做。
吳叔和二柱知道他們這是把賺錢的路子給了他們,而且還將所有東西都準備齊全了。說什麽也不願意去了,因為張家也不富裕。
“叔,嬸,你們聽我說,我們不去是因為還要去山裏挖土蛋,而且還要將地裏給種上。還有就是我身上有功名不好出麵,阿文去了,容易被人欺負。而且家裏還有很多事需要阿文幫我。至於阿武那裏,他一個人去也忙不過來,我準備讓他跟著我做些別的。”張梓瑞苦口婆心勸了半天,這兩家人才接受。
為了讓這獨門生意能做長久一些,調味做土豆泥都是在張家進行。張家現在也不開火,用了溫家的灶房兩家人一起吃。所以張家灶房成了臨時加工坊。
第二天一大早,吳叔和二柱兩口子就過來了。溫奇文幫著他們一起將土豆泥弄好。收拾好出攤的東西和一大盆土豆泥,將他們送出們。
到了縣城,他們花了五文錢在集市上弄了個臨時攤位。吳嬸子沒賣過東西有些拘謹,燕嬸子倒是天生是個會做生意的料。吳叔和二柱叔將挑子放下。吳嬸子開始煎土豆餅,吳叔幫忙做餅子,燕嬸子叫賣,二柱叔熱情的邀客。
很快鍋裏的香味飄了出來,吸引了一部分人前來圍觀。燕嬸子急忙拿出一個白色瓷碟,將一塊不大的土豆餅,切成指頭大小,又插上一根小小的竹簽,讓人免費試吃。這些都是張梓瑞教他們的,那竹簽也是吳叔和二柱兩人趕工做的。
不少人看著這攤子挺講究,食物也是沒見過的,聞著也香,隻是還從未有過免費試吃一說,還是有些躊躇。終於有個小孩,饞得不行,掙脫母親的手,跑上前拿了一小塊塞進嘴裏。
“你這孩子,怎麽不聽話呢?”孩子的母親不好意思的對燕嬸子笑笑。
“妹子沒事的,我們都說了是免費試吃。好吃了,您可以買點回去吃。不買也沒關係,可以跟別人說說我們這餅確實好吃。”燕嬸子笑著,將張梓瑞教他們的話利索地說了出來。
“娘,我還要。”小孩吃了之後,拉著婦人的裙擺,嚷嚷著讓他娘給他買。
那婦人穿的雖也是粗布,但卻洗得幹淨,衣服上也沒有補丁。看來不是像舍不得兩文錢的人。在小孩鬧騰半天之後,婦人才掏錢給小孩買了一個。吳嬸子用洗幹淨的樹葉給他包好,細心的叮囑小孩當心燙到。
有了第一個嚐試的人,在一旁觀望的人就動了起來。吃過之後,大部分人都覺得味道好,也願意花幾文錢吃個新鮮。因為口感好,又稀奇,一時之間土豆餅賣得還真不錯,很快一盆土豆泥就賣完了。一共賣了一百多個,扣除成本,賺了一百多文。這可把他們高興壞了,要知道向北他們出去打短工,一天也就十五文左右。有了好的開頭,這兩家人幹勁十足。
從縣城回來後,吳叔和二柱兩口子興衝衝的來到張家。
“梓瑞,阿文。”還沒進門,他們就急切的喊道。
“叔,嬸,什麽事啊?”溫奇文還以為是不是東西賣不出去,急忙從屋裏跑了出來。
“阿文,好消息啊,走我們進屋說。”吳嬸子拉著溫奇文,有些神秘兮兮的進屋。
進屋之後,他們才拿出今天賣東西的錢,一臉興奮的說著賣了多少,賺了多少。然後又將土豆錢給了張梓瑞,另外還將那一套工具的錢給了。張梓瑞不客氣地收下,順手就將錢遞給溫奇文收起來。
因為這生意才起步,兩家人又搭夥賣了兩天的土豆餅,生意十分的好,每天都能早早賣完。於是張梓瑞就建議他們分開,各家做各家的,縣城這麽大,多一家也沒影響。
兩家人一合計,覺得可行,就另買了一套工具。人手不夠,就帶上自家大小子。家裏二小子就送到張家幫忙洗土豆,做些家務,總不能讓阿文一個人忙。吳叔還讓他們忙不過來時,把小妹送去給吳奶奶看著。
自從家裏有了土豆,張梓瑞將土豆不同的吃法教給溫奇文。家裏幾個小豆丁就迷上了吃土豆,小妹還小,大半吃的都是土豆泥。平安兩個小豆丁那是涼拌的、煮的、考的、煎的換著法的吃。最後是張梓瑞實在受不了了,他覺得再吃自己都快變成土豆了。於是家裏菜園子裏的菜,才重新得意上桌。
見土豆餅賣得好,溫奇武和溫奇文也急著賺錢。溫奇武將小妹托付給吳奶奶,成天和溫奇文去山裏找土豆挖土豆,張梓瑞也跟著他們一起,每天都能帶些獵物回來。帶回來的獵物,二柱會幫他們帶到縣城裏賣了。
張梓瑞有自己的打算,挖土豆畢竟不是常事,自己種植才是長久之計。
“阿武,你看看家裏還有多少錢。我準備買一些河灘邊上的沙地,你也跟著一起買吧。”他去看過,那裏應該適合種土豆,而且沙地十分便宜。
“哥夫,那沙地種不了糧食,買了連賦稅都交不上啊。”溫奇武以為張梓瑞不知農事,提醒道。
“你忘了我還有功名,不用繳賦稅,而且那地用來種土豆正好。”張梓瑞不以為意的笑笑。
“哥夫,要不把我的沙地也記在你的名下?”溫奇武期待的看著張梓瑞,他怎麽把這茬忘了。
“要是你信得過我的話,自然是沒問題的。我們勞力少,到時候一起種。收成了,你那地裏的出息,你自己留著。”張梓瑞早就把所有事都想好了。
“我相信哥夫。”在他心目中哥夫已經成了無所不能的。
河邊的沙地因為種不了糧食,也無人購買。地價十分便宜,一畝地也就二兩銀子。不用繳稅,溫奇武咬咬牙,拿出家裏所有錢,決定買十畝。而張梓瑞隻準備買個六畝,他還得留點錢請人種地,他可沒打算十幾畝地三個人種,
“瑞哥,我們和溫家鬧成那樣了,村長會幫咱們買地嗎?”溫奇文即擔憂,又自責,村長可是溫家人。
“沒事,你也別擔心,上次因為要分村的事,他可得收斂一些,小心翼翼做人。不然大家又鬧著分村,他也討不到好。”張梓瑞知道分村不容易,上次他忽略了一個關鍵。溫家世代久居三水村,不算娶進門的媳婦,就是嫁給村裏外姓人的女兒也不算少。這其中關係複雜,千絲萬縷,想要分還需要一個契機。
“唉,要是分村就好了。到時候繳稅、服徭役也不會擔心村長偏袒。”溫奇武也覺得分村好,溫家人真的不值得信任,六子叔除外。
“你們也別擔心,這是遲早的事。”
“哥夫,那個秦嬸子挺可憐的。”說起上次之事,溫奇武想起了孤苦無依的秦婆子。她家就破破爛爛一個棚子,勉強遮風擋雨,也沒個知冷知熱的人。
“都是溫家造的孽,也不知道花兒姐姐現在怎麽樣了?”花兒名叫溫小花,是秦氏的女兒。溫奇文小時候見過花兒,說起來他們也算是親戚。
“別想了,世間的可憐人多得去了,我們還是先把自己的日子過好,有餘力了拉扯一把身邊的人。”他們現在也才是在溫飽線上。
決定之後,張梓瑞和溫奇武去找了村長,表示要購買河邊的沙地。村長十分詫異,那地買來不止沒有出息,而且還得往裏貼錢。即便張梓瑞有功名,那不也是浪費銀子嗎?村長想不明白,不過那地賣出去,他也能得些好處。
但是狡猾的村長並沒顯露絲毫情緒,默不吭聲的給沙地的價格抬高了一兩。
張梓瑞冷笑,這人還真是死要錢的。他去縣城時,就已經打聽好了,這地不值錢,倒貼都沒人買。於是他也不鬆口,二兩銀子一畝,多一分他都不會出。
村長露出一副為難的樣子,磨嘰半天,最後還是應了下來。這次在張梓瑞這邊雖然沒拿到好處,可是衙門那邊有獎勵啊。於是他也沒為難張梓瑞他們,爽快的應了。
對於村長的爽快,溫奇武十分吃驚,然後在心裏偷偷想著,這村長不會是有什麽想法吧?張梓瑞要是知道溫奇武的想法,估計會無奈的說,這算不算矯枉過正了?
很快就有衙門的人來丈量了土地。村裏消息傳得飛快,地契還沒辦下來,大家都知道了張家買了十六畝沙地。不少人等著看熱鬧,張家就不是莊戶人家,根本不懂得種地。
那些和張家關係好的,火急火燎的跑來勸說那地要不得。張梓瑞笑笑,和溫奇文一起將人勸了回去。那些人見勸不住,隻能不住的歎氣。
就連吳叔和二柱叔家兩口子也勸說了一番。張梓瑞告訴他們那地是要用來種土豆的,兩家人大吃一驚。因為沒人種過土豆,他們這些老莊家把式心裏也沒有底。
張梓瑞也沒把話說滿,雖說他有理論基礎,但也沒實際操作過。他深知理論和實際的區別,雖有百分之八十的把握,也隻是說試試看。這些人關係再好,畢竟與溫奇文他們還是有差別,張梓瑞有所保留。
因為土豆餅賣得好,而且要種土豆也得留種。買地的事談妥,他們開始大量囤積土豆。他們就住在村子邊上,與村裏人離得有些遠,一時半會倒是沒有人發現他們的異樣。
隻是小妹天天被寄托在吳家,每天晚上溫氣文或溫奇武去接她的時候,她都有些不樂意回來了。這讓溫家兄弟十分感謝吳奶奶,要不是她照顧得好,小妹也不會這樣不舍。
而平安兩個小的,就被拘在家裏練字,隻要他們將張梓瑞安排的功課做好就能出去玩。
等地契一辦好,張梓瑞就請人將地翻好。這次種地他們找了六個人,這些都是之前幫他們建過房的。這些人來幹活,一人一天十三文,不包午飯。家裏太忙,沒時間弄,對此大家還是挺樂意的,
別人翻地的時候,他們在家將土豆上有芽眼地方切成塊狀。地翻好之後,種土豆就是張梓瑞帶著溫家兄弟親自上陣。張梓瑞和溫家兩兄弟,一人一壟進行播種。等他辛苦大半天,站直身子,抬眼望去。文武兩兄弟動作純熟的已經播完一壟地了。
張梓瑞羞愧的兩邊看看,頓時他就被比成了渣渣。這兩兄弟不止速度比他快,質量也比他高。不是他偷懶,實在是他就沒下過地,笨手笨腳,不如文武兩兄弟常年勞作的。
溫家雖然隻有兩畝荒地改造的山地,但農忙時,他們也會去給人幫工。他們年紀小拿的工錢少,可活一點也沒少幹,所以他們二人也算是種田能手了。
“瑞哥,要不你先回去吧。這點活,我和阿武就行了。”從沒下過地的張梓瑞跟著他們下地幹活,溫奇文心疼了。看他在那笨手笨腳的將土豆種下,他覺得自己多幹一些,還是讓瑞哥回去好了。
“哥夫你就回去吧,我們兩個也費不了多少工夫。”溫奇武也覺得哥夫一個讀書人下地幹活實在是不合適。而且他窮怕了,隻要是能掙錢,他就幹勁滿滿的。
“沒事,多一個人也好早點弄完。”他一個大男人,怎麽能讓兩個孩子把活都幹了。張梓瑞歎息一聲,他打柴不如阿文,做家務不如阿文,連種地也不如阿文,現在連做菜也不如阿文。阿文還勤勉好學,以後阿文跟著他修煉學習,隻會更厲害,他突然有種危機感。
將地種好,終於能鬆快一些,張梓瑞從來不知道種地是這麽累的活。
隨著吳叔和二柱叔兩家的土豆餅生意越來越好,村裏人也得知了一二。頓時,不少人的心思活泛起來。不斷地向兩家人打探,他們這賣得是什麽東西。不過誰也不是傻子,會將這獨門生意說出去。隻是被惦記上,哪有這麽容易的事,一來二去,知道他們是從張家這裏出攤,就有人盯上了張家。
如此一來,溫奇文他們做土豆泥的時候就更小心了。不過還好,附近山頭的土豆差不多都被他們挖完了。在張梓瑞的帶動下,他們現在也習慣將土蛋喊土豆了。這名稱不隻比原來好聽,還能讓別人不知道他們是用什麽食物做餅。
不過最近張家屋外多了不少探頭探腦的家夥,嚴重妨礙了張梓瑞和溫家兩兄弟練劍。但是一時半會也沒有辦法,他們隻能將練劍時間改到淩晨,天剛微亮的時候。這種修煉也要搞得像偷雞摸狗似得,讓張梓瑞很惱火,隻想快點掙錢弄個圍牆,擋住那些窺探的目光。
吳叔和二柱兩家覺得十分不好意思,也想過將土豆拿回去處理。隻是搬運過程中很有可能被人看出來,也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所幸賣土豆餅也不是什麽大生意,在別人眼裏也就是掙幾個錢,並沒有被什麽大人物盯上。隻是村裏一些人家,動了心思而已。
就這樣,一直到張家那備受關注的地裏長出了綠苗,剛開始人們還沒認出來,隨著綠苗越長越大,終於被人認出那是山上的土蛋。
土豆,土蛋,一字之差,凡事有點腦子的都知道了是什麽。於是許多村裏人都開始上山挖土蛋。至於說土蛋有毒,你傻啊,沒看別人這都賣了這麽長時間的土蛋了,也沒見中毒啊。
不過這個時節,剛好是土豆休眠期結束,進入生長期的時候,地裏的土豆都是發芽長苗的,而且這些人還不知道怎麽處理。更麻煩的是野生土豆的毒性比家種培植的毒性大。
這才沒幾天,村裏陳二奶家和溫成金家就出事了,這兩家人吃土蛋中毒了。頓時村裏那些去山裏挖土蛋的人被嚇得不清,幸好他們小(猶)心(豫)謹(不)慎(決),不然此時中毒的就是他們了。
陳二奶閨名溫惠娘,當年陳家為了在三水村站穩腳跟,出了許多彩禮,將她娶回家。誰知陳二是個短命的,三十出頭就去了。陳二奶一個人將四個兒子拉扯大,現在除了陳老四,其他三個兒子都已成親。因為有陳二奶在,這一大家子並沒有分家,都住一個大院裏。
陳家大兒子媳婦是個貪財的,二兒子媳婦好吃懶做。三兒子媳婦也是個潑辣的主。也是陳家幾個兒子孝順,陳二奶壓得住,不然這家裏早鬧翻天了。
這次陳家幾個媳婦聽說土蛋能做成餅賣錢的事,難得意見統一了一次。妯娌幾人去山裏找了幾天,終於挖到漏網的土蛋。哪知回來之後被陳二奶看到了,狠狠將幾人罵了一通。老人家做事都很小心,而且這是有毒的東西,哪能隨意拿來吃,於是就讓她們扔了。迫於婆婆和丈夫的壓力,妯娌幾個將好不容易挖到的土蛋給扔了。但貪財的陳家大媳婦怎麽會放棄,她悄悄將扔了的土蛋撿了回去。
其實土豆餅並沒什麽技術含量,隻要擅長做飯的一看就能猜得七七八八,唯一算得上秘密的就是原材料。陳家大媳婦為此特意去吳家的攤位上買了一個土豆餅。
她背著家裏人偷偷摸摸的將土豆餅做成了,因為不知道加糖,做得不如吳家的好吃,但也很香。她欣喜之餘,將做好的土豆餅給她幾個孩子吃了。幸好她想著這是要掙錢的東西,做得不多,但是陳家媳婦和幾個孩子都中毒了。
溫成金家自從一家之主溫成金被狼咬死以後,家裏就剩下孤兒寡母三人。雖有溫成金兄弟幫襯,但日子畢竟不如從前。溫成金的媳婦李鳳嬌,想著掙錢,更是想著要將二柱家的生意給奪了。挖了土蛋偷偷在家鼓搗土豆餅,於是家裏李鳳嬌也中毒了。
陳二奶家人多,陳家大媳婦娘幾個中毒被及時發現,先將劉大夫請了去。幸好陳家娘幾個隻是惡心、嘔吐、腹瀉不算嚴重,劉大夫給開了藥。
等李鳳嬌的兒子在陳家找到劉大夫時,李鳳嬌又吐又瀉,整個人都綿軟無力。李鳳嬌的女兒被嚇得直哭,還要小心照顧娘。劉大夫給看過之後,李鳳嬌性命無礙,隻是要遭罪。
李鳳嬌年輕守寡,心裏淒苦。她將自己會受如此劫難,全怪在了溫奇文是災星這一事上。對溫奇文恨之入骨。平時也沒少跟兩個孩子說,他們爹的死都是溫奇文給害的。潛移默化之下,兩個孩子幾乎將溫奇文當成了殺父仇人。而李鳳嬌中毒,也是因為張家的土蛋引起的。於是兩個孩子也認為溫奇文克了他們家,想著要找溫奇文報仇。
張梓瑞報了兩文一個,在他看來這個價格很合適。
“這能行嗎?一個饅頭一文,一個大肉包也才兩文。”吳嬸子有些猶豫,覺得會不會貴了些?
“嬸子,別家可沒有這土豆餅。而且這可是還要放糖,用油煎的。”獨此一份的生意,這是真的不貴。
吳嬸子還有些猶豫,潑辣豪爽的燕嬸子倒是一口答應,隨後兩家人都應了下來。
張梓瑞免費提供土豆,又讓溫奇文教她們做土豆餅。雙方說好,要是這門生意真的能成,再按每斤土豆二文錢給他。另外張梓瑞還給他們準備了煎餅子的鍋和爐子。他讓兩家人先一起弄一個攤位試試看,生意好了再分開行事。
溫奇文也想去賣土豆餅,給家裏增加一些收入,但被張梓瑞勸住了。雙兒在外容易被人欺負,家裏還有很多事需要做。
吳叔和二柱知道他們這是把賺錢的路子給了他們,而且還將所有東西都準備齊全了。說什麽也不願意去了,因為張家也不富裕。
“叔,嬸,你們聽我說,我們不去是因為還要去山裏挖土蛋,而且還要將地裏給種上。還有就是我身上有功名不好出麵,阿文去了,容易被人欺負。而且家裏還有很多事需要阿文幫我。至於阿武那裏,他一個人去也忙不過來,我準備讓他跟著我做些別的。”張梓瑞苦口婆心勸了半天,這兩家人才接受。
為了讓這獨門生意能做長久一些,調味做土豆泥都是在張家進行。張家現在也不開火,用了溫家的灶房兩家人一起吃。所以張家灶房成了臨時加工坊。
第二天一大早,吳叔和二柱兩口子就過來了。溫奇文幫著他們一起將土豆泥弄好。收拾好出攤的東西和一大盆土豆泥,將他們送出們。
到了縣城,他們花了五文錢在集市上弄了個臨時攤位。吳嬸子沒賣過東西有些拘謹,燕嬸子倒是天生是個會做生意的料。吳叔和二柱叔將挑子放下。吳嬸子開始煎土豆餅,吳叔幫忙做餅子,燕嬸子叫賣,二柱叔熱情的邀客。
很快鍋裏的香味飄了出來,吸引了一部分人前來圍觀。燕嬸子急忙拿出一個白色瓷碟,將一塊不大的土豆餅,切成指頭大小,又插上一根小小的竹簽,讓人免費試吃。這些都是張梓瑞教他們的,那竹簽也是吳叔和二柱兩人趕工做的。
不少人看著這攤子挺講究,食物也是沒見過的,聞著也香,隻是還從未有過免費試吃一說,還是有些躊躇。終於有個小孩,饞得不行,掙脫母親的手,跑上前拿了一小塊塞進嘴裏。
“你這孩子,怎麽不聽話呢?”孩子的母親不好意思的對燕嬸子笑笑。
“妹子沒事的,我們都說了是免費試吃。好吃了,您可以買點回去吃。不買也沒關係,可以跟別人說說我們這餅確實好吃。”燕嬸子笑著,將張梓瑞教他們的話利索地說了出來。
“娘,我還要。”小孩吃了之後,拉著婦人的裙擺,嚷嚷著讓他娘給他買。
那婦人穿的雖也是粗布,但卻洗得幹淨,衣服上也沒有補丁。看來不是像舍不得兩文錢的人。在小孩鬧騰半天之後,婦人才掏錢給小孩買了一個。吳嬸子用洗幹淨的樹葉給他包好,細心的叮囑小孩當心燙到。
有了第一個嚐試的人,在一旁觀望的人就動了起來。吃過之後,大部分人都覺得味道好,也願意花幾文錢吃個新鮮。因為口感好,又稀奇,一時之間土豆餅賣得還真不錯,很快一盆土豆泥就賣完了。一共賣了一百多個,扣除成本,賺了一百多文。這可把他們高興壞了,要知道向北他們出去打短工,一天也就十五文左右。有了好的開頭,這兩家人幹勁十足。
從縣城回來後,吳叔和二柱兩口子興衝衝的來到張家。
“梓瑞,阿文。”還沒進門,他們就急切的喊道。
“叔,嬸,什麽事啊?”溫奇文還以為是不是東西賣不出去,急忙從屋裏跑了出來。
“阿文,好消息啊,走我們進屋說。”吳嬸子拉著溫奇文,有些神秘兮兮的進屋。
進屋之後,他們才拿出今天賣東西的錢,一臉興奮的說著賣了多少,賺了多少。然後又將土豆錢給了張梓瑞,另外還將那一套工具的錢給了。張梓瑞不客氣地收下,順手就將錢遞給溫奇文收起來。
因為這生意才起步,兩家人又搭夥賣了兩天的土豆餅,生意十分的好,每天都能早早賣完。於是張梓瑞就建議他們分開,各家做各家的,縣城這麽大,多一家也沒影響。
兩家人一合計,覺得可行,就另買了一套工具。人手不夠,就帶上自家大小子。家裏二小子就送到張家幫忙洗土豆,做些家務,總不能讓阿文一個人忙。吳叔還讓他們忙不過來時,把小妹送去給吳奶奶看著。
自從家裏有了土豆,張梓瑞將土豆不同的吃法教給溫奇文。家裏幾個小豆丁就迷上了吃土豆,小妹還小,大半吃的都是土豆泥。平安兩個小豆丁那是涼拌的、煮的、考的、煎的換著法的吃。最後是張梓瑞實在受不了了,他覺得再吃自己都快變成土豆了。於是家裏菜園子裏的菜,才重新得意上桌。
見土豆餅賣得好,溫奇武和溫奇文也急著賺錢。溫奇武將小妹托付給吳奶奶,成天和溫奇文去山裏找土豆挖土豆,張梓瑞也跟著他們一起,每天都能帶些獵物回來。帶回來的獵物,二柱會幫他們帶到縣城裏賣了。
張梓瑞有自己的打算,挖土豆畢竟不是常事,自己種植才是長久之計。
“阿武,你看看家裏還有多少錢。我準備買一些河灘邊上的沙地,你也跟著一起買吧。”他去看過,那裏應該適合種土豆,而且沙地十分便宜。
“哥夫,那沙地種不了糧食,買了連賦稅都交不上啊。”溫奇武以為張梓瑞不知農事,提醒道。
“你忘了我還有功名,不用繳賦稅,而且那地用來種土豆正好。”張梓瑞不以為意的笑笑。
“哥夫,要不把我的沙地也記在你的名下?”溫奇武期待的看著張梓瑞,他怎麽把這茬忘了。
“要是你信得過我的話,自然是沒問題的。我們勞力少,到時候一起種。收成了,你那地裏的出息,你自己留著。”張梓瑞早就把所有事都想好了。
“我相信哥夫。”在他心目中哥夫已經成了無所不能的。
河邊的沙地因為種不了糧食,也無人購買。地價十分便宜,一畝地也就二兩銀子。不用繳稅,溫奇武咬咬牙,拿出家裏所有錢,決定買十畝。而張梓瑞隻準備買個六畝,他還得留點錢請人種地,他可沒打算十幾畝地三個人種,
“瑞哥,我們和溫家鬧成那樣了,村長會幫咱們買地嗎?”溫奇文即擔憂,又自責,村長可是溫家人。
“沒事,你也別擔心,上次因為要分村的事,他可得收斂一些,小心翼翼做人。不然大家又鬧著分村,他也討不到好。”張梓瑞知道分村不容易,上次他忽略了一個關鍵。溫家世代久居三水村,不算娶進門的媳婦,就是嫁給村裏外姓人的女兒也不算少。這其中關係複雜,千絲萬縷,想要分還需要一個契機。
“唉,要是分村就好了。到時候繳稅、服徭役也不會擔心村長偏袒。”溫奇武也覺得分村好,溫家人真的不值得信任,六子叔除外。
“你們也別擔心,這是遲早的事。”
“哥夫,那個秦嬸子挺可憐的。”說起上次之事,溫奇武想起了孤苦無依的秦婆子。她家就破破爛爛一個棚子,勉強遮風擋雨,也沒個知冷知熱的人。
“都是溫家造的孽,也不知道花兒姐姐現在怎麽樣了?”花兒名叫溫小花,是秦氏的女兒。溫奇文小時候見過花兒,說起來他們也算是親戚。
“別想了,世間的可憐人多得去了,我們還是先把自己的日子過好,有餘力了拉扯一把身邊的人。”他們現在也才是在溫飽線上。
決定之後,張梓瑞和溫奇武去找了村長,表示要購買河邊的沙地。村長十分詫異,那地買來不止沒有出息,而且還得往裏貼錢。即便張梓瑞有功名,那不也是浪費銀子嗎?村長想不明白,不過那地賣出去,他也能得些好處。
但是狡猾的村長並沒顯露絲毫情緒,默不吭聲的給沙地的價格抬高了一兩。
張梓瑞冷笑,這人還真是死要錢的。他去縣城時,就已經打聽好了,這地不值錢,倒貼都沒人買。於是他也不鬆口,二兩銀子一畝,多一分他都不會出。
村長露出一副為難的樣子,磨嘰半天,最後還是應了下來。這次在張梓瑞這邊雖然沒拿到好處,可是衙門那邊有獎勵啊。於是他也沒為難張梓瑞他們,爽快的應了。
對於村長的爽快,溫奇武十分吃驚,然後在心裏偷偷想著,這村長不會是有什麽想法吧?張梓瑞要是知道溫奇武的想法,估計會無奈的說,這算不算矯枉過正了?
很快就有衙門的人來丈量了土地。村裏消息傳得飛快,地契還沒辦下來,大家都知道了張家買了十六畝沙地。不少人等著看熱鬧,張家就不是莊戶人家,根本不懂得種地。
那些和張家關係好的,火急火燎的跑來勸說那地要不得。張梓瑞笑笑,和溫奇文一起將人勸了回去。那些人見勸不住,隻能不住的歎氣。
就連吳叔和二柱叔家兩口子也勸說了一番。張梓瑞告訴他們那地是要用來種土豆的,兩家人大吃一驚。因為沒人種過土豆,他們這些老莊家把式心裏也沒有底。
張梓瑞也沒把話說滿,雖說他有理論基礎,但也沒實際操作過。他深知理論和實際的區別,雖有百分之八十的把握,也隻是說試試看。這些人關係再好,畢竟與溫奇文他們還是有差別,張梓瑞有所保留。
因為土豆餅賣得好,而且要種土豆也得留種。買地的事談妥,他們開始大量囤積土豆。他們就住在村子邊上,與村裏人離得有些遠,一時半會倒是沒有人發現他們的異樣。
隻是小妹天天被寄托在吳家,每天晚上溫氣文或溫奇武去接她的時候,她都有些不樂意回來了。這讓溫家兄弟十分感謝吳奶奶,要不是她照顧得好,小妹也不會這樣不舍。
而平安兩個小的,就被拘在家裏練字,隻要他們將張梓瑞安排的功課做好就能出去玩。
等地契一辦好,張梓瑞就請人將地翻好。這次種地他們找了六個人,這些都是之前幫他們建過房的。這些人來幹活,一人一天十三文,不包午飯。家裏太忙,沒時間弄,對此大家還是挺樂意的,
別人翻地的時候,他們在家將土豆上有芽眼地方切成塊狀。地翻好之後,種土豆就是張梓瑞帶著溫家兄弟親自上陣。張梓瑞和溫家兩兄弟,一人一壟進行播種。等他辛苦大半天,站直身子,抬眼望去。文武兩兄弟動作純熟的已經播完一壟地了。
張梓瑞羞愧的兩邊看看,頓時他就被比成了渣渣。這兩兄弟不止速度比他快,質量也比他高。不是他偷懶,實在是他就沒下過地,笨手笨腳,不如文武兩兄弟常年勞作的。
溫家雖然隻有兩畝荒地改造的山地,但農忙時,他們也會去給人幫工。他們年紀小拿的工錢少,可活一點也沒少幹,所以他們二人也算是種田能手了。
“瑞哥,要不你先回去吧。這點活,我和阿武就行了。”從沒下過地的張梓瑞跟著他們下地幹活,溫奇文心疼了。看他在那笨手笨腳的將土豆種下,他覺得自己多幹一些,還是讓瑞哥回去好了。
“哥夫你就回去吧,我們兩個也費不了多少工夫。”溫奇武也覺得哥夫一個讀書人下地幹活實在是不合適。而且他窮怕了,隻要是能掙錢,他就幹勁滿滿的。
“沒事,多一個人也好早點弄完。”他一個大男人,怎麽能讓兩個孩子把活都幹了。張梓瑞歎息一聲,他打柴不如阿文,做家務不如阿文,連種地也不如阿文,現在連做菜也不如阿文。阿文還勤勉好學,以後阿文跟著他修煉學習,隻會更厲害,他突然有種危機感。
將地種好,終於能鬆快一些,張梓瑞從來不知道種地是這麽累的活。
隨著吳叔和二柱叔兩家的土豆餅生意越來越好,村裏人也得知了一二。頓時,不少人的心思活泛起來。不斷地向兩家人打探,他們這賣得是什麽東西。不過誰也不是傻子,會將這獨門生意說出去。隻是被惦記上,哪有這麽容易的事,一來二去,知道他們是從張家這裏出攤,就有人盯上了張家。
如此一來,溫奇文他們做土豆泥的時候就更小心了。不過還好,附近山頭的土豆差不多都被他們挖完了。在張梓瑞的帶動下,他們現在也習慣將土蛋喊土豆了。這名稱不隻比原來好聽,還能讓別人不知道他們是用什麽食物做餅。
不過最近張家屋外多了不少探頭探腦的家夥,嚴重妨礙了張梓瑞和溫家兩兄弟練劍。但是一時半會也沒有辦法,他們隻能將練劍時間改到淩晨,天剛微亮的時候。這種修煉也要搞得像偷雞摸狗似得,讓張梓瑞很惱火,隻想快點掙錢弄個圍牆,擋住那些窺探的目光。
吳叔和二柱兩家覺得十分不好意思,也想過將土豆拿回去處理。隻是搬運過程中很有可能被人看出來,也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所幸賣土豆餅也不是什麽大生意,在別人眼裏也就是掙幾個錢,並沒有被什麽大人物盯上。隻是村裏一些人家,動了心思而已。
就這樣,一直到張家那備受關注的地裏長出了綠苗,剛開始人們還沒認出來,隨著綠苗越長越大,終於被人認出那是山上的土蛋。
土豆,土蛋,一字之差,凡事有點腦子的都知道了是什麽。於是許多村裏人都開始上山挖土蛋。至於說土蛋有毒,你傻啊,沒看別人這都賣了這麽長時間的土蛋了,也沒見中毒啊。
不過這個時節,剛好是土豆休眠期結束,進入生長期的時候,地裏的土豆都是發芽長苗的,而且這些人還不知道怎麽處理。更麻煩的是野生土豆的毒性比家種培植的毒性大。
這才沒幾天,村裏陳二奶家和溫成金家就出事了,這兩家人吃土蛋中毒了。頓時村裏那些去山裏挖土蛋的人被嚇得不清,幸好他們小(猶)心(豫)謹(不)慎(決),不然此時中毒的就是他們了。
陳二奶閨名溫惠娘,當年陳家為了在三水村站穩腳跟,出了許多彩禮,將她娶回家。誰知陳二是個短命的,三十出頭就去了。陳二奶一個人將四個兒子拉扯大,現在除了陳老四,其他三個兒子都已成親。因為有陳二奶在,這一大家子並沒有分家,都住一個大院裏。
陳家大兒子媳婦是個貪財的,二兒子媳婦好吃懶做。三兒子媳婦也是個潑辣的主。也是陳家幾個兒子孝順,陳二奶壓得住,不然這家裏早鬧翻天了。
這次陳家幾個媳婦聽說土蛋能做成餅賣錢的事,難得意見統一了一次。妯娌幾人去山裏找了幾天,終於挖到漏網的土蛋。哪知回來之後被陳二奶看到了,狠狠將幾人罵了一通。老人家做事都很小心,而且這是有毒的東西,哪能隨意拿來吃,於是就讓她們扔了。迫於婆婆和丈夫的壓力,妯娌幾個將好不容易挖到的土蛋給扔了。但貪財的陳家大媳婦怎麽會放棄,她悄悄將扔了的土蛋撿了回去。
其實土豆餅並沒什麽技術含量,隻要擅長做飯的一看就能猜得七七八八,唯一算得上秘密的就是原材料。陳家大媳婦為此特意去吳家的攤位上買了一個土豆餅。
她背著家裏人偷偷摸摸的將土豆餅做成了,因為不知道加糖,做得不如吳家的好吃,但也很香。她欣喜之餘,將做好的土豆餅給她幾個孩子吃了。幸好她想著這是要掙錢的東西,做得不多,但是陳家媳婦和幾個孩子都中毒了。
溫成金家自從一家之主溫成金被狼咬死以後,家裏就剩下孤兒寡母三人。雖有溫成金兄弟幫襯,但日子畢竟不如從前。溫成金的媳婦李鳳嬌,想著掙錢,更是想著要將二柱家的生意給奪了。挖了土蛋偷偷在家鼓搗土豆餅,於是家裏李鳳嬌也中毒了。
陳二奶家人多,陳家大媳婦娘幾個中毒被及時發現,先將劉大夫請了去。幸好陳家娘幾個隻是惡心、嘔吐、腹瀉不算嚴重,劉大夫給開了藥。
等李鳳嬌的兒子在陳家找到劉大夫時,李鳳嬌又吐又瀉,整個人都綿軟無力。李鳳嬌的女兒被嚇得直哭,還要小心照顧娘。劉大夫給看過之後,李鳳嬌性命無礙,隻是要遭罪。
李鳳嬌年輕守寡,心裏淒苦。她將自己會受如此劫難,全怪在了溫奇文是災星這一事上。對溫奇文恨之入骨。平時也沒少跟兩個孩子說,他們爹的死都是溫奇文給害的。潛移默化之下,兩個孩子幾乎將溫奇文當成了殺父仇人。而李鳳嬌中毒,也是因為張家的土蛋引起的。於是兩個孩子也認為溫奇文克了他們家,想著要找溫奇文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