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棟梁的事很快就被蕭崇靄忘到了腦後。說白了,何棟梁的存在對蕭崇靄來說本身就不值一提,不過是隨著實際需要,決定開發的深淺大小,附帶消遣娛樂而已。
更何況,現在的蕭崇靄真的很忙。
一係列的工廠正式投產,或獨資、或合營、或技術持股,行業包攬了人們的吃住用行,合作的方式多種多樣,蕭崇靄作為幕後總指揮,不僅僅是將先進的生產技術,外國的機械設備引入,包括統一的管理製度,企業文化,通通帶入。
畢竟,他現在的目標不同。
這時期的民國仍處於動蕩期,民智初開,更多的人是人雲亦雲,麵對百分之□□十的文盲率和延續幾千年的封建製度,說什麽一下子邁入民主共-和,很不客氣的說,真的太理想化了。
所以蕭崇靄的企業文化不介意個人崇拜,從一開始他在北平的定位,也有這方麵的考慮,不是要當什麽帝王神祗,隻是樹立一個高度和信任感,增強許氏員工的凝聚力。
另一方麵,因為蕭崇靄北平的三步棋,民族實業家的身份,借勢而起,得到幾位教育家、國學大師、大學校長的推薦,蕭崇靄現在身邊的留學精英比起一方軍閥所占有的人數都不遑多讓。
要知道,這會兒的留學生可是比唐僧肉更吃香的存在。
每年國家送出去的名額就那麽多,私人能送子侄外出留學的,無不是家業身份在當地驕人者。這些孩子回來自然多是承載家業抱負,而國家送出去的人回來絕大部分進了正府相關部門報效祖國。
幾千年的固定思想:“學得文武藝,賣與帝王家。”時至今日也一樣,臨時正府也是正府,地方軍閥也相當於一省省長。
再加上自古重文輕理,商業農業更不必說,否則也不會在校攻讀正式學位的學生百分之六十以上學習的是法律、正治或文科相關,其次是教育學。自然科學和工程加起來不到百分之二十,農業一類的‘冷門’學科更不必提……
這種風氣也直接影響了留學生的專業選擇。
學成歸來,正治法律等專業人才自然是進入正府部門就職,其次是教師行業。此時國家興辦教育,學校可以建,但新思想的老師緊缺,何況教書育人在華夏曆史上自來就是高貴的,所以待遇也都不錯。
好吧,要不是知道華國之後會有戰亂,蕭崇靄也曾動過國外混一圈回來當個教授講師的念想。輕鬆又安穩,待遇不錯還能攢聲譽,多好?
但現在這些曾冒出來的輕鬆想法都距離蕭崇靄遠去了。
北平的一番煽動人的實業演講和《實業百問》其實也是在正麵提出華國眼下的問題,所以,蕭崇靄之後被譽為“一語驚醒夢中人!”國外教材中將這句話翻譯為“喚醒睡獅的人!”也不算過分讚譽。
也是這些理由,蕭崇靄才要為自己造勢,借勢,否則有哪個留學生會委身於個人實業家?!
而蕭崇靄對待第一波多是經過北平事件和介紹來的留學生,態度手段也很是幹脆。
凡是學習理工、自然、農業科學的人,蕭崇靄一一聊過覺得不錯的學子,除了無償提供研究樣本和實驗室,還有合同注明其研究成果一旦投產證明有用,將會給與一定的股份。明說就是絕對不讓你白研究。
至於那些跑到國外學了幾套西方理論或者聽了一下西方近代文學史,就不管國情和實際情況,一來就揚言要帶著許氏衝擊國際,成為“化蝶”一樣讓洋人折服的品牌,蕭崇靄也不多說,隨便指一個廠子給一個車間主任的‘官’讓人實習三月再說。
畢竟,管理也要從基層開始嘛!什麽?你是學文學的,崇拜血人的作品,聽說我搞什麽企業文化所以跑來?那就更該去體驗工人的工作了,你該知道我的詩文都是源自曾經底層社會的苦難生活,文學作品不正是來源生活,高於生活嗎?
不僅人人給了個“芝麻官”體驗生活,蕭崇靄還人盡其用,比如對外寫點宣傳資料,利用閑暇時間教廣大工人識字……
要知道,留學生其實是一個團體,一個人能到蕭崇靄身邊,就有可能引薦他的同學同屆,關係網不就是這麽回事,尤其是華人圈子,於是蕭崇靄的許氏聯合實業,產品還沒有輻射全國,名氣地位卻已是業界令人欽羨的存在。
那麽多人才,真正的留學生啊,甚至有南洋華僑,以至於正府後來想搞什麽大動作,都需要找許氏合作。
而這些人,之後很多都成了民國後的第一批科學,物理、化學、機械專家。華國的最高發明獎也同樣源於“許氏實業”,最早正是許氏實業內部評選的獎項,隨之時間和許氏實業的不斷擴大,最終成了全國性的最高獎項。
不光這些人,就連之前被蕭崇靄安排進車間的那些理論、文化學子,在實踐中成為真正高管的也不再少數,至於最早文化體驗生活的那位留學女青年,多年後,已經成了名符其實的著名作家。
接受電台采訪的時候,清雅的聲音難掩激動:“我尊重許先生伴侶的選擇,但他對我來說永遠是我最崇拜的人!更是指引我人生方向的導師!”
電台的播音繼續響著,正纏綿床榻的某人突然抬起頭:“你什麽時候指引的她?那也指引一下我接下來的方向,嗯?”
曖昧不可明言的話音最終陷入旖-旎難耐的悶哼聲中,收音機裏的廣播現在已經有好幾個頻道且通宵播放,從新聞時政、音樂戲劇、廣告、話本故事,無所不包。
而這一方暖室中的熱度,顯然也會延續個通宵……
很快,蕭崇靄的商界影響力和威望所能輻射的區域已經不僅僅限製於上海,包括江南江北,甚至天津福建都能聽到他的名字。
除了這些都是明麵上的實業,蕭崇靄早早瞅準的特殊人才,和從英、德、美、法,購入的許多大型設備,實則都運到了譚屹的地盤,包括每次機器訂單中夾雜的各式槍炮彈藥,蕭崇靄的手稿圖,改進方法,譚屹那邊同樣一點兒也不閑。
對於蕭崇靄買這麽多武器,他現在攤子鋪的大,和工廠所在的軍閥走私點軍火,賺點差價很正常。
至於交易的那些外國人,蕭崇靄有記憶的便利,自然知道該找誰,如何說服。而在眼下的和平時期,其實販賣軍火根本不是什麽事,隻要不是本國最先進的武器,價錢合適,公董局的人都願意和蕭崇靄合作。
本來嘛,公董局這個機構本身就是一個商人聯合組織,雖然有本國利益在內,但實際上,商人的賺錢的本性永遠是在第一位的。
何況,蕭崇靄現在的身份也不僅僅是實業家這麽簡單,上海灘第一位華人公董,黃稟清見到他都要禮讓三分!
沒有錯,一年時間,蕭崇靄擴大實業,擴大影響可不是毫無意義的。
公董局,既然是商人聯合組織,局中公董選舉皆是對上海灘商業發展做出最大貢獻的人,那麽華人諸多實業家哪個不是對上海商業建設做出了極大貢獻,為什麽始終沒有華人董事?
先是上海灘所有華人老板集體抗議,同時華人工人也跟著抗議罷工,之後碼頭工人,華人巡警也出現了罷工的預兆,畢竟大家都是在為上海發展做貢獻,但你們非不承認那我們還幹什麽?
一係列的動作之下,公董局最終妥協,給了一個華董的席位。之後投票結果出來,無疑是蕭崇靄高票當選。
許氏銀行也在同年開業。
用後來的話說,這也標誌著蕭崇靄從一介民族實業資本家成為了真正的商業巨鱷!
…………
11點多電話鈴響的時候,蕭崇靄剛洗了澡還沒有睡。
“底下接到消息,有人要買黃稟清的命。從上海雇人還是再派人來還不清楚,但已經有人到了。”
“好,我知道了,謝謝!”
蕭崇靄掛掉張鹽卯電話,指尖扣著桌麵,八叔站在一旁,門口的地方,還站著一名青年。眸光低垂,但整個人的氣息,令人一看就知道很是危險……
“既然大老遠來了,就不要讓人空著手走吧。”
蕭崇靄話落,八叔點了下頭,門口的青年轉身走了。至始至終,一點兒聲音都沒有。
蕭崇靄看著桌子上的冰桶和紅酒,想到某人一直念叨著什麽什麽時候再見,顯然不遠了。
當然,也的確是時候了。
大約很少有商人會在自己書房掛地圖,但蕭崇靄辦公桌直對的牆麵上,就掛著一副極大的華國地圖,上海所在,圖釘固定著一枚小紅旗。
有人所見,都會誇一句許先生大氣,看樣子是要自己的許氏聯合實業插遍全國啊!
蕭崇靄淡淡一笑,從來不否認也不肯定。但此時的蕭崇靄,所看的卻是從上海沿長江而上,隻需要幾個小步驟,就能占得半壁江山!
更何況,現在的蕭崇靄真的很忙。
一係列的工廠正式投產,或獨資、或合營、或技術持股,行業包攬了人們的吃住用行,合作的方式多種多樣,蕭崇靄作為幕後總指揮,不僅僅是將先進的生產技術,外國的機械設備引入,包括統一的管理製度,企業文化,通通帶入。
畢竟,他現在的目標不同。
這時期的民國仍處於動蕩期,民智初開,更多的人是人雲亦雲,麵對百分之□□十的文盲率和延續幾千年的封建製度,說什麽一下子邁入民主共-和,很不客氣的說,真的太理想化了。
所以蕭崇靄的企業文化不介意個人崇拜,從一開始他在北平的定位,也有這方麵的考慮,不是要當什麽帝王神祗,隻是樹立一個高度和信任感,增強許氏員工的凝聚力。
另一方麵,因為蕭崇靄北平的三步棋,民族實業家的身份,借勢而起,得到幾位教育家、國學大師、大學校長的推薦,蕭崇靄現在身邊的留學精英比起一方軍閥所占有的人數都不遑多讓。
要知道,這會兒的留學生可是比唐僧肉更吃香的存在。
每年國家送出去的名額就那麽多,私人能送子侄外出留學的,無不是家業身份在當地驕人者。這些孩子回來自然多是承載家業抱負,而國家送出去的人回來絕大部分進了正府相關部門報效祖國。
幾千年的固定思想:“學得文武藝,賣與帝王家。”時至今日也一樣,臨時正府也是正府,地方軍閥也相當於一省省長。
再加上自古重文輕理,商業農業更不必說,否則也不會在校攻讀正式學位的學生百分之六十以上學習的是法律、正治或文科相關,其次是教育學。自然科學和工程加起來不到百分之二十,農業一類的‘冷門’學科更不必提……
這種風氣也直接影響了留學生的專業選擇。
學成歸來,正治法律等專業人才自然是進入正府部門就職,其次是教師行業。此時國家興辦教育,學校可以建,但新思想的老師緊缺,何況教書育人在華夏曆史上自來就是高貴的,所以待遇也都不錯。
好吧,要不是知道華國之後會有戰亂,蕭崇靄也曾動過國外混一圈回來當個教授講師的念想。輕鬆又安穩,待遇不錯還能攢聲譽,多好?
但現在這些曾冒出來的輕鬆想法都距離蕭崇靄遠去了。
北平的一番煽動人的實業演講和《實業百問》其實也是在正麵提出華國眼下的問題,所以,蕭崇靄之後被譽為“一語驚醒夢中人!”國外教材中將這句話翻譯為“喚醒睡獅的人!”也不算過分讚譽。
也是這些理由,蕭崇靄才要為自己造勢,借勢,否則有哪個留學生會委身於個人實業家?!
而蕭崇靄對待第一波多是經過北平事件和介紹來的留學生,態度手段也很是幹脆。
凡是學習理工、自然、農業科學的人,蕭崇靄一一聊過覺得不錯的學子,除了無償提供研究樣本和實驗室,還有合同注明其研究成果一旦投產證明有用,將會給與一定的股份。明說就是絕對不讓你白研究。
至於那些跑到國外學了幾套西方理論或者聽了一下西方近代文學史,就不管國情和實際情況,一來就揚言要帶著許氏衝擊國際,成為“化蝶”一樣讓洋人折服的品牌,蕭崇靄也不多說,隨便指一個廠子給一個車間主任的‘官’讓人實習三月再說。
畢竟,管理也要從基層開始嘛!什麽?你是學文學的,崇拜血人的作品,聽說我搞什麽企業文化所以跑來?那就更該去體驗工人的工作了,你該知道我的詩文都是源自曾經底層社會的苦難生活,文學作品不正是來源生活,高於生活嗎?
不僅人人給了個“芝麻官”體驗生活,蕭崇靄還人盡其用,比如對外寫點宣傳資料,利用閑暇時間教廣大工人識字……
要知道,留學生其實是一個團體,一個人能到蕭崇靄身邊,就有可能引薦他的同學同屆,關係網不就是這麽回事,尤其是華人圈子,於是蕭崇靄的許氏聯合實業,產品還沒有輻射全國,名氣地位卻已是業界令人欽羨的存在。
那麽多人才,真正的留學生啊,甚至有南洋華僑,以至於正府後來想搞什麽大動作,都需要找許氏合作。
而這些人,之後很多都成了民國後的第一批科學,物理、化學、機械專家。華國的最高發明獎也同樣源於“許氏實業”,最早正是許氏實業內部評選的獎項,隨之時間和許氏實業的不斷擴大,最終成了全國性的最高獎項。
不光這些人,就連之前被蕭崇靄安排進車間的那些理論、文化學子,在實踐中成為真正高管的也不再少數,至於最早文化體驗生活的那位留學女青年,多年後,已經成了名符其實的著名作家。
接受電台采訪的時候,清雅的聲音難掩激動:“我尊重許先生伴侶的選擇,但他對我來說永遠是我最崇拜的人!更是指引我人生方向的導師!”
電台的播音繼續響著,正纏綿床榻的某人突然抬起頭:“你什麽時候指引的她?那也指引一下我接下來的方向,嗯?”
曖昧不可明言的話音最終陷入旖-旎難耐的悶哼聲中,收音機裏的廣播現在已經有好幾個頻道且通宵播放,從新聞時政、音樂戲劇、廣告、話本故事,無所不包。
而這一方暖室中的熱度,顯然也會延續個通宵……
很快,蕭崇靄的商界影響力和威望所能輻射的區域已經不僅僅限製於上海,包括江南江北,甚至天津福建都能聽到他的名字。
除了這些都是明麵上的實業,蕭崇靄早早瞅準的特殊人才,和從英、德、美、法,購入的許多大型設備,實則都運到了譚屹的地盤,包括每次機器訂單中夾雜的各式槍炮彈藥,蕭崇靄的手稿圖,改進方法,譚屹那邊同樣一點兒也不閑。
對於蕭崇靄買這麽多武器,他現在攤子鋪的大,和工廠所在的軍閥走私點軍火,賺點差價很正常。
至於交易的那些外國人,蕭崇靄有記憶的便利,自然知道該找誰,如何說服。而在眼下的和平時期,其實販賣軍火根本不是什麽事,隻要不是本國最先進的武器,價錢合適,公董局的人都願意和蕭崇靄合作。
本來嘛,公董局這個機構本身就是一個商人聯合組織,雖然有本國利益在內,但實際上,商人的賺錢的本性永遠是在第一位的。
何況,蕭崇靄現在的身份也不僅僅是實業家這麽簡單,上海灘第一位華人公董,黃稟清見到他都要禮讓三分!
沒有錯,一年時間,蕭崇靄擴大實業,擴大影響可不是毫無意義的。
公董局,既然是商人聯合組織,局中公董選舉皆是對上海灘商業發展做出最大貢獻的人,那麽華人諸多實業家哪個不是對上海商業建設做出了極大貢獻,為什麽始終沒有華人董事?
先是上海灘所有華人老板集體抗議,同時華人工人也跟著抗議罷工,之後碼頭工人,華人巡警也出現了罷工的預兆,畢竟大家都是在為上海發展做貢獻,但你們非不承認那我們還幹什麽?
一係列的動作之下,公董局最終妥協,給了一個華董的席位。之後投票結果出來,無疑是蕭崇靄高票當選。
許氏銀行也在同年開業。
用後來的話說,這也標誌著蕭崇靄從一介民族實業資本家成為了真正的商業巨鱷!
…………
11點多電話鈴響的時候,蕭崇靄剛洗了澡還沒有睡。
“底下接到消息,有人要買黃稟清的命。從上海雇人還是再派人來還不清楚,但已經有人到了。”
“好,我知道了,謝謝!”
蕭崇靄掛掉張鹽卯電話,指尖扣著桌麵,八叔站在一旁,門口的地方,還站著一名青年。眸光低垂,但整個人的氣息,令人一看就知道很是危險……
“既然大老遠來了,就不要讓人空著手走吧。”
蕭崇靄話落,八叔點了下頭,門口的青年轉身走了。至始至終,一點兒聲音都沒有。
蕭崇靄看著桌子上的冰桶和紅酒,想到某人一直念叨著什麽什麽時候再見,顯然不遠了。
當然,也的確是時候了。
大約很少有商人會在自己書房掛地圖,但蕭崇靄辦公桌直對的牆麵上,就掛著一副極大的華國地圖,上海所在,圖釘固定著一枚小紅旗。
有人所見,都會誇一句許先生大氣,看樣子是要自己的許氏聯合實業插遍全國啊!
蕭崇靄淡淡一笑,從來不否認也不肯定。但此時的蕭崇靄,所看的卻是從上海沿長江而上,隻需要幾個小步驟,就能占得半壁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