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一行人第二天就回去了,李小荷還有點不舍,呃,不舍婷婷,就是小舅舅家的小表妹。


    小表妹算是李小荷在這裏見到的最討喜的小孩兒了,她今年四歲,不像玉嘉,還不怎麽會說話,也不像阿福,整天調皮搗蛋,她長得胖乎乎的,臉摸起來又軟又滑。跟她說話她總要想一會兒才回答,睜著一雙圓圓的眼睛看著你,又呆又萌!李小荷趁大人們不注意,摸著她的臉揉了好幾把,逗她:“婷婷,你的小胖臉這麽嫩這麽軟,給姐姐咬一口好不好啊?”


    小表妹看著李小荷,想了一會兒,才抬手把臉捂了,說:“不行,婷婷的臉不好吃!”


    李小荷一把抱住她,作勢去咬她的臉,還一邊去撓她癢癢,小表妹一邊向後仰腦袋,一邊“咯咯咯”地笑,笑得口水亂飛,糊了李小荷一臉。


    李小荷讓小表妹去拿個凳子出來,她立馬蹬蹬蹬跑去拿。晚上讓她跟李小荷姐妹睡,她也乖乖的不哭鬧。小舅娘說她了,她睜著一雙圓眼睛無辜地看著小舅娘,萌得讓你心都化了!


    要是夏氏也生個這樣子的女兒,就好了!不過家裏人包括夏氏自己肯定都想生兒子,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不過,見了小表妹這麽乖巧的小孩子,李小荷也起了要□□□□家裏幾個孩子的心思,呃,好歹讓他們別總是出去野。


    隻是,李小荷可不敢教孩子識字,於是,她便有機會就給阿福他們講個故事什麽的。雖然李小荷自覺講得不怎麽好,但是大家還都挺買她的賬,每次都聽得津津有味的。


    兩個女孩子還好,玉嘉年紀小,她不能自己出去玩,就總是跟在李小荷身邊。李小蘭有九歲了,夏氏沒什麽事不讓她出門,總是跟在她身邊做些小繡活兒,或是做家務。兩個男孩子就不行了,李小荷總不會一天十二個時辰都拉著兩人說故事,他們又一個五歲一個四歲的孩子年紀,沒什麽事幹,當然隻有玩。


    李小荷不喜歡他倆跟村子裏的孩子一起玩,原因是他兩年紀偏小,跟村裏那些十來歲的大孩子玩,總是跟不上不說,還總被欺負,每次回家身上衣服上全是泥,臉上都是眼淚鼻涕混著泥灰糊著,看著就心煩!


    李小荷想了想,特意跟夏氏說了一聲,拉上李小蘭一起,自己帶著兩個弟弟出門玩,玉嘉太小,隻有留在家裏了。


    李小荷早就想好了,河那邊是不能去的,那隻有去爬山了。


    李家凹這邊的山都不高,甚至可以說是“小土坡”,多是村裏人踩熟了的,不會有什麽野獸。可能村子西邊兒的林子深處有吧,但是李小荷當然是不會去的,她還帶著兩個小孩兒呢!她就是想在村子周圍的莊稼地邊上,林子邊上轉轉,看看有沒有可以采的草藥啊,或是撿撿蘑菇什麽的。


    “燈籠草!”走在最前麵的二牛喊了一聲,彎腰拔了一根草莖,轉身給她們看。


    是蒲公英,頂著一個白得透明的一個小絨球。


    阿福墊腳一吹,絨球就散了,種子紛紛揚揚飛走了。大家都笑了。


    李小荷看著腦中靈光一閃,蒲公英是可以入中藥的啊!


    她趕緊說:“我們把燈籠草挖回去吧,這是藥呢!”


    “可是沒人吃藥啊,小姑姑也不吃了!”李小蘭問的疑惑。


    “小姑姑吃過燈籠草嗎?”二牛則是問著李小蘭。


    “恩,還有雲母草。以前小姑姑帶我一起來挖過。”李小蘭跟她們說。


    聽了這話,李小荷更覺有門,“沒人吃,我們就拿去賣唄,賣出去了就有銅板買糖吃了!”用糖引誘小孩子!


    聽說可以賣錢買糖,幾個小孩子興奮起來,也不管是不是真的能賣,賣給誰,賣了錢大人會不會讓交公,反正先把草挖了再說!


    幾人順著田間小路一直掃蕩進林子邊上,期間又發現了薄荷,自然是不放過的收了。沒拿裝的家夥什兒也沒關係,李小荷將挖出來的薄荷、蒲公英分開,用草莖綁成一把一把的,隻用提著草莖就行。


    銅板刺激的幾個小孩子一路不停地收刮,還是李小荷看著時間差不多了,招呼幾人今天先回家,下次出來接著挖。


    家裏幾個大人看她們挖了這麽些草回來,隻覺得小孩子玩鬧,阿福人小嘴快:“我們賣了買糖吃!”


    孫氏仔細一看,才看出她們都挖的什麽,笑了,問:“你們去哪裏賣啊?”


    阿福扭頭看著哥哥姐姐,李小荷說:“去鎮上賣啊,賣給藥鋪!”


    夏氏在一邊笑出聲,說:“哪個藥鋪會收你們的東西喲!”不相信她們能賣得出去。


    李小蘭嘟了嘴,說:“那我們要是賣出去了,娘你不能收我們的銅板!”


    這下子孫氏也跟著大笑起來,夏氏連聲說:“好好好,這是你們自己去挖的,賣了銅板就讓你們自己收著!”


    因為不知道到底藥鋪收不收,李小荷幾個商量了一下,就先將采回來的洗好曬幹收拾好,拿去鎮上問問再說。


    第二天,幾個小孩子清理、洗淨、晾曬草藥,弄得不亦樂乎,孫氏在一邊笑看著,還挺像那麽回事兒。


    李小荷想著夏氏懷著身孕,不便帶著她們去鎮上,遂央求孫氏:“嬸嬸,你什麽時候去鎮上啊?帶我們一起去吧,我們賣了錢也請嬸嬸吃糖!”


    孫氏想了想,答應了:“還要過兩天才到趕集的日子,到時候你們的草藥估計也曬好了,到時候就帶了你們一起去!”


    幾個孩子都歡呼起來。


    過了幾日,果然帶著李小蘭幾個去了平安鎮上。阿福太小,夏氏沒讓他跟。


    進得平安鎮,孫氏不放心讓孩子們自己去藥鋪,索性先帶著李小荷幾個去藥鋪看看行情。


    平安堂是平安鎮最大的藥鋪,現在時辰也不早了,早就開門迎客了。正對著門口的,就是一個大藥櫃,前麵有幾個小學徒在抓藥,邊上有個坐堂的續須的老大夫,正有人在其跟前問診。


    孫氏一行人看著就隻在門邊徘徊著,沒有進門。


    李小荷可不想這麽傻站著,正準備進去問問看,就有一個十六七歲的小夥計出來了,他笑嗬嗬地問:“幾位是來抓藥還是問診?先進來坐下吧!”


    將幾人引到裏麵背靠著門牆的凳子上坐下了。李小荷看他眼睛清亮,對她們幾人有點兒窘迫的神態也沒露出瞧不起的樣子,忙向他打聽:“小哥,我們不抓藥也不問診。我們挖了些草藥,想問問你們鋪子裏收不收?”說著打開手裏拿的兩個麻布袋子,給他看裏麵的蒲公英和薄荷。


    那小夥計看了一眼,看著李小荷說:“你們等一等,我去問問。”轉身開了藥櫃後麵的門,去了後麵。


    沒一會兒,他出來了,領著李小荷幾人往後麵去。


    李小荷吃了一驚,這後麵是一個大院子,比前麵的店麵大多了,堆了很多東西,都是藥材,有幾個人正在炮製藥材,圍著院子的一圈房屋裏也隱約可見人影晃動。整個院子彌漫著一股藥香。


    小夥計將她們引到一個身材幹瘦,麵色嚴肅的中年男人麵前,那個男人放下手裏正在切的地黃,抬起頭看他們,小夥計忙說:“就是她們。”又跟她們介紹:“這是我們鋪子裏專管製藥的牛管事!”


    牛管事直接讓李小荷把藥材給他看:“恩,還行。”他看過後點頭,抬頭望向孫氏,孫氏忙指了指孩子說:“都是孩子們弄得,掙個零花錢。”


    牛管事就低頭看幾個小孩子,最後他看著李小荷說:“蒲公英五文錢一斤,薄荷四文錢一斤!”


    李小荷有點失望,太便宜了吧,她眨著眼說:“我們都是挖的沒被蟲咬過的,洗了好幾次,一點兒泥沙都沒了,才拿去曬幹,仔細收拾好才拿來賣給您的!”眼神無辜地望著牛管事。


    牛管事點點頭:“你們以後挖了也可以拿到我這裏來,還是這個價。”


    賣萌不成,李小荷沒法子。想想平安堂是平安鎮最大的藥鋪,跟他家做生意混個臉熟,以後有個什麽事,求到這裏來,好歹有個香火情。她們倒是有可能尋個小鋪子,賣得價高點兒,但是一來還要花時間精力去找去商談,孫氏來鎮子上還有自己的事,她們沒有這麽多時間,二來小鋪子需求量小了,不知道下次還收不收呢?那這樣子下次豈不是還要另外去找藥鋪?反正這草藥又沒成本,她們也就是賺個辛苦錢,便宜點兒就便宜點兒吧。


    李小荷想通了,就朝牛管事笑道:“好啊,謝謝牛管事!”


    牛管事點點頭,依舊板著張臉,吩咐小夥計把草藥拿去稱重,然後讓小夥計帶她們去前麵拿錢。


    那小夥計看她們生意做成了,也很高興,對於李小荷不停的發問,不僅沒有不耐煩,反而神采飛揚地仔細回答她。


    “看,這是陳皮,就是我們常吃的橘子的皮,曬幹,也是可以入藥的。”說著,他搖頭晃腦地賣弄起來,“陳皮辛香而行,善疏理氣機、條暢中焦而使之升降有序……”


    李小荷無語地看著他轉動著腦袋念念有詞,覺得他這樣子更像個酸秀才,而不是藥鋪夥計。


    小夥計拿過五個銅板,在孫氏的示意下給了李小荷,李小荷笑著跟他道了謝,大大方方地接過銅板,放進自己隨身背著的小包包裏。


    出了平安堂,李小荷三人興奮地湊在一起嘰嘰喳喳起來。暢想了一番多多采藥,多多賺銅板的未來,最後決定這第一筆錢就拿來買點兒零嘴,要是沒用完,就存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之村扉記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蔻蔻之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蔻蔻之思並收藏穿越之村扉記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