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曆史如川
穿越琅琊榜之我是靖王妃 作者:水色芙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一百零五章 曆史如川 展眉站著不動,這件事情就算她願意,也架不住晉陽長公主那邊不同意。畢竟事關自己孩子的生死,蕭景琰一旦得到消息,那麽梅長蘇八九不離十也能知道。
“看來你也不能決定?”靜嬪冷聲問。
展眉艱難地點點頭,道:“娘娘,不是我不肯,實在是有所規矩,傳信的事情就算我們姑娘醒著也未必能做主。”
靜嬪略略思索,朝展眉道:“我能見你們的主人一麵嗎?其實就算你們不說,我未必不能猜到。小玥之前在後宮裏和太皇太後過於親密,想必也有這位人物的手筆,是不是?”
展眉作為柏玥一級心腹自然是知道很多事情,她皺著眉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她總覺得靜嬪娘娘外柔內剛,是最不好糊弄的人。她上一次來把王妃的病情迅速控製住,還讓她找譽王妃解決府裏太醫橫行的事情;如今又是窺見王妃的內心,時時處處為王妃著想,她實在是不想拒絕靜嬪娘娘的好意。
“我可以試試看,但不一定成功。”在靜嬪沉靜的目光中,展眉回答。
靜嬪點點頭:“你現在就去,要盡快。我這裏還能拖一會。”
展眉拉開窗戶,一瞬間消失在夜色裏,靜嬪獨自坐在柏玥的床邊,就像是一尊慈悲的觀音。展眉去的很快,來的也很快,就像是黑夜中一隻命中率為百分百的鷹,帶來了靜嬪想要的消息。
“她說能和您見一麵,隻不過——您不能知道她住在哪裏。”
靜嬪微笑:“我就在這裏等她,剛才我讓小新去宮裏回話了,陛下準許我在靖王府住一夜。她若能來,便會見;不能來,我隻好想其他的辦法給景琰的傳信了。”
“娘娘,您又何必非傳不可呢?”展眉歎了口氣,輕聲問。她真拿靜嬪和王妃婆媳連個沒有辦法,都是心中有大主意的人。
無論靜嬪坐在哪裏,都是挺成一棵鬆:“如果景琰問起來,我這個做母親的為什麽連這樣大的事情都不告知,我該怎麽回答?和他說比起他來,我覺得小玥的命更不重要嗎?小玥和景琰都是好孩子,他們該知道真相,然後自己去選擇要走的路。”
當晉陽長公主從後門悄悄地進靖王府的時候,天已經快要亮了,在柏玥床前照顧了一晚的靜嬪神色依舊如水平靜,絲毫不見倦色。
晉陽長公主進來的時候也不見她慌張,從從容容地下榻拜見:“恭迎長公主。”
兩個人此番見麵不知是何滋味,年少的晉陽長公主未必看不出來靜嬪對於林燮的情誼,但也十分相信她的人品,隻是喜歡同一人——多少還是有些尷尬。好在靜嬪在樂瑤進宮之後也自請入宮,避免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晉陽到底久不在高位,之前震一震柏玥還行,靜嬪卻能敏銳地發現她心態的變化。
“沒想到時隔多年我們還能再此處見麵。”晉陽感歎了一聲,然後去看床榻上的柏玥。她消瘦的很厲害,和之前把她引渡進皇宮中時的狀態截然不同,病來如山倒,嬌花一夜息。
“你是懂醫術的,小玥真的藥石無醫了嗎?”
靜嬪苦笑道:“我雖然懂得醫術,卻不是精通。你手上明明有能用的人,為何又遲遲不願意喚過來給小玥。你心中在忌憚什麽?”
晉陽噎住了,是她吩咐小玥不要告訴靜嬪長蘇還活著的消息,對於後宮裏的一切,晉陽已經不再信任。她從山上下來,看到了那麽許多的滄海巨變,心中的震動可想而知。在事實的碾壓下,她開始萌生退意,她想要小殊好好地活下去,沒有危險的活下去。而不是每天都走在刀鋒上,稍有不慎便是萬劫不複。
她太心疼小殊了……以至於她看不見別人。她暗示柏玥把手中妙音坊的指揮權交到她的手上,由她親自掌握小殊的安危。她通過柏玥和霓凰兩線和太皇太後聯係,一來可以證明柏玥的全心全意,二來也不至於被別人太過於關注。
越來越了解小殊的處境,心中的石頭就越來越重。她不知道自己還能撐到什麽時候,她想看見小殊光明正大走在世間的那一刻,但更想看到他安安穩穩地度日。
不過……她知道自己是勸不了小殊的。從小就是很有主見的孩子,在這樣大的問題上越加不肯讓步。他既然要做,那麽她一定要保證他的安全。為了他的計劃,還要保證景琰的安全。說實話——在她心中,柏玥的確那麽不重要一點點。
靜嬪望著晉陽的神色,心中了然:“我大概能猜到你到底在做什麽,也大概能猜到景琰最近心思的變化到底是什麽。你們要走的路,沉冤昭雪,匡扶正義,我都會全力支持,可小玥絕不能成為這條道路上的犧牲品!”
若你們也成為這樣的人,那和那些冷血的人有什麽區別!這句話靜嬪沒有說出口,眼睛中綻放出來的冰寒梨花,卻表達著這樣的意思。
晉陽更是說不出話來。
心中有良知,而偶爾犯錯,不是更痛苦嗎?
她呆在原地,靜嬪回聲給柏玥擦拭額頭上的冷汗,她低著頭,發尾垂到地上,在柔軟的地板上圈成一個圓:“您好好想想吧。我要送給景琰的信已經放在桌子上了,你若是願意,便送;若是不願意,我也不強求。”
外麵的天更亮了,晉陽再不離開,很可能在院子裏遇見早起的太醫們,脫不開身了。靜嬪隻是逼她做選擇。
太陽高高照耀在天上的時候,靜嬪收拾東西回來皇宮,她的車架也是青色的,吱吱呀呀地在路上開。她坐在裏麵,想著空掉的桌角,心中也不知是喜是悲。她覺得自己得趕緊和太皇太後見一麵,給景琰找條後路。
一旦晉陽長公主下定決心,信很快就發出去了。與此同時,譽王府也在想如何秘密地把這個消息傳到景琰的耳中,叫他措手不及。
兩封不幸的信在去遠北的道路上相互競爭,務必都要用最快的速度到達蕭景琰的手中。
“我的信?母妃送來的?”坐在帳篷裏麵的蕭景琰有些詫異地看著兩個信使。一個暗中是江左盟的人,明麵上卻是驛站的人;另一個則是從夏江那邊過來的,暗中不知底細。兩個人都說自己手中有靜嬪的信,請殿下第一時間閱覽。
“你們把信都放下吧。我手上還有幾封更緊急的軍務上的信要看。你們先退下吧。”夏江的走狗特意把信壓在另一封書信上,有些得意地離開了。江左盟的人則規規矩矩,畏畏縮縮地走在後麵,開門的時候朝蕭景琰看了一眼。
蕭景琰會意,立刻拿起那封信迅速地看了一遍,心立刻跌進了穀底——小玥生病了。
雖然在信中母妃再三保證小玥的安全,但也隱隱流露著希望他能盡早回去的意思。他又看了另一封自稱是母妃交予的信,裏麵大致也是同一個內容,不過信的末尾由規勸他不要大意行事,改成了千萬要立刻趕回去。
本想立刻趕回去的蕭景琰頓時明白了其中的險惡,有人要利用玥兒的重病讓他自亂陣腳,自投羅網。
而母妃特地寫信而來一是告誡他不要輕舉妄動,二是告訴他玥兒是真的生病了,還是很嚴重的病。
聯想起玥兒之前異常的沒有來信,蕭景琰憂心忡忡,他急躁地往外麵去走動,月光清朗地灑在他的身上,就像是結出一層冰寒。
他該怎麽辦?玥兒到底病到何種程度?蕭景琰懷著憂憤的心情,越走越遠,越走越遠,不料走到了兩軍的邊界。
就在他一籌莫展的時候,軍營外邊忽然有所異動,一位強健的少年帶著一位清雋的公子踏月而來,狼狽地落在了他的眼前。
“梅宗主……”蕭景琰訝異的叫出口。
梅長蘇朝他尷尬一笑,身後便有羽箭橫空而出,險險地從梅長蘇的發髻擦過去。蕭景琰和飛流馬上把梅長蘇護在身後,兩個人對陣十個黑衣人。
那些黑衣人到底有所顧忌,不敢狠下殺手,蕭景琰和飛流齊力逼退了他們,把梅長蘇帶到了安全的地方。
燭光一打,蕭景琰才發現飛流身上有好幾處傷都在淌血,梅長蘇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裏去,連忙換軍醫來給他們治療。
“你們怎麽在這裏?”蕭景琰沉聲問,臉色實在是差。
梅長蘇還有心思笑了笑,到了景琰的地界,他從身心裏冒出一種由衷的信任,於是道:“我們被燕國的大皇子追殺。”
“他自身難保,為什麽還要殺你?你又怎麽會出現在燕國?”蕭景琰雖然覺得這個笑容積極熟悉,但還是冷冰冰地做了例行的問答。
梅長蘇搖搖頭:“我隻是去燕國商談江左盟明年和燕國的皮草生意的,沒想到衝撞了燕國的大皇子,就被他追殺了。其實也是運氣不好,我事先不知道這位和我做生意的人是做走私的,暗地裏為他們大皇子偷偷斂財。我嘛,也有些江湖血氣,便把查到的事情一五一十報告給掌權的六皇子。大皇子自知翻不了身,便想拉我做陪葬。”
“看來你也不能決定?”靜嬪冷聲問。
展眉艱難地點點頭,道:“娘娘,不是我不肯,實在是有所規矩,傳信的事情就算我們姑娘醒著也未必能做主。”
靜嬪略略思索,朝展眉道:“我能見你們的主人一麵嗎?其實就算你們不說,我未必不能猜到。小玥之前在後宮裏和太皇太後過於親密,想必也有這位人物的手筆,是不是?”
展眉作為柏玥一級心腹自然是知道很多事情,她皺著眉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她總覺得靜嬪娘娘外柔內剛,是最不好糊弄的人。她上一次來把王妃的病情迅速控製住,還讓她找譽王妃解決府裏太醫橫行的事情;如今又是窺見王妃的內心,時時處處為王妃著想,她實在是不想拒絕靜嬪娘娘的好意。
“我可以試試看,但不一定成功。”在靜嬪沉靜的目光中,展眉回答。
靜嬪點點頭:“你現在就去,要盡快。我這裏還能拖一會。”
展眉拉開窗戶,一瞬間消失在夜色裏,靜嬪獨自坐在柏玥的床邊,就像是一尊慈悲的觀音。展眉去的很快,來的也很快,就像是黑夜中一隻命中率為百分百的鷹,帶來了靜嬪想要的消息。
“她說能和您見一麵,隻不過——您不能知道她住在哪裏。”
靜嬪微笑:“我就在這裏等她,剛才我讓小新去宮裏回話了,陛下準許我在靖王府住一夜。她若能來,便會見;不能來,我隻好想其他的辦法給景琰的傳信了。”
“娘娘,您又何必非傳不可呢?”展眉歎了口氣,輕聲問。她真拿靜嬪和王妃婆媳連個沒有辦法,都是心中有大主意的人。
無論靜嬪坐在哪裏,都是挺成一棵鬆:“如果景琰問起來,我這個做母親的為什麽連這樣大的事情都不告知,我該怎麽回答?和他說比起他來,我覺得小玥的命更不重要嗎?小玥和景琰都是好孩子,他們該知道真相,然後自己去選擇要走的路。”
當晉陽長公主從後門悄悄地進靖王府的時候,天已經快要亮了,在柏玥床前照顧了一晚的靜嬪神色依舊如水平靜,絲毫不見倦色。
晉陽長公主進來的時候也不見她慌張,從從容容地下榻拜見:“恭迎長公主。”
兩個人此番見麵不知是何滋味,年少的晉陽長公主未必看不出來靜嬪對於林燮的情誼,但也十分相信她的人品,隻是喜歡同一人——多少還是有些尷尬。好在靜嬪在樂瑤進宮之後也自請入宮,避免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晉陽到底久不在高位,之前震一震柏玥還行,靜嬪卻能敏銳地發現她心態的變化。
“沒想到時隔多年我們還能再此處見麵。”晉陽感歎了一聲,然後去看床榻上的柏玥。她消瘦的很厲害,和之前把她引渡進皇宮中時的狀態截然不同,病來如山倒,嬌花一夜息。
“你是懂醫術的,小玥真的藥石無醫了嗎?”
靜嬪苦笑道:“我雖然懂得醫術,卻不是精通。你手上明明有能用的人,為何又遲遲不願意喚過來給小玥。你心中在忌憚什麽?”
晉陽噎住了,是她吩咐小玥不要告訴靜嬪長蘇還活著的消息,對於後宮裏的一切,晉陽已經不再信任。她從山上下來,看到了那麽許多的滄海巨變,心中的震動可想而知。在事實的碾壓下,她開始萌生退意,她想要小殊好好地活下去,沒有危險的活下去。而不是每天都走在刀鋒上,稍有不慎便是萬劫不複。
她太心疼小殊了……以至於她看不見別人。她暗示柏玥把手中妙音坊的指揮權交到她的手上,由她親自掌握小殊的安危。她通過柏玥和霓凰兩線和太皇太後聯係,一來可以證明柏玥的全心全意,二來也不至於被別人太過於關注。
越來越了解小殊的處境,心中的石頭就越來越重。她不知道自己還能撐到什麽時候,她想看見小殊光明正大走在世間的那一刻,但更想看到他安安穩穩地度日。
不過……她知道自己是勸不了小殊的。從小就是很有主見的孩子,在這樣大的問題上越加不肯讓步。他既然要做,那麽她一定要保證他的安全。為了他的計劃,還要保證景琰的安全。說實話——在她心中,柏玥的確那麽不重要一點點。
靜嬪望著晉陽的神色,心中了然:“我大概能猜到你到底在做什麽,也大概能猜到景琰最近心思的變化到底是什麽。你們要走的路,沉冤昭雪,匡扶正義,我都會全力支持,可小玥絕不能成為這條道路上的犧牲品!”
若你們也成為這樣的人,那和那些冷血的人有什麽區別!這句話靜嬪沒有說出口,眼睛中綻放出來的冰寒梨花,卻表達著這樣的意思。
晉陽更是說不出話來。
心中有良知,而偶爾犯錯,不是更痛苦嗎?
她呆在原地,靜嬪回聲給柏玥擦拭額頭上的冷汗,她低著頭,發尾垂到地上,在柔軟的地板上圈成一個圓:“您好好想想吧。我要送給景琰的信已經放在桌子上了,你若是願意,便送;若是不願意,我也不強求。”
外麵的天更亮了,晉陽再不離開,很可能在院子裏遇見早起的太醫們,脫不開身了。靜嬪隻是逼她做選擇。
太陽高高照耀在天上的時候,靜嬪收拾東西回來皇宮,她的車架也是青色的,吱吱呀呀地在路上開。她坐在裏麵,想著空掉的桌角,心中也不知是喜是悲。她覺得自己得趕緊和太皇太後見一麵,給景琰找條後路。
一旦晉陽長公主下定決心,信很快就發出去了。與此同時,譽王府也在想如何秘密地把這個消息傳到景琰的耳中,叫他措手不及。
兩封不幸的信在去遠北的道路上相互競爭,務必都要用最快的速度到達蕭景琰的手中。
“我的信?母妃送來的?”坐在帳篷裏麵的蕭景琰有些詫異地看著兩個信使。一個暗中是江左盟的人,明麵上卻是驛站的人;另一個則是從夏江那邊過來的,暗中不知底細。兩個人都說自己手中有靜嬪的信,請殿下第一時間閱覽。
“你們把信都放下吧。我手上還有幾封更緊急的軍務上的信要看。你們先退下吧。”夏江的走狗特意把信壓在另一封書信上,有些得意地離開了。江左盟的人則規規矩矩,畏畏縮縮地走在後麵,開門的時候朝蕭景琰看了一眼。
蕭景琰會意,立刻拿起那封信迅速地看了一遍,心立刻跌進了穀底——小玥生病了。
雖然在信中母妃再三保證小玥的安全,但也隱隱流露著希望他能盡早回去的意思。他又看了另一封自稱是母妃交予的信,裏麵大致也是同一個內容,不過信的末尾由規勸他不要大意行事,改成了千萬要立刻趕回去。
本想立刻趕回去的蕭景琰頓時明白了其中的險惡,有人要利用玥兒的重病讓他自亂陣腳,自投羅網。
而母妃特地寫信而來一是告誡他不要輕舉妄動,二是告訴他玥兒是真的生病了,還是很嚴重的病。
聯想起玥兒之前異常的沒有來信,蕭景琰憂心忡忡,他急躁地往外麵去走動,月光清朗地灑在他的身上,就像是結出一層冰寒。
他該怎麽辦?玥兒到底病到何種程度?蕭景琰懷著憂憤的心情,越走越遠,越走越遠,不料走到了兩軍的邊界。
就在他一籌莫展的時候,軍營外邊忽然有所異動,一位強健的少年帶著一位清雋的公子踏月而來,狼狽地落在了他的眼前。
“梅宗主……”蕭景琰訝異的叫出口。
梅長蘇朝他尷尬一笑,身後便有羽箭橫空而出,險險地從梅長蘇的發髻擦過去。蕭景琰和飛流馬上把梅長蘇護在身後,兩個人對陣十個黑衣人。
那些黑衣人到底有所顧忌,不敢狠下殺手,蕭景琰和飛流齊力逼退了他們,把梅長蘇帶到了安全的地方。
燭光一打,蕭景琰才發現飛流身上有好幾處傷都在淌血,梅長蘇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裏去,連忙換軍醫來給他們治療。
“你們怎麽在這裏?”蕭景琰沉聲問,臉色實在是差。
梅長蘇還有心思笑了笑,到了景琰的地界,他從身心裏冒出一種由衷的信任,於是道:“我們被燕國的大皇子追殺。”
“他自身難保,為什麽還要殺你?你又怎麽會出現在燕國?”蕭景琰雖然覺得這個笑容積極熟悉,但還是冷冰冰地做了例行的問答。
梅長蘇搖搖頭:“我隻是去燕國商談江左盟明年和燕國的皮草生意的,沒想到衝撞了燕國的大皇子,就被他追殺了。其實也是運氣不好,我事先不知道這位和我做生意的人是做走私的,暗地裏為他們大皇子偷偷斂財。我嘛,也有些江湖血氣,便把查到的事情一五一十報告給掌權的六皇子。大皇子自知翻不了身,便想拉我做陪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