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可望、艾能奇、劉文秀等人被帶了下去,多爾袞對身邊的阿昌阿點了點頭。阿昌阿表示明白多爾袞的意思,這三個人現在不能殺,畢竟孫可望等人還有用,他的大部隊三十萬人還等著多爾袞收編呢。把孫可望帶著,應該很容易就能把他的人馬拿下,但正如多爾袞一開始打算的那樣,這幾個人也絕不可能活著到達京師,從這裏到京師,路途遙遠,路上出個什麽意外,感染個風寒什麽的,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總之,鑾儀衛要想取了這幾個手無寸鐵的大西軍將領的人命,如同探囊取物。隨即,多爾袞將嶽樂等將領們招來,孫可望和手下的護衛雖然被俘虜,但大部隊沒有跟隨他前來,所以接下來的任務,就是要用騎兵快速包抄孫可望的大部隊,並且把孫可望帶著,親自去勸降。
八月,興華軍整編十個軍的計劃已經完成,但這個完成指的是兵力數量的完成,也就是說十個軍十五萬人已經全部滿編,但是軍隊的訓練還沒有完成,從幾萬人擴展到十幾萬人,這是真正的質變,就像是一杯濃鹽水裏麵加了許多清水那樣,鹽分會被不斷稀釋。
興華軍也是這個道理,本來精銳的老兵雖然有數萬人,可是突然加入了大量的新兵之後,老兵就被立刻稀釋,雖然以老兵為骨幹,建立了十五萬人的軍隊,以往的每一個老兵基本上都成為了班長或者班副,也就是基層作戰的骨幹力量,但是從整體上看,興華軍在訓練完成之前,軍隊整體的戰鬥力肯定是有所下降的。
根據統帥部的評估,如果興華軍想要形成較為成熟的戰鬥力,大概還需要三個月的時間,這也就是統帥部為什麽按兵不動的另一個主要原因,高衡不是不想參與華夏的戰爭,畢竟眼睜睜看著多爾袞搞定了孫可望,得了個便宜,硬生生吸收了孫可望三十萬人馬,雖然大部分是饑兵,但不管怎麽樣也是炮灰兵力,哪怕是放到戰場上用來消耗興華軍的彈藥和體力,效果都非常可觀。
但是沒辦法,在軍隊訓練完成之前,高衡不可能將沒有任何經驗的士兵拉到戰場上去送死。後世很多人受自媒體胡說八道或者電影電視胡說八道影響,認為古代訓練士兵是一個漫長且複雜的過程,如果是放在現代標準下當然沒問題,但古代並不是這樣。
例如戚繼光練兵,從義烏招募礦工變成戚家軍之後,按照紀效新書的記載,隻用了一個月時間,就讓士兵們入門,又用了一個月時間就讓士兵合乎軍紀、法度,成為一支以一當百的抗倭勁旅。當然,這裏麵有戚繼光募兵選擇的兵員優良的緣故,這支由礦工組成的部隊,本來就是民風彪悍,好勇鬥狠,手上都有些武藝,戚繼光隻是將他們凝聚起來而已。所以用的時間很短,三個月不到,就可以開赴戰場參加戰鬥了。
如果是正常的練兵,比如說孫傳庭編練秦軍,那至少需要一年的時間。不過再怎麽樣,也不會像後世人以為的,編練一支軍隊需要好幾年時間。一方麵是戰爭形勢不等人,敵人是不可能給你這麽長的練兵時間的。另外一方麵是古代練兵其實最重要的就是軍紀、法度。而不是個人武力值。
換言之,到了戰場上,每一個士兵其實就是一顆螺絲釘,你隻要在你該出現的位置,將手中的兵器按照將領的命令進行使用就可以了,不管你是火銃兵還是弓箭手還是近戰兵種,都是群體作戰,單打獨鬥的機會很少。
後世倭國做過一個試驗,叫一個劍道高手跟六個手持長槍的高中生比武,結果高中生完勝。事實證明到了戰場上,哪怕是普通人,隻要聽口令組成陣型,機械地完成隊長的命令,那麽哪怕對方是個武林高手,也不是你的對手。
興華軍有高衡這個穿越者加成,訓練方法講究的就是高效科學,而且作為一支泛近代化的軍隊,士兵們訓練的項目並不複雜,主要就是火銃的使用和刺刀格鬥這兩個項目。招式也非常簡單,並沒有什麽花裏胡哨的動作,所以士兵們隻要形成肌肉記憶就可以,沒有複雜的步驟。
當然,高衡也明白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的道理,既然還需要三個月才能拉上戰場,那麽興華軍就必須做一隻鴕鳥,裝作看不見華夏的複雜局勢,把頭埋在沙子裏,耕耘三個月時間,將軍隊給完全訓練出來。
好在,清軍並沒有直接選擇攻擊興華軍控製區,南明小朝廷已經不複存在,永曆帝和一眾大臣也被多爾袞俘虜,但是南明的殘餘勢力並沒有完全消亡。在多爾袞看來,興華軍是心腹大患不假,但在吃這最大的一塊肉之前,他們必須將其他的羽翼全部剪除。
比如目前清軍標定的目標當中去掉孫可望,還有三股勢力最為龐大,一個就是大西軍的李定國,這家夥現在是鐵了心的反清複明,並且他能征善戰,戰術水平比孫可望高多了,手上還有五萬多忠誠於他的士兵,戰鬥力不容小覷,而且他們縮在湖廣四川交界的山區中,又跟夔東十三家等地方武裝聯係密切,如果清軍不用全力,很難剿滅他們。
其次就是永曆小朝廷的殘餘力量,瞿式耜和何騰蛟兵敗之後,作為南明小朝廷的忠臣,他們不可能就這麽放棄,明代就是一個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有種的朝代。君不見當年於謙的京師保衛戰,哪怕是皇帝已經被對方俘虜,寧可換一個皇帝也決不投降。
站在瞿式耜和何騰蛟的角度,他們這些臣子還在,軍隊也還有一些,是斷然不可能放下武器投靠滿清的,所以二人知道廣西待不下去了,幹脆北上跟貴州的王應熊匯合,幾人加在一起,也有近五萬兵馬,戰鬥力什麽的先不說,但有了貴州這個根據地,清剿的難度也不小。
最後一個就是秦良玉,雖然她的兵馬最少,全部加起來算上周邊的土司,也就萬把人,但是秦良玉的號召力強大,並且作為女將,帶著幾分傳奇色彩。老太君出山,周圍很多土司都願意助他們一臂之力,如此算來,除去興華軍這個重點之外,外圍的羽翼還有十幾萬人馬,多爾袞必須要剿滅群雄,才能和興華軍最終決戰。
多爾袞的這個決定無形中幫助高衡拖延了時間,在情報軍的大力建設下,興華軍已經形成了針對情報戰線的銅牆鐵壁,鑾儀衛看起來是有點實力,但是在陸濤引領的情報軍麵前,還是小巫見大巫了,別的不敢說,至少在興華軍控製區範圍內,已經形成了黑洞,鑾儀衛隻要進去,就別想出來,更不要說傳遞情報了。
後世有一款電腦遊戲叫做紅警,裏麵蘇俄有一款超級武器叫做鐵幕,專門用來克製盟軍的地圖全開雷達,隻要造一個鐵幕發生器,就能把整個基地全部遮蔽住,在地圖上就看不見這個基地的建設情況。高衡將陸濤的情報軍也稱為鐵幕,意思就是興華軍對於多爾袞完全是一片未知區域,多爾袞不知道興華軍在安南已經發展成了什麽樣子。
這也就導致多爾袞的戰略判斷隻能走向謹慎,先打外圍,再打核心,用這種傳統模式跟興華軍交戰。但如果興華軍的具體情況被多爾袞知曉,高衡可能會非常被動,因為八月的時候,如果多爾袞提兵六十萬強行攻擊正在訓練中的興華軍的話,恐怕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現實沒有如果,多爾袞從外圍往裏打,給高衡爭取了時間。
從八月開始,多爾袞已經完成了對孫可望軍隊的消化,並且將這些軍隊全部打散,分入了漢兵和滿蒙八旗之中,當然,這些兵不可能抬旗成為旗人,而是按照兩種方案進行分配,所有的老營兵直接編入漢軍八旗,作為漢軍八旗的補充力量。正兵編入綠營兵之中,成為綠營兵的主力。至於饑兵,就像是包衣阿哈一般,全部分散進入各兵團,一方麵作為炮灰使用,另一方麵也是運輸物資或者幹苦力活的主力,說白了,多爾袞就是把他們當奴隸。
但即便是這樣,饑兵們也毫無怨言,亂世之中,最重要的是要活下去,也就是先填飽肚子。倉稟足而知廉恥,正如後世運輸大隊長說的那句名言一般,倭人太惡毒了,竟然給災民發糧食。多爾袞用的就是這一招,隻要給這些饑兵每天幾個黑麵饅頭,他們就能把多爾袞當再生父母了,所以他們心甘情願給清軍當奴隸,有了這些奴隸,清軍的戰兵被解放出來,充實到前線,大大增強了一線部隊的戰鬥力。
九月,清軍大舉進攻貴州,明軍兵敗,除了瞿式耜帶領少量兵馬突圍之外,何騰蛟與王應熊戰死於貴陽,五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十月,清軍猛攻湖廣,雖然李定國和夔東十三家、搖黃十三家等地方武裝勢力聯合,進行了堅決的抵抗,但是無奈,兵力不足的同時,糧食也不足。
畢竟這塊地區之所以易守難攻就是因為地形複雜,但地形複雜也就意味著這裏不是產糧區,但凡有點文化都知道,產糧區肯定是大平原地區,地形平坦、土地肥沃,這是糧食大規模生產的必要條件。那種溝壑林立,人煙罕至的山區是不可能成為產糧區的。
多爾袞一方麵出兵清剿秦良玉,一方麵讓嶽樂帶領北洋新軍和十萬滿蒙漢大軍圍困夔東地區,圍而不打,讓抵抗勢力自己消耗糧食。這一招非常歹毒,三五天能撐住,十天半個月也能撐住,但是一個月兩個月呢?從十月份開始,天氣漸漸冷下來,抵抗軍缺衣少食,李定國就是再牛逼,也是戰術指揮上牛逼,不可能空手把糧食和棉衣變出來。
而最受製約的就是,抵抗軍之所以能在這裏堅持,一方麵是除了他們愛國愛民的信念之外,更重要的是他們還有許多隨軍家屬也跟著他們生活在這裏,就算是不為了國家大義,他們也要為了保護自己的家人而戰。
但問題是,僅有的糧食到底是先供應軍隊還是供應民眾,這讓所有人都犯了難。因為很明顯的結果就擺在李定國的眼前,你要是供應軍隊,家屬都餓死了,士兵們還打什麽仗?本來就是為了保護家人,結果家人餓死了,連保護對象都沒了,還說個屁。你要是把糧食拿出來給老弱婦孺,那軍隊怎麽辦,軍隊完了,這些家屬一樣保不住,所以這根本就是個死題。
李定國無奈,隻能在十月底選擇突圍,十餘萬人突圍這是何等難事,若都是軍隊,那沒問題,可李定國的突圍跟當年劉備突圍是一個路數,軍隊的裏麵還包夾著大量民眾。這下好了,清軍強就強在騎兵,本來你步兵就走不快,現在加上這麽多民眾,更是走不快。
清軍也不發起總攻,就是像蚊子一樣圍著周圍吸血,各甲喇自由出戰,能殺一個是一個,半個月時間過去,李定國的軍隊往四川方向沒走多遠,手下人就減員超過一半。往前實際上也是死路一條,四川被西路軍殺成了一片白地,你就是去了,也得不到補給。
而另一方麵,秦良玉的局勢也極為艱難,他們困守大山尚能自保,但清軍僅用少量人馬封堵道路就把秦良玉給盯死了,你要不然不出來,就在裏麵自給自足。時間長了秦良玉也頂不住,要不然你就出來,清軍雙手歡迎,你出來決戰就是個死。秦良玉悲憤交加,於十一月初溘然長逝,一代女中豪傑就這樣落下了帷幕。隨即群龍無首的重慶土司被清軍平定。
總之,鑾儀衛要想取了這幾個手無寸鐵的大西軍將領的人命,如同探囊取物。隨即,多爾袞將嶽樂等將領們招來,孫可望和手下的護衛雖然被俘虜,但大部隊沒有跟隨他前來,所以接下來的任務,就是要用騎兵快速包抄孫可望的大部隊,並且把孫可望帶著,親自去勸降。
八月,興華軍整編十個軍的計劃已經完成,但這個完成指的是兵力數量的完成,也就是說十個軍十五萬人已經全部滿編,但是軍隊的訓練還沒有完成,從幾萬人擴展到十幾萬人,這是真正的質變,就像是一杯濃鹽水裏麵加了許多清水那樣,鹽分會被不斷稀釋。
興華軍也是這個道理,本來精銳的老兵雖然有數萬人,可是突然加入了大量的新兵之後,老兵就被立刻稀釋,雖然以老兵為骨幹,建立了十五萬人的軍隊,以往的每一個老兵基本上都成為了班長或者班副,也就是基層作戰的骨幹力量,但是從整體上看,興華軍在訓練完成之前,軍隊整體的戰鬥力肯定是有所下降的。
根據統帥部的評估,如果興華軍想要形成較為成熟的戰鬥力,大概還需要三個月的時間,這也就是統帥部為什麽按兵不動的另一個主要原因,高衡不是不想參與華夏的戰爭,畢竟眼睜睜看著多爾袞搞定了孫可望,得了個便宜,硬生生吸收了孫可望三十萬人馬,雖然大部分是饑兵,但不管怎麽樣也是炮灰兵力,哪怕是放到戰場上用來消耗興華軍的彈藥和體力,效果都非常可觀。
但是沒辦法,在軍隊訓練完成之前,高衡不可能將沒有任何經驗的士兵拉到戰場上去送死。後世很多人受自媒體胡說八道或者電影電視胡說八道影響,認為古代訓練士兵是一個漫長且複雜的過程,如果是放在現代標準下當然沒問題,但古代並不是這樣。
例如戚繼光練兵,從義烏招募礦工變成戚家軍之後,按照紀效新書的記載,隻用了一個月時間,就讓士兵們入門,又用了一個月時間就讓士兵合乎軍紀、法度,成為一支以一當百的抗倭勁旅。當然,這裏麵有戚繼光募兵選擇的兵員優良的緣故,這支由礦工組成的部隊,本來就是民風彪悍,好勇鬥狠,手上都有些武藝,戚繼光隻是將他們凝聚起來而已。所以用的時間很短,三個月不到,就可以開赴戰場參加戰鬥了。
如果是正常的練兵,比如說孫傳庭編練秦軍,那至少需要一年的時間。不過再怎麽樣,也不會像後世人以為的,編練一支軍隊需要好幾年時間。一方麵是戰爭形勢不等人,敵人是不可能給你這麽長的練兵時間的。另外一方麵是古代練兵其實最重要的就是軍紀、法度。而不是個人武力值。
換言之,到了戰場上,每一個士兵其實就是一顆螺絲釘,你隻要在你該出現的位置,將手中的兵器按照將領的命令進行使用就可以了,不管你是火銃兵還是弓箭手還是近戰兵種,都是群體作戰,單打獨鬥的機會很少。
後世倭國做過一個試驗,叫一個劍道高手跟六個手持長槍的高中生比武,結果高中生完勝。事實證明到了戰場上,哪怕是普通人,隻要聽口令組成陣型,機械地完成隊長的命令,那麽哪怕對方是個武林高手,也不是你的對手。
興華軍有高衡這個穿越者加成,訓練方法講究的就是高效科學,而且作為一支泛近代化的軍隊,士兵們訓練的項目並不複雜,主要就是火銃的使用和刺刀格鬥這兩個項目。招式也非常簡單,並沒有什麽花裏胡哨的動作,所以士兵們隻要形成肌肉記憶就可以,沒有複雜的步驟。
當然,高衡也明白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的道理,既然還需要三個月才能拉上戰場,那麽興華軍就必須做一隻鴕鳥,裝作看不見華夏的複雜局勢,把頭埋在沙子裏,耕耘三個月時間,將軍隊給完全訓練出來。
好在,清軍並沒有直接選擇攻擊興華軍控製區,南明小朝廷已經不複存在,永曆帝和一眾大臣也被多爾袞俘虜,但是南明的殘餘勢力並沒有完全消亡。在多爾袞看來,興華軍是心腹大患不假,但在吃這最大的一塊肉之前,他們必須將其他的羽翼全部剪除。
比如目前清軍標定的目標當中去掉孫可望,還有三股勢力最為龐大,一個就是大西軍的李定國,這家夥現在是鐵了心的反清複明,並且他能征善戰,戰術水平比孫可望高多了,手上還有五萬多忠誠於他的士兵,戰鬥力不容小覷,而且他們縮在湖廣四川交界的山區中,又跟夔東十三家等地方武裝聯係密切,如果清軍不用全力,很難剿滅他們。
其次就是永曆小朝廷的殘餘力量,瞿式耜和何騰蛟兵敗之後,作為南明小朝廷的忠臣,他們不可能就這麽放棄,明代就是一個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有種的朝代。君不見當年於謙的京師保衛戰,哪怕是皇帝已經被對方俘虜,寧可換一個皇帝也決不投降。
站在瞿式耜和何騰蛟的角度,他們這些臣子還在,軍隊也還有一些,是斷然不可能放下武器投靠滿清的,所以二人知道廣西待不下去了,幹脆北上跟貴州的王應熊匯合,幾人加在一起,也有近五萬兵馬,戰鬥力什麽的先不說,但有了貴州這個根據地,清剿的難度也不小。
最後一個就是秦良玉,雖然她的兵馬最少,全部加起來算上周邊的土司,也就萬把人,但是秦良玉的號召力強大,並且作為女將,帶著幾分傳奇色彩。老太君出山,周圍很多土司都願意助他們一臂之力,如此算來,除去興華軍這個重點之外,外圍的羽翼還有十幾萬人馬,多爾袞必須要剿滅群雄,才能和興華軍最終決戰。
多爾袞的這個決定無形中幫助高衡拖延了時間,在情報軍的大力建設下,興華軍已經形成了針對情報戰線的銅牆鐵壁,鑾儀衛看起來是有點實力,但是在陸濤引領的情報軍麵前,還是小巫見大巫了,別的不敢說,至少在興華軍控製區範圍內,已經形成了黑洞,鑾儀衛隻要進去,就別想出來,更不要說傳遞情報了。
後世有一款電腦遊戲叫做紅警,裏麵蘇俄有一款超級武器叫做鐵幕,專門用來克製盟軍的地圖全開雷達,隻要造一個鐵幕發生器,就能把整個基地全部遮蔽住,在地圖上就看不見這個基地的建設情況。高衡將陸濤的情報軍也稱為鐵幕,意思就是興華軍對於多爾袞完全是一片未知區域,多爾袞不知道興華軍在安南已經發展成了什麽樣子。
這也就導致多爾袞的戰略判斷隻能走向謹慎,先打外圍,再打核心,用這種傳統模式跟興華軍交戰。但如果興華軍的具體情況被多爾袞知曉,高衡可能會非常被動,因為八月的時候,如果多爾袞提兵六十萬強行攻擊正在訓練中的興華軍的話,恐怕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現實沒有如果,多爾袞從外圍往裏打,給高衡爭取了時間。
從八月開始,多爾袞已經完成了對孫可望軍隊的消化,並且將這些軍隊全部打散,分入了漢兵和滿蒙八旗之中,當然,這些兵不可能抬旗成為旗人,而是按照兩種方案進行分配,所有的老營兵直接編入漢軍八旗,作為漢軍八旗的補充力量。正兵編入綠營兵之中,成為綠營兵的主力。至於饑兵,就像是包衣阿哈一般,全部分散進入各兵團,一方麵作為炮灰使用,另一方麵也是運輸物資或者幹苦力活的主力,說白了,多爾袞就是把他們當奴隸。
但即便是這樣,饑兵們也毫無怨言,亂世之中,最重要的是要活下去,也就是先填飽肚子。倉稟足而知廉恥,正如後世運輸大隊長說的那句名言一般,倭人太惡毒了,竟然給災民發糧食。多爾袞用的就是這一招,隻要給這些饑兵每天幾個黑麵饅頭,他們就能把多爾袞當再生父母了,所以他們心甘情願給清軍當奴隸,有了這些奴隸,清軍的戰兵被解放出來,充實到前線,大大增強了一線部隊的戰鬥力。
九月,清軍大舉進攻貴州,明軍兵敗,除了瞿式耜帶領少量兵馬突圍之外,何騰蛟與王應熊戰死於貴陽,五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十月,清軍猛攻湖廣,雖然李定國和夔東十三家、搖黃十三家等地方武裝勢力聯合,進行了堅決的抵抗,但是無奈,兵力不足的同時,糧食也不足。
畢竟這塊地區之所以易守難攻就是因為地形複雜,但地形複雜也就意味著這裏不是產糧區,但凡有點文化都知道,產糧區肯定是大平原地區,地形平坦、土地肥沃,這是糧食大規模生產的必要條件。那種溝壑林立,人煙罕至的山區是不可能成為產糧區的。
多爾袞一方麵出兵清剿秦良玉,一方麵讓嶽樂帶領北洋新軍和十萬滿蒙漢大軍圍困夔東地區,圍而不打,讓抵抗勢力自己消耗糧食。這一招非常歹毒,三五天能撐住,十天半個月也能撐住,但是一個月兩個月呢?從十月份開始,天氣漸漸冷下來,抵抗軍缺衣少食,李定國就是再牛逼,也是戰術指揮上牛逼,不可能空手把糧食和棉衣變出來。
而最受製約的就是,抵抗軍之所以能在這裏堅持,一方麵是除了他們愛國愛民的信念之外,更重要的是他們還有許多隨軍家屬也跟著他們生活在這裏,就算是不為了國家大義,他們也要為了保護自己的家人而戰。
但問題是,僅有的糧食到底是先供應軍隊還是供應民眾,這讓所有人都犯了難。因為很明顯的結果就擺在李定國的眼前,你要是供應軍隊,家屬都餓死了,士兵們還打什麽仗?本來就是為了保護家人,結果家人餓死了,連保護對象都沒了,還說個屁。你要是把糧食拿出來給老弱婦孺,那軍隊怎麽辦,軍隊完了,這些家屬一樣保不住,所以這根本就是個死題。
李定國無奈,隻能在十月底選擇突圍,十餘萬人突圍這是何等難事,若都是軍隊,那沒問題,可李定國的突圍跟當年劉備突圍是一個路數,軍隊的裏麵還包夾著大量民眾。這下好了,清軍強就強在騎兵,本來你步兵就走不快,現在加上這麽多民眾,更是走不快。
清軍也不發起總攻,就是像蚊子一樣圍著周圍吸血,各甲喇自由出戰,能殺一個是一個,半個月時間過去,李定國的軍隊往四川方向沒走多遠,手下人就減員超過一半。往前實際上也是死路一條,四川被西路軍殺成了一片白地,你就是去了,也得不到補給。
而另一方麵,秦良玉的局勢也極為艱難,他們困守大山尚能自保,但清軍僅用少量人馬封堵道路就把秦良玉給盯死了,你要不然不出來,就在裏麵自給自足。時間長了秦良玉也頂不住,要不然你就出來,清軍雙手歡迎,你出來決戰就是個死。秦良玉悲憤交加,於十一月初溘然長逝,一代女中豪傑就這樣落下了帷幕。隨即群龍無首的重慶土司被清軍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