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帥,走不脫了,再這麽耗下去,咱們就全完了。”川南烏蒙府,後世偉人有詩句雲烏蒙磅礴走泥丸,從詩句的意思理解,說的是烏蒙山盡管山勢複雜氣勢磅礴,但是在紅軍的眼裏不過就是踏過一個泥丸而已。這說明了紅軍的英勇不假,但是也側麵反映了烏蒙山的地形確實十分複雜難行。
而此時此刻,李定國的人馬就在烏蒙府境內,經過清軍的持續追擊,他的兵馬和民眾隻剩下了出發時候的一半。到達烏蒙府之後,因為山路難行,他們的速度進一步降低。雖然複雜的地形也給清軍造成了不小麻煩,但是不管怎麽說,清軍是輕裝急進,但李定國他們拖家帶口的,形勢要被動很多。
可以說,李定國從四川湖廣邊界一路來到烏蒙府,每一步都是用血來鋪就的,因為他們的速度很慢,而清軍是銜尾追擊,甚至因為騎兵速度的優勢,往往還能繞到前麵進行攔截,這樣一來,李定國每次都隻能分兵進行阻擊,而阻擊的人馬基本上就是有去無回,所以他的人越打越少,除了戰死的、走散的、傷病掉隊的,還有一部分四散逃跑的。
到了烏蒙府境內的時候,李定國的軍隊隻剩下了一萬五千人,家屬民眾還有三四萬人,這跟原來十幾萬人的規模相比,已經是縮小了大半。
隊伍正在艱難行進,忽然斷後的軍隊又差人來報,說是清軍又有一個甲喇的騎兵追上來了,大將馮雙禮實在是忍不住了,雙手抱拳對李定國喊話道。
李定國一愣,馮雙禮平日裏少言寡語,如果不是逼急了,他斷然不會說出這樣一番話來。李定國抿了抿嘴唇,馮雙禮也是跟了他很久的老人了,也是他手下的左膀右臂,馮雙禮和張勝這兩個人,是李定國麾下哼哈二將,李定國敢跟孫可望分庭抗禮,也和他手下有一幫得力幹將不無關係。
但是到了這個關頭,就連馮雙禮都有些失去信心了。李定國問道:“老馮,我們這麽多年的交情了,你說,不走,留在這裏抵抗,我們能扛得住嗎?”
馮雙禮道:“扛不住,說實話,我們的目標是何處都不知道,隻能一路往西走,躲避清軍的追擊,可是大帥,他們都是騎兵啊,兩條腿如何能跑過四條腿。”
馮雙禮頓了頓,艱難說道:“我說句實話,大帥可能不愛聽。”
“大帥,大帥,後隊跟建虜幹起來了,還是老樣子,我們用火銃弓箭列陣拒敵,建虜也不衝擊,就是圍繞我們放箭。”馮雙禮正要說話,一名報信兵從後隊衝過來打斷道。
李定國點點頭,示意他知道了,隨即問馮雙禮道:“你接著說。”
“大帥,為今之計就兩條路,要不然我們在這裏跟清軍拚死一戰,寧死不降。要不,要不就隻能放棄民眾,軍隊先行,否則,再走下去,我們也是死路一條。”馮雙禮咬牙道。
李定國臉色蒼白,他何嚐不知道拋棄民眾,軍隊就能活,可是拋棄了民眾,他的殘兵敗將又往哪裏去呢,沒有了民眾,他們戰鬥的意義又是什麽呢?
李定國道:“老馮,我們去雲南,堅持到雲南,就是勝利。”
馮雙禮道:“大帥,你是說,你想去那個什麽興華軍那裏?”西路軍全軍覆沒的事情根本是瞞不住的,全天下都知道了,連鄭成功遠在台島都知道了西路軍的事情,就更不要說李定國他們了,眾人都很驚訝這天下竟然有一支軍隊能整建製消滅建虜一路大軍,這是何等強大。所以這次撤退一開始,李定國就打定了主意,到了萬不得已的時候,去投奔興華軍。
李定國道:“雖然我們沒跟他們打過交道,但是其一,他們打擊建虜,打擊建虜那就是友軍。其二,他們實力強大,建虜在他們手下接連失敗,損失慘重,隻要我們到了興華軍控製區,建虜肯定不敢追來。”
馮雙禮道:“大帥,我明白了。”人就是這樣,如果陷入絕境,自然會情緒低落,但若是有了目標,精神狀態立刻就會恢複,至少,從地圖上看,他們已經到了烏蒙府,再往前就是東川府,過了東川府可就是雲南地界了。
李定國道:“老馮,你帶人去後軍,打退這股清兵,過了烏蒙府,我立刻派人南下,去雲南聯絡興華軍,若是能得到他們接應,事情就有轉機。”
“雲南八百裏加急!”諒山府統帥部,大清早,一陣急促的馬蹄聲打破了街道的寧靜,快馬直接衝進了統帥部內,將還熱乎的情報拿到了高衡的桌上。高衡一驚,上次的突發事件演變成了永寧府大戰,這次又是雲南,不會又出什麽事情吧。
他拆開信件一看,成子龍等人也是湊了過來,高衡起身道:“李定國,是李定國的消息,他們派人聯絡,說是希望我們在雲南接應一下。”
“哦?”成子龍也是一驚,李定國他們都聽說過,跟清軍連番鏖戰,和秦良玉一樣,都是英雄豪傑,這個世道,但凡是跟野豬皮對抗的,都是仁人誌士,但李定國的活動區域一般都在湖廣,怎麽這回會派人去雲南跟興華軍聯絡。
成子龍一目十行看了一遍情報,捋須道:“嗯,看來他也是被逼的沒辦法了,建虜欺人太甚,竟然連逃難的民眾都不放過。”
高衡道:“既然如此,我們更要接應一下,既然人家已經開了口,而且人都到了烏蒙府,我軍必須出兵接應,清軍在周圍清剿明軍和義軍,最終是要跟我們決戰,雖說我們按兵不動積聚力量以求一錘定音,但是到了家門口的民眾,我們必須救。”
高衡抽出令箭道:“立刻發令給景衝、郭俊良等人,讓他們調兵在尋甸一帶布防,另外讓沐王府也出兵協同,準備接應。”
好在,這個地方的接應難度比較低,從地圖上看,東川府跟昆明的距離非常近,中間就隔了一個尋甸,而昆明本來就是雲南的首府,沐王府的駐地,也是興華軍重點駐紮的地段。所以在昆明附近,興華軍重兵雲集,足足有一個軍的兵力,接應李定國,一點問題都沒有。
命令從統帥部傳遞出去,立刻發往雲南。而與此同時,統帥部也在做著最後的準備工作,陸濤的情報軍一直在周邊地區活動,將清軍的情報不斷收集匯總到統帥部來。站在高衡的角度,恐怕距離跟清軍決戰的日子已經不遠了。周圍各個勢力已經被清軍掃平,現在是十一月,十個軍的興華軍也已經成型,具備了戰鬥力,到了跟清軍一較高下的時候了。
高衡發完命令,起身推開了會議室的窗戶,一股初冬的寒風直接從窗戶灌了進來,高衡縮了縮脖子,負手道:“諸位,凜冬將至!”
十一月底十二月初,整個華夏大地已經隻剩下了兩股勢力,一股自然就是清廷,自從多爾袞親征領兵南下之後,清軍一路勢如破竹,目前除了廣東沿海的壕鏡和廣西、雲南之外,原明朝在大陸上的實際控製區已經被清廷全部占領。東部的台島暫時由鄭成功占領,但是鄭成功經過南京戰役之後實力大損,也沒有能力單獨對清軍發起新的攻勢,對於多爾袞來說可以忽略不計。
目前,實際上就是兩股勢力的對決,另一股就是興華軍,從地圖上看,廣西大部、雲南全境以及瓊崖全島都控製在興華軍的手裏,興華軍還能得到來自高原的和碩特汗國的援助,已經安南黎朝的援助,但即便是這樣,總兵力依然較少。
除了興華軍本部的十個軍十五萬人之外,黎朝支援了一萬五千輔兵,這些輔兵沒什麽戰鬥力,頂多能當做運輸隊和民夫進行使用,另外就是固始汗那邊集結了一萬五千軍隊,固始汗倒是真心幫助興華軍。當然,這個真心說的不是固始汗跟高衡有什麽拜把子的交情,而是完全從和碩特汗國的利益出發。
一方麵,固始汗跟興華軍的貿易正進行得如火如荼,清廷什麽德性固始汗清楚,之所以不跟清廷展開貿易,就是因為清廷本來就沒什麽信用,一個信奉弱肉強食的漁獵民族,指望跟他們大規模貿易估計是不行的。另一方麵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清廷會直接威脅固始汗的統治,一旦興華軍滅亡,和碩特汗國絕不會善終,唇亡齒寒的道理固始汗還是明白的。
既然如此,那就沒得選,隻能跟興華軍站在一起,所以固始汗這一次也是拿出了看家本領,調集了一萬五千精銳騎兵,除了自己的本部人馬之外,還從甘丹頗章征集了數千精銳,硬是拚湊了一個軍的騎兵力量,交給自己的兒子達延鄂齊爾,讓他領兵助興華軍一臂之力。
所以實際上,為了冬季決戰,高衡方麵準備了十八萬兵力。而相對的,清軍可就厲害了,本來多爾袞南下之後,算上濟爾哈朗和多鐸的人馬,大軍重新回到了三十萬之數。又收編了孫可望的人馬,大軍進一步擴充到六十萬。然後再清剿外圍的殘餘勢力,收編整合、裁汰老弱之後再得十萬人馬,總兵力達到了七十萬,這可是多爾袞這輩子都沒有指揮過的強大兵力。
別說是多爾袞沒指揮過,就算是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都沒指揮過如此多的人馬。古代,打仗往往號稱多少萬人馬,這是個虛數,目的是為了震懾對方,可是哪有像多爾袞這麽操作的,七十萬大軍竟然是實數。
有人會說,七十萬大軍的糧草從何而來,這個簡單,多爾袞直接將蒙元那一套搬過來,除了在後方集結的糧草之外,前麵就是打到哪裏搶到哪裏。還別說,雖然華夏北方經過明末的連年戰亂,已經民生凋敝,但是南方的情況要好很多,畢竟底子好,所以多爾袞這麽一搞,還真的募集到大量的糧草,至於沒有糧食的民眾冬季如何生存,這不在多爾袞的考慮之內。
多爾袞的目標就是在冬季結束之前,消滅興華軍,一統天下。為此,七十萬大軍雲集湖廣、兩廣,準備集中起來跟高衡決戰。
一方麵是多爾袞的糧草也有限,雖然燒殺搶掠,但是糧草最多撐過冬天,如果開春戰爭還沒結束,那麽軍隊就會斷糧。另一方麵,高衡也不想拖下去了,如果從大勢上來看,時間是站在清廷這邊的,如果他們繼續拖下去,利用華夏大地的人力物力,就算是消耗,也把興華軍給消耗完了。所以興華軍必須跟清軍主力決戰,消滅對方主力,然後一路北伐,攻入京師,推翻野豬皮統治。
好在,多爾袞親征,大軍雲集,給他們創造了一個集中殲滅的絕佳機會。趁著兩廣冬季,氣溫適宜的時候,正好可以開始作戰。
多爾袞也深知這個道理,兩廣氣候好,冬季反而溫度適中,如果是春夏,天氣炎熱,反而不利於作戰。既然如此,兩軍就需要選擇一個絕佳的作戰地點進行對決,多爾袞也不願意直接發起對興華軍的進攻,在他看來,高衡他們經營了很多年,估計諒山府及周邊地區早就打造成了銅牆鐵壁,如果是大舉進攻興華軍控製區,豈不是把天時地利人和拱手送給了興華軍。
所以多爾袞想要在南寧以東地區會戰。同樣,對於高衡來說,也不願意直接把戰場放在自己的控製區,家裏的壇壇罐罐太多了,打碎了再建設要付出巨大精力。更何況一旦戰端開啟,興華軍需要一個穩定的大後方源源不斷提供補給,所以戰爭決不能在後方開打。但昆侖關已經被毀,清軍當然也不會傻到再來一次昆侖關大戰,所以決戰地點就成了兩軍共同麵臨的課題。
而此時此刻,李定國的人馬就在烏蒙府境內,經過清軍的持續追擊,他的兵馬和民眾隻剩下了出發時候的一半。到達烏蒙府之後,因為山路難行,他們的速度進一步降低。雖然複雜的地形也給清軍造成了不小麻煩,但是不管怎麽說,清軍是輕裝急進,但李定國他們拖家帶口的,形勢要被動很多。
可以說,李定國從四川湖廣邊界一路來到烏蒙府,每一步都是用血來鋪就的,因為他們的速度很慢,而清軍是銜尾追擊,甚至因為騎兵速度的優勢,往往還能繞到前麵進行攔截,這樣一來,李定國每次都隻能分兵進行阻擊,而阻擊的人馬基本上就是有去無回,所以他的人越打越少,除了戰死的、走散的、傷病掉隊的,還有一部分四散逃跑的。
到了烏蒙府境內的時候,李定國的軍隊隻剩下了一萬五千人,家屬民眾還有三四萬人,這跟原來十幾萬人的規模相比,已經是縮小了大半。
隊伍正在艱難行進,忽然斷後的軍隊又差人來報,說是清軍又有一個甲喇的騎兵追上來了,大將馮雙禮實在是忍不住了,雙手抱拳對李定國喊話道。
李定國一愣,馮雙禮平日裏少言寡語,如果不是逼急了,他斷然不會說出這樣一番話來。李定國抿了抿嘴唇,馮雙禮也是跟了他很久的老人了,也是他手下的左膀右臂,馮雙禮和張勝這兩個人,是李定國麾下哼哈二將,李定國敢跟孫可望分庭抗禮,也和他手下有一幫得力幹將不無關係。
但是到了這個關頭,就連馮雙禮都有些失去信心了。李定國問道:“老馮,我們這麽多年的交情了,你說,不走,留在這裏抵抗,我們能扛得住嗎?”
馮雙禮道:“扛不住,說實話,我們的目標是何處都不知道,隻能一路往西走,躲避清軍的追擊,可是大帥,他們都是騎兵啊,兩條腿如何能跑過四條腿。”
馮雙禮頓了頓,艱難說道:“我說句實話,大帥可能不愛聽。”
“大帥,大帥,後隊跟建虜幹起來了,還是老樣子,我們用火銃弓箭列陣拒敵,建虜也不衝擊,就是圍繞我們放箭。”馮雙禮正要說話,一名報信兵從後隊衝過來打斷道。
李定國點點頭,示意他知道了,隨即問馮雙禮道:“你接著說。”
“大帥,為今之計就兩條路,要不然我們在這裏跟清軍拚死一戰,寧死不降。要不,要不就隻能放棄民眾,軍隊先行,否則,再走下去,我們也是死路一條。”馮雙禮咬牙道。
李定國臉色蒼白,他何嚐不知道拋棄民眾,軍隊就能活,可是拋棄了民眾,他的殘兵敗將又往哪裏去呢,沒有了民眾,他們戰鬥的意義又是什麽呢?
李定國道:“老馮,我們去雲南,堅持到雲南,就是勝利。”
馮雙禮道:“大帥,你是說,你想去那個什麽興華軍那裏?”西路軍全軍覆沒的事情根本是瞞不住的,全天下都知道了,連鄭成功遠在台島都知道了西路軍的事情,就更不要說李定國他們了,眾人都很驚訝這天下竟然有一支軍隊能整建製消滅建虜一路大軍,這是何等強大。所以這次撤退一開始,李定國就打定了主意,到了萬不得已的時候,去投奔興華軍。
李定國道:“雖然我們沒跟他們打過交道,但是其一,他們打擊建虜,打擊建虜那就是友軍。其二,他們實力強大,建虜在他們手下接連失敗,損失慘重,隻要我們到了興華軍控製區,建虜肯定不敢追來。”
馮雙禮道:“大帥,我明白了。”人就是這樣,如果陷入絕境,自然會情緒低落,但若是有了目標,精神狀態立刻就會恢複,至少,從地圖上看,他們已經到了烏蒙府,再往前就是東川府,過了東川府可就是雲南地界了。
李定國道:“老馮,你帶人去後軍,打退這股清兵,過了烏蒙府,我立刻派人南下,去雲南聯絡興華軍,若是能得到他們接應,事情就有轉機。”
“雲南八百裏加急!”諒山府統帥部,大清早,一陣急促的馬蹄聲打破了街道的寧靜,快馬直接衝進了統帥部內,將還熱乎的情報拿到了高衡的桌上。高衡一驚,上次的突發事件演變成了永寧府大戰,這次又是雲南,不會又出什麽事情吧。
他拆開信件一看,成子龍等人也是湊了過來,高衡起身道:“李定國,是李定國的消息,他們派人聯絡,說是希望我們在雲南接應一下。”
“哦?”成子龍也是一驚,李定國他們都聽說過,跟清軍連番鏖戰,和秦良玉一樣,都是英雄豪傑,這個世道,但凡是跟野豬皮對抗的,都是仁人誌士,但李定國的活動區域一般都在湖廣,怎麽這回會派人去雲南跟興華軍聯絡。
成子龍一目十行看了一遍情報,捋須道:“嗯,看來他也是被逼的沒辦法了,建虜欺人太甚,竟然連逃難的民眾都不放過。”
高衡道:“既然如此,我們更要接應一下,既然人家已經開了口,而且人都到了烏蒙府,我軍必須出兵接應,清軍在周圍清剿明軍和義軍,最終是要跟我們決戰,雖說我們按兵不動積聚力量以求一錘定音,但是到了家門口的民眾,我們必須救。”
高衡抽出令箭道:“立刻發令給景衝、郭俊良等人,讓他們調兵在尋甸一帶布防,另外讓沐王府也出兵協同,準備接應。”
好在,這個地方的接應難度比較低,從地圖上看,東川府跟昆明的距離非常近,中間就隔了一個尋甸,而昆明本來就是雲南的首府,沐王府的駐地,也是興華軍重點駐紮的地段。所以在昆明附近,興華軍重兵雲集,足足有一個軍的兵力,接應李定國,一點問題都沒有。
命令從統帥部傳遞出去,立刻發往雲南。而與此同時,統帥部也在做著最後的準備工作,陸濤的情報軍一直在周邊地區活動,將清軍的情報不斷收集匯總到統帥部來。站在高衡的角度,恐怕距離跟清軍決戰的日子已經不遠了。周圍各個勢力已經被清軍掃平,現在是十一月,十個軍的興華軍也已經成型,具備了戰鬥力,到了跟清軍一較高下的時候了。
高衡發完命令,起身推開了會議室的窗戶,一股初冬的寒風直接從窗戶灌了進來,高衡縮了縮脖子,負手道:“諸位,凜冬將至!”
十一月底十二月初,整個華夏大地已經隻剩下了兩股勢力,一股自然就是清廷,自從多爾袞親征領兵南下之後,清軍一路勢如破竹,目前除了廣東沿海的壕鏡和廣西、雲南之外,原明朝在大陸上的實際控製區已經被清廷全部占領。東部的台島暫時由鄭成功占領,但是鄭成功經過南京戰役之後實力大損,也沒有能力單獨對清軍發起新的攻勢,對於多爾袞來說可以忽略不計。
目前,實際上就是兩股勢力的對決,另一股就是興華軍,從地圖上看,廣西大部、雲南全境以及瓊崖全島都控製在興華軍的手裏,興華軍還能得到來自高原的和碩特汗國的援助,已經安南黎朝的援助,但即便是這樣,總兵力依然較少。
除了興華軍本部的十個軍十五萬人之外,黎朝支援了一萬五千輔兵,這些輔兵沒什麽戰鬥力,頂多能當做運輸隊和民夫進行使用,另外就是固始汗那邊集結了一萬五千軍隊,固始汗倒是真心幫助興華軍。當然,這個真心說的不是固始汗跟高衡有什麽拜把子的交情,而是完全從和碩特汗國的利益出發。
一方麵,固始汗跟興華軍的貿易正進行得如火如荼,清廷什麽德性固始汗清楚,之所以不跟清廷展開貿易,就是因為清廷本來就沒什麽信用,一個信奉弱肉強食的漁獵民族,指望跟他們大規模貿易估計是不行的。另一方麵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清廷會直接威脅固始汗的統治,一旦興華軍滅亡,和碩特汗國絕不會善終,唇亡齒寒的道理固始汗還是明白的。
既然如此,那就沒得選,隻能跟興華軍站在一起,所以固始汗這一次也是拿出了看家本領,調集了一萬五千精銳騎兵,除了自己的本部人馬之外,還從甘丹頗章征集了數千精銳,硬是拚湊了一個軍的騎兵力量,交給自己的兒子達延鄂齊爾,讓他領兵助興華軍一臂之力。
所以實際上,為了冬季決戰,高衡方麵準備了十八萬兵力。而相對的,清軍可就厲害了,本來多爾袞南下之後,算上濟爾哈朗和多鐸的人馬,大軍重新回到了三十萬之數。又收編了孫可望的人馬,大軍進一步擴充到六十萬。然後再清剿外圍的殘餘勢力,收編整合、裁汰老弱之後再得十萬人馬,總兵力達到了七十萬,這可是多爾袞這輩子都沒有指揮過的強大兵力。
別說是多爾袞沒指揮過,就算是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都沒指揮過如此多的人馬。古代,打仗往往號稱多少萬人馬,這是個虛數,目的是為了震懾對方,可是哪有像多爾袞這麽操作的,七十萬大軍竟然是實數。
有人會說,七十萬大軍的糧草從何而來,這個簡單,多爾袞直接將蒙元那一套搬過來,除了在後方集結的糧草之外,前麵就是打到哪裏搶到哪裏。還別說,雖然華夏北方經過明末的連年戰亂,已經民生凋敝,但是南方的情況要好很多,畢竟底子好,所以多爾袞這麽一搞,還真的募集到大量的糧草,至於沒有糧食的民眾冬季如何生存,這不在多爾袞的考慮之內。
多爾袞的目標就是在冬季結束之前,消滅興華軍,一統天下。為此,七十萬大軍雲集湖廣、兩廣,準備集中起來跟高衡決戰。
一方麵是多爾袞的糧草也有限,雖然燒殺搶掠,但是糧草最多撐過冬天,如果開春戰爭還沒結束,那麽軍隊就會斷糧。另一方麵,高衡也不想拖下去了,如果從大勢上來看,時間是站在清廷這邊的,如果他們繼續拖下去,利用華夏大地的人力物力,就算是消耗,也把興華軍給消耗完了。所以興華軍必須跟清軍主力決戰,消滅對方主力,然後一路北伐,攻入京師,推翻野豬皮統治。
好在,多爾袞親征,大軍雲集,給他們創造了一個集中殲滅的絕佳機會。趁著兩廣冬季,氣溫適宜的時候,正好可以開始作戰。
多爾袞也深知這個道理,兩廣氣候好,冬季反而溫度適中,如果是春夏,天氣炎熱,反而不利於作戰。既然如此,兩軍就需要選擇一個絕佳的作戰地點進行對決,多爾袞也不願意直接發起對興華軍的進攻,在他看來,高衡他們經營了很多年,估計諒山府及周邊地區早就打造成了銅牆鐵壁,如果是大舉進攻興華軍控製區,豈不是把天時地利人和拱手送給了興華軍。
所以多爾袞想要在南寧以東地區會戰。同樣,對於高衡來說,也不願意直接把戰場放在自己的控製區,家裏的壇壇罐罐太多了,打碎了再建設要付出巨大精力。更何況一旦戰端開啟,興華軍需要一個穩定的大後方源源不斷提供補給,所以戰爭決不能在後方開打。但昆侖關已經被毀,清軍當然也不會傻到再來一次昆侖關大戰,所以決戰地點就成了兩軍共同麵臨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