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益民讓他們在一大爺家裏擦了點藥。


    實際上,這幾個家夥摸到這院子來,也是來治療的。


    這樣回去,先不說家裏人會不會揍他們,肯定會被村裏人笑話,估計路過的小孩子都要趴在地上笑一會。


    不過,他們這次的收獲還真不小,相當於每人斬獲一頭傻麅子。雖然那玩意沒有野豬大,但四五十斤還是有的。


    街道辦給的收購價是1元一斤,還是毛重,所以每人至少40元。


    跟普通工人一個月的工資差不多了。


    還有啥不滿足的呢?


    至於被馬蜂蟄幾下,又不會死人,怕什麽?


    周益民要是知道他們的想法,一定會告訴他們,馬蜂真的能蟄死人。


    看他們的“傷勢”,那不一定是馬蜂。


    據說,馬蜂螫後受螫皮膚立刻紅腫、疼痛,甚至出現瘀點和皮膚壞死。全身症狀有頭暈、頭痛、嘔吐、腹痛、腹瀉、煩躁不安、血壓升高等。


    馬蜂的毒性,絕對不是蜜蜂能比的。


    在他們治療的時候,周益民到隔壁院去,將周大忠喊過來。


    “一會帶他們去大秋那院子住一晚。”周益民開口道。


    天都黑了,就這麽回去,周益民也不放心,幹脆讓他們在城裏住一晚,反正那邊也有空房子。


    床不夠,就打地鋪咯!反正又不是冬天,凍不死人。


    “對了,讓大鵬拿點麵條出來給他們吃。”周益民補充,他自己懶得跑一趟。


    於是,在都擦了藥之後,周大福他們跟著周大忠去了大秋住的那院子。現在,那院子就是大秋和羅大鵬在住,還很空。


    “大忠,你說這院子是十六叔的?”周大福等人進了院子後,左看右顧。


    他們心裏頗為羨慕周大秋,拜師陳醫生,直接搬到了城裏來住。不出意外的話,以後肯定是成為一名醫生,那多好呀!比當工人還要輕鬆,賺得不比工人差。


    “是呀!十六叔說了,以後我們村的人進城,都可以在這裏暫住。”周大忠說道。


    沒錯!是暫住,進城工作的那些人,一旦廠裏分配了房子,就得搬出去,把位置給讓出來。


    羅大鵬看到周大福等人的樣子,當場就憋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笑過之後,才去拿麵條,還搞了幾個雞蛋,煮了雞蛋麵。


    “吃多點,要吃飽。那邊的房間是打掃過的,你們可以一起住裏麵,要是不習慣,就自己打掃。”羅大鵬開口道。


    大家也熟,畢竟羅大鵬沒少去周家莊。


    “謝謝大鵬哥,我們自己來就行。”


    一群年輕人,話題也多,很快就聊起來。


    周大福對他們最近的收入也不隱藏,不能在村裏說,但在外麵可以。盡管周大忠、周大秋都是周家莊的人,但他們都算是走出了周家莊,不會眼紅他們那點收入。


    “這麽看來,你們幹這個也挺好呀?為什麽一定要進城找工作?”羅大鵬說道。


    換成是他,他就無所謂了,反正也能賺錢,而且工作還自由。


    要知道,如果進廠,那可就得按時上班了。像周益民那種情況,是比較特殊的。


    周大福搖頭:“不行的,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淹死……”


    羅大鵬糾正:“咳咳!是哪有不濕鞋。”


    好家夥!他學習已經夠爛的了,沒想到還有比他更爛的。這回,看周大福等人就更加順眼了。


    “差不多一個意思。”


    羅大鵬翻白眼,濕鞋跟淹死是一個意思?


    “經常上山,總會碰到厲害的東西,說不定哪天就沒命了。所以,還是當工人穩定。而且,可以搬到城裏來住。”周大福說道。


    其實,還有一點很重要。


    那就是糧食、物資等,在農村,你就算有錢,也買不到一些東西。像糧食配額等,隻要在城裏有工作,戶口遷過來,就可以吃商品糧了。


    一群人聊到了深夜。


    等周大福他們睡了之後,羅大鵬出動了。


    次日一早,周益民將100斤麵粉和100斤大蝦收入商店背包中。


    麵粉沒啥好說的,已經刷出來好幾次了。


    大蝦好呀!


    好久沒有吃過蝦了。這蝦得留著,給奶奶過壽的時候拿出來。


    今天,他得弄點可以孵小雞的雞蛋回去才行,也不用太多,500隻吧!


    乍一看這數量,好像很多,但這要放在一座山上,那就是零零散散的了。後世隨便一個私人的養雞場,都能秒殺。


    才幾百隻,瞧不起誰呢?


    一些大型的養雞場,那是以萬做單位的。


    主要是考慮到周家莊也沒有能力養太多。靠那座山的蟲子等資源,養活500隻雞,差不多是極限了。


    這還得周益民到時候在山上特意“養”點蟲子之類才行。


    回去的路上,就碰到周大福他們。


    不得不說,一大爺的藥還是可以的,才一個晚上,竟然都消腫了,不認真看,看不出他們被蜂群蟄過。


    “你們慢慢走吧!”周益民跟他們說道。


    一輛自行車也載不了他們。


    回到周家莊,村民們紛紛跟周益民打招呼。


    周益民一一回應,他先去了一趟學校,將那100斤的青稞丟給學校算了。思來想去,那玩意用來釀酒,好像也沒必要,現在他不缺酒。


    商店背包裏,茅台都超過20瓶了,還都是他記憶中,後世比較珍貴的那些。


    “怎麽吃,你們自己琢磨吧!”周益民將青稞放下就走了。


    留下周誌高父女倆在風中淩亂。


    這一袋類似麥的東西,是糧食無疑,夠他們學校吃好多天的。


    “我讓村裏磨成粉再看看吧!”周誌高說道。


    一般來說,麥類都是磨成粉再吃。


    於是,他出去找人。給學校幹活,都是免費幹,大家都很默契。畢竟現在村裏的適齡兒童都在學校免費上學、吃飯,替學校幹點活怎麽啦?


    等小麥收割,到時候學校還會放假,讓學生幫忙幹農忙呢!


    “三嬸去哪裏?”回到家,周益民看到三嬸那衣著,似乎要出門。


    “她要回一趟娘家。”奶奶說道。


    這不,將倩倩那丫頭送過來,還說她隻是回去一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60年代:我有一個商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影子狸花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影子狸花貓並收藏60年代:我有一個商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