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張燕一早就去了學校,迫不及待地跟小組的成員分享好消息。


    “燕子,什麽事這麽開心?”同學問她。


    “你看出了?”


    “廢話!你臉上就差寫著‘開心’兩個字。”


    張燕嘻嘻一笑:“我們小組不是研究電燈嗎?有了新思路,你說值不值得開心?”


    “啊?這麽快有新思路了?”旁邊的同學都驚了,紛紛朝她看過來。


    跟張燕同一組的同學更是激動起來。


    “燕子,什麽新思路?快跟我們講一講。”有人著急地說道。


    沒有人注意到,老師已經來到了門外。


    張燕開始跟自己小組的人聊起來,將鹵鎢燈的思路說出來,在玻殼裏麵注入循環劑,讓蒸發的鎢重新回到鎢絲上。


    而門外的老師一聽,對這種天才的想法驚為天人。


    他比學生們更懂,這種設想是很有機會實現的。


    當燈絲發熱時,鎢原子被蒸發後向玻璃管壁方向移動,當接近玻璃管壁時,鎢蒸氣被冷卻到大約800c並和鹵素原子結合在一起,形成鹵化鎢。


    鹵化鎢向玻璃管中央繼續移動,又重新回到被氧化的燈絲上,由於鹵化鎢是一種很不穩定的化合物,其遇熱後又會重新分解成鹵素蒸氣和鎢,這樣鎢又在燈絲上沉積下來,彌補被蒸發掉的部分。


    通過這種再生循環過程,燈絲的使用壽命不僅得到了大大延長,同時由於燈絲可以工作在更高溫度下,從而得到了更高的亮度,更高的色溫和更高的發光效率。


    而且,作為老師,他想到的更多。


    “啊!這樣可行嗎?”有同學質疑。


    如果可以實現,這個想法,無疑是天才的想法,非常大膽。


    “我感覺可以。”跟張燕同一組的同學興奮道。


    他們對電燈的了解比較深,也肯定更好理解。


    “走,我們去實驗室。”


    使用實驗室,還需要申請呢!也就他們學校,有這種條件讓學生做實驗,普通的大學,根本沒場地、沒材料,沒經費等等。


    “啊!老師來了。”


    戴著眼鏡的老師走進來。


    他朝張燕走來,神情有些激動,問道:“張燕,你這想法非常好,你們去申請實驗室,我讓那邊盡快通過,趕緊拿出實驗數據來。”


    張燕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曾老師,注入循環劑不是我的想法,是別人想出來的。”


    “不是你?是誰?”曾老師看向跟張燕同一組的學生。


    而跟張燕一組的學生也驚了。


    “燕子,不是你想出來的?”


    “那是誰呀?”


    張燕告訴他們:“發明壓水井、太陽灶的周益民,大家還記得吧?”


    “啊!你認識他?”同學們吃驚。


    當然知道呀!盡管沒見過麵,但他們可不止一兩次討論那位“神人”。


    曾老師也望過來,很驚訝張燕認識那樣的民間發明家。


    是的!現在周益民已經被人冠上民間發明家的稱號。


    曾老師比這些學生更了解周益民,因為他有親戚就在鋼鐵廠上班,知道周益民還搞出了電飯煲,很厲害的一個年輕人。


    張燕有些羞澀地說道:“他是我對象。”


    此話一出,把全班師生都震驚到了。


    是你對象?


    你藏得很深呀!有這麽牛的一個對象,竟然一聲不吱,是怕別人搶了去嗎?


    “張燕呀!什麽時候帶他來我們學校?讓我們也瞻仰、瞻仰。”有人開口道。


    那神情,就像是粉絲遇到偶像一樣。


    “是呀!認識周益民也不告訴我們,帶他來我們班唄!”


    就連曾老師,都起了愛才之心,希望張燕能把她對象帶過來。他想要勸一勸對方,來他們班上課,繼續深造。


    當天,學校就給張燕他們小組提供了實驗室,甚至連老師都參與了進去。


    “還真行。”張燕的組員大喊大叫,激動得臉都紅了。


    他們很清楚,這項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說是電燈的改革也不為過。


    而很快,曾老師也得到了消息,這種鹵鎢燈,國外已經在幾個月前發明出來。也就是說,他們要是研究出來,國產電燈就能達到國際先進水準。


    實驗室版的鹵鎢燈做出來後,把校領導都吸引過來。


    或者說被驚動了。


    他們係的副院長,急匆匆趕來。


    “怎麽樣?”


    曾老師朝他點頭:“我的學生已經做出來,不過,相關的數據還需要等一段時間才能得到。”


    盡管如此,他們已經預測到,鹵鎢燈的性能要比普通的白熾燈好很多。


    否則,國外也不會花大力氣去研發。


    而如今,我們國家也擁有了。


    “好,很好,非常好!”那位副院長連聲叫好。


    他走進去,看到正在發亮的鹵鎢燈,逐一誇讚了張燕等同學,告訴他們,等數據出來後,學校會對他們進行表彰。


    這可是他們學校的榮耀呀!必須好好宣傳一番。


    電燈屬於生活必需品,需求量很大,所以這個進步可謂是意義重大。


    張燕等人不敢居功,連忙表示提出這想法的,是另有其人。


    校領導得知是發明壓水井、太陽灶、電飯煲的周益民,也動了心思,跟曾老師一樣,希望張燕能把她對象“拐”到他們學校來。


    這麽一個人才,放棄可惜呀!


    但不管怎麽樣,宣傳肯定還是要宣傳的。


    退一萬步講,他們學校的學生也有功勞的吧?國內第一個鹵鎢燈是在他們學校誕生的,這是鐵一樣的事實。


    此時,周益民走在周家莊的鄉道上,看著那賞心悅目的麥田。


    路邊大片大片隨風翻動的金色麥浪,撲鼻而來的是成熟的麥子的味道。


    有村民掐了兩棵麥穗,用手掌對挫,末了,沒忘記吹一吹麥殼,手心半握狀把鼓鼓脹脹吹彈可破、嫩綠泛黃的麥粒送到眼前。


    麥子熟了。


    “明天可以收割了。”那村民表示。


    “通知公社那邊,我們後天收割吧!”老支書說道。


    這是要通知公社的,公社那邊會派人過來監督,生怕村民藏糧食。


    如今這年景,是得防一防,畢竟經曆了吃不飽的情況,是會有村民鋌而走險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60年代:我有一個商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影子狸花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影子狸花貓並收藏60年代:我有一個商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