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後
趙紅梅的二叔笑了笑, 說,“大哥啊, 這話不能說的這麽絕, 誰家娶媳婦不得給彩禮啊,一份錢不給那是不可能的,這不你家曆城和我們家紅梅好上了嗎, 剛才也說了, 倆人都好了好幾個月了,樹林子鑽了, 手也牽了, 嘴也親了, 你家曆城在東北吃的饅頭, 都是俺們紅梅給做的, 咋的, 這是回到平城就不認賬了?”
趙紅梅的三叔也說,“就是,這要是擱以前, 那就是玩弄婦女, 犯了流氓罪是要坐牢的!”
張大舅眉頭緊鎖, 眼前這一幕, 讓他想起了一些非常不願想起的回憶, 不過,現在可不是以前了, 以前那是整個社會都在胡鬧。
小人惡人當道, 黑白都能顛倒。
他氣憤地猛拍桌子, 說,“年輕人搞對象是你情我願, 沒人強迫,是因為彩禮談不攏,我兒子才從東北回來了,這事兒早就過去了,你們還想怎麽著,追到平城來也沒有用!”
張曆城剛才是一時衝動想要答應下來,這會兒也琢磨出不對了,他和紅梅相處的一些細節,為什麽他二叔三叔知道的這麽清楚。
當然了,也有可能是他們胡亂說的,因為年輕人搞對象,發展到一點的程度,做這些事兒也都是很正常的。
但,不知為什麽,他竟會有一種直覺,覺得這些都是紅梅告訴家裏人的。
他不願意這麽想,但這樣的念頭一旦冒出來,怎麽都抑製不住。
當然了,這些都是事實,他不能不承認。
但就是,心裏的某一處,似乎轟然倒塌了。
趙三叔見張大舅是真的動氣了,話不敢說的那麽狠了,而是說,“大哥啊,我們紅梅本身條件挺好,長得好,工作也好,給她介紹了那麽多對象,她都沒看上,就看上了你家曆城,兩個孩子有緣,既然彼此都喜歡,要是錯過了那多難受,我剛才說了,她爸媽也挺後悔,之前說的那個八千賠償金不要了,你們就正常拿個彩禮就行了!”
趙二叔也說,“是的呢,要不是看著紅梅天天擱家哭,我們大老遠的跑這兒來幹什麽,就是看著孩子可憐啊,紅梅從小就傻,是個死心眼的姑娘,給她介紹誰她都看不上,就非你們家曆城不嫁!”
大舅媽這會兒也回來了,在外頭聽了幾句,心裏氣得不行了,直接衝到屋裏說,“都甭說了,你們還在做夢呢,我兒子都已經訂婚了,不但姑娘踏實能幹,娘家也不作妖,你們趕緊的,從哪來的回哪去吧!”
趙紅梅的二叔和三叔一聽,都愣住了,都用狐疑的目光盯著張曆城。
難怪說了半天,這小子一句痛快話也沒有呢,竟然這麽快就跟別的姑娘訂婚了?
可臨行前,侄女紅梅明明很有把握的說了,隻要不讓一下子拿出來八千,張曆城保準會答應啊。
看來還是看走眼了。
這大城市的人,變心也太快了。
張曆城知道父母都看不上趙紅梅家,但這種訂婚結婚的大事兒也不能說瞎話。
最近他是相看了不少,可都沒什麽感覺,也不是姑娘不好,是他自個兒問題,都是見了一麵就拉到了。
他歎了口氣,正要說話,張二舅端著一個水杯子進來了,很自然的接了話茬,“就是,咱們老平城的好姑娘多著呢,我侄子有本事,有的是看上他的,跟他訂婚的這個,各方麵條件都挺好,人家父母都是本地人,還是幹部身份呢,素質高不會訛人。”
“不過,不管咋說,上門來了都是客,這到了飯點了,咱們平城人沒有往外攆人的道理,曆城,你趕緊的,去前門買隻烤鴨來,晚上加個菜,我陪著這兩位遠道兒來的客人喝兩杯!”
大舅媽使勁兒推了兒子一把,張曆城就這麽渾渾噩噩的走出了屋子,走出了院子,走到胡同口的時候,腦子裏還亂糟糟的像一鍋漿糊。
偏巧碰上了剛下班回來的安玉香,小姑娘衝他甜甜的笑,問,“曆城哥,你這是要上哪兒啊?”
張曆城推著車子有些茫然,十幾秒後,才說,“那什麽,我去一趟前門買烤鴨。”
安玉香又問,“家裏來客人了?幹嘛還去前門買啊,要買全聚德的,曆城哥,我勸您別去,這會兒人多著呢,外賣窗口也排了好多人,不如就去天橋邊上買吧,那家的烤鴨,也不比全聚德差多少,一隻還便宜一塊多錢呢。”
張曆城笑笑,“也成。”
安玉香總覺得他有點不對勁,她有個堂哥,不高興的時候也這樣,一副稀裏糊塗的樣子,就好心的說,“要不,咱一道去吧,我家也好久沒吃鴨子了,昨兒我弟弟還念叨呢,正好今天剛發了加班費,我也去買半隻。”
張曆城無所謂,“那就一起去吧。”
買了鴨子,回來的路上,安玉香大著膽子說,“曆城哥,我聽我媽說,陶然亭裏頭的荷花開得可好了,你陪我去看一眼成嗎?”
要是以往,張曆城可沒有這個閑工夫陪著小姑娘逛公園,而且他和安玉香也不太熟。
但今天不一樣,他猶豫了一下,說,“也成吧。”
這會兒,他的腦子自然是清醒過來了,但不知為什麽,也並不急著回家,因為多少有點打怵。
要是跟趙紅梅的兩個叔叔說清楚了,他現在根本沒有訂婚,那估計就要繼續商量兩家的親事了。
他倒也不是一下子不喜歡趙紅梅了,就是,不像以前那樣,想要趕緊訂婚結婚了。
就這麽混著吧,等等再說。
安玉香笑得挺開心,拉著他去看了荷花,這個季節荷花已經開到尾聲了,但還是非常漂亮,碧綠的荷葉上,紅色的花瓣鮮豔欲滴。
賞完荷花,還跑去牡丹花園子裏逛了一遭。
兩人再次回到秦家胡同,都六點多了,張曆城卻在胡同口躊躇了半天,安玉香推著車子跟在後麵,覺得挺奇怪,“曆城哥,你怎麽了?”
張曆城回首笑笑,“沒事兒。”
張家大舅媽擔心兒子沒領會他二叔的有意思,借著做飯的由頭,隔一會兒就去大門口張望。
這會兒見到兒子回來了,趕緊一溜小跑,“你是不是傻啊,讓你買鴨子你還真買啊,你二叔是讓你去外麵躲著,你這咋這麽快就回來了!”
張曆城挎著一張臉一聲不吭。
安玉香好奇地問,“嬸子,家裏出什麽事兒了?”
大舅媽笑了笑,說,“嗨,沒什麽,家裏來了兩個討人嫌的客人,玉香,要不,讓曆城先去你家坐坐?”
安家和張家斜對門,就隔了一戶人家,平時關係都是非常不錯的。
安玉香說,“行啊,曆城哥,跟我來吧!”
安家住在是大雜院,占了兩間東廂房,外頭還搭了一個小廚房,屋子裏空間有些逼兀,但收拾的很幹淨。
椅子凳子也都沒有斷腿瘸腿的。
安玉香的父母也都在家,一個在做飯,一個在院子裏用鐵絲紮拖把頭,見到張曆城,態度都挺熱情。
“曆城哥,你坐啊,我早上就跑到井水裏的西瓜,這會兒指定涼透了,我去切西瓜啊。”
南城的胡同,大都有了自來水,安家住的大雜院,也都有了,不過原來的水井也沒荒廢,井水水質不錯,有點甜,附近還有人專門過來打水。
她這麽客氣,張曆城倒是有點不好意思了,他笑著說,“鄰裏鄰居的,那麽客氣幹什麽,不用招呼我,我坐會兒就走了。”
安玉香衝他樂了樂,還是轉身去了院子,把鐵水桶裏的西瓜給撈出來了,很快就端來一大盤切好的西瓜。
張曆城吃著涼涼的西瓜,跟安玉香閑聊,得知她已經參加工作一年多了,前不久都轉正了,倒是有點意外。
“你們食品廠挺好,出的罐頭挺好吃的。”
安玉香笑了,“是吧,好多人都覺得好吃,我最喜歡黃桃的,這個季節,我們廠的采購科,都會開著大貨車去村裏收桃子!”
張曆城點了點頭,“我也喜歡吃黃桃罐頭。”
安玉香說,“真的呀,我們廠有內購價,黃桃罐頭要是去副食店買,一瓶得八毛錢了,要是我們職工買,自個兒拿罐頭瓶子,一斤才三毛錢,要不要我幫你帶兩斤回來?”
無論是水果罐頭還是肉罐頭,其實對於老百姓來說,都不算是日常的食品,算是有點奢侈的,平時不舍得自個買了吃,都是看病人或送禮才會用到的。
現在正是黃桃上市的季節,天橋邊上時不時就有人擺攤子賣,個大又新鮮,一斤才一毛錢,小一點的一斤八分,不比這罐頭吃了更好?
張曆城說,“不用了,就買點現成的桃子吃就行了。”
安玉香點頭,“也對,現在買不劃算,等冬天想吃了,偶爾買上一兩回倒也成。”
一開始,張曆城不怎麽說話,後來也和安玉香聊的不錯,這小姑娘別看年齡小,認識的人知道的事兒還真不少。
好多都是他的初中或高中同學。
安玉香的媽媽做好了晚飯,沒做什麽特別的,就是普通的白麵饅頭,棒子麵粥和熬小白菜。
不過加上買來的半隻鴨子,也算體麵了。
張曆城不好白吃人家的飯,這會兒也不想回家,便把自己買的一隻鴨子從車把上拿下來,說,“嬸子,把這個也切了吧。”
安家嬸子有點奇怪,他們和張家雖然住的近,兩家關係也不錯,張曆婷倒是偶爾會蹭頓飯,但張家這大兒子很少過來。
他買了一隻鴨子,怎麽不拿回家吃呢。
“不用,半隻夠了。”
張曆城態度十分堅決,執意要把鴨子切了,安家嬸子沒辦法,說,“玉香不是買了半隻嗎,再切半隻足夠了!”
說來也是奇怪,她家玉香,向來節儉,怎麽也突然買了半隻鴨子啊?
在安家吃過了晚飯,還跟安玉香的爸爸聊了會兒天,眼瞅都八點多了,再不回家說不過去了。
張曆城推著車子往外走,安玉香跟在後頭送他出門。
再說回張家這邊,趙紅梅的兩個叔叔還真以為張曆城是去買烤鴨了,早就聽說平城的烤鴨好吃,兩人還真等著了。
但等來等去,也不見張曆城回來。
張大舅和張二舅倒也沒有下逐客令,但也沒有請他們喝酒,大舅媽說是去廚房做飯,但一盤菜也沒端上來。
就是空著肚子喝茶水,喝到最後,茶水也沒味了。
趙二叔急了,“你們到底咋想的,這曆城怎麽還不回來?”
張二舅微微一笑,“其實,這事兒已經很明顯了,我侄子自個兒從東北回來了,就是不想跟你侄女好了,現在又跟別人訂了親,那指定是打算忘了這一段,現在又不是封建社會,男女授受不親,小年輕搞對象,拉個手親個嘴都很正常,也不能因為這個,就纏住別人了吧?”
趙三叔氣呼呼的說,“你們這樣辦事兒可不地道,你侄子和我侄女這搞了好幾月的對象的,他冷不丁的就跑回來了,回來就跟別的姑娘訂親了,這也忒不要臉了吧?”
張大舅變了臉色,“你說誰不要臉呢,到底是誰不要臉,哪有嫁閨女張口就是八千的,賣閨女呢,要說不要臉,還是你們最不要臉!”
趙二叔說,“大哥,這事兒不說了嗎,這錢不要了,七千的賠償先不要了,就要一千塊的彩禮錢!”
張大舅冷哼了一聲,“你們那是不要嗎,是打算零割肉吧!”
張二舅也說,“別自作聰明,以為那點算計我們看不出來,行了,也別磨磨唧唧的了,趕緊走吧,要是還不走,我就得去派出所了,我小學同學在那當所長,你們這非親非故的,跑我們家來,知道這叫什麽嗎,這叫私闖民宅,民警都能把你們抓起來!”
趙二叔和趙三叔這會兒才反應過來,是真的談不攏了,他們的侄女別看長得好身條也好,但也就張曆城以前喜歡,這張家似乎都不太歡迎。
既然談不攏了,那就得談點別的事兒了。
趙二叔說,“是趙紅梅求著我們來的,說到了平城,張曆城保準會同意,還會給我們報銷路費,現在我們回去的車費都沒有了,你們給倆錢吧。”
張家還真沒見過這樣的無賴,自然不肯給,三說兩說就吵吵起來了,趙紅梅的兩個叔叔看出來了,張大舅和張二舅都是文化人,文化人愛麵子,他們就幹脆跑到院子裏大吵大嚷的。
張曆城在胡同裏就聽到了,還看到很多鄰居都在他家大門口探頭探腦的。
他三步並做兩步,趕緊的進了自家院子,出於好奇,安玉香也跟著過去了,還順手把大門給關上了。
趙紅梅的兩個叔叔本來還不信,看到張曆城領著一個年輕姑娘進來了,這下不由不信了。
趙二叔惡狠狠的瞪了張曆城一眼,說,“我侄女真是瞎了眼看上了你,給我們路費,我們這就走了!”
從平城到加格達奇的票價是十二,張曆城從錢夾裏數出二十四塊錢遞過去。
趙二叔接過去還不滿足,說,“還有路上的飯錢呢。”
張曆城又抽出十塊錢遞出去。
趙三叔說,“還有來前的車票錢和夥食費呢,你要不給,我們回去找紅梅要。”
不知為何,聽到這個名字,張曆城的心裏像是被人捅了一刀,他什麽也沒說,也沒再給錢,徑直去了自己住的西廂房,躺在床上一動不動。
這事兒總算是過去了,張大舅和大舅媽心裏一塊石頭落了地,特別是大舅媽,更上心的為兒子張羅起對象來了。
張曆城倒也不反對,讓去相看就相看,隻是,他提出了一個條件,簡直要把人氣死了,說要彩禮的姑娘一律不娶。
他要娶一個一分錢也不用花的姑娘。
本來張曆城的條件也不算太好,雖然長得還行,但也不算是特別出眾,雖然做生意掙了點錢,但畢竟沒有正式工作,人家姑娘一聽這個,回頭再一仔細打聽,覺得他是個摳門,嫁給這樣的人,即便是有錢,估計日子也不會好過。
一時之間,媒人也不上門了。
為了這個,大舅媽恨不得一天罵十次兒子,倒是張曆城覺得孑然一身挺好,多自在,想去哪就去哪了。
林雨珍聽說後,笑得不行了,“我表哥這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許俊生不讚成的說,“這麽辦指定不行,人家姑娘傻啊,還沒結婚呢就這麽小氣,都把人家開給嚇跑了!”
林雨珍點了點頭,“他這屬於矯枉過正了,也許過一陣就能想通了。”
正說著話,苗玲玲拉開紗門進來了,笑著問,“雨珍,你今天感覺怎麽樣?”
上個月她和許俊昌就搬回來住了,許俊昌特別忙,回來的次數不多,倒是苗玲玲經常回來,一有空就去後院陪著爺爺聊天下棋。
她原本是個臭棋簍子,現在經許老爺子指點,水平也提高了不少。
林雨珍說,“沒什麽特殊的感覺,除了覺得肚子有點下墜感,沒別的了。”
她的預產期其實還有二十多天,但因為是雙胞胎,已經跟醫院的大夫訂好了方案,要提前做剖腹產。
商議好的日子是八月二十八日,今天二十六,明天就應該去醫院。
最近這一個周,許俊生哪兒也沒去,公司的事兒都交給了張曆城,專門在家裏陪著林雨珍,生怕有什麽閃失。
苗玲玲說,“那就好,明天入院的東西都準備好了吧?”
林雨珍笑著點頭,“都準備好了。”
“那成,我去上班了啊。”
吃過晚飯,林雨珍坐在沙發上聽歌,許俊生買了很多卡帶,有許冠傑的,有陳慧嫻的,有徐小鳳的,還有鄧麗君的。
錄收機裏此時放的是鄧麗君的《甜蜜蜜》。
許俊生遞給她一半削好的蘋果,問,“雨珍,你們的青禾,現在一期能賣多少本啊?”
林雨珍說,“五千啊,你問這個幹什麽,你要打廣告嗎?”
因為電視機還沒有普及,現在各種紙媒廣告特別紅火,不光是各大報紙,銷路好點的雜誌上也都有廣告了。
這事兒她和孫明之,還有楊峰也都討論過了,要是有人找青禾打廣告,可以在刊尾額外印一頁,暫定四分之一的版麵收一百塊錢。
不過,到現在,還沒接到第一支廣告。
許俊生往她的額頭上彈了一下,說,“你辦的那雜誌,客戶群是中學生,我是個批發藥材的,我在青禾上打廣告,那不是白費力氣嗎?”
林雨珍不高興的說,“那你問這個幹嘛?”
許俊生嘿嘿一笑,“我還不能問問呢了?”
林雨珍接過蘋果,剛咬了一口,忽然覺得肚子隱隱約約的疼,雖然不是很疼,但和平常的胎動似乎並不一樣。
她放下蘋果,說,“我去裏麵躺一會兒啊。”
許俊生立馬就緊張了,一下子把報紙拍到桌子上,問,“你怎麽了,不舒服啊?”
她笑道,“肚子有點疼,可能我躺一躺就好了。”
然而過了一會兒,疼痛還是沒有消失,反而有點加重了。
許俊生急出了一頭汗,說,“雨珍,備不住孩子和我一樣,是個急脾氣,可能著急出來見咱們,我這就聯係車啊,咱們趕緊往醫院趕。”
六點半,吉普車把他們拉到醫院,八點鍾,林雨珍剖腹產順利生下了一對龍鳳胎。
她被退出手術室的時候,因為麻醉的左右,雖然神誌已經清醒了,但看到躺在她身邊的兩個包繈褓裏的小嬰兒。
有一種前生今世,恍然做夢的感覺。
許俊生飛快地跑過來了,看到她蒼白的臉色,心疼的不行,彎腰低下頭輕輕親吻了她的額頭。
田香蘭和許光漢兩口子的注意力卻在兩個孩子身上,田香蘭一臉欣喜的跟護士確認,“是一個男孩一個女孩對吧?”
護士是個四十多歲的大姐,笑著說,“是啊,您是孩子的奶奶嗎,可真有福氣啊,一下子孫女孫子都有了!”
回到病房,許俊生給她擦了擦汗,換了一件衣服,林雨珍這會兒難受的很,麻藥勁兒過去
了,傷口生生的疼,渾身上下都覺得虛,覺得發飄,她微微一笑,說,“俊生,給我看看孩子!”
護士包的特別嚴實,孩子的頭臉都被遮住了,剛才護士又把小孩直接抱到了旁邊的床上。
許俊生咋一當爹,心裏美得都上天了,可嬰兒床裏那麽小的孩子,手腳那麽一丁點大,他哪敢碰啊,就連田香蘭都不敢抱,隻是一旁看著傻笑。
幸好提前找的保姆也跟來了,這人姓孫,都叫她孫嫂,是許俊生托了好多人打聽到的,她年齡不算大,還不到四十,她是專門伺候孩子的那種保姆,從孩子一生下來就開始照顧,一般等到孩子三歲,就換下一家了。
她帶孩子的經驗很豐富,也因此工資要比一般的保姆高。
孫嫂很熟練的抱起嬰兒,笑著說,“小許,這個是老大,是個男孩,你看他多結實啊。”
林雨珍示意保姆把孩子遞給她,孫嫂怕她沒經驗,說,“當心一點啊,一定要扶著脖子和頭。”
剛出生的嬰兒,脖子沒有力氣,抬不起頭,因而這兩個部位也是最脆弱的。
她笑了笑,抱了抱還沒睜開眼的兒子,孫嫂趕緊接過去,重新給放到床上,又抱起另一個嬰兒,說,“這是老二,是個女孩,瞧這小臉,多白啊。”
林雨珍也抱了抱女兒,心滿意足,說,“老大小名就叫誠誠吧,誠實的誠,老二就叫圓圓吧,團圓的圓。”
這些天,為了給兩個孫子或者孫女起名字,許廣漢特別上心,把家裏最後的康熙詞典都翻出來了。
倒是取了無數個名字,可沒有一個看上的。
許俊生說,“好啊,誠誠圓圓,挺順口的,小名就叫這個吧。”
許廣漢隻顧給孩子們取大名了,小名倒沒有考慮,也覺得這兩個名字不錯,說,“成,大名我來取啊,你們等著啊。”
許俊生問,“爸,您取個名字咋這麽難啊,我記得,上個月您就開始張羅這事兒了吧,都一個多月了。”
許廣漢暗暗歎了口氣,他也沒想到,取個名居然這麽難,“你懂什麽,取名字光好聽順口就行了,還要和八字相符,還要寓意特別好才行!”
許俊生不以為然,說,“爸,您不知道吧,國家現在不是計劃生育嗎,生下來的孩子一周以內就得報戶口,您要是到那個時候還取不出來,就換我給取名了啊。”
許廣漢說,“之前那不是沒有確切的生辰八字嗎,現在有了,我今兒晚上就能取好了。”
又樂嗬嗬的說,“明天,我倆寶貝孫子孫女就有大名了!”
在醫院住了六天就出院了。
因為林雨珍特意說了,不希望被打擾,所以這幾天沒有親戚去醫院裏探視,但回到許家後,親戚朋友都知道了,每天都能來兩三波人。
來的差不多都是許家的親戚,或者老爺子的老部下,也有田家的親戚,她自己這邊,林二爺和黃翠芬當然也來了。
黃翠芬一個後媽,心裏沒有繼女,自然也就說上幾句麵子話,林二爺雖然之前費勁心思,給親閨女送了幾回飯,但他這人也不太有心,看到外孫外孫女倒是很高興,光顧逗孩子了,壓根兒沒想起來問幾句。
這些人,幾乎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兩個孩子身上,唯有舅家的四個長輩,還有表哥張曆城囑咐她好好養身體。
還有就是許俊生了,他肯把一半以上的注意力分給她。
家裏一下子添了兩個孩子,每個人都喜氣洋洋的,許老爺子和許光漢,一個看孫子,一個看重孫子,每天一早一晚都要過來看,孩子太小,他們不敢抱,孫嫂抱著,他們就那麽看幾眼就滿足了。
田香蘭更是一下班就往西廂房跑。
白白嫩嫩的奶團子,誰不喜歡,苗玲玲和許俊紅也經常過來逗一逗,苗玲玲第一次近距離的接觸這麽小的孩子,覺得還挺可愛的,許俊紅則驚訝於,小嬰兒的小手小腳丫,竟然那麽小。
沒人知道,也沒人在意,這沒出月子的產婦,身體和心理都是非常虛弱的。
生孩子本身就元氣大傷,尤其剖腹產,相當於做了一個不小的手術了,雖然出院了,但這個時候傷口遠還沒有愈合,走一步都是疼一步的,就連在床上坐起來,或者翻身的時候,不小心牽扯到了,那都是疼的。
白天還好,最起碼有那麽多人幫著,到了晚上才更是煎熬,孩子因為要吃奶,沒放到嬰兒室和保姆一起睡,都由林雨珍帶著,不定什麽時候孩子就醒了,哭著吃奶,大寶吃完了,二寶又醒了。
夜裏換尿布和哄孩子都是許俊生負責。
因為晚上休息不好,沒過幾天,他的眼下就出現了明顯的黑眼圈,孫嫂過意不去,說,“小許啊,要不這樣,晚上你睡到書房,我晚上幫著照顧孩子。”
她幹了好幾家,幾乎家家都是這麽做的。
田香蘭恰好在旁邊,也說,“對啊,你一個大男人,怎麽能老管這些呢,你現在不上班,也不能老不去吧?”
許俊生卻不同意,說,“我折算什麽呀,雨珍可比我累多了,別忘了她還有傷口呢,她能熬,我也能,媽,您放心吧,公司一點問題都沒有,雨珍的表哥是個仔細人,不會出錯的!”
他之所以不願意和孫嫂換,有兩個原因,一個是他真的不習慣自個兒睡了,覺得空落落的,晚上照顧妻兒雖然很累,但看到雨珍和兩個孩子,他心裏就有一種巨大的幸福感,第二點是最重要的,雨珍現在那麽難,他得陪著。
夫妻不就是好事兒壞事兒高興事兒倒黴事兒輕的累的都要一起擔著嗎?
孩子是他們兩個人的孩子,雨珍為此已經吃了不少苦了,他總不能,連陪她都不肯吧?
田香蘭覺得小兒子太慣著小兒媳婦了,但她撇了撇嘴,最終什麽也沒說。
中午,兩個孩子被孫嫂抱過去了,林雨珍有點累,卻睡不著,許俊生迷迷糊糊的快睡著了,他察覺到她翻了個身,緊緊握著她的手,問,“怎麽了,要喝水?”
林雨珍說,“俊生,我想跟你商量一件事兒。”
許俊生睜開眼睛,問,“什麽事兒啊?”
“要不,咱們再請一個保姆吧,讓孩子晚上也跟著保姆睡。”
其實她之前就有這個想法,隻是誠誠和圓圓那麽可愛,她覺得這麽做似乎不太好,但現在來看,這樣不成。
現在九月初了,學校暑假結束已經開學了,她隻請了一個月的假,也不預備再續假,所以這一個月的時間,需要盡快的恢複好身體。
現在,在營養上是很充足的,孫嫂很會做月子餐,每一頓葷素營養都搭配的很好,但因為晚上帶孩子,她休息不好,現在渾身還是沒力氣,整個人都有點浮腫。
許俊生笑著說,“成啊,當媽沒那麽容易,當爸也一樣,這樣我也算是解放了!”
下午,孫嫂抽空給她燉了大棗花膠湯,端進來的時候,林雨珍問,“孫嫂,能不能麻煩你,再找一個帶孩子的熟手啊?”
“成啊,我明天一早就去問問。”
孫嫂雖然幹了十來年的保姆了,但還是頭一回伺候雙胞胎,這幾天也有點吃不消了。
她正考慮著,要麽加工資,要麽再請一個人呢。
就許家這條件,再請一個保姆也完全能請得起。
林雨珍說,“如果再請一個人,可能晚上孩子也要你們帶著了。”
孫嫂說,“那是自然,應該的!”
隔了一天,孫嫂就領回來一個挺利索的中年婦女,也是四十來歲,姓陳,都叫她陳姐。
為了方便儲存提前擠好的奶,許俊生特意又去買了一台冰箱,放在了西廂房的廳裏。
晚上不用帶孩子,許俊生就去上班去了,林雨珍也恢複的很快,臉色一天比一天好。
這天,趙林芳和隋麗華來看她,趙林芳羨慕的說,“雨珍,你這生了孩子,怎麽看著一點沒變啊?”
隋麗華也說,“是啊,瞧這小臉蛋,白裏透著紅,看著可真好。”
讓她沒想到的是,平大的同學也都來看她了,同宿舍的除了劉秋敏都來了,還有係裏和學生會的一些女同學。
大家都是學生,沒錢,湊錢買了禮物,王迪亞還特別貼心,聯合所有的同學,一起給她寫了一個長長的祝賀信。
辦完盛大的滿月禮,林雨珍也正式出了月子,除了傷口還會隱隱做疼,其他的都基本恢複正常了。
第二天,她穿著新做的裙子回到平大校園,經曆了一個特殊的假期,她重新坐在教室裏聽課,心裏特別滿足。
林雨珍落下了一個月的課,著急趕緊補回來,一連好幾天除了吃飯睡覺的時間,都是在學習。
這天中午,她沒回宿舍休息,而是選擇在教室裏繼續看書。
才看了兩頁,王迪亞也來了,明明是有事要說,她卻一副猶猶豫豫的樣子,林雨珍問,“什麽事兒啊,學生會有活動?”
王迪亞扔給她一本最新的青禾,說,“你自己看吧!”
林雨珍翻了翻,編排的還不錯,文章選的也還成,沒什麽異常的呀,不過,當她又翻到首頁的時候看到了。
青禾是她一手創辦的,他們編輯部是個文學社,也是她一手創辦的,她是社長,但這一期,社長赫然寫的是楊建奇,主編則是他和孫明之。
趙紅梅的二叔笑了笑, 說,“大哥啊, 這話不能說的這麽絕, 誰家娶媳婦不得給彩禮啊,一份錢不給那是不可能的,這不你家曆城和我們家紅梅好上了嗎, 剛才也說了, 倆人都好了好幾個月了,樹林子鑽了, 手也牽了, 嘴也親了, 你家曆城在東北吃的饅頭, 都是俺們紅梅給做的, 咋的, 這是回到平城就不認賬了?”
趙紅梅的三叔也說,“就是,這要是擱以前, 那就是玩弄婦女, 犯了流氓罪是要坐牢的!”
張大舅眉頭緊鎖, 眼前這一幕, 讓他想起了一些非常不願想起的回憶, 不過,現在可不是以前了, 以前那是整個社會都在胡鬧。
小人惡人當道, 黑白都能顛倒。
他氣憤地猛拍桌子, 說,“年輕人搞對象是你情我願, 沒人強迫,是因為彩禮談不攏,我兒子才從東北回來了,這事兒早就過去了,你們還想怎麽著,追到平城來也沒有用!”
張曆城剛才是一時衝動想要答應下來,這會兒也琢磨出不對了,他和紅梅相處的一些細節,為什麽他二叔三叔知道的這麽清楚。
當然了,也有可能是他們胡亂說的,因為年輕人搞對象,發展到一點的程度,做這些事兒也都是很正常的。
但,不知為什麽,他竟會有一種直覺,覺得這些都是紅梅告訴家裏人的。
他不願意這麽想,但這樣的念頭一旦冒出來,怎麽都抑製不住。
當然了,這些都是事實,他不能不承認。
但就是,心裏的某一處,似乎轟然倒塌了。
趙三叔見張大舅是真的動氣了,話不敢說的那麽狠了,而是說,“大哥啊,我們紅梅本身條件挺好,長得好,工作也好,給她介紹了那麽多對象,她都沒看上,就看上了你家曆城,兩個孩子有緣,既然彼此都喜歡,要是錯過了那多難受,我剛才說了,她爸媽也挺後悔,之前說的那個八千賠償金不要了,你們就正常拿個彩禮就行了!”
趙二叔也說,“是的呢,要不是看著紅梅天天擱家哭,我們大老遠的跑這兒來幹什麽,就是看著孩子可憐啊,紅梅從小就傻,是個死心眼的姑娘,給她介紹誰她都看不上,就非你們家曆城不嫁!”
大舅媽這會兒也回來了,在外頭聽了幾句,心裏氣得不行了,直接衝到屋裏說,“都甭說了,你們還在做夢呢,我兒子都已經訂婚了,不但姑娘踏實能幹,娘家也不作妖,你們趕緊的,從哪來的回哪去吧!”
趙紅梅的二叔和三叔一聽,都愣住了,都用狐疑的目光盯著張曆城。
難怪說了半天,這小子一句痛快話也沒有呢,竟然這麽快就跟別的姑娘訂婚了?
可臨行前,侄女紅梅明明很有把握的說了,隻要不讓一下子拿出來八千,張曆城保準會答應啊。
看來還是看走眼了。
這大城市的人,變心也太快了。
張曆城知道父母都看不上趙紅梅家,但這種訂婚結婚的大事兒也不能說瞎話。
最近他是相看了不少,可都沒什麽感覺,也不是姑娘不好,是他自個兒問題,都是見了一麵就拉到了。
他歎了口氣,正要說話,張二舅端著一個水杯子進來了,很自然的接了話茬,“就是,咱們老平城的好姑娘多著呢,我侄子有本事,有的是看上他的,跟他訂婚的這個,各方麵條件都挺好,人家父母都是本地人,還是幹部身份呢,素質高不會訛人。”
“不過,不管咋說,上門來了都是客,這到了飯點了,咱們平城人沒有往外攆人的道理,曆城,你趕緊的,去前門買隻烤鴨來,晚上加個菜,我陪著這兩位遠道兒來的客人喝兩杯!”
大舅媽使勁兒推了兒子一把,張曆城就這麽渾渾噩噩的走出了屋子,走出了院子,走到胡同口的時候,腦子裏還亂糟糟的像一鍋漿糊。
偏巧碰上了剛下班回來的安玉香,小姑娘衝他甜甜的笑,問,“曆城哥,你這是要上哪兒啊?”
張曆城推著車子有些茫然,十幾秒後,才說,“那什麽,我去一趟前門買烤鴨。”
安玉香又問,“家裏來客人了?幹嘛還去前門買啊,要買全聚德的,曆城哥,我勸您別去,這會兒人多著呢,外賣窗口也排了好多人,不如就去天橋邊上買吧,那家的烤鴨,也不比全聚德差多少,一隻還便宜一塊多錢呢。”
張曆城笑笑,“也成。”
安玉香總覺得他有點不對勁,她有個堂哥,不高興的時候也這樣,一副稀裏糊塗的樣子,就好心的說,“要不,咱一道去吧,我家也好久沒吃鴨子了,昨兒我弟弟還念叨呢,正好今天剛發了加班費,我也去買半隻。”
張曆城無所謂,“那就一起去吧。”
買了鴨子,回來的路上,安玉香大著膽子說,“曆城哥,我聽我媽說,陶然亭裏頭的荷花開得可好了,你陪我去看一眼成嗎?”
要是以往,張曆城可沒有這個閑工夫陪著小姑娘逛公園,而且他和安玉香也不太熟。
但今天不一樣,他猶豫了一下,說,“也成吧。”
這會兒,他的腦子自然是清醒過來了,但不知為什麽,也並不急著回家,因為多少有點打怵。
要是跟趙紅梅的兩個叔叔說清楚了,他現在根本沒有訂婚,那估計就要繼續商量兩家的親事了。
他倒也不是一下子不喜歡趙紅梅了,就是,不像以前那樣,想要趕緊訂婚結婚了。
就這麽混著吧,等等再說。
安玉香笑得挺開心,拉著他去看了荷花,這個季節荷花已經開到尾聲了,但還是非常漂亮,碧綠的荷葉上,紅色的花瓣鮮豔欲滴。
賞完荷花,還跑去牡丹花園子裏逛了一遭。
兩人再次回到秦家胡同,都六點多了,張曆城卻在胡同口躊躇了半天,安玉香推著車子跟在後麵,覺得挺奇怪,“曆城哥,你怎麽了?”
張曆城回首笑笑,“沒事兒。”
張家大舅媽擔心兒子沒領會他二叔的有意思,借著做飯的由頭,隔一會兒就去大門口張望。
這會兒見到兒子回來了,趕緊一溜小跑,“你是不是傻啊,讓你買鴨子你還真買啊,你二叔是讓你去外麵躲著,你這咋這麽快就回來了!”
張曆城挎著一張臉一聲不吭。
安玉香好奇地問,“嬸子,家裏出什麽事兒了?”
大舅媽笑了笑,說,“嗨,沒什麽,家裏來了兩個討人嫌的客人,玉香,要不,讓曆城先去你家坐坐?”
安家和張家斜對門,就隔了一戶人家,平時關係都是非常不錯的。
安玉香說,“行啊,曆城哥,跟我來吧!”
安家住在是大雜院,占了兩間東廂房,外頭還搭了一個小廚房,屋子裏空間有些逼兀,但收拾的很幹淨。
椅子凳子也都沒有斷腿瘸腿的。
安玉香的父母也都在家,一個在做飯,一個在院子裏用鐵絲紮拖把頭,見到張曆城,態度都挺熱情。
“曆城哥,你坐啊,我早上就跑到井水裏的西瓜,這會兒指定涼透了,我去切西瓜啊。”
南城的胡同,大都有了自來水,安家住的大雜院,也都有了,不過原來的水井也沒荒廢,井水水質不錯,有點甜,附近還有人專門過來打水。
她這麽客氣,張曆城倒是有點不好意思了,他笑著說,“鄰裏鄰居的,那麽客氣幹什麽,不用招呼我,我坐會兒就走了。”
安玉香衝他樂了樂,還是轉身去了院子,把鐵水桶裏的西瓜給撈出來了,很快就端來一大盤切好的西瓜。
張曆城吃著涼涼的西瓜,跟安玉香閑聊,得知她已經參加工作一年多了,前不久都轉正了,倒是有點意外。
“你們食品廠挺好,出的罐頭挺好吃的。”
安玉香笑了,“是吧,好多人都覺得好吃,我最喜歡黃桃的,這個季節,我們廠的采購科,都會開著大貨車去村裏收桃子!”
張曆城點了點頭,“我也喜歡吃黃桃罐頭。”
安玉香說,“真的呀,我們廠有內購價,黃桃罐頭要是去副食店買,一瓶得八毛錢了,要是我們職工買,自個兒拿罐頭瓶子,一斤才三毛錢,要不要我幫你帶兩斤回來?”
無論是水果罐頭還是肉罐頭,其實對於老百姓來說,都不算是日常的食品,算是有點奢侈的,平時不舍得自個買了吃,都是看病人或送禮才會用到的。
現在正是黃桃上市的季節,天橋邊上時不時就有人擺攤子賣,個大又新鮮,一斤才一毛錢,小一點的一斤八分,不比這罐頭吃了更好?
張曆城說,“不用了,就買點現成的桃子吃就行了。”
安玉香點頭,“也對,現在買不劃算,等冬天想吃了,偶爾買上一兩回倒也成。”
一開始,張曆城不怎麽說話,後來也和安玉香聊的不錯,這小姑娘別看年齡小,認識的人知道的事兒還真不少。
好多都是他的初中或高中同學。
安玉香的媽媽做好了晚飯,沒做什麽特別的,就是普通的白麵饅頭,棒子麵粥和熬小白菜。
不過加上買來的半隻鴨子,也算體麵了。
張曆城不好白吃人家的飯,這會兒也不想回家,便把自己買的一隻鴨子從車把上拿下來,說,“嬸子,把這個也切了吧。”
安家嬸子有點奇怪,他們和張家雖然住的近,兩家關係也不錯,張曆婷倒是偶爾會蹭頓飯,但張家這大兒子很少過來。
他買了一隻鴨子,怎麽不拿回家吃呢。
“不用,半隻夠了。”
張曆城態度十分堅決,執意要把鴨子切了,安家嬸子沒辦法,說,“玉香不是買了半隻嗎,再切半隻足夠了!”
說來也是奇怪,她家玉香,向來節儉,怎麽也突然買了半隻鴨子啊?
在安家吃過了晚飯,還跟安玉香的爸爸聊了會兒天,眼瞅都八點多了,再不回家說不過去了。
張曆城推著車子往外走,安玉香跟在後頭送他出門。
再說回張家這邊,趙紅梅的兩個叔叔還真以為張曆城是去買烤鴨了,早就聽說平城的烤鴨好吃,兩人還真等著了。
但等來等去,也不見張曆城回來。
張大舅和張二舅倒也沒有下逐客令,但也沒有請他們喝酒,大舅媽說是去廚房做飯,但一盤菜也沒端上來。
就是空著肚子喝茶水,喝到最後,茶水也沒味了。
趙二叔急了,“你們到底咋想的,這曆城怎麽還不回來?”
張二舅微微一笑,“其實,這事兒已經很明顯了,我侄子自個兒從東北回來了,就是不想跟你侄女好了,現在又跟別人訂了親,那指定是打算忘了這一段,現在又不是封建社會,男女授受不親,小年輕搞對象,拉個手親個嘴都很正常,也不能因為這個,就纏住別人了吧?”
趙三叔氣呼呼的說,“你們這樣辦事兒可不地道,你侄子和我侄女這搞了好幾月的對象的,他冷不丁的就跑回來了,回來就跟別的姑娘訂親了,這也忒不要臉了吧?”
張大舅變了臉色,“你說誰不要臉呢,到底是誰不要臉,哪有嫁閨女張口就是八千的,賣閨女呢,要說不要臉,還是你們最不要臉!”
趙二叔說,“大哥,這事兒不說了嗎,這錢不要了,七千的賠償先不要了,就要一千塊的彩禮錢!”
張大舅冷哼了一聲,“你們那是不要嗎,是打算零割肉吧!”
張二舅也說,“別自作聰明,以為那點算計我們看不出來,行了,也別磨磨唧唧的了,趕緊走吧,要是還不走,我就得去派出所了,我小學同學在那當所長,你們這非親非故的,跑我們家來,知道這叫什麽嗎,這叫私闖民宅,民警都能把你們抓起來!”
趙二叔和趙三叔這會兒才反應過來,是真的談不攏了,他們的侄女別看長得好身條也好,但也就張曆城以前喜歡,這張家似乎都不太歡迎。
既然談不攏了,那就得談點別的事兒了。
趙二叔說,“是趙紅梅求著我們來的,說到了平城,張曆城保準會同意,還會給我們報銷路費,現在我們回去的車費都沒有了,你們給倆錢吧。”
張家還真沒見過這樣的無賴,自然不肯給,三說兩說就吵吵起來了,趙紅梅的兩個叔叔看出來了,張大舅和張二舅都是文化人,文化人愛麵子,他們就幹脆跑到院子裏大吵大嚷的。
張曆城在胡同裏就聽到了,還看到很多鄰居都在他家大門口探頭探腦的。
他三步並做兩步,趕緊的進了自家院子,出於好奇,安玉香也跟著過去了,還順手把大門給關上了。
趙紅梅的兩個叔叔本來還不信,看到張曆城領著一個年輕姑娘進來了,這下不由不信了。
趙二叔惡狠狠的瞪了張曆城一眼,說,“我侄女真是瞎了眼看上了你,給我們路費,我們這就走了!”
從平城到加格達奇的票價是十二,張曆城從錢夾裏數出二十四塊錢遞過去。
趙二叔接過去還不滿足,說,“還有路上的飯錢呢。”
張曆城又抽出十塊錢遞出去。
趙三叔說,“還有來前的車票錢和夥食費呢,你要不給,我們回去找紅梅要。”
不知為何,聽到這個名字,張曆城的心裏像是被人捅了一刀,他什麽也沒說,也沒再給錢,徑直去了自己住的西廂房,躺在床上一動不動。
這事兒總算是過去了,張大舅和大舅媽心裏一塊石頭落了地,特別是大舅媽,更上心的為兒子張羅起對象來了。
張曆城倒也不反對,讓去相看就相看,隻是,他提出了一個條件,簡直要把人氣死了,說要彩禮的姑娘一律不娶。
他要娶一個一分錢也不用花的姑娘。
本來張曆城的條件也不算太好,雖然長得還行,但也不算是特別出眾,雖然做生意掙了點錢,但畢竟沒有正式工作,人家姑娘一聽這個,回頭再一仔細打聽,覺得他是個摳門,嫁給這樣的人,即便是有錢,估計日子也不會好過。
一時之間,媒人也不上門了。
為了這個,大舅媽恨不得一天罵十次兒子,倒是張曆城覺得孑然一身挺好,多自在,想去哪就去哪了。
林雨珍聽說後,笑得不行了,“我表哥這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許俊生不讚成的說,“這麽辦指定不行,人家姑娘傻啊,還沒結婚呢就這麽小氣,都把人家開給嚇跑了!”
林雨珍點了點頭,“他這屬於矯枉過正了,也許過一陣就能想通了。”
正說著話,苗玲玲拉開紗門進來了,笑著問,“雨珍,你今天感覺怎麽樣?”
上個月她和許俊昌就搬回來住了,許俊昌特別忙,回來的次數不多,倒是苗玲玲經常回來,一有空就去後院陪著爺爺聊天下棋。
她原本是個臭棋簍子,現在經許老爺子指點,水平也提高了不少。
林雨珍說,“沒什麽特殊的感覺,除了覺得肚子有點下墜感,沒別的了。”
她的預產期其實還有二十多天,但因為是雙胞胎,已經跟醫院的大夫訂好了方案,要提前做剖腹產。
商議好的日子是八月二十八日,今天二十六,明天就應該去醫院。
最近這一個周,許俊生哪兒也沒去,公司的事兒都交給了張曆城,專門在家裏陪著林雨珍,生怕有什麽閃失。
苗玲玲說,“那就好,明天入院的東西都準備好了吧?”
林雨珍笑著點頭,“都準備好了。”
“那成,我去上班了啊。”
吃過晚飯,林雨珍坐在沙發上聽歌,許俊生買了很多卡帶,有許冠傑的,有陳慧嫻的,有徐小鳳的,還有鄧麗君的。
錄收機裏此時放的是鄧麗君的《甜蜜蜜》。
許俊生遞給她一半削好的蘋果,問,“雨珍,你們的青禾,現在一期能賣多少本啊?”
林雨珍說,“五千啊,你問這個幹什麽,你要打廣告嗎?”
因為電視機還沒有普及,現在各種紙媒廣告特別紅火,不光是各大報紙,銷路好點的雜誌上也都有廣告了。
這事兒她和孫明之,還有楊峰也都討論過了,要是有人找青禾打廣告,可以在刊尾額外印一頁,暫定四分之一的版麵收一百塊錢。
不過,到現在,還沒接到第一支廣告。
許俊生往她的額頭上彈了一下,說,“你辦的那雜誌,客戶群是中學生,我是個批發藥材的,我在青禾上打廣告,那不是白費力氣嗎?”
林雨珍不高興的說,“那你問這個幹嘛?”
許俊生嘿嘿一笑,“我還不能問問呢了?”
林雨珍接過蘋果,剛咬了一口,忽然覺得肚子隱隱約約的疼,雖然不是很疼,但和平常的胎動似乎並不一樣。
她放下蘋果,說,“我去裏麵躺一會兒啊。”
許俊生立馬就緊張了,一下子把報紙拍到桌子上,問,“你怎麽了,不舒服啊?”
她笑道,“肚子有點疼,可能我躺一躺就好了。”
然而過了一會兒,疼痛還是沒有消失,反而有點加重了。
許俊生急出了一頭汗,說,“雨珍,備不住孩子和我一樣,是個急脾氣,可能著急出來見咱們,我這就聯係車啊,咱們趕緊往醫院趕。”
六點半,吉普車把他們拉到醫院,八點鍾,林雨珍剖腹產順利生下了一對龍鳳胎。
她被退出手術室的時候,因為麻醉的左右,雖然神誌已經清醒了,但看到躺在她身邊的兩個包繈褓裏的小嬰兒。
有一種前生今世,恍然做夢的感覺。
許俊生飛快地跑過來了,看到她蒼白的臉色,心疼的不行,彎腰低下頭輕輕親吻了她的額頭。
田香蘭和許光漢兩口子的注意力卻在兩個孩子身上,田香蘭一臉欣喜的跟護士確認,“是一個男孩一個女孩對吧?”
護士是個四十多歲的大姐,笑著說,“是啊,您是孩子的奶奶嗎,可真有福氣啊,一下子孫女孫子都有了!”
回到病房,許俊生給她擦了擦汗,換了一件衣服,林雨珍這會兒難受的很,麻藥勁兒過去
了,傷口生生的疼,渾身上下都覺得虛,覺得發飄,她微微一笑,說,“俊生,給我看看孩子!”
護士包的特別嚴實,孩子的頭臉都被遮住了,剛才護士又把小孩直接抱到了旁邊的床上。
許俊生咋一當爹,心裏美得都上天了,可嬰兒床裏那麽小的孩子,手腳那麽一丁點大,他哪敢碰啊,就連田香蘭都不敢抱,隻是一旁看著傻笑。
幸好提前找的保姆也跟來了,這人姓孫,都叫她孫嫂,是許俊生托了好多人打聽到的,她年齡不算大,還不到四十,她是專門伺候孩子的那種保姆,從孩子一生下來就開始照顧,一般等到孩子三歲,就換下一家了。
她帶孩子的經驗很豐富,也因此工資要比一般的保姆高。
孫嫂很熟練的抱起嬰兒,笑著說,“小許,這個是老大,是個男孩,你看他多結實啊。”
林雨珍示意保姆把孩子遞給她,孫嫂怕她沒經驗,說,“當心一點啊,一定要扶著脖子和頭。”
剛出生的嬰兒,脖子沒有力氣,抬不起頭,因而這兩個部位也是最脆弱的。
她笑了笑,抱了抱還沒睜開眼的兒子,孫嫂趕緊接過去,重新給放到床上,又抱起另一個嬰兒,說,“這是老二,是個女孩,瞧這小臉,多白啊。”
林雨珍也抱了抱女兒,心滿意足,說,“老大小名就叫誠誠吧,誠實的誠,老二就叫圓圓吧,團圓的圓。”
這些天,為了給兩個孫子或者孫女起名字,許廣漢特別上心,把家裏最後的康熙詞典都翻出來了。
倒是取了無數個名字,可沒有一個看上的。
許俊生說,“好啊,誠誠圓圓,挺順口的,小名就叫這個吧。”
許廣漢隻顧給孩子們取大名了,小名倒沒有考慮,也覺得這兩個名字不錯,說,“成,大名我來取啊,你們等著啊。”
許俊生問,“爸,您取個名字咋這麽難啊,我記得,上個月您就開始張羅這事兒了吧,都一個多月了。”
許廣漢暗暗歎了口氣,他也沒想到,取個名居然這麽難,“你懂什麽,取名字光好聽順口就行了,還要和八字相符,還要寓意特別好才行!”
許俊生不以為然,說,“爸,您不知道吧,國家現在不是計劃生育嗎,生下來的孩子一周以內就得報戶口,您要是到那個時候還取不出來,就換我給取名了啊。”
許廣漢說,“之前那不是沒有確切的生辰八字嗎,現在有了,我今兒晚上就能取好了。”
又樂嗬嗬的說,“明天,我倆寶貝孫子孫女就有大名了!”
在醫院住了六天就出院了。
因為林雨珍特意說了,不希望被打擾,所以這幾天沒有親戚去醫院裏探視,但回到許家後,親戚朋友都知道了,每天都能來兩三波人。
來的差不多都是許家的親戚,或者老爺子的老部下,也有田家的親戚,她自己這邊,林二爺和黃翠芬當然也來了。
黃翠芬一個後媽,心裏沒有繼女,自然也就說上幾句麵子話,林二爺雖然之前費勁心思,給親閨女送了幾回飯,但他這人也不太有心,看到外孫外孫女倒是很高興,光顧逗孩子了,壓根兒沒想起來問幾句。
這些人,幾乎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兩個孩子身上,唯有舅家的四個長輩,還有表哥張曆城囑咐她好好養身體。
還有就是許俊生了,他肯把一半以上的注意力分給她。
家裏一下子添了兩個孩子,每個人都喜氣洋洋的,許老爺子和許光漢,一個看孫子,一個看重孫子,每天一早一晚都要過來看,孩子太小,他們不敢抱,孫嫂抱著,他們就那麽看幾眼就滿足了。
田香蘭更是一下班就往西廂房跑。
白白嫩嫩的奶團子,誰不喜歡,苗玲玲和許俊紅也經常過來逗一逗,苗玲玲第一次近距離的接觸這麽小的孩子,覺得還挺可愛的,許俊紅則驚訝於,小嬰兒的小手小腳丫,竟然那麽小。
沒人知道,也沒人在意,這沒出月子的產婦,身體和心理都是非常虛弱的。
生孩子本身就元氣大傷,尤其剖腹產,相當於做了一個不小的手術了,雖然出院了,但這個時候傷口遠還沒有愈合,走一步都是疼一步的,就連在床上坐起來,或者翻身的時候,不小心牽扯到了,那都是疼的。
白天還好,最起碼有那麽多人幫著,到了晚上才更是煎熬,孩子因為要吃奶,沒放到嬰兒室和保姆一起睡,都由林雨珍帶著,不定什麽時候孩子就醒了,哭著吃奶,大寶吃完了,二寶又醒了。
夜裏換尿布和哄孩子都是許俊生負責。
因為晚上休息不好,沒過幾天,他的眼下就出現了明顯的黑眼圈,孫嫂過意不去,說,“小許啊,要不這樣,晚上你睡到書房,我晚上幫著照顧孩子。”
她幹了好幾家,幾乎家家都是這麽做的。
田香蘭恰好在旁邊,也說,“對啊,你一個大男人,怎麽能老管這些呢,你現在不上班,也不能老不去吧?”
許俊生卻不同意,說,“我折算什麽呀,雨珍可比我累多了,別忘了她還有傷口呢,她能熬,我也能,媽,您放心吧,公司一點問題都沒有,雨珍的表哥是個仔細人,不會出錯的!”
他之所以不願意和孫嫂換,有兩個原因,一個是他真的不習慣自個兒睡了,覺得空落落的,晚上照顧妻兒雖然很累,但看到雨珍和兩個孩子,他心裏就有一種巨大的幸福感,第二點是最重要的,雨珍現在那麽難,他得陪著。
夫妻不就是好事兒壞事兒高興事兒倒黴事兒輕的累的都要一起擔著嗎?
孩子是他們兩個人的孩子,雨珍為此已經吃了不少苦了,他總不能,連陪她都不肯吧?
田香蘭覺得小兒子太慣著小兒媳婦了,但她撇了撇嘴,最終什麽也沒說。
中午,兩個孩子被孫嫂抱過去了,林雨珍有點累,卻睡不著,許俊生迷迷糊糊的快睡著了,他察覺到她翻了個身,緊緊握著她的手,問,“怎麽了,要喝水?”
林雨珍說,“俊生,我想跟你商量一件事兒。”
許俊生睜開眼睛,問,“什麽事兒啊?”
“要不,咱們再請一個保姆吧,讓孩子晚上也跟著保姆睡。”
其實她之前就有這個想法,隻是誠誠和圓圓那麽可愛,她覺得這麽做似乎不太好,但現在來看,這樣不成。
現在九月初了,學校暑假結束已經開學了,她隻請了一個月的假,也不預備再續假,所以這一個月的時間,需要盡快的恢複好身體。
現在,在營養上是很充足的,孫嫂很會做月子餐,每一頓葷素營養都搭配的很好,但因為晚上帶孩子,她休息不好,現在渾身還是沒力氣,整個人都有點浮腫。
許俊生笑著說,“成啊,當媽沒那麽容易,當爸也一樣,這樣我也算是解放了!”
下午,孫嫂抽空給她燉了大棗花膠湯,端進來的時候,林雨珍問,“孫嫂,能不能麻煩你,再找一個帶孩子的熟手啊?”
“成啊,我明天一早就去問問。”
孫嫂雖然幹了十來年的保姆了,但還是頭一回伺候雙胞胎,這幾天也有點吃不消了。
她正考慮著,要麽加工資,要麽再請一個人呢。
就許家這條件,再請一個保姆也完全能請得起。
林雨珍說,“如果再請一個人,可能晚上孩子也要你們帶著了。”
孫嫂說,“那是自然,應該的!”
隔了一天,孫嫂就領回來一個挺利索的中年婦女,也是四十來歲,姓陳,都叫她陳姐。
為了方便儲存提前擠好的奶,許俊生特意又去買了一台冰箱,放在了西廂房的廳裏。
晚上不用帶孩子,許俊生就去上班去了,林雨珍也恢複的很快,臉色一天比一天好。
這天,趙林芳和隋麗華來看她,趙林芳羨慕的說,“雨珍,你這生了孩子,怎麽看著一點沒變啊?”
隋麗華也說,“是啊,瞧這小臉蛋,白裏透著紅,看著可真好。”
讓她沒想到的是,平大的同學也都來看她了,同宿舍的除了劉秋敏都來了,還有係裏和學生會的一些女同學。
大家都是學生,沒錢,湊錢買了禮物,王迪亞還特別貼心,聯合所有的同學,一起給她寫了一個長長的祝賀信。
辦完盛大的滿月禮,林雨珍也正式出了月子,除了傷口還會隱隱做疼,其他的都基本恢複正常了。
第二天,她穿著新做的裙子回到平大校園,經曆了一個特殊的假期,她重新坐在教室裏聽課,心裏特別滿足。
林雨珍落下了一個月的課,著急趕緊補回來,一連好幾天除了吃飯睡覺的時間,都是在學習。
這天中午,她沒回宿舍休息,而是選擇在教室裏繼續看書。
才看了兩頁,王迪亞也來了,明明是有事要說,她卻一副猶猶豫豫的樣子,林雨珍問,“什麽事兒啊,學生會有活動?”
王迪亞扔給她一本最新的青禾,說,“你自己看吧!”
林雨珍翻了翻,編排的還不錯,文章選的也還成,沒什麽異常的呀,不過,當她又翻到首頁的時候看到了。
青禾是她一手創辦的,他們編輯部是個文學社,也是她一手創辦的,她是社長,但這一期,社長赫然寫的是楊建奇,主編則是他和孫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