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要讓臣來主持大典麽?”
孔融有些遲疑地問道。
“沒錯。”劉協點頭說道:“祭天大典畢竟繁複,朕當初孤身逃到鄴城,擅長此道的禮官皆不在身邊。”
“愛卿為世之大儒,精通禮樂之道,正適合擔任太常一職,為朕主持這次祭天大典,興我大漢國運。”
祭天大典和普通祭祀可不一樣,要更加隆重且複雜,是國家級別的最高祀禮,一般不輕易舉行,唯有在新皇登基或者碰到舉國歡慶的大事時才會舉辦。
不過精通禮樂的人太少了,郭嘉這段時間遍尋鄴城名士,也沒找到擅長此道之人。
但孔融身為孔子後裔、儒學世家,對於五經不要太了解,在禮學這方麵當今世上沒有幾個人能與他比肩。
所以劉協才想讓他來主持大典。
“臣可以為陛下主持大典,但是太常卿一職,恕臣不能接受,還請陛下收回。”孔融深深行禮道。
劉協皺眉道:“為何?”
太常卿乃是九卿之首,主管教育、祭祀、禮事等等,雖無什麽顯赫實權,但勝在地位高且清貴。
這個職位還不能讓孔融滿意?
孔融搖了搖頭,沒有說話。
劉協見此瞬間就明白了,這老頭還是糾結於真假天子,一旦接受了他冊封的太常卿一職,等於就承認了他正統天子的身份。
“真是個老頑固啊。”
劉協倒也不感到生氣,反而對孔融很是佩服。
如今他已經不需要孔融的認可了。
有當然好,沒有也無所謂,屬於錦上添花而已。
反正孔融隻要願意幫他主持祭天大典就行。
略過此事不談,劉協想起了跟隨孔融而來的另一人,便問道:“朕聽聞愛卿麾下有一壯士名為太史子義,此人何在?”
太史慈的名聲,便是一千多年後依舊赫赫有名。
不久前北海起事,他的戰績劉協也聽說了。
帶領幾千人馬拖延袁譚上萬大軍數日時間,給張遼過境爭取了寶貴時機,功勞甚大。
孔融回道:“回稟陛下,子義正在安頓殘部。”
太史慈並沒有朝廷賜予的官身,也沒有得到劉協召見,自然是沒有資格入宮的,所以就去安頓跟隨他一路逃亡而來的北海郡兵殘部去了。
劉協說道:“朕欲冊封他為鷹揚將軍,以表其功,愛卿代他領旨吧。”
事關太史慈的前途,孔融這次沒有拒絕,領了旨意謝禮告退。
劉協目送他離去,嘴角忍不住露出一絲笑意,心中暗道:“隻主持大典而不受官職,如此自欺欺人,有用麽?”
孔融看似仍然不願意承認他。
實則內心已經完全動搖了。
不管有沒有接受官職,隻要幫忙主持祭天大典,那麽天下人都會覺得孔融已經認可了他這位天子。
……
孔融的到來加快了大典的進度。
有了這位精通禮法的大儒負責主持大典,一切都變得有序了起來,各種祭祀所需要的人員、物品、禮器、場地、牲畜等等都迅速準備妥當。
各個世家大族們為了這場祭天大典也是不遺餘力,要啥給啥,無比配合,生怕拖延了進度惹得天子不悅。
就這樣,在多方配合,萬眾期待之下。
十日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
祭祀太廟的日期已至,舉辦祭天大典的日子也隨之到來。
這次大典是難得一見的盛事,有著非凡的意義,所以不僅僅是鄴城的百姓,就連鄴城周邊郡縣城池的百姓們,也有不少跑過來湊熱鬧。
為了維持鄴城治安,保證大典順利舉行,整個鄴城的防衛力量都增強了許多,街上隨處可見巡邏的城防軍。
以往街上還有一些鬧事的混混,但是在這個時間段絕對沒有人膽敢惹是生非,否則城防軍可不是放在那裏的擺設。
因此哪怕鄴城的人流量比以往多了一倍有餘,但是治安卻是前所未有的好,鄴城內來來往往的行人都麵帶興奮和期待之色,所有人都在期待著這次祭天大典。
……
皇宮。
劉協早在天剛蒙蒙亮時便醒了,在幾位宮女的服侍下穿上厚重的天子冕服,並且戴上了很少戴的冕冠。
冕服以玄上衣、朱色下裳,上下繪有章紋,此外還有蔽膝、佩綬、赤舄等——漢代這時候的天子服飾還沒有發展到後世朝代那樣明黃色的團龍袍,因崇尚土德和火德,冕服的主要顏色是黑中帶紅。
冕服上的圖案也多是山鳥、魚蟲、日月、山川。
而冕冠則是以黑為主,冕冠兩側,各有一孔,用以穿插玉笄,以與發髻拴結,並在笄的兩側係上絲帶,在頜下係結。在絲帶上的兩耳處,還各垂一顆珠玉,名叫“允耳”。
不塞入耳內,隻是係掛在耳旁,以提醒戴冠者切勿聽信讒言。
後世的“充耳不聞”就是由此而來。
等到一整套服飾都穿好以後,半個時辰已經過去了,換上一身莊重天子冕服的劉協更增加了幾分天子威儀,看得甄宓、大小喬、呂玲綺等一眾後妃們美眸中都是異彩連連。
劉協看著銅鏡中身著天子袞冕,顯得格外有威儀的自己,也覺得有幾分陌生。
“果然是人靠衣裝啊。”
劉協心生感慨,誰能想到銅鏡裏這個威儀萬千的大漢天子,在兩年前隻是個快要餓死的流民呢?
而那時的他也沒想到能靠一張臉混到如今這個地步。
見劉協看著鏡子出神,一旁的甄宓小聲提醒道:“陛下,時辰已經差不多了,該動身前往太廟了。”
“好。”
劉協收回目光,對甄宓等幾位後妃笑了笑,而後起身走出寢宮,在禮官的帶領下前往太廟進行祭祀。
“陛下。”
孔融早早地就在太廟等候了,見到劉協後向他行了一禮,然後示意劉協上前去祭拜先祖。
劉協跪在蒲團上,望著麵前擺放著的幾十個靈位,心中多少是有些忐忑的。
他倒不是忐忑禮節上出什麽錯誤,各種禮節他以複習為理由跟孔融惡補了一遍,該怎麽做他都銘記於心。
他真正忐忑的是自己的身份。
“各位劉家的老祖宗,我雖然隻是冒牌的天子,但怎麽說也是老劉家後人,假扮天子實屬無奈,祖宗們在天有靈記得保佑保佑我。”
“這帝位讓咱們劉家人坐了,總比被曹賊、袁賊和司馬老賊竊取了要好,朕一定會努力讓咱們大漢再次偉大!”
劉協一邊拜一邊在心裏默念。
不知道是不是他的祈禱起了作用,整個祭祀過程沒發生什麽如靈位倒下的這種意外,也沒有突然烏雲密布的惡劣天氣發生,很是順利地完成了祭拜,然後獻上各種貢品。
做完這一切,劉協起身走出太廟。
而就在他踏出太廟的那一瞬,一股微風從身後拂來,吹起他鬢邊的係帶,落在他的頭上,似是在輕輕撫摸。
劉協忍不住回頭看了一眼。
在太廟內的煙霧繚繞之間,他似乎隱約看見有諸多人影浮現、佇立,但揉了揉眼睛,又全都消失不見。
“怎麽了,陛下?”
孔融見劉協停下腳步,不禁問道。
“無事。”
劉協搖了搖頭,繼續大步向太廟外走去,孔融緊跟其後。
太廟內,數十個靈位似乎在目送這位大漢天子遠去。
……
今天的祭祀一共分為兩步。
第一步是在太廟中祭祀曆代先帝,第二步則是步行前往北郊的天壇祭祀上天——沒錯,就是步行。
在祭天大典如此重要的時日裏,哪怕尊貴如帝王,也必須要親自步行前往,以示對上天的尊重,這是半點都偷不了懶的。
當然了步行過去的的不隻有劉協。
各大世家都派出了代表隨行,郭嘉、荀諶也會跟隨,還有張郃、高覽帶著諸多禁衛隊列整齊,全都在皇宮東門等候著他的到來。
見到劉協著天子冕服、不怒而威的模樣,他們都忍不住眼前一亮,這才是真正的天子風範!
“啟程。”
麵對眾人,劉協擺出天子的架子,淡淡說道。
所有人紛紛恭敬稱是。
劉協先行一步,在張郃、高覽率領的禁衛軍的重重保護下,前往北郊天壇,而眾官員將領以及世家代表們則緊跟其後。
一行人離開皇宮,浩大的儀仗隊伍便沿著鄴城的官道出城,需要經過的道路早就被禁衛軍清幹淨了、並且封閉街道,有諸多士兵把守,以防任何意外出現。
但是即便如此,還是有許許多多的百姓圍觀。
這些百姓的臉上帶著無與倫比的激動之意,他們每個人看向行走在官道上的劉協,臉上帶著由衷的狂熱與恭敬!
這就是他們大漢最至高無上的皇帝!
“陛下!是陛下!”
“得見聖顏,真是三生有幸,這一趟鄴城沒白來!”
“聽說陛下有高祖之姿,今日一見名不虛傳。”
“真不知道許縣那個偽帝拿什麽跟陛下相比,這一看就是真正的天子啊,居然還有人會信許縣那個是真的,真是可笑。”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陛下有一天肯定能帶兵殺到許縣,擒獲那個假天子!”
“陛下千秋萬代,長樂未央!”
……
百姓們興奮非常,劉協所過之處,有許多百姓都納頭叩拜,狂熱得令劉協都忍不住感到震驚。
這就是四百年大漢的向心力,“漢”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字或者稱呼了,更是信仰、是一個民族的魂、一種精神的代名詞。
身為大漢天子的他更是成了所有百姓心中的天!
很快,一行人走出了鄴城,從北門而出,來到北郊天壇。
祭天大典,即將開始。
(本章完)
孔融有些遲疑地問道。
“沒錯。”劉協點頭說道:“祭天大典畢竟繁複,朕當初孤身逃到鄴城,擅長此道的禮官皆不在身邊。”
“愛卿為世之大儒,精通禮樂之道,正適合擔任太常一職,為朕主持這次祭天大典,興我大漢國運。”
祭天大典和普通祭祀可不一樣,要更加隆重且複雜,是國家級別的最高祀禮,一般不輕易舉行,唯有在新皇登基或者碰到舉國歡慶的大事時才會舉辦。
不過精通禮樂的人太少了,郭嘉這段時間遍尋鄴城名士,也沒找到擅長此道之人。
但孔融身為孔子後裔、儒學世家,對於五經不要太了解,在禮學這方麵當今世上沒有幾個人能與他比肩。
所以劉協才想讓他來主持大典。
“臣可以為陛下主持大典,但是太常卿一職,恕臣不能接受,還請陛下收回。”孔融深深行禮道。
劉協皺眉道:“為何?”
太常卿乃是九卿之首,主管教育、祭祀、禮事等等,雖無什麽顯赫實權,但勝在地位高且清貴。
這個職位還不能讓孔融滿意?
孔融搖了搖頭,沒有說話。
劉協見此瞬間就明白了,這老頭還是糾結於真假天子,一旦接受了他冊封的太常卿一職,等於就承認了他正統天子的身份。
“真是個老頑固啊。”
劉協倒也不感到生氣,反而對孔融很是佩服。
如今他已經不需要孔融的認可了。
有當然好,沒有也無所謂,屬於錦上添花而已。
反正孔融隻要願意幫他主持祭天大典就行。
略過此事不談,劉協想起了跟隨孔融而來的另一人,便問道:“朕聽聞愛卿麾下有一壯士名為太史子義,此人何在?”
太史慈的名聲,便是一千多年後依舊赫赫有名。
不久前北海起事,他的戰績劉協也聽說了。
帶領幾千人馬拖延袁譚上萬大軍數日時間,給張遼過境爭取了寶貴時機,功勞甚大。
孔融回道:“回稟陛下,子義正在安頓殘部。”
太史慈並沒有朝廷賜予的官身,也沒有得到劉協召見,自然是沒有資格入宮的,所以就去安頓跟隨他一路逃亡而來的北海郡兵殘部去了。
劉協說道:“朕欲冊封他為鷹揚將軍,以表其功,愛卿代他領旨吧。”
事關太史慈的前途,孔融這次沒有拒絕,領了旨意謝禮告退。
劉協目送他離去,嘴角忍不住露出一絲笑意,心中暗道:“隻主持大典而不受官職,如此自欺欺人,有用麽?”
孔融看似仍然不願意承認他。
實則內心已經完全動搖了。
不管有沒有接受官職,隻要幫忙主持祭天大典,那麽天下人都會覺得孔融已經認可了他這位天子。
……
孔融的到來加快了大典的進度。
有了這位精通禮法的大儒負責主持大典,一切都變得有序了起來,各種祭祀所需要的人員、物品、禮器、場地、牲畜等等都迅速準備妥當。
各個世家大族們為了這場祭天大典也是不遺餘力,要啥給啥,無比配合,生怕拖延了進度惹得天子不悅。
就這樣,在多方配合,萬眾期待之下。
十日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
祭祀太廟的日期已至,舉辦祭天大典的日子也隨之到來。
這次大典是難得一見的盛事,有著非凡的意義,所以不僅僅是鄴城的百姓,就連鄴城周邊郡縣城池的百姓們,也有不少跑過來湊熱鬧。
為了維持鄴城治安,保證大典順利舉行,整個鄴城的防衛力量都增強了許多,街上隨處可見巡邏的城防軍。
以往街上還有一些鬧事的混混,但是在這個時間段絕對沒有人膽敢惹是生非,否則城防軍可不是放在那裏的擺設。
因此哪怕鄴城的人流量比以往多了一倍有餘,但是治安卻是前所未有的好,鄴城內來來往往的行人都麵帶興奮和期待之色,所有人都在期待著這次祭天大典。
……
皇宮。
劉協早在天剛蒙蒙亮時便醒了,在幾位宮女的服侍下穿上厚重的天子冕服,並且戴上了很少戴的冕冠。
冕服以玄上衣、朱色下裳,上下繪有章紋,此外還有蔽膝、佩綬、赤舄等——漢代這時候的天子服飾還沒有發展到後世朝代那樣明黃色的團龍袍,因崇尚土德和火德,冕服的主要顏色是黑中帶紅。
冕服上的圖案也多是山鳥、魚蟲、日月、山川。
而冕冠則是以黑為主,冕冠兩側,各有一孔,用以穿插玉笄,以與發髻拴結,並在笄的兩側係上絲帶,在頜下係結。在絲帶上的兩耳處,還各垂一顆珠玉,名叫“允耳”。
不塞入耳內,隻是係掛在耳旁,以提醒戴冠者切勿聽信讒言。
後世的“充耳不聞”就是由此而來。
等到一整套服飾都穿好以後,半個時辰已經過去了,換上一身莊重天子冕服的劉協更增加了幾分天子威儀,看得甄宓、大小喬、呂玲綺等一眾後妃們美眸中都是異彩連連。
劉協看著銅鏡中身著天子袞冕,顯得格外有威儀的自己,也覺得有幾分陌生。
“果然是人靠衣裝啊。”
劉協心生感慨,誰能想到銅鏡裏這個威儀萬千的大漢天子,在兩年前隻是個快要餓死的流民呢?
而那時的他也沒想到能靠一張臉混到如今這個地步。
見劉協看著鏡子出神,一旁的甄宓小聲提醒道:“陛下,時辰已經差不多了,該動身前往太廟了。”
“好。”
劉協收回目光,對甄宓等幾位後妃笑了笑,而後起身走出寢宮,在禮官的帶領下前往太廟進行祭祀。
“陛下。”
孔融早早地就在太廟等候了,見到劉協後向他行了一禮,然後示意劉協上前去祭拜先祖。
劉協跪在蒲團上,望著麵前擺放著的幾十個靈位,心中多少是有些忐忑的。
他倒不是忐忑禮節上出什麽錯誤,各種禮節他以複習為理由跟孔融惡補了一遍,該怎麽做他都銘記於心。
他真正忐忑的是自己的身份。
“各位劉家的老祖宗,我雖然隻是冒牌的天子,但怎麽說也是老劉家後人,假扮天子實屬無奈,祖宗們在天有靈記得保佑保佑我。”
“這帝位讓咱們劉家人坐了,總比被曹賊、袁賊和司馬老賊竊取了要好,朕一定會努力讓咱們大漢再次偉大!”
劉協一邊拜一邊在心裏默念。
不知道是不是他的祈禱起了作用,整個祭祀過程沒發生什麽如靈位倒下的這種意外,也沒有突然烏雲密布的惡劣天氣發生,很是順利地完成了祭拜,然後獻上各種貢品。
做完這一切,劉協起身走出太廟。
而就在他踏出太廟的那一瞬,一股微風從身後拂來,吹起他鬢邊的係帶,落在他的頭上,似是在輕輕撫摸。
劉協忍不住回頭看了一眼。
在太廟內的煙霧繚繞之間,他似乎隱約看見有諸多人影浮現、佇立,但揉了揉眼睛,又全都消失不見。
“怎麽了,陛下?”
孔融見劉協停下腳步,不禁問道。
“無事。”
劉協搖了搖頭,繼續大步向太廟外走去,孔融緊跟其後。
太廟內,數十個靈位似乎在目送這位大漢天子遠去。
……
今天的祭祀一共分為兩步。
第一步是在太廟中祭祀曆代先帝,第二步則是步行前往北郊的天壇祭祀上天——沒錯,就是步行。
在祭天大典如此重要的時日裏,哪怕尊貴如帝王,也必須要親自步行前往,以示對上天的尊重,這是半點都偷不了懶的。
當然了步行過去的的不隻有劉協。
各大世家都派出了代表隨行,郭嘉、荀諶也會跟隨,還有張郃、高覽帶著諸多禁衛隊列整齊,全都在皇宮東門等候著他的到來。
見到劉協著天子冕服、不怒而威的模樣,他們都忍不住眼前一亮,這才是真正的天子風範!
“啟程。”
麵對眾人,劉協擺出天子的架子,淡淡說道。
所有人紛紛恭敬稱是。
劉協先行一步,在張郃、高覽率領的禁衛軍的重重保護下,前往北郊天壇,而眾官員將領以及世家代表們則緊跟其後。
一行人離開皇宮,浩大的儀仗隊伍便沿著鄴城的官道出城,需要經過的道路早就被禁衛軍清幹淨了、並且封閉街道,有諸多士兵把守,以防任何意外出現。
但是即便如此,還是有許許多多的百姓圍觀。
這些百姓的臉上帶著無與倫比的激動之意,他們每個人看向行走在官道上的劉協,臉上帶著由衷的狂熱與恭敬!
這就是他們大漢最至高無上的皇帝!
“陛下!是陛下!”
“得見聖顏,真是三生有幸,這一趟鄴城沒白來!”
“聽說陛下有高祖之姿,今日一見名不虛傳。”
“真不知道許縣那個偽帝拿什麽跟陛下相比,這一看就是真正的天子啊,居然還有人會信許縣那個是真的,真是可笑。”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陛下有一天肯定能帶兵殺到許縣,擒獲那個假天子!”
“陛下千秋萬代,長樂未央!”
……
百姓們興奮非常,劉協所過之處,有許多百姓都納頭叩拜,狂熱得令劉協都忍不住感到震驚。
這就是四百年大漢的向心力,“漢”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字或者稱呼了,更是信仰、是一個民族的魂、一種精神的代名詞。
身為大漢天子的他更是成了所有百姓心中的天!
很快,一行人走出了鄴城,從北門而出,來到北郊天壇。
祭天大典,即將開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