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學海常去青樓,這毛病改不了。但並不是隻去百花樓。
大概是因為家裏的實在是看不下去,趙學海去各個青樓,大大小小,並不固定哪一家。
在青樓裏,也並不固定哪一個姑娘,今天春花,明天秋月,換了一個又一個,沒有偏愛。
這對流連花叢的人來說,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沒有什麽可疑的。
甚至他最後一次去百花樓,也不是找袁彩花的,是去找若素的。隻是沒找著,鬧出了事情,袁彩花正好在一邊看熱鬧罷了。
一個人總有弱點,總有想要的。
步長北道:“沒有錢雖然是萬萬不能的,但京城裏,需要大筆花錢的地方,也不是很多。”
賭是一個,青樓是一個,還有人喜歡收集一些奇珍異寶。
可能還有些小眾的愛好,其他的,有些愛好對錢的花銷是有限的。
比如吃,就算是去吉祥天一天吃三頓,敞著點菜,也就是幾千兩,萬兒八千兩。這對普通人家是不堪重負的,但是對趙家還不至於傷筋動骨。
四個人都問完,說的都差不多。
趙學海雖然愛去青樓,可並不是個紈絝,並不是日日留戀青樓,不做正事。
趙學海對家裏的生意十分關心,甚至可以說是兢兢業業,凡事可以親力親為的,都會親力親為。
這一點,也是趙氏能容忍他的一點。
自己確實是胖,趙氏心裏也自卑。丈夫看著自己沒興趣,也可以理解。隻要沒有納妾進門,沒有在外麵養外室生出庶子庶女,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除非像前幾天那樣。
趙夫人身邊的丫鬟說:“老爺喜歡去那種地方,夫人是知道的,也不太管。但是這段時間,老爺去的頻繁了一些,而且回來之後,在夫人麵前若有若無的提起,百花樓的若素,誇讚她和旁的青樓女子不同,夫人就心事重重的。”
所以趙夫人其實不常去青樓抓人,並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樣,一有風吹草動就去把丈夫抓回來。
不是的,隻是那幾日,受了刺激。
這個刺激是趙學海給的,他看準了時機,火上澆油,就是為了激她去百花樓。
能不能成事不好說,至少要先把人弄去。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趙學海在這方麵是下了苦功夫的。真是把計算做到了極致。
步長北道:“除了吃喝玩樂花大錢,還有另一個可以花大錢的地方。”
就是做生意。
趙學海是一個願意兢兢業業工作的人,他一直盯著家裏的生意,十分鬱悶的是,這生意雖然似乎是他們家的,但其實並不是真正他的。
這是他夫人陪嫁的生意,就算他管理了這麽多年,也逃不了這這個陰影,難道他不鬱悶?
步長北道:“去趙家的繡坊。”
安生立命的生意,這才是趙學海最重視的。
生意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上,賺了錢,那就是最實在的,以後什麽都能擁有。其他都是浮雲。
就像是趙學海不明白步長北他們為什麽風風火火到了趙府一樣,他也不明白,步長北為什麽又風風火火的帶人走了。
而且還喊上了他。
“去,去哪兒?”趙學海懵了:“大人您看,我家還在辦喪事……這……”
“不礙事。”步長北道:“你家確實在辦喪事,不過我現在做的事情,也是希望死者能夠瞑目,相信她不會介意的。”
趙學海無言以對。
出了門,趙學海才後知後覺:“大人,您這是……是要去我家的繡坊?”
“不錯。”步長北道:“可以去吧?”
“當然當然。”趙學海忙道:“但是為什麽要去繡坊?”
趙學海現在心裏有點慌。
他知道步長北在查此事,但是沒想到會查到繡坊去,自從他夫人胖了這些年,身體便有些虛弱,繡坊裏的事情,大多是他在管。
他在繡坊有實權,但是名不正言不順。
當然現在好了,名正言順了。
很快便到了繡坊,家主遇難,繡坊這幾天都沒有開門,關著門,門口掛著白花白綢。
不用趙學海吩咐,有眼力勁兒的手下連忙去敲門,很快裏麵的人就開了門,一看是趙學海來了,連忙請進。
任何看著後麵浩浩蕩蕩跟著七八個人,有點懵。
莫非是,有什麽大主顧推脫不了,所以雖然家裏辦喪事,也帶著來了。
大門雖然要關七天,但是不妨礙繡坊裏麵的人都在正常工作。
該繡花繡花,該紡布紡布,那麽大一個繡坊,幾十口人要吃喝要工錢,還要那麽多訂單,停工七天可吃不消。
進了繡坊,趙學海茫然:“大人,繡坊就這麽大,您要去哪裏?”
步長北道:“查賬。”
趙學海臉色微變。
“怎麽了?”步長北不悅道:“錦衣衛,查不得你得賬?”
“能,能查。”趙學海哭喪著臉:“可是步大人,我能不能問一聲,您到底在查什麽呀?您到底為什麽懷疑呀?我夫人得死,不是明明白白嗎?”
“不明白嗎?”步長北冷冷看他:“我懷疑趙氏是被人害死得,我也懷疑,袁彩花是被人害死的。”
趙學海張了張嘴,遲疑了一下:“袁彩花,那確實是被人害死得啊,凶手不是已經找到了嗎?”
步長北隻是冷笑了一下。
是不是被人害死得,你心知肚明。
趙學海雖然一萬個不願意,可也沒辦法,隻好帶步長北去查賬。
不但查賬,還要查人。
繡坊雇了掌櫃賬房,繡娘裏也有領隊,還有資深繡娘,都是對繡坊非常了解得人。
那些零零散散的訂單,那都無所謂,起不了風浪。能讓趙學海動心的,一定是非常大得一筆金額。
而且,有風險。
如果沒風險,隻有利潤,趙氏不會不同意。她也是商賈人家,是會做生意得。
隻有利潤和風險並存得時候,兩個決策者才會產生矛盾分歧。
一個覺得要把穩一些,不願意投資。
一個覺得,富貴險中求,值得一試。
這投資還是有時間限製的,所以趙學海著急了,想要趕緊除掉另一個和自己意見不合的決策人,這樣,他就可以說了算了。
大概是因為家裏的實在是看不下去,趙學海去各個青樓,大大小小,並不固定哪一家。
在青樓裏,也並不固定哪一個姑娘,今天春花,明天秋月,換了一個又一個,沒有偏愛。
這對流連花叢的人來說,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沒有什麽可疑的。
甚至他最後一次去百花樓,也不是找袁彩花的,是去找若素的。隻是沒找著,鬧出了事情,袁彩花正好在一邊看熱鬧罷了。
一個人總有弱點,總有想要的。
步長北道:“沒有錢雖然是萬萬不能的,但京城裏,需要大筆花錢的地方,也不是很多。”
賭是一個,青樓是一個,還有人喜歡收集一些奇珍異寶。
可能還有些小眾的愛好,其他的,有些愛好對錢的花銷是有限的。
比如吃,就算是去吉祥天一天吃三頓,敞著點菜,也就是幾千兩,萬兒八千兩。這對普通人家是不堪重負的,但是對趙家還不至於傷筋動骨。
四個人都問完,說的都差不多。
趙學海雖然愛去青樓,可並不是個紈絝,並不是日日留戀青樓,不做正事。
趙學海對家裏的生意十分關心,甚至可以說是兢兢業業,凡事可以親力親為的,都會親力親為。
這一點,也是趙氏能容忍他的一點。
自己確實是胖,趙氏心裏也自卑。丈夫看著自己沒興趣,也可以理解。隻要沒有納妾進門,沒有在外麵養外室生出庶子庶女,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除非像前幾天那樣。
趙夫人身邊的丫鬟說:“老爺喜歡去那種地方,夫人是知道的,也不太管。但是這段時間,老爺去的頻繁了一些,而且回來之後,在夫人麵前若有若無的提起,百花樓的若素,誇讚她和旁的青樓女子不同,夫人就心事重重的。”
所以趙夫人其實不常去青樓抓人,並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樣,一有風吹草動就去把丈夫抓回來。
不是的,隻是那幾日,受了刺激。
這個刺激是趙學海給的,他看準了時機,火上澆油,就是為了激她去百花樓。
能不能成事不好說,至少要先把人弄去。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趙學海在這方麵是下了苦功夫的。真是把計算做到了極致。
步長北道:“除了吃喝玩樂花大錢,還有另一個可以花大錢的地方。”
就是做生意。
趙學海是一個願意兢兢業業工作的人,他一直盯著家裏的生意,十分鬱悶的是,這生意雖然似乎是他們家的,但其實並不是真正他的。
這是他夫人陪嫁的生意,就算他管理了這麽多年,也逃不了這這個陰影,難道他不鬱悶?
步長北道:“去趙家的繡坊。”
安生立命的生意,這才是趙學海最重視的。
生意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上,賺了錢,那就是最實在的,以後什麽都能擁有。其他都是浮雲。
就像是趙學海不明白步長北他們為什麽風風火火到了趙府一樣,他也不明白,步長北為什麽又風風火火的帶人走了。
而且還喊上了他。
“去,去哪兒?”趙學海懵了:“大人您看,我家還在辦喪事……這……”
“不礙事。”步長北道:“你家確實在辦喪事,不過我現在做的事情,也是希望死者能夠瞑目,相信她不會介意的。”
趙學海無言以對。
出了門,趙學海才後知後覺:“大人,您這是……是要去我家的繡坊?”
“不錯。”步長北道:“可以去吧?”
“當然當然。”趙學海忙道:“但是為什麽要去繡坊?”
趙學海現在心裏有點慌。
他知道步長北在查此事,但是沒想到會查到繡坊去,自從他夫人胖了這些年,身體便有些虛弱,繡坊裏的事情,大多是他在管。
他在繡坊有實權,但是名不正言不順。
當然現在好了,名正言順了。
很快便到了繡坊,家主遇難,繡坊這幾天都沒有開門,關著門,門口掛著白花白綢。
不用趙學海吩咐,有眼力勁兒的手下連忙去敲門,很快裏麵的人就開了門,一看是趙學海來了,連忙請進。
任何看著後麵浩浩蕩蕩跟著七八個人,有點懵。
莫非是,有什麽大主顧推脫不了,所以雖然家裏辦喪事,也帶著來了。
大門雖然要關七天,但是不妨礙繡坊裏麵的人都在正常工作。
該繡花繡花,該紡布紡布,那麽大一個繡坊,幾十口人要吃喝要工錢,還要那麽多訂單,停工七天可吃不消。
進了繡坊,趙學海茫然:“大人,繡坊就這麽大,您要去哪裏?”
步長北道:“查賬。”
趙學海臉色微變。
“怎麽了?”步長北不悅道:“錦衣衛,查不得你得賬?”
“能,能查。”趙學海哭喪著臉:“可是步大人,我能不能問一聲,您到底在查什麽呀?您到底為什麽懷疑呀?我夫人得死,不是明明白白嗎?”
“不明白嗎?”步長北冷冷看他:“我懷疑趙氏是被人害死得,我也懷疑,袁彩花是被人害死的。”
趙學海張了張嘴,遲疑了一下:“袁彩花,那確實是被人害死得啊,凶手不是已經找到了嗎?”
步長北隻是冷笑了一下。
是不是被人害死得,你心知肚明。
趙學海雖然一萬個不願意,可也沒辦法,隻好帶步長北去查賬。
不但查賬,還要查人。
繡坊雇了掌櫃賬房,繡娘裏也有領隊,還有資深繡娘,都是對繡坊非常了解得人。
那些零零散散的訂單,那都無所謂,起不了風浪。能讓趙學海動心的,一定是非常大得一筆金額。
而且,有風險。
如果沒風險,隻有利潤,趙氏不會不同意。她也是商賈人家,是會做生意得。
隻有利潤和風險並存得時候,兩個決策者才會產生矛盾分歧。
一個覺得要把穩一些,不願意投資。
一個覺得,富貴險中求,值得一試。
這投資還是有時間限製的,所以趙學海著急了,想要趕緊除掉另一個和自己意見不合的決策人,這樣,他就可以說了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