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讓皇上滿意的直點頭,垂頭沉思半晌,眼角掃到桌角上擺著的一把黃金長頸壺就皺了眉頭。這把壺是三皇子前不久進獻上來的,隻看雕花紋飾就知道是在西疆之外淘換來的。
這令皇上不由得想起多年前曾經重創大宇元氣的那一戰,當下皇上就有了主意,抬筆在準備好的宣紙上寫了幾個字。
太監總管趕緊吹幹墨汁,末了小心卷起,親自捧著送去了承德殿。沒有人注意到,當太監總管路過連老爺子的麵前時,竟微不可見的點了點頭。連老爺子嘴角輕輕翹起,低頭重新研究起皇宮的茶葉為何這麽好喝的問題。
皇上親書的考題被監考官高聲誦讀之後就供在大殿中間,無數小太監穿梭在案幾間遞送草紙。有的舉子抓耳撓腮,有的愁眉苦臉,有的奮筆疾書,有的更是臉色煞白、兩眼無神。
王君軒抬頭望向旁邊同樣看過來的楊誠,兩人眼裏都是三分驚喜七分坦然,末了齊齊低頭提筆沾墨……
今日是個難得的好天氣,太陽高高掛在正空照著皚皚白雪,很有幾分雪趣。皇上同一幹文武大臣說說朝政、說說市井雜事,氣氛倒也很是愉悅。
一個時辰很快就過去了,三位考官帶著幾個小太監抬著裝滿考卷的箱子從殿外走進來。
其中一個小太監不知是不是第一次見到龍顏,雙腿一軟就倒了下來,連帶著手裏的箱子也傾斜掉出了幾份試卷。
見自己闖了禍,那小太監立刻跪倒,哆嗦著磕頭求饒,一眾文武群臣都是低頭喝茶,裝作沒有看到。
倒是太監總管趕緊上前,喝斥著攆了那小太監出去,末了捧著那幾份掉出來的試卷笑道:「皇上,這幾個舉子許是日夜盼著您朱筆禦批啊。這不,試卷都急不可耐的自己從箱子裏跑出來了!」
他這話說的有趣,又解了自己馭下不嚴的尷尬,惹得皇上笑著對他道:「你這老奴,嘴巴太甜!是不是早起到禦膳房偷吃蜂蜜了?」
太監總管趕緊做了吃驚模樣,應道:「皇上如何知道?奴才喝了足足一罐子野蜂蜜呢。」
皇上聽了這話笑得更厲害了,文武百官見機又湊趣幾句,這事就遮掩了過去,而那幾份掉落出來的試卷也當先擺在皇上麵前。
皇上饒有興趣的挨個打開通讀,不曾想眉頭卻是微微皺了起來,看得底下偷偷盤算的官員們都在心裏打鼓。好在,看到最後兩份試卷時,皇上終於換了臉色,甚至隱隱有些興奮之意,閱畢即大聲讚道:「好,這兩篇文章實在是好。一個踏實嚴謹,一個銳意進取。」
說話間,他又隨手打開簡單糊在一起的卷頭,露出裏麵的名字和州府,更是驚訝的道:「甘隴那處偏僻之地,居然出了兩個好人才!」
聞言,太監總管就笑咪咪的上前湊趣,「這也是托了皇上洪福,偏僻之地出英才,實乃大宇國運昌隆之兆啊!」
「好,好一個國運昌隆!」皇上被這記馬屁拍的是心情大好,文武百官趕緊跪地磕頭高呼,哄得皇帝更是大笑不已,於是大手一揮,「宣這兩個舉子進來問話。」
太監總管立時高聲衝著殿外喊道:「宣甘隴楊誠,甘隴連毅進殿麵聖!」
小太監一層層把話傳了出去,楊誠和王君軒很快就在一眾舉子的豔羨中進了陽明堂。兩人跪地三叩九拜,聽的一句「平身」後這才起身,半垂頭站在大殿正中。
皇上仔細打量兩人,隻見都是俊秀男兒,一著藍衣,銳氣天成;一著石青,穩重儒雅,心下難免就又添了幾分喜愛。開口問話也溫和許多,「朕方才見你們二人的文章,不但文筆華麗,難得的是言之有物。可是平日常與商賈走動,聽說過西域之事?」
楊誠同王君軒偷偷對視一眼,楊誠當先行禮答話,「回皇上,學生同連師弟皆在甘沛書院讀書,師從同一先生。初夏之時有感於先生教導,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所以結伴西行四個月,大半個月前剛剛趕回,正巧皇上出此試題,學生兩人才僥悻過關。」
王君軒隨後也是行禮,附和道:「全賴皇上洪福。」
聽到這話,所有文武百官都忍不住感歎這兩個舉子的好運氣。
皇上卻難得是個明理之人,點頭讚道:「西行之人想必不少,但能如同你們二人一般,把西疆風俗民生看在眼裏的卻是不多。」說罷,他掃了楊誠一眼,又問道:「楊誠,你在文章裏曾寫「換種試種」一事,仔細給朕說說!」
「是,陛下。」楊誠趕緊應下,心裏飛速斟酌一番,這才溫聲道:「回皇上,學生的娘親過世得早,家境貧寒,學生有一麽妹,雖自小身體虛弱但很是聰慧明理,曾在街市賣水供學生讀書。所以學生待麽妹很是疼愛。西行之時,本來捎帶了一些絲綢瓷器等物,也盤算著賺取薄禮,幫忙家計。可是到了西疆之外,碰巧遇到紅發番人的海船擱淺,一時起了惻隱之心,就把貨物都換給了那些紅發番人。
「紅發番人的船上帶了一種番邦的物種,同咱們大宇百姓常吃的土豆很像,但蒸煮之後味道甘甜,學生想起麽妹嘴饞,就討了兩筐。後來回到家裏,麽妹卻說她在一本破舊的海外異誌上看到過這洋土豆,其實它名字叫番薯,畝產能達到七八百斤,而且不挑地,種植也不算難。學生同連師弟商量過後,來皇都的時候就一同把番薯帶了過來,想著把此物獻給陛下,這才有了換種試種的說法。學生魯莽,還請陛下恕罪!」
皇上同文武群臣聽見楊誠初始幾句,還覺得很好笑,心想這楊誠雖然才高、運氣也好,可到底出自偏僻之地,聖前奏對居然還有閑心提及亡母和幼妹,可聽著聽著卻慢慢被他們兄妹的情義感動了,千辛萬苦趕去西域,尚且不忘給小妹帶些新奇吃食,這份疼愛之情,別說是皇家,就是高門大戶都不見得能遇到一個,但這些盡皆比不上最後一句,那句「畝產七八百斤」簡直是石破天驚!
【第四十四章 認祖歸宗】
掌管農司的李尚書第一個忍不住,幾乎是直接跳了起來,「楊誠,你敢保證這番薯真能達到畝產七百斤?你要知道,大宇最肥沃的田地,稻米也不過畝產三百,麥子不過畝產四百!」
皇上也是探身向前,許是生怕楊誠被嚇住,漏了什麽實情,也是極力溫聲安撫道:「楊誠,你可問過那些紅發番人,他們怎麽說?」
楊誠趕緊點頭,略帶拘謹之意應道:「學生當時問過紅發番人,即便語言不通也勉強猜出他們說這番薯在他們那裏很多,而且耐存放,這才裝到船上做糧食。學生的麽妹雖然已把那本看過的破舊異域記引了爐火,但她卻記得清楚,這番薯確實高產。學生裝了番薯來皇都之前,麽妹一個都沒舍得吃,說獻給皇上,有用自然最好,就是試種之後發現無用,讓我再給她尋別的零食就罷了。」
「噗哧!」即便眾人心裏再緊張,聽到這話也忍不住笑了出來。
皇上也為這「憨厚耿直」之言翹起了嘴角,直接說道:「放心,愛卿一心為國,即便這番薯產量不高,朕也不會怪罪於你。若是當真高產,朕重重有賞!」
楊誠趕緊跪倒,磕頭謝恩,王君軒也陪著一同三呼萬歲。
旁邊有一長相極粗豪的武將,這會仔細打量了王君軒好半晌,突然高聲驚叫道:「哎呀,這不是連老將軍府上的二小子嗎?這兩年變了模樣,差點就認不得了。」
聽見這話,眾人都有些一頭霧水,隻好將臉轉向連老爺子。
連老爺子趕緊起身離席,正猶豫著如何開口的時候,外麵卻有小太監飛跑到殿外稟報,「陛下,兵部有緊急公文呈上!」
太監總管趕緊走到殿門口,接了封印著火漆的公文轉送到皇上跟前,皇上三兩下打開信封,看了卻是一陣勃然大怒,「大膽!該死的周勇夫,欺朕太甚!」
文武百官見皇上突然震怒,都是驚疑不定,趕緊跪倒聽訓。不曾想皇上卻是開口問向楊誠和王君軒,「你們二人西行歸來之時可是救過人?」
王君軒聽到這話,趕緊應道:「回皇上,學生自幼身體不好,同家中武師學過幾下拳腳功夫。先前西行歸來的時候,路過一個小鎮巧遇一夥蠻人追殺一個大宇漢子,學生一時義憤就出手把人救下來了。前幾日到了皇都,那位唐大哥才同我們分開……呃,皇上怎知這事?」
這令皇上不由得想起多年前曾經重創大宇元氣的那一戰,當下皇上就有了主意,抬筆在準備好的宣紙上寫了幾個字。
太監總管趕緊吹幹墨汁,末了小心卷起,親自捧著送去了承德殿。沒有人注意到,當太監總管路過連老爺子的麵前時,竟微不可見的點了點頭。連老爺子嘴角輕輕翹起,低頭重新研究起皇宮的茶葉為何這麽好喝的問題。
皇上親書的考題被監考官高聲誦讀之後就供在大殿中間,無數小太監穿梭在案幾間遞送草紙。有的舉子抓耳撓腮,有的愁眉苦臉,有的奮筆疾書,有的更是臉色煞白、兩眼無神。
王君軒抬頭望向旁邊同樣看過來的楊誠,兩人眼裏都是三分驚喜七分坦然,末了齊齊低頭提筆沾墨……
今日是個難得的好天氣,太陽高高掛在正空照著皚皚白雪,很有幾分雪趣。皇上同一幹文武大臣說說朝政、說說市井雜事,氣氛倒也很是愉悅。
一個時辰很快就過去了,三位考官帶著幾個小太監抬著裝滿考卷的箱子從殿外走進來。
其中一個小太監不知是不是第一次見到龍顏,雙腿一軟就倒了下來,連帶著手裏的箱子也傾斜掉出了幾份試卷。
見自己闖了禍,那小太監立刻跪倒,哆嗦著磕頭求饒,一眾文武群臣都是低頭喝茶,裝作沒有看到。
倒是太監總管趕緊上前,喝斥著攆了那小太監出去,末了捧著那幾份掉出來的試卷笑道:「皇上,這幾個舉子許是日夜盼著您朱筆禦批啊。這不,試卷都急不可耐的自己從箱子裏跑出來了!」
他這話說的有趣,又解了自己馭下不嚴的尷尬,惹得皇上笑著對他道:「你這老奴,嘴巴太甜!是不是早起到禦膳房偷吃蜂蜜了?」
太監總管趕緊做了吃驚模樣,應道:「皇上如何知道?奴才喝了足足一罐子野蜂蜜呢。」
皇上聽了這話笑得更厲害了,文武百官見機又湊趣幾句,這事就遮掩了過去,而那幾份掉落出來的試卷也當先擺在皇上麵前。
皇上饒有興趣的挨個打開通讀,不曾想眉頭卻是微微皺了起來,看得底下偷偷盤算的官員們都在心裏打鼓。好在,看到最後兩份試卷時,皇上終於換了臉色,甚至隱隱有些興奮之意,閱畢即大聲讚道:「好,這兩篇文章實在是好。一個踏實嚴謹,一個銳意進取。」
說話間,他又隨手打開簡單糊在一起的卷頭,露出裏麵的名字和州府,更是驚訝的道:「甘隴那處偏僻之地,居然出了兩個好人才!」
聞言,太監總管就笑咪咪的上前湊趣,「這也是托了皇上洪福,偏僻之地出英才,實乃大宇國運昌隆之兆啊!」
「好,好一個國運昌隆!」皇上被這記馬屁拍的是心情大好,文武百官趕緊跪地磕頭高呼,哄得皇帝更是大笑不已,於是大手一揮,「宣這兩個舉子進來問話。」
太監總管立時高聲衝著殿外喊道:「宣甘隴楊誠,甘隴連毅進殿麵聖!」
小太監一層層把話傳了出去,楊誠和王君軒很快就在一眾舉子的豔羨中進了陽明堂。兩人跪地三叩九拜,聽的一句「平身」後這才起身,半垂頭站在大殿正中。
皇上仔細打量兩人,隻見都是俊秀男兒,一著藍衣,銳氣天成;一著石青,穩重儒雅,心下難免就又添了幾分喜愛。開口問話也溫和許多,「朕方才見你們二人的文章,不但文筆華麗,難得的是言之有物。可是平日常與商賈走動,聽說過西域之事?」
楊誠同王君軒偷偷對視一眼,楊誠當先行禮答話,「回皇上,學生同連師弟皆在甘沛書院讀書,師從同一先生。初夏之時有感於先生教導,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所以結伴西行四個月,大半個月前剛剛趕回,正巧皇上出此試題,學生兩人才僥悻過關。」
王君軒隨後也是行禮,附和道:「全賴皇上洪福。」
聽到這話,所有文武百官都忍不住感歎這兩個舉子的好運氣。
皇上卻難得是個明理之人,點頭讚道:「西行之人想必不少,但能如同你們二人一般,把西疆風俗民生看在眼裏的卻是不多。」說罷,他掃了楊誠一眼,又問道:「楊誠,你在文章裏曾寫「換種試種」一事,仔細給朕說說!」
「是,陛下。」楊誠趕緊應下,心裏飛速斟酌一番,這才溫聲道:「回皇上,學生的娘親過世得早,家境貧寒,學生有一麽妹,雖自小身體虛弱但很是聰慧明理,曾在街市賣水供學生讀書。所以學生待麽妹很是疼愛。西行之時,本來捎帶了一些絲綢瓷器等物,也盤算著賺取薄禮,幫忙家計。可是到了西疆之外,碰巧遇到紅發番人的海船擱淺,一時起了惻隱之心,就把貨物都換給了那些紅發番人。
「紅發番人的船上帶了一種番邦的物種,同咱們大宇百姓常吃的土豆很像,但蒸煮之後味道甘甜,學生想起麽妹嘴饞,就討了兩筐。後來回到家裏,麽妹卻說她在一本破舊的海外異誌上看到過這洋土豆,其實它名字叫番薯,畝產能達到七八百斤,而且不挑地,種植也不算難。學生同連師弟商量過後,來皇都的時候就一同把番薯帶了過來,想著把此物獻給陛下,這才有了換種試種的說法。學生魯莽,還請陛下恕罪!」
皇上同文武群臣聽見楊誠初始幾句,還覺得很好笑,心想這楊誠雖然才高、運氣也好,可到底出自偏僻之地,聖前奏對居然還有閑心提及亡母和幼妹,可聽著聽著卻慢慢被他們兄妹的情義感動了,千辛萬苦趕去西域,尚且不忘給小妹帶些新奇吃食,這份疼愛之情,別說是皇家,就是高門大戶都不見得能遇到一個,但這些盡皆比不上最後一句,那句「畝產七八百斤」簡直是石破天驚!
【第四十四章 認祖歸宗】
掌管農司的李尚書第一個忍不住,幾乎是直接跳了起來,「楊誠,你敢保證這番薯真能達到畝產七百斤?你要知道,大宇最肥沃的田地,稻米也不過畝產三百,麥子不過畝產四百!」
皇上也是探身向前,許是生怕楊誠被嚇住,漏了什麽實情,也是極力溫聲安撫道:「楊誠,你可問過那些紅發番人,他們怎麽說?」
楊誠趕緊點頭,略帶拘謹之意應道:「學生當時問過紅發番人,即便語言不通也勉強猜出他們說這番薯在他們那裏很多,而且耐存放,這才裝到船上做糧食。學生的麽妹雖然已把那本看過的破舊異域記引了爐火,但她卻記得清楚,這番薯確實高產。學生裝了番薯來皇都之前,麽妹一個都沒舍得吃,說獻給皇上,有用自然最好,就是試種之後發現無用,讓我再給她尋別的零食就罷了。」
「噗哧!」即便眾人心裏再緊張,聽到這話也忍不住笑了出來。
皇上也為這「憨厚耿直」之言翹起了嘴角,直接說道:「放心,愛卿一心為國,即便這番薯產量不高,朕也不會怪罪於你。若是當真高產,朕重重有賞!」
楊誠趕緊跪倒,磕頭謝恩,王君軒也陪著一同三呼萬歲。
旁邊有一長相極粗豪的武將,這會仔細打量了王君軒好半晌,突然高聲驚叫道:「哎呀,這不是連老將軍府上的二小子嗎?這兩年變了模樣,差點就認不得了。」
聽見這話,眾人都有些一頭霧水,隻好將臉轉向連老爺子。
連老爺子趕緊起身離席,正猶豫著如何開口的時候,外麵卻有小太監飛跑到殿外稟報,「陛下,兵部有緊急公文呈上!」
太監總管趕緊走到殿門口,接了封印著火漆的公文轉送到皇上跟前,皇上三兩下打開信封,看了卻是一陣勃然大怒,「大膽!該死的周勇夫,欺朕太甚!」
文武百官見皇上突然震怒,都是驚疑不定,趕緊跪倒聽訓。不曾想皇上卻是開口問向楊誠和王君軒,「你們二人西行歸來之時可是救過人?」
王君軒聽到這話,趕緊應道:「回皇上,學生自幼身體不好,同家中武師學過幾下拳腳功夫。先前西行歸來的時候,路過一個小鎮巧遇一夥蠻人追殺一個大宇漢子,學生一時義憤就出手把人救下來了。前幾日到了皇都,那位唐大哥才同我們分開……呃,皇上怎知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