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台縣地處邊地,民風頗有些剽悍之處,曆任縣令到此均不能一手遮天,行動就要受當地小官小吏及鄉紳商戶的製約,因此行事總不能太過。如今錢縣令看著人品還好,但誰又敢保證跟著他到這邊城的人打著什麽算盤!
反倒是本地的幾個大戶人家,雖不敢說一清二白,但畢竟祖宗家業都在這裏,將來也還會有子子孫孫在此繁衍,因此做起事來都頗有顧及,總不至於貪腐太過。
趙太太聽了,將頭點了一點,「你這話說得竟一點也不錯,我們趙家一直當著典史,為的就是造福家鄉。」
什麽造福家鄉還是不必拿出來搪塞自己了,趙家不肯放棄典史之位自然是有自己的利益。但寧婉既然開了口,自然就會將話說透,「趙家如果一力要保住典史之職,也並非不能,隻是如今隻靠趙太太一個人著實為難,免難免丟了耙兒弄掃帚,每有事情費盡心力不說,還要賠些錢進去。趙家縱是家底子厚,又有多少夠賠的?總有賠不下去的時候。到那時候再想退步抽身,可就更難了。」
趙太太從沒想過趙家要丟了典史的官職,更沒想到要自己手裏丟了,但是寧婉的話一句一句都說到她的心坎裏。她年紀日長,家裏沒有一個能替她分憂的不算,反個個都要給她弄出無數的麻煩,她一樁樁一件件地辦著,過去還能勉力支撐,現在卻委實精力不足了。
再一個就是賠錢的事果然不假,趙家雖然家財萬貫,但先是為了國藩錯發官糧之事竟弄得周轉不靈,不得不悄悄賣了一間鋪子。手頭剛剛緩過來,又出了寫錯契書之事,就算是盧副千戶肯幫忙說情,銀子也要花一些的。長此以往下去,難不成真要將家財耗盡?
寧婉看出趙太太的動搖,自己說的都是痛處,趙太太心裏也都是明白的,隻是一時難以接受而已。因此就又道:「既便趙太太還能為趙家的典史之位再謀算十年,可趙家若是依舊後繼無人,要我說終還是空。」
這正是趙太太最為擔心的,國茂一支是不可能有子嗣的了;國葆就是有孩子,趙太太也絕不會將家業交給他;至於國藩,妻妾外室相好都不少,就是沒有一個有消息的,就連買來好生養的丫頭,肚子也一樣沒有動靜。
良藥苦口,良言逆耳,但趙太太畢竟是個極明理的人,因此她終究苦澀地問道:「難不成趙家的典史真就是不再保為上?」
「對,不保為上!」先前寧婉接過趙太太手中的重任費盡心機地又將趙典史家維持了些年頭,到最終又怎麽樣?「所謂不破不立,趙太太現在正宜痛下決心,將典史之職讓出,專心打理家業,過繼子孫,教養下一代。過上幾十年,趙家再出人材,那時也許並不將典史之職放在眼裏了呢!」
寧婉把最心底的話都說了出來,覺得一身輕鬆。
趙太太對自己的恩情,自己也算報完了,現在隻看她如何選擇。
良久,趙太太終無一語。寧婉卻十分理解她,如果先前有人對自己這樣說,自己也很難立即就聽從吧?趙家的事,畢竟早與自己無關,她盡了心也就夠了,眼下就又說:「其實寫錯契書的事並不難辦,我雖然不讓鐵石幫忙,但是卻能一樣將事情壓下。」
「賣地的賣了地又訛人,其實就是個破落戶,他想圖一筆銀子是真,但若是再賠一筆幾百畝地的銀子,著實不劃算。」寧婉細細地剖析,趙太太之所以想請鐵石求情,也是不想拿出那上千兩銀子,趙家有錢,可賠上千兩的銀子總要傷筋動骨的,「可是,他再是不要臉,並非沒有人能治得了他。一則有當時寫契書的中人和三老在,二則就是他隻要是人就會有三親六故。」
「像卜九那樣父母雙亡、無兄無弟、又沒有子女,天不怕地不怕的人能有幾個?賣地的人自然是有親近、信服,或者不得不給情麵的人,我隻備了厚禮找了那樣的人說清原委,請他援手,他看在銀錢和情麵的份上,自然能答應。」
「隻要賣地的人按下,買地的重新得了契書,我們再去拜訪一回,他既然是有家財的人,總不願意與趙家結了仇,自然也就罷了。」
「買地的罷了,撤了狀子,錢縣令還能說什麽?且他於這些瑣事並不精通,又與虎台縣當地人極隔膜,想生事也生不出來了!」趙縣令若是真有本事的人,也不至於任趙家這麽多年安然不恙。
趙太太一向認為自己是個能幹人,但是如今聽了盧夫人輕飄飄地將她以為難到了極點的事情說開了,心裏不由得升起了感慨,趙家怎麽就沒有緣份將這樣一個聰明機靈的女子娶進門呢!若是那樣,自己如今早就在家裏享清福了!
隻是,趙太太並不是一個不明事理的人,她看著眼下年青的小媳婦,容貌那樣明麗,肌膚那樣光潤,從裏向外地透著從容自得,就知道自已當年沒能將她勸服嫁到趙家其實並不意外,趙家能給予她的,終還是差得遠了!
難得盧夫人並沒有為自己曾謀算過她生氣,她本可以將契書的事接下辦妥換得萬氏一命就好,不想她竟能誠心誠意地幫自己出主意,趙太太感覺到寧婉濃濃的善意,越發覺得她的建議並不錯。她重新垂下頭去想了許久,下了決心,「盧夫人,我同意將典史的職位讓出去,不過還要請盧夫人幫幫忙。」
趙太太終究還有自己深為佩服的女子,寧婉並沒有想到她竟然這樣快就想通而且接受了自己的建議,就點頭道:「隻要能幫的,我一定會幫的。」她也希望趙家好,尤其是趙國茂,想到那天看著他滿臉黑灰衣裳肮髒,寧婉心裏還頗不是滋味。
「寫錯地契的事,我想請封家幫忙,」趙太太緩緩地說著,「若是封家能幫國藩將事情處置好,又保證日後對趙家多加關照,我就推薦他們家接任典史。而這些事情,我想讓盧夫人陪著我。」
虎台且裏窺伺典史之職的人家有幾戶,但是趙太太卻將他們都繞過了,直接提了封家。寧婉很是讚同,於公,封家出過舉人,在虎台縣裏很有名望,於私,封家與趙家一向親密,這樣對於趙家將典史職位讓出後有利,她還有一個小小的竊喜,那就是封家如果得了典史之職,那就會落在封少爺身上,那麽封少爺就是為了顏麵,也應該對封少奶奶更好一些才是。
反倒是本地的幾個大戶人家,雖不敢說一清二白,但畢竟祖宗家業都在這裏,將來也還會有子子孫孫在此繁衍,因此做起事來都頗有顧及,總不至於貪腐太過。
趙太太聽了,將頭點了一點,「你這話說得竟一點也不錯,我們趙家一直當著典史,為的就是造福家鄉。」
什麽造福家鄉還是不必拿出來搪塞自己了,趙家不肯放棄典史之位自然是有自己的利益。但寧婉既然開了口,自然就會將話說透,「趙家如果一力要保住典史之職,也並非不能,隻是如今隻靠趙太太一個人著實為難,免難免丟了耙兒弄掃帚,每有事情費盡心力不說,還要賠些錢進去。趙家縱是家底子厚,又有多少夠賠的?總有賠不下去的時候。到那時候再想退步抽身,可就更難了。」
趙太太從沒想過趙家要丟了典史的官職,更沒想到要自己手裏丟了,但是寧婉的話一句一句都說到她的心坎裏。她年紀日長,家裏沒有一個能替她分憂的不算,反個個都要給她弄出無數的麻煩,她一樁樁一件件地辦著,過去還能勉力支撐,現在卻委實精力不足了。
再一個就是賠錢的事果然不假,趙家雖然家財萬貫,但先是為了國藩錯發官糧之事竟弄得周轉不靈,不得不悄悄賣了一間鋪子。手頭剛剛緩過來,又出了寫錯契書之事,就算是盧副千戶肯幫忙說情,銀子也要花一些的。長此以往下去,難不成真要將家財耗盡?
寧婉看出趙太太的動搖,自己說的都是痛處,趙太太心裏也都是明白的,隻是一時難以接受而已。因此就又道:「既便趙太太還能為趙家的典史之位再謀算十年,可趙家若是依舊後繼無人,要我說終還是空。」
這正是趙太太最為擔心的,國茂一支是不可能有子嗣的了;國葆就是有孩子,趙太太也絕不會將家業交給他;至於國藩,妻妾外室相好都不少,就是沒有一個有消息的,就連買來好生養的丫頭,肚子也一樣沒有動靜。
良藥苦口,良言逆耳,但趙太太畢竟是個極明理的人,因此她終究苦澀地問道:「難不成趙家的典史真就是不再保為上?」
「對,不保為上!」先前寧婉接過趙太太手中的重任費盡心機地又將趙典史家維持了些年頭,到最終又怎麽樣?「所謂不破不立,趙太太現在正宜痛下決心,將典史之職讓出,專心打理家業,過繼子孫,教養下一代。過上幾十年,趙家再出人材,那時也許並不將典史之職放在眼裏了呢!」
寧婉把最心底的話都說了出來,覺得一身輕鬆。
趙太太對自己的恩情,自己也算報完了,現在隻看她如何選擇。
良久,趙太太終無一語。寧婉卻十分理解她,如果先前有人對自己這樣說,自己也很難立即就聽從吧?趙家的事,畢竟早與自己無關,她盡了心也就夠了,眼下就又說:「其實寫錯契書的事並不難辦,我雖然不讓鐵石幫忙,但是卻能一樣將事情壓下。」
「賣地的賣了地又訛人,其實就是個破落戶,他想圖一筆銀子是真,但若是再賠一筆幾百畝地的銀子,著實不劃算。」寧婉細細地剖析,趙太太之所以想請鐵石求情,也是不想拿出那上千兩銀子,趙家有錢,可賠上千兩的銀子總要傷筋動骨的,「可是,他再是不要臉,並非沒有人能治得了他。一則有當時寫契書的中人和三老在,二則就是他隻要是人就會有三親六故。」
「像卜九那樣父母雙亡、無兄無弟、又沒有子女,天不怕地不怕的人能有幾個?賣地的人自然是有親近、信服,或者不得不給情麵的人,我隻備了厚禮找了那樣的人說清原委,請他援手,他看在銀錢和情麵的份上,自然能答應。」
「隻要賣地的人按下,買地的重新得了契書,我們再去拜訪一回,他既然是有家財的人,總不願意與趙家結了仇,自然也就罷了。」
「買地的罷了,撤了狀子,錢縣令還能說什麽?且他於這些瑣事並不精通,又與虎台縣當地人極隔膜,想生事也生不出來了!」趙縣令若是真有本事的人,也不至於任趙家這麽多年安然不恙。
趙太太一向認為自己是個能幹人,但是如今聽了盧夫人輕飄飄地將她以為難到了極點的事情說開了,心裏不由得升起了感慨,趙家怎麽就沒有緣份將這樣一個聰明機靈的女子娶進門呢!若是那樣,自己如今早就在家裏享清福了!
隻是,趙太太並不是一個不明事理的人,她看著眼下年青的小媳婦,容貌那樣明麗,肌膚那樣光潤,從裏向外地透著從容自得,就知道自已當年沒能將她勸服嫁到趙家其實並不意外,趙家能給予她的,終還是差得遠了!
難得盧夫人並沒有為自己曾謀算過她生氣,她本可以將契書的事接下辦妥換得萬氏一命就好,不想她竟能誠心誠意地幫自己出主意,趙太太感覺到寧婉濃濃的善意,越發覺得她的建議並不錯。她重新垂下頭去想了許久,下了決心,「盧夫人,我同意將典史的職位讓出去,不過還要請盧夫人幫幫忙。」
趙太太終究還有自己深為佩服的女子,寧婉並沒有想到她竟然這樣快就想通而且接受了自己的建議,就點頭道:「隻要能幫的,我一定會幫的。」她也希望趙家好,尤其是趙國茂,想到那天看著他滿臉黑灰衣裳肮髒,寧婉心裏還頗不是滋味。
「寫錯地契的事,我想請封家幫忙,」趙太太緩緩地說著,「若是封家能幫國藩將事情處置好,又保證日後對趙家多加關照,我就推薦他們家接任典史。而這些事情,我想讓盧夫人陪著我。」
虎台且裏窺伺典史之職的人家有幾戶,但是趙太太卻將他們都繞過了,直接提了封家。寧婉很是讚同,於公,封家出過舉人,在虎台縣裏很有名望,於私,封家與趙家一向親密,這樣對於趙家將典史職位讓出後有利,她還有一個小小的竊喜,那就是封家如果得了典史之職,那就會落在封少爺身上,那麽封少爺就是為了顏麵,也應該對封少奶奶更好一些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