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恒忙點頭,仍迫不及待的問:「是是是,劉公子怎會來了家中?我方才在門外見到侍衛還覺得眼熟,以為是朝中哪位父親的故舊登門,沒想到竟是陛……劉公子!」
徽妍苦笑,長歎口氣。
「母親他們不知道?」王恒問。
「不知道。」徽妍搖頭,瞅瞅後園那邊,道:「他微服而來,就是不欲別人知曉,你也別說。」
王恒忙點頭,神色卻仍是驚疑不定,「可……劉公子為何如此?到家中來做什麽?」
「大姊向你打聽鯉城侯時,她沒告訴你麽?」徽妍將他袖子上的一塊塵漬拍了拍,「父親曾教授劉公子,他也算父親門下弟子。前番到弘農是為拜祭父親,順道來家中做客,此番再來,是為還書。」
王恒一臉茫然。「隻是如此?」他問。
「隻是如此。」徽妍道,語氣篤定。
兩人邊走邊說,王恒隨徽妍到屋子裏看了看新衣,沒多久就有侍婢前來,說戚氏讓他們兩人回後園去。
徽妍無奈,看了看王恒若有所思的臉,隻得與他一道折返。
皇帝與王璟一連對弈三局,皆敗北。
王璟將最後一子落在他陣中死穴之時,皇帝盯著他的手,簡直不可置信。
「公子高才!」王璟愉快地說,「在下許久不曾對弈這般暢快過!」
皇帝的嘴角幾乎抽搐,他看著王璟,歎服道:「王公子棋技精湛,嫻熟周密而玄機重重,在下自愧不如。」
王璟謙和一笑,道:「劉公子過譽了。」說罷還想再邀一盤。
皇帝卻道:「還是改日再弈,天色不早,在下該告辭了。」
徽妍才回來就聽到他這麽說,心中一鬆。
戚氏卻訝道:「怎麽這便要回去了?離黃昏也不過一個時辰,趕路也走不了多遠。」
皇帝莞爾,「還是不叨擾了,在下已留了下人在弘農縣邑外的驛館等候,約定今夜在那邊留宿,明日一早換快馬出發,趕在後日午時前回到長安。」
「這麽急?」陳氏也來到園中,問:「這是為何?」
皇帝看徽妍一眼,道:「王子居次年紀尚幼,不習慣生人陪伴。這幾日王小姐不在,兩人已是哭鬧不止,我們著實傷神。在下外出幾日,放心不下,若回去遲了,侍臣們怕是難以應付。」
戚氏猶豫了一下,歎口氣。「王子居次幼失怙恃,確是可憐。」說罷,看向徽妍,「劉公子等人如此操勞,你也莫閑在家中,這兩日收拾收拾回宮幫忙去吧!」
徽妍愣了愣,張口結舌。
她這些天總費神思索該如何說服戚氏,沒想到皇帝三言兩語,戚氏的想法就轉過來了。
徽妍忙應下,看看母親臉上的關切之色,啼笑皆非。她哪裏是心疼蒲那和從音,分明是心疼皇帝,隻怕如今母親的心中,這個叫劉公子的人已然比自己這親生女兒還要寶貝了。
寒暄一陣,皇帝從棋盤前起身,行禮告辭。
眾人再表達了一番挽留之意,送皇帝出門。
王縈攙著戚氏在前,王璟和陳氏隨後,卻見徽妍留在後麵,與皇帝走在一處,王恒連多動一下都不敢,默默跟在最後麵。
徽妍瞅著前麵家人們有說有笑的樣子,正走著,忽然聽皇帝道:「你方才勸你大哥以和為貴,果有深意。」
她看看皇帝,瞅見那意味深長的目光,笑答道:「家兄自幼隨博士嚴珅學棋,十歲至今,敗績不出五指。」
皇帝眉間有些訝色。嚴珅是個名儒,學問淵博,亦是有名的弈棋高手,縱橫京畿棋壇數十年,敵手寥寥。
怪不得自己連輸三盤。皇帝徹底心服,卻瞥了瞥徽妍,「你一開始便知道我會輸,於是作壁上觀?」
「豈敢。」徽妍不以為然,「公子不懼應戰,妾身也自當旁觀。」
皇帝微微挑眉,心裏「嘖」一聲,轉過頭去。
到了車前,隻見侍衛們早已備好車馬,侍立周圍。
眾人與皇帝再道別,卻發現王恒也牽了馬來,立在車旁。
「你要去哪?」戚氏問。
「我……送送劉公子。」王恒說著,瞅瞅皇帝,又連忙收回目光。
戚氏笑起來,對王璟道:「去做了車郎,果然知禮了許多。」卻對王恒道:「本來送一程也好,隻是劉公子要趕往弘農縣邑,隻怕你拖慢了公子行程。」
王恒猶豫,看向皇帝,麵色不定。
皇帝從善如流,「王郎官不必多禮,王夫人說得對,且在下亦有從人跟隨,諸多禮節還是省去為好。」說罷再看徽妍一眼,轉身登車。
馬車轔轔,馬蹄踏過,塵霧飛揚。
「母親,劉公子又借了書,下次可會再來?」王縈問戚氏。
「會來,總要還書啊。」戚氏笑咪咪道。
千萬莫再來了才好……徽妍心裏道,不禁瞅了瞅王恒。
隻見他怔怔地望著皇帝一行離去的影子,似乎仍然回不了神,隻怕那心肝裏大概與自己上回一樣,全在驚濤中翻滾,雷電齊鳴。
【第三十二章 回宮做女史】
皇帝一路疾趕,如原先議定,第三日午時前回到了未央宮。
他先到宣室殿,處理完這幾日積累的政事,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杜燾的奏報。
如他所料,右賢王被右日逐王打得一敗塗地,退出王庭,往西北逃竄,與左溫禺鞮王合兵一處。杜燾按照皇帝與眾臣議定之計,並不出手,隻與右日逐王合圍,昔日左溫禺鞮王圍困右日逐王的燕然山至涿邪山一帶,如今成了兩王困守的牢籠。按杜燾預計,右賢王兵多,左溫禺鞮王糧草多,不出十日,右賢王糧草用盡,兩人定然反目。
皇帝看著奏報,心裏估算著這消息從範夫人城傳到長安的時日,現在那邊應當已有了變數。他旋即親自擬詔,令漢軍以助右日逐王合圍為首要,除非遇敵來攻,否則不必出擊。同時予杜燾決斷之權,一切可見機行事,待兩王之事平定,便可班師回朝。
事務都處理完之後,皇帝問徐恩,「這幾日宮中可有何事?」
徐恩道:「並無大事。隻是漪蘭殿王子、居次仍每日問起王女史。哦,昨日六殿下來求見陛下,說欲向鯉城侯學劍,請陛下準許。」
「鯉城侯?」皇帝愣了愣,忽然想起王縈提起鯉城侯的事。
「為何要向鯉城侯學劍?宮學中無武師麽,期門、羽林之中擅劍者亦有許多,何人不可教習?」皇帝淡淡道。
徐恩訕訕道:「如此,奴才將陛下之意轉告六殿下。」正要退下,皇帝卻將他叫住。
「不必。」皇帝想了想,「告知六殿下,如他所願。」
徐恩應聲,行禮退出去。
暫時閑下來,皇帝倚在憑幾上,放鬆一下,望著殿外的天光。
他的兄弟姊妹之中,如今未成年而仍居宮中者,有四人。六殿下劉珣,七殿下劉碩,十公主劉玫,十一公主劉芯。其中,六殿下劉珣今年十六,年紀最長,聰明機靈,宮中學官皆稱讚其出色,他的生母李美人,與董李之亂的李夫人是姊妹。
當年,董氏反攻京城,三殿下被殺,李夫人死於刀下,李美人雖未參與此事,卻也未能幸免。董軍攻入時,她自知不會被放過,在殿上自縊,而六殿下當年不到十歲,被乳母和宮人藏在宮苑中的假山裏,一直躲到皇帝奪回長安。
六殿下雖非李夫人所出,可生母既然與李夫人是姊妹,也算是殘黨,皇帝會如何處置六殿下,當年曾有許多猜測。但最終皇帝並沒有為難六殿下,他像對待先帝其他的皇子皇女那樣,仍將他養在宮中,待成年再封王外遣。
徽妍苦笑,長歎口氣。
「母親他們不知道?」王恒問。
「不知道。」徽妍搖頭,瞅瞅後園那邊,道:「他微服而來,就是不欲別人知曉,你也別說。」
王恒忙點頭,神色卻仍是驚疑不定,「可……劉公子為何如此?到家中來做什麽?」
「大姊向你打聽鯉城侯時,她沒告訴你麽?」徽妍將他袖子上的一塊塵漬拍了拍,「父親曾教授劉公子,他也算父親門下弟子。前番到弘農是為拜祭父親,順道來家中做客,此番再來,是為還書。」
王恒一臉茫然。「隻是如此?」他問。
「隻是如此。」徽妍道,語氣篤定。
兩人邊走邊說,王恒隨徽妍到屋子裏看了看新衣,沒多久就有侍婢前來,說戚氏讓他們兩人回後園去。
徽妍無奈,看了看王恒若有所思的臉,隻得與他一道折返。
皇帝與王璟一連對弈三局,皆敗北。
王璟將最後一子落在他陣中死穴之時,皇帝盯著他的手,簡直不可置信。
「公子高才!」王璟愉快地說,「在下許久不曾對弈這般暢快過!」
皇帝的嘴角幾乎抽搐,他看著王璟,歎服道:「王公子棋技精湛,嫻熟周密而玄機重重,在下自愧不如。」
王璟謙和一笑,道:「劉公子過譽了。」說罷還想再邀一盤。
皇帝卻道:「還是改日再弈,天色不早,在下該告辭了。」
徽妍才回來就聽到他這麽說,心中一鬆。
戚氏卻訝道:「怎麽這便要回去了?離黃昏也不過一個時辰,趕路也走不了多遠。」
皇帝莞爾,「還是不叨擾了,在下已留了下人在弘農縣邑外的驛館等候,約定今夜在那邊留宿,明日一早換快馬出發,趕在後日午時前回到長安。」
「這麽急?」陳氏也來到園中,問:「這是為何?」
皇帝看徽妍一眼,道:「王子居次年紀尚幼,不習慣生人陪伴。這幾日王小姐不在,兩人已是哭鬧不止,我們著實傷神。在下外出幾日,放心不下,若回去遲了,侍臣們怕是難以應付。」
戚氏猶豫了一下,歎口氣。「王子居次幼失怙恃,確是可憐。」說罷,看向徽妍,「劉公子等人如此操勞,你也莫閑在家中,這兩日收拾收拾回宮幫忙去吧!」
徽妍愣了愣,張口結舌。
她這些天總費神思索該如何說服戚氏,沒想到皇帝三言兩語,戚氏的想法就轉過來了。
徽妍忙應下,看看母親臉上的關切之色,啼笑皆非。她哪裏是心疼蒲那和從音,分明是心疼皇帝,隻怕如今母親的心中,這個叫劉公子的人已然比自己這親生女兒還要寶貝了。
寒暄一陣,皇帝從棋盤前起身,行禮告辭。
眾人再表達了一番挽留之意,送皇帝出門。
王縈攙著戚氏在前,王璟和陳氏隨後,卻見徽妍留在後麵,與皇帝走在一處,王恒連多動一下都不敢,默默跟在最後麵。
徽妍瞅著前麵家人們有說有笑的樣子,正走著,忽然聽皇帝道:「你方才勸你大哥以和為貴,果有深意。」
她看看皇帝,瞅見那意味深長的目光,笑答道:「家兄自幼隨博士嚴珅學棋,十歲至今,敗績不出五指。」
皇帝眉間有些訝色。嚴珅是個名儒,學問淵博,亦是有名的弈棋高手,縱橫京畿棋壇數十年,敵手寥寥。
怪不得自己連輸三盤。皇帝徹底心服,卻瞥了瞥徽妍,「你一開始便知道我會輸,於是作壁上觀?」
「豈敢。」徽妍不以為然,「公子不懼應戰,妾身也自當旁觀。」
皇帝微微挑眉,心裏「嘖」一聲,轉過頭去。
到了車前,隻見侍衛們早已備好車馬,侍立周圍。
眾人與皇帝再道別,卻發現王恒也牽了馬來,立在車旁。
「你要去哪?」戚氏問。
「我……送送劉公子。」王恒說著,瞅瞅皇帝,又連忙收回目光。
戚氏笑起來,對王璟道:「去做了車郎,果然知禮了許多。」卻對王恒道:「本來送一程也好,隻是劉公子要趕往弘農縣邑,隻怕你拖慢了公子行程。」
王恒猶豫,看向皇帝,麵色不定。
皇帝從善如流,「王郎官不必多禮,王夫人說得對,且在下亦有從人跟隨,諸多禮節還是省去為好。」說罷再看徽妍一眼,轉身登車。
馬車轔轔,馬蹄踏過,塵霧飛揚。
「母親,劉公子又借了書,下次可會再來?」王縈問戚氏。
「會來,總要還書啊。」戚氏笑咪咪道。
千萬莫再來了才好……徽妍心裏道,不禁瞅了瞅王恒。
隻見他怔怔地望著皇帝一行離去的影子,似乎仍然回不了神,隻怕那心肝裏大概與自己上回一樣,全在驚濤中翻滾,雷電齊鳴。
【第三十二章 回宮做女史】
皇帝一路疾趕,如原先議定,第三日午時前回到了未央宮。
他先到宣室殿,處理完這幾日積累的政事,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杜燾的奏報。
如他所料,右賢王被右日逐王打得一敗塗地,退出王庭,往西北逃竄,與左溫禺鞮王合兵一處。杜燾按照皇帝與眾臣議定之計,並不出手,隻與右日逐王合圍,昔日左溫禺鞮王圍困右日逐王的燕然山至涿邪山一帶,如今成了兩王困守的牢籠。按杜燾預計,右賢王兵多,左溫禺鞮王糧草多,不出十日,右賢王糧草用盡,兩人定然反目。
皇帝看著奏報,心裏估算著這消息從範夫人城傳到長安的時日,現在那邊應當已有了變數。他旋即親自擬詔,令漢軍以助右日逐王合圍為首要,除非遇敵來攻,否則不必出擊。同時予杜燾決斷之權,一切可見機行事,待兩王之事平定,便可班師回朝。
事務都處理完之後,皇帝問徐恩,「這幾日宮中可有何事?」
徐恩道:「並無大事。隻是漪蘭殿王子、居次仍每日問起王女史。哦,昨日六殿下來求見陛下,說欲向鯉城侯學劍,請陛下準許。」
「鯉城侯?」皇帝愣了愣,忽然想起王縈提起鯉城侯的事。
「為何要向鯉城侯學劍?宮學中無武師麽,期門、羽林之中擅劍者亦有許多,何人不可教習?」皇帝淡淡道。
徐恩訕訕道:「如此,奴才將陛下之意轉告六殿下。」正要退下,皇帝卻將他叫住。
「不必。」皇帝想了想,「告知六殿下,如他所願。」
徐恩應聲,行禮退出去。
暫時閑下來,皇帝倚在憑幾上,放鬆一下,望著殿外的天光。
他的兄弟姊妹之中,如今未成年而仍居宮中者,有四人。六殿下劉珣,七殿下劉碩,十公主劉玫,十一公主劉芯。其中,六殿下劉珣今年十六,年紀最長,聰明機靈,宮中學官皆稱讚其出色,他的生母李美人,與董李之亂的李夫人是姊妹。
當年,董氏反攻京城,三殿下被殺,李夫人死於刀下,李美人雖未參與此事,卻也未能幸免。董軍攻入時,她自知不會被放過,在殿上自縊,而六殿下當年不到十歲,被乳母和宮人藏在宮苑中的假山裏,一直躲到皇帝奪回長安。
六殿下雖非李夫人所出,可生母既然與李夫人是姊妹,也算是殘黨,皇帝會如何處置六殿下,當年曾有許多猜測。但最終皇帝並沒有為難六殿下,他像對待先帝其他的皇子皇女那樣,仍將他養在宮中,待成年再封王外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