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宗名臉氣成豬肝色,偏葉秋此時趕了回來,瞧著這場景,又補了一句,「陶老爺若是有錢,不如給陶大公子多買些脂米分,好生打扮打扮,興許還能多結交幾個權貴,替陶家多撐幾道腰。」
如果說董大伯的話是一根刺,那葉秋的話簡直是一把砍馬刀,還是專往人軟肋插的砍馬刀。
陶宗名慪得幾乎快暈厥過去,偏偏半字不能駁。
他那兒子什麽德性自己清楚,甚至好些鄉裏的老人都是見過的。所以他隻能坐回車裏,頂著那張紫漲的麵皮,落荒而逃。
看著陶老爺的威風掃地,年輕的漢子們用放肆的哈哈大笑送他一程。
隻葉秋卻有些笑不出來,雖然捅人刀子是痛快了,可沒借到錢,她有何顏麵再見父老鄉親?
「叔,是我沒用。今天下山,沒找到人,也沒辦成事……」
看她一臉難過,都快語帶哽咽了,朱長富卻是嗬嗬笑著把她肩膀一拍,「誰說你沒辦成事?把陶家那老小子氣成這樣,這還不算本事麽?」
可這有什麽用?又不能刮下幾個錢來。
朱長富笑道,「快進屋去瞧瞧,你看是誰來了?」
誰啊?
葉秋抬眼望去,就見自家窯洞門口走出一個挺斯文的年輕人,打開門簾,裏麵有位中年婦人,笑意吟吟的看著她。看模樣,似是母子。
可葉秋一個都不認得啊。
可當有人抱著小地瓜,最後露出老臉來時,葉秋的眼睛瞪大了。
陳掌櫃!
他不是出門了麽?怎麽會在自己家裏?
朱長富哈哈笑著,在她背上拍了一記,「這回,你不發愁了嗎?」
不愁了。
再看一眼那對母子,葉秋都快哭了。
不過這回,是激動的。
她徑直跑上去,忙不迭的行禮,「徐大太太,可算是把您盼來了!我這回可是遇到大麻煩了,要借點銀子救急,不過您放心,利息什麽的,按商家的規矩來,斷不敢讓您吃虧……」
徐三思打著簾子,看這個漂亮得不象話的女子剛捅完刀子,就一陣風似的衝進來,對著他娘又是討好,又是賣乖,嘰嘰喳喳講起正事。忽地覺得,老話說三個女人一台戲還是含蓄了。眼前這一個,就精彩的象是一台戲了。
似乎,好象,還是讓人想一直看一直看的那種戲……
三天的征兵期限已到,徐恭大馬金刀的坐在八角鎮亭舍。
等著收人,或者收錢。
其實他是無所謂的,因為陶家昨天已經把酒鋪的一成幹股,八十畝良田,還有答應好的若幹首飾清單送到他麵前來了。
雖然這跟他要求的,打了個折扣,但總的來說,他還是滿意的。反正他也是獅子大開口,沒指望陶家全給,所以即使少了點,也是可以的。
更何況,還能看到陶宗名那老狗交出東西時,一臉肉痛的表情。還能當著他麵,把他兒子帶回房去,就在他們家,弄得他叫得那樣淫賤。隻要一想想陶家人的心情,徐恭就更滿意了。
他從來就不是一個好人,所以也不喜歡做什麽好事。
哪怕是看著自己的手下,因為沒人來拿銀子贖兵役,撈不到什麽油水,而明顯帶著不滿之色,徐恭都沒想著要分點好處給他們。
在他看來,官大一級,就必須壓死人。
做自己的手下,就跟自己的奴仆一樣,完全沒必要客氣。隻有這樣,才能讓他們怕,才能讓他們老實聽話。
否則,他都覺得對不起自己,這麽辛苦的從刀山屍海裏爬到這個位置上。
原本,士兵們就沒指望他能分點好處出來。雖然,所有人都知道他在陶家發了橫財。可要是連百姓的油水也刮不到,他們辛辛苦苦的跑這一趟。又是為什麽?
可這,真不能怪大家。
要是往年,總還有一些家境寬裕些的。會拿錢贖兵役。可今年,一個都沒有。
不是沒有人家拿得出這個錢,而是這個錢一旦拿出來,實在太傷筋動骨了。所以鄉親們寧可忍著疼,含著淚,緊緊抓著親人的手,卻還是把他們送到了亭舍來。
因為人太多。亭舍是站不下的。都是進來報上名,然後就回到亭舍外。抓緊時間,跟親人最後的團聚。
沒有人大聲號哭,就是再柔弱的婦人,此時哪怕早已紅了眼圈。也堅強的擠出一抹微笑。或是給丈夫整整衣角,或是給兒子塞幾個帶著體溫的私房錢。
那可能是她們戴了半輩子的耳環,也可能是出嫁時才得的唯一一隻銀鐲。隨便丟哪個富貴人家麵前,他們連眼角都不會瞟一眼。
可對於窮人來說,這點子東西可能在要緊的時候,換一隻饅頭,或是一碗湯藥,這就是活命的保證。
董大伯看著這樣的場景,心裏頭是感慨萬千。
要是往年。他們村現在肯定也是這樣的場景。啊不,應該比他們更糟。因為今年他們村接的是二十五個名額,那幾乎是要毀了全村的災難啊。
可是今天。他們仙人村的老人不必哭泣,孩子不必悲傷,婦人們也不必把身上那點子唯一值錢的東西交出來。
這一切,全因有她。
望著身邊那個女子年輕美麗卻端肅的臉,董大伯覺得信心百倍。他甚至不自覺的挺了挺胸膛,象個年輕人一樣。昂起了頭。
得得得,歡快的馬蹄聲。打斷了亭舍外給親人送行的百姓的憂傷。大家自動分開了一條道,看著三輛嶄新的帶篷馬車,魚貫而入。
北田村的村長,魏正英也來了。
此刻就站在人群裏,帶著幾分尷尬,幾分羨慕,還有幾分說不清道不明的慶幸,看著葉秋領著頭兒下了馬車。
不是別人動作沒她快,而是所有仙人村的漢子們都自發的讓她先行。
這個妮子真是個有本事的。見多識廣的魏正英就算是放棄了與仙人村的合作,也不得不承認這一點。
可她畢竟是太弱小了,怎麽鬥得過陶家?
看看那車上下來的二十五個年輕漢子,她再聰明,再本事,不也是乖乖把人送來了?
可是,不對!
魏正英忽地發現,這二十五個年輕漢子,居然沒有一個帶著包袱。車簾打開,車裏分明已經空了,可他們的行李呢?他們難道就這樣赤手空拳的去當兵?
「我這侄女她是又要唱哪一出戲啊?」似是無意,吳家溝的村長吳長生走到魏正英的身邊,不輕不重的嘀咕著。
魏正英瞥他一眼,想走開,卻也舍不得要看看葉秋究竟是要幹什麽。
在集體注視中,葉秋帶著全村二十五個年輕漢子,還有朱長富、董大伯和連爺爺三位老人,象是衝鋒的陣營般,走到了徐恭的麵前。
徐恭突地有些莫名的不安,此刻的葉秋,竟帶給他在沙場上遇到敵手般的緊張。
他雖然還那麽大馬金刀的坐著,可後背已經悄然緊繃了。
「來了?去點名吧。」故作輕鬆的問話,但聲音卻有些發緊了。
葉秋微微笑了笑,衝他行了一禮,就讓身後的漢子們,由三家老人帶著,去找書吏報名了。
「朱孝平!」
「朱德貴!」
「董二!」
村裏二十五戶人家,所有的漢子幾乎都來了。連芳嫂家沒有成年男丁,都由連家多報了一個,補上了這個缺。
如果說董大伯的話是一根刺,那葉秋的話簡直是一把砍馬刀,還是專往人軟肋插的砍馬刀。
陶宗名慪得幾乎快暈厥過去,偏偏半字不能駁。
他那兒子什麽德性自己清楚,甚至好些鄉裏的老人都是見過的。所以他隻能坐回車裏,頂著那張紫漲的麵皮,落荒而逃。
看著陶老爺的威風掃地,年輕的漢子們用放肆的哈哈大笑送他一程。
隻葉秋卻有些笑不出來,雖然捅人刀子是痛快了,可沒借到錢,她有何顏麵再見父老鄉親?
「叔,是我沒用。今天下山,沒找到人,也沒辦成事……」
看她一臉難過,都快語帶哽咽了,朱長富卻是嗬嗬笑著把她肩膀一拍,「誰說你沒辦成事?把陶家那老小子氣成這樣,這還不算本事麽?」
可這有什麽用?又不能刮下幾個錢來。
朱長富笑道,「快進屋去瞧瞧,你看是誰來了?」
誰啊?
葉秋抬眼望去,就見自家窯洞門口走出一個挺斯文的年輕人,打開門簾,裏麵有位中年婦人,笑意吟吟的看著她。看模樣,似是母子。
可葉秋一個都不認得啊。
可當有人抱著小地瓜,最後露出老臉來時,葉秋的眼睛瞪大了。
陳掌櫃!
他不是出門了麽?怎麽會在自己家裏?
朱長富哈哈笑著,在她背上拍了一記,「這回,你不發愁了嗎?」
不愁了。
再看一眼那對母子,葉秋都快哭了。
不過這回,是激動的。
她徑直跑上去,忙不迭的行禮,「徐大太太,可算是把您盼來了!我這回可是遇到大麻煩了,要借點銀子救急,不過您放心,利息什麽的,按商家的規矩來,斷不敢讓您吃虧……」
徐三思打著簾子,看這個漂亮得不象話的女子剛捅完刀子,就一陣風似的衝進來,對著他娘又是討好,又是賣乖,嘰嘰喳喳講起正事。忽地覺得,老話說三個女人一台戲還是含蓄了。眼前這一個,就精彩的象是一台戲了。
似乎,好象,還是讓人想一直看一直看的那種戲……
三天的征兵期限已到,徐恭大馬金刀的坐在八角鎮亭舍。
等著收人,或者收錢。
其實他是無所謂的,因為陶家昨天已經把酒鋪的一成幹股,八十畝良田,還有答應好的若幹首飾清單送到他麵前來了。
雖然這跟他要求的,打了個折扣,但總的來說,他還是滿意的。反正他也是獅子大開口,沒指望陶家全給,所以即使少了點,也是可以的。
更何況,還能看到陶宗名那老狗交出東西時,一臉肉痛的表情。還能當著他麵,把他兒子帶回房去,就在他們家,弄得他叫得那樣淫賤。隻要一想想陶家人的心情,徐恭就更滿意了。
他從來就不是一個好人,所以也不喜歡做什麽好事。
哪怕是看著自己的手下,因為沒人來拿銀子贖兵役,撈不到什麽油水,而明顯帶著不滿之色,徐恭都沒想著要分點好處給他們。
在他看來,官大一級,就必須壓死人。
做自己的手下,就跟自己的奴仆一樣,完全沒必要客氣。隻有這樣,才能讓他們怕,才能讓他們老實聽話。
否則,他都覺得對不起自己,這麽辛苦的從刀山屍海裏爬到這個位置上。
原本,士兵們就沒指望他能分點好處出來。雖然,所有人都知道他在陶家發了橫財。可要是連百姓的油水也刮不到,他們辛辛苦苦的跑這一趟。又是為什麽?
可這,真不能怪大家。
要是往年,總還有一些家境寬裕些的。會拿錢贖兵役。可今年,一個都沒有。
不是沒有人家拿得出這個錢,而是這個錢一旦拿出來,實在太傷筋動骨了。所以鄉親們寧可忍著疼,含著淚,緊緊抓著親人的手,卻還是把他們送到了亭舍來。
因為人太多。亭舍是站不下的。都是進來報上名,然後就回到亭舍外。抓緊時間,跟親人最後的團聚。
沒有人大聲號哭,就是再柔弱的婦人,此時哪怕早已紅了眼圈。也堅強的擠出一抹微笑。或是給丈夫整整衣角,或是給兒子塞幾個帶著體溫的私房錢。
那可能是她們戴了半輩子的耳環,也可能是出嫁時才得的唯一一隻銀鐲。隨便丟哪個富貴人家麵前,他們連眼角都不會瞟一眼。
可對於窮人來說,這點子東西可能在要緊的時候,換一隻饅頭,或是一碗湯藥,這就是活命的保證。
董大伯看著這樣的場景,心裏頭是感慨萬千。
要是往年。他們村現在肯定也是這樣的場景。啊不,應該比他們更糟。因為今年他們村接的是二十五個名額,那幾乎是要毀了全村的災難啊。
可是今天。他們仙人村的老人不必哭泣,孩子不必悲傷,婦人們也不必把身上那點子唯一值錢的東西交出來。
這一切,全因有她。
望著身邊那個女子年輕美麗卻端肅的臉,董大伯覺得信心百倍。他甚至不自覺的挺了挺胸膛,象個年輕人一樣。昂起了頭。
得得得,歡快的馬蹄聲。打斷了亭舍外給親人送行的百姓的憂傷。大家自動分開了一條道,看著三輛嶄新的帶篷馬車,魚貫而入。
北田村的村長,魏正英也來了。
此刻就站在人群裏,帶著幾分尷尬,幾分羨慕,還有幾分說不清道不明的慶幸,看著葉秋領著頭兒下了馬車。
不是別人動作沒她快,而是所有仙人村的漢子們都自發的讓她先行。
這個妮子真是個有本事的。見多識廣的魏正英就算是放棄了與仙人村的合作,也不得不承認這一點。
可她畢竟是太弱小了,怎麽鬥得過陶家?
看看那車上下來的二十五個年輕漢子,她再聰明,再本事,不也是乖乖把人送來了?
可是,不對!
魏正英忽地發現,這二十五個年輕漢子,居然沒有一個帶著包袱。車簾打開,車裏分明已經空了,可他們的行李呢?他們難道就這樣赤手空拳的去當兵?
「我這侄女她是又要唱哪一出戲啊?」似是無意,吳家溝的村長吳長生走到魏正英的身邊,不輕不重的嘀咕著。
魏正英瞥他一眼,想走開,卻也舍不得要看看葉秋究竟是要幹什麽。
在集體注視中,葉秋帶著全村二十五個年輕漢子,還有朱長富、董大伯和連爺爺三位老人,象是衝鋒的陣營般,走到了徐恭的麵前。
徐恭突地有些莫名的不安,此刻的葉秋,竟帶給他在沙場上遇到敵手般的緊張。
他雖然還那麽大馬金刀的坐著,可後背已經悄然緊繃了。
「來了?去點名吧。」故作輕鬆的問話,但聲音卻有些發緊了。
葉秋微微笑了笑,衝他行了一禮,就讓身後的漢子們,由三家老人帶著,去找書吏報名了。
「朱孝平!」
「朱德貴!」
「董二!」
村裏二十五戶人家,所有的漢子幾乎都來了。連芳嫂家沒有成年男丁,都由連家多報了一個,補上了這個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