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征輔兵全憑自願,哪裏能強迫別人來?
就在此時,陶家求到徐恭麵前。要針對仙人村。徐恭暗地裏一盤算,就主動上前接了一個燙手山芋。
他要求到八角鎮來征兵。而且是保證征到不低於朝廷正規征召的壯丁。他算得很好,這時代的通訊極為不便,有時隔著個山頭,就完全是兩個天地。隻要在八角鎮把兵召到,帶回潞州,就算是真相大白,也無濟於事。
於他自己來說,一可立下軍功,二也能中飽私囊,這樣的好事,他為何不做?
至於事情被拆穿之後的罵名,他是不在乎的。反正他又不是本地人,還怕誰刨了他的祖墳不成?
可他沒想到,在事情眼看著就要完成的時候,出了紕漏。
先是葉秋籌到贖兵役的銀子,接著被她看出端倪。然後等到朱方氏到來,就徹底揭穿了這個騙局。
而且,朱方氏不是空口無憑,她手拿著一張從原平縣要來的征兵告示,在最後不起眼處,寫了一句,「此次征兵,全憑自願。」
徐恭閉了閉眼,他當然知道,征兵的告示應該怎樣寫。甚至,他手上也有一份八角鎮的征兵告示,隻是沒有張貼出來。
可現在,貼不貼出來還有用嗎?
再度睜開眼,徐恭看著葉秋的目光,已經不是看著一個普通百姓了,冰涼漠然,就象是看著一個死人。
「仙人村葉氏聚眾鬧事,違抗軍令,就地格殺!」
話音落地,如金鐵相擊般殘酷無情。
亭舍內外,原本還群情激昂的百姓們錯愕了,震驚了,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這樣,就要殺人了?他們怎麽能這樣做!
可徐恭就這麽做了。
領過兵,打過仗的他,太清楚軍心浮動,對於士氣的影響了。而民心,也一樣。
他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控製住局勢,否則,這裏的局勢就不是他能控製的了。
而控製局勢最快最好的方法是什麽?
對他來說,就是鮮血,是人頭。
殺一儆百,就是這麽來的。
所以,不過是眨眼之間,葉秋就被兩個士兵反剪著雙臂,拖到了亭舍當中的空地上。
「秋兒!」一臉憔悴的朱方氏急紅了眼,從車上跳下,不顧一切的往前衝,「你們這些強盜,到底想幹什麽,幹什麽呀?」
朱長富和一眾仙人村的鄉親們大驚失色,想過去救人。可那些訓練有素的士兵已經團團把葉秋圍在了中間。
而麵對著百姓的,是鋒利而冒著寒光的長槍。
沒有給任何人。任何一次辯解的機會。一個士兵重重的踹了葉秋一腳,強硬的把她半踢倒了地上。
而另一個士兵抽手拔出腰間佩刀,高高舉起。帶著寒光,沒有半分猶豫的就往葉秋脖子上砍去。
徐恭就這麽看著,睜著眼睛看著。
這一瞬間,他心裏是有幾分惋惜的,這麽漂亮的姑娘,真是可惜了。
可是下一刻,他的惋惜就被意外飛來的一根馬鞭打斷了。
誰都沒有留意到。那兩個人是什麽時候藏在人群裏的。可等到他們出手的時候,徐恭那幾十個上過戰場的親兵。完全沒有還手之力。
甚至,連看都沒看清,就給人用馬鞭絞飛了刀槍,衝進包圍圈。幾個眨眼的工夫,就把葉秋給搶了出來,放到了朱長富他們中間。
徐恭震驚的看著眼前二人,或者說,是兩個長相忠厚,貌不驚人的小兵。
他們必須是兵,也隻能是兵。
否則不可能在麵對他帶著殺氣的士卒時敢於出手,一擊得中後,還不急著逃脫。而是站在那裏,悍勇的擺出戰鬥之姿,護衛著身後的葉秋和鄉親們。
「你們。到底是什麽人?」徐恭厲聲質問著,心裏卻開始有些打鼓了。
軍中內部的勾心鬥角,從來不比文官少。如果這二人是他的仇敵派來的,那麽抓著他一個辦事不力,濫殺無辜的把柄,就能回去狠狠告他一狀了。
可他的仇敵。哪有這樣的實力,招攬這樣兩個手下?
徐恭在心裏快速過了一遍。怎麽都覺得不可能。要對付這兩個小兵,隻怕加上他自己,還有亭舍的衙役都是留不住。這樣的人才,素日與他不合的那些人,還不配擁有。
那他們,究竟是哪兒來的?
這個問題,葉秋也很好奇。
她剛剛被人製住的時候,一直被刀抵著脖子,那些士卒很有經驗,在致命的一刀下去之前,連叫屈的機會都不會給她。
等被人救出來,回到安全的地方,葉秋才能大力喘息著,一陣陣的後怕。
沒有經曆過的人不會明白,就算隻是短短一瞬,可對葉秋來說,卻是實實在在到鬼門關前打了個轉。
那是什麽人,在暗中保護著自己?
那兩個小兵不答,而亭舍中,有人認出來了。
可金求盜張了張嘴,半聲也沒吭。
正僵持間,亭舍門外,嗒啦啦又傳來馬蹄聲,有人穿著官服,笑吟吟的下馬進來。
「喲,今兒可真熱鬧。徐校尉,你這邊的兵征得如何了?」
徐恭抬頭,瞧著那個一身痞氣的俊美青年,就是眉頭一皺,「秦主簿,我這征兵乃是軍務,不必向你匯報吧?」
秦彥半點不怒,反而嘻嘻一笑,隻是目光精準的望向人群中的葉秋,微微露出兩分詫異之色,隨即就若無其事的上前道,「本來征兵此等軍務是不關我的事。不過刺史大人聽聞要征兵修渠,也想襄助一把。所以在得到侯將軍的許可後,命下官前來傳達幾句話。」
他望著圍觀的百姓親切一笑,「大家都是踴躍來當兵的吧?你們這回可是趕上好時候了。刺史大人體諒大家辛苦,在跟潞州最高統將,侯大將軍商議之後,決定把今年的勞役全改作修渠。如果你們肯當這個輔兵,頂多一年,快則半年,隻要把渠修通,即可歸家。而且,等到明年春天農忙的時候,如果渠還修不完,允許你們分期分批的回家務農,保證耽誤不了家裏的事。」
還有這等好事?
百姓們憤怒的心情平複了許多,隻是剛剛被徐恭那翻臉如翻書,又動不動要殺人的樣子嚇得不輕,當即就有人問,「這話可作準的?剛剛那位大人,可是連人家拿銀子來贖兵役都不肯呢!」
秦彥笑了,「放心,作準的。至於拿銀子贖,真的沒有必要了。大夥兒想想,眼下農閑,你們呆在家裏,還得多吃口飯。不如去到工地上,管吃管喝不說,還可以服了全家的勞役。這回刺史大人特別說了的,隻要你們當輔兵,幹得長,全家這兩年的勞役就都可以完結了。」
這倒聽起來很不錯。
鄉親們議論起來。而秦彥湊到葉秋跟前,笑眯眯的問,「姑娘。你是仙人村的吧?」
葉秋沒空理他,因為她突然發現,剛剛那兩個從天而降的小兵不見了。
人怎麽跑了?
潞州府衙。
身為本地最高文官的顏刺史,正在後院的小廚房裏滿頭大汗的炒菜。
如果此時有外人經過,一定不會把這個矮矮胖胖,油光滿麵的小老頭當成什麽大人物,頂多是個看起來比較厲害的廚子。
又有誰能想得到呢?堂堂的刺史大人生平最大的愛好居然是下廚。也不怕油煙熏壞了他。
就在此時,陶家求到徐恭麵前。要針對仙人村。徐恭暗地裏一盤算,就主動上前接了一個燙手山芋。
他要求到八角鎮來征兵。而且是保證征到不低於朝廷正規征召的壯丁。他算得很好,這時代的通訊極為不便,有時隔著個山頭,就完全是兩個天地。隻要在八角鎮把兵召到,帶回潞州,就算是真相大白,也無濟於事。
於他自己來說,一可立下軍功,二也能中飽私囊,這樣的好事,他為何不做?
至於事情被拆穿之後的罵名,他是不在乎的。反正他又不是本地人,還怕誰刨了他的祖墳不成?
可他沒想到,在事情眼看著就要完成的時候,出了紕漏。
先是葉秋籌到贖兵役的銀子,接著被她看出端倪。然後等到朱方氏到來,就徹底揭穿了這個騙局。
而且,朱方氏不是空口無憑,她手拿著一張從原平縣要來的征兵告示,在最後不起眼處,寫了一句,「此次征兵,全憑自願。」
徐恭閉了閉眼,他當然知道,征兵的告示應該怎樣寫。甚至,他手上也有一份八角鎮的征兵告示,隻是沒有張貼出來。
可現在,貼不貼出來還有用嗎?
再度睜開眼,徐恭看著葉秋的目光,已經不是看著一個普通百姓了,冰涼漠然,就象是看著一個死人。
「仙人村葉氏聚眾鬧事,違抗軍令,就地格殺!」
話音落地,如金鐵相擊般殘酷無情。
亭舍內外,原本還群情激昂的百姓們錯愕了,震驚了,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這樣,就要殺人了?他們怎麽能這樣做!
可徐恭就這麽做了。
領過兵,打過仗的他,太清楚軍心浮動,對於士氣的影響了。而民心,也一樣。
他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控製住局勢,否則,這裏的局勢就不是他能控製的了。
而控製局勢最快最好的方法是什麽?
對他來說,就是鮮血,是人頭。
殺一儆百,就是這麽來的。
所以,不過是眨眼之間,葉秋就被兩個士兵反剪著雙臂,拖到了亭舍當中的空地上。
「秋兒!」一臉憔悴的朱方氏急紅了眼,從車上跳下,不顧一切的往前衝,「你們這些強盜,到底想幹什麽,幹什麽呀?」
朱長富和一眾仙人村的鄉親們大驚失色,想過去救人。可那些訓練有素的士兵已經團團把葉秋圍在了中間。
而麵對著百姓的,是鋒利而冒著寒光的長槍。
沒有給任何人。任何一次辯解的機會。一個士兵重重的踹了葉秋一腳,強硬的把她半踢倒了地上。
而另一個士兵抽手拔出腰間佩刀,高高舉起。帶著寒光,沒有半分猶豫的就往葉秋脖子上砍去。
徐恭就這麽看著,睜著眼睛看著。
這一瞬間,他心裏是有幾分惋惜的,這麽漂亮的姑娘,真是可惜了。
可是下一刻,他的惋惜就被意外飛來的一根馬鞭打斷了。
誰都沒有留意到。那兩個人是什麽時候藏在人群裏的。可等到他們出手的時候,徐恭那幾十個上過戰場的親兵。完全沒有還手之力。
甚至,連看都沒看清,就給人用馬鞭絞飛了刀槍,衝進包圍圈。幾個眨眼的工夫,就把葉秋給搶了出來,放到了朱長富他們中間。
徐恭震驚的看著眼前二人,或者說,是兩個長相忠厚,貌不驚人的小兵。
他們必須是兵,也隻能是兵。
否則不可能在麵對他帶著殺氣的士卒時敢於出手,一擊得中後,還不急著逃脫。而是站在那裏,悍勇的擺出戰鬥之姿,護衛著身後的葉秋和鄉親們。
「你們。到底是什麽人?」徐恭厲聲質問著,心裏卻開始有些打鼓了。
軍中內部的勾心鬥角,從來不比文官少。如果這二人是他的仇敵派來的,那麽抓著他一個辦事不力,濫殺無辜的把柄,就能回去狠狠告他一狀了。
可他的仇敵。哪有這樣的實力,招攬這樣兩個手下?
徐恭在心裏快速過了一遍。怎麽都覺得不可能。要對付這兩個小兵,隻怕加上他自己,還有亭舍的衙役都是留不住。這樣的人才,素日與他不合的那些人,還不配擁有。
那他們,究竟是哪兒來的?
這個問題,葉秋也很好奇。
她剛剛被人製住的時候,一直被刀抵著脖子,那些士卒很有經驗,在致命的一刀下去之前,連叫屈的機會都不會給她。
等被人救出來,回到安全的地方,葉秋才能大力喘息著,一陣陣的後怕。
沒有經曆過的人不會明白,就算隻是短短一瞬,可對葉秋來說,卻是實實在在到鬼門關前打了個轉。
那是什麽人,在暗中保護著自己?
那兩個小兵不答,而亭舍中,有人認出來了。
可金求盜張了張嘴,半聲也沒吭。
正僵持間,亭舍門外,嗒啦啦又傳來馬蹄聲,有人穿著官服,笑吟吟的下馬進來。
「喲,今兒可真熱鬧。徐校尉,你這邊的兵征得如何了?」
徐恭抬頭,瞧著那個一身痞氣的俊美青年,就是眉頭一皺,「秦主簿,我這征兵乃是軍務,不必向你匯報吧?」
秦彥半點不怒,反而嘻嘻一笑,隻是目光精準的望向人群中的葉秋,微微露出兩分詫異之色,隨即就若無其事的上前道,「本來征兵此等軍務是不關我的事。不過刺史大人聽聞要征兵修渠,也想襄助一把。所以在得到侯將軍的許可後,命下官前來傳達幾句話。」
他望著圍觀的百姓親切一笑,「大家都是踴躍來當兵的吧?你們這回可是趕上好時候了。刺史大人體諒大家辛苦,在跟潞州最高統將,侯大將軍商議之後,決定把今年的勞役全改作修渠。如果你們肯當這個輔兵,頂多一年,快則半年,隻要把渠修通,即可歸家。而且,等到明年春天農忙的時候,如果渠還修不完,允許你們分期分批的回家務農,保證耽誤不了家裏的事。」
還有這等好事?
百姓們憤怒的心情平複了許多,隻是剛剛被徐恭那翻臉如翻書,又動不動要殺人的樣子嚇得不輕,當即就有人問,「這話可作準的?剛剛那位大人,可是連人家拿銀子來贖兵役都不肯呢!」
秦彥笑了,「放心,作準的。至於拿銀子贖,真的沒有必要了。大夥兒想想,眼下農閑,你們呆在家裏,還得多吃口飯。不如去到工地上,管吃管喝不說,還可以服了全家的勞役。這回刺史大人特別說了的,隻要你們當輔兵,幹得長,全家這兩年的勞役就都可以完結了。」
這倒聽起來很不錯。
鄉親們議論起來。而秦彥湊到葉秋跟前,笑眯眯的問,「姑娘。你是仙人村的吧?」
葉秋沒空理他,因為她突然發現,剛剛那兩個從天而降的小兵不見了。
人怎麽跑了?
潞州府衙。
身為本地最高文官的顏刺史,正在後院的小廚房裏滿頭大汗的炒菜。
如果此時有外人經過,一定不會把這個矮矮胖胖,油光滿麵的小老頭當成什麽大人物,頂多是個看起來比較厲害的廚子。
又有誰能想得到呢?堂堂的刺史大人生平最大的愛好居然是下廚。也不怕油煙熏壞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