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是宮裏出來的內侍,果然有見識,素波想想何老太太教自己要想在王府站住腳總要先攏絡住留福,因此也就答應了,又問他:「我身邊的兩個奉儀自然就是福兒和壽兒了,至於要選一個承奉副,你可有什麽人選?」


    王爺根基太薄,在宮裏陪著王爺到最後的隻有自己,到了相府後也隻添了一個薛大儒,其餘完全沒有自己的人,所以才讓王妃來出麵胡亂選呢,正好還能迷惑皇後。因此留福就說:「我哪裏有什麽人選?便是王爺身邊還缺人手呢,隻是不可靠的我又不放心。」


    素波一向對於使用內侍有些心結,因此便道:「那樣不如我也不選承奉副了,有事隻叫福兒和壽兒跑就好了,她們兩個倒是跟了我一些日子的,人也可靠。」


    福兒和壽兒是來自陸相府裏的,究竟是不是可靠很難說。但留福知道現在根本不必提醒王妃,她還不懂呢,就隻道:「這些都聽王妃的,最關鍵的是先建個小廚房。」


    素波點頭。又等了一會兒,估計王府的人應該已經都到花廳了,見留福依舊十分沉穩不動身,雖然明白他是想擺個譜,但總是有些坐不住了,便道:「我們也應該過花廳裏去了。」


    留福便道:「那王妃就請吧。」


    「難道王爺和你不過去?」


    「我們當然不去了。」


    雖然膠東王是個問題兒童,但他畢竟是皇子呀!而且還有留福,總能幫上自己的。素波再沒想到自己要獨自去麵對王府裏那麽多人,一時急得聲音都顫了起來,「你們為什麽不去?」


    留福早得了膠東王的吩咐,便恭敬地答道:「王爺要去上課了。」


    「薛大儒不是說給王爺放了十天假嗎?」


    「可是,薛大儒放十天假不等於王爺就真要休息十天呀!」


    素波無語了。在前世,她也是見過學霸的,他們就是如此:在學校,自己走神的時候,他們在全神貫注地學習;放學了,自己回家看電視吃零食,他們在學習;放假了,自己和爸媽逛街買東西品嚐美食,他們還在學習!所以他們學習就是比自己好!想來膠東王雖然是個天才兒童,但其實也在背後付出了許多的努力吧。


    素波自己不是學霸,但從不反對別人上進,哪怕膠東王是個問題兒童,但也不能阻斷他的上進之路。尤其是他的上進,其實也是為了保住那個秘密,正關係到自己的小命。


    於是素波隻得勉為其難地出了門,還沒走到門前又退了回來,到鏡子前照了照,看到裏麵的美少女不禁歎了一口氣,實在不像王府的王妃呀,一點氣勢都沒有,倒像一個可愛的小公主。


    想了想素波在妝台前坐了下來,打開妝匣先把眉毛畫直畫粗一點兒,這樣人就顯得有棱角多了;用胭脂將嘴唇塗得紅紅的,氣場就強了點;然後又撲了一層厚厚的妝,正能蓋住自己少女如花一般粉嫩的肌膚;接著她重新梳了一個高髻,戴上華貴的五鳳釵,果然增加了許多威嚴感;最後她還是換了衣裳,先撿了一件顏色最深的老紫色,雖然顯得端莊,但忽然想到孔子說過「惡紫之奪朱」,覺得紫色不夠正統趕緊脫了,又找了一件深紅的團福深衣換上,終於覺得有些王妃的氣派了,便將頭高高地昂了起來,「福奉儀、壽奉儀,我們走!」


    福兒和壽兒跟著小姐到了膠東王府,才十幾歲就升了女官,竟有了俸祿,早樂得不成,剛剛又被留福鼓動了幾句,現在也正充滿了激情,趕緊扶了王妃,「王爺專心學業,王妃正要將府裏的事全擔起來才對,我們自然會幫著王妃!」


    主仆三人便雄糾糾氣昂昂地走出宮殿去了小花廳。


    留福看著三人的背影,要是在宮裏,這三個傻乎乎的人恐怕早死無葬身之地了,不由得道:「王爺,她們能行嗎?」


    「有什麽不行的?就讓她去與張長史、功曹倉曹軍曹那些人打打交道,我們正好隔岸觀火。」膠東王微笑道:「你沒聽過傻人有傻福的話嗎?而且我突然覺得王妃其實沒有那麽傻,也許她還真能將小廚房的事情辦成呢。」


    先是故意想晚到一些,接著又因為化妝換衣裳,膠東王妃到得就很晚了。素波一進花廳就見裏麵人頭攢動,心裏無端地就升出了些怯意。還是在上學時,素波盡管愛懶床,但總盡可能不遲到,就是因為遲到了走進教室時便有無數雙眼睛立即都看了過來,讓她覺得很是難受。


    現在素波便是如此,花廳有兩處門,身為王妃不必走大門,而隻是從廳後的側門轉過屏風就正好到了大家麵前,又因為花廳裏麵有一處台階,正與教室頗有些相似,她如今就站在講台之上。不過她不能露怯,隻有繼續揚著頭走上了最上首的座位,然後款款地坐了下來,故做鎮靜地向下掃了一眼。


    還不待素波看清什麽,呼啦啦地,她麵前跪倒了一片,把她嚇得差一點從座位上掉下來。好在,這個時候大家都在俯首叩頭,並沒有人看她。


    素波平靜了一下心緒,不知不覺地「咳」了一聲,然後才道:「大家都起來吧。」


    眾人便都起來,所有的人也都看向了膠東王妃。


    皇六子膠東王為靜妃所出,非嫡又非長,雖有當朝陸丞相這樣的外祖,但在新朝初建,後族當道的形勢下其實卻是極弱勢的皇子,甚至比起趙美人所出的長沙王還要弱勢。


    隻從諸位王爺的王妃就能看出來。


    太子自然是不必說了,娶的是皇後的親侄女當朝太尉的親孫女鄧氏;其餘河間王和江都王也都娶的名門高官人家的女兒,王妃的父祖不是宗正寺卿就是大將軍;便是比膠東王小的長沙王,也就要與陸相的孫女成親了。唯有膠東王,娶了個江陰徐家的女兒,徐家雖然是世家,但早沒落得不成樣子,張長史先前就沒聽過徐家,後來才知道果然徐家一族竟連一個出仕的人都沒有了。


    所以,張長史被指定為膠東王府的長史是很不情願的。


    新朝初建,許多規製尚未健全,先前河間王、江都王成親時並沒有出宮,直到這一次膠東王要成親前才一道建王府,同時又加上了比膠東王還要小的長沙王,因此年前皇上一氣為四個兒子指定了長史。


    按說張長史一個北地的武官,怎麽也沒想到能成為王府的長史。他年底來京述職,因為一年裏頗有幾次戰功,原指望著能升上一級,結果級是升了,由原來的秩俸三百石成了秩俸四百石,隻是卻變成了文官!他也不知自己怎麽由武官轉了過來,許多人還以為他自己找的門路呢,其實他真是稀裏糊塗接到的任命!


    當張長史四處打聽了膠東王的情形後,所有的上進心一下子都沒了。他雖是武官,又在邊地,但也不是什麽也不懂:朝中太子地位穩固,且又有三位嫡出皇子在前的情況下,膠東王最好的結果就是一輩子富貴平安,而自己這一生注定隻能是庸庸碌碌的人了!


    就是皇上在招見時也向他這樣說:「朕與靜妃年少結發,情誼非常。如今靜妃所出清河公主得皇後照料與駙馬過得很是和美,而膠東王朕便交給張卿了,隻望他能一生平安喜樂,做一個富貴閑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廚娘,朕餓了 卷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水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水波並收藏廚娘,朕餓了 卷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