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麽皇上的意思就是希望自己一輩子服侍著膠東王安安穩穩地過一生了。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張長史唯有聽命,何況安安穩穩也不是什麽壞事。
接了膠東王長史之職後,張長史才明白有多少事要做。不比河間王和江都王,他們雖然賜了府,但卻一直在宮裏住著,並不急於搬出來,因此王府可以慢慢修繕,一點也不急;也不比長沙王,他的親事也較膠東王要晚上一些日子,而且又有趙美人的娘家人幫忙,隻需按步就班地布置,唯有膠東王成親在即,要做的事情一大堆,卻又沒有親族相助,便是膠東王外祖也不過隻送了一千緡錢而已。
說起錢,就是張長史一個粗人都感覺了出來,表麵看膠東王與大家都是一樣的俸祿,但其實別的皇子一定還有其餘的補貼,他們府裏花起錢來個個手筆都很大,古董寶物什麽的看中了什麽就買,唯有膠東王府隻能靠著皇子的俸祿,因此就格外緊巴巴的。他一個錢也沒貪,可是也沒法子隻用膠東王的俸祿把府內裝飾一新,幸而皇後娘娘格外賞了膠東王府一萬緡錢,才辦了一場還算體麵的親事。
其間勞心勞力之事說都說不完哪!
唉!這日子過得還不如在邊城與匈奴人打仗省心省力呢!
可是,張長史也有一點小得意,那就是他好不容易打聽到的一個消息,那就是自己是膠東王親自選中的長史!聽說陸相本來為膠東王挑了相府裏的主薄許衍做膠東王長史,可是膠東王卻在皇上麵前回絕了,又另選了自己。
想想河間王、江都王、長沙王三處王府的長史,那可都是王爺的心腹,出門代表著王府的體麵,不算是朝中品級高的官員也要讓上幾分,就知道長史這個職位並不是尋常人就能得到的。膠東王既然選中了自己,那麽就是說明自己還是有許多過人之處的。
但張長史也沒有想明白,膠東王既然如此看中自己,為什麽從來沒有招自己相見呢?其實王爺搬到府裏也有些時日了,可他們卻一次也沒有見過麵,平日有事也隻叫留福來傳話,雖然留福為承奉正,也是官身,但畢竟他是內侍,與朝廷正經地官員相差還很大的。
張長史很想見到王爺,請教一下王府的事務,如果可能還可以向王爺稟報匈奴人和邊城的事情,請王爺向皇上建言如何防範匈奴人;如果王爺有雄心壯誌,他還想勸王爺到邊地,在那裏建功立業,豈不是要比留在京城裏當一個閑散宗室要好得多。
身為膠東王府的長史,他的願望一直沒有實現。隻在大喜的日子張長史才見了膠東王一麵,那天膠東王也不過在敬酒時露了一麵,聽留福說身子有些不適,隻飲了一點酒便回了府裏,與他一句話都沒說,甚至一個眼色都沒給他。
今天一早,府裏傳出話來,召見全府上下人等到小花廳,張長史知道王爺和王妃要正式與大家見麵了,畢竟隨著大婚,王爺也算成人,而王府也就是真正開府了。在這樣重要的時候,王爺總要來到大殿上向大家說些什麽吧。
可是,內堂裏傳話讓大家到了花廳,然後張長史帶著所有的王府屬官和下人等了許久,王爺還是沒有來,隻有王妃一人露麵了。
難道王爺的病還沒好?
王爺看起來身子是不大好,瘦瘦弱弱的,自己的小兒子才十歲,卻比他長得又高又壯。自己悄悄問過留福,王爺有什麽病,留福隻說是胎裏來來的弱症,他是粗人,不知道什麽是弱症,就是看到王爺在喜筳上吃東西像小貓一樣,隻輕輕點了一點,而喝酒呢,隻一小口就醉了,真是太差了!
這麽糟的身子,可偏偏又早早成親,也不知皇上怎麽想的?
就膠東王的身子,再有女色相浸,小病也能成大病。萬一膠東王就此夭折了,皇上一怒之下,自己這個長史恐怕不會有好結果吧。張長史擔心之餘就忍不住問:「王妃,王爺的病還沒好嗎?」
素波第一次登上寶座以王妃的身份麵對著府裏上百的屬官和下人,本就非常不適應,特別是受到這麽多人的磕頭行禮後,未免更加緊張,手心裏都出了汗,強忍著在寶座上沒動,忽聽張長史問起膠東王的病,立即想到,難不成張長史看出膠東王有病,所以當眾來問?
膠東王的實情是決不能讓其他人知道的!
素波便將緊張什麽的都忘記了,挺直了身子高聲宣布:「王爺哪裏有什麽病?他好著呢,今天一早就隨著薛太傅讀書去了!」
張長史當然知道薛太傅,他可是天底下最有名氣的大儒,就連他這個武夫都知道的。薛大儒原本在文瀾閣裏整理修訂天下書籍,後來因為欣賞膠東王的才華便教導膠東王讀書,現在被皇上封為膠東王太傅——這可是秩俸兩千石的高官,雖然沒有實權,但地位幾乎與三公同列。但在天下大亂數十年之後,張長史與許多武夫的想法一樣,讀那麽多書有什麽用?尤其是膠東王,還不如多練練拳腳呢。隻是這話他不敢說,隻得低頭道:「下官隻是想見一見王爺,稟報府裏的事務。」
素波認真地看著張長史,這個三十多歲的男子身材高大健壯,皮膚黝黑,滿臉絡腮胡子,聽叔父說他原是北邊的武將,行事魯莽,不通禮節,可他怎麽能成為膠東王長史呢?
還在很久以前,許衍告訴自己他會成為膠東王的長史,然後一直照顧膠東王,當然也要瞞住膠東王的一切秘密。但不知為什麽許衍並沒有成為膠東王長史,而是眼前的這個人。不過素波覺得這樣很好,倒不是她害怕麵對許衍,事實上是許衍對不起自己,她卻沒有一點愧對許衍的,因此一點也不怕麵對他,但是素波卻很討厭許衍——他有著那麽多的秘密,那麽多的陰謀鬼計,第一次自己被牽連在皇上皇後麵前撒謊,第二次自己被牽連落水差點一病死了,然後成了膠東王妃再不能過簡單而輕鬆的家常日子,她不願意再有第三次了。
而眼前的張長史,雖然叔父和何老先生對他的印象都不大好,但他們也都不認為他很壞,甚至還還算是個赤誠的人,隻是學識太差又不通禮節而已。現在素波覺得他與叔父、何老先生不是一類人,但還算不錯,畢竟他不像許衍那樣深不可測地地告訴自已要怎麽做,而是被自己一句話說得縮了縮頭,似乎有些害怕一般地問起了王府的事兒,這讓素波隻憑著直覺便認為很好對付。
這時候站在素波身邊的福兒突然大聲地說道:「王府裏有什麽事情,隻管稟報王妃就好了,王爺讀書誰也不能去打擾!」
素波讚賞地轉頭看了一眼福兒,這丫頭,不福奉儀比起壽奉儀要機靈得多,以前就幫過自己許多忙,現在這話說得很對,「不錯,張長史有什麽事隻管回稟本王妃吧。」雖然自己什麽也不會,但總比膠東王強啊!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張長史唯有聽命,何況安安穩穩也不是什麽壞事。
接了膠東王長史之職後,張長史才明白有多少事要做。不比河間王和江都王,他們雖然賜了府,但卻一直在宮裏住著,並不急於搬出來,因此王府可以慢慢修繕,一點也不急;也不比長沙王,他的親事也較膠東王要晚上一些日子,而且又有趙美人的娘家人幫忙,隻需按步就班地布置,唯有膠東王成親在即,要做的事情一大堆,卻又沒有親族相助,便是膠東王外祖也不過隻送了一千緡錢而已。
說起錢,就是張長史一個粗人都感覺了出來,表麵看膠東王與大家都是一樣的俸祿,但其實別的皇子一定還有其餘的補貼,他們府裏花起錢來個個手筆都很大,古董寶物什麽的看中了什麽就買,唯有膠東王府隻能靠著皇子的俸祿,因此就格外緊巴巴的。他一個錢也沒貪,可是也沒法子隻用膠東王的俸祿把府內裝飾一新,幸而皇後娘娘格外賞了膠東王府一萬緡錢,才辦了一場還算體麵的親事。
其間勞心勞力之事說都說不完哪!
唉!這日子過得還不如在邊城與匈奴人打仗省心省力呢!
可是,張長史也有一點小得意,那就是他好不容易打聽到的一個消息,那就是自己是膠東王親自選中的長史!聽說陸相本來為膠東王挑了相府裏的主薄許衍做膠東王長史,可是膠東王卻在皇上麵前回絕了,又另選了自己。
想想河間王、江都王、長沙王三處王府的長史,那可都是王爺的心腹,出門代表著王府的體麵,不算是朝中品級高的官員也要讓上幾分,就知道長史這個職位並不是尋常人就能得到的。膠東王既然選中了自己,那麽就是說明自己還是有許多過人之處的。
但張長史也沒有想明白,膠東王既然如此看中自己,為什麽從來沒有招自己相見呢?其實王爺搬到府裏也有些時日了,可他們卻一次也沒有見過麵,平日有事也隻叫留福來傳話,雖然留福為承奉正,也是官身,但畢竟他是內侍,與朝廷正經地官員相差還很大的。
張長史很想見到王爺,請教一下王府的事務,如果可能還可以向王爺稟報匈奴人和邊城的事情,請王爺向皇上建言如何防範匈奴人;如果王爺有雄心壯誌,他還想勸王爺到邊地,在那裏建功立業,豈不是要比留在京城裏當一個閑散宗室要好得多。
身為膠東王府的長史,他的願望一直沒有實現。隻在大喜的日子張長史才見了膠東王一麵,那天膠東王也不過在敬酒時露了一麵,聽留福說身子有些不適,隻飲了一點酒便回了府裏,與他一句話都沒說,甚至一個眼色都沒給他。
今天一早,府裏傳出話來,召見全府上下人等到小花廳,張長史知道王爺和王妃要正式與大家見麵了,畢竟隨著大婚,王爺也算成人,而王府也就是真正開府了。在這樣重要的時候,王爺總要來到大殿上向大家說些什麽吧。
可是,內堂裏傳話讓大家到了花廳,然後張長史帶著所有的王府屬官和下人等了許久,王爺還是沒有來,隻有王妃一人露麵了。
難道王爺的病還沒好?
王爺看起來身子是不大好,瘦瘦弱弱的,自己的小兒子才十歲,卻比他長得又高又壯。自己悄悄問過留福,王爺有什麽病,留福隻說是胎裏來來的弱症,他是粗人,不知道什麽是弱症,就是看到王爺在喜筳上吃東西像小貓一樣,隻輕輕點了一點,而喝酒呢,隻一小口就醉了,真是太差了!
這麽糟的身子,可偏偏又早早成親,也不知皇上怎麽想的?
就膠東王的身子,再有女色相浸,小病也能成大病。萬一膠東王就此夭折了,皇上一怒之下,自己這個長史恐怕不會有好結果吧。張長史擔心之餘就忍不住問:「王妃,王爺的病還沒好嗎?」
素波第一次登上寶座以王妃的身份麵對著府裏上百的屬官和下人,本就非常不適應,特別是受到這麽多人的磕頭行禮後,未免更加緊張,手心裏都出了汗,強忍著在寶座上沒動,忽聽張長史問起膠東王的病,立即想到,難不成張長史看出膠東王有病,所以當眾來問?
膠東王的實情是決不能讓其他人知道的!
素波便將緊張什麽的都忘記了,挺直了身子高聲宣布:「王爺哪裏有什麽病?他好著呢,今天一早就隨著薛太傅讀書去了!」
張長史當然知道薛太傅,他可是天底下最有名氣的大儒,就連他這個武夫都知道的。薛大儒原本在文瀾閣裏整理修訂天下書籍,後來因為欣賞膠東王的才華便教導膠東王讀書,現在被皇上封為膠東王太傅——這可是秩俸兩千石的高官,雖然沒有實權,但地位幾乎與三公同列。但在天下大亂數十年之後,張長史與許多武夫的想法一樣,讀那麽多書有什麽用?尤其是膠東王,還不如多練練拳腳呢。隻是這話他不敢說,隻得低頭道:「下官隻是想見一見王爺,稟報府裏的事務。」
素波認真地看著張長史,這個三十多歲的男子身材高大健壯,皮膚黝黑,滿臉絡腮胡子,聽叔父說他原是北邊的武將,行事魯莽,不通禮節,可他怎麽能成為膠東王長史呢?
還在很久以前,許衍告訴自己他會成為膠東王的長史,然後一直照顧膠東王,當然也要瞞住膠東王的一切秘密。但不知為什麽許衍並沒有成為膠東王長史,而是眼前的這個人。不過素波覺得這樣很好,倒不是她害怕麵對許衍,事實上是許衍對不起自己,她卻沒有一點愧對許衍的,因此一點也不怕麵對他,但是素波卻很討厭許衍——他有著那麽多的秘密,那麽多的陰謀鬼計,第一次自己被牽連在皇上皇後麵前撒謊,第二次自己被牽連落水差點一病死了,然後成了膠東王妃再不能過簡單而輕鬆的家常日子,她不願意再有第三次了。
而眼前的張長史,雖然叔父和何老先生對他的印象都不大好,但他們也都不認為他很壞,甚至還還算是個赤誠的人,隻是學識太差又不通禮節而已。現在素波覺得他與叔父、何老先生不是一類人,但還算不錯,畢竟他不像許衍那樣深不可測地地告訴自已要怎麽做,而是被自己一句話說得縮了縮頭,似乎有些害怕一般地問起了王府的事兒,這讓素波隻憑著直覺便認為很好對付。
這時候站在素波身邊的福兒突然大聲地說道:「王府裏有什麽事情,隻管稟報王妃就好了,王爺讀書誰也不能去打擾!」
素波讚賞地轉頭看了一眼福兒,這丫頭,不福奉儀比起壽奉儀要機靈得多,以前就幫過自己許多忙,現在這話說得很對,「不錯,張長史有什麽事隻管回稟本王妃吧。」雖然自己什麽也不會,但總比膠東王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