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郎中倒是坦然,平靜地將瓷瓶交給他,「一日六粒,是三個月的量,吃完了再來取……在下已經盡力,是否有效還得看天意。」
辛大人目光四下逡巡一番,接過瓷瓶便走,沒有隻言片語。
隨從長生照例等在門外。至於辛大人為何三番兩次地找上濟世堂,他半字未問,也不敢問。
錦衣衛是皇帝的親衛,不外乎三個來源,世家子弟,武舉以及選替。
現任的指揮使陸源就是皇後的表侄。
世家子弟跟武舉自不必說,身家門戶一清二楚。選替亦是,受傷或者死去的錦衣衛,可在其家族中另選一人頂替。
長生就是頂替了他一個遠房族兄的位置上來的。
可這位辛大人卻沒人知道他的出身來曆,甚至沒人知道他的姓名與長相。
五年前,禦前大太監邵廣海找到陸源,說皇上欽點了辛大人為特使,直接對皇上負責,請陸源配合。
辛大人有皇上所賜玉佩為信物,陸源怎敢不配合?
不但配合,還事事征詢辛大人的意見。
辛大人推辭道:「錦衣衛以陸指揮使為尊,辛某不敢僭越。辛某另有使命在身,還需陸指揮使相助一二,若是差事做得好,陸指揮使功不可沒。」
言外之意,他前來既非奪~權也非爭功,隻是想借錦衣衛的名頭。
陸源喜出望外,集結了軍士讓辛大人挑。
辛大人挑了六十四人獨立成一隊,其中就有長生。
自此,錦衣衛令官宦聞風喪膽……
伴隨著沉重的「吱呀」聲,黑漆漆的木門被推開。
迎麵一股莫名的冷風吹來,辛大人腳步稍頓,拐向右側。
走廊隻三尺餘寬,陰沉沉地黑,望過去仿佛沒有盡頭。牆上嵌著的桐油燈,發出飄忽的綠光,將辛大人的身影拉得忽遠忽近忽長忽短。
行得丈餘,又是一道木門。
獄卒上前將銅鎖打開,恭敬地退到一邊。
裏麵照樣是長廊,不同的是長廊兩邊盡是鐵柵欄隔成的監牢。趙鏡一家就關在此處,男人在左邊,女人在右邊。
當然錦衣衛的詔獄並非人人都有資格進。
那些羈押的下人以及依附趙府生活的閑雜人等都關在別處,等一一核對過身份,女的為奴為妓,男的則發配到偏遠之地充苦力。
留在此處的不過十幾個正經主子。
辛大人走到女監門口停下步子。
裏麵共關著五人,見有人來,都警惕地站起來,聚攏在一起。唯獨角落裏一個身材纖細的年輕少婦仍坐在地上,目不轉睛地盯著懷裏的孩童,外界發生的一切都置若罔聞。
「將趙七公子抱過來。」辛大人清冷地開口。聲音不大,卻足以震撼了監牢的每個人。
少婦打個激靈,茫然地抬頭望過來。
辛大人趁機看清了她的樣貌。
五官精致柔美,肌膚白皙柔嫩,隻是雙眼空洞無光,眼底帶著青色,看上去很憔悴。尤其,玫紅色繡折枝花褙子的衣袖跟下擺處皺皺巴巴的,越發顯得沒精打采。
定然是這兩日沒有休息好。
也是,餘閣老的孫女,鴻臚寺少卿餘鼎的閨女,又嫁到戶部侍郎趙鏡家,從小被捧在手心裏嗬護著長大,不曾吃過半點苦,怎麽能睡得慣稻草,吃得慣粗糧?
辛大人心中泛起一股莫可言說的情緒,麵上卻依然平靜,「趙七公子的傷藥,一日兩次,每次三粒。」從柵欄的縫隙遞過隻白色瓷瓶。
少婦愕然地看著他,不等接過藥瓶,就聽對麵男監傳來怒喝聲,「老四媳婦,不許要……黃鼠狼給雞拜年不安好心……」
說話之人就是趙鏡。
少婦看著藥瓶,又瞧瞧趙鏡,低聲開口,「爹,小七一整天沒吃東西了。」
趙鏡雙手緊握著鐵柵欄怒吼:「趙家子孫沒有貪生怕死之輩……左不過是個死,早一天晚一天又如何?要是老四還在,定也不會要那奸人的藥丸。」
「若是相公還在……」少婦低下頭,淚水一滴一滴落在孩童大紅色小襖上。
趙四爺去年因病過世,七公子是遺腹子。趙四奶奶當時懷相不好,費了不少心力才保住胎兒,生產時又是曆盡千辛萬苦。
旁邊的趙夫人便歎口氣,「小七來得不易,怎麽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去了。」伸手接過瓷瓶,遞給少婦。
趙鏡斷喝:「你們這些無知婦孺,姓辛的會這麽好心,他是用孩子來拿捏你們。」
辛大人冷眼瞧著少婦,頭也不回地說:「便是拿捏你又如何?」
趙鏡氣極,揮動著腕間的鎖鏈當啷啷地響,「小七才剛過周歲,何其無辜,拿孩子作筏,算什麽男人?」
辛大人側身睥睨著他,「他既然享受到趙家的富貴,自然也要承擔趙家的罪責,生在趙家便非無辜之人……想當年,清原縣白家村的百姓又何其無辜,趙大人不也是毫不留情?還有……杜將軍毒米案,又牽連了多少無辜軍士?」
「休要血口噴人,是杜昕貪贓枉法見錢眼開,私下將祿米換成陳米,害死數百軍士,這與我何幹?」趙鏡圓睜著眼分辨。
「果真與趙大人無關?」辛大人冷冷一笑,「趙大人不承認不要緊,辛某自有辦法查明真相。辛某在此奉勸一句,不想株連九族的話,趙大人還是盡快說實話。」
說罷,轉身便走,目光不經意地撇過那個抱著孩子的少婦。
他並沒有忽略,適才自己提到「杜將軍」時,少婦的身子顫抖了下。
想必,她也記著杜將軍,記著杜府,那麽,你自幼定親的人,你忘記沒有?
十年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足以讓許多人許多事在歲月的變遷中逐漸變得模糊。
可一定有些人,仍然清楚地記得當年赫赫有名的明威將軍杜昕。
杜昕,乃信義伯杜鎮的嫡長子。
杜鎮家裏是世襲的正四品指揮僉事,他十七歲上襲了職,娶工部員外郎趙庭長女為妻。兩人感情甚篤,一年剛過,趙氏有了身孕。
隻可惜趙氏生產時傷了元氣,苟延殘喘了半年,留下嗷嗷待哺的幼子杜昕離世了。
杜鎮朝事繁多,無暇顧及孩子,加之家中不能無人主持中饋,遂娶翰林院章學士之女為繼室。
章氏出身書香門第,性格柔順,沉穩端莊,對杜昕如親生般細心嗬護用心教養,深得杜鎮敬重。
章氏也有福氣,成親頭一年生下長女杜妤,再隔兩年,生了個哥兒杜旼。
杜旼出生時,恰逢帝位更替,杜鎮因擁立之功得爵。
杜鎮與章氏皆認為是杜旼為家裏帶來了好運氣,因此對杜旼頗為偏愛。
杜家三個子女都很爭氣,尤其是杜昕,寫得一手好文章又有一身好武藝,在京城是出了名的青年才俊,上門為他說親者如同過江之鯽。
杜鎮乃武將出身,位高權重,為避嫌,替杜昕選了清水衙門國子監祭酒辛遠之女辛玥為妻。成親後,辛氏先後生了一兒一女,分別取名杜仲、杜俏,日子過得甚是和美。
辛遠與餘閣老是知交,因緣際會,便給餘香蘭與杜仲定了親。
景德十八年,杜昕受命去西北平亂,立下軍功無數,被封為明威將軍。
辛大人目光四下逡巡一番,接過瓷瓶便走,沒有隻言片語。
隨從長生照例等在門外。至於辛大人為何三番兩次地找上濟世堂,他半字未問,也不敢問。
錦衣衛是皇帝的親衛,不外乎三個來源,世家子弟,武舉以及選替。
現任的指揮使陸源就是皇後的表侄。
世家子弟跟武舉自不必說,身家門戶一清二楚。選替亦是,受傷或者死去的錦衣衛,可在其家族中另選一人頂替。
長生就是頂替了他一個遠房族兄的位置上來的。
可這位辛大人卻沒人知道他的出身來曆,甚至沒人知道他的姓名與長相。
五年前,禦前大太監邵廣海找到陸源,說皇上欽點了辛大人為特使,直接對皇上負責,請陸源配合。
辛大人有皇上所賜玉佩為信物,陸源怎敢不配合?
不但配合,還事事征詢辛大人的意見。
辛大人推辭道:「錦衣衛以陸指揮使為尊,辛某不敢僭越。辛某另有使命在身,還需陸指揮使相助一二,若是差事做得好,陸指揮使功不可沒。」
言外之意,他前來既非奪~權也非爭功,隻是想借錦衣衛的名頭。
陸源喜出望外,集結了軍士讓辛大人挑。
辛大人挑了六十四人獨立成一隊,其中就有長生。
自此,錦衣衛令官宦聞風喪膽……
伴隨著沉重的「吱呀」聲,黑漆漆的木門被推開。
迎麵一股莫名的冷風吹來,辛大人腳步稍頓,拐向右側。
走廊隻三尺餘寬,陰沉沉地黑,望過去仿佛沒有盡頭。牆上嵌著的桐油燈,發出飄忽的綠光,將辛大人的身影拉得忽遠忽近忽長忽短。
行得丈餘,又是一道木門。
獄卒上前將銅鎖打開,恭敬地退到一邊。
裏麵照樣是長廊,不同的是長廊兩邊盡是鐵柵欄隔成的監牢。趙鏡一家就關在此處,男人在左邊,女人在右邊。
當然錦衣衛的詔獄並非人人都有資格進。
那些羈押的下人以及依附趙府生活的閑雜人等都關在別處,等一一核對過身份,女的為奴為妓,男的則發配到偏遠之地充苦力。
留在此處的不過十幾個正經主子。
辛大人走到女監門口停下步子。
裏麵共關著五人,見有人來,都警惕地站起來,聚攏在一起。唯獨角落裏一個身材纖細的年輕少婦仍坐在地上,目不轉睛地盯著懷裏的孩童,外界發生的一切都置若罔聞。
「將趙七公子抱過來。」辛大人清冷地開口。聲音不大,卻足以震撼了監牢的每個人。
少婦打個激靈,茫然地抬頭望過來。
辛大人趁機看清了她的樣貌。
五官精致柔美,肌膚白皙柔嫩,隻是雙眼空洞無光,眼底帶著青色,看上去很憔悴。尤其,玫紅色繡折枝花褙子的衣袖跟下擺處皺皺巴巴的,越發顯得沒精打采。
定然是這兩日沒有休息好。
也是,餘閣老的孫女,鴻臚寺少卿餘鼎的閨女,又嫁到戶部侍郎趙鏡家,從小被捧在手心裏嗬護著長大,不曾吃過半點苦,怎麽能睡得慣稻草,吃得慣粗糧?
辛大人心中泛起一股莫可言說的情緒,麵上卻依然平靜,「趙七公子的傷藥,一日兩次,每次三粒。」從柵欄的縫隙遞過隻白色瓷瓶。
少婦愕然地看著他,不等接過藥瓶,就聽對麵男監傳來怒喝聲,「老四媳婦,不許要……黃鼠狼給雞拜年不安好心……」
說話之人就是趙鏡。
少婦看著藥瓶,又瞧瞧趙鏡,低聲開口,「爹,小七一整天沒吃東西了。」
趙鏡雙手緊握著鐵柵欄怒吼:「趙家子孫沒有貪生怕死之輩……左不過是個死,早一天晚一天又如何?要是老四還在,定也不會要那奸人的藥丸。」
「若是相公還在……」少婦低下頭,淚水一滴一滴落在孩童大紅色小襖上。
趙四爺去年因病過世,七公子是遺腹子。趙四奶奶當時懷相不好,費了不少心力才保住胎兒,生產時又是曆盡千辛萬苦。
旁邊的趙夫人便歎口氣,「小七來得不易,怎麽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去了。」伸手接過瓷瓶,遞給少婦。
趙鏡斷喝:「你們這些無知婦孺,姓辛的會這麽好心,他是用孩子來拿捏你們。」
辛大人冷眼瞧著少婦,頭也不回地說:「便是拿捏你又如何?」
趙鏡氣極,揮動著腕間的鎖鏈當啷啷地響,「小七才剛過周歲,何其無辜,拿孩子作筏,算什麽男人?」
辛大人側身睥睨著他,「他既然享受到趙家的富貴,自然也要承擔趙家的罪責,生在趙家便非無辜之人……想當年,清原縣白家村的百姓又何其無辜,趙大人不也是毫不留情?還有……杜將軍毒米案,又牽連了多少無辜軍士?」
「休要血口噴人,是杜昕貪贓枉法見錢眼開,私下將祿米換成陳米,害死數百軍士,這與我何幹?」趙鏡圓睜著眼分辨。
「果真與趙大人無關?」辛大人冷冷一笑,「趙大人不承認不要緊,辛某自有辦法查明真相。辛某在此奉勸一句,不想株連九族的話,趙大人還是盡快說實話。」
說罷,轉身便走,目光不經意地撇過那個抱著孩子的少婦。
他並沒有忽略,適才自己提到「杜將軍」時,少婦的身子顫抖了下。
想必,她也記著杜將軍,記著杜府,那麽,你自幼定親的人,你忘記沒有?
十年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足以讓許多人許多事在歲月的變遷中逐漸變得模糊。
可一定有些人,仍然清楚地記得當年赫赫有名的明威將軍杜昕。
杜昕,乃信義伯杜鎮的嫡長子。
杜鎮家裏是世襲的正四品指揮僉事,他十七歲上襲了職,娶工部員外郎趙庭長女為妻。兩人感情甚篤,一年剛過,趙氏有了身孕。
隻可惜趙氏生產時傷了元氣,苟延殘喘了半年,留下嗷嗷待哺的幼子杜昕離世了。
杜鎮朝事繁多,無暇顧及孩子,加之家中不能無人主持中饋,遂娶翰林院章學士之女為繼室。
章氏出身書香門第,性格柔順,沉穩端莊,對杜昕如親生般細心嗬護用心教養,深得杜鎮敬重。
章氏也有福氣,成親頭一年生下長女杜妤,再隔兩年,生了個哥兒杜旼。
杜旼出生時,恰逢帝位更替,杜鎮因擁立之功得爵。
杜鎮與章氏皆認為是杜旼為家裏帶來了好運氣,因此對杜旼頗為偏愛。
杜家三個子女都很爭氣,尤其是杜昕,寫得一手好文章又有一身好武藝,在京城是出了名的青年才俊,上門為他說親者如同過江之鯽。
杜鎮乃武將出身,位高權重,為避嫌,替杜昕選了清水衙門國子監祭酒辛遠之女辛玥為妻。成親後,辛氏先後生了一兒一女,分別取名杜仲、杜俏,日子過得甚是和美。
辛遠與餘閣老是知交,因緣際會,便給餘香蘭與杜仲定了親。
景德十八年,杜昕受命去西北平亂,立下軍功無數,被封為明威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