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之事,你還未查出是誰放出的消息吧?」沈令安冷冷地瞥了沈缺一眼。
「屬下無能,請主子恕罪!」沈缺撲通一聲跪到地上,背脊停得筆直,內心卻有些發虛。
沈令安目光沉沉地看著他,卻沒再說什麽。
秋善公主自盡一事,乃是宮中秘辛,皇上已下令封口,本欲對外宣稱公主突染疾病,不治而亡。
哪知,不過一夜,秋善公主懸梁自盡一事已經傳遍大街小巷,連她曾向他自薦枕席一事都被傳了出來……
「隨我進宮。」沈令安冷靜下來,麵無表情地道。
「是。」
沈令安進宮沒多久,林青壑便上門了。
「秋善公主之事可是真的的?」林青壑很是直接,單刀直入。
孟竹愣了愣,「你怎麽知道?」
「這京城裏隻怕沒人不知道了。」林青壑歎息一聲。
「怎,怎麽會?」孟竹驚呆了,不過一晚上,怎麽可能會傳得這麽快?
「你隻要踏出相府,隻怕就會聽到了。」林青壑蹙了蹙眉,「到底是怎麽回事?外麵怎會傳得如此不堪?」
「外麵是怎麽傳的?」
「都說秋善公主在和離之前便朝三暮四、水性楊花、不知廉恥,明知沈相有夫人,還向沈相自薦枕席,好在沈相不解風情,秋善公主自取其辱……也因此才羞憤自盡……」林青壑頓了頓,道:「這秋善公主的名聲,如今已經一敗塗地了。」
孟竹驚愕地瞪大了眼,怎麽會這樣?當年京城人人知曉秋善公主對沈令安用情至深,可惜被其拒絕,這才另嫁他人,人們提起秋善公主,都會為其惋惜,現在她就算向沈令安自薦枕席,也應當可以理解為她情深不悔,這才自降身份。
怎麽會所有的流言都是對她不利的?
「你可知到底怎麽回事?」林青壑問道。
這樣的流言,雖然看似都針對秋善公主,可明眼人一看便知是有人在刻意引導,林青壑隻怕後麵會生出對沈令安和孟竹不利的變數。
「我隻知她確實懸梁自盡了,至於為何,卻不知道。但我敢肯定,她定然不是因為在令安這邊遭到了拒絕,才羞憤自盡的。」孟竹道。
「為何?」
「那事都過去好幾個月了,如果她要自盡,不是應該早就自盡了?」
「你說得倒也有理。」
但孟竹嘴上雖然這麽說,心中卻還是有些不安。
林青壑見她的模樣,安慰道:「你不必太過擔心,這些都屬小事,交給沈相處理便可。」
「嗯。」
「昨日皇上曾說要獎賞微臣,微臣可否請求皇上答應臣一件事?」沈令安進宮的時候,便聽到李彥的聲音傳了過來。
「世子想要什麽?」
「臣與公主雖已和離,但臣對公主之心不變,安樂侯府永遠隻會有這麽一個世子夫人,臣懇請皇上,讓臣將公主的靈柩帶回冀州,入我李氏宗陵。」
「世子既已與公主和離,公主便不是李氏內眷,如何入李氏宗陵?」沈令安走上前去,淡淡道。
李彥聽到沈令安出來阻撓,眼底浮現一抹暗恨之色,但最終還是壓了下去,昨日他已經足夠衝動,今天,不該再如此了。
「公主之名,仍在我李氏宗譜上,如何入不得李氏宗陵?」李彥並不看沈令安,隻顧自應道。
「皇上,公主既已選擇和離,便仍是皇室之女,自然應入皇家陵墓,更何況公主生在京城、長在京城,死後隻怕也更會願意留在京城,而不是遠赴千裏之外的冀州。」沈令安看向小皇帝說道。
「沈相!」李彥再也忍不住,看向沈令安,眼中有悲憤之色,「公主生前一顆心係在你身上,你既沒有珍惜,又有何資格阻撓她入我李氏宗陵?」
「正是因為本相曾得公主厚愛,所以恰恰能夠說明她對世子無意,她既對世子無意,又如何會願意入你李氏宗陵?隻怕連她的名字,都不想留在你李氏宗譜上。」沈令安今日心情不好,說話也絲毫不留情麵,「世子口口聲聲心係公主,難道你的心意,便是違背公主的意願,令她芳魂難安嗎?」
「你……」李彥被沈令安氣得氣血沸騰,雙拳緊握,差點控製不住自己。
「你們二人不必說了。」小皇帝開口打斷了兩人的對話,道:「三皇姐既已歸京,朕便不會再讓她離開,所以她的靈柩,自然也會遷入皇陵。」
小皇帝既已開口,李彥心中便是再不願意,也隻能認了,隻是他心中對沈令安的恨意卻是更深了。
出宮的路上,沈缺看了眼沈令安,道:「世子如今隻怕恨透了主子,屬下覺得主子身邊也該再加派一些人手。」
「無妨,他對本相的恨意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沈令安麵色平靜,「除非他不想回冀州了,否則他還不至於蠢到在京城對本相動手。」
隻是,秋善公主故去,以李彥如今的態度,他和李氏之間,隻怕維持不了多久麵上的和平了。
李氏是先皇後的母族,安樂侯便是先皇後的親弟弟、前太子的親舅舅,先皇一直待皇後親厚,先皇後逝去三年不曾再次立後,太子逝去後,更是因為念舊情,對安樂侯府多有照拂,也正因如此,安樂侯府暗中的勢力才會一直壯大,這些年他雖暗中打擊了不少,但是朝堂關係盤根錯節,在沒有將其連根拔除的信心之前,他都不會輕舉妄動。
隻是如今看來,就算他不動手,他們也按捺不住了。
【卷二完】
注1:相關書籍推薦:
01、《撲倒相爺》卷一 作者:溫瀾
02、《撲倒相爺》卷二 作者:溫瀾
03、《撲倒相爺》卷三 作者:溫瀾
注2:本作品由豆豆網提供,感謝您的閱讀。希望一如既往支持豆豆網,有您的支持,我們將做得更好!
「屬下無能,請主子恕罪!」沈缺撲通一聲跪到地上,背脊停得筆直,內心卻有些發虛。
沈令安目光沉沉地看著他,卻沒再說什麽。
秋善公主自盡一事,乃是宮中秘辛,皇上已下令封口,本欲對外宣稱公主突染疾病,不治而亡。
哪知,不過一夜,秋善公主懸梁自盡一事已經傳遍大街小巷,連她曾向他自薦枕席一事都被傳了出來……
「隨我進宮。」沈令安冷靜下來,麵無表情地道。
「是。」
沈令安進宮沒多久,林青壑便上門了。
「秋善公主之事可是真的的?」林青壑很是直接,單刀直入。
孟竹愣了愣,「你怎麽知道?」
「這京城裏隻怕沒人不知道了。」林青壑歎息一聲。
「怎,怎麽會?」孟竹驚呆了,不過一晚上,怎麽可能會傳得這麽快?
「你隻要踏出相府,隻怕就會聽到了。」林青壑蹙了蹙眉,「到底是怎麽回事?外麵怎會傳得如此不堪?」
「外麵是怎麽傳的?」
「都說秋善公主在和離之前便朝三暮四、水性楊花、不知廉恥,明知沈相有夫人,還向沈相自薦枕席,好在沈相不解風情,秋善公主自取其辱……也因此才羞憤自盡……」林青壑頓了頓,道:「這秋善公主的名聲,如今已經一敗塗地了。」
孟竹驚愕地瞪大了眼,怎麽會這樣?當年京城人人知曉秋善公主對沈令安用情至深,可惜被其拒絕,這才另嫁他人,人們提起秋善公主,都會為其惋惜,現在她就算向沈令安自薦枕席,也應當可以理解為她情深不悔,這才自降身份。
怎麽會所有的流言都是對她不利的?
「你可知到底怎麽回事?」林青壑問道。
這樣的流言,雖然看似都針對秋善公主,可明眼人一看便知是有人在刻意引導,林青壑隻怕後麵會生出對沈令安和孟竹不利的變數。
「我隻知她確實懸梁自盡了,至於為何,卻不知道。但我敢肯定,她定然不是因為在令安這邊遭到了拒絕,才羞憤自盡的。」孟竹道。
「為何?」
「那事都過去好幾個月了,如果她要自盡,不是應該早就自盡了?」
「你說得倒也有理。」
但孟竹嘴上雖然這麽說,心中卻還是有些不安。
林青壑見她的模樣,安慰道:「你不必太過擔心,這些都屬小事,交給沈相處理便可。」
「嗯。」
「昨日皇上曾說要獎賞微臣,微臣可否請求皇上答應臣一件事?」沈令安進宮的時候,便聽到李彥的聲音傳了過來。
「世子想要什麽?」
「臣與公主雖已和離,但臣對公主之心不變,安樂侯府永遠隻會有這麽一個世子夫人,臣懇請皇上,讓臣將公主的靈柩帶回冀州,入我李氏宗陵。」
「世子既已與公主和離,公主便不是李氏內眷,如何入李氏宗陵?」沈令安走上前去,淡淡道。
李彥聽到沈令安出來阻撓,眼底浮現一抹暗恨之色,但最終還是壓了下去,昨日他已經足夠衝動,今天,不該再如此了。
「公主之名,仍在我李氏宗譜上,如何入不得李氏宗陵?」李彥並不看沈令安,隻顧自應道。
「皇上,公主既已選擇和離,便仍是皇室之女,自然應入皇家陵墓,更何況公主生在京城、長在京城,死後隻怕也更會願意留在京城,而不是遠赴千裏之外的冀州。」沈令安看向小皇帝說道。
「沈相!」李彥再也忍不住,看向沈令安,眼中有悲憤之色,「公主生前一顆心係在你身上,你既沒有珍惜,又有何資格阻撓她入我李氏宗陵?」
「正是因為本相曾得公主厚愛,所以恰恰能夠說明她對世子無意,她既對世子無意,又如何會願意入你李氏宗陵?隻怕連她的名字,都不想留在你李氏宗譜上。」沈令安今日心情不好,說話也絲毫不留情麵,「世子口口聲聲心係公主,難道你的心意,便是違背公主的意願,令她芳魂難安嗎?」
「你……」李彥被沈令安氣得氣血沸騰,雙拳緊握,差點控製不住自己。
「你們二人不必說了。」小皇帝開口打斷了兩人的對話,道:「三皇姐既已歸京,朕便不會再讓她離開,所以她的靈柩,自然也會遷入皇陵。」
小皇帝既已開口,李彥心中便是再不願意,也隻能認了,隻是他心中對沈令安的恨意卻是更深了。
出宮的路上,沈缺看了眼沈令安,道:「世子如今隻怕恨透了主子,屬下覺得主子身邊也該再加派一些人手。」
「無妨,他對本相的恨意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沈令安麵色平靜,「除非他不想回冀州了,否則他還不至於蠢到在京城對本相動手。」
隻是,秋善公主故去,以李彥如今的態度,他和李氏之間,隻怕維持不了多久麵上的和平了。
李氏是先皇後的母族,安樂侯便是先皇後的親弟弟、前太子的親舅舅,先皇一直待皇後親厚,先皇後逝去三年不曾再次立後,太子逝去後,更是因為念舊情,對安樂侯府多有照拂,也正因如此,安樂侯府暗中的勢力才會一直壯大,這些年他雖暗中打擊了不少,但是朝堂關係盤根錯節,在沒有將其連根拔除的信心之前,他都不會輕舉妄動。
隻是如今看來,就算他不動手,他們也按捺不住了。
【卷二完】
注1:相關書籍推薦:
01、《撲倒相爺》卷一 作者:溫瀾
02、《撲倒相爺》卷二 作者:溫瀾
03、《撲倒相爺》卷三 作者:溫瀾
注2:本作品由豆豆網提供,感謝您的閱讀。希望一如既往支持豆豆網,有您的支持,我們將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