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她動作,他那隻扣住她的手已自動自發沿著她的胳臂往上摸索,摸過肘部、上臂,最後搭在她肩膀上。
她麵紅耳赤,心尖直抖,萬幸還隔著衣物,沒讓他發現自個兒全身起了雞皮疙瘩。
於是她在前、他在後,跟隨她的腳步,他離開湖心小亭,走上九曲橋。
八成是她的錯覺,就覺他掌心好熱,熱度直透衣料,烘得她半邊肩頭既燙又麻。
她怎麽都料想不到,原是好奇溜過來,欲瞧一眼東海卓家從湖心拔地而起的鎮宅玉石罷了,竟演變成如今這般情狀。
自見過他那三件花鳥玉雕之作,心中便生景仰,私下不由得留意起關於曇陵源雍氏的大小消息,此際她就與仰慕的對象走在一起,她還得知了他身上一個不為人知的病症。
心緒是矛盾的,起伏跌宕,既想著趕緊走完這九曲橋,送他到明亮處,令他雙目得見光明,又想這座橋最好彎彎曲曲走不盡,讓她能同他說上話,聊個盡興……但,她到底是要守戒,這座橋再長再彎曲,兩人相伴走得再久,她也無法開口。
滿身熱氣,烘得腦門都有些發昏,以為與他就是這樣了,徐慢到偏幽柔的男子聲音卻在她身後響起——
「如今卓老家主已故去,你既練就這一手循脈相玉的本事,繼續留在東海卓家為仆為婢,實是埋沒了。」隨她踏出一步再一步,問:「不知你願不願意來我身邊?」
她陡然一個踉蹌,還是身後的他立時緊扣她的肩頭,助她穩下腳步。
他低低「啊」了一聲,帶笑道:「都忘記自報家門和姓名了。」一頓。「在下雍紹白,出身曇陵源雍氏,雍氏與東海卓家相同,皆以治玉為家業……想你既涉足治玉這門行當,應該聽說過曇陵源雍氏,若你願隨我去,卓家這邊我自會替你出麵。」
此際兩人已回到九曲橋頭,掛在左右兩側的燈籠提供了些許照明,許是目中忽然映入火光,她回首麵對他時,就見他努力適應地蹙起眉峰、微眯雙眼。
持續被認作卓家的仆婢,除了無言還是無言,但他的邀請令她受寵若驚。
他這是想攬才。
他是覺得……她是個人才呢。
被「大神」肯定的滿足感充盈心間,她傻傻凝視他,心底咕嚕咕嚕冒出一團團蜜味,還帶點嬰兒肥的嫩頰紅撲撲。
絕對是少女的春心在蕩漾。
下一瞬,她全憑蕩漾的春心本能行事,一把覆住他仍擱在自己肩上的手,柔嫩掌心貼著他的手背,嫩潤五指微微收緊。
他揚眉,眉心微乎其微一蹙,俊容沉思般略偏。「所以……你這是願意之意……嗯?」突然間他表情一變,被天雷擊中、驟然頓悟似的——
「不對!我記得卓老家主收在身邊使役的四名聾啞仆人皆是男子,無一人是女兒身,且年歲皆已半百。」他反手將她扣住,落入掌中的是一隻膚觸細嫩的柔荑,亦不像治玉者該有的手。「你是誰?為何裝聾扮啞!」
她內心大歎。
欸欸,絕對不是裝聾子啊!至於扮啞,那也是……情非得已!
就在此際——
「爺啊,您在園子裏嗎?在的話應一聲。」
「雙青你喊小聲點兒,這兒可不是咱們府上。」壓低聲音,語調既急又氣。
「元叔,喊小聲了,爺怕是聽不見,哪能應聲嘛?」
「你還有嘴應話?不是千叮嚀、萬交代,要你寸步不離跟在爺身邊嗎?你瞧你幹什麽去,把爺都給弄丟,一入夜,爺那雙眼是什麽情況,你又不是不知!」
百般委屈。「爺說要獨自走走,想想事兒,他不讓人跟的,我本以為僅在這座回遊山水園子裏,無妨的,哪知道天都暗下,還不見爺返回……」
不遠處,懸掛成排燈籠的回廊上,出現兩名今日跟他一起到訪的隨從,白日在卓家公祭大堂上,她見過的,一個是膚色黝黑的中年壯漢,一個是嘴上未長毛的小小少年,後者年紀瞧著較她還小。
突然出現其他人,她實不知自己怎會如此不淡定,彷佛偷偷摸摸幹著令人臉紅心跳的事,乍然被撞見一般。
想也未想,她驀地使勁兒掙開他的掌握,提裙便往園子的另一頭跑。
「你……站住!」雍紹白朝她跑開的方向一嚷。
「爺——元叔、元叔,爺在那兒啊!」名叫「雙青」的小少年循聲望來,終於在九曲橋頭上尋到他家的主子爺。
雍紹白當然已聽見自家隨從的喚聲,他並未理會,患有夜盲的雙目仍執著地鎖定某個點。
湖岸邊的燈火依然稀微,但已能讓他的目力恢複個三、四成。
他固執地想去看清,還是看不清,捕捉到的僅是淺淡的一抹身影輪廓,如受到驚嚇的小兔兒,慌不擇路般從他身邊逃離,很快就隱沒不見。
唯一能斷定的是,那是個骨架纖細的姑娘,個頭不及他胸口,若非天生個子嬌小,就是年歲尚小,仍等著往上抽長。
還有,小姑娘家有著一大把豐厚長發,發絲甚是柔順,因她跑動時,蕩在背後的長發飄飄如浪生動,裙擺亦生波。
……可惡,這小姑娘家到底是誰?
她麵紅耳赤,心尖直抖,萬幸還隔著衣物,沒讓他發現自個兒全身起了雞皮疙瘩。
於是她在前、他在後,跟隨她的腳步,他離開湖心小亭,走上九曲橋。
八成是她的錯覺,就覺他掌心好熱,熱度直透衣料,烘得她半邊肩頭既燙又麻。
她怎麽都料想不到,原是好奇溜過來,欲瞧一眼東海卓家從湖心拔地而起的鎮宅玉石罷了,竟演變成如今這般情狀。
自見過他那三件花鳥玉雕之作,心中便生景仰,私下不由得留意起關於曇陵源雍氏的大小消息,此際她就與仰慕的對象走在一起,她還得知了他身上一個不為人知的病症。
心緒是矛盾的,起伏跌宕,既想著趕緊走完這九曲橋,送他到明亮處,令他雙目得見光明,又想這座橋最好彎彎曲曲走不盡,讓她能同他說上話,聊個盡興……但,她到底是要守戒,這座橋再長再彎曲,兩人相伴走得再久,她也無法開口。
滿身熱氣,烘得腦門都有些發昏,以為與他就是這樣了,徐慢到偏幽柔的男子聲音卻在她身後響起——
「如今卓老家主已故去,你既練就這一手循脈相玉的本事,繼續留在東海卓家為仆為婢,實是埋沒了。」隨她踏出一步再一步,問:「不知你願不願意來我身邊?」
她陡然一個踉蹌,還是身後的他立時緊扣她的肩頭,助她穩下腳步。
他低低「啊」了一聲,帶笑道:「都忘記自報家門和姓名了。」一頓。「在下雍紹白,出身曇陵源雍氏,雍氏與東海卓家相同,皆以治玉為家業……想你既涉足治玉這門行當,應該聽說過曇陵源雍氏,若你願隨我去,卓家這邊我自會替你出麵。」
此際兩人已回到九曲橋頭,掛在左右兩側的燈籠提供了些許照明,許是目中忽然映入火光,她回首麵對他時,就見他努力適應地蹙起眉峰、微眯雙眼。
持續被認作卓家的仆婢,除了無言還是無言,但他的邀請令她受寵若驚。
他這是想攬才。
他是覺得……她是個人才呢。
被「大神」肯定的滿足感充盈心間,她傻傻凝視他,心底咕嚕咕嚕冒出一團團蜜味,還帶點嬰兒肥的嫩頰紅撲撲。
絕對是少女的春心在蕩漾。
下一瞬,她全憑蕩漾的春心本能行事,一把覆住他仍擱在自己肩上的手,柔嫩掌心貼著他的手背,嫩潤五指微微收緊。
他揚眉,眉心微乎其微一蹙,俊容沉思般略偏。「所以……你這是願意之意……嗯?」突然間他表情一變,被天雷擊中、驟然頓悟似的——
「不對!我記得卓老家主收在身邊使役的四名聾啞仆人皆是男子,無一人是女兒身,且年歲皆已半百。」他反手將她扣住,落入掌中的是一隻膚觸細嫩的柔荑,亦不像治玉者該有的手。「你是誰?為何裝聾扮啞!」
她內心大歎。
欸欸,絕對不是裝聾子啊!至於扮啞,那也是……情非得已!
就在此際——
「爺啊,您在園子裏嗎?在的話應一聲。」
「雙青你喊小聲點兒,這兒可不是咱們府上。」壓低聲音,語調既急又氣。
「元叔,喊小聲了,爺怕是聽不見,哪能應聲嘛?」
「你還有嘴應話?不是千叮嚀、萬交代,要你寸步不離跟在爺身邊嗎?你瞧你幹什麽去,把爺都給弄丟,一入夜,爺那雙眼是什麽情況,你又不是不知!」
百般委屈。「爺說要獨自走走,想想事兒,他不讓人跟的,我本以為僅在這座回遊山水園子裏,無妨的,哪知道天都暗下,還不見爺返回……」
不遠處,懸掛成排燈籠的回廊上,出現兩名今日跟他一起到訪的隨從,白日在卓家公祭大堂上,她見過的,一個是膚色黝黑的中年壯漢,一個是嘴上未長毛的小小少年,後者年紀瞧著較她還小。
突然出現其他人,她實不知自己怎會如此不淡定,彷佛偷偷摸摸幹著令人臉紅心跳的事,乍然被撞見一般。
想也未想,她驀地使勁兒掙開他的掌握,提裙便往園子的另一頭跑。
「你……站住!」雍紹白朝她跑開的方向一嚷。
「爺——元叔、元叔,爺在那兒啊!」名叫「雙青」的小少年循聲望來,終於在九曲橋頭上尋到他家的主子爺。
雍紹白當然已聽見自家隨從的喚聲,他並未理會,患有夜盲的雙目仍執著地鎖定某個點。
湖岸邊的燈火依然稀微,但已能讓他的目力恢複個三、四成。
他固執地想去看清,還是看不清,捕捉到的僅是淺淡的一抹身影輪廓,如受到驚嚇的小兔兒,慌不擇路般從他身邊逃離,很快就隱沒不見。
唯一能斷定的是,那是個骨架纖細的姑娘,個頭不及他胸口,若非天生個子嬌小,就是年歲尚小,仍等著往上抽長。
還有,小姑娘家有著一大把豐厚長發,發絲甚是柔順,因她跑動時,蕩在背後的長發飄飄如浪生動,裙擺亦生波。
……可惡,這小姑娘家到底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