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王瞧著錦衣華服的紅豆,心裏百感交集,他歡喜,又感歎,這麽大的榮華富貴堆在她眼前,她還一根筋掛在傅慎時那個殘廢的身上,他也知道他閨女是隨了他的專情,還是傻氣。
紅豆目光殷切,垂首動情道:「我與謹光相處之時,他並不將我看做丫鬟,他十分尊重我,叫我歸了良籍,還給我許多財物。我原是他的丫鬟,恁憑我有什麽顯赫身世,他若想霸占我,不叫我出門,也就沒有今日和您相認的緣分了。」
她眼眶微紅,道:「他原是知道我與您認下,恐怕無緣在一起,卻依舊叫我認了,他除了雙腿殘廢,不論才華品性,還是待我之心,天下第一,請父親成全!」
寧王聽到「父親」二字,心神一震,這是紅豆入府以來,第一次叫他父親,雖不及「爹爹」那般親厚,卻也叫他心中暖意融融。
他眉頭微擰,道:「我知道他對你好,我也信他是真的對你好。但是知水……這才剛剛開始,你的好日子還在後頭,你是我的女兒,我的女兒不愁嫁,你想要什麽樣的夫婿,我都能替你挑到。他畢竟雙腿殘廢,濃情蜜意時你不在乎這些,可是成親之後又是另一回事,將來做了婦人,時日漸長,人家的夫婿都步步高升,他便是精通琴棋書畫又如何?在官場上沒有建樹,到底叫人輕視。為父隻怕你意難平。」
紅豆道:「不合適便和離,既有父親庇佑,誰還敢挑剔女兒什麽嗎?」
寧王也不是沒考慮過這個問題,他語重心長道:「沒有孩子尚可,你和離也無妨。可你是重情義的孩子,若有了孩子,我看你便隻能忍下去。父親總不能替你把傅家的血脈也搶回家吧?我在的時候,尚且不怕長興侯府輕慢你,若哪一日我不在了,你又沒個兄弟……」
女怕嫁錯郎,所以他替紅豆挑夫婿,必然是慎之又慎。
寧王略平複了心情,又道:「先不說此事。現在即便你要嫁國公家的世子,我也舍不得你,且等你冊封之後,真正地當上了郡主再說。」
榮華富貴迷人眼,寧王不信,將來紅豆見多了好男人,還會鍾情傅慎時。
紅豆不死心,她道:「若女兒的確找不到比他好的人呢?」
寧王道:「為父也不是要強迫於你,若實在找不到,當然還是依從你。」
紅豆鬆了口氣,寧王隻要不咬死,她便還有機會。
夜談次日,三人便上京了。
紅豆獨自坐一輛馬車,和傅慎時根本說不上話。
等到了京中,傅慎時自然是回了長興侯府,紅豆隨寧王進宮麵聖之後,在十王府住下,等冊封事宜準備妥當,再行冊封之禮。
傅慎時回了家中,長興侯府的人見他身邊少了紅豆,紛紛驚奇,傅三也跑去問他,那丫頭上哪裏去了,他隻說放了她回家。
長興侯府的人都驚奇了,京中都不知道把傅慎時和丫鬟的事傳成什麽樣了,傅慎時出去一趟回來,竟然幡然醒悟,把人給放了。
秦氏才懶得問緣故,她巴不得傅慎時早早放手,於是著手定下他的婚事。
傅慎時沒搭理家裏的人,回來之後,成天往十王府跑,一會兒找六皇子,一會兒找二皇子。
秦氏成天找不見傅慎時,小娘子與他相看的機會都沒有,她便叫人打聽他的行蹤。
秦氏聽說傅慎時老到王府裏去,頓覺奇怪,再一問,才聽說寧王找到了女兒,也住進了十王府。
傅三是知道紅豆被人追殺的事,心裏隱隱有了猜測。秦氏根本沒往那頭想,傅三遲疑著跑去跟秦氏道:「老六別是看上寧王的女兒了吧!」
秦氏聽說寧王的女兒從前流落在小官之家,並未懷疑郡主的身份,便沒悟過來傅三是什麽意思,隻道:「寧王的女兒……他這一雙腿廢了,也配不上人家啊。老六這是怎麽回事,一會子要丫鬟一會子要郡主?他瘋魔了?」
傅三自言自語道:「紅豆那丫鬟不會正好是寧王的女兒吧……」
秦氏終於反應過來,嗤笑道:「她五歲進府,做了侯府裏十年的奴婢,爹娘的都在京城,怎麽可能是寧王的女兒?你別說胡話嚇我!」
傅三沒與秦氏細說,換了衣裳出門,準備去十王府跑一趟。
他雖與兩位皇子不熟,但是與薛長光打過交道,便央了他,帶他去十王府。
十王府裏正熱鬧呢,裏邊兒住了好幾位皇子,他們都聽說寧王的女兒找了回來,變著法兒想去見小郡主,因朝中事務繁忙,好容易等天氣轉涼,疫病好轉,他們幾個這日才閑下來,約在一起去看郡主。
薛長光也是宗親,自然也有機會去,他看在傅慎時的麵子上,答應帶傅三一道去十王府遠遠地看,隻能遠遠地看——寧王很護女,若冒犯了郡主,他們倆一起吃不了兜著走!
十王府很熱鬧。
這次的熱鬧也很難得。
皇帝有六個兒子,除了二皇子和六皇子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其他的皇子公主,皆出自不同的妃嬪。
皇子公主們大了之後,各自分了黨派,很少私下相聚在一起。
這次寧王攜女進京,驚動了很多人,朝野上下,無人不知道天子又多敬重寧王,便是皇子公主們,也要尊敬地喚他一聲「皇伯」。
寧王的女兒,就是所有皇子公主的堂妹或者堂姐,因皇帝最小的公主尚且不會走路,便不必來看紅豆,其他長大的皇室子弟,都比紅豆大,皆要過來看望堂妹。
二皇子領了頭,其他人便是不想來也不行,否則此事傳到皇帝耳朵裏,尤其是不受寵的皇子公主,便要受到責備。
他們都約好了八月初三到十王府寧王住的府邸來。
薛長光就是今日帶了傅三過來,他倆到的時候,才發現原來「拖家帶口」的人,可不止他們倆,幾位皇子妃和公主都帶了家裏人來。
傅三隨便一掃,就看到了張閣老的孫女。
張小娘子從前可是同傅慎時說過親的,傅三去杭州領的肥缺,就是從張家手上搶下來的。
傅三對張家的人,不可謂印象不深刻,他不由得問薛長光道:「張家小娘子還沒嫁出去嗎?」
薛長光太挑剔了,他的親事還沒定下來,正好他近來也聽他母親說過張家小娘子的一些閑話,就道:「聽說是定過一次親,但是又退了婚,就耽擱到現在。」
張家經曆過運河坍塌和災情的動蕩之後,見識了沒有爵位是多麽不穩當的事,張閣老本來就隻是個群輔,家中子嗣眾多,有出息的卻少,張閣老一度舍下老臉,想放下清流氣度,攀附勳貴,和薛家結親。
奈何薛長光是親眼見過,張小娘子陰錯陽差在寶雲寺羞辱過傅慎時的事,他怎麽可能還去和張小娘子有什麽瓜葛,二話不說就拒絕了。
當然這些內情,他不會與傅三說。
傅三倒也敏銳,薛長光說個大概,他心裏就清楚了,他也就略瞧了一眼,便往王府客廳外邊看去,等著客人到齊,郡主過來。
六皇子等人陸陸續續的來了,就二皇子和傅慎時還沒來。
寧王帶來的管事,把客人從前廳請去了花廳。
紅豆目光殷切,垂首動情道:「我與謹光相處之時,他並不將我看做丫鬟,他十分尊重我,叫我歸了良籍,還給我許多財物。我原是他的丫鬟,恁憑我有什麽顯赫身世,他若想霸占我,不叫我出門,也就沒有今日和您相認的緣分了。」
她眼眶微紅,道:「他原是知道我與您認下,恐怕無緣在一起,卻依舊叫我認了,他除了雙腿殘廢,不論才華品性,還是待我之心,天下第一,請父親成全!」
寧王聽到「父親」二字,心神一震,這是紅豆入府以來,第一次叫他父親,雖不及「爹爹」那般親厚,卻也叫他心中暖意融融。
他眉頭微擰,道:「我知道他對你好,我也信他是真的對你好。但是知水……這才剛剛開始,你的好日子還在後頭,你是我的女兒,我的女兒不愁嫁,你想要什麽樣的夫婿,我都能替你挑到。他畢竟雙腿殘廢,濃情蜜意時你不在乎這些,可是成親之後又是另一回事,將來做了婦人,時日漸長,人家的夫婿都步步高升,他便是精通琴棋書畫又如何?在官場上沒有建樹,到底叫人輕視。為父隻怕你意難平。」
紅豆道:「不合適便和離,既有父親庇佑,誰還敢挑剔女兒什麽嗎?」
寧王也不是沒考慮過這個問題,他語重心長道:「沒有孩子尚可,你和離也無妨。可你是重情義的孩子,若有了孩子,我看你便隻能忍下去。父親總不能替你把傅家的血脈也搶回家吧?我在的時候,尚且不怕長興侯府輕慢你,若哪一日我不在了,你又沒個兄弟……」
女怕嫁錯郎,所以他替紅豆挑夫婿,必然是慎之又慎。
寧王略平複了心情,又道:「先不說此事。現在即便你要嫁國公家的世子,我也舍不得你,且等你冊封之後,真正地當上了郡主再說。」
榮華富貴迷人眼,寧王不信,將來紅豆見多了好男人,還會鍾情傅慎時。
紅豆不死心,她道:「若女兒的確找不到比他好的人呢?」
寧王道:「為父也不是要強迫於你,若實在找不到,當然還是依從你。」
紅豆鬆了口氣,寧王隻要不咬死,她便還有機會。
夜談次日,三人便上京了。
紅豆獨自坐一輛馬車,和傅慎時根本說不上話。
等到了京中,傅慎時自然是回了長興侯府,紅豆隨寧王進宮麵聖之後,在十王府住下,等冊封事宜準備妥當,再行冊封之禮。
傅慎時回了家中,長興侯府的人見他身邊少了紅豆,紛紛驚奇,傅三也跑去問他,那丫頭上哪裏去了,他隻說放了她回家。
長興侯府的人都驚奇了,京中都不知道把傅慎時和丫鬟的事傳成什麽樣了,傅慎時出去一趟回來,竟然幡然醒悟,把人給放了。
秦氏才懶得問緣故,她巴不得傅慎時早早放手,於是著手定下他的婚事。
傅慎時沒搭理家裏的人,回來之後,成天往十王府跑,一會兒找六皇子,一會兒找二皇子。
秦氏成天找不見傅慎時,小娘子與他相看的機會都沒有,她便叫人打聽他的行蹤。
秦氏聽說傅慎時老到王府裏去,頓覺奇怪,再一問,才聽說寧王找到了女兒,也住進了十王府。
傅三是知道紅豆被人追殺的事,心裏隱隱有了猜測。秦氏根本沒往那頭想,傅三遲疑著跑去跟秦氏道:「老六別是看上寧王的女兒了吧!」
秦氏聽說寧王的女兒從前流落在小官之家,並未懷疑郡主的身份,便沒悟過來傅三是什麽意思,隻道:「寧王的女兒……他這一雙腿廢了,也配不上人家啊。老六這是怎麽回事,一會子要丫鬟一會子要郡主?他瘋魔了?」
傅三自言自語道:「紅豆那丫鬟不會正好是寧王的女兒吧……」
秦氏終於反應過來,嗤笑道:「她五歲進府,做了侯府裏十年的奴婢,爹娘的都在京城,怎麽可能是寧王的女兒?你別說胡話嚇我!」
傅三沒與秦氏細說,換了衣裳出門,準備去十王府跑一趟。
他雖與兩位皇子不熟,但是與薛長光打過交道,便央了他,帶他去十王府。
十王府裏正熱鬧呢,裏邊兒住了好幾位皇子,他們都聽說寧王的女兒找了回來,變著法兒想去見小郡主,因朝中事務繁忙,好容易等天氣轉涼,疫病好轉,他們幾個這日才閑下來,約在一起去看郡主。
薛長光也是宗親,自然也有機會去,他看在傅慎時的麵子上,答應帶傅三一道去十王府遠遠地看,隻能遠遠地看——寧王很護女,若冒犯了郡主,他們倆一起吃不了兜著走!
十王府很熱鬧。
這次的熱鬧也很難得。
皇帝有六個兒子,除了二皇子和六皇子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其他的皇子公主,皆出自不同的妃嬪。
皇子公主們大了之後,各自分了黨派,很少私下相聚在一起。
這次寧王攜女進京,驚動了很多人,朝野上下,無人不知道天子又多敬重寧王,便是皇子公主們,也要尊敬地喚他一聲「皇伯」。
寧王的女兒,就是所有皇子公主的堂妹或者堂姐,因皇帝最小的公主尚且不會走路,便不必來看紅豆,其他長大的皇室子弟,都比紅豆大,皆要過來看望堂妹。
二皇子領了頭,其他人便是不想來也不行,否則此事傳到皇帝耳朵裏,尤其是不受寵的皇子公主,便要受到責備。
他們都約好了八月初三到十王府寧王住的府邸來。
薛長光就是今日帶了傅三過來,他倆到的時候,才發現原來「拖家帶口」的人,可不止他們倆,幾位皇子妃和公主都帶了家裏人來。
傅三隨便一掃,就看到了張閣老的孫女。
張小娘子從前可是同傅慎時說過親的,傅三去杭州領的肥缺,就是從張家手上搶下來的。
傅三對張家的人,不可謂印象不深刻,他不由得問薛長光道:「張家小娘子還沒嫁出去嗎?」
薛長光太挑剔了,他的親事還沒定下來,正好他近來也聽他母親說過張家小娘子的一些閑話,就道:「聽說是定過一次親,但是又退了婚,就耽擱到現在。」
張家經曆過運河坍塌和災情的動蕩之後,見識了沒有爵位是多麽不穩當的事,張閣老本來就隻是個群輔,家中子嗣眾多,有出息的卻少,張閣老一度舍下老臉,想放下清流氣度,攀附勳貴,和薛家結親。
奈何薛長光是親眼見過,張小娘子陰錯陽差在寶雲寺羞辱過傅慎時的事,他怎麽可能還去和張小娘子有什麽瓜葛,二話不說就拒絕了。
當然這些內情,他不會與傅三說。
傅三倒也敏銳,薛長光說個大概,他心裏就清楚了,他也就略瞧了一眼,便往王府客廳外邊看去,等著客人到齊,郡主過來。
六皇子等人陸陸續續的來了,就二皇子和傅慎時還沒來。
寧王帶來的管事,把客人從前廳請去了花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