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這兩年陸續有解尿不順的感覺,一照x光才發現膀胱長了三顆良性腫瘤,醫生建議拿掉,其中一顆恰好長在括約肌上,如果這顆割除幹淨會影響括約肌的功能,留下嚴重的後遺症,例如不定時的尿褲子,影響社交生活。後來婆婆還是決定動手術,兩顆拿掉,括約肌上的那一顆隻切除一半。婆婆手術後住院幾天,晚上都是大雅住在醫院照顧,幫忙換藥,詩經白天請假來換班。出院回家後休養傷口還是會疼,解尿沒有完全恢複,大雅也都陪在婆婆身邊忙進忙出。這一刻,婉秀領悟,女兒太遠顧不到她,眼前的抓住就好。婆媳兩人惺惺相惜,女人疼惜女人,女人最了解女人,也成了忘年之交。婆婆對大雅說,「我已經過了六十歲了,該風光的日子也風光夠了,現在能照顧好先生,還有自己的牙齒、眼睛還有膝蓋,就很感恩了,這個世界的舞台就留給你們了。」「你現在紅唇、粉頰正青春,好好把握。」
就這樣,為了承接婆婆的手藝,並且精益求精,大雅竟然開始上網學做菜,每個視頻,每一道菜,都看它個兩三回,徹徹底底,有把握了,就頭一個做給詩經吃。忠實的飯友。
秋天的夜來得早,上海的秋天並不寒冷,隻是清涼了一些。有好長的一陣子,彩虹都不曾出現,大雅還以為彩虹從這個世界消失了。其實並沒有,守著一寸陽光,就會等到彩虹,就守住了幸福。
兩個母親,一個生她養她教育她,一個愛她疼她栽培她。日久見人心。大雅真幸福。
在這樣一個幸福的家庭裏,大雅學會該怎麽樣就怎麽樣,聽天由命。翻山越嶺,走出叢林,一掃陰霾,心情自然明媚。
【第九章 揮別】
「我怎可能無你?我並不能識路;但你識路直到底,不肯讓我迷途。」
從青海到上海,三千多公裏的路途,代表著大雅從少女成長為女人的軌跡。日子循環著,經冬複曆春。老去的生命回歸泥土,新活的生命來到懷中,這個世界每天重複著,隻是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故事。
玫瑰就算換了名字,依舊芬芳。不再是無名的替身,林大雅來到上海幾年後,有了一技之長、自己的頭銜,站穩自己的地位:大學畢業生、報社的總編輯助理、文家的媳婦、詩經的賢內助,也是三個孩子的媽,脫離青海小土妹的陰影。大雅和林土妹很像,多子多孫,生養眾多,唯一不同的是,林大雅想要出去工作,不想像母親窩在家裏當黃臉婆。湖濱散記的作者盧梭寫道,「我希望優雅從容地過生活,隻麵對生活中必要的部分,不要在我死的時候,才發現我沒有好好的活過。」
長期無業的母親在孩子上了國中之後閑得發慌,開始迷上連續劇,守著家中黑白的電視機,度過許多寂寥的夜晚,有時看到枕邊人一副不煩的樣子,土妹以為她又要哭了,愛情沒有走遠,隻是變得很淡,如白開水一般,無聲無息,白天寫點詩,日子過得並不精彩,比較多的反而是寂寥與落寞,隻有電視劇裏的愛情童話,方能補滿心中為著愛情所留的最後一塊沃土。
劇中撕心裂肺的片段,母親都會流淚,陪著女主角哭,安慰落寞的思鄉情緒。記憶中的母親,每逢年節特別感傷,眼角濡濕有淚,總說,「有多少年沒有回到寧波的娘家阿,屈指一算,二十年。家裏的人都好嗎?浙大的冬天沒這裏冷。霏霏不絕的黃梅雨、大寒流彌天卷來的雪花、酷冷延伸到春天的盡頭。」月有陰晴圓缺,人世間的禍福也無常,被鄉愁啃噬的林土妹一定沒料到,最後客死他鄉,化為青海的一抔土。
《新約聖經 》希伯來書十一章一節說到,「信是所望之事的質實,是未見之事的確證。」因為信所以愛,因為愛所以存在。有了信,異鄉的遊子才有走下去的力量。
上海都好,好情懷、好氣象,湖山晴嵐,心頭清澈。大雅也想家,說不清道不盡。有多少年沒有回到青海的家,淒淒切切黑白的小鎮,聽雨聽風聽季節,屈指一算,快五年。家裏的人都好嗎?大雅記得,父親親自用毛筆寫的一幅海報,掛在書遇文齋的牆上,做為鎮店之寶。
「與自己心靈對話,甚至與大自然相互交流,最終你會發現,再壯麗的旅行都會結束。但是書中自有顏如玉。來到這裏,你可以與村上春樹閑話家常;和莎士比亞秉燭對談;神遊湖濱散記的扉頁,梭羅迎麵而來;徜徉紅樓夢裏,窺見黛玉樹下揮淚葬花。書遇文齋」,最後四個字,寫得鬥大。
父親笑說,「現在女性不重視內涵隻重視外表,光用調整型內衣來愚公移山,卻不會把錢拿來買書填補心中貧脊的窪地。可悲阿。高貴美麗的情操都哪兒去了?」大雅到上海的第三年,書遇文齋改成租書店,隻是有一個角落仍然賣著文具書包等用品造福鄰裏。父親將開店時間改成早上十點到晚上八點,可以專心的照顧幼弟。若有急事,按一下門鈴,父親也會下樓打開門做生意,這種平靜無波的生活,任誰都能甘之如飴。
經過歲月多方的洗禮與沉澱,也無風雨也無晴,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個不可能的夢。讓你想起的那個夢想,就是生命中的遺憾。敬那些終未完成的遺憾?。好幾次聽到母窸窸窣窣的唱這首歌:
門前老樹長新芽
院裏枯木又開花
半生存了好多話
藏進了滿頭白發
記憶中的小腳丫
肉嘟嘟的小嘴巴
一生把愛交給他
隻為那一聲爸媽
時間都去哪兒了
還沒好好感受年輕就老了
生兒養女一輩子
滿腦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
時間都去哪兒了
還沒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
柴米油鹽半輩子
時間都去哪兒了
還沒好好感受年輕就老了
生兒養女一輩子
滿腦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
時間都去哪兒了
還沒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
柴米油鹽半輩子
轉眼就隻剩下滿臉的皺紋了」
往後的往後,在心力交瘁的深夜聽歌,淚流滿麵,不能自己。大雅吸了吸鼻子,懂了母親的心情。一生埋在異地,為著兒女,想家歸不得,在遠方的家,一趟就是萬裏長征。歸途已遠,珍惜眼前吧,她最終也會化為一壞土,隻是是落在哪裏的一壞土。冬眠醒來,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勇敢揮別過去的家鄉大步走向未來。若因著心底的陰霾而在現在糾纏不清,很可能連未來都一起賠下去。讓過去的事過去,才能迎向未來。大雅打開臥房的落地窗,望向對街,心底踏實,「走出陰影,生命的本質自然邁向圓融飽滿。」
愛情最美的時候,是處在「曖昧」的時期,噓寒問暖、怦然心跳的肢體接觸,詩經與大雅也有過這階段,但多數的相處,像一對歡喜冤家,起頭的幾年總是一言不合就劍拔弩張,直接叫罵,現在他們學會在孩子都上床後,心平氣和的討論,慈眉善目的口出惡言,唯一的但書是不能罵髒話。第三個兒子的命名也經過一番討價還價。
就這樣,為了承接婆婆的手藝,並且精益求精,大雅竟然開始上網學做菜,每個視頻,每一道菜,都看它個兩三回,徹徹底底,有把握了,就頭一個做給詩經吃。忠實的飯友。
秋天的夜來得早,上海的秋天並不寒冷,隻是清涼了一些。有好長的一陣子,彩虹都不曾出現,大雅還以為彩虹從這個世界消失了。其實並沒有,守著一寸陽光,就會等到彩虹,就守住了幸福。
兩個母親,一個生她養她教育她,一個愛她疼她栽培她。日久見人心。大雅真幸福。
在這樣一個幸福的家庭裏,大雅學會該怎麽樣就怎麽樣,聽天由命。翻山越嶺,走出叢林,一掃陰霾,心情自然明媚。
【第九章 揮別】
「我怎可能無你?我並不能識路;但你識路直到底,不肯讓我迷途。」
從青海到上海,三千多公裏的路途,代表著大雅從少女成長為女人的軌跡。日子循環著,經冬複曆春。老去的生命回歸泥土,新活的生命來到懷中,這個世界每天重複著,隻是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故事。
玫瑰就算換了名字,依舊芬芳。不再是無名的替身,林大雅來到上海幾年後,有了一技之長、自己的頭銜,站穩自己的地位:大學畢業生、報社的總編輯助理、文家的媳婦、詩經的賢內助,也是三個孩子的媽,脫離青海小土妹的陰影。大雅和林土妹很像,多子多孫,生養眾多,唯一不同的是,林大雅想要出去工作,不想像母親窩在家裏當黃臉婆。湖濱散記的作者盧梭寫道,「我希望優雅從容地過生活,隻麵對生活中必要的部分,不要在我死的時候,才發現我沒有好好的活過。」
長期無業的母親在孩子上了國中之後閑得發慌,開始迷上連續劇,守著家中黑白的電視機,度過許多寂寥的夜晚,有時看到枕邊人一副不煩的樣子,土妹以為她又要哭了,愛情沒有走遠,隻是變得很淡,如白開水一般,無聲無息,白天寫點詩,日子過得並不精彩,比較多的反而是寂寥與落寞,隻有電視劇裏的愛情童話,方能補滿心中為著愛情所留的最後一塊沃土。
劇中撕心裂肺的片段,母親都會流淚,陪著女主角哭,安慰落寞的思鄉情緒。記憶中的母親,每逢年節特別感傷,眼角濡濕有淚,總說,「有多少年沒有回到寧波的娘家阿,屈指一算,二十年。家裏的人都好嗎?浙大的冬天沒這裏冷。霏霏不絕的黃梅雨、大寒流彌天卷來的雪花、酷冷延伸到春天的盡頭。」月有陰晴圓缺,人世間的禍福也無常,被鄉愁啃噬的林土妹一定沒料到,最後客死他鄉,化為青海的一抔土。
《新約聖經 》希伯來書十一章一節說到,「信是所望之事的質實,是未見之事的確證。」因為信所以愛,因為愛所以存在。有了信,異鄉的遊子才有走下去的力量。
上海都好,好情懷、好氣象,湖山晴嵐,心頭清澈。大雅也想家,說不清道不盡。有多少年沒有回到青海的家,淒淒切切黑白的小鎮,聽雨聽風聽季節,屈指一算,快五年。家裏的人都好嗎?大雅記得,父親親自用毛筆寫的一幅海報,掛在書遇文齋的牆上,做為鎮店之寶。
「與自己心靈對話,甚至與大自然相互交流,最終你會發現,再壯麗的旅行都會結束。但是書中自有顏如玉。來到這裏,你可以與村上春樹閑話家常;和莎士比亞秉燭對談;神遊湖濱散記的扉頁,梭羅迎麵而來;徜徉紅樓夢裏,窺見黛玉樹下揮淚葬花。書遇文齋」,最後四個字,寫得鬥大。
父親笑說,「現在女性不重視內涵隻重視外表,光用調整型內衣來愚公移山,卻不會把錢拿來買書填補心中貧脊的窪地。可悲阿。高貴美麗的情操都哪兒去了?」大雅到上海的第三年,書遇文齋改成租書店,隻是有一個角落仍然賣著文具書包等用品造福鄰裏。父親將開店時間改成早上十點到晚上八點,可以專心的照顧幼弟。若有急事,按一下門鈴,父親也會下樓打開門做生意,這種平靜無波的生活,任誰都能甘之如飴。
經過歲月多方的洗禮與沉澱,也無風雨也無晴,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個不可能的夢。讓你想起的那個夢想,就是生命中的遺憾。敬那些終未完成的遺憾?。好幾次聽到母窸窸窣窣的唱這首歌:
門前老樹長新芽
院裏枯木又開花
半生存了好多話
藏進了滿頭白發
記憶中的小腳丫
肉嘟嘟的小嘴巴
一生把愛交給他
隻為那一聲爸媽
時間都去哪兒了
還沒好好感受年輕就老了
生兒養女一輩子
滿腦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
時間都去哪兒了
還沒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
柴米油鹽半輩子
時間都去哪兒了
還沒好好感受年輕就老了
生兒養女一輩子
滿腦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
時間都去哪兒了
還沒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
柴米油鹽半輩子
轉眼就隻剩下滿臉的皺紋了」
往後的往後,在心力交瘁的深夜聽歌,淚流滿麵,不能自己。大雅吸了吸鼻子,懂了母親的心情。一生埋在異地,為著兒女,想家歸不得,在遠方的家,一趟就是萬裏長征。歸途已遠,珍惜眼前吧,她最終也會化為一壞土,隻是是落在哪裏的一壞土。冬眠醒來,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勇敢揮別過去的家鄉大步走向未來。若因著心底的陰霾而在現在糾纏不清,很可能連未來都一起賠下去。讓過去的事過去,才能迎向未來。大雅打開臥房的落地窗,望向對街,心底踏實,「走出陰影,生命的本質自然邁向圓融飽滿。」
愛情最美的時候,是處在「曖昧」的時期,噓寒問暖、怦然心跳的肢體接觸,詩經與大雅也有過這階段,但多數的相處,像一對歡喜冤家,起頭的幾年總是一言不合就劍拔弩張,直接叫罵,現在他們學會在孩子都上床後,心平氣和的討論,慈眉善目的口出惡言,唯一的但書是不能罵髒話。第三個兒子的命名也經過一番討價還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