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03.25]
過妻關~名媛待嫁 卷二 作者:碧蓮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這個家,連借處使力的地方都沒有——
跟別說找人商量合計。
可是這種什麽都抓不住的感覺,實在太糟糕了。
顧蓮想來想去,在自己的屋子裏來回踱步了好幾天,總算想到一個不算主意的主意,吩咐李媽媽道:「你去徐家走一趟,找他們的二小姐,就說我想求她幫個忙,看能不能讓大石哥重返軍營。」
本來想寫書信一封的,但是想到薛氏,萬一她知道一半不知道的,——聽說顧家小姐給小姑子寫了封信,誤會是要給徐離的,豈不弄巧成拙?還是傳話保險一些。
想想不放心,又叮嚀,「讓徐二小姐找她二哥幫忙,免得惹來閑話。」
「我都記下了。」李媽媽點頭,繼而歎道:「可是大石那個擰脾氣,為著從前徐家退了你的親事,發狠再也不去徐家手下做事,不知道說不說的動。」
「為什麽不去?」顧蓮微微蹙眉,冷笑道:「你告訴大石哥,徐家欠了我一份天大的人情,該還的就得還!你再細細跟他說清楚,隻有他進了軍營,攢下軍功,有個一官半職的,咱們這些人才過的踏實一些。」
沒有親兄弟做倚靠,有個信得過的乳兄也是好的。
雖然黃大石會受命於徐家,但是聊勝於無。
至少在葉家人的麵前,自己有個撐腰的,……再不濟,要是在葉家過不下去,興許還能讓大石哥幫著跑路呢。
亂世也有亂世的好處,這兒過不下了,換個地方!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顧蓮胡亂安慰著自己,然後又一個一個的琢磨起葉家的人。
葉大老爺和大太太沒有見過,但是他們兒子都沒有了,隻剩下一個病歪歪的兒媳和孫女,想來都是守著殘生數日子的人了。
再說隔了房,到時候自己做夠對長輩的尊敬就行。
葉大奶奶身體不好,性子又軟和,葉宜和自己也算是說得來,——長房看起來是沒什麽問題,以禮應對便是。
三房不太清楚,聽說有一個年幼的小姐,但不管怎樣,依舊是隔了房頭的——
重點在二房。
葉二老爺同樣沒有見過,但是生意上的事一直是葉東海在打理,說明其父並不擅長此道,就是說在大事上沒有決定權。
再說公公怎麽好多管兒媳婦,自己敬著他便是了。
二太太是繼室,這讓顧蓮大大的鬆了一口氣。
婆媳關係是最難相處的,不是巴望著葉東海死了親娘,既然趕上婆婆是繼室,做兒媳的就會好應付的多。
不免想到,或許正是因為年少失母,才會讓他早早的成長起來吧。
這麽說起來,兩個小姑子葉五娘和葉六娘,一個和葉東海同父異母,一個是隔房的堂妹,都和葉東海不會太親近。
自己隻用小心的讓著她們便是,——反正嬌蠻如同姐姐杏娘,高傲如同丹娘,矜貴如同小兄弟顧長墨,這些自己都已經見識過了。
如此看來,葉家的後宅還算是安寧簡單的啊。
顧蓮一麵梳理著,一麵給自己打氣,偶爾也會想到還有沒有更好的親事,但念頭隻是一閃而過,——徐家和葉家、甚至顧家,都是不會同意的——
除非自己死了。
徐姝的辦事效率飛快。
第三天上頭,徐家那邊就讓人送來了消息。
黃大石也在李媽媽的說服之下,答應重返軍營,——徐家給出的條件不錯,依舊讓他任百夫長的職位,不必從兵丁做起。
劉貞兒知道以後歡喜不盡,誇道:「夫君總算是想明白了。」
她雖然是妾,但是上麵沒有正妻管束,黃家又不講究,隻管由著她亂喊,——因為從小是庶女出身,慣會的察言觀色、討人歡心,哄得黃氏父子團團轉,新買的兩個丫頭都喊她奶奶——
私下裏都想好了。
回頭等自己生下兒子,趁著公爹高興,丈夫歡喜,便找個機會把自己扶正。
心下不免小小得意,自己遭了滅門之禍還能活下來,而且還嫁了一個老實體貼的丈夫,眼看就要一節節爬上去,混個校尉小旗什麽的當當。
便是劉家還在,以自己一個不受待見的庶女身份,嫁了人也不過如此。
因而把丈夫狠狠一頓誇,然後道:「晚上我讓廚娘做幾個好菜,再打點酒,叫上爹一起高興高興。」
黃大石是一副老實耿直的性子,沒那麽多想頭。
雖說以前有過求娶顧蓮之意,但是劉貞兒在身邊,把自己服侍的妥妥帖帖的,她對自己好,自己就對她好,你來我往的,也就安下心踏踏實實過日子。
黃大石一向話不多,隻是「嗯」了一聲。
剛開始的時候,劉貞兒也曾嫌他跟個悶葫蘆似的,但後來轉念一想,丈夫雖然話少卻是踏實,總比那些妻妾成群的要好。
平日自己央他買個脂粉胭脂、針頭線腦的,甚至偶爾嘴饞,纏著他去買點酒樓的好菜回來,他從來都不曾拒絕,也不曾忘記。
再看看這個家,公公是個老實的不能再老實的,婆婆和小姑子都不在跟前,自己十指不沾陽春水,真的應該知足了。
劉貞兒是經曆過那些底層的泥濘日子的,有對比更知珍惜。
隻是想到婆婆,不免順勢想到顧蓮。
想起從前劉家打算求娶她,自己還幫著嫡母對其相看過,不由自嘲,——轉眼間,自己從刺史之女淪為賤籍,她的親事亦是幾經周折,最後竟然隻得下嫁商戶。
跟別說找人商量合計。
可是這種什麽都抓不住的感覺,實在太糟糕了。
顧蓮想來想去,在自己的屋子裏來回踱步了好幾天,總算想到一個不算主意的主意,吩咐李媽媽道:「你去徐家走一趟,找他們的二小姐,就說我想求她幫個忙,看能不能讓大石哥重返軍營。」
本來想寫書信一封的,但是想到薛氏,萬一她知道一半不知道的,——聽說顧家小姐給小姑子寫了封信,誤會是要給徐離的,豈不弄巧成拙?還是傳話保險一些。
想想不放心,又叮嚀,「讓徐二小姐找她二哥幫忙,免得惹來閑話。」
「我都記下了。」李媽媽點頭,繼而歎道:「可是大石那個擰脾氣,為著從前徐家退了你的親事,發狠再也不去徐家手下做事,不知道說不說的動。」
「為什麽不去?」顧蓮微微蹙眉,冷笑道:「你告訴大石哥,徐家欠了我一份天大的人情,該還的就得還!你再細細跟他說清楚,隻有他進了軍營,攢下軍功,有個一官半職的,咱們這些人才過的踏實一些。」
沒有親兄弟做倚靠,有個信得過的乳兄也是好的。
雖然黃大石會受命於徐家,但是聊勝於無。
至少在葉家人的麵前,自己有個撐腰的,……再不濟,要是在葉家過不下去,興許還能讓大石哥幫著跑路呢。
亂世也有亂世的好處,這兒過不下了,換個地方!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顧蓮胡亂安慰著自己,然後又一個一個的琢磨起葉家的人。
葉大老爺和大太太沒有見過,但是他們兒子都沒有了,隻剩下一個病歪歪的兒媳和孫女,想來都是守著殘生數日子的人了。
再說隔了房,到時候自己做夠對長輩的尊敬就行。
葉大奶奶身體不好,性子又軟和,葉宜和自己也算是說得來,——長房看起來是沒什麽問題,以禮應對便是。
三房不太清楚,聽說有一個年幼的小姐,但不管怎樣,依舊是隔了房頭的——
重點在二房。
葉二老爺同樣沒有見過,但是生意上的事一直是葉東海在打理,說明其父並不擅長此道,就是說在大事上沒有決定權。
再說公公怎麽好多管兒媳婦,自己敬著他便是了。
二太太是繼室,這讓顧蓮大大的鬆了一口氣。
婆媳關係是最難相處的,不是巴望著葉東海死了親娘,既然趕上婆婆是繼室,做兒媳的就會好應付的多。
不免想到,或許正是因為年少失母,才會讓他早早的成長起來吧。
這麽說起來,兩個小姑子葉五娘和葉六娘,一個和葉東海同父異母,一個是隔房的堂妹,都和葉東海不會太親近。
自己隻用小心的讓著她們便是,——反正嬌蠻如同姐姐杏娘,高傲如同丹娘,矜貴如同小兄弟顧長墨,這些自己都已經見識過了。
如此看來,葉家的後宅還算是安寧簡單的啊。
顧蓮一麵梳理著,一麵給自己打氣,偶爾也會想到還有沒有更好的親事,但念頭隻是一閃而過,——徐家和葉家、甚至顧家,都是不會同意的——
除非自己死了。
徐姝的辦事效率飛快。
第三天上頭,徐家那邊就讓人送來了消息。
黃大石也在李媽媽的說服之下,答應重返軍營,——徐家給出的條件不錯,依舊讓他任百夫長的職位,不必從兵丁做起。
劉貞兒知道以後歡喜不盡,誇道:「夫君總算是想明白了。」
她雖然是妾,但是上麵沒有正妻管束,黃家又不講究,隻管由著她亂喊,——因為從小是庶女出身,慣會的察言觀色、討人歡心,哄得黃氏父子團團轉,新買的兩個丫頭都喊她奶奶——
私下裏都想好了。
回頭等自己生下兒子,趁著公爹高興,丈夫歡喜,便找個機會把自己扶正。
心下不免小小得意,自己遭了滅門之禍還能活下來,而且還嫁了一個老實體貼的丈夫,眼看就要一節節爬上去,混個校尉小旗什麽的當當。
便是劉家還在,以自己一個不受待見的庶女身份,嫁了人也不過如此。
因而把丈夫狠狠一頓誇,然後道:「晚上我讓廚娘做幾個好菜,再打點酒,叫上爹一起高興高興。」
黃大石是一副老實耿直的性子,沒那麽多想頭。
雖說以前有過求娶顧蓮之意,但是劉貞兒在身邊,把自己服侍的妥妥帖帖的,她對自己好,自己就對她好,你來我往的,也就安下心踏踏實實過日子。
黃大石一向話不多,隻是「嗯」了一聲。
剛開始的時候,劉貞兒也曾嫌他跟個悶葫蘆似的,但後來轉念一想,丈夫雖然話少卻是踏實,總比那些妻妾成群的要好。
平日自己央他買個脂粉胭脂、針頭線腦的,甚至偶爾嘴饞,纏著他去買點酒樓的好菜回來,他從來都不曾拒絕,也不曾忘記。
再看看這個家,公公是個老實的不能再老實的,婆婆和小姑子都不在跟前,自己十指不沾陽春水,真的應該知足了。
劉貞兒是經曆過那些底層的泥濘日子的,有對比更知珍惜。
隻是想到婆婆,不免順勢想到顧蓮。
想起從前劉家打算求娶她,自己還幫著嫡母對其相看過,不由自嘲,——轉眼間,自己從刺史之女淪為賤籍,她的親事亦是幾經周折,最後竟然隻得下嫁商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