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原也沒想到竟是到了直接賜婚的地步。男人的心思跟女人的確不一樣,此事讓他生出的感覺也自然跟自己的夫人不一樣,此事讓他心裏更是沉重了些。他太了解鄭愈,竟然到了要接受這樣一個賜婚的地步,他隻覺得會有什麽大事要發生。
他也顧不上安慰自己妻子那麽多彎彎繞的心思,隻道:「殿下既然這麽做了,自然有他的緣由,你切不要露了半點痕跡,壞了殿下的事。」
四月二十六,崔二姑娘低調地入了東宮。
彼時蘭妱正在桌前認真的作著畫,那畫紙上赫然便是雪山下穿著盔甲的鄭愈,白雪皚皚,那畫紙上的盔甲簡直亮得閃瞎人的眼。而畫紙上的那個鄭愈,卻又不全是鄭愈,那畫紙上的鄭愈年輕英武,臉上的神情根本不似真實的他那麽冷漠,眼神甚至堪稱得上溫柔。
秋雙在北疆之時就是鄭愈的下屬,自然知道那時候的他是個什麽樣子。
反正絕對不會是畫紙上的這個樣子。
也隻有在娘娘眼裏,殿下才會是這個樣子。
秋雙走進房間之時原本是打算將崔二入了東宮一事報告給蘭妱的,可是她看著作畫時眉眼認真,神情專注的蘭妱,再瞅著那畫紙上的人物風景,饒是她素來冷情,那到嘴的話也堵在了口中有些說不出口。
她也不知道太子的真實打算。
她站在蘭妱的身後沒有出聲,蘭妱卻已經察覺到了她的到來,她畫完了手上那筆,轉身就看向秋雙,見她這副欲言又止的樣子,稍有些意外,問道:「是京裏有什麽消息傳來嗎?」
她到這座遠離京城的宅子已經近兩個月,這期間秋雙偶爾會跟她提些京城之事,可是有關鄭愈的事情卻幾乎從未提起過,也是,他的事情皆是些朝堂之事,秋雙跟自己有什麽好說的?
她已經近兩個月沒有見到他。
其實他們自從成婚後就是聚少離多,除了她生完孩子後的那幾個月,以前也多是分開的狀態。
那時也沒覺得多麽不習慣,就算他在戰場上,她的牽掛也多是擔心罷了。
她本來是個很能靜下心來的人,這種密閉的宅子裏的生活她也向來能過得很好,但此次卻不知為何,心裏竟是七上八下的,總有些不安,不知道是因為他輕易就答應了送她出來,且顯然已經早作好了準備的鄭愈,還是因為皇帝的那個賜婚。
是的,皇帝賜婚崔二為太子良媛一事她是知道的。秋雙並無瞞她。
但那之後她收到過他傳來的信,道隻是權宜之計,讓她安心靜養。
權宜之計……
蘭妱心中歎氣。
不知道當年承熙帝為皇子時,決定娶甘皇後是不是也是他的權宜之計,結果一權宜就權宜了幾十年,還生了個廢太子淮王朱成禎出來。
蘭妱神情鬱鬱,而秋雙也下定了決心,該說的總是要說的。
她從不會向蘭妱隱瞞任何事,更何況這般大的事,她最終還是簡潔道:「娘娘,今日是崔二姑娘入東宮之日。」
蘭妱手上的畫筆一鬆,「啪嗒」一聲就掉到了地上。
「娘娘。」
秋雙想說句什麽安慰她,可這實在不是她擅長之事,而且這種事,還能怎麽安慰?
蘭妱隻覺得這段時間心裏一直繃緊著的那根弦好像也「啪嗒」一聲斷了,也不知多久之後她才從茫然的狀態中回了神,看了一眼地上的畫筆,轉身再看向桌上鋪開的畫紙,看畫上像是要從畫中走出來的鄭愈,隻覺得又苦又澀。
她以為她早就讓自己接受了他的新身份,無論他怎麽說,心底也知道自己將來會麵對什麽,可真正要麵對的時候,還是會覺得心痛和比自己以為的還要黯然。
崔二姑娘崔月婉雖然入了東宮,但她是在第三日才見到鄭愈的。
而且並不是在她住的小院子,而是她趁丫鬟不注意的時候在後園攔住了鄭愈。
「姐夫……殿下。」
鄭愈聽到聲音後轉頭漠然地看她,眼神讓崔月婉生生打了個寒顫。
可是她知道自己可能隻有一次機會,過了今日她都不知道自己何時才能再見到他。
她鼓足勇氣道:「殿下,妾身,妾身有話,殿下能不能容妾身說完。」
鄭愈沒出聲,崔月婉便知道他這是允了自己的意思,她便急急道,「殿下,殿下肯應下陛下的賜婚,妾身原先隻以為殿下是念及父親和姐姐的情誼,憐惜妾身孤苦,不忍傷了妾身,這才容了妾身入府。」
說到這裏她眼中隱有淚光顯現,身體也有些微的顫抖,不知道是為了更顯楚楚動人,還是在鄭愈的目光下給凍的,她一直都是個很聰明很能根據需要調整自己的姑娘,可現在在鄭愈的目光下也覺得像是要被刺穿般。
她咬牙有些艱難道,「但是這幾日妾身不見殿下,妾身便隱約猜到或許是妾身以為的錯了。聽說殿下寵愛蘭……良娣娘娘,而現在良娣娘娘的處境不好,殿下或許根本就不是因為妾身的父親和姐姐才納了妾身,真正為的其實是良娣娘娘,殿下不忍良娣娘娘受太多苛責和壓力,所以才納了妾身,替其消災擋禍。」
因為她提到蘭妱,這讓鄭愈心中有些煩躁。
他讓這個女人入府,哪怕是暫時的權宜之計,可這種權宜之計,也比他自己預料的還要難以忍受。
哪怕是假的,還是讓他對蘭妱產生了失信的感覺。
他從未失信於人,第一次,失信的,竟然是自己的妻子。
他甚至提筆跟她解釋一句的話都寫不出,寫了又扔,扔了又寫,寫了再扔,最後到底什麽話也沒傳過去。
那日他甚至想親自過去看看她,但到底理智還是蓋過了衝動。
現在的東宮,暗中不知道有多少雙眼睛盯著。
鄭愈終於出聲,他道:「你處心積慮想要入東宮,現在已經如願,既然知道了孤容忍你入府的真正原因,那又待如何呢?」
崔月婉的臉有一瞬間的扭曲,漲紅再慢慢變白,錯愕之後就垂下了頭,此時暫時倒是完全失了先前那如何令自己更楚楚動人的心思了,可是她卻知道自己並無退路。她的手捏緊又鬆開,再抬頭時臉上已經掛著淚水。
她道:「殿下,妾身願意,隻要殿下容妾身留在府中,無論為的是什麽,要妾身做何事,妾身都願意。」
「殿下,殿下您說妾身處心積慮想要入東宮,是的,的確是如此……可是卻並非是殿下以為的,妾身貪慕富貴……殿下英武,妾身自幼時見過殿下,就跟姐姐一樣,一顆心都係在了殿下的身上。當年,姐姐能為殿下身死,若是妾身,妾身也是願意的。」
……
「殿下,若是殿下納妾身入府是為了替良娣娘娘擋了外人的非議和敵意,那麽殿下能否偶爾也出入妾身的院子,隻要殿下不願,妾身自然不敢有絲毫非分之想,隻是若要讓外人信,有些時候哪怕是做做樣子,也是需要的。」
鄭愈看著跪在地上的崔月婉,良久之後,終於道了句,「好」,便轉身離去了。
崔月婉聽得這一個字,如釋重負,緊繃的身體終於鬆了下來。
他也顧不上安慰自己妻子那麽多彎彎繞的心思,隻道:「殿下既然這麽做了,自然有他的緣由,你切不要露了半點痕跡,壞了殿下的事。」
四月二十六,崔二姑娘低調地入了東宮。
彼時蘭妱正在桌前認真的作著畫,那畫紙上赫然便是雪山下穿著盔甲的鄭愈,白雪皚皚,那畫紙上的盔甲簡直亮得閃瞎人的眼。而畫紙上的那個鄭愈,卻又不全是鄭愈,那畫紙上的鄭愈年輕英武,臉上的神情根本不似真實的他那麽冷漠,眼神甚至堪稱得上溫柔。
秋雙在北疆之時就是鄭愈的下屬,自然知道那時候的他是個什麽樣子。
反正絕對不會是畫紙上的這個樣子。
也隻有在娘娘眼裏,殿下才會是這個樣子。
秋雙走進房間之時原本是打算將崔二入了東宮一事報告給蘭妱的,可是她看著作畫時眉眼認真,神情專注的蘭妱,再瞅著那畫紙上的人物風景,饒是她素來冷情,那到嘴的話也堵在了口中有些說不出口。
她也不知道太子的真實打算。
她站在蘭妱的身後沒有出聲,蘭妱卻已經察覺到了她的到來,她畫完了手上那筆,轉身就看向秋雙,見她這副欲言又止的樣子,稍有些意外,問道:「是京裏有什麽消息傳來嗎?」
她到這座遠離京城的宅子已經近兩個月,這期間秋雙偶爾會跟她提些京城之事,可是有關鄭愈的事情卻幾乎從未提起過,也是,他的事情皆是些朝堂之事,秋雙跟自己有什麽好說的?
她已經近兩個月沒有見到他。
其實他們自從成婚後就是聚少離多,除了她生完孩子後的那幾個月,以前也多是分開的狀態。
那時也沒覺得多麽不習慣,就算他在戰場上,她的牽掛也多是擔心罷了。
她本來是個很能靜下心來的人,這種密閉的宅子裏的生活她也向來能過得很好,但此次卻不知為何,心裏竟是七上八下的,總有些不安,不知道是因為他輕易就答應了送她出來,且顯然已經早作好了準備的鄭愈,還是因為皇帝的那個賜婚。
是的,皇帝賜婚崔二為太子良媛一事她是知道的。秋雙並無瞞她。
但那之後她收到過他傳來的信,道隻是權宜之計,讓她安心靜養。
權宜之計……
蘭妱心中歎氣。
不知道當年承熙帝為皇子時,決定娶甘皇後是不是也是他的權宜之計,結果一權宜就權宜了幾十年,還生了個廢太子淮王朱成禎出來。
蘭妱神情鬱鬱,而秋雙也下定了決心,該說的總是要說的。
她從不會向蘭妱隱瞞任何事,更何況這般大的事,她最終還是簡潔道:「娘娘,今日是崔二姑娘入東宮之日。」
蘭妱手上的畫筆一鬆,「啪嗒」一聲就掉到了地上。
「娘娘。」
秋雙想說句什麽安慰她,可這實在不是她擅長之事,而且這種事,還能怎麽安慰?
蘭妱隻覺得這段時間心裏一直繃緊著的那根弦好像也「啪嗒」一聲斷了,也不知多久之後她才從茫然的狀態中回了神,看了一眼地上的畫筆,轉身再看向桌上鋪開的畫紙,看畫上像是要從畫中走出來的鄭愈,隻覺得又苦又澀。
她以為她早就讓自己接受了他的新身份,無論他怎麽說,心底也知道自己將來會麵對什麽,可真正要麵對的時候,還是會覺得心痛和比自己以為的還要黯然。
崔二姑娘崔月婉雖然入了東宮,但她是在第三日才見到鄭愈的。
而且並不是在她住的小院子,而是她趁丫鬟不注意的時候在後園攔住了鄭愈。
「姐夫……殿下。」
鄭愈聽到聲音後轉頭漠然地看她,眼神讓崔月婉生生打了個寒顫。
可是她知道自己可能隻有一次機會,過了今日她都不知道自己何時才能再見到他。
她鼓足勇氣道:「殿下,妾身,妾身有話,殿下能不能容妾身說完。」
鄭愈沒出聲,崔月婉便知道他這是允了自己的意思,她便急急道,「殿下,殿下肯應下陛下的賜婚,妾身原先隻以為殿下是念及父親和姐姐的情誼,憐惜妾身孤苦,不忍傷了妾身,這才容了妾身入府。」
說到這裏她眼中隱有淚光顯現,身體也有些微的顫抖,不知道是為了更顯楚楚動人,還是在鄭愈的目光下給凍的,她一直都是個很聰明很能根據需要調整自己的姑娘,可現在在鄭愈的目光下也覺得像是要被刺穿般。
她咬牙有些艱難道,「但是這幾日妾身不見殿下,妾身便隱約猜到或許是妾身以為的錯了。聽說殿下寵愛蘭……良娣娘娘,而現在良娣娘娘的處境不好,殿下或許根本就不是因為妾身的父親和姐姐才納了妾身,真正為的其實是良娣娘娘,殿下不忍良娣娘娘受太多苛責和壓力,所以才納了妾身,替其消災擋禍。」
因為她提到蘭妱,這讓鄭愈心中有些煩躁。
他讓這個女人入府,哪怕是暫時的權宜之計,可這種權宜之計,也比他自己預料的還要難以忍受。
哪怕是假的,還是讓他對蘭妱產生了失信的感覺。
他從未失信於人,第一次,失信的,竟然是自己的妻子。
他甚至提筆跟她解釋一句的話都寫不出,寫了又扔,扔了又寫,寫了再扔,最後到底什麽話也沒傳過去。
那日他甚至想親自過去看看她,但到底理智還是蓋過了衝動。
現在的東宮,暗中不知道有多少雙眼睛盯著。
鄭愈終於出聲,他道:「你處心積慮想要入東宮,現在已經如願,既然知道了孤容忍你入府的真正原因,那又待如何呢?」
崔月婉的臉有一瞬間的扭曲,漲紅再慢慢變白,錯愕之後就垂下了頭,此時暫時倒是完全失了先前那如何令自己更楚楚動人的心思了,可是她卻知道自己並無退路。她的手捏緊又鬆開,再抬頭時臉上已經掛著淚水。
她道:「殿下,妾身願意,隻要殿下容妾身留在府中,無論為的是什麽,要妾身做何事,妾身都願意。」
「殿下,殿下您說妾身處心積慮想要入東宮,是的,的確是如此……可是卻並非是殿下以為的,妾身貪慕富貴……殿下英武,妾身自幼時見過殿下,就跟姐姐一樣,一顆心都係在了殿下的身上。當年,姐姐能為殿下身死,若是妾身,妾身也是願意的。」
……
「殿下,若是殿下納妾身入府是為了替良娣娘娘擋了外人的非議和敵意,那麽殿下能否偶爾也出入妾身的院子,隻要殿下不願,妾身自然不敢有絲毫非分之想,隻是若要讓外人信,有些時候哪怕是做做樣子,也是需要的。」
鄭愈看著跪在地上的崔月婉,良久之後,終於道了句,「好」,便轉身離去了。
崔月婉聽得這一個字,如釋重負,緊繃的身體終於鬆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