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蘿恭敬地問:「不知姑娘事情急不急?要不姑娘先回去,等老爺下衙,再吩咐人去請姑娘。」
楊萱就是來使苦肉計的,肯定不會回去,笑著搖搖頭,「我在這裏稍等片刻好了。」
鬆蘿不再勉強,搬一把竹椅過來,又沏盞茶奉上,隔著老遠站著。
有烏雲飄過來,遮住了半邊太陽,很快又飄走。
天悶熱得令人難受。
偶有風來,吹動著竹葉婆娑作響,隱約夾雜了男子竊竊低語聲,「聽說伯父最擅長《穀梁傳》,我才剛有心得就班門弄斧,會不會被伯父見笑?」
「不會,」是楊桐的聲音,「我父親最願意提攜後輩,你比我還小一歲,已經開始讀《穀梁傳》,能讀懂已是不易,何況還有所悟。我父親定會覺得後生可畏。」
《穀梁傳》是《春秋》三傳之一,用以解釋《春秋》內容大義,若非讀過《春秋》,很難理解其中意思。
那人既然比楊桐還小一歲,那就是才剛十一歲。
十一歲能讀《春秋》,幾乎可以稱得上神童。
楊萱心中納罕,不由循聲望去,透過竹葉掩映,隻見楊桐陪著一個少年正緩步走來。
那人身量不高,穿件灰藍色棉布長袍,袍擺上繡三兩支青翠的蘭草。
陽光斜照下來,他額頭細密的汗珠折射出細碎的光芒,一雙桃花眼烏漆漆地發著亮。
麵容如此的熟悉!
豈不正是她前世的小叔子,夏懷寧?
他現在麵容尚稚嫩,臉盤不若成年時候瘦長,聲音也帶了些半大少年獨有的啞,可腮邊輪廓卻清晰地與前世的相貌貼合起來。
楊萱隻覺得腦中「嗡嗡」作響,身子搖晃著險些坐不住。
她永遠忘不了這張臉。
在掛著大紅色百年好合帳簾,鋪著大紅色鴛鴦戲水錦被的喜房裏,他覆在她身上,桃花眼映著滿屋子的紅色,像是猛獸對待自己的獵物,不管不顧地撞進去,毫不留情毫不吝惜。
是的!
是夏懷寧代替兄長夏懷遠迎的親,是夏懷寧與她拜的堂,也是夏懷寧與她入的洞房。
後來楊萱才知道,打算衝喜的夏懷遠早兩天就昏迷得不省人事,被搬到偏僻的西小院等死。
夏太太為了給長子留個後,挑唆著夏懷寧弟代兄職。
而今,再度看到那雙桃花眼,楊萱滿心都是淒苦,再顧不得苦肉計,站起身一言不發地往二門走。
鬆蘿也瞧見楊桐兩人,笑著迎上前,「少爺下學了,老爺還沒回來。」
楊桐指著身旁夏懷寧,「這是夏公子,書院同窗。」側頭瞧見竹蔭下的椅子,遂問:「剛才瞧見有人經過,是二妹妹?」
鬆蘿先朝夏懷寧行個禮,笑應道:「二姑娘想請老爺畫幾片竹葉,在這裏等了會兒。」
楊桐猜出楊萱是因為有外男才避開,沒再追問,指著竹椅對夏懷寧道:「屋裏悶熱,這裏還算涼快,且稍坐片刻。」
夏懷寧頷首坐在楊萱坐過的椅子上。
鬆蘿近前將楊萱所用茶盅收走,又搬來一把椅子,重新沏了茶。
夏懷寧端起茶盅淺淺啜了口,沉默數息,抬頭問道:「楊兄可曾學過作畫?」
楊桐赧然回答:「未曾,之前倒是見過父親作畫,隻略微知道點皮毛。」
夏懷寧指著旁邊青翠碧綠的竹葉,笑道:「左右閑著無事,不如你我各畫幾竿修竹,等伯父回來指點一二可好?」
楊桐欣然同意,將夏懷寧讓至屋內,令鬆蘿準備紙墨,兩人各自提筆作畫。
隻這會兒工夫,天色突然陰下來,暗沉沉得好像灶坑裏燒飯的鍋底。
少頃,一道閃電驟然劃破了墨黑的天空,幾乎同時,驚雷滾滾而至,轟然炸響。聲音響且脆,仿佛就在耳邊似的。
辛氏正靠在羅漢榻上看書,見狀忙將書放下,站起身道:「這響雷真是驚人,別嚇著萱兒,我過去看看。」
秦嬤嬤阻止她,「眼看著就要下了,太太別淋著雨,還是我去吧。」說著找了件外裳攥在手裏,急匆匆往玉蘭院走。
春桃在屋裏瞧見她,提著裙子迎出去,「嬤嬤怎地這時候過來了?」
秦嬤嬤道:「這雷聲驚天動地的,太太怕駭著姑娘們,二姑娘呢?」
春桃指指西屋,「姑娘適才打發我出來,說想自個兒待會兒。」
秦嬤嬤撩起門簾探頭進去。
屋子裏黑漆漆的,隱約看出窗前站著抹瘦小的黑影,雙手緊緊地攏在肩頭,身子好像不停地顫抖著。
這麽響的雷,就是她這半老婆子聽了都發怵,何況是個嬌滴滴的小姑娘。
秦嬤嬤歎一聲,見四仙桌上有才沏的茶水,遂倒了大半盞,交給春桃端著,輕輕走進屋,溫聲道:「二姑娘,喝口熱茶潤一潤。」
楊萱茫然地回過頭。
恰此時,又一道閃電自窗口劃過,將屋內情形照得清清楚楚,也照亮了秦嬤嬤的麵容。
她穿件白色立領中衣,官綠色比甲,脖子下麵的盤扣係得規規整整,斑白的頭發梳成圓髻攏在腦後,鬢角一絲碎發都沒有。
在她身後是端著朱漆海棠木托盤的春桃,托盤上青瓷茶盅嫋嫋冒著熱氣。
此情此景,與不久之前的那一幕何其相似。
楊萱臉色立時變得慘白。
同樣是個雷雨天,夏懷茹帶著夏太太身邊的孫嬤嬤與張嬤嬤去田莊探病。
大熱的天,孫嬤嬤也是穿得這麽幹淨利落,把立領中衣的盤扣係得緊緊的,她身後的張嬤嬤手裏提著隻海棠木的食盒。
孫嬤嬤從食盒裏端出隻青瓷湯碗,言語恭謹地說:「大奶奶,太太聽說您生病,心裏急得不行,隻苦於還得照看瑞少爺不能親自過來。今兒一早吩咐我用人參燉了雞湯,適才我怕冷了,又特地到灶上溫了溫,大奶奶趁熱喝了吧。」
楊萱苦夏,不太想喝,便隨口道:「先放著吧。」
孫嬤嬤固執地將碗捧到她麵前,「待會兒就冷了,奶奶多少喝兩口,總歸是太太的一份心意。」
楊萱想想也是,掂起湯匙正要喝,瞧見湯麵上漂浮著的幹癟癟的蔥花,頓時沒了胃口,順手將碗推開,「不喝了,等餓了再說。」
豈料張嬤嬤突然走近前,雙手鉗住她的肩頭,惡狠狠地說:「灌!」
楊萱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怒道:「放肆,在主子麵前有你這麽說話的?」
孫嬤嬤低聲道:「奶奶,這是太太交代的,我們也沒辦法。怪隻怪奶奶顏色太好,著了人的眼。好在奶奶已經有了瑞少爺,逢年過節定然短不了奶奶的香火,奶奶就安心去吧。」
話到此,楊萱怎可能不明白,夏太太是容不下她了,可她不想死,遂緊緊咬著牙關拚命掙紮。
張嬤嬤長得粗壯,一雙手跟鐵鉗似的,死死地壓著她,而孫嬤嬤一手端著碗,另一手用力捏著她的腮幫子。
楊萱隻覺得臉頰都要被捏碎了,終於撐不住叫喊出聲,「來人,救命。」
張嬤嬤譏誚道:「奶奶消停點吧,那幾位丫頭都被打發出去了,這電閃雷鳴的,就是喊破嗓子也沒人聽見。要是您安生些,咱們彼此都有些體麵,否則我們就不客氣了。」
楊萱就是來使苦肉計的,肯定不會回去,笑著搖搖頭,「我在這裏稍等片刻好了。」
鬆蘿不再勉強,搬一把竹椅過來,又沏盞茶奉上,隔著老遠站著。
有烏雲飄過來,遮住了半邊太陽,很快又飄走。
天悶熱得令人難受。
偶有風來,吹動著竹葉婆娑作響,隱約夾雜了男子竊竊低語聲,「聽說伯父最擅長《穀梁傳》,我才剛有心得就班門弄斧,會不會被伯父見笑?」
「不會,」是楊桐的聲音,「我父親最願意提攜後輩,你比我還小一歲,已經開始讀《穀梁傳》,能讀懂已是不易,何況還有所悟。我父親定會覺得後生可畏。」
《穀梁傳》是《春秋》三傳之一,用以解釋《春秋》內容大義,若非讀過《春秋》,很難理解其中意思。
那人既然比楊桐還小一歲,那就是才剛十一歲。
十一歲能讀《春秋》,幾乎可以稱得上神童。
楊萱心中納罕,不由循聲望去,透過竹葉掩映,隻見楊桐陪著一個少年正緩步走來。
那人身量不高,穿件灰藍色棉布長袍,袍擺上繡三兩支青翠的蘭草。
陽光斜照下來,他額頭細密的汗珠折射出細碎的光芒,一雙桃花眼烏漆漆地發著亮。
麵容如此的熟悉!
豈不正是她前世的小叔子,夏懷寧?
他現在麵容尚稚嫩,臉盤不若成年時候瘦長,聲音也帶了些半大少年獨有的啞,可腮邊輪廓卻清晰地與前世的相貌貼合起來。
楊萱隻覺得腦中「嗡嗡」作響,身子搖晃著險些坐不住。
她永遠忘不了這張臉。
在掛著大紅色百年好合帳簾,鋪著大紅色鴛鴦戲水錦被的喜房裏,他覆在她身上,桃花眼映著滿屋子的紅色,像是猛獸對待自己的獵物,不管不顧地撞進去,毫不留情毫不吝惜。
是的!
是夏懷寧代替兄長夏懷遠迎的親,是夏懷寧與她拜的堂,也是夏懷寧與她入的洞房。
後來楊萱才知道,打算衝喜的夏懷遠早兩天就昏迷得不省人事,被搬到偏僻的西小院等死。
夏太太為了給長子留個後,挑唆著夏懷寧弟代兄職。
而今,再度看到那雙桃花眼,楊萱滿心都是淒苦,再顧不得苦肉計,站起身一言不發地往二門走。
鬆蘿也瞧見楊桐兩人,笑著迎上前,「少爺下學了,老爺還沒回來。」
楊桐指著身旁夏懷寧,「這是夏公子,書院同窗。」側頭瞧見竹蔭下的椅子,遂問:「剛才瞧見有人經過,是二妹妹?」
鬆蘿先朝夏懷寧行個禮,笑應道:「二姑娘想請老爺畫幾片竹葉,在這裏等了會兒。」
楊桐猜出楊萱是因為有外男才避開,沒再追問,指著竹椅對夏懷寧道:「屋裏悶熱,這裏還算涼快,且稍坐片刻。」
夏懷寧頷首坐在楊萱坐過的椅子上。
鬆蘿近前將楊萱所用茶盅收走,又搬來一把椅子,重新沏了茶。
夏懷寧端起茶盅淺淺啜了口,沉默數息,抬頭問道:「楊兄可曾學過作畫?」
楊桐赧然回答:「未曾,之前倒是見過父親作畫,隻略微知道點皮毛。」
夏懷寧指著旁邊青翠碧綠的竹葉,笑道:「左右閑著無事,不如你我各畫幾竿修竹,等伯父回來指點一二可好?」
楊桐欣然同意,將夏懷寧讓至屋內,令鬆蘿準備紙墨,兩人各自提筆作畫。
隻這會兒工夫,天色突然陰下來,暗沉沉得好像灶坑裏燒飯的鍋底。
少頃,一道閃電驟然劃破了墨黑的天空,幾乎同時,驚雷滾滾而至,轟然炸響。聲音響且脆,仿佛就在耳邊似的。
辛氏正靠在羅漢榻上看書,見狀忙將書放下,站起身道:「這響雷真是驚人,別嚇著萱兒,我過去看看。」
秦嬤嬤阻止她,「眼看著就要下了,太太別淋著雨,還是我去吧。」說著找了件外裳攥在手裏,急匆匆往玉蘭院走。
春桃在屋裏瞧見她,提著裙子迎出去,「嬤嬤怎地這時候過來了?」
秦嬤嬤道:「這雷聲驚天動地的,太太怕駭著姑娘們,二姑娘呢?」
春桃指指西屋,「姑娘適才打發我出來,說想自個兒待會兒。」
秦嬤嬤撩起門簾探頭進去。
屋子裏黑漆漆的,隱約看出窗前站著抹瘦小的黑影,雙手緊緊地攏在肩頭,身子好像不停地顫抖著。
這麽響的雷,就是她這半老婆子聽了都發怵,何況是個嬌滴滴的小姑娘。
秦嬤嬤歎一聲,見四仙桌上有才沏的茶水,遂倒了大半盞,交給春桃端著,輕輕走進屋,溫聲道:「二姑娘,喝口熱茶潤一潤。」
楊萱茫然地回過頭。
恰此時,又一道閃電自窗口劃過,將屋內情形照得清清楚楚,也照亮了秦嬤嬤的麵容。
她穿件白色立領中衣,官綠色比甲,脖子下麵的盤扣係得規規整整,斑白的頭發梳成圓髻攏在腦後,鬢角一絲碎發都沒有。
在她身後是端著朱漆海棠木托盤的春桃,托盤上青瓷茶盅嫋嫋冒著熱氣。
此情此景,與不久之前的那一幕何其相似。
楊萱臉色立時變得慘白。
同樣是個雷雨天,夏懷茹帶著夏太太身邊的孫嬤嬤與張嬤嬤去田莊探病。
大熱的天,孫嬤嬤也是穿得這麽幹淨利落,把立領中衣的盤扣係得緊緊的,她身後的張嬤嬤手裏提著隻海棠木的食盒。
孫嬤嬤從食盒裏端出隻青瓷湯碗,言語恭謹地說:「大奶奶,太太聽說您生病,心裏急得不行,隻苦於還得照看瑞少爺不能親自過來。今兒一早吩咐我用人參燉了雞湯,適才我怕冷了,又特地到灶上溫了溫,大奶奶趁熱喝了吧。」
楊萱苦夏,不太想喝,便隨口道:「先放著吧。」
孫嬤嬤固執地將碗捧到她麵前,「待會兒就冷了,奶奶多少喝兩口,總歸是太太的一份心意。」
楊萱想想也是,掂起湯匙正要喝,瞧見湯麵上漂浮著的幹癟癟的蔥花,頓時沒了胃口,順手將碗推開,「不喝了,等餓了再說。」
豈料張嬤嬤突然走近前,雙手鉗住她的肩頭,惡狠狠地說:「灌!」
楊萱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怒道:「放肆,在主子麵前有你這麽說話的?」
孫嬤嬤低聲道:「奶奶,這是太太交代的,我們也沒辦法。怪隻怪奶奶顏色太好,著了人的眼。好在奶奶已經有了瑞少爺,逢年過節定然短不了奶奶的香火,奶奶就安心去吧。」
話到此,楊萱怎可能不明白,夏太太是容不下她了,可她不想死,遂緊緊咬著牙關拚命掙紮。
張嬤嬤長得粗壯,一雙手跟鐵鉗似的,死死地壓著她,而孫嬤嬤一手端著碗,另一手用力捏著她的腮幫子。
楊萱隻覺得臉頰都要被捏碎了,終於撐不住叫喊出聲,「來人,救命。」
張嬤嬤譏誚道:「奶奶消停點吧,那幾位丫頭都被打發出去了,這電閃雷鳴的,就是喊破嗓子也沒人聽見。要是您安生些,咱們彼此都有些體麵,否則我們就不客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