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什麽人,你還不了解?」素紋滿臉委屈,「我能做什麽?都是聽從大姑娘的吩咐……起先大爺病得下不了床,姑娘不願意伺候,太太動輒責罵……春桃你是不知道,夏太太那嘴,簡直比茅廁都臭,什麽話都說得出來。奶奶就搬到西屋住,吩咐我在東屋伺候大爺,後來不知怎麽就跟二爺攪在了一處……我勸過奶奶,她非但聽不進去,還著實厭了我,我隻能一門心思伺候大爺。這陣子大爺漸漸強健起來,可奶奶還是跟二爺不清不楚的,連人都不避諱……奶奶在二爺那裏受了氣,轉頭就往我身上撒,大爺攔過兩次,可大爺越攔,奶奶打得越狠……」
盡管素紋說的語無倫次,一會兒姑娘,一會兒奶奶,春桃卻聽得清楚明白,嗟歎道:「過去的事情別想了,能脫身出來就好,你以後打算怎麽辦?」
素紋低聲道:「隻能過一天是一天,大爺說等安定下來就托請個媒人把親事定下來,我們兩個有手有腳的,怎麽也能混口飯吃。我現下隻擔心大爺的身子,若是勞累太過怕舊病複發。」
生病就得請郎中,得休養,得讓人伺候。
花出去的銀子就沒有數了。
春桃點點頭,「那你勸著他些,別因小失大,免得帶累你。」
素紋展開衣袖拭去腮邊的淚,「大爺心裏明白,他能聽得進人勸……你呢,看你氣色這麽好,定然過得不錯。」
春桃沒有否認,「出事前我跟春杏不是被姑娘放出去了嗎,那會兒帶了些金銀首飾在身上,後來二姑娘找到我們,春杏想出去當繡娘,我就一直跟著二姑娘。還有文竹和鬆枝也跟著二姑娘,他倆去年成的親,姑娘給買的宅子,文竹已經有了喜,冬月就能生……五月裏,聖上把祖屋還給姑娘,我們現下已經住回以前的榆樹胡同。」
素紋羨慕地歎一聲,「二姑娘人真好……早先都說是大姑娘忍讓著二姑娘,現在想想,倒是二姑娘不跟大姑娘計較……二姑娘九月裏要及笄了吧,說起來也真快,咱倆同歲,都滿十八了。你將來有什麽打算,一直跟著二姑娘?」
「我倒是想跟著,」春桃低了頭,臉上慢慢泛起淺淺紅暈,「姑娘給我定了門親事,明年四月裏成親。」
素紋熱切地問:「真的?說的是哪裏的人家?」
話音剛落,隻見院門口走進一人,穿件玉帶白的長衫,手裏攥把象牙骨的折扇,臉麵被曬得黑黢黢的。
不是別人,正是在工地上管事的李石李三爺。
素紋以為他有什麽吩咐,急忙整整衣裙迎出去。
李石在院子當間站定,朝素紋拱拱手,笑問:「不知春桃姑娘可在此處?」
「在,」素紋回答,見春桃已經紅漲了臉慢慢走出來。
素紋立刻明白了,忙道:「大爺在外頭分湯水,我過去瞧瞧。」閃身走出門外,在門口頓住步子。
她以為春桃會跟文竹一樣,嫁個小廝或者管事。
沒想到她會嫁這麽好。
這幾天,素紋聽人提到過。
這位李三爺家裏是正經的鄉紳,不但有錢,還向學。李三爺的長兄就是舉人老爺。
比起夏家是強太多倍了。
春桃若是成了親,就是正經八百的奶奶。
素紋很替春桃高興,隱隱又有些失落,假如自己當初被分到二姑娘身邊,說不定也會像春桃這般風光。
可是,各人有各人的緣法,各有各的命,想這些也沒用。
素紋定定神,手搭在額前遮了陽光,尋見夏懷遠的身影,連忙小跑著過去。
而院子裏,春桃已經羞得幾乎要尋個地縫鑽進去了,聲音小得好似蚊蚋,「我沒跟姑娘說在外頭吃飯,若是遲了怕姑娘擔心。」
李石低笑,「讓邵北回去送個信兒,前頭不遠有家館子能做江西菜,帶你去嚐一嚐,順便跟你說說話兒……想必你也有話要問我。」
春桃胡亂揉搓著手裏帕子,「我才沒話問你。」
李石笑道:「你不想知道咱們以後的宅子怎麽布置?不想知道家裏都有什麽人,成親時候誰會過來主持大局?」
春桃驟然抬起頭,「是誰要來,不是你爹娘嗎?」
「還是想知道吧?」李石拍著扇子大笑,「吃飯時候我慢慢說給你聽,在別人家總歸不方便,院子裏頭又曬,不若飯館子清靜。」
春桃思量來思量去,輕輕點下頭,待要走,又開口道:「剛才那個姑娘是我舊識,我們在一個院子住了七八年,要是有合適的事情,能不能讓他們做?」
李石滿口答應,「行,我看這家男人還挺勤快,就是身子骨差了些,怕是累活禁不住。等下次送石料木料過來,讓他跟著點數計數,騰出我的人手幹別的。」
邊說邊出了門,喚人駕來馬車,讓春桃坐在車裏,他則跟小廝一左一右坐在車夫兩旁。
春桃原先還怕李石也會進到車裏,見此情狀頓時鬆了口氣。
江西出學子,每科取中的進士跟江浙不差上下,在京都為官的江西人不少,故而江西菜館也頗多。
李石選中的這家離小溝沿不算近,馬車行了一炷香才到,周遭卻極清靜。屋裏放了冰盆,清爽宜人。
因怕春桃吃不慣,李石隻要了兩道江西菜,其餘都是京都口味。
趁廚下備菜的空當,李石掏出隻荷包,「先前楊姑娘說她替你備嫁妝,我覺得不太妥當。一來她手頭未必寬裕,能出四五百兩銀子已經是仁至義盡了,二來還有個文竹比著,聽說她出嫁時候挺倉促,楊姑娘若是寬待於你,怕文竹心裏過不去,所以嫁妝就不用楊姑娘費心了。以往我在家裏操持庶務,每年有二百兩銀子例錢,賬上也可以支用五百兩,多少攢了些私房……這裏是兩千兩,你看中什麽就去買,別委屈自己。」
春桃大吃一驚,沒敢接。
李石將荷包塞進她手裏,「收著吧,家裏雖然麵上太平,可也有看人下菜碟的,你嫁妝體麵,我臉上也好看。」
春桃低著頭道:「我,我配不上三爺。」
「嗯,」李石點頭認同,「沒錯,我對親事挺上心,你可卻不聞不問,這點來看,你確實配不上我。咱們宅院地基都打好了,你也不問問要蓋幾進院子幾座房,水井打在哪裏,灶台安在何處?以後我在外麵忙,家裏的事情都是要你管,你竟是一點不操心嗎?」
一席話說得春桃麵紅耳赤,眼淚都快落下來了。
她忙搖頭解釋,「我不是不管,我聽別人說,沒成親前,不好對婆家指指點點,讓人笑話。」
李石道:「如果在家裏有長輩在,是應該謹慎些,現在在外頭,不必忌諱那麽多。這宅子蓋起來總歸是咱們兩個住,住得順心合意最好……再者,咱們親事已經說定了,你都不曾給我縫過件衣衫,我看我大哥倒是有不少你做的衣裳。」
春桃又紅了臉,「那是因為他是阿桂的先生,除了束修之外,每年還得供著衣裳。」
「以後把他衣裳省了,改成給我做。」李石毫不客氣地說,「我冬天棉袍還沒著落,京都比江西冷得多,你給我多絮棉花,做得厚實些。」
春桃咬著唇應了。
一頓飯下來,春桃額外多了許多事情,除了冬天的棉袍子之外,還得給李石做兩雙鞋,一雙厚底單鞋,一雙夾棉氈鞋。
盡管素紋說的語無倫次,一會兒姑娘,一會兒奶奶,春桃卻聽得清楚明白,嗟歎道:「過去的事情別想了,能脫身出來就好,你以後打算怎麽辦?」
素紋低聲道:「隻能過一天是一天,大爺說等安定下來就托請個媒人把親事定下來,我們兩個有手有腳的,怎麽也能混口飯吃。我現下隻擔心大爺的身子,若是勞累太過怕舊病複發。」
生病就得請郎中,得休養,得讓人伺候。
花出去的銀子就沒有數了。
春桃點點頭,「那你勸著他些,別因小失大,免得帶累你。」
素紋展開衣袖拭去腮邊的淚,「大爺心裏明白,他能聽得進人勸……你呢,看你氣色這麽好,定然過得不錯。」
春桃沒有否認,「出事前我跟春杏不是被姑娘放出去了嗎,那會兒帶了些金銀首飾在身上,後來二姑娘找到我們,春杏想出去當繡娘,我就一直跟著二姑娘。還有文竹和鬆枝也跟著二姑娘,他倆去年成的親,姑娘給買的宅子,文竹已經有了喜,冬月就能生……五月裏,聖上把祖屋還給姑娘,我們現下已經住回以前的榆樹胡同。」
素紋羨慕地歎一聲,「二姑娘人真好……早先都說是大姑娘忍讓著二姑娘,現在想想,倒是二姑娘不跟大姑娘計較……二姑娘九月裏要及笄了吧,說起來也真快,咱倆同歲,都滿十八了。你將來有什麽打算,一直跟著二姑娘?」
「我倒是想跟著,」春桃低了頭,臉上慢慢泛起淺淺紅暈,「姑娘給我定了門親事,明年四月裏成親。」
素紋熱切地問:「真的?說的是哪裏的人家?」
話音剛落,隻見院門口走進一人,穿件玉帶白的長衫,手裏攥把象牙骨的折扇,臉麵被曬得黑黢黢的。
不是別人,正是在工地上管事的李石李三爺。
素紋以為他有什麽吩咐,急忙整整衣裙迎出去。
李石在院子當間站定,朝素紋拱拱手,笑問:「不知春桃姑娘可在此處?」
「在,」素紋回答,見春桃已經紅漲了臉慢慢走出來。
素紋立刻明白了,忙道:「大爺在外頭分湯水,我過去瞧瞧。」閃身走出門外,在門口頓住步子。
她以為春桃會跟文竹一樣,嫁個小廝或者管事。
沒想到她會嫁這麽好。
這幾天,素紋聽人提到過。
這位李三爺家裏是正經的鄉紳,不但有錢,還向學。李三爺的長兄就是舉人老爺。
比起夏家是強太多倍了。
春桃若是成了親,就是正經八百的奶奶。
素紋很替春桃高興,隱隱又有些失落,假如自己當初被分到二姑娘身邊,說不定也會像春桃這般風光。
可是,各人有各人的緣法,各有各的命,想這些也沒用。
素紋定定神,手搭在額前遮了陽光,尋見夏懷遠的身影,連忙小跑著過去。
而院子裏,春桃已經羞得幾乎要尋個地縫鑽進去了,聲音小得好似蚊蚋,「我沒跟姑娘說在外頭吃飯,若是遲了怕姑娘擔心。」
李石低笑,「讓邵北回去送個信兒,前頭不遠有家館子能做江西菜,帶你去嚐一嚐,順便跟你說說話兒……想必你也有話要問我。」
春桃胡亂揉搓著手裏帕子,「我才沒話問你。」
李石笑道:「你不想知道咱們以後的宅子怎麽布置?不想知道家裏都有什麽人,成親時候誰會過來主持大局?」
春桃驟然抬起頭,「是誰要來,不是你爹娘嗎?」
「還是想知道吧?」李石拍著扇子大笑,「吃飯時候我慢慢說給你聽,在別人家總歸不方便,院子裏頭又曬,不若飯館子清靜。」
春桃思量來思量去,輕輕點下頭,待要走,又開口道:「剛才那個姑娘是我舊識,我們在一個院子住了七八年,要是有合適的事情,能不能讓他們做?」
李石滿口答應,「行,我看這家男人還挺勤快,就是身子骨差了些,怕是累活禁不住。等下次送石料木料過來,讓他跟著點數計數,騰出我的人手幹別的。」
邊說邊出了門,喚人駕來馬車,讓春桃坐在車裏,他則跟小廝一左一右坐在車夫兩旁。
春桃原先還怕李石也會進到車裏,見此情狀頓時鬆了口氣。
江西出學子,每科取中的進士跟江浙不差上下,在京都為官的江西人不少,故而江西菜館也頗多。
李石選中的這家離小溝沿不算近,馬車行了一炷香才到,周遭卻極清靜。屋裏放了冰盆,清爽宜人。
因怕春桃吃不慣,李石隻要了兩道江西菜,其餘都是京都口味。
趁廚下備菜的空當,李石掏出隻荷包,「先前楊姑娘說她替你備嫁妝,我覺得不太妥當。一來她手頭未必寬裕,能出四五百兩銀子已經是仁至義盡了,二來還有個文竹比著,聽說她出嫁時候挺倉促,楊姑娘若是寬待於你,怕文竹心裏過不去,所以嫁妝就不用楊姑娘費心了。以往我在家裏操持庶務,每年有二百兩銀子例錢,賬上也可以支用五百兩,多少攢了些私房……這裏是兩千兩,你看中什麽就去買,別委屈自己。」
春桃大吃一驚,沒敢接。
李石將荷包塞進她手裏,「收著吧,家裏雖然麵上太平,可也有看人下菜碟的,你嫁妝體麵,我臉上也好看。」
春桃低著頭道:「我,我配不上三爺。」
「嗯,」李石點頭認同,「沒錯,我對親事挺上心,你可卻不聞不問,這點來看,你確實配不上我。咱們宅院地基都打好了,你也不問問要蓋幾進院子幾座房,水井打在哪裏,灶台安在何處?以後我在外麵忙,家裏的事情都是要你管,你竟是一點不操心嗎?」
一席話說得春桃麵紅耳赤,眼淚都快落下來了。
她忙搖頭解釋,「我不是不管,我聽別人說,沒成親前,不好對婆家指指點點,讓人笑話。」
李石道:「如果在家裏有長輩在,是應該謹慎些,現在在外頭,不必忌諱那麽多。這宅子蓋起來總歸是咱們兩個住,住得順心合意最好……再者,咱們親事已經說定了,你都不曾給我縫過件衣衫,我看我大哥倒是有不少你做的衣裳。」
春桃又紅了臉,「那是因為他是阿桂的先生,除了束修之外,每年還得供著衣裳。」
「以後把他衣裳省了,改成給我做。」李石毫不客氣地說,「我冬天棉袍還沒著落,京都比江西冷得多,你給我多絮棉花,做得厚實些。」
春桃咬著唇應了。
一頓飯下來,春桃額外多了許多事情,除了冬天的棉袍子之外,還得給李石做兩雙鞋,一雙厚底單鞋,一雙夾棉氈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