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穀麵餅子?」瑞雪前世的家在山東附近,平日吃食多以麵食為主,這包穀麵餅子還真沒貼過,不過想來也是像烙餅一樣的吃食,做起來應該不難。
她突然想起,有次去北方,在街邊看到人家賣一種色澤金黃、宣軟適口的糕餅,她好奇問了做法,倒是用包穀麵發酵之後蒸出來的,看著又大,吃起來也有些甜味。如果做出來,倒是能比那貼出來的餅子好吃許多。她打定主意做些試試,就把幹糧一事扔在一邊不談,轉而問起銷路。
「嫂子,你說我做些幹糧,再配上這豆腐腦兒,挑到碼頭去,能不能好賣?」
「你要去碼頭賣吃食?」張嫂子驚得連手裏的勺子掉了都沒理會,拉了她的手,說道,「妹子,你家先生可是教書的文人,你怎麽能去做這樣低賤的行當?」
「低賤?」瑞雪前世也曾聽說過古代階級劃分很嚴格,商人地位不高,但是也沒想到會是這樣的被人瞧不起,她無奈笑道,「嫂子,我憑自己的雙手賺錢,怎麽能低賤呢,再者說,我們掌櫃的賺那點兒束修隻夠保證我們兩人吃飽不餓的,這馬上要入冬了,我們這房子還漏風呢,怎麽也要修繕一下,掌櫃的身體也沒好徹底,誰知道他什麽時候還會犯病,平日也要好好調理,這樁樁件件的事,哪個不要錢啊?」
張嫂子抬頭瞅瞅屋角那透著亮兒的牆縫兒,也歎了氣,末了隻得拍拍她的手道,「你說的也對,憑自己雙手賺錢,真沒有什麽可講究的。這白……」她剛才隻顧吃,還真沒聽清名字,一時想不起來。
瑞雪笑道,「嫂子,這叫豆腐腦兒。」
張嫂子又吃了一大口,吧嗒吧嗒嘴,笑道,「這東西是真好吃,就是這名字怪了一點兒,怎麽叫腦子。妹子,你和趙先生都是讀過書的,不如取個文雅些的名字吧。」
「豆腐腦,豆腐腦……」瑞雪念叨兩遍也覺有點兒別扭,聽上去與這時空確實有些格格不入之感,於是,她翹了細長的手指在木桌上敲了幾下,慢慢說道,「這豆腐腦像蛋羹一樣嫩滑,隻是顏色雪白,不如就叫雪羹吧。」
「雪羹?」張嫂子眉開眼笑的立刻讚道,「這名字好,可不就像雪一樣白,聽著就幹淨好吃。」
兩人說笑著定了名字,瑞雪又請教了蒸包穀餅子的訣竅,在張嫂子的指點下,舀了一瓢包穀麵兒發上,然後盛了一小盆雪羹,澆了鹵汁讓她端回家給孩子們嚐嚐,張嫂子自覺用了自家的牛豆,也就沒有多客氣,樂顛顛的端著走了。
第二日一早,村裏的公雞剛剛起床,亮出高亢的嗓門之時,瑞雪就已經蒸了一鍋金黃的發糕出來,咬上一口,有股包穀特有的清甜,比貼在鍋邊那種也軟一些。等趙豐年也起了床,再配了雪羹端上去,趙豐年吃了一整塊,難得讚了句好吃,又說那雪羹的名字取的也好。
瑞雪受到鼓舞之下,又折騰了一上午,把涼透的發糕兩麵抹了素油在鍋裏煎,也有種別樣的焦香。張嫂子心裏也惦記著這事,又跑來看了兩趟,直誇讚瑞雪心思巧,一個包穀餅子也能做出花樣來。
萬事齊備,瑞雪挑了個好天氣,順著村人的指點,繞過後山,提前去了趟沛水碼頭趟趟路。她前世隻在電視上看過碼頭的樣子,並沒有親眼見過,如今乍然見到,每處都覺新奇。
這是個中等碼頭,因為沛水河河道寬而深,能夠容納大船通行,所以,許多商家從南方運了貨回來,都願意從此卸貨,然後用馬車運到靈風城,或者更遠的兩城,雖說麻煩了一些,但是水路卻比陸路快了最少十日,做買賣講究的就是時機,趕早不趕晚,這也讓靈風碼頭一建成就很是熱鬧。
但是,也正因為剛剛建成的關係,碼頭很是簡陋,隻有六個棧橋,搭著跳板,一群群穿著短打衣衫的力工從船上扛了各色貨物下來,然後或者直接放到馬車上,或者堆在岸上一長排的木板房裏,向那兩個穿著青色官差服飾的人交上租金,等待自家馬車來接貨。
木板房兩側也有挑著擔子賣些小吃食的貨郎,擔子裏有點心,有瓜子花生,有野梨棗子,花樣兒不多,但是生意卻不錯,停靠在最外麵那座棧橋邊上的普通客船裏,常有小廝或者管事娘子之類的上岸來買上幾包回去。
晌午時,那些灰衣力工們就蹲在木棚子邊上或者找個避風處坐了,掏出懷裏的餅子啃上幾口,算是簡單墊墊肚子,然後繼續等待活計。
瑞雪在碼頭裏外轉了幾圈兒,倒是看中了一個好地方,緊挨著存貨的木棚子邊上,有塊有四十平米左右的空地,如果蓋上一個簡易的小木屋,冬天時給這些力工們提供個避風之處,再賣些熱食,買賣一定會極好。
現在碼頭剛剛建成沒多久,天氣又尚未冷下來,還沒有人想到這些,如果先租或者買下這塊地方,價格方麵應該不會太貴。
她心裏有了打算,就攔了一個麵色和善的中年力工,笑問道,「這位老哥,奴家想要在這裏租塊地方,賣些吃食等物,要去哪裏打聽地皮價格?」
那中年大叔似乎急著做什麽事,隨手指了遠處那兩個官差,扔下一句,「找他們就行!」然後扭頭就走了,瑞雪遠遠道了謝,走到那木棚邊上站了好半晌,想著等那兩個官差忙完了再上前詢問。
結果幾個管事模樣的人散去後,其中一個年輕官差伸手倒茶的功夫,不小心帶翻了桌上的一疊紙張,灑落在地上,隨時都會被風吹得四散,官差大急,那可是他們剛才記錄下來的各家貨物數量和存放期限,月底要送回衙門備案的,如果損失一張,都要挨家重新問詢統計。
瑞雪立刻蹲身幫忙撿了起來,掃了一眼頁尾的數字,又麻利的順手理好,交到官差手裏。
那年輕官差接了賬冊,不知是平日倨傲慣了,還是看不起女子,半個謝字都沒說,轉身把賬冊放回桌上,用一隻墨珠兒算盤壓了。
另一個年長些的官差,卻有些眼力和見識,瑞雪剛才的動作被他看在眼裏,猜測她可能是個識字的,心裏忍不住好奇,在武國,讀書人太過金貴,普通人家的孩子連進私塾的念頭都不敢有,更別提讓女子讀書了,就像他如果不是因為會寫兩個字,也不會撈到這個好差事。
她突然想起,有次去北方,在街邊看到人家賣一種色澤金黃、宣軟適口的糕餅,她好奇問了做法,倒是用包穀麵發酵之後蒸出來的,看著又大,吃起來也有些甜味。如果做出來,倒是能比那貼出來的餅子好吃許多。她打定主意做些試試,就把幹糧一事扔在一邊不談,轉而問起銷路。
「嫂子,你說我做些幹糧,再配上這豆腐腦兒,挑到碼頭去,能不能好賣?」
「你要去碼頭賣吃食?」張嫂子驚得連手裏的勺子掉了都沒理會,拉了她的手,說道,「妹子,你家先生可是教書的文人,你怎麽能去做這樣低賤的行當?」
「低賤?」瑞雪前世也曾聽說過古代階級劃分很嚴格,商人地位不高,但是也沒想到會是這樣的被人瞧不起,她無奈笑道,「嫂子,我憑自己的雙手賺錢,怎麽能低賤呢,再者說,我們掌櫃的賺那點兒束修隻夠保證我們兩人吃飽不餓的,這馬上要入冬了,我們這房子還漏風呢,怎麽也要修繕一下,掌櫃的身體也沒好徹底,誰知道他什麽時候還會犯病,平日也要好好調理,這樁樁件件的事,哪個不要錢啊?」
張嫂子抬頭瞅瞅屋角那透著亮兒的牆縫兒,也歎了氣,末了隻得拍拍她的手道,「你說的也對,憑自己雙手賺錢,真沒有什麽可講究的。這白……」她剛才隻顧吃,還真沒聽清名字,一時想不起來。
瑞雪笑道,「嫂子,這叫豆腐腦兒。」
張嫂子又吃了一大口,吧嗒吧嗒嘴,笑道,「這東西是真好吃,就是這名字怪了一點兒,怎麽叫腦子。妹子,你和趙先生都是讀過書的,不如取個文雅些的名字吧。」
「豆腐腦,豆腐腦……」瑞雪念叨兩遍也覺有點兒別扭,聽上去與這時空確實有些格格不入之感,於是,她翹了細長的手指在木桌上敲了幾下,慢慢說道,「這豆腐腦像蛋羹一樣嫩滑,隻是顏色雪白,不如就叫雪羹吧。」
「雪羹?」張嫂子眉開眼笑的立刻讚道,「這名字好,可不就像雪一樣白,聽著就幹淨好吃。」
兩人說笑著定了名字,瑞雪又請教了蒸包穀餅子的訣竅,在張嫂子的指點下,舀了一瓢包穀麵兒發上,然後盛了一小盆雪羹,澆了鹵汁讓她端回家給孩子們嚐嚐,張嫂子自覺用了自家的牛豆,也就沒有多客氣,樂顛顛的端著走了。
第二日一早,村裏的公雞剛剛起床,亮出高亢的嗓門之時,瑞雪就已經蒸了一鍋金黃的發糕出來,咬上一口,有股包穀特有的清甜,比貼在鍋邊那種也軟一些。等趙豐年也起了床,再配了雪羹端上去,趙豐年吃了一整塊,難得讚了句好吃,又說那雪羹的名字取的也好。
瑞雪受到鼓舞之下,又折騰了一上午,把涼透的發糕兩麵抹了素油在鍋裏煎,也有種別樣的焦香。張嫂子心裏也惦記著這事,又跑來看了兩趟,直誇讚瑞雪心思巧,一個包穀餅子也能做出花樣來。
萬事齊備,瑞雪挑了個好天氣,順著村人的指點,繞過後山,提前去了趟沛水碼頭趟趟路。她前世隻在電視上看過碼頭的樣子,並沒有親眼見過,如今乍然見到,每處都覺新奇。
這是個中等碼頭,因為沛水河河道寬而深,能夠容納大船通行,所以,許多商家從南方運了貨回來,都願意從此卸貨,然後用馬車運到靈風城,或者更遠的兩城,雖說麻煩了一些,但是水路卻比陸路快了最少十日,做買賣講究的就是時機,趕早不趕晚,這也讓靈風碼頭一建成就很是熱鬧。
但是,也正因為剛剛建成的關係,碼頭很是簡陋,隻有六個棧橋,搭著跳板,一群群穿著短打衣衫的力工從船上扛了各色貨物下來,然後或者直接放到馬車上,或者堆在岸上一長排的木板房裏,向那兩個穿著青色官差服飾的人交上租金,等待自家馬車來接貨。
木板房兩側也有挑著擔子賣些小吃食的貨郎,擔子裏有點心,有瓜子花生,有野梨棗子,花樣兒不多,但是生意卻不錯,停靠在最外麵那座棧橋邊上的普通客船裏,常有小廝或者管事娘子之類的上岸來買上幾包回去。
晌午時,那些灰衣力工們就蹲在木棚子邊上或者找個避風處坐了,掏出懷裏的餅子啃上幾口,算是簡單墊墊肚子,然後繼續等待活計。
瑞雪在碼頭裏外轉了幾圈兒,倒是看中了一個好地方,緊挨著存貨的木棚子邊上,有塊有四十平米左右的空地,如果蓋上一個簡易的小木屋,冬天時給這些力工們提供個避風之處,再賣些熱食,買賣一定會極好。
現在碼頭剛剛建成沒多久,天氣又尚未冷下來,還沒有人想到這些,如果先租或者買下這塊地方,價格方麵應該不會太貴。
她心裏有了打算,就攔了一個麵色和善的中年力工,笑問道,「這位老哥,奴家想要在這裏租塊地方,賣些吃食等物,要去哪裏打聽地皮價格?」
那中年大叔似乎急著做什麽事,隨手指了遠處那兩個官差,扔下一句,「找他們就行!」然後扭頭就走了,瑞雪遠遠道了謝,走到那木棚邊上站了好半晌,想著等那兩個官差忙完了再上前詢問。
結果幾個管事模樣的人散去後,其中一個年輕官差伸手倒茶的功夫,不小心帶翻了桌上的一疊紙張,灑落在地上,隨時都會被風吹得四散,官差大急,那可是他們剛才記錄下來的各家貨物數量和存放期限,月底要送回衙門備案的,如果損失一張,都要挨家重新問詢統計。
瑞雪立刻蹲身幫忙撿了起來,掃了一眼頁尾的數字,又麻利的順手理好,交到官差手裏。
那年輕官差接了賬冊,不知是平日倨傲慣了,還是看不起女子,半個謝字都沒說,轉身把賬冊放回桌上,用一隻墨珠兒算盤壓了。
另一個年長些的官差,卻有些眼力和見識,瑞雪剛才的動作被他看在眼裏,猜測她可能是個識字的,心裏忍不住好奇,在武國,讀書人太過金貴,普通人家的孩子連進私塾的念頭都不敢有,更別提讓女子讀書了,就像他如果不是因為會寫兩個字,也不會撈到這個好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