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飯是紅燒肉,溜豆腐泡,辣炒兔肉和蔥爆雞蛋,很是豐盛,三人坐在炕上小桌兒前,歡歡喜喜吃了。下午,瑞雪換了紅紙出來,趙豐年又寫了幾個小福字和一副春聯,吳煜門裏門外跑著,都貼了上去,家裏立時就添了三分喜慶。
原本瑞雪還以為村裏人會上門求趙豐年的墨寶,沒想到,都已經大年三十了,還是沒人前來,心下好奇,出去一看,原來,但凡有孩子讀書的人家都大方的把兒子尚且稚嫩的筆跡貼了出去,連同親朋好友家裏都是如此,於是趙豐年就清閑了。
孩子們畢竟才學了四五月,那春聯先不說筆法如何,有的甚至還有錯字,實在讓瑞雪好笑,但是他們父母臉上驕傲的笑容,又讓她轉而歎氣,有爹娘的孩子啊,真是讓人羨慕……
夜幕降臨時,一家三口又在靈位前磕了頭,這才揭下宣紙,放在火盆裏燒了,然後撤了供桌,圍坐在炕頭上,一邊吃著小零嘴兒小點心,一邊說些奇聞異事,守歲。
瑞雪畢竟有著前世三十年的記憶,走街串戶賣豆腐時,日日揣著一個小收音機聽評書,經典長篇可聽了無數,加上偶爾看過的電視劇也有那麽十幾部,隻隨便扯了個《射雕英雄傳》出來,就聽得吳煜津津有味,連呼有趣。
趙豐年卻是闖過江湖的,聽得裏麵與事實不符之處,抿嘴挑眉,勉力忍著不願笑出聲來。
瑞雪與他日日相處,怎麽不知他在忍笑,嗔怪的瞪他一眼,扯了被子蓋在他腿上。
亥時末,吳煜終究堅持不住,歪著身子睡著了,瑞雪扶了他躺在身邊,有一下,沒一下的拍著他的背,忍不住低聲說道,「咱們一家三口,真是有緣,天南海北聚在一起不說,居然又都是沒娘的可憐孩子。」
趙豐年半垂的眼眸閃了閃,還是問道,「當初成親時,你不是說,記不得父母是何人了嗎?」
瑞雪驀然睜大眼睛,黑葡萄似的眼珠兒滴溜溜轉了兩圈兒,笑道,「親生父母記不得了,這是原來在主家府上時對我有恩的養父母名諱。」
趙豐年不置可否的點點頭,沉默半晌,低聲說道,「我寫的是親身母親名諱,我今年才知道她早已經不在人世了。」
他的雙手擺弄著一個核桃,翻轉摩挲,好似極有興趣的模樣,可那微微發顫的手指還是泄露了他心裏的掙紮和苦痛,瑞雪忍不住輕輕握住,勸道,「人世多苦難,離開未必不好,也許母親已經托生在哪個好人家,過著和樂安寧的日子了呢。」
趙豐年手心翻下,握住她的手,沉默著,沒有再說話,兩個人就這樣,守著一盞油燈,安靜坐著,直到村裏各家請神的爆竹聲突然傳來,驚醒了吳煜。
他撲棱棱爬起來,尚有些發懵,頭發微亂,眼神迷茫,像極了迷糊的小閨女兒,瑞雪看得心癢,掐了他白嫩的臉頰一把,然後一邊幫他穿大襖,一邊笑道,「接神了,你該出去放爆竹了。」
吳煜立刻跳下了地,抱起屋角的籃子跑出去,大壯早等在院門外,兩人帶著穿成棉球一樣的二壯和三丫,紛紛點起爆竹,叮當作響,與前街各家遙相呼應,極是熱鬧。
趙豐年也穿了大襖,同瑞雪進了灶間,他坐著幫忙燒火,瑞雪煮餃子、炒菜,很快年夜飯就端上了桌子。
吳煜領著幾個小的笑嘻嘻跑進來,村中習俗,初一給長輩拜年。
張家離得近,此時又過了子時接神,幾個小的這時上門也不算違了規矩,瑞雪笑著挨個給發了紅包,得了幾個結結實實的響頭,就攆了他們回家去團聚。
一時飯畢,飯桌兒撤了下去,吳煜沒有回去張家睡覺的意思,瑞雪也不舍得攆他,三人就合衣躺在炕上說話兒,結果不到片刻,居然都睡了過去。
初一一大早兒,瑞雪爬了起來,藏了掃帚,又在灶間放了個存水的大木桶,以防著吳煜和趙豐年不懂習俗,把運氣和財祿掃走。
堂屋和裏屋分別備了四盤點心,還有一簸籮瓜子和花生等小吃食,瑞雪就跟著張嫂子一起出門去給村裏的長輩們拜年,幾位族老家、裏正家,雲二嬸家,雖然誰也不肯讓她磕頭,但是一圈兒走下來也實在累人。
待她剛回到家,平日熟悉的小媳婦們兒,還有學童們的父母,就都上門來拜年了,學童跪地就給趙豐年磕頭,接了紅包就歡喜跑出去,同大壯和吳煜玩耍去了。
屋裏,瑞雪同一眾小媳婦兒也說的熱鬧,三四個小奶娃含著芝麻糖片,嚼得認真又歡喜,惹得瑞雪抱了又抱,被眾人打趣趕緊生一個,羞得臉上著了火。
初二日,女兒女婿回娘家,張家和高家都空了院子,瑞雪閑著無事,領著吳煜去兩家轉了轉,回來時碰到雲二嬸來串門,原來她家嫁到七八十裏外的女兒也回來了,誇讚說豆腐好吃,她想給女兒帶幾塊回去,無奈家裏備的少,就奔著瑞雪這裏來了。
瑞雪留了四塊家裏吃用,剩下的都大方的送了她,哄的老太太歡歡喜喜的捧著陶盆回去了。
初三是赤口日,傳說這一日容易與人發生口角,於是家家戶戶都安坐家中,村中各處都靜悄悄的,瑞雪也難得清閑了一日。
初四祭財神,這可是做買賣之家最重視的日子,瑞雪在堂屋東側牆上,貼了財神像,擺了香爐,就讓吳煜去請了張家和高家眾人過來,一起祭拜。
高家張家聞訊都早早趕到,這祭財神可是有說道的,但凡老板不想再留哪個夥計,這一日就不會要他一起拜財神,夥計得了這暗示,自然就主動辭工回家了。而瑞雪叫了他們兩家,顯然是新一年,還是要帶著他們兩家一起發財的,這雖然早在他們預料之中,但還是歡喜不盡。
中午時,三家人十幾口,照舊分了兩桌,做了八個好菜,熱熱鬧鬧吃了一頓,對於新一年的生財大計,都是信心滿滿。
初五送神日,天色剛剛放亮,吳煜就點燃一掛爆竹,挑在木杆兒,從裏往外跑,砰砰之聲響徹整個院子,瑞雪也在廚房裏切了塊肉,兩把菜刀齊上陣,剁得叮叮當當,把假象裏的小人統統剁死。趙豐年倒不信這些習俗說法,卻極喜這份熱鬧,背了手站在院子裏,來回溜達了幾圈兒,就被瑞雪喚進灶間幫忙燒火了。
原本瑞雪還以為村裏人會上門求趙豐年的墨寶,沒想到,都已經大年三十了,還是沒人前來,心下好奇,出去一看,原來,但凡有孩子讀書的人家都大方的把兒子尚且稚嫩的筆跡貼了出去,連同親朋好友家裏都是如此,於是趙豐年就清閑了。
孩子們畢竟才學了四五月,那春聯先不說筆法如何,有的甚至還有錯字,實在讓瑞雪好笑,但是他們父母臉上驕傲的笑容,又讓她轉而歎氣,有爹娘的孩子啊,真是讓人羨慕……
夜幕降臨時,一家三口又在靈位前磕了頭,這才揭下宣紙,放在火盆裏燒了,然後撤了供桌,圍坐在炕頭上,一邊吃著小零嘴兒小點心,一邊說些奇聞異事,守歲。
瑞雪畢竟有著前世三十年的記憶,走街串戶賣豆腐時,日日揣著一個小收音機聽評書,經典長篇可聽了無數,加上偶爾看過的電視劇也有那麽十幾部,隻隨便扯了個《射雕英雄傳》出來,就聽得吳煜津津有味,連呼有趣。
趙豐年卻是闖過江湖的,聽得裏麵與事實不符之處,抿嘴挑眉,勉力忍著不願笑出聲來。
瑞雪與他日日相處,怎麽不知他在忍笑,嗔怪的瞪他一眼,扯了被子蓋在他腿上。
亥時末,吳煜終究堅持不住,歪著身子睡著了,瑞雪扶了他躺在身邊,有一下,沒一下的拍著他的背,忍不住低聲說道,「咱們一家三口,真是有緣,天南海北聚在一起不說,居然又都是沒娘的可憐孩子。」
趙豐年半垂的眼眸閃了閃,還是問道,「當初成親時,你不是說,記不得父母是何人了嗎?」
瑞雪驀然睜大眼睛,黑葡萄似的眼珠兒滴溜溜轉了兩圈兒,笑道,「親生父母記不得了,這是原來在主家府上時對我有恩的養父母名諱。」
趙豐年不置可否的點點頭,沉默半晌,低聲說道,「我寫的是親身母親名諱,我今年才知道她早已經不在人世了。」
他的雙手擺弄著一個核桃,翻轉摩挲,好似極有興趣的模樣,可那微微發顫的手指還是泄露了他心裏的掙紮和苦痛,瑞雪忍不住輕輕握住,勸道,「人世多苦難,離開未必不好,也許母親已經托生在哪個好人家,過著和樂安寧的日子了呢。」
趙豐年手心翻下,握住她的手,沉默著,沒有再說話,兩個人就這樣,守著一盞油燈,安靜坐著,直到村裏各家請神的爆竹聲突然傳來,驚醒了吳煜。
他撲棱棱爬起來,尚有些發懵,頭發微亂,眼神迷茫,像極了迷糊的小閨女兒,瑞雪看得心癢,掐了他白嫩的臉頰一把,然後一邊幫他穿大襖,一邊笑道,「接神了,你該出去放爆竹了。」
吳煜立刻跳下了地,抱起屋角的籃子跑出去,大壯早等在院門外,兩人帶著穿成棉球一樣的二壯和三丫,紛紛點起爆竹,叮當作響,與前街各家遙相呼應,極是熱鬧。
趙豐年也穿了大襖,同瑞雪進了灶間,他坐著幫忙燒火,瑞雪煮餃子、炒菜,很快年夜飯就端上了桌子。
吳煜領著幾個小的笑嘻嘻跑進來,村中習俗,初一給長輩拜年。
張家離得近,此時又過了子時接神,幾個小的這時上門也不算違了規矩,瑞雪笑著挨個給發了紅包,得了幾個結結實實的響頭,就攆了他們回家去團聚。
一時飯畢,飯桌兒撤了下去,吳煜沒有回去張家睡覺的意思,瑞雪也不舍得攆他,三人就合衣躺在炕上說話兒,結果不到片刻,居然都睡了過去。
初一一大早兒,瑞雪爬了起來,藏了掃帚,又在灶間放了個存水的大木桶,以防著吳煜和趙豐年不懂習俗,把運氣和財祿掃走。
堂屋和裏屋分別備了四盤點心,還有一簸籮瓜子和花生等小吃食,瑞雪就跟著張嫂子一起出門去給村裏的長輩們拜年,幾位族老家、裏正家,雲二嬸家,雖然誰也不肯讓她磕頭,但是一圈兒走下來也實在累人。
待她剛回到家,平日熟悉的小媳婦們兒,還有學童們的父母,就都上門來拜年了,學童跪地就給趙豐年磕頭,接了紅包就歡喜跑出去,同大壯和吳煜玩耍去了。
屋裏,瑞雪同一眾小媳婦兒也說的熱鬧,三四個小奶娃含著芝麻糖片,嚼得認真又歡喜,惹得瑞雪抱了又抱,被眾人打趣趕緊生一個,羞得臉上著了火。
初二日,女兒女婿回娘家,張家和高家都空了院子,瑞雪閑著無事,領著吳煜去兩家轉了轉,回來時碰到雲二嬸來串門,原來她家嫁到七八十裏外的女兒也回來了,誇讚說豆腐好吃,她想給女兒帶幾塊回去,無奈家裏備的少,就奔著瑞雪這裏來了。
瑞雪留了四塊家裏吃用,剩下的都大方的送了她,哄的老太太歡歡喜喜的捧著陶盆回去了。
初三是赤口日,傳說這一日容易與人發生口角,於是家家戶戶都安坐家中,村中各處都靜悄悄的,瑞雪也難得清閑了一日。
初四祭財神,這可是做買賣之家最重視的日子,瑞雪在堂屋東側牆上,貼了財神像,擺了香爐,就讓吳煜去請了張家和高家眾人過來,一起祭拜。
高家張家聞訊都早早趕到,這祭財神可是有說道的,但凡老板不想再留哪個夥計,這一日就不會要他一起拜財神,夥計得了這暗示,自然就主動辭工回家了。而瑞雪叫了他們兩家,顯然是新一年,還是要帶著他們兩家一起發財的,這雖然早在他們預料之中,但還是歡喜不盡。
中午時,三家人十幾口,照舊分了兩桌,做了八個好菜,熱熱鬧鬧吃了一頓,對於新一年的生財大計,都是信心滿滿。
初五送神日,天色剛剛放亮,吳煜就點燃一掛爆竹,挑在木杆兒,從裏往外跑,砰砰之聲響徹整個院子,瑞雪也在廚房裏切了塊肉,兩把菜刀齊上陣,剁得叮叮當當,把假象裏的小人統統剁死。趙豐年倒不信這些習俗說法,卻極喜這份熱鬧,背了手站在院子裏,來回溜達了幾圈兒,就被瑞雪喚進灶間幫忙燒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