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邊有人進過鋪子喝水,就說,「我看著張嫂子發了麵,是不是蒸了細麵兒大饅頭啊?」


    眾人都歡喜道,「三當家的,蒸得滿頭最是宣軟好吃,比我家那婆娘可好上太多了,哪日定要問問有何竅門?」


    這般議論著,他們手下也就加緊了忙碌,想著早些做完活計,進鋪子去歇一會兒,吃頓熱飯。


    結果,沒過上一刻鍾,那飄出來的霧氣裏就隱隱帶了一股肉香,而且越來越濃鬱,惹得整個碼頭上的力工,甚至那些管事、小廝、車夫都翕動著鼻子,猜想著這到底是什麽好吃食散出的香氣?


    一個小管事早晨出來得急,不曾趕上早飯,此時嗅了這香氣,肚子裏就造了反,咕嚕嚕叫個不停,於是伸手掏了十幾文錢,指使小廝去鋪子裏買些嚐嚐。


    那小廝跑進鋪子去,正見瑞雪和張嫂子合力往下抬籠屜,白白胖胖兒的大包子,一個個擠滿了籠屜,嫋嫋冒出的香氣,仿似變成了一隻小手,勾得他肚子裏的饞蟲拚命的往外跑。


    瑞雪夾了一個包子出來,正忍著燙掰開,想要分給張嫂子嚐嚐味道,結果突然聽得身後傳來一聲響亮的吞咽聲,把她嚇得差點扔了手裏的包子,回頭一看,卻是個小廝,就問道,「小哥兒有事?」


    那小廝眼睛盯著她手裏的包子,就不肯挪開了,高高舉著手裏的銅錢,「老板娘,我們管事要我來買這吃食,多少錢一隻?」


    瑞雪原本蒸這包子,也是因為要做灌湯包,不好分給眾人品嚐,但是讓大夥兒看著流口水,她又不忍心,於是就多搭了些肉麵,包些實惠的大包子請客兒,沒想到,倒招來個買家。


    她想說這包子不賣,又見那小廝垂涎模樣好笑又可憐,就問石頭,「幫裏今日來了多少人?」


    石頭負責與各自管事談工錢,負責按照名冊分活計,對於來了多少人自然很是清楚,立刻就報了出來,「師傅,今日來了一百一十八人。」


    總共二百包子,每人分上一個,富富有餘,瑞雪於是就找了兩塊油紙,各包了兩個包子,遞到那小廝手裏,笑道,「今日蒸包子,是為了給碼頭兄弟們嚐鮮,不打算往外賣,這幾個你拿去與管事墊墊肚子吧,就算我們鋪子請客了。」


    小夥計沒想到這老板娘如此慷慨好客,連連道謝,抱了包子就出門奔去了管事那裏,還未到得跟前,就喊道,「李管事,李管事,老板娘沒要錢,請我們吃包子啊。」


    那管事正指揮人往車上裝箱子,聽得這話,就驚奇問道,「當真沒要錢?」


    小廝把一個油紙包連同那十幾文錢都遞給他,滿臉喜色說道,「當真沒要,老板娘說,她蒸包子是為了請碼頭上的兄弟嚐鮮,不準備外賣,咱們今日趕巧了,她就送幾個,算作鋪子請客了。」


    那管事收了銅錢,讚道,「這老板娘真是個慷慨大方的,想必以後生意定會紅火啊。」


    他就打開油紙包,吃起那大包子,一口下去,麵皮綿軟,餡料鹹香,滿嘴流油啊,香得他連連點頭,那小廝也大口大口吃著……


    旁邊幾個力工早就聽得他們對話,知道三當家的又給他們準備了好吃食,簡直美得心裏冒泡,直想著能來碼頭做活兒,真是太好了。


    很快,眾人口耳相傳,都得了這個消息,越發賣力的把最後的活計搶完,然後統統大步進了鋪子,一見瑞雪正往簸籮裏撿包子,都憨憨笑了起來。


    瑞雪就笑道,「都進屋吧,馬上開飯了,今日蒸了包子,但是不多,每人分一個嚐嚐鮮。」


    「謝謝三當家!」眾人齊齊道謝,嘻嘻哈哈進了北屋。


    碗筷、燉酸菜和饅頭很快都擺了上去,最後才是雪白的包子,每桌放了一簸籮,隱隱冒著熱氣,惹得眾人直咽口水,卻都有些臉紅,不肯先動手去夾。


    瑞雪進來見了,就笑道,「怎麽,怕我在包子裏放了巴豆粉啊,我可舍不得糟蹋了這麽好的吃食。」


    眾人哄笑,這才你一個我一個的夾到碗裏,有那嘴急的,已經幾口吃了大半下去,香得直眯眼睛,嚷著,「太好吃了,太好吃了,我將來有了銀子,成了富貴人,一日三頓都要吃包子。」旁邊幾人也紛紛附和,瑞雪笑而不語,貧賤之時,吃口包穀餅子都覺得極滿足,但是富貴之日,卻不見得還會記得此時的幸福。


    有幾個年紀稍大的兄弟,沒有動碗裏的包子,隻笑嗬嗬吃著兩合麵的饅頭和酸菜,瑞雪認出都是家裏有孩子,或者有媳婦兒懷著身子的,想著灶間剩下的幾十個,除了拿回家的和留給栓子的,勉強還能分出十幾個給他們帶回去。但此時人多也不好說話,就暗暗記在了心裏。


    一時飯畢,眾人喝茶閑話,瑞雪這才同張嫂子栓子、石頭一起圍著桌子吃飯。


    每個包子蒸熟後,足有小海碗那般大,栓子和石頭一口氣吃了三個,惹得張嫂子怕他們撐壞了,攔著不肯再讓他們吃,隻又給了半喝湯喝。


    瑞雪見他們還是可憐巴巴的盯著那剩下的幾個包子,就笑道,「還有一籠屜沒動呢,若是喜歡吃,就再分你們三個晚上吃。」


    兩個小子立刻就笑得彎了眼睛,張嫂子搖頭嗔怪道,「你這當師傅的,恐怕在武國都找不出第二個了。」


    瑞雪笑笑不語,十幾歲的年紀在這個時空就算長大成人了,可是在前世還是上初中的孩子,或者整日嚼著口香糖,叛逆的染了一頭黃發,滿街亂晃,或者戴著厚厚的大眼睛埋在書山題海裏,什麽時候像栓子和石頭這樣,要做工養家,要學徒為以後生計著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瑞雪兆豐年 卷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穀幽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穀幽蘭並收藏瑞雪兆豐年 卷二最新章節